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培养手册-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获得更多的材料来源,金珏规定,他治下屯田区域内,凡是不靠近水源的耕地,全都用来种植小麦,靠近水源地的耕地肯定要用来种植水稻了。

    而汉中地区,沔水以北,除了近水地区之外,全都种植小麦,以南,全都种植水稻。

    同时,金珏选择在一些山坡,在那里种植大头菜,为将来研制益州名菜——榨菜做准备。也许,这个时候的涪县就包括了后世的涪陵。

    第二个、医术。

    金珏的义父还留在汉中郡,替他照顾蔡文姬和第五轮和韦端的身体,尤其是第五轮,他的年纪最长,自进入汉中郡,得知汉献帝被曹操接入许都之后,便生了一场大病。

    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位老头子的心情——哀其不幸怒其不诤。

    汉献帝接连被权臣掌控,这自然不是他的错。董卓、李榷郭汜相继祸乱朝政,年纪尚小的汉献帝,自然会引起天下还忠于汉室士人和百姓们的同情。

    可是,这一次,汉献帝误信身边近臣董承的谗言,居然主动去许都当了傀儡,尤其是,曹操和袁术暗中勾结在一起,图谋诸侯中最忠于、同样也是最不肯反叛汉献帝的徐州刺史刘备,而下旨意讨伐刘备的,不正是汉献帝自己吗?

    接着,就是袁术称帝。

    不说其他地方,单就徐州一地,当地的百姓现在心中只忠于刘备一人,再也没有什么大汉皇帝了。在他们看来,同大仇人曹操一起的,又能有什么好人呢?

    这也就难怪老头子会因为这件事差一点就病死了。如果不是华佗在身边,真没有人能够救下他的性命。

    华佗担心金珏,就把自己的徒弟李当之派到了金珏的身边。

    跟着金珏的时间长了,尤其是去年冬天,金珏凭着一己之力,养活了略阳城内十余万黄巾军和百姓,这件事,让李当之这个一直看金珏不顺眼的师兄,终于逐渐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李当之就是三辅人,当年他之所以离开关中,除了躲避董卓等人惑乱关中以外,自然是拜名医,学习医术,济世救民。

    可是,学医的时间越长,李当之的心情就越是郁闷。因为,他发现,哪怕将自己的医术学到师傅华佗那种境界,他们用医术救活的人,却还及不上师傅认下这个义子一个计谋救活百姓人数的零头。

    这恐怕是所有学医之人心中的苦闷。

    还是华佗看的通透,临行前,他叮嘱徒弟,道:“当之,为师知道,你心中因何而苦闷。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正是你师弟这样的人大展才能的时代。

    为师在江淮间游历许久,见过陶谦、陆康、袁术、刘备,吕布,这些人要么有家世撑腰、要么有名望,要么有能力,可是,从来就没有见过像你师弟这样的人。为师每次看到他,总是有一种感觉,你那师弟不是凡人,根本就是上天派到尘世间,济世救民的神仙。他似乎天生就生有一双看透世事的慧眼。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第五公,文姬小姐其实都有所察觉,只是他们都没有说出来而已。”

    (本章完)


………………………………

第469 师兄弟对话1

    自那之后,李当之就一直和鲍出一起,紧紧跟在金珏的身边,照顾他的起居,也见证了这位小师弟辉煌而惊人的成就。

    李当之就算是翻遍华夏史书,也从未见过有金珏如此年纪,比他更有才能的人。秦国甘罗十二岁为相,但是,甘罗成名,更多是的在耍嘴皮子,若是甘罗是韩国人,他就未必能够取得如此名声。

    这一日,金珏把李当之叫到身边,两人坐定之后。

    金珏开口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向李当之拱手感谢道:“师兄,这大半年都亏了有你照顾,师弟我的身体好多了。”

    “应该的,师傅已经年过不惑之年却一直无子,能收你这样一个义子,他已经很知足了。作为弟子,照顾好你,应该的。师弟,你若是有事吩咐的话,就直说吧!”李当之一次能够说这么多话,已经很很难得了。

    “那好,师弟我也就不废话了。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世人只把儒学当成是正统,其余学派不是不受朝廷重视,比如道学,而儒生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大肆吞并百姓们手中的土地,他们当中却很少有去关注民生疾苦,大部分儒生是百姓如同奴仆一般。这才是五斗米教和太平道在我大汉大行其道的原因。

    还有销声匿迹的,比如墨学。

    更有甚者,有些学派已经被儒生们视为下九流了,比如农学和医学。义父那么高的医术,享誉江淮间也有十余年,可是,江淮间的士人却一直把义父他视为一个普通的方技,说得难听点,就是下九流,连寒士都不如。尤其是这一点,我就想不明白了,他们儒生就不吃饭、不生病了吗?

    没有农学、没有百姓他们吃得东西,从哪里来,没有医生的话,他们的家人生了病,还不是得找义父这样的医生诊治吗?因此,我想在我能够控制的区域,大张医学和农学。师兄,你认为呢?”说完之后,金珏的双眼紧盯着李当之。

    “师弟,你这么做,就不怕得罪天下的士人吗?”没想到,李当之也问了金珏一个很多人都问过他的问题。

    “呵呵呵,师兄,我若是怕了士人,就不会让手下人在益州这片土地上大肆杀戮敢于反抗我的世家了,就不会重新丈量各县土地,将一部分耕地分给普通百姓了。至于你所担心益州以外的地区士人会不会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我。

    关于这一点,师兄你大可放心,师弟我虽然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却没有一统天下的心愿。我折腾的那个皇帝培训计划,就是为了培养出一个或者几个能够一统天下的刘姓之人出来。他们若是能够打下江山,那么,他们就能够做皇帝,若是不行的话,就跟着我一直窝在这益州,或者三辅和凉州。

