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禁地猎人-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死吧!迪克!”潘迪也搞不清楚这匹一直温顺的马到底怎么了,自从进入亡灵峡谷之后,它就一直在抗拒前进。
迪克的得意还没有持续十秒,他耳朵边听到一声清晰的炸裂声,迪克闻到空气中有一股腐烂的味道,他还没反应过来,陈八岱牵着的马突然扬起蹄子,疯狂地嘶鸣着,陈八岱用尽吃奶的力气拉住缰绳,但还是被它挣脱了,那匹马拖着缰绳回头就跑。
“拦住它!拦住它!”陈八岱叫着反身去追跑掉的马,马上是他们的补给。
崎岖的峡谷阻碍了马的速度,柴科夫、汪兴国和夏尔巴挡住了马的去路,把马围在了一块巨石边上,马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好不容易柴科夫才捡起了缰绳,靠近了马,抚摸着马脖子才让它重新安静下来。
“噗……”又是一声清晰的炸裂声,一块巨石之后升起一阵灰绿色的烟雾,闵先生爬上石头,举目一看,低声地叫到:“老天!”
夏若冰赶了上来,她爬上石头,和闵先生一样目瞪口呆,她扭头叫到:“你们快来!鬼面骷髅!到处都是!”
陈八岱从柴科夫手里接过了缰绳,但没有说谢谢,他把马拴在了一截木桩上,回头爬上了石头上。
目光所及之处,满是人头般大小的物体,灰白色的头骨,黑色的眼眶,空灵地注视着这些来自远方的探险者,有些犹如拳头般大小,但黑色的眼眶和鼻凹也已经清晰可见,在一块石头根部,一个硕大的鬼面骷髅咧着森森的嘴,似乎在对他们笑。
“噗……”远处一个头骨顶部裂开,一阵灰绿色的烟雾腾起来,犹如灵魂一般在空中舞蹈,陈八岱觉得这阵烟雾好像漂浮的幽灵,过了一会烟雾才消散。
柴科夫看到这一切,喃喃自语道:“这就是大祭司说的鬼面骷髅,每夜在寒风中哀唱的鬼面骷髅!”
“看来亡灵峡谷还是很恰如其分的!”潘迪说着,跳下了石头,低头看着脚边的一棵鬼面骷髅,那个骷髅好像也在凝视着他。
潘迪用脚轻轻地踢了它一下,那个骷髅的顶部炸裂开了,灰绿色的烟雾笼罩着潘迪。
“咳咳……”潘迪被呛了一下,用手挥动着赶走烟雾,汪兴国闻到了一股腐臭的气味,犹如一具腐烂的尸体散发的味道。
“这味道真难闻!”潘迪抱怨道,“我真该带上防毒面具!”
“这里竟然又这么多的鬼菌!”夏若冰低声说道。
鬼菌是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3500米上的一种真菌,而在传说中它就是人死后的怨气幻化的,这种罕见的真菌能引起太多令人不快的联想,而它对环境苛刻的要求也让它慢慢地消失在人的世界里。
“鬼菌?!有毒吗?”潘迪觉得刚才自己的行为有些鲁莽。
“根据记载,没有……”夏若冰笑道。
“那就好。”潘迪放心了,再看看脚下那个鬼菌,刚才那一下炸裂,它似乎消耗掉了所有的能量,脑袋中储存的孢子已经飞散,鬼菌的外壳坍塌下来,变成了一个丑陋的鬼脸。
潘迪又凑近一棵长在一块黑色岩石腰部的鬼菌,这颗鬼菌应该还没有成熟,近似圆形的鬼菌看起来还真像一颗骷髅头,而几个黑色的斑块就犹如头骨上的眼眶和鼻凹,有些长得大一些的鬼菌还能清晰地看到微张的下颌,大小犹如人头一般,这东西哪怕是看到一棵都让人极不舒服,而这个峡谷里铺满了成千上万!
