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军魂-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迎接总部机关的到来,这他只能派周宇斌去了,他要去视察哈尔滨的几所大学,特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哈尔滨政法大学,这两所学校是哈尔滨目前两所最高学府了!

    想一想后世哈工大,那可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军事院校中培养专业的军工技术人才的摇篮。

    根据地建设,少不了人才的培养,而且尤其在现在这个特殊的国情之下,军工生产是最优先的。

    接下来,会有很多军工企业开工建设,需要大量的专家和技术人才。

    陆山对这仅有的两所能够提供人才的大学自然是非常关注,除了这两所大学之外,还有一些专科学校,陆山也都一一的走访摸底,了解哈尔滨地区的教育情况。

    总的情况来看,哈尔滨地区的教育规模在全国其他城市来说,还算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学科的教育,但某些方面,陆山还是觉得规模太小,师资也跟不上,尤其是招生情况,没钱的和穷人家的孩子能够上到小学或者初中就差不多了,想要到更高的学校进修。基本上没有可能!

    而且中国学生比较少,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学里,在中国的大学里,中国的老师和教授还有学生只有不到三分一。剩下的全部都是外籍,有俄国的,有日本、德国,瑞士,意大利等等。

    其中俄籍和日籍的教师比较多!

    俄籍的犹太人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离不开进取精神,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的进步!

    在政府财力不济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士绅办学,只要取得政府认可的办学资格,那就可以自主办学。

    另外,在有限的资金中抽出一笔钱来。投入道政府办学当中,特别是是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为了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除了引进之外,还要走自主培养的道路。

    日伪占领哈尔滨。对教育的管控是非常严厉的,这让哈尔滨的教育界感到头顶着一座巨大的山。

    很多进步教师和著名教授都遭到了监控和恐吓,还有,强制实行日语教学等等。

    但是现在好了。新的哈尔滨市政府不但废除日伪时期的诸多捆绑在教育上的政策,还积极放宽了办学条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这对哈尔滨教育界来说是一件相当鼓舞人心的事情。

    “陆总,丁超来电。说他前一阵子视察军队的时候,不幸中暑了,现在家里躺着呢,对于共商抗日大计,他可额能来不了,但是他可以派自己的参谋长过来!”

    “这个丁超,他是怕我们设的是鸿门宴呀!”李杜不免心中有些气道。

    当初要不是他带人离开,他在依兰也不至于被日本人逼的喘不过气来,要不是后来沾了东纵的光,现在还有没有他李杜还真不好说呢。

    加上丁超暗地里跟日本人眉来眼去的,他心理自然不舒服了,现在找了一个理由,装病不过来,摆明的不就是不信任他们吗?

    “他不来,说明他心中有鬼,反正没他,咱们这大会难道就开不成吗?”冯战海也气恼的说道。

    “就是,丁超这个老儿就是个骑墙派,陆总给他面子,邀请他过来共商大计,他倒好,居然一点情面都不给,算什么?”李海青也怒道。

    “老邢,你的地盘跟他比较近,丁超最近都有什么动静,还跟日本人有来往吗?”

    邢占青道:“最近一段时间倒是消停了下来,丁超对日本人采取了比较冷淡的措施,日本人倒是有些着急……”

    邢占青一接到邀请帖就过来,他距离比较近,部下人马不多,就三千人左右,被日本人压的都喘不过气来了,要不是东纵北上,他都想挪一挪地方了。

    “亮这老小子也不敢!”

    “陆总,您的意思呢?”大家说了半天,发现陆山还没有发表意见!

    邢占青也以为此次东三省抗日大会是冯战海、李海青和李杜发起的,等到来了之后,他才知道,真正拿主意的是这个叫“陆山”的年轻人。

    除了年轻之外,邢占青还发现这个年轻人有着常人不具备的沉稳大气,简单来说,就是他往哪里一坐,气场散发出来,马上就会成为所有人的中心,就算他坐在边角旮旯里,都是一样!

