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女-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茶茶一听说能学绣活了,当然高兴的很,抱着芙蓉的胳膊直喊:“姐,你对我太好了。”
刘会从屋里拿出几块绣好的布来,有的上面绣着美人,有的上面绣着青山,还有的上面绣着青鱼,葫芦指着一条青鱼说:“这个是蛤蟆……”
芙蓉震惊了,最近一阵子,鱼也没少吃,什么酸菜鱼,糖醋鱼,怎么到现在,他连鱼跟蛤蟆也分不清?于是指着那青鱼又问了一遍:“这是啥?”
“是鱼。”葫芦做了个鬼脸:“我认得鱼,哈哈哈。”正手舞足蹈,被小狗身上的绳子拌倒了,直接趴在了地上,半天起不来,何秀花坐在门口磕着瓜子,冷不丁见葫芦这么狼狈,哈哈哈的大笑了一回。
茶茶见刘会绣的很是生动,用手抚摸着就是不舍得放下,刘会笑着说:“放心吧,茶茶,你还小,等你长我这么大的时候,肯定比我绣的还好。”
芙蓉当然希望这样,她可不愿意,茶茶一辈子都坐在灶前烧火,茶茶虽然话不多,但是个聪明的孩子,而且有耐心,好比哄着葫芦玩,芙蓉哄他半天,就得累一身的汗,恨不得一巴掌给他呼墙上去,可茶茶领着他,不管葫芦淘气也好,惹事也好,茶茶都能忍让,还日复一日,从来没有见她对葫芦说过一句重话。
回到家,芙蓉把咸鸭蛋送给王婶子家几个,王婶子赶紧剥了一个塞给葫芦,葫芦咬了一口,直喊:“太咸了。”王婶子道:“这鸭蛋,腌制的久,外面咸,里面的黄才会香呢,正好明天有人来我家里做皮蛋,你要喜欢吃,也能顺便做一点。”
芙蓉查了查,自己家的母鸡下的蛋,还有百十个呢,倒是能做成皮蛋。于是赶紧用小筐子装好了备用。
皮蛋又称松花蛋或变蛋,是一种典型的蛋加工品,具有特殊的风味,它能醒酒,去大肠火,泻肺热,治泻痢等。
皮蛋的形成,传说还有个故事,说是明代,江苏吴江县一个小茶馆,店主很会做生意,所以生意兴隆,一天到晚忙的不可开交,而店主在应酬客人时,随手将泡过的茶叶倒在炉灰中,正巧店主还养了几只鸭子,爱在炉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时,偶尔有遗漏,有一次在清理茶叶渣时,发现了这些蛋,以为不能吃了,打开一看,里面却是黝黑光亮,香气扑鼻,这便是最初的皮蛋了。
鸭蛋能做成皮蛋,鸡蛋自然也是能的,石米镇养鸡的人家占多数,所以做的皮蛋,八成是由鸡蛋加工而来。
………………………………
第147章 我才不要一捆葱
乡下人吃鸡蛋,不过是煮;煎,或是炒,或是做汤,若是家里鸡下的蛋多,一时又吃不完,做成皮蛋,倒是能防止鸡蛋变质,还能调剂一下单调的饭菜。且做皮蛋,很是便宜。