潘迪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这棵鬼菌,外皮有些潮乎乎的,就像蘑菇一般有一层粘液,外皮还没有干燥,意味着它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释放孢子,潘迪从腰间抽出了小刀,切开了这颗骷髅……
………………………………
第三百六十章 穿越千年3(下)
看起来和别的真菌并没有什么两样,切开那层薄薄的外壳,鬼菌里是还没有成熟的孢子,灰白色和灰绿色夹杂着,有些部位还能清晰地看出红色的“血丝”,这样的组合放在“头骨”中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联想到好看的,而这些组合散发出来的腐烂气息,更令人难以接受,潘迪放弃了继续研究。
“难怪马不愿意靠近!这里让它们害怕。”汪兴国说道。
这就是大祭司嘴里所说的峡谷中的亡灵,在他们的传说中,这些亡灵在等候下一个主人的召唤。
秋天正是孢子成熟的季节,峡谷里的鬼菌吸足了养分,等候着成熟的一刻,释放出孢子,完成它们的使命,最后慢慢地腐烂,消失,变成下一代的养分,鬼菌的生命就这样在这个被人遗忘的峡谷里轮回着。
“我知道为什么这个峡谷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葱翠了。”夏若冰小心地用刀从地下挖出一棵鬼菌,碰在手里仔细地端详着。
鬼菌的基座很短,看起来就好像一颗骷髅长在了土地、石头上,基座下负责吸取养分的根看起来也很纤细瘦弱,不过却和苔藓一样绵密铺开,就好像在地上盖上了一层灰褐色的毯子,这些根分泌着酸性的物质,腐蚀着岩石,从岩石里榨取养分,而在土壤中,它们分泌的酸性物质也改造了土壤,让土壤不适合别的植物生存。
侥幸在这些改造过的土壤上存活下来的植物,因为营养不良,加之为了抵御峡谷中温差很大的昼夜温度,只能长成灰绿色,甚至偏向黑色。
看着无数的鬼菌铺在单调的黑色峡谷中,倒不如就让峡谷继续单调下去,那些空灵的眼眶无论你站在哪儿都在凝视着你,哪怕现在是正午的阳光照在峡谷里,都让人感觉自己身处在地狱之中。
马匹在很远就能闻到这样的气息,这样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气息使得哪怕就是最温顺的马都从心底感到恐惧,难怪它们一直踌躇不前。
这样的气息,这样的景象和千年前那场黑河边的血战联系起来,黑河的守卫者们显然会将它们视为游荡在峡谷中的亡灵,而夜间自上而下吹过峡谷的风,自然而然就成了亡灵的吟唱。
千年前的那场大火,将鬼菌的竞争对手们烧成了灰烬,而幸存下来的鬼菌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峡谷里茁壮地成长,成为这个峡谷里唯一的也是单调得令人恐惧的景象。
既然它并不是什么能伤害到人的东西,潘迪也不必担心了,他找到一棵看起来外壳干枯,已经成熟的鬼菌,它再需要努力一点点,就能在空气中释放出无数的孢子,潘迪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布覆盖了上去,果然,那个鬼菌“噗”的一声炸裂开了,孢子被裹在了布里。
“潘迪你在干吗?”柴科夫问道,他觉得孢子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骷髅头里比较好,它们释放出来之后的气味的确令人非常不快。
“我得让迪克熟悉它的味道。”潘迪麻利地把布包好了鬼菌,小心地打了个结,他准备把这个东西带上,马匹熟悉了这个死亡的气味,就不会再抗拒向前。
陈八岱看着峡谷里密布的鬼菌,脑子里的呢喃声又开始响起,这一次的呢喃声更像是一场战争,临死的人的哀号、马匹的嘶鸣、杂乱的吼声、兵器碰撞的噪音充斥着陈八岱的脑袋,陈八岱从口袋里摸出大祭司送给他的药瓶,打开瓶子,一股沁香冲入鼻孔,能让他暂时摆脱头疼的烦恼。
然而刚拿开瓶子,那些呢喃和噪音又回来了,陈八岱有些烦躁,他从瓶子里倒出一颗血红色的小药丸送进嘴里,拧开水壶和水吞下,那些幽灵的噪声终于离他远去。
“噗!”陈八岱刚定下神,往后退了一步,不小心踩到旁边一棵鬼菌,空中灰绿色的孢子烟雾汇成一个空灵的人脸,它正咧着嘴,似乎在嘲笑陈八岱。
“麻鹰永远不会成为雄鹰……”陈八岱的脑海里回荡着这句话。
“够了!”陈八岱的心底呐喊着,他看着这张嘲笑自己的幽灵的脸,从口袋里掏出火机,“咔嚓”一下点燃。
“呼……”陈八岱被一团火焰裹住,成熟干燥的孢子极易点燃,但它们燃得很快,大家只觉得火光一闪而过,抬起眼的时候,看到陈八岱身上有被熏黑的痕迹,却毫发无损。
