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女-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葫芦吃的肚儿圆,桌上的西瓜,他吃的有三四块儿,临走的时候,赵老四还要让他抱一个回家,他试了几回,没抱起来,才算了。回去的路上,实在撑的走不动了,葫芦就躺到人家碾麦子的石磙上歇了一会儿。一面吐着粗气,一面揉着肚子。

    石磙这东西,石头做的,圆柱型,半人高,两棵树那么粗,夏收的时候,各家各户套上牛车拉着石磙,把从田里收上来的麦子连杆儿碾压几遍,麦粒就出来了。

    杨康着急忙慌的经过,四下张望,挨着牧羊河,无藏身之处,见葫芦在那躺着揉肚子,三步两步窜过来,躲在石磙后面。嘱咐芙蓉,茶茶,葫芦,不要说话。

    葫芦见杨康躲在自己身边,便翻了个身,面对着他,又是做鬼脸,又是伸舌头。杨康用手把葫芦推的转了个圈:“别看我,接着揉你的肚子去。”

    杨康果然后有追兵,难怪吓的脸色煞白。

    何秀花举着她的木尺子。跑的满脸是汗,利索的从芙蓉,茶茶面前穿过。跟一道闪电似的,跑过去之后,又好像闻着了什么味似的,后退了几步问芙蓉:“看没看见杨康?”

    芙蓉不说话。

    何秀花又问茶茶:“看没看见杨康?”

    茶茶也不说话。

    何秀花叹了口气,举着尺子指着葫芦:“看没看见杨康!”

    葫芦被何秀花一指。吓的一个哆嗦,从圆圆的石磙上掉了下来,撇着小嘴说:“见……了。”

    葫芦这小汉奸的本质,又一次把他暴露了。

    “杨康往哪跑了?”何秀花问。

    “他没跑――这不是石磙吗?”葫芦指指石磙,意思是杨康就躲在石磙后面。

    “芙蓉,你弟弟这脑子被石磙碾了吗?我问他杨康呢。他跟我说石磙,傻了吧唧的。”何秀花点点葫芦的额头,又强调了一遍:“傻了吧唧的。”

    芙蓉还是不说话。

    何秀花突然觉得这一家子。今儿怎么这么诡异呢,于是又沿路追杨康去了。

    “葫芦,兔崽子找死哪?我不是告诉你了,别说话,别说话。会憋死你吗?”杨康从石磙后面站起来,指着葫芦骂:“就知道你靠不住。”

    然后又指指芙蓉。茶茶二人道:“你俩也真是的,我说不让你们说话,是不让你们乱说话,你们倒好,装的跟哑巴了一样,你们难道不会指个错误的方向,让秀花去追啊,真是的。”

    “谁知道你怎么招惹了你媳妇了?瞧她急的那样,我们在石磙这歇会儿脚,一会儿你让我们说话,一会儿又不让我们说话,我们都被你弄蒙圈了。”芙蓉回敬了一句,心想着,我们又不是专业的演员,就算当群众演员,那也会按台词发工资的吧,没收你的钱,也没揭发你出来,够好的了。

    “好你个杨康,我让你躲,让你躲。”何秀花不知何时又折了回来,兵法上讲,兵不厌诈,要讲迂回战术,看来何秀花深深的领悟了这一点,过来就拿着尺子敲杨康的头,一面又扯着杨康的布腰带:“跑啊,提着你的裤子跑啊,我说这味不对呢,感情是你偷擦了我娘的发油,还是桂花味的,你一天到晚的擦这么香,你是要变成女的啊?”

    杨康被揪住了腰带,哪里还能跑,只能苦着个脸,跟着何秀花回去,那木尺子是楝木做的,厚实,没弹性,打在身上头上,实实在在疼的钻心,吓的葫芦直咧嘴。

    “葫芦,看你以后还吆喝不吆喝什么王三妮,以后王三妮也拿这尺子打你。”芙蓉笑。

    “王三妮才不会咧。”葫芦自信满满。

    “为啥不会?”芙蓉暗自好笑,难道葫芦这么小的男孩子,就知道分女娃的好坏了?