第二日,果然有推着平车的匠人来到王婶子家,先是卸下来几包制作皮蛋的原材料,诸如生石类,草木灰,盐,茶,糠料等,然后取下来一个大盆,将这些料按比例倒进盆里,匠人把这些料拌匀了,王婶子正好把鸡蛋提了出来,王婶子家的鸡蛋不多,只有五六十个,这些蛋个头小,摸着轻,匠人接过来,轻轻的将鸡蛋码在盆子里,翻动着拌好的料,先是给鸡蛋淹没了,然后抹上混有糠皮的腌制料,这样鸡蛋就像穿上了一层外衣。被严严实实的包裹住了。
王婶子从厨房取出来个黑口坛子,匠人将裹好糠皮的鸡蛋一个一个的码进坛子里,最后又浇上一点拌好的料封口,这便大功告成了。五六十个鸡蛋,匠人用了不到半个时辰,收取了王婶子四十文钱,倒是很便宜,现如今,给葫芦买一个猪八戒糖人,也要好几文了。
王婶子家的皮蛋刚放进坛子里,白家村听说来了做皮蛋的匠人,婶子,大娘的,都挎着篮子,提着坛子,端着盆子来了,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密不透风,那拌好的料,因含有石灰,味道很呛,不多时,匠人就受不了了:“各位大娘,都让开个道儿,这围的,跟看戏似的,我都喘不上气了,没法做皮蛋哪。”
“这是做皮蛋呢么,这怎么跟抢汉子似的?”杨老爷子站在羊圈那看着疯狂的人群。急的直敲烟锅子。
“先给我家做。我家的是鸭蛋,才二十来个,快的很。”一个大婶道。
“还是先给我家做吧,我家小孩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一个大娘喊着。
葫芦本来站在匠人旁边,人多的时候,有人一把给葫芦拨拉到外层去了,可挤了一会儿,葫芦又被大娘们的屁股夹来夹去,又给夹到匠人面前来了,匠人笑笑说:“这小孩。你站前面没有用呀,你又没鸡蛋,我总不能把你放盆子里。包层糠啊……回家,叫你家大人,挎着鸡蛋来。”
“葫芦,哪都少不了你呢,去。去,你家的小狗死了,快回家去吧。”有人骗葫芦。
葫芦才不上当,伸出两只手来挡在大盆边上:“我家有鸡蛋,我家要做鸡蛋。”
“不是做鸡蛋,是做皮蛋。”匠人更正他。
葫芦仰脸笑起来:“鸡蛋做皮蛋。”然后伸伸手。摇一摇,又拉了拉,小狗老四便欢畅的挤了进来。葫芦摸着小狗喊道:“我家小狗没有死,你们骗我的。”
“这死孩子,如今骗不了他了。”大娘笑起来:“芙蓉哪,芙蓉,快。你弟弟给你占着队呢,快把你家的鸡蛋挎出来。”
如果没有葫芦。芙蓉还真不好意思跟这帮婶子大娘的挤,万一把哪个挤躺下来,自己可没钱带她们看病。
借着葫芦的光,芙蓉得以顺利的把鸡蛋挎过来,匠人将鸡蛋倒进盆子里滚一滚,芙蓉又递上去一个黑罐子,匠人把鸡蛋都放进罐子里,封口,收了芙蓉六十文钱。
一回到家,葫芦的眼就像长在了罐子上,吃饭时也得看着罐子,给小狗梳毛的时候,也得看着罐子,就连去一趟茅厕,回来也是先看罐子,甚至,恨不得睡觉时,都把罐子绑在他肚子上才好。偶尔见鸡窝里的母鸡新下了蛋,便赶紧去收了,捧在手里喊:“姐,鸡又下皮蛋了。”