    老资格的李杜,还有新锐如冯战海、李海青这样的都以这个年轻人马首是瞻。

    原先他还不知道陆山是谁,后来稍微一打听,把他吓了一跳,东纵之主。

    就这个身份足够成为东三省所有抗日武装的领袖了,谁不知道眼下最厉害的抗日武装就是东纵,带甲十余万,揍的鬼子接连损兵折将,就连日本人谈到“东纵”二字,就为之色变。

    “既然丁超将军病了,那我们就再等等,中暑嘛,几天就能缓过去了,咱们也不急着开会不是,还要等其他人嘛!”陆山道。

    “陆总……”

    “诸位听我说一句,丁超将军的为人性情,你们都比我清楚,他这个人确实有些软弱,而且有点儿小算盘,不过他总算是中国人,而且他麾下还有五千人马,我们不他一把。他就会倒入日本人的怀抱,此消彼长,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还有。若是丁超投敌,那会抗日大业带来极坏的影响,所以,能争取,我们一定要争取过来!”陆山解释道。

    陆山没见过丁超,但是丁超这样的人太多了,抗日不仅仅是将日本人赶出中国那么简单,赶出去之后。再来混战?

    说句客观的话,很多人在一开始都没有想过要当汉奸,意志不坚定的有,经不起诱惑的有。甚至还有一些人是被逼的,有多少人能够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妻儿惨死而无动于衷?

    丁超在陆山知道的历史中,未来确实当了汉奸,但现在至少他还没有倒入日本人的怀抱。

    能够把他拉过来,一时出于拯救他的角度。而是出于政治上面的考虑。

    东纵要开抗日大会,其他人都来啦,唯独丁超没来,这会让外界有什么猜想?

    是不是东纵借开大会行吞并各抗日武装之嫌疑。所以丁超才不敢亲自过来?

    而且,某些抗日小股的抗日武装也摇摆不定。跟日本人就没有接触?

    丁超都托病,吓的不敢出。这些人就更加不敢来了!

    “陆总说的有道理,丁超若是不来,那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来了。”冯战海道。

    “可我们的大会日期已经定下来,万一……”

    “不要紧,大会的日子虽然敲定下来了,可从宝清到哈尔滨,能需要多长时间,再说不是还有十几天嘛,很多人路途遥远,中间还需要走很多路,过很多关卡,我们有的是时间。”陆山解释道。

    “嗯,那就再等等……”李杜点了点头。

    “陆总,要不我亲自去一趟宝清?”邢占青主动请缨道。

    他不但来开会,还把自己的队伍也都拉到哈尔滨来了,他这一次来是打算彻底入伙的。

    “老邢去一趟也好,只是见着丁超将军,需好言安慰,阐明我们的诚意,并保证他在哈尔滨的生命安全。”陆山道。

    “陆总放心,我知道怎么说。”邢占青起身道。

    “邢老弟,你去对丁超说,只要他肯来,我老李之前跟他的恩怨一笔勾销,以后还是一起抗日打鬼子的好兄弟!”李杜大声说道。

    “李将军放心,我一定带到!”邢占青重重的说道。

    邢占青说走就走,什么都没有带,就带了一个班的卫士朝宝清而去。

    随着英若愚和柳玉书以及总部机关的到来,陆山肩膀上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

    后勤方面由柳玉书操心,军队训练以及统筹安排由英若愚负责,张一吼的教1旅和张宗周的宪兵团也随后开进了哈尔滨!

    教1旅是东纵的御林军,进驻哈尔滨后,替代李海青部成为哈尔滨的卫戍部队,李海青和冯战海的三个旅经过修整后,加上建设二师改编的伊春警备旅)以冯战海为总指挥,张贯一、李海青为副总指挥,配合李杜的依兰警备开始对黑龙江境内的日伪控制的区域进行收复作战!

    张宗周接替冯战海担任哈尔滨特别市警察厅厅长,张一吼接任哈尔滨警备司令!

    陆山给予冯、李两人的命令是,在九月上旬将在黑龙江地区除齐齐哈尔之外所有日伪残余扫荡干净,并接受日伪留下的所有资产。

    随着李海青的部队开拔,张宗周的宪兵团进驻了扶余,张宗周还兼任扶余警备司令!