    “因为――王三妮家没有木尺子啊。”葫芦笑。

    好吧,芙蓉无话可说了。

    铺子里那件喜服,芙蓉加班加点的,煤油灯都多用了一盏,终于做好了,做喜服的大娘来拿衣裳,这衣裳料子贵,里外三层,还绣有花,层层叠叠的,要三两零一百文银子一件,三两零一百文,够买几十上百斤猪肉了,可大娘每次来,都穿着灰蓝色的布衣裳,鞋子也是灰色的布鞋,连头上插的簪子,都是两根木头簪子,跟两支筷子一样。身上背的包袱,蓝底印花,也破旧的很。有时候,还见她手指上缠着灰不溜秋的棉布,想来是手受伤了,包着的。

    “大娘,这衣裳本来值三两一百文,您就给三两吧。”芙蓉有意给她去个零头。

    “闺女,你真仁义。”大娘从包袱里取出三两一百文递到芙蓉手上:“反正这也不是我的银子,都是大户的,你就拿着吧,一针一线的,也不容易,听说,你还得靠着这铺子养家糊口呢。”

    芙蓉只得收下,转身去给大娘倒了一杯水,告诉她,店里还有一些珠花,价格公道,反正是姑娘家带的,若是有时间,也可以来看看。

    “我家夫人,只让来做件喜服,天天的催我,倒是没叫买什么珠花,反正府上也有的。都是金的银的,够姑娘带的。”大娘道。

    原来不是这大娘要嫁闺女,而是她侍候的夫人要嫁闺女,就连这喜服,也是夫人让大娘做了拿回去的。

    “那大娘回去让夫人看看喜服,若是她喜欢,可以让夫人来我们铺子里,好好挑一挑,成亲是大事,不可马虎呢。”芙蓉不忘推销自己的生意。

    “哟,闺女你是不知道,夫人如今跟锅煎蚂蚁似的,出个门都觉得丢人,哪里会来铺子里挑什么衣裳,首饰呢。”大娘喝了杯茶,歇了歇脚,嘴里嘟囔着:“造孽啊,唉,以后可怎么办呢,真真是造孽。”抱着喜服便走了。

    芙蓉听的莫名其妙,做喜服,成亲,本来应该是件喜庆事,可为什么这位大娘闷闷不乐的,看着心情十分沉重呢。

    恰遇李珍珠来找芙蓉说话,认得这大娘就是刘府的,且是大太太身边侍候的,可刘府的公子已经成了亲,为什么这大娘又会来买喜服呢?

    “不会是,天心他又要娶一房吧?”苏连心直口快的,说出话来自己也后悔了,这不是给李珍珠添赌的么。仔细想想,若是给天心娶小妾,那也应该是二太太,天心的生母关心,关大太太什么事呢。

    李珍珠脸却猛的暗了。

    “他敢,我拿着,我拿着……”芙蓉从柜上挑了一把剪刀握在手里:“我拿着这剪刀到刘府找他去。珍珠,不如晚上去我家喝红薯干稀饭吧。前些天我晒的,现在正好炖了。”芙蓉对李珍珠说道。

    “这……好么,我还得回府上,厨房里还有事要忙。”李珍珠有些犹豫。

    “现在大太太,唉,不是我说,脾气坏的很,不但天天的让二奶奶做这做那,连对她自己的亲闺女,也吆五喝六的,吓的府上的大小姐饭都不吃,天天在房里哭。”苏连不满了,说话都涨红了脸。

    晚上的饭,李珍珠是在芙蓉家吃的,炒了一个鸡蛋韭菜,一个红萝卜猪肉片,另外煮了一锅红薯干稀饭,蒸了一锅白面馒头,这红薯干晒的好,糖分多,煮好了后,汤又甜又糯,李珍珠喝了两口,却心事重重的,勉强喝了一小碗,就不喝了。