趁着夏若冰等人研究鬼菌的时候,潘迪老爷爷要让马匹熟悉这个味道,他提着布包靠近马的时候,马拼命地嘶鸣着往后躲,抗拒着潘迪的决定。
“喔喔……迪克……冷静……冷静……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潘迪把布包举在身前,慢慢地朝躁动的马匹靠近,嘴上安慰着它们。
汪兴国仔细地看着那些黑色的岩石,那是被鬼菌的根腐蚀过的,而从这些岩石上汇集而下的水,带走了这些黑色,汇入了下游的黑河,那些水难怪也再也无法清澈,而在这些石头上,还能看到那场千年之前的大火的痕迹,汪兴国看到峡谷边上有一些石缝,石缝中一簇绿色的草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这遍地黑色的地方有一簇绿色是令人奇怪的,汪兴国走过去,轻轻地拨开草丛,这是一个宽大的石缝,汪兴国打开电筒照进去,里面还很幽深,汪兴国想了想,钻了进去。
大概地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石缝口似乎曾经有过人为的封堵,但如今早已经崩塌了,汪兴国搬开了几块石头,钻了进去,转了两个弯之后豁然开朗,是一个宽大的山洞,大约能容纳几百人的光景,洞里并不算潮湿,但挤满了厚厚的黑灰,汪兴国蹲下用手抓起来一看,那是被燃烧过的草木灰,经过千年的积淀,已经发硬了,混杂着灰尘和泥土,拿在手里就好像一块灰色的燕麦饼干,汪兴国继续往前走,一脚踩下去陷到了脚踝,脚下清脆的发出了一声咔嚓声,低头一看,一截灰白的腿骨被踩断了。
汪兴国蹲下来抽出刀,顺着腿骨清理附近的那些发硬的积灰,一具踡缩的尸骨出现在了眼前。
尸骨的胸前还掩盖着残破的皮甲,皮甲上黑色的涂漆还依稀可见,系着皮甲的麻绳早已腐朽,一些凌乱的甲片散落在尸骨边上,尸骨侧身躺着,两手环在胸前,汪兴国看到地上有一个明显的铁锈的痕迹,在这个尸骨的旁边,紧贴着的是另一具尸骨,汪兴国大概清理了一下,在不到3平方米的地方,看到了五具尸骨!
“嘿!我在里面发现些东西。”汪兴国走出山洞,对在峡谷里研究鬼菌的夏若冰叫道。
闵先生钻进洞里的时候汪兴国和夏若冰已经清理出了一块大约十平米的地面,闵先生看着重叠在一起的尸骨,觉得有些眩晕,喃喃自语道:“这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场大火,断绝了他们的生路。”夏若冰看着眼前的一切,悲伤涌上心头。
“这就是第一场亡灵战争留下的痕迹。”汪兴国看着地面上层叠的尸骨,低声说道,“为了生存,他们尽了一切努力。”
………………………………
第三百六十一章 生存之战(上)
大家经过仔细的清理,大概清理出了几个地方,靠近山洞口堆叠的尸骨更密集一些,从尸骨残破的铠甲,散乱的武器痕迹上判断,他们是一群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组成了人墙,试图堵住洞口,对抗那场无情的大火,靠后一些是一些老弱妇孺,在最里层,夏若冰看到一个靠坐在洞壁边的尸骨,经过千年的岁月她仍旧没有散落,她低着头,双手还保持着怀抱的姿势,而她的怀里已经空无一物,夏若冰仔细地在她的骨架下查看,找到了一个小小的头盖骨。
这是一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在试图保护着怀里幼小的孩子,她的孩子早已经尸骨化成了泥,然而她的母爱却穿越了千年。夏若冰从小心地捡起那片头盖骨,小小的头盖骨残片只能覆盖夏若冰的手心,这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夏若冰小心地翻看着它,犹如自己就抱着这个孩子。
汪兴国在清理着靠近洞口的部分,这里层层叠叠的尸骨清理起来更麻烦,看得出这些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保持着纪律,他们手里握着的武器大多已经化为尘土,身上的皮甲也破烂散乱,汪兴国一点一点的把尸骨分开,将同一个人的尸骨尽量归拢在一起。
“环首刀?”清理了两层尸骨,汪兴国看到一具尸骨下压着的铁片,手柄上极具特色的圆环引起了他的注意。
环首刀可以算上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象征,长而直的刀身是用铁反复折叠煅打而成,一体化的刀身后是配重的圆环,手柄是用木材和皮绳制成,在2000年前是最先进也是杀伤力最大的近身兵器,环首刀可以劈断任何一件敢于和它正面对抗的兵器,而后世许多的刀剑都受到了环首刀的深远影响,在上千年的战争中几乎没有太多的改变,代表着中国兵器文化的唐大刀正是由环首刀发展而来,而它更有名的直系后代则是岛国上的日本刀!