    然后铁猛率磐石抗日支队进驻舒兰,磐石抗日支队整编为舒兰警备旅,铁猛临时担任旅长,董镇山任副旅长,姚秉乾任副旅长,张杀武任参谋长!

    骑兵第100旅暂时留在吉林,对长春日军形成威胁,吉林警备旅经过血战之后,战死三千多人,总人数将至七千人!

    为了协调指挥各部更好的发挥部队的战斗力,陆山对东纵的部队建制进行了一些调整。

    组建了三大军分区。

    第一军分区,又称辽东军分区,分区司令员:雷冬,副司令员:黄宇宙、邓铁梅,参谋长:孙铭宸。

    下辖,教2旅,第二旅,第五旅,第七旅,第八旅。

    另外还有炮兵旅何世礼部。

    总兵力约三万五千人。

    本溪大战后,各旅部队都有扩编,建设3、4两个师建制撤销后,所属兵员补充进入南方军团,如今辽东军分区的所属各旅都是一旅四团制,另外还有配属旅部的侦察兵,以及少量的骑兵,工兵,兵力上可算是非常雄厚的一支了。

    第二军分区,有称吉东军分区,分区司令员:唐聚五,副司令员:李春润、郭景珊,参谋长:包景华。

    下辖:第一旅,第三旅,第四旅,农垦二师,还有东满支队。

    以及少数游击支队。

    总兵力约三万人。

    与第九师团血战后,各旅都有损伤,除了战时抓捕的伪军俘虏教育补充后,还补充了一些高素质的民兵队伍,正在逐步恢复战斗力!

    第三军分区,又称哈尔滨军分区,分区司令员:陆山,副司令员:李杜、冯战海,参谋长:李海青。

    下辖,教1旅,第九旅,第十旅、第十一旅,第十二旅,吉林警备旅,舒兰警备旅,建设一师改编为伊春警备旅,建设二师改编的牡丹江警备旅,依兰警备旅。

    总兵力超过六万人,几乎是第一、第二两个军分区的总和!

    除了三个军分区之外,还有两个陆军航空兵大队,当然这是东纵总部直辖的,下面还有两个各拥有一百多辆汽车团,隶属总后勤部。

    以及东纵直属队,从之前的四个半扩充至六个大队,共计六百余人,还有女兵连,扩充为女兵营,同样为总部直属,人数大约五百人左右。

    另外还有三千人的宪兵团。

    总部还有多个科研机构,兵工厂,被服厂等等。

    这样算起来,东纵上上下下在编的就超过十五万人,如果算上兵工厂的工人和家属话,那至少也得二十万。

    如此规模,已经接近东北军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了,但是跟东纵控制的地盘相比较,倒也相当。

    陆山算了一下,接下来要想精简人数几乎没有太多的余地了,但从精炼人员配置上倒是可以下工夫,这样可以迅速的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训练水平!

    当然,现在还要看日本人是如何打算了,如果日本想打,那只有奉陪,如果日本人想缓一缓,那就正中他的下怀,好好的趁这个机会锤炼一下队伍,优化结构,将部队的训练提高上来。
………………………………

第六百七十一章 :阎宝杭来了!

    成立三个军分区后,指挥权明晰了,军令也变的更加畅通,而总部也将部分权力下方,使得总部的负担变得轻了许多。

    总部的负担一轻,效率自然就更高了,也有利于政令的通行和实施。

    另外,军区调整的过程中,行政区域也相应的进行了划分。

    三个军分区分别在地域上属于辽、吉、黑,这么一来,就是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

    因为时局的特殊性,东纵实行的是军政一体的制度,这个制度只要体现在行政最高级别上。

    比如说,雷冬就兼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唐聚五兼任吉林省政府主席,李杜兼任黑龙江政府主席!

    当然,这些任命都是东纵私自任命的,至于北平方面和南京方面承认不承认,还得另外再说。

    黑龙江省政府所在地暂时定为哈尔滨,吉林则在通化,而辽宁则临时定在本溪!