    葫芦忙着给李珍珠盛汤,个子小够不着,碗一滑落在地上,自己撇着嘴看着芙蓉,怕芙蓉又吵他。

    饭吃到一半,刘天心来了,凉风习习的,他还跑的一身是汗:“咋上芙蓉家吃饭了,我满府找不着你。”

    “刘天心,你最近很忙啊?跑哪去了,身上都跑出汗了?”芙蓉问,这问题,是代李珍珠问的,只是李珍珠不好开口。

    刘天心欲言又止的,到最后拉李珍珠走,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芙蓉心里也开始没底了,不会刚成亲没几天,刘天心就到外面野去了吧?这个时代,虽说小门小户的,都是娶一个媳妇,可挡不住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花天酒地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还不得自插双目?是自己把李珍珠介绍给刘天心的,自己难逃其咎。

    ps:

    各位亲爱滴萌妹纸们,求各种票票拉。。比如推荐票,粉红票,pk票,更新票,,,有票的妹纸呢。。。
………………………………

第122章 他让人家怀孕了

    睡到半夜,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人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了,果然不假,夜风透过烂了缝的窗户刮进来,呜呜咽咽的,芙蓉怕草房子又漏雨了,便披衣坐起来,点着了蜡烛,靠着枕头翻看神婆子送给她的那本《媒婆纲目》。

    蜡烛的光亮小,昏黄的一片,屋子里还漆黑,老四卧在草堆里,抬着头瞪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芙蓉。

    冷风一过,芙蓉有些哆嗦,如今的天气,盖厚被子热,盖毯子又冷,隐隐约约的,听到好像有人在哭,断断续续,极力压制,又哭的伤心,哭声夹杂在风声里,很是吓人。

    芙蓉也不敢看书了,吹熄了蜡烛,睁着眼睛听动静。听了约莫有两三个时辰,直到自己睡着,那哭声都没有停。

    早上雨停了,地微湿,依然是冷风阵阵,洗脸的功夫,芙蓉问茶茶跟葫芦,半夜可听到哭声了,茶茶摇摇头,葫芦抱着毛巾问:“姐,你半夜哭了吗?你为啥哭?”看来葫芦不但没听到哭声,就是连芙蓉的问题,也没有听明白。

    难道那诡异的哭声只有自己听见了么?芙蓉觉得怪怪的。傍晚红霞满天,芙蓉割了一斤猪肉,又从郑家娘子肉铺里给老四拿了几块骨头,心里还在想着昨晚上的哭声。

    路过王婶子家门口,见她家院子里摊着一个大被单,大被单上面又铺着一个小被单,小被单上面盖着棉花,便走进院子里问:“婶儿?你做啥呢?”

    王婶子把针在头发里抹了抹,这样针沾了发油,更锋利了:“我套被子呢,你看,天凉了。杨波天天在县里学手艺,得赶紧把厚被子套出来,不然他在县里可要受冷。”

    套被子这活,石米镇各家各户的妇人都会做,先是把被单铺在地上,然后把棉花放在上面压实了,棉花上再铺一层被单,顺着四个角,穿针引线的缝起来,到最后。再顺着被单中央缝一条线出来,这棉被就成了。

    棉花都是家种的,采摘回来套成棉被。因棉花放的多,所以入冬时盖,暖和的很,王婶子抬头招呼芙蓉坐在大被单一角,说她要趁着天没黑把这一双棉被给套好了。不然要收回屋,明天还要抱出来接着套,费功夫。

    杨老爷子也赶了羊回来了,羊又大了些,差一点踩到被单上,杨老爷子赶紧伸出棍子来把它们弄到羊圈里。然后自己走进屋里。倒了一杯热茶喝了,搬了个板凳,掏出他的烟锅子。坐在院里看王婶子忙活。

