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培养手册-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隼矗耸赂枪锥鄣馈
一提这茬,在座大部分宾客这才醒悟过来,如果单看第四份榜单,不但郑玄本人被排在首位,就连他的两个同乡也名列其中,因此,大家都有些认同审配的判断,郑玄的确很有可能就是这份榜单的制作者。
但是,现在听了沮授的解释,再结合之前的已经面世的三份榜单,明眼人就能够看出所有榜单根本就不可能是郑玄能够写出来的了。
现如今,金珏制作的前三份榜单中的人物来历,背景早就被人查得一清二楚了。
其他人还算是比较出名,可是唯独沮授提出的鲁肃、徐庶和司马懿,如果说,郑玄在徐州隐居的那段时间,有机会认识鲁肃的话,还情有可原。
可徐庶呢?徐庶之前的确是在荆州鹿门山学习,在荆州也许小有名字,可是,他居然是颍川人,可听说,就连鉴能力冠绝天下的荀彧都不曾听闻过这个年纪轻轻却惊才艳艳的小老乡。那么,郑玄上哪里听说此人呢?
若是司马朗名列榜单之中的话,郑玄知道他的名字和事迹并不奇怪,毕竟,司马朗当初可是在大魔王董卓那里挂了名的。
可司马懿呢?
(本章完)
………………………………
第356 郑玄的转变1
真说起来,刚开始,司马懿的名望还不如徐庶呢?
徐庶最起码做过两件可以让他扬名的事情。
第一,为友报仇而杀人,逃到了荆州。
第二、进入鹿门山学习。
这一点,就连很多荆州的少年才俊都不一定能够有幸加入鹿门山学习,徐庶一个外人却能够获得此殊荣,足见他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显现出过人的能力了。
只是,荆州刺史刘表在荆州不得士心,鹿门山的老师和学生们也都看出刘表不但心胸狭窄,而且,胸无大志,在这个乱世之中,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投靠于他。
反观司马懿,之前,他一直都在自己的故乡里中打转,从来没有离开过河内郡,更别说什么名声了。真正看得起司马懿的,也只有他的堂兄,如今身在荆州的司马芝才看出他的才能。
沮授的一番话,打消了在做大多数人对郑玄的猜忌,宴会也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袁绍越来越觉得这个宴会开得没有什么意思,因此,他在宣布散会之前,做了最后的努力,他告知郑玄,道:“郑公,孤准备向朝廷举荐您为茂才,并请您担任左中郎将一职,郑公您可愿意留在邺城辅佐于孤吗?”
果然,郑玄毫不为之所动,对于袁绍的封赏全都予以婉拒。
宴会结束之后,郑玄便立即离开了邺城。
华歆的事情终究还是瞒不了多久,之后,没多久,关于他的事情和两个故事流传到河北。那个在宴会上主动站出来为了华歆指斥郑玄的高唐人自觉没面子,没有通知任何人,自己溜了。而袁绍手下的平原郡人也全都因为华歆一个人,在同僚面前大失颜面。
踩高就低,人之常情。
这件事,最终在榜单制作人曝光之后,使得整个平原县人都恨透了金珏,而且,在日后,金珏平定天下之后,使得高唐县人都不肯出仕,向金珏低头。
再说郑玄,他返回高密县之后,碰上了刘备暗中派来的使者。
这已经是刘备派来探视他的第六波使者了。
徐庶和鲁肃虽然劝服了刘备不再出兵北海郡,但是,刘备还是派人到高密县探视郑玄,听说郑玄居然真的去邺城赴宴,这个时候,刘备反而没有之前那么担心了。
刘备也认可徐庶和鲁肃的判断,作为东汉末年最大世家的世家子,袁绍非常好面子,金珏制作的新榜单刚好就戳到了袁绍的痛点,让他不敢轻易再强留郑玄。
不过,在郑玄还没有返回家中时,刘备依然会隔一个月派人前来探视郑玄。
“郑公,您能够平安归来,我家主公刘使君也就放心了。”一看到郑玄平安过来,使者向郑玄深施了一礼,高兴地问候道。
“嗯!刘使君有心了。你这次回去告诉刘使君,此后老夫会隐居起来,不问世事。让他以后不必再派人过来了。”郑玄拱了拱手,还了个礼,客气地回答道。
郑玄显然看出了刘备的真实用心,不过,刘备表面上礼数周到,他只能用这个理由推拒刘备的好意,省得招致袁氏父子的猜忌。
“小人明白,回去之后,一定会如实汇报给我家主公的。”即便郑玄这么说了,使者依然还是很恭敬地回答道。
说完,使者便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郑玄突然想起那份新榜单上有关孔融的评论,便问了一句道:“对了,使者,孔北海之前到了徐州,他接了圣旨之后,是不是已经去许都赴任啦?”