    除了在日伪控制下或者被其他抗日武装控制的区域,东纵如今占据了至少东三省三分之一的江山,和三分之一的人口,日本人还占优势,毕竟辽南、辽西还有南满铁路以西基本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超过二分之一的人口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中。

    剩下的就是一些零星的抗日武装,他们在日伪的夹缝中求生存。

    陆山这一次提议召开全东北抗日武装集中到一起开大会。并不是要将这些武装都编入东纵。而是希望总结大家的斗争经验,建立一个联合抗日的机制,虽然说东北抗日武装现在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人。

    可真正战斗起来,各抗日武装之间没有情报来源,不能够守望相助,更重要的是,找不到合适的战法,往往硬来蛮干,给抗日队伍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最明显的一个弊端。那就是抗日武装之间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

    而且成分很杂,有土匪转变过来的,也有当地老百姓不堪做亡国奴,自发组织的。也有是各种组织搞起来的!

    大家抗日的目标是一致的,可相互之间有矛盾的不少,这就很容易被敌人利用!

    尤其日本人推行的“以华制华”政策,一些汉奸投靠日本人后,他们熟知地方上的内情,往往制造的矛盾令抗日武装自己内讧,这远比日本人武力征剿的效果要好得多!

    陆山就是希望大家坐到一起来,把矛盾说开了,将道理讲明白了,大家先抛开恩怨。一支对外,携手合作抗日!

    至于收编队伍,若是自愿加盟,他也不会主动把人推之门外,不愿意的,他也不会勉强,只要是真心抗日,他都是欢迎的。

    “陆总,真是没想到,咱们眨眼之间就成了这么大的一座城市的主人。我老英这辈子没佩服过谁,对你那是五体投地!”英若愚感叹的说道。

    “哈尔滨本来就是我们的,我们只不过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陆山道,“我们的目标是将日本人占领我们的国土都要拿回来,还要将他们从我们中国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加倍的赔偿我们!”

    “嘿嘿……”英若愚笑了起来,如果在这之前陆山要是说这些话。他还有些不太相信,但是现在他说了,却让他深信不疑!

    从起兵到现在,这才几个月,东纵就已经威震东北,成为东北抗日武装中最大的一支力量,龙头老大的位置基本上是坐稳了。

    如果由他们来领导这支队伍,恐怕还在辽东一亩三分地上苦苦求生存呢?

    哪会有进入这般局面!

    当初的决定太对,太英明了,如果辽宁民众自卫军不并入东纵的话,也许东纵发展不会这么快,但若是以陆山等人的领导能力,恐怕也就是多延迟几个月的时间罢了!

    “老英,秀才,你们每个人选一间办公室吧,这里房间不少,你们来了,正好用上!”陆山笑道。

    “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听说下面还有一层牢房,还有暗道通向外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柳玉书啧啧道。

    “确实有地下牢房,至于你说的暗道,目前还没有发现,也许有,也许没有,呵呵。”陆山笑着解释道。

    “下面没关人吧?”柳玉书好奇的问道。

    “关了,有俄国人,还有几个中国人,有几个是杀人凶犯,移交警察局了,剩下的都放了!”陆山道。

    “我就这间吧,我不喜欢太大的房间,空荡荡的,哈尔滨天又冷,小一点儿好。”英若愚挑了一楼靠里面的一个小房间。

    “我跟老英做个伴吧,他对面的那间就是我的了,正好我们两个都是打杂的,省的下面的人跑来跑去的。”柳玉书笑道。

    “你们两个是不是不愿意跟我一层呀?”陆山道。

    “绝对不是,您老喜欢清静,我们要是跟你一层,这人来人往的还不把你吵死,而且楼上机密部门太多,下面的人办事走动不方便,再说,这里直接就有楼梯上去,我们上下也方面!”英若愚解释道。

    “我还以为你们不愿意跟我同一层楼呢!”陆山笑道。

    “好了,你们收拾一下,晚上我叫上老秦他们给你们接风洗尘。”陆山道。

    “不必了,太隆重了吧。”

    “要得,也没多少人,介绍几位新同志认识一下,大家就要在一口锅里搅食了。”陆山道,“不过,有三位不在,有战斗任务!”

    “那好,整点简单的,别太浪费了!”