    “老头子,你喝热水,也不给芙蓉倒一碗,这闺女刚从铺子里回来,累着呢。”王婶子道。

    “她家就在旁边;渴了不会回家倒?咱家的水里又没糖。”杨老爷子看看芙蓉。撇撇嘴,接着抽他的烟锅子。烟丝冒出的热气,呛的王婶子直咳嗽。

    “婶儿,我不渴,不用倒。一会儿回家还烧稀饭的。”芙蓉坐在被单上问王婶子:“婶儿,你昨晚半夜,听到哭声没有?”

    王婶子呆住了,半天不动。

    “要是没听见,也没啥奇怪的,我早上问茶茶,葫芦,他俩都没听见,可是我躺那听了两个多时辰,好像隐隐约约,就是哭的怪伤心的。也可能是有风,我听错了。”芙蓉道。

    “你没听错,那哭声就是你婶儿发出来的。”杨老爷子磕磕烟锅子:“她嚎了半夜,嚎的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这么大的事,你跟个没事的人一样,以后被人家抄了家,赶出石米镇去,咱咋活?”王婶子停下手里的活计,拿衣袖擦擦脸,哭起来。这一哭就停不下来,泪水滴滴答答的落在棉被上,湿了一片。

    杨老爷子见王婶子哭这么痛,也不好再招惹他,闷着头,阴着脸,只顾着抽他的烟。

    “杨波如今还在县里,不知道这事,这……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以后可怎么办,祖祖辈辈的,哪里做过这样的事?不是要丢祖宗的脸面吗?”王婶子越哭越伤心起来,引的杨老爷子也跟着叹气:“就是能想法子,现在也晚了。”

    做邻居这么久,芙蓉还从来没有见过杨老爷子这么忧心的,就连当初一家子被何秀花,柳氏赶出门,没有着落,他都没有这个模样。

    葫芦本来拉着小狗玩,听芙蓉在隔壁说话,就跑了进来,自己趴到羊圈的矮墙上,对着正在吃草的羊说:“你们快点吃草,快点长大,长大了,我就能吃羊肉了。”嘟囔了一会儿,又把脚抬起来,想往羊圈里翻,翻不过去,就两手扒着矮墙说:“羊肉……香香……羊肉……香香。”

    “一会儿羊跑出来,把你拱翻在地上,你就不在那厚脸皮了。”杨老爷子呵斥葫芦,吓的葫芦赶紧缩着脑袋坐在王婶子身边,不敢吭了。

    王婶子红着眼圈,断断续续的叙述,说是昨后半夜的,杨康睡不着,来找自己要银子,一开口就是二百两,二百两是什么概念,芙蓉家的草房子,连五十两都不值,王婶子没什么正经活计,杨老爷子不过放几只羊,就算这些羊拉的粪都是金子的,二百两,这些羊也得拉到过年去了。

    “杨康家有房,也不愁吃的,铺子还开着,为啥要那么些银子?”芙蓉问:“他赌博欠账了?”

    “要是赌博欠账就好了。顶多被人卸个胳膊去个腿的。”杨老爷子吐了个烟圈,叹口气道:“这孩子,我睡不着的时候就想,我是上辈子做了啥缺德事,竟然把他给生出来了,以后我要是早死的话,八成是被这杨康给气死的。”

    “都这个时候了,说丧气话有啥用?”王婶子又开始抹泪:“还是得快想想法子。”

    “我能有啥法子想?我就会放个羊,当初撵咱们出来的时候,他们法子不是多了,就是想法子,也应该是他媳妇想,柳氏想,你别跟着操那心了,咱现在都不是一家人了。”杨老爷子提起杨康来,就好像恨不得拿刀给他两下似的,无比惆怅,恨意全写在脸上。