“回郑公的话,原本,孔北海的确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孔北海后来从我家主公这里得知了市面上流传的那四份榜单的作者,同时,得知其故友蔡公之女的下落。孔北海便携带者家眷,先去略阳县,探望一下文姬小姐。所以,孔北海目前想必还未到许都赴任,这个时候,应该是到了汉中郡。”使者一五一十地将他所知的所有有关孔融的消息全都告知了郑玄。
“什么,刘使君居然知道那四份榜单的作者,既然你说那人与文姬在一起,难道是第五文休,亦或者是韦休甫不成?”
“启禀郑公,都不是,是故兖州刺史金尚的二公子金珏。”使者如实回答道。
“什么?”这个答案,让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郑玄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他闻言吃惊地顿了顿,惊问道:“这怎么可能呢?那鲁肃和徐庶凭什么就能认定,这四份榜单是那才刚刚十五岁的小孩子所做的呢?他又上哪里去知道天下英才呢?”
看到一向都对自己这些使者表现得非常平静的郑玄,脸上居然也流露出如此吃惊的表情,以及一连串问题,这位使者的心中突然之间多少有了点快意。
不过,他并不敢怠慢了郑玄,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回答道:“回郑公的话,您恐怕还不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最近一年来,徐州所招募到的手下,其中大多数都是金公子离开徐州的时候向我家主公举荐的,这其中就包括两位军师鲁肃和徐庶,还有将军陈到和太史慈。
第二份榜单中,鲁军师名列榜单之中,而徐军师、吕布手下的司马懿,金公子手下的傅干,也同样在这个榜单中的后备人才名单中,哪怕就算是如此,他们二人也并不敢肯定这件事。不过,当第三个榜单问世之后,他们二人才确定。
郑公,确定因素就在那个苏则身上,金公子听说他是个人才,便让人将他请到略阳县,没想到,苏则听信外间传闻,说金公子是天师转世,不但不肯为金公子效命,而在聚会时大骂了一番金公子。故此,金公子不但派人将苏则送到了虎牢关之外,还将他这样一个小人物屡次列榜单之中。目的是什么,郑公您一定能够明白。”
郑玄一听,也冷不住浑身打了一个冷战,
好毒辣的计策啊!
郑玄猛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那孔北海到略阳县去的话,不会出问题吧!”
………………………………
第357 郑玄的转变2
“呵呵呵,这要看郑公指的是那方面了。孔北海若是见到了金公子,金公子哪怕背负天下士人的骂名,也会将孔北海强留在他的治下,就算是天子下得诏书也不会让金公子放人的。这是徐军师分析出来的,郑公,您听说过市面上这样的传闻——曹操和金公子都贪好其他人家中的娇妻美妾!”使者闻言轻笑了几声,回答道。
“听说过!”郑玄点了点头,反问道:“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呃!”使者被噎了一下,从曹操和金珏行为的结果上来看,的确是如此。不过,这个使者是个机灵人,很快便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回答道:“郑公,单从结果上来看,的确是如此。不过,您恐怕想象不到,这个流言就是金公子自己派人散播的,而那两张记录曹操丑行的图画,也正是出自金公子之手。”
郑玄听了使者的解释,先是一愣,猛然醒悟道:“原来如此,那孩子与曹操有深仇大恨,他只是用自污的方法,既可以破坏曹操的名声,又可以反过来借用曹操的名声替自己扬名。”
聪明一点就透,金珏自污名声的目的就是如此。
“不错,徐军师也是这么说的!何况,郑公您恐怕还没有察觉到另外一件事,金公子事实上已经掌握了一种非常先进的印刷技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用一种书法印制出大量的文章。那两张图画和四张榜单都是这么来的。”使者又多嘴解释了一句道。
“哦,这就是刘使君敢在徐州境内实施那个所谓人才计划的原因吧!”郑玄闻言突然问了一句题外话。
使者面不改色地回答道:“的确是如此,小人就再告诉郑公您一句实话,这个徐州人才计划,事实上,也是金公子提供给我家主公。我家主公和金公子都出身寒微,金公子看出我家主公即便在徐州也没有完全能够得到徐州士人的支持,就更不要说天下的其他地方的士人了。
哪怕就算是那些同样是出身寒微的寒士也同样如此。故此,金公子这才将这个计划提供给我家主公。不仅如此,就连这个计划所需的教材和如何培养老师的方法都是金公子提供的。小人知道,不管是徐州之外,还是徐州境内,都有很多人等着再看我家主公的笑话。不过,小人可以肯定,最终的结果必然会让世人大感惊愕的!”