    “你就是想山珍海味,我也没有!”陆山哈哈一笑。“你们忙。我先上去了。”

    “陆总,阎先生来了,您是不是见一下?”周宇斌敲门走进来,禀告道。

    “阎先生,哪个阎先生?”陆山一愣,没能明白过来。

    “就是东北抗日救国会的代表阎宝杭先生!”周宇斌忙解释道。

    “是他!”陆山一拍额头,想起来了,东纵在本溪、梅河口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北平方面和南京方面都派了代表,北平方面派的代表就是抗日救国会的常委兼政治部长阎宝杭。南京方面稍慢一步,人可能还在路上。

    阎宝杭,这个名字对陆山来说那可是如雷贯耳,未来的组织的战略情报师。俄罗斯总统签署命令,授予他“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奖章,成为中国情报界唯一的一个接受外国授勋的人。

    对于这样一名情报界的大师,陆山是相当敬仰的,当年在接受培训的时候,老师就曾多次提到过阎宝杭在敌后工作的事迹。

    阎宝杭冷静睿智,而且长袖善舞,极善交集,而且非常有组织才能,难得的干才。深受张汉卿的赏识,这一次派他北上,也是有所倚重的意思。

    派这样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作为特使,这也是费了一番思量的,首先阎宝杭本来就是抗日救国成员,身份上亲近,其次阎宝杭为人随和冷静,而且不乏急智,即使谈的不好,也不会把关系搞的太僵。

    张汉卿也是挑了很多人之后。才选择阎宝杭的。

    “请他过来吧!”陆山思考了一下,这个人是必须要见的,而且还需要认真的交流一下。

    “是!”周宇斌点了点头。

    “慢,将人请到小会客厅!”陆山道,“在办公室谈。显得不太尊重。”

    “好的!”

    陆山看了自己一下,穿的有点太随意了。脚上踩着一双黑布鞋,灰布军装,连个武装带都没有扎一下,到像个乡下农民!

    这样很不礼貌,他记得阎宝杭可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高材生,素衣儒雅著称。

    办公内有衣帽间,陆山穿上一套崭新的蓝灰军装,皮鞋还有衬衫以及风纪扣,还有圆帽,武装带,小,除了没有肩章和领章之外,尽显军人硬朗气质。

    陆山从办公室走出来,带上门,却不想背后一个靓丽的身影抱着文件走过来,看到陆山的帅气的背影,一时间居然忘记朝前走了。

    “李大主任……”一声阴阳怪气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啊?什么?”

    “人都走了,你还没看够吗?”

    李云歆闻言,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一想到怀里的文件,马上醒悟过来,自己是来给他送文件的,怎么把正事给忘记了,好在事情不急,不然可就麻烦了!

    “臭和尚,要你管!”李云歆一扭头,杏眼儿一瞪道。

    “和尚我臭,当然管不了你。”杨尚武道,“不过,你想不想知道陆总挑选谁做他的秘书?”

    “谁?”李云歆眼珠子一转,急切的问道。

    “想知道,就不告诉你!”杨尚武“嘿嘿”一笑,小丫头片子,跟我斗,你还愣了一点儿。

    “臭美什么,雪姐一定知道。”李云歆道。

    “肖局长也不知道,她只是推荐了三个人选,陆总还没有将人选给她,所以你问了也白问!”杨尚武道。

    “你怎么知道?”

    “别忘了我可是陆总的警卫员。”

    “那你要怎样,才肯告诉我?”李云歆咬了一下嘴唇说道。

    “不行,身为陆总的警卫员,嘴巴要是不严实,我还当的下去吗?”杨尚武嘻嘻一笑道。

    “切,臭和尚,不能说,干嘛说出来?”李云歆杀人的目光朝杨尚武扫了过去。

    “嘿嘿,就是让你嫉妒!”杨尚武笑道。

    “臭和尚,你等着瞧!”李云歆抱着文件夹,气嘟嘟的跑远了。

    “嘿嘿,小丫头,别说和尚不提醒你,这一次你怕是有对手了!”杨尚武嘴里嘀咕道。

    “师兄,你嘀咕什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