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木家林琅-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眼神坚定的一步一步走上御阶,脚步如此的沉稳,而随着新帝在龙椅上坐下,诏示着今天的登基大典完成了一半。
新帝登基,立即颁布诏书,改年号康元,大赦天下,同时册封原中昌郡王,睿亲王妃木琳琅为中宫皇后。
涂旸站起身,亲自走下御阶,牵起木琳琅的手,两人并肩往上走。如此情景,百官从未见过,有些年纪大些的自觉得不合礼数,正想出声提醒新帝,却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哇”
百官一愣,这个声音他们太熟悉了,这不是新任的皇后的宠物大金雕么众人不由得转过头去,然后便没有然后了。
但见远处一只毛色金黄的大雕,身后带着一群扁毛小弟,队列整齐的往金銮殿的方向飞来。
一眨眼,这些鸟儿全都飞了进来,在金雕的带领之下,在新帝和新后的头顶上盘旋着,莫名的有种百鸟来朝的感觉。
百官目瞪口呆,“这这这”这意思上帝后同朝是天意许多方才还觉得帝后不该一同上朝的人顿时闭了嘴。
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震撼的,最令人震惊的是,此时的宫门外正有一郡各色的或是猛兽,或是性情温顺的动物,在一只头顶上端坐着一只雪白狐狸的吊睛白额大老虎的带领之下,浩浩荡荡的也来观礼了。
而此时新上任的皇帝和皇后却是相视一笑,天意什么的,谁敢说不是呢
涂旸转头看了一眼小山子,随着自家主子的登基,小山子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他,却是新任帝后的大总管了呢。
只见小山子上前一步,大声道,“吉时到,启程祭天”
小山子的这一嗓子,顿时把一些还没有回过神来的官员们唤了回来,平复了一下心情,整了整衣冠,倒头就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
依然是帝后二人携手往外走去,祭天之时,天空中一道春雷响过,预示着春天来了。
“春天到了呢”木琳琅叹息道,今天果然是个好日子啊。
涂旸并没有说话,而是更加握紧了木琳琅的手。他终于实现了和琅儿一同笑看万里河山的愿望了呢真好
周史记载,周太宗文皇帝涂旸,一生文治武功,励精图治,至民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开创大周之千年盛世。
太宗皇后木琳琅,一生往战无数,固边疆,慑外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甚至亲自带领船队远赴西方,扩张经济,同时将大周的威名带到世界各地,建立赫赫功勋。在民间,太宗皇后甚至取代了关公成为了大周百姓的守护神。
周太宗在位四十年,一生唯有皇后一人,二人耄耋情深。帝后二人相互扶持,相辅相成,同时大周也成了历史上男后最多的朝代,而且这些男后,个个都是精彩绝艳的人物,在历史中大放异彩。
康元二十年,太宗与皇后收养了宗室的一个孩子,将之培养成才,最终更是将大周的江山交托给了他,史称周高宗。
千年后,世上早已沧海桑田,然而,在大周版图上最南端的一座小岛之上,两位年轻人正站在岛上最高的那座礁石上,望着大周本土。
“千年了呢想不到,咱们还真的能活千年。”开口之人正是木琳琅,此时的他,早就已经进入了天阶,正式步入修行的行列,并且修炼有成。
“谁说不是呢”涂旸笑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生,有你,真好”
木琳琅笑得温润,“咱们也该走了,守护这个国家这么久了,也是时候了。”
涂旸点点头,不再说话。两人再一次回望了一次大周本土,手紧紧的握着,身影慢慢的变淡变淡,直至消失无踪
………………………………
第92章
一迎春
世人皆知,荣国府里有“元、迎、探、惜”四春,琴棋书画,各具特色,尤其难得的是,四位出身国公府的姑娘,不仅出身高贵,外貌更是让人惊艳。樂文小说
身为荣国府的二姑娘,贾迎春的性子太过温顺,致使身边的丫鬟婆子都能拿捏得了她,看到她这个样子,同为庶女的探春经常是恨铁不成钢,凭着同病相伶的感情,时常替迎春出头,然而迎春却不想改变。
在她想来,自己的一生也许只能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毕竟她的生父贾赦虽说是荣国府正经袭爵的人,地位却不如自家从五品员外郎的二叔贾政。兄嫂却又向着二叔一家。曾经的迎春,只觉得生活在荣国府当中,虽然锦衣玉食,过得却是十分的压抑。