    葫芦又嚷着口渴,王婶子起身给他倒了一碗茶水,芙蓉端在手里喂他,想尝尝温度,自己先喝了一口。

    “康儿也是没分寸,咋说都成了亲了,咋能去招惹别的姑娘,如今让人家姑娘怀了身孕了,姑娘家死活要把他找出来,他就是拿了银子跑,能跑到哪里去。”王婶子开始念叨。

    芙蓉“噗”的一口,给嘴里的茶喷了出来,不偏不斜喷了葫芦一脸,葫芦擦擦脸上的水,就开始嗷嗷哭。杨老爷子瞪了他一眼,他才止住了。

    杨康让别的姑娘怀了身孕?这料也太劲爆了吧?他媳妇何秀花本来就跟母夜叉一样,天天把杨康管的死死的,没想到杨康还是能忙中偷闲,整出这石破天惊的事来,难怪要来找王婶子要银子,想来是逃命去呢。

    虽说古代三妻四妾是存在的,比如刘府的老爷就有好几个姨太太,但俗话说,多大的脸,端多大的碗,杨康穷的连自己都要养活不了了,招惹上人家姑娘,以后这日子还能有好吗?

    “这事秀花如今还不知道,要是知道,别说杨康了,就是我这公爹的毛也得被她拔的一干二净啊。”杨老爷子说完这句话,又觉得不合适,忙改口道:“这杨康就是作,这回,可作到头了。”

    王婶子,杨老爷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芙蓉算是听明白了,原来杨康跟何秀花成亲虽不久,但一直受何秀花的欺负,加上柳氏来了之后,杨康的日子更加难过,他又是个游手好闲的,得空就从家里溜出去玩了,然后便结识了一个姑娘,这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刘府大太太的女儿,刘天心同父异母的妹妹。

    如今刘府大太太知道了女儿怀有身孕的事,不敢让刘老爷子知道,怕丢她的脸,于是一面让丫鬟婆子的给大小姐添置衣裳,首饰,对外就说是小姐要找婆家了,一面全镇上下的找“奸夫”,只因大小姐守口如瓶,所以刘府大太太并不知道这事是杨康干的。不然,杨家早被闹翻了。

    杨康知道纸里包不住火,早晚露了马脚,肯定没自己的好果子吃,他恨不得插翅飞走了,可惜没有银两,连马车也雇不起,只能来找自己的娘王婶子要银子。

    王婶子本来也不宽裕,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见大儿子着急上火,也不忍心,翻床掏兜的摸出三四两银子交给杨康,可这三四两连塞牙缝也不够,杨康接了银子,等到天亮,心里郁闷的很,自己跑到一处酒楼叫了几个小菜,喝了点酒,晕晕乎乎的,把余下的银子也给弄丢了。

    一直到天黑,王婶子的棉被也没套好,晚饭也是草草的吃了,跟杨老爷子靠在床头左想右想的没有办法,王婶子便说:“不如,让杨波回来吧。多个人想办法总是好。”

    杨老爷子叹口气道:“他能有啥办法想的?这事又不是他干的,再说,杨波还在给人家当学徒,他也没银子,就是有银子,人家刘府家大业大的,能愿意咱?”

    ps:

    各位妹纸,各种票票+各种求,打滚求。。。。。。。
………………………………

第123章 葫芦,你滚一边去

    第二天下午,王婶子还是托人,把杨波从县里叫了回来。从石米镇到县里,过条河不远就是了,河上常年有摆渡的艄公,随时去,随时回来,船资来回是十五文,杨波一般会省下这些钱,没事的时候,都是住在师傅家。

    芙蓉正在院里收拾先前的豆角架子,如今豆角没了,番茄也枯了,只剩木架子还插在土里,风吹日晒的,将这些木架子收起来,码在一处,来年还可以用的。茶茶在灶前烧热水,葫芦在太阳底下给小狗老四捉虱子玩。