使者的话说完,这一次,郑玄面色未变,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使者你请回吧!替我向刘使君问声好!”
使者闻言,向着郑玄深施了一礼,便立刻转身离开了。
现在的徐州正处在上升势头,到处都缺少人。向这位使者同样也是寒门出身,在州里一直都受那些大家族的排挤,原本,他也不看好刘备在徐州之内的前景。毕竟,就算是刘备本人自己也承认,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他个人的能力要远逊于曹操和袁绍,目前来看,并不具备争夺天下的能力。
可是,当刘备开始在徐州推行人才计划之后,之前,在徐州本地大批蛰伏起来的寒士们纷纷走出家门,主动投到刘备的麾下,开始为他效力。就是受了这个人才计划的影响。
天下间的书籍资源和名师,全都集中世家大族和地方豪绅手中,这一点,出身寒微的每一个寒士都有切肤之痛。
严格算起来,刘备和金珏的出身其实并不低,刘备因为家贫,才从事过贱业,但是,他能够拜卢植为师,一方面,是卢植本人没有世家大族的架子,一直都非常注重培养幽州本地有才能的年轻人,而另外一方面,刘备所在的家族还是有一定财力的。
若是真得连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有能力跟着卢植一起学习呢?
金珏同样出身京兆金氏,金氏靠着家族养马的绝艺,日子过得还算是富足,不过,金氏在整个东汉,在历史记录中,除了金尚和后来被刘备所杀的金旋之外,根本毫无政治地位可言,几乎找不到任何金氏担当朝廷或者地方官职的记录,哪怕是一个最小的县丞。
使者走后,郑玄先去看了一眼自己的小孙子,接着就独自步行来到了儿子郑益恩的坟前。金珏之所以判断,郑益恩是死在袁谭手中,而不是黄巾军手中,证据就在郑玄所写的那戒子益恩书。
郑玄在写这篇诫子书的时候,已经年过古稀,也就是在建安元年。而孔融所在的北海郡被黄巾军围攻是发生在兴平年中。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一个年长的父亲一生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尤其是,他的儿子并不是病故,而是死于战乱。偏偏,他学了一辈子儒学,却不能为自己的儿子报仇。
其痛更甚!