谁曾想,表妹林黛玉一趟姑苏之行,不仅姑父林海的病痊愈了,林妹妹还带回来了一位不姓林的嫡亲弟弟来。
父母和兄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迎春不知道,她只知道等到她从嫡母的口中听到自家一直是以纨绔形象示人的嫡兄贾琏,居然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那两位名扬天下的王爷的下属。甚至以自己的机变,谋得了江宁府知府的官来做,当日,这个消息一传入荣国府时,不知道跌落了府中多少人的眼睛。如今的嫡兄甚至要接了她这个庶出的妹妹一同离了这荣国府。
当夜,迎春哭了,喜及而泣。
第二天,迎春便随着贾赦、刑夫人一起,不顾老太太的各种挤兑拦阻,毅然来到江宁府,投奔兄嫂,那个时候的迎春心里是十分没底的。
然而当他们在江宁府见到贾琏和王熙凤的时候,看着自家哥哥嫂嫂那有别于当日在京城荣国府时的样子,迎春心中的不安淡去了许多,她家兄嫂真的是改变了许多。
直到后来,嫂嫂王熙凤跟她说已经为她看好了一户好人家时,心中那难以言说的感动,还有对于未来的憧憬,以及对新生活的不知所措的心情,似乎还在眼前。
看着身边长相极为肖似她长女,迎春有些出神,有多久没有想起以前的事情了呢荣国府二姑娘贾迎春的生活,似乎是发生在上辈子。
“娘亲,您在想什么荷包都绣错了”八岁的女儿出声提醒,惊醒了迎春。迎春抬头,却见小女儿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说着。
迎春的女儿已经八岁了,是时候教给她一些女子应该会的事情了。今天的迎春带着女儿处理完了府中的庶事,终于有时间教教女儿针线活了。迎春不再多想,低下头,继续一个教一个学。
等到那个俊美的青年从外头回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如此一副温馨的场面,不知不觉间,青年的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当真是岁月静好。
二探春
初次见到那个光风霁月,温润如玉,却又精彩绝艳的少年的时候,她依然是煊煊赫赫的京城荣国府二房政老爷的三姑娘。而彼时的他,在荣国公府上下人等看来,不过是一个初入京城,没甚后台的小土包子罢了。
然而,当时探春的一颗芳心,却依然为这么一个少年激烈的跳动着。现在想起来,探春的脸依然会不自觉的红起来。
想到这里,探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讽意,当时贾家的众人还把那位爷当成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呢。谁能想到,那位爷居然能够从姑苏的小庄子里走出来,然后一步步的走到异姓王的高位,甚至,如今的那个人,成为了当朝皇后,如今更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颗定海神针。
摇了摇头,探春这个时候才明白,人立于世间,需要得有识人之明,更要有识已之能,知已知彼,而当日的贾家诸人,所缺的却正是这种识人之明哪。
探春的心理,其实是极其自傲,却又极为自卑的。做为荣默认值二房庶出的女儿,她的身份是比大房的迎春还要低一些的,再加上有那样一位生母,一个被养废了的弟弟,这些因素造就了她内心深处极度的自卑。
然而,嫡姐的封妃,嫡兄的含玉而生,老祖母的偏心二房,自身较之府中其他姑娘更强的能力,却又使得她自觉比二姐姐迎春还要自傲。甚至,就连当日寄居外祖家的当朝三品扬州巡盐御史嫡女林黛玉,都没有被她放在眼里心里。在她的心中,唯有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能够与她相提并论。
少女的情怀总是诗,当王夫人提议让她嫁入中昌郡王府,成为那个人的侧妃时,探春是开心的。甚至那个时候,她还将自己与那位中昌郡王的身份一一列出来对比,她觉得,以自己的家世才华,嫁给一位王爷为侧妃,可是便宜了那位中昌郡王呢,便是成为正儿八经的王妃,在探春看来,那才不会失了她的身份。
