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海-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罚

    孛儿只斤·图门对大明一直感到恼火。

    他制定了扎萨也就是法典,让草原上零散各部形成内政与外交的统一而被称作札萨克图汗,意为法典制定者大汗。

    而作为持有传国玉玺的前朝大汗,就连小汗俺答,都得受他节制,尊他为主,就像大明金国归义王俺答要奉万历皇帝为主一样。

    如此尊贵的身份,却一直被南面后朝皇帝称作‘土蛮’这个土里土气的名字,而且这些极懒的大明人连着把他的部落都叫做土蛮部……这个名字一听就是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小酋长啊,就像,就像,算了,没有像的,野人女真都比这好听。

    恐怕放在任何人身上,没有不恼火的。

    但图们汗没有办法,一来汗庭离南方长城有点远,二来他也试过发兵,但始终没办法用武力为自己的名号讨回公道。

    回首瞧瞧自己的爱将们被明朝叫的名字,心里也就舒服了。

    左翼察哈尔万户的阿穆岱洪台吉,素来以雄健善用兵而著称,因其正名音挪门达,被大明称作脑毛大。

    去年受明军挑拨与速把亥交战落败的董长昂有个叔叔,想当年戚继光调往蓟镇前也是一员猛将,屡次率部南下,大明在他手上接连阵亡七个总兵官,这么猛一人,被明军起名叫长秃。

    后来戚继光北上蓟镇,别管是叔叔辈的董长秃还是长昂,都消停了,为啥消停?一家子过来跟戚继光打了个照面,长昂被打落马下被亲兵救走逃了,叔叔长秃,就这个怒斩七个总兵官的长秃,被生擒差点被戚继光宰了。

    全靠着早年归附的董狐狸带族中家眷三百余人扣关,哭着求戚继光把他兄弟放回去,经报备朝廷,长秃在营地里纳马钻刀立誓,这才被放走。

    从那以后长城根儿再也听不到七连斩的神话了。

    所以自打戚继光镇守边将,图们大汗都没再想过讨回公道的事,就这次,实在忍不了了,大明居然煽动他好不容易靠法典统一的各部互相攻打,关键长昂那个傻子还真听。

    结果朵颜三卫没了不说,炒花还被给明军当前驱打过来了。

    这谁能忍?

    大汗一怒之下从今年塞外雪化开始,整个汗庭向北迁徙,一路走到达里湖畔,守着炒花与明军向西的必经之地,同时让俺答汗留在汗庭的长孙扯力克传信安抚俺答,让他别趁着自己跟明军打仗从背后捅刀子,要不然别看土默特万户兵强马壮还懂炼铁技术,草原上所有部落都会看不起你的。

    但是这几天,本该厉兵秣马跟炒花部、明军在这达里湖畔大作一场的图们大汗内心非常焦躁不安。

    不是因为这的水草不好吃喂不饱马,而是因为扯力克的骑手回来了,告诉他……俺答汗病危,躺在榻上连话都说不出来,看上去活不了几天。

    若单如此,图们大汗也不会觉得怎么样,甚至还会为此感到开心,俺答汗一直是汗庭最强势的挑战者,尽管他名义上顺从汗庭,实际上一直想要从其他方向获得大汗的认同,就连草原上兴起的黄教都是他想要夺权引来的,他死了图们汗虽不至于开心,一直因防备而悬着的心,终归是可以落下的。

    坏就坏在,依照俺答汗那个妻子,三娘子的机敏狡黠,一旦俺答汗显露将死之态,又怎么会让长孙扯力克见到俺答汗的样子,还能准确看出俺答汗连话都不会说了的狼狈模样?

    真相只有一个,那便是三娘子不怕。

    她一介妇人,部众虽有一万甲骑,部下却分得清大势,怎么会都听她的?