“鸡刚下的蛋,叫鸡蛋,不叫皮蛋。皮蛋不是鸡蛋。”芙蓉教她。
“皮蛋下的……鸡蛋。”葫芦被绕蒙了。
以前葫芦每日早起,晚睡,都是拉着小狗,如今小狗在他心里的地位,也赶不上皮蛋了,趁芙蓉不在的时候,葫芦就想给罐子撬开,一看见芙蓉来了,又赶紧的把手背在后面。
新腌制的皮蛋,不能开坛,不能翻动,等过了半个来月,皮蛋便成了,这时候打开,轻轻的把壳取掉,里面的蛋又滑又嫩,还有一股特殊的香气,葫芦早等不及了,这半个来月对他来说,简直是望眼欲穿。
芙蓉先捡了六个皮蛋出来,用碗盛着交给茶茶:“去给你师傅送去。”
茶茶的师傅,便是刘会了,刘会这些天一直在教茶茶刺绣,茶茶边跟她学手艺,边陪着她说话,刘会倒是很喜欢茶茶,教她活计也很是用心,不但教她针法,手法,还买了各色的丝线,工具送给了茶茶。
芙蓉剥了一个皮蛋,塞进葫芦嘴里,葫芦咬了一口,又吐了出来:“恩,坏了。”
“这不是坏了,皮蛋就是这个味,吃吧。”芙蓉也吃了一个。
葫芦撇撇嘴,牵着小狗坐到门槛上,托着脸看着芙蓉直摇头。
“这个不好吃啊葫芦?为啥不吃咧?”王婶子端着饭来串门,见葫芦一脸忧伤的,便问他。
“吃皮蛋……没有意思。”葫芦嘟囔着。
“那你可以带着小狗玩呀。你看小狗多喜欢你。”王婶子哄他。
“跟小狗玩,也没有意思……”葫芦还是撇着嘴。
“那跟我玩呢?”芙蓉瞪着葫芦:“有没有意思啊。”
葫芦翻眼看看芙蓉,又看看脚下,然后抠着小棉鞋子上的土疙瘩,颤巍巍的说:“跟你玩……有……意思。”
芙蓉当然知道,葫芦心里其实最想说的是,跟你玩,最没意思。
王婶子看葫芦,觉得这也没意思,那也没意思,心想着他不会又生病了吧,以前葫芦可是看什么都有意思,就连头上飞过一只乌鸦,葫芦也得拿根竹竿,追出去捅两杆子,怎么这会儿皮蛋也腌制好了,葫芦倒觉得没意思了呢。
“婶儿,他是觉得,我腌制的皮蛋不好吃,不合他的口味。”芙蓉笑:“你看刚才,给他吃皮蛋,他都不愿意吃,以前给他坨牛粪便他也分辨不出来的,现在大些了,会挑食了。”
“我才不是挑食咧。”葫芦斜眯着眼,瞪着芙蓉,小嘴一鼓一鼓的:“是李小葱不跟我玩了。”
好吧,在葫芦的世界里,芙蓉记得的,就有什么王三妮,张招弟,李小葱,过几天不定还会生出什么葱油饼,肉包子的,反正芙蓉也不知道都是谁,只是听名字,好像都是小姑娘,也不知道葫芦都在哪踅摸来的。
“好拉,别难过了,过两天李小葱就跟你玩了。”王婶子劝他。
“真的么?”葫芦眼里放光,脸上顿时有了笑容。
“是真的,过两天,李小葱不理你,姐给你买一捆葱回来。”芙蓉也劝他。
葫芦撇撇嘴,跟着王婶子去她家玩了,一面拉着王婶子的衣角,一面嘟囔着:“我才不要一捆葱……我姐说的不是好话。”
也就几天的功夫,蘑菇又长出了一茬儿,芙蓉摘了一篮子,照例用布围好,趁吃饭的功夫问王婶子:“婶儿,我要去城里送蘑菇,你有啥东西要捎给杨波的没?”