不知不觉,郑玄居然在自己儿子的坟前静静地呆到了天黑。
“老师,您得赶紧回去休息。您一路上旅途劳累,怎么还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呢?您不是说,要看着小同长大成人吗?”就在这时,郑玄身后有人终于忍不住说道。
此人是郑玄弟子之一,任嘏,字昭先,乐安博昌人。
任嘏是个神童,其乡人谚曰:‘蒋氏翁、任氏童’,后面一个说的就是任嘏。
“嗯!知道了!呵呵呵,回去,老夫这就回去。我一定要好好活着,看着小同长大。”郑玄回头一看是自己的爱徒,苦笑着摇了摇头,准备转身举步离开,可是,他毕竟年纪大了,这一次站得时间又长,双腿已经站麻了,一时间居然迈不出一步。
任嘏急忙上前,用手搀扶住老师。
缓了一会儿,郑玄的双腿才算是恢复了知觉。
返回家中的途中,郑玄突然轻声说道:“昭先,青州大战将至,袁氏父子虽然这一次放过了老夫,但若是将来,他们战事不利的话,必然还会强逼着老夫到他们军中为其增势。故此,老夫已经决定,明日就收拾东西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
第358 郑玄的转变3
任嘏听完郑玄的话之后,不但没有吃惊,反而有些兴奋,他说道:“老师,您早就应该挺子尼的话,早一点离开青州,若非如此的话,益恩师弟他也不会……”
一想到自己老师刚刚才离开伤心地,任嘏最终还是没有把话说完。
子尼指的是郑玄的另外一个高徒国渊,字子尼,与任嘏是同乡。当初,国渊与管宁和邴原避乱辽东之前,曾经劝过自己的老师郑玄,让他带着家人和部分愿意随从的学生,一起避乱辽东。可是,郑玄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大了,家中书籍有多,舍不得,就没有走,而是先后去了徐州和东莱郡避乱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自己家乡隐居。
对于孔融这个人,青州的士人并不全都对他很敬重,任嘏就是如此。
尤其是,孔融杀了劝他归顺袁绍和曹操的左承祖之后,孔融在青州任上名声大跌。
之前,任嘏就曾经反对过,郑玄让自己的儿子为郑益恩为孔融效力。
结果……
悲伤并未消失,但是,此时的郑玄已经调整好了自己心中的情绪,并没有因为爱徒的话而过度悲伤。
师徒二人在路上沉默了好一会儿,任嘏见师父的情绪还好,便又问道:“师傅,您难道已经做出了决定,打算到徐州避乱去吗?”
目前为止,周边各势力当中,对郑玄的态度真正表现得非常谦恭的,唯有刘备一人而已。
袁绍是仗着他东汉第一世家子弟的身份,而曹操则是接着朝廷的名义,派使者拿着圣旨征辟郑玄。
“不,老夫决定,带着家人一起入关中,去见一见那个金珏。”郑玄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接着他又吩咐道:“昭先,这一次,路途上也许会遇到危险,故此,老夫并不像你也跟着老夫一起冒险。还有,老夫家中的书籍,你们这些徒儿们尽可分去。”
“什么,老师,您说的可是那喜好人qi的京兆金珏吗?”任嘏惊问道。
果然,目前为止,金珏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他同曹操具有相同的癖好,就连任嘏这样的神童都不能分辨出流言的真假,更何况,天下的士人呢?
“哈哈哈!”郑玄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在任嘏困惑的眼神中,他检出一部分刚才刘备派来使者所说的话告诉了徒弟。
而有关四份榜单的作者以及徐州人才计划这两件事,郑玄并未告诉任嘏,不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徒弟,而是他自己依然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这两件事居然是出自一个才十五岁孩子的手笔。
“就是为了报复曹操,他就敢自污名声!”听完之后,任嘏难以想象惊呼道。
在汉代,尤其是东汉末年,在天下士人看来,自己的名声大如天,要不然的话,曹操也不会冒着风险,硬逼着许劭为自己评论了。
“昭先,你也总认为名声很重要,可是,你却忽略了一件事,他还只是个孩子。若是身边有良师指点的话,想要改变自己的名声虽然很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相反,被他这么一搞,再加上边让、张氏兄弟,还有南阳之战的诱因,曹操却是要背着这个污名一生了。”郑玄履责颌下的须髯,淡然地说道。