    没别的原因,就在俺答长子乞庆哈收到消息率精骑万众驰走归化城之前,驻扎在宣府的天子亲练腾骧左卫与北洋旗军合编的万历军已在明军总兵官董一元的率领下开进归化城。

    三娘子根本不在城中,她受陕宣大三边总督方逢时、兵部侍郎吴兑之邀,带归义王印信与关市文书入大明境内,向北京去了。

    扯力克的父亲,辛爱黄台吉乞庆哈看着遥遥在望的板升城,那城头已架起火炮、城外已遍布壕沟,来自宣府的步兵正一路护送粮草辎重向板升城运送,前头的粮队已经进了板升城,后边的粮队才刚出杀胡口,谁都不知道城内究竟屯了多少粮食。

    没有印信、没有关市文书,他强攻板升城即便侥幸穿过战壕与火炮封锁,进去也当不上归义王、拿不到通关市的文书,有心想截断、抢夺明军辎重,结果派出去的小股马队硬生是被步兵用鸟铳与火箭打得死伤惨重。

    每隔五辆粮车就有一辆车上架着二十四联装的神威机关箭,人多了骑兵一近千步就放过来,人少了离近也得被鸟铳点名,差点把辛爱气得吐血。

    无法无天无畏无惧的俺答汗长子黄台吉硬是被逼成了图们汗眼中有心与大明串通一气的乞庆哈。

    图们汗收到这一消息才没几天,他本来就怀疑乞庆哈想做大明金城的归义王,紧跟着西边就传来消息,乞庆哈率六千甲骑朝汗庭去了。

    夜深了,图们汗仍然不能入眠,心理上他不愿相信乞庆哈东走是带着敌意,想要进攻他这蒙古大汗,但现实令他不得不考虑这一可能。

    就在这时,放在豹皮地毯上盛着马奶酒的银酒杯突然顷洒,大汗皱着眉头掀起豹皮毯子伸手盖在地上,察觉到轻微震动,这种震动令他极为熟悉——这是数量众多的马队奔走才会生出的异象。

    紧跟着,帐外传出部落勇士惊恐万状的呼喊声。

    他听见有人策马穿过营地,在外面高声喊着:“大汗!炒花部已近二十里!”

    当图们汗冲出毡帐,却发现极为混乱的营地竟不知为何短暂地安静,人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天空,甚至有正在为雕弓上弦的勇士动作顿住,被拉满的弦打在手上都恍若无知。

    抬起头,他看到几排巨大的阴影正飘过密布毡帐、营帐与篝火的营地上空,那些阴影下方都吊着几个点这火的篮子,没有人知道那些篮子做什么用,此时此刻,这样的情景异常骇人。

    异象并未持续太久,很快,有东西接二连三地砸落地下,有些是瓦罐,砸碎在营地内外各处,有一只瓦罐甚至砸在图们汗身后的毡帐边碎裂,里面盛着的东西像水像酒,带有一种他从未闻过的浓烈气味。

    当这些瓦罐砸在篝火旁,会直接炸成一团火焰。

    未完成集结的部众们被这种从天而降的东西吓坏了,人们竞相就近钻进毡帐中躲避从天下掉下来的铁球与瓦罐,图们汗也不知道这种乱象究竟持续了多久。

    直到身边以胆大忠诚著称的拔都儿冒险拾起一枚比拳头还大的铁球捧到他面前。

    “大汗,这个玩意儿在冒烟!”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诚之士

    夜幕下蒙古大营火光冲天,远处打马瞭望的炒花与花大面面相觑,两根马鞭落地,不约而同朝远方狠狠地吞下口水。

    他原以为今夜会有一场恶战,就是那种明军与大汗卫队打生打死,他们从中渔翁得利,图们汗的部众、戚继光的甲兵,打到最后都会是他们的。

    万万想不到会是这种结果。

    十几个巨大阴影自戚继光大营腾空而起,被风吹着摇摇晃晃飘向大营,接着不知发生什么,仿佛天雷般的声音便从大汗的驻营地接连传来,毡帐、营帐被大火吞噬,牛羊骏马受到惊吓四奔而出,天地间到处都是哭爹喊娘的声音。

    “那,那是,什么仙术?”

    炒花等五部降兵首领都将惊诧的目光看向随军传令兵,骑手从未受到如此重视。

    别说这些北方投降的游牧领主了,就连他这个被戚继光派过来的传令兵也没见过此般情景,事实上这是大明的飞鱼第一次正式投入战斗,在此之前,只有北洋军在历次实验中见过此等威仪。

    “诸位指挥使大人别看我,戚帅有令,请诸位进兵征讨。”

    进入工作状态,小小的传令兵忽然就变得趾高气扬起来:“戚帅说了,诸位大人都是善于用兵者,如何做事就不教了,只是牛羊骏马、兵甲战利,都要收拢齐了,待战事平息各部依照功劳各有赏赐;还有就是诸位不要去西边,天军已于西面列出车阵,黑灯瞎火的,别被误伤。”