谁曾想,中昌郡王府却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当时的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而她也不必想明白了,因为就在不久之后,曾经煊赫一时的宁荣二府,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直到那个时候,探春才真正的知道,自己同那个少年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一个罪臣之女,一位大周异姓王,二人相隔的却是一道天堑。
在大街之上遇到早已经“夭亡”的薛宝钗的时候,探春是惊愕的,谁都没有想到,这位精明温柔的宝姐姐,为了要远离日渐没落的荣国府,居然会狠下心,想出“假死”的方法呢
家族的巨大变故,让探春这个养在深闺的天真的姑娘迅速的成长。探春下定决心,跟随薛宝钗,加入了东方商行。
直到进了东方商行,探春才知道,这家早就已经将生意做遍全世界的商行,却是由他和那位四爷合开的,里面负责的人全都是忠于那两位年轻王爷的人。
也是在这个时候,探春才知道,在她眼中,早就已经被养废了的亲弟弟贾环,竟然凭借着对做生意的直觉,居然入了那个人的法眼,着力培养,如今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
深吸了一口气,探春十会庆幸,幸好当年的她没有真的蠢到无可救药。如今,才能在这一家前途无限的商行中,成为了继宝姐姐之后的第二位女掌柜
身处姑苏的探春,面色淡淡的遥望着京城,眼中有着怀念。新帝登基已经十二载,作为康元帝后宫当中唯一的入住者,那个人一定很幸福吧
三惜春
在距离相国寺不远处,有一座小小的奄堂,这里的香火并不旺盛,由于地处偏僻,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在这座奄堂中,只住着一个潜心向佛的年轻貌美的女尼。
平日里,这里人烟罕至,然而今天,通往奄堂的小路上却被一些身穿整齐服饰的侍卫护卫了起来。
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猜测,到底是哪位贵人要来这里呢不过平头百姓们一看这阵仗,虽说好奇,却是不敢上前的。只想远远的看上一眼,往后与邻里们闲聊的时候,也有个淡资不是
没过多久,一驾绣着理亲王府图腾的低调的马车停在了小道的入口,从马车上下来了几位貌美如花的丫鬟,个个神情肃穆,几个人簇拥着一位妇人,往小道深处的奄堂走去。
到了奄堂,虔诚的烧了香,拜了拜,黛玉这才站起身,抬眼看向那个一脸清冷的女尼。
“四妹妹,最近可好”黛玉开口。
没错,住在奄堂中的女尼正是当日宁国府贾敬的嫡女,贾珍的嫡亲妹妹贾惜春。惜春本性冷情,心思却极是通透,自小在宁荣两府当中见多了各种肮脏的后宅阴私,对于嫁人成家,打从心里抵触。
再后来,又经历了宁荣两府一朝倾覆,心恢意冷之下,决定长伴清灯古佛。
黛玉眼见劝不住她,又害怕她一个姑娘家,独自出家,万一陷入到险地又该如何是好
她可是知道的,如今的佛门清净之地,真正清净的可没有几个
最终,黛玉同涂旵商量,由理亲王府出面,在相国寺的旁边建了这座小奄堂,以供惜春出家,现在,这座小小的奄堂,在京城上层人家当中,名声也算是不小了。
“今儿林姐姐怎么有空到贫尼这里来”
“这多日未见,来看看你,顺便将一些事情想要告之妹妹。”黛玉含笑道。
“哦林姐姐有事但说无妨,只是贫尼出家之人,许多事听听也便罢了,真正让贫尼去做,却是不成的。”
黛玉脸上闪过哀伤,强忍泪意,颤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不知道四妹妹可曾听说了,先荣国府老太太老太太去世了”黛玉到底忍不住,最终还是落了泪。
虽说贾母从她小的时候便想着要谋算他们林家,可毕竟贾母也曾真心的疼爱过她,那位老人家是自她母亲去世之后,给予她亲情的老人。到后来,黛玉虽说与贾家形同陌路,可是人死如灯灭,往日的一切都随风而去了。
惜春手中转着佛珠的动作顿了顿,“生老病死,没有人可以逃得过,老太太年事已高,她的去世,贫尼并不意外。”
“你不回去看看么”
惜春摇摇头,“看了又如何徒增伤感罢了。老太太种下的因,只能由她自己收这果。好歹,贾氏一族依然留下了血脉,皇后高义”
一句话说得黛玉破涕而笑,“琅儿听到妹妹的评价,会开心的。”
黛玉此来的目的已经完成,两人又闲话了些别的,之后黛玉便告辞了。
耳边传来四妹妹清冷的声音念道:“大周天下,能得帝后深情相护,是百姓之福,林姐姐但可放心。”
黛玉的脚步停顿了一下,然后脚步轻快了起来,似乎是放下了心中的重担似的。
直到所有的人都已远去,奄堂中才传来一声佛音,“阿弥陀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