这根铁片是残存的刀身,大约还有60厘米长,千年的岁月腐蚀掉了大部分,只剩下薄薄的一片,那个手柄上作为配重的圆环也腐朽不堪,汪兴国轻轻地用手一触碰,它就散落成了一堆铁锈,汪兴国小心地把尸骨清理开,终于看到了这把环首刀在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一米多长的刀身在地面留下了痕迹,斜平的刀头正是现代流行的几何头刀头的祖先,虽然只留下一滩铁锈,但汪兴国还是能感受到它的锋利,刀脊是保存得最多的部位,从残存的部分来看,刀背的厚度足有一厘米,这样的一把环首刀在当时可以用造价不菲来形容,因而环首刀通常装备给最勇猛的战士!
大祭司曾经说过,那些亡灵战士手持长而直的刀,能轻而易举的将人砍成两段,从现在来看,他所说的无疑就是环首刀了。
闵先生看到环首刀的时候也有些惊喜,但继而感到一丝不安,环首刀在西汉时就开始大量的装备汉朝勇士,甚至可以说正因为环首刀才使得汉朝取得了和匈奴作战的胜利!环首刀已经被默认为汉朝兵器的代表,可是从来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汉朝的勇士曾经越过这片山脉到达过这里,这和楼兰的秘密难道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吗?
“钩镶?”在这把环首刀残骸的不远处,汪兴国又仔细地清理了一块地方,正是在这个战士倒下的左边,一个小小的圆形锈迹引起了闵先生的注意,在电筒的光线下,他看到这个圆形的锈迹两端还有着两条不太能引起注意的痕迹。
“是的,钩镶。”汪兴国抬头看了一眼闵先生。
钩镶是和环首刀是配合使用的一种兵器,小圆盾前是一根长刺,用于近身的时候突刺,上下两端各延伸一根铁钩,用于勾住对方的长杆兵器,配备了环首刀和钩镶的勇士敢于面对如林的长戟,他们会用钩镶格挡住长戟然后用铁钩勾开,紧接着上前一步用环首刀毫不留情地劈向对方的脖子!正是因为有了钩镶,曾经代表着诸侯军力的长戟慢慢地退出了兵器家族,最终变成了一种仪仗象征,而随着后来长矛和枪的发展,钩镶小而圆的盾对长枪的突刺也力不从心,在西汉末年它就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可是,汉朝的大军从未来过这么远啊。”闵先生有些奇怪。
“在西域和汉朝的大融合中,环首刀和钩镶也可能传到了楼兰。”汪兴国提醒道。
闵先生转念一想,在那个激荡的民族融合的年代,这并非不可能,楼兰在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上,那里是多民族互相交流和贸易的地方,学习使用世界最先进武器也并非不可能。
在楼兰的遗址中从未出土过武器装备,这让闵先生也曾经迷惑许久,然而现在看到的这一切,闵先生好像有些明白了——为了生存,那些楼兰的武士已经远离故土,开始了他们的远征……
但仅靠猜测还是不能确认这里的遗骨就是远离故土的楼兰人,闵先生曾无限地靠近过那个传说是楼兰宝库的洞穴,他相信那已经是楼兰远征的极限,但现在看来,闵先生错了,如果这里的遗骨都是楼兰的勇士,那么他们在2000年前真的越过了这片山脉!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才使得他们越过了这片人类的禁区?