    事已至此,炒花等人心知已无骑墙摇摆的机会,只得把心一横,一道道命令传遍各千长,来自大明乌梁海的武装牧民策马持弓,列队朝可汗大营四散奔杀而去。

    飞鱼的初次亮相,深得戚继光之心。

    戚继光之所以是戚继光,在另一个历史上,中国的军事思想哲学,在他之后三百年,几无变化。

    他说为将之道,先在治心;什么是心?心是军队的灵魂,是军队的思想,他的训话与歃血为盟,就是对军队进行思想教育,他的凯歌让部队知道两个问题,首先是为何而战,其次是为谁而战。

    他的军事思想不但在明朝为人沿用,乃至三百年后的湘军、黄埔军校,依然沿用他对军队的指导思想与管理办法,甚至曾国藩干脆用《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作为湘军的指导教材。

    至于鸳鸯阵,则比这两本书用的还要宽广,一直被使用在小规模抓贼防暴工作中。

    书可以学,但一个人最关键的特征却很难被学去,戚继光最明显也最强烈的个人特征,是不问强弱、因地制宜,将一支军队拆分成多种类模块化部队。

    他打仗讲究克制,在高低不平、步履维艰的东南田垄上,用轻兵携带虎蹲炮结鸳鸯阵;一样的军队拉到北方,作战的环境与敌人变化了,浙军也成为一支携带火炮、战车,讲究火力的重武器装甲营。

    海战早就被俞大猷讲的很清楚了,那是大船吃小船、大炮胜小炮;而陆战也被戚继光玩出了不得的花样,在这种情况下,飞鱼这种使战争从二维转变为三位的兵器对戚继光意味着什么,几乎已无需多言。

    箭够不着、刀砍不着的玩意简直就是战争利器。

    十七艘巨大的飞鱼自营地腾升,载着一万一千九百斤的开花弹、火油罐飞越敌营,木篮中军士每一次拽动机关都使成箱的火油罐、开花弹等兵器坠落而下,令敌营如末日之景。

    如此的火药使用量,放眼世界谁能用万斤硝土放一个大烟花?唯中国与孟加拉土王还有摩洛哥苏丹可以,印度次大陆最好的硝矿在孟加拉,北非撒哈拉沙漠同样也有硝矿,这也是孟加拉土王爷们能让莫卧儿骑兵不得寸进、葡萄牙国王折戟马哈赞河、基督教于北非频频吃瘪的原因所在。

    不过现在孟加拉的情况不存在了,那的硝石矿已大部分为天时方丈掌握,他说贡献佛祖欢庆佳节需要放烟花……确实,土王们只会捡硝石矿却不会制取,一样的药量,硝石在他们手上确实也只够放个烟花。

    中国历来是富产硝土的地方,不像欧洲或别的国家只能专门在厕所、教堂椅子上动脑子,四大主要产销地,山东的土硝、山西的盐硝、蜀中的川硝、西北的矿硝,提炼制取方法各不相同,除此之外还有江淮以北中秋之后能扫硝,更别说这个国家还有世界上最多的厕所。

    这也是硝石被称作中国雪的原因。

    而这多种制取技术也一直被列为机密,保存地非常完好,日本的火药使用则可能是汪直带过去的,因为就连朝鲜都不知道火药是怎么来的,据说早年朝鲜人问天使火药是怎么来的,这个操蛋的天朝使者告诉人家,火药是从海里炼的,结果人家就晕头转向地在海边使了一百年的劲儿。

    眼巴巴看着宗主国打仗消耗火药动辄以十万斤计,九边储备火药更是百万斤之巨,自个儿就只能在困难时期凭借朝贡换回少之又少的火药,难受。

    甚至都用不着陈沐往家寄火药,对哪个百户来说,火药可能是紧缺物资,但这点火药消耗对戚继光的地位,就像玩一样。

    用微不足道的代价换回巨大战果,极为值得。

    图们汗辛辛苦苦集结诸部大军几乎灰飞烟灭,战役甚至比戚继光想象中还要容易,土蛮诸部大军被兵力远少于他们的炒花率军冲散击溃,数不清的千长百长带兵消失在大漠之中。

    数以千计的部众蒙头乱窜,奔向西边戚家军早已布好的车阵,铳炮齐出将之打得哭爹喊娘。

    一直到战斗结束,炒花与花大低着头带戚继光麾下将领陈大成进驻还在冒烟的土蛮大营,见到死得极其冤枉的图们汗才对这场战斗如此轻松的真实原因有所了解。

    图们汗并未倒下,胸口嵌着开花弹炸开的碎片靠在毡帐门口维持站立的姿态,他的手还抬起食指看上去要责骂谁,而在毡帐中,大汗对面有个喉头被碎片划开的千长俩手都飞了。

    “大帅,应该是这位勇士为保护大汗抱着开花弹想冲出帐外,没等跑出去就炸了。”