    杨波背着个小包袱,满脸带笑的,探头给葫芦打了个手势,葫芦几步就窜了上去,挂在杨波胳膊上打吊吊,跟个猴子似的。嘴里直嚷嚷:“快称称我有几斤,快称称我有几斤。”

    石米镇称粮食的时候才会这样,拿一柄长杆的称,挂上秤砣,再将粮食口袋挂在钩子上吊着,就能看出有多重了。

    杨波轻轻的揪着葫芦的耳朵说:“恩,二十斤。”,葫芦就笑了:“为啥每次称,都是二十斤咧,刚才我还吃了一个大馒头呢。”

    杨波从包袱里掏出一个青石榴来递给葫芦,葫芦拿着就咬了一口,又吐了出来,皱着眉头说:“恩,不好吃,真涩。不甜。”

    杨波蹲在门槛处笑了起来,把包袱往身后一勒,拿过石榴给葫芦剥开,然后取出里面紫红的籽填在葫芦嘴里,葫芦一尝,果然很甜,高兴的跑着吃去了。

    杨波另放了两个石榴在石磨上,给正在干活的芙蓉打了个招呼,只顾学手艺,也好些天没见了。

    石榴这东西。石米镇也有,但石米镇天冷了些,田里不舍得种果树,后山上杂草太多,果树长不大,所以大个的石榴并不多,杨波拿来的石榴,个头圆,打开红艳艳的,想来是县里贩卖的。芙蓉洗净了手,还没站着跟杨波说两句话呢。杨老爷子就回来了。

    杨老爷子本已走过芙蓉家门口,看着院里好像是自己的儿子。又退了回来,扒着门缝一看,可不就是杨波么,于是踩着门槛咳嗽了两声:“杨波,回来了?咳咳……”

    “杨大叔。你生病了吗?”葫芦学着杨老爷子的样,拿脚踩着门槛:“杨波,回来了?咳咳――”

    “你滚一边去,死孩子。”杨老爷子瞪了葫芦一眼,又拿烟锅子敲敲芙蓉家的门道:“杨波――”

    “回家去吧,你爹叫你呢。”芙蓉暗暗好笑。

    杨波吐吐舌头。跟着他爹回去了,葫芦想跟着去杨波家玩,杨老爷子“哐当”给门关上了。葫芦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回了自己家院里,坐在堂屋门口剥他的石榴吃。一边吃一边嘟囔着:“真坏,这个老头儿,他们进去了。把我关外面。”

    直到晚上吃饭,杨波家的门都没有开。只听见几个人在院子里叽叽咕咕的,也不知道在商量什么,难道杨波回来,杨康的事就能解决了么?

    第二日,起了个大早,芙蓉把西屋里剩下的两包棉花摊在院里的大被单上晒一晒,一来棉花长久不用,会发霉变质。二来眼看要入冬了,家里的铺盖不厚,得趁着光线还足,把棉花晒一晒,抖松软了,过几天跟王婶子学着套几床棉被,入冬就能用上了。

    棉花还没铺完呢,王婶子就来了,先是帮芙蓉把棉花摊匀了,然后坐在那跟芙蓉说话,说着说着,就扯到刘府大太太的姑娘怀孕的身上。

    “若是刘府知道,去县衙告杨康一回,说他做下这事,那,不得把康儿捉进去吃几年牢饭,家不就散了?”王婶子叹气。

    “那婶儿的意思呢。”芙蓉问:“杨波跟你们商量了一夜,可商量出来啥结果了?”

    茶茶烧好了稀饭,盛了一碗递给芙蓉,然后夹了一小碟子酸韭苔下饭,坐在一边听王婶子发牢骚,茶茶比葫芦大些,人也聪明,这种怀孕,成亲的事,她也能听明白。

    “不如,你瞅个时间,去刘府提个亲吧。”王婶子道:“珍珠的事,都是你办的,婶儿信的过你,你跟他们府上的人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