夏若冰轻轻地把那个婴孩的头盖骨放回了他妈妈的怀里,又慢慢地扶起了这个遗骨的头,这具遗骨再也经不起任何震动,“哗啦”一下散落了一地。
“对不起,对不起……”夏若冰心里默念着,捧着头骨仔细地看着。
这个头骨颧骨较高,眼眶深且大,下颌骨较尖,从鼻凹的部分来看,她生前有着一个笔挺的高鼻梁,这和蒙古人种的头骨特征差别很大,让夏若冰想起了那个著名的楼兰睡美人。
那个生于3800年前的楼兰美女有着一头黄棕色的头发,眼大窝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面部很有立体感,哪怕用现代的审美观点来看,她都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哪怕她沉睡了三千多年,至今仍旧让许多人无限遐想。
这儿的保存条件没有沙漠那么完好,夏若冰只能从残存的骸骨中复原着眼前头骨的主人,但她百分百地肯定,这是一个带着欧罗巴血统的女子,换言之,她和楼兰美女有着深厚的渊源。
汪兴国也把数个骸骨清理干净了,同时还清理了一批盔甲的残骸,从盔甲的材料来看,多数是皮制的,有些铁甲早已腐朽成泥,只留下一点痕迹,那些盔甲有些是整块的皮甲,有些则是小块的皮甲辍连,规制不一,战士手里的武器几乎没有留下残骸,只剩下一些痕迹,夏若冰整理好了那个母亲的骸骨,轻轻地给她盖上了一块布,回头看着汪兴国整理出来的骸骨。
从头骨的特征来看,这些头骨带有欧罗巴血统的特征,但有一些也带着蒙古人种的特征。难以想象这些为了生存的人们是怎样穿越了这个人类的禁区,到达了这里。
大家在清理的时候,陈八岱慢慢地靠近了山洞的深处,洞壁上的一些东西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用手拂开了墙上的灰尘,看到了一些字符。
夏若冰在清理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衣服的残片,那些用驼毛和羊毛编织的衣服因为年代久远早已腐烂,没有了研究的价值,她最想找到一些文字的记录,她相信唯独文字可以穿越千年,给她提供更多的信息。
“夏若冰,看看这儿。”陈八岱生硬的叫了一声,“墙上有些红色的印记。”
“佉卢文?!”夏若冰看到洞壁上那红色的印记,一眼就认出这是什么。
闵先生精神一振,佉卢文?那证明这就是楼兰的遗迹!
“小心点,清理出这个地方……”夏若冰心在狂跳,有文字,就会知道在两千年前发生了什么,他们是怎样穿过了人类的禁区来到了这里。
墙上的红色痕迹已经残破不堪,夏若冰看到的那个符号应该是一个天字,她小心地刮下了一点,这是一种类似朱砂的颜料,在那个年代,这是只有王族才能使用的东西!
夏若冰打开父母给她留下的佉卢文对照表,仔细地对照着石壁上的痕迹。
经过一阵仔细地清理,夏若冰在石壁上看到了许多残存的文字,那些朱砂颜料在岁月的侵袭下摇摇欲坠,夏若冰只能勉强分辨出一部分,但有一些歪歪扭扭,用利器在石壁上刻画的细密文字相对的完整,夏若冰拿着佉卢文对照表,一点一点地翻译着,汪兴国和夏尔巴在一旁帮助记录。
这里有很多文字是首次发现,但联系上下文意思,夏若冰还是基本能翻译出来。
这种学术上的工作别人帮不上忙,闵先生想靠近一些,但又觉得有些尴尬,只好不远不近地站在那儿,焦急地等待夏若冰的解读成果,柴科夫和潘迪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拿出覆盆子酒小酌,迪克和陈八岱则在另一头无所事事。
………………………………
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战(下)
夏若冰终于读完了最后一个字,她合上对照表,闵先生急切地问:“怎么样?这是楼兰留下的吗?”
“这真是一段沉重的历史……”夏若冰叹了一口气。
“他们真的是楼兰的遗民?”闵先生猜出了大概。
“连年的干旱,匈人接连不断的骚扰,故土已摇摇欲坠,东方的帝国救兵仍旧没有出现……”夏若冰指着一行字轻声地念到,后面的字迹都消失了,夏若冰只好跳到了下一段:“携口数万,甲士万余,牛羊千头……拜别故土,王上……遇匈人,遁入群山……与匈人百战不得脱……”
“王祭跪天地,祈求上苍,扼山口,匈人急切不能下,然众已无力再战,只得远遁……”
从这段残破的记录来看,楼兰国在灭亡前遭到了干旱的侵袭,而当时大汉帝国和匈奴之间的连年战争已经摧毁了楼兰的经济,虽然此时他们已经臣服了汉朝,但距离汉帝国千里之外,变成了匈奴人的众矢之的,楼兰人在强悍的匈奴人面前并没有支撑太久,故土也不再适合居住,楼兰王率领臣民迁徙,而他们具体要去哪儿记载里并没有写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迁徙的途中,他们遭到了匈奴人的袭击,为了生存,他们躲进了群山中,双方发生过很多次接触战,楼兰人靠着群山的庇佑勉力抵挡住了匈奴的进攻,匈奴人却堵死了他们的出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