    戚继光听着爱将陈述,背着手颔首道:“嗯,是忠诚之士……不要割去首级了,厚葬。”

    不过等陈大成走了,戚继光一直在思索一个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是否高空坠物的冲击力已足够穿透毡帐,看来《练兵实纪》的营阵图解还要再添点东西,营寨需增设厚顶。

    看看可悲的图们大汗吧,毡帐火塘开天窗,整个指挥系统都被端了。


………………………………

第四百六十八章 驻帐

    乞庆哈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俺答汗严格意义来讲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草原上生儿子早,所以严格说来,辛爱黄台吉乞庆哈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这对父子是什么时代的人呢?

    这么说吧,俺答汗出生那年,长城南边的年号叫正德二年。

    乞庆哈出生那年,是正德十五年。

    他们跟如今,隔着超级能活的道君皇帝嘉靖、隆庆,眼下都万历十年了。

    俺答汗撒手归天,留下这个汉译蒙再译汉的皇太子也已经六十,这个岁数经历了丧父之痛,结果硬是连归化城的城门口都没敢进,派出去点骑兵想要劫掠粮道,被火箭炸伤人十六、马三十,鸟铳打死一个百长六个牧民,马毛都没抢到一根。

    差点把六旬老汉儿在马背上气死。

    南边的黄口小儿皇帝还派人送出口信,归义王印信、关市凭证皆在汉地,让都督同知乞庆哈赶紧去北京城接受册封继承王位。

    乞庆哈觉得这事不对。

    封贡的时候他也在,俺答汗可没去北京接受册封,就在归化城勉勉强强磕了个头,接了旨意就算完了,对内称大明金国顺义王,对外仍称土默特万户部。

    现在让他去北京接受册封,那不真就成大明的顺义王了?何况大明如今正在与汗庭交战,两不相帮已经是土默川在当前局势下能做的全部。

    乞庆哈本心是想趁此机会帮汗庭干点啥的,但局势不允许,大明在北边准备得当,各个隘口皆设重兵,这个节骨眼上三娘子开了板升城的关防,大炮都架在城头上。

    这事它就不对。

    哪儿哪儿都不对。

    别说越境抄掠,寻常牧民连人出关押粮的队伍都打不过,远远地放出几支火箭就被打散了,哪儿还敢越境。

    若集结部众发大军倒能断了粮队或越境抢夺,可归化城在那杵着,他的部落就离那不远,集结起来的部众还没打进宣府,自己的部落铁定就被明将捣巢。

    乞庆哈心里是既难受又憋屈,继承王位需要的东西都在大明皇帝那,可他真不想去北京城接受册封……大明皇帝可还养着他那个四六不懂的小弟弟布塔施礼呢,皇帝那么待见他,还不就是想让他将来继承王位,让土默特直接倒向大明。

    土默特要是倒向大明,汗庭会怎么看?乞庆哈可不觉得当图们汗兴兵攻打大明金国时,大明会出兵帮他。

    南朝的人,恨不得让他们自己窝里斗全死光呢。

    这才有了他率甲骑一路向东,直奔汗庭。

    可还没走到汗庭,路上就已经传来前线大战的消息。

    汗庭集结三万大军在达里湖被明军横扫,图们汗与右翼鄂尔多斯万户的切尽黄台吉被炸死在毡帐中、永谢布万户阿苏特部的哑速火落赤把都儿率军突围时冲入明军车阵被鸟铳射杀。

    还有他的长子,土默特万户的扯力克率军突围后因牛马四散、粮草不济与喀尔喀万户的速把亥发生冲突,混战中与部众走失不知去向。

    这会儿对乞庆哈来说,儿子不知道丢到哪里去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甚至就连大汗被炸死都不算什么大事。

    汗死了还有汗的儿子来继承。

    可图们汗法典所指定的五部执政理事死的死丢的丢,只剩速把亥一个才是了不得的大事。

    结果他还没带兵赶到汗庭,就撞上护着图们汗长子卜言伯统帅汗庭留守兵马与速把亥的溃败牧民合流,护着汗庭部众妇孺大规模向西迁徙。

    尽管打了败仗,速把亥仍旧有汗庭执政的威仪,看上去见到乞庆哈有难得的兴奋:“辛爱黄台吉,你是听说大汗受难,要来保护新汗?”