不等徒弟再说什么,郑玄接着说道:“听刘使君的使者说,孔北海这个时候,想必已经到了略阳县。别看金珏此时的势力不大,但是,从他建立势力之后的战绩来看,周围的势力全都不是他的对手。因此,为师此去,事实上并没有太多危险。
无论是汉中郡,还是益州,全都是四塞之地。若是那小子真得能够拿下了汉中郡,甚至是整个益州,即便老夫死了,小同在那里还是能够躲避战乱,安安稳稳地长大成人的。”
最后一番话,其实才是郑玄突然决定离开老家,前往略阳县的真正原因。
当初,刘焉主动谋求益州牧,其意图根本就瞒不住有心人。益州天府之国,自从一体,无需借助其他地方,也能独自发展。
天下未安之前,呆在益州反而是最安全的。哪怕金珏只有能力攻占汉中郡,也同样是如此。
不过,这个时候,金珏已经占领汉中郡的消息,曹操也许知道,毕竟,贾逵出使益州的时候,已经从板楯蛮人那里得知,张鲁突然就被赶到了巴郡。但是,金珏军在巴蜀境内的进展情况,就算是益州本地人都未必能够一观全貌,更不要说益州之外的人了。
故此,这个时候,无论是刘备,还是郑玄,都不知道这些情况。
当然,郑玄如此大的年纪,之所以还要去见一见金珏的原因,不止是躲避战乱这一项,还有一个次一等的原因,那就是刚刚那位刘备派来的使者提到的基础教材和印刷术。
郑玄深知,自己若是要想在大汉境内大范围推广郑学,就必须借助传说中的印刷术。只有普通士人都能够拿到郑学著作学习的话,对于推广郑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任嘏断然回答道:“老师,您既然主意一定,弟子就不劝了。不过,老师您也知道弟子的性格,弟子决定一定要跟着您去关中,您也不必再劝弟子留下。”
任嘏的回答并没有出乎郑玄的估计,他只好苦笑摇了摇头,吩咐道:“既然如此,昭先,为师要走的事情,你不能再告知其他人。为师先写好心,等你我离开之后,再派人通知其他人吧!”
“诺!”任嘏答应了一声,对于这点,他倒是没有反对。
现如今,呆在郑玄身边的弟子并不是太多,这个时候也就一百多人。老师要走,大部分学生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里,肯定会像自己一样,跟着老师一起去关中。
人不多,这是好事,毕竟,郑玄身边学生最多的时候数千人,若是全都带上,必然会惊动周边的势力,尤其是曹操,任嘏可以肯定,若是让曹操知晓此事,他一定会派人阻拦住郑玄入关的去路的。
(本章完)
………………………………
第359 徐州见闻1
建安二年八月一日,青州大儒,被金珏誉为天下第一名士的郑玄,居然只带着少数几个弟子,携家带口,先向南,悄然通过徐州,再转到南阳郡,准备经由武关进入了关中。
之所有要绕道,而没有走直线,当然是要躲着曹操。
现如今的淮南淮北地区基本上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对于郑玄的动向,袁谭自然会非常关注,可是,这一次,袁谭和郑玄刚刚才在邺城参加了袁绍召开的宴会,袁谭没有想到郑玄会这么急着离开青州。等到他知晓此事的时候,郑玄已经带着徒弟进入了徐州,根本就已经追之不及了。
至于郑玄自己收藏以及著述的书籍,则被随后赶到的青州诸多弟子全都瓜分干净,袁谭亲自来到郑家的时候,除了三间郑玄的旧居之外,他居然连张纸毛都没有能够捞到。郑玄的那些弟子也聪明,拿走书籍之后,纷纷迁居到泰山附近,隐姓埋名。
真还别看不起泰山贼,处在袁谭、曹操和刘备三方交集之地,一直表现出中立态度的泰山贼所控制的这片区域真得是相对较为安全的地方。
不管哪一方发动战争,也无论泰山贼最终投靠谁,这里都不会是主战场,泰山贼背负的军事压力也相对较小一些。
只有极少数郑玄的弟子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孤身一人追着郑玄一行人的身影,赶了上来。当然,这种弟子毕竟只是极少数,在这个乱世当中,谁都有自己的家人和亲眷。
敢这样抛妻弃子,抛弃家业也要追随郑玄的,要么就是个孤家寡人,要么就是家中兄弟众多,有人代他赡养父母,甚至是妻儿,要么就是世家子,家族自有其他兄弟、堂兄弟照顾。
郑玄所走的路线,中间也正要路过泰山贼的领地。这些人虽然山贼出身,但哪个时代都少不了官逼民反的戏码,何况,这里的百姓平日里大多数都青州诸多儒生耳濡目染之下,多少知道一些礼仪。当年,黄巾军肆虐整个青州的时候,就因为郑玄,黄巾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