“家里穷的差卖裤子了,能有啥给他捎的?”杨老爷子抽着烟锅子,坐在饭桌前跟一个老头儿下棋,嘴里吆五喝六的,也不知在嘟囔着啥。
王婶子从坛子里摸出十来个皮蛋,盛了半盆水把皮蛋泡进去,将皮蛋上的糠皮什么的洗下来,然后又倒了半盆清水把洗净的皮蛋冲了一遍,拿毛巾擦干了,用一块棉布包起来递给芙蓉:“家里也没啥好东西,这皮蛋,能下饭,你给杨波带几个。”
芙蓉把这几个包好的皮蛋放进蘑菇篮子里,看看天色还早,便又洗了两件衣裳,才往城里去了。
撑船的艄公都穿上了棉袄,坐在船上,一股子凉气扑面而来,船桨溅起的水花,哗哗的往上翻,又夹着一丝寒冷。船上几个到县里去的人,无一不缩着脖子,哈着手,直喊着天冷。
艄公划了一会儿船,身上渐渐发了汗,只觉得全身发热,怕汗水把棉袄弄湿了,便停了船,脱下棉袄,露出一件粗布的褂子。大冷天的,别人穿着袄还在搓手,艄公只穿着单褂,毕竟也上了年纪,芙蓉怕他有个万一,便劝道:“您怎么脱了袄呢,这天多冷。”
“闺女,你是不知道,这越冷的天,我们做这行的,越使劲,汗哪,就出的越多,这不,早上出来穿个袄,一忙活起来,这袄一天都穿不着。”艄公笑说:“这做一行,懂一行,我看你这蘑菇,隔几天去城里卖一回,过不多久就回来了,怕是生意也不差呢。”
“恩,快过年了,再卖几回,蘑菇就长不出来了,要等明年了。”芙蓉像是给艄公说,又像是跟自己说,几篮子玉米芯,养分有限,摘几茬蘑菇,便没了营养,最后只能把玉米芯拉出去倒了。这些蘑菇,虽然不多,但也足够自己家过个肥年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进项。且还不愁销路,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多拉一些玉米芯,这样多种出来一些蘑菇,还能卖的久一点。芙蓉心里暗自盘算。
………………………………
第148章 你卖什么,我们就买什么
大清早的,县城里还笼罩着一层寒气,灰蒙蒙的,照在木阁楼的上方。
县城里有很多这样的木阁楼,一楼做营生,卖包子,馒头,开酒馆子,卖布料,二楼,多半是用来住人,沿街住着,倒也热闹。
初升的太阳从东边照起来,被满大街的包子,馒头的热气一盖,像是生了病似的,太阳都变的苍白了。
坐在船上,还感觉有点冷,芙蓉还将自己身上的袄紧了紧,没想到一下了船,自己拎着满满一大篮子的蘑菇,左右人一挤,又晃悠了一阵,全身都发了汗,头发都打湿了。
来到酒楼里,掌柜的说是杨波出去买菜了,可上次来杨波都开始在后厨掌勺了,怎么这会儿又去买菜了呢?
“这大早上的,吃炒菜的人少,正好有个伙计,也是来学手艺的,还不懂这菜品的好坏,上一回,不是被人家官差给打了,所以啊,我让杨波带带他,等他学个差不多,杨波便不用跟他去了。”掌柜的倒是笑呵呵的,站在柜台前看账房算帐,不忘交待芙蓉:“你先坐坐,算完一点帐,我就给你称蘑菇。”
“恩,那掌柜的忙着,我等。”芙蓉坐下来,环顾四周,酒楼收拾的还算干净,墙上还雅致的贴着几幅画,只是从后厨那里传来浓重的油烟味,毕竟这是一个吃饭喝酒的地方。
“我瞧着,城南头的菜市场,因为蘑菇快过季了,这不,都涨价呢,以前啊,他们卖六十来文一斤,现如今哪。”掌柜的伸出手指头来:“现如今他们狮子大开口。收整整八十文一斤哪,这天一冷啊,把这些人的脑子也给冻坏了,八十文,如今一斤猪肉,也不过三十来文。芙蓉,你不会,私自涨价吧?”掌柜的说出了他的忧虑。
蘑菇是快过季了,估计也摘不了几茬了,反正也差不了太多钱。若这个时候涨价,未免让掌柜的觉得自己不厚道,且杨波还在这里学手艺。没必要为那一点子铜钱,弄的大家买卖不成,都脸上难看,于是芙蓉笑笑说:“掌柜的放心,今年我的蘑菇。不涨价了,就按原先谈好的价格卖给你。”
掌柜的一听,心里高兴,走过来倒了一杯热水给芙蓉暖手:“我就知道,你们乡下人啊,实在。你看,杨波在我这学手艺,也是实在的很呢。所有徒弟里。就数他学的最快,有时候,人家点一个特色菜,别人炒啊,我都不放心。唯有杨波,他炒。我放心,那谁,把秤拿来,我把芙蓉家的蘑菇称了。”
一个伙计听到叫声,赶紧的拿了秤跑了过来。
还没称呢,从门口闪进来俩人,抢过地上的菜篮子就要跑,双方争执不下,酒楼的伙计喊道:“这是我们要买的蘑菇,你们干什么呀。”
“你们买蘑菇?我们也买蘑菇,全买了,这一篮子全要。”来的两个人嗓门比伙计还高。
芙蓉直接愣神了,自己家的蘑菇又不是灵丹妙药,怎么突然,这么畅销?自己也没有打广告啊。
双方争执着,蘑菇没掉下来,王婶子洗好的几个皮蛋倒是咕噜咕噜滚了下来,众人都愣住了,伙计问掌柜的:“不是说这里是蘑菇,咋变成皮蛋了?”