    乞庆哈却没有速把亥那么高兴。

    迁徙的人马带着牛羊一眼望不到边,但他们要去向何方却并不难以猜测,这边再向西就是天下最好的草原,土默特万户部。

    而土默川又有草原上唯一一座城池,归化城。

    果不其然,还没等乞庆哈答话,卜言伯带着久别重逢、雪中送炭的喜悦开口:“辛爱黄台吉,你来的正好,父汗为明军所杀,诸部集结大军为明军所败,汗庭已不在安全,我与速把亥商议,移王庭驻帐于土默特万户部,进驻板升城,你觉得怎样?”

    觉得怎样?

    那肯定不觉得怎么样啊。

    说起来人这东西就是奇怪,先前乞庆哈还一千个、一万个不想进北京城接受大明皇帝册封顺义王,可这会儿图们汗死了,他的儿子与五部执政速把亥想驻帐归化城?

    他突然后悔,为何要辛辛苦苦带兵流窜这么远。

    老老实实去北京接受皇帝册封,安心当个大明金国顺义王它不好吗?

    如今不言伯跟着速把亥想要驻汗帐于归化城,先不说大伙儿过去,驻军城内把大炮摆上城头的明军让不让他们进……别误会,乞庆哈觉得明军不让速把亥和不言伯进城是好事。

    让他们进了才不好呢。

    乞庆哈清楚地很,在大明天子眼中他这个动不动就劫掠汉地的辛爱黄台吉可不是俺答汗的好儿子,布塔施礼被皇帝留在北京就说明天子有想册封他继位的意思。

    如今不言伯想离开迁汗庭于板升城,万一到时候皇帝干脆封不言伯为大明顺义王怎么办?

    对大明天子来说,不言伯这个正统蒙古可汗的后代,要比他重要多了吧?

    想到这儿,乞庆哈的脸色不由自主地变得难看,他并不急于回答自己的来意,而是向速把亥急忙问道:“明军在哪,我率领六千甲骑数千部众驰援,一定能将他们击退!”

    他才没有想跟着这俩去跟明军干仗的想法。

    速把亥并没看出来他的异相,摇头道:“别再和他们打了,明军不知用了什么方法,开战前有些东西从天上飞过,丢了许多会炸开的东西与瓦罐,罐子里装的都是油,四下起火,否则炒花的那些叛徒怎么会是我们的对手!”

    炒花也跟了大明?

    乞庆哈挠了挠脸,哭丧着脸半真半假道:“板升城,板升城也被明军占领了!”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四百六十九章 连锁反应

    万历皇帝最近可太忙了。

    一边读着陈沐送来难以理解的长信从中汲取可用之处,还有一边接受着杭城军民两变带给他在思想上的震动与思考,最后还赶上了塞外戚继光发动横扫之势的攻伐,一战令北元大汗身死帐中。

    最后这件事,天降神雷炸死土蛮大汗对廷臣们来说没什么大不了,可对万历皇帝而言极为提气。

    本来嘛,北元汗庭早就不是值得大明注意的敌人,在几乎失去一切汉文化后,塞外蒙古人又退化为成吉思汗设立法典组建联盟前的那个样子,同样勇猛剽悍、同样侵略成性、同样短视无双、同样装备简陋。

    可他们没变,时代变了。

    正如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军队,在南下攻灭西夏、金国后其军事力量、理论、装备俱达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他们既有耐力超群适合远征的蒙古铁蹄马、也有产自西夏适合冲击的中亚健马,有蒙古轻健迅捷的筋角骑弓、也有宋金两国称作铁浮屠的重装铠甲,甚至还有回回炮这样的攻城利器。

    即便如此,在成吉思汗的日程上都没有征服更遥远土地的想法,几乎无欲无求了呀。

    结果成吉思汗派到西边跟花剌子模做买卖的商队五百人被杀得一个不剩,当成吉思汗说只要交出凶手并赔偿就依然相安无事后,花剌子模拒绝赔偿。

    这对全国壮丁不过十几万的蒙古来说,被杀了五百壮丁意味着什么仇恨?

    才引发接下来的灭国之战与西征。

    而现在的塞北蒙古就是先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