闯进来的两个人捡起皮蛋拿在手里道:“管它是蘑菇还是皮蛋,若是装的蘑菇,我们就买蘑菇,若是装的皮蛋,我们就买皮蛋,若是啥也没装,那,那我们就把这篮子买走。”
掌柜的上前来抓住篮子道:“你们疯了?有没有先来后到啊?这芙蓉姑娘都跟我们做了多少次生意了,你们哪个酒楼的啊,说抢就抢,还有没有把祖师爷看在眼里,有没有行业规矩?”
“我们跟你们不是一个祖师爷。”来的人白眼翻了掌柜的一眼,从兜里摸出一锭银子道:“芙蓉姑娘,这银子给你,以后你家的蘑菇,啊不,皮蛋,不用送到这酒楼了,我们全要了。”
芙蓉心里暗自纳闷,这又是哪里跑出来的呢,不但蘑菇,连皮蛋也要了,还出手那么大方,于是问他们:“你们哪来的?我这蘑菇,都是卖给酒楼的,做人哪能没诚信,你们就不要争了。城南头也有卖蘑菇的,你们到那买吧。”
“芙蓉姑娘,那可不行,我们不但要买你的蘑菇,我们还要把你带走。”来的人央求着。
好吧,连芙蓉这个种蘑菇的姑娘也要带走?这是什么道理。卖一篮子蘑菇赔上一个姑娘?来的人见芙蓉不答应,便想上来把银子塞给芙蓉,杨波却正好推着平车回来了,见两个男的往芙蓉身边挤,还面生的很,以为是哪来的色狼,便冲过来,抱着俩人的腰将俩人扔到了一边:“青天白日的,你们调戏良家妇女啊。”
芙蓉小声咳嗽了一声:“你……你别说的那么难听,我还……还得几年才是妇女。”
杨波脸上一红:“青天白日的,你们调戏良家女……娃啊。”
众人正不可开交,陈九年来了,先是踢了地上两个人每人一脚,然后跟芙蓉说:“芙蓉姑娘,对不住了,我这两个手下笨,让他们来买点蘑菇,弄了半天,也没弄成事,这不,急的我都冲过来了,我本来不想露面的。”
原来陈九年回府里以后,跟小少爷说了见到芙蓉的事,小少爷恨不得半夜翻墙跑出来见一见芙蓉,可无奈家里管的紧,自己只能在爹眼皮子底下看书,心里又不甘心,便交待他舅舅,也就是陈九年,拿了银子出来,把芙蓉家的蘑菇都买了,也不讨价还价,买回来只管倒了就是了。为的就是怕芙蓉一个人在城里卖菜辛苦。不但要买芙蓉家的蘑菇,小少爷还交待,把芙蓉请到府里去坐坐,至少小少爷能偷偷的看芙蓉一眼。
“那我得多谢小少爷,还有您了,不过您转告小少爷,多谢他费心了,这蘑菇,我已经有卖的地了,且价格也公道,我家蘑菇少,值不了这么些银子,无论如何,我们也不敢收的,还请拿回去给少爷。我卖完了蘑菇,还得回家照看弟妹,实在没时间去府上了。”芙蓉一席拒绝的话,弄的陈九年也很不好意思了:“既然芙蓉你这样说了,那我就回去如实的告诉少爷去。”
两个跟班见陈九年走了,也爬起来就跑。
“芙蓉,你下回来县里,告诉我一声,我至少也能接你一下,你看这大篮子,你一个女娃哪里挎的动呢,万一遇上,遇上什么流氓的,茶茶跟葫芦怎么办?”杨波一脸的担心,甚至都顾不得把新买的菜提到厨房里了。
掌柜的咳嗽了几声,杨波才反应过来,扛着袋子去了厨房。
“芙蓉姑娘真是福星呢,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只是刚才那些人,是县衙老爷的人?不是坏人吧?”掌柜的还是有些担心,做生意的,最怕每天有人上门找事,刚才掌柜的甚至以为这些人是来闹事的,差点吓尿了裤子。
“掌柜的放心吧,他们并没有恶意。”芙蓉道:“咱们称蘑菇吧。”
掌柜的听芙蓉说这话,心才放了下去,让伙计提着菜篮子,称了斤两,然后数了几百个铜钱给芙蓉。芙蓉把皮蛋捡起来交给杨波,自己才挎着篮子回去。
太阳已经升高了,县城里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卖杂耍的,说评书的,算命的,也都各自占了个摊位,开始了他们一天的生意,芙蓉肚子有些饿了,早上喝多了稀饭,倒是没怎么吃主食,见街边一个卖油炸苏果的,那苏果看着又黄又香,上面还撒了一层白白的芝麻,于是问:“这苏果,一斤多少钱?”
“四十文。”小贩头也不抬,只忙着锅里的苏果。
芙蓉咋咋嘴,四十文,够给家里做两顿肉菜了,只能揉揉肚子,继续向前赶路。隐隐约约还是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不远不近的,故意停住脚步,扭头一看,原来是杨波,这杨波怎么也跟葫芦似的,专门跟着自己呢。
杨波倒是比葫芦大方,他被芙蓉发现了,倒也敢大胆的承认,走过来时,手里还拿着两个黄纸包,打开来,里面卧着几块苏果,有一斤多的样子:“给,你路上吃,吃不完的,回家给茶茶还有葫芦吃。”另外,又拿出一包来放到芙蓉篮子里:“这一小包,给我爹,还有我娘捎回家。”
“你发财了?买这么贵的苏果?”
“我要发财了,就请你们去酒楼吃一顿好的。”杨波傻笑:“你大清早的,来卖蘑菇,多不容易,怕是早冻坏了,我瞧这苏果热乎乎的,吃着正好,反正也不是常吃,偶尔吃一两顿,我还请的起。”
芙蓉知道,杨波一直偷偷跟在自己后面,见自己不舍得买苏果,便偷偷的买了,送给自己吃的。心里有些感动,差一点红了眼圈,只能拼命忍住,扭过头去背对着杨波:“那我回去了,铺子里还有活。”
“恩。那你路上小心点,下回蘑菇要是多,你就用两个小篮子装,你挎一个篮子,让我娘挎一个,送送你。”杨波还在背后唠叨着。
芙蓉背对着杨波点点头,闻着篮子里香甜的苏果,那么想哭,只能压着声“恩”了一声,也不知道杨果听见了没有。
………………………………
第149章 想吃猪八戒
说是苏果,也不过是油炸的小食品,四四方方,用糖和的面,做好后放油锅里炸,炸出来有些硬,咬着嘎嘣脆,看起来跟蜜三刀非常的像,倒是真的很香甜。一口吃一个,大小正合适。
葫芦一见到苏果,立马奔上来了,捡了一个塞进嘴里,小屁股跟着芙蓉一直转悠,芙蓉一低头,好家伙,吓一跳,这货嘴里直流哈喇子,口水一直淌到了小棉袄上。
“葫芦,你咋了?嘴疼?”芙蓉赶紧蹲下来查看,葫芦双手捂着嘴,背过身去道:“苏果太硬了,咬不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