    如果师弟我能够将益州、凉州和三辅这三处地方掌控在自己手中的话,天下诸侯和士人能够捐弃前嫌,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我,可他们又能奈我和呢?”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金珏抬着头,扬着脖子,神态和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金珏这番话,虽然说得极为霸气、甚至是狂妄。但是,李当之不得不承认,师弟说得这番话并没有错。

    益州之外的士人想要联合起来,一起抵抗金珏,倒是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但是,想要天下的诸侯之间能够捐弃前嫌,联合起来一起先对付金珏,那绝对是千难万难。

    就算是曹操,也会先消灭对他威胁最大的刘备,而不是带兵进入关中,帮着马腾防御三辅和汉阳郡。他要是敢带兵离开,那边袁绍一消灭公孙瓒,第一个要夺取的就是兖州和豫州了。汉献帝掌控在谁的手里,谁就会成为第一个天下诸侯的靶子,这是毋庸置疑的。

    刘备、孙策可都是打过派兵奇袭许县的想法。

    “师弟,你说说具体怎么做吧!”李当之点点头,没有再说其他,问道。

    “师兄,我打算在先在新都县县城里,开设我大汉第一间医学院,向世人推广医学。暂时由师兄你担任这间医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就如同两汉的太学一样,我会将一些愿意学习医术、不医学的孩子送到医学院里,希望师兄你能够尽全力将医学传授给这些孩子。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你我师兄弟这么聪明的,因此,师兄你先开始只需要传授一些浅显的医术给孩子们,再从中挑选出一些天资过人的孩子出来,将他们培养成未来医者。”这次,金珏终于把心中要说的话,倾诉给了李当之。

    李当之听完,点了点头,并没有立即给出答复,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问了金珏一个有点尖锐的问题,道:“那好,我来问你,那些天资愚钝的学生,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呢?”

    学习医术,不像学习各种工匠的手艺,比如木匠,手艺差的人,也能靠之养家糊口,却不会给其他带来坏影响,甚至是伤害。可是,学习医术不成功的人,却极有可能会给百姓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自古以来,庸医都是从哪里来的,除了极少数不同医理的骗子,凭借着自己的口舌之利,或者容貌上的特点,行骗之外,大多数都是学医学成半吊子的人,不懂装懂,用半吊子的医术为人治病,结果,这样的人,还不如那些不通医术,纯粹靠骗人的骗子。

    起码,那些骗子知道只不通,给百姓们开的药,即便治不了病,却也吃不死人。

    庸医就不同了。

    这才是李当之对于金珏这个计划最忧虑的地方。

    “呵呵呵,师兄,这个很是简单。以后,师弟我掌控的区域里,施行官医和民医两种并行。什么是官医,就是从医学院里,得到你和义父认可,可以出外独立行医的毕业生,由官府颁发证书,既可以证明其出身,又可以证明其能力。

    到时候,我会在县乡开设惠民署,有这些毕业生担当医官。”

    (本章完)


………………………………

第470 师兄弟对话2

    金珏的话刚说到一半的时候,李当之内心中已经同意了。

    这些年,李当之跟着师傅华佗,还有其他两位师兄,可谓是活人无数,可是,在东汉末年,医生在那个时候被统称为方技。社会地位并不是太高,与算卦得差不多。

    实际上,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的评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华佗以自己学习医术而成名,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医生被划归为贱业,因此,他经常因为此事而感到后悔。

    华佗与鲍出的师傅东汉末年洛阳名剑客王越一样,都是想要做官,却因为身份的问题,始终得不到社会主流的赏识。

    王越虽然郁闷了一生,但是,最终他却能够以寿终,反而是华佗,因为这样的性格,得罪了曹操,才被下狱而死的。

    华佗的死,未必就是曹操好杀,他的行事当中很有可能就有自己的取死之道。

    金珏的这番话,为华夏医学拓宽了一种新的思路。李当之当然不会反对,实际上,李当之是华佗三大弟子当中,向医之道,决心最大的一个。

    野史中记载,李当之很有可能就是汉本草的编纂者。

    李当之听完之后,点了点头,沉默了一刻钟左右,猛然想到一个问题,询问道:“师弟,那那些民间医生呢?若是我和师傅都不在的话,而医者完全被官府掌控,民间医生哪里还有活路呢?”

    “师兄,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无非是的担心义父和你百年之后,接替你们职务的人,不能像你们一样公正无私,将授予医官的权利掌控在官府手中。时间长了,就会如同那些官僚一样。你放心,在我的治下,医官和民间医生是可以共存的。

    不过,医官是官,本职工作只负责由官府在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惠民署里,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为百姓们治病。而民间医生,则是工匠,只需要登记在册,并不需要进行考核或者颁与行医证明。但是,官府可以对其为任何人诊治的结果进行核查,若是为病人治病的过程中,死亡超过三个的,就要派人核查其能力了。

    师兄,你不要忘了,大部分医生都是要靠着自身的医术养家糊口的,因此,他们必然会向求医之人索取一定的费用。惠民署医官的意义就在于定下一个合理的收费标准,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拉低患者的治疗费用,防止有些无德的医生胡乱开一些名贵的药材给贫苦百姓。

    医生不是神仙,治不了必死之人。有些世家豪族仗着家族的力量逼迫一些名医为其家属治病,治好了还好,治不好,甚至有可能丢了性命。要是这么做的人是皇帝,那是每一个医者都避不过去的命,但是,那些地方上的世家豪族,凭什么这么做。

    因此,在我的治下,不是没有世家,但是绝对没有肆意妄为的豪族。而医官这个称号,就是朝廷给官方任何医生们的坚盾,让每一个真心为人治病的医者,不至于为了一些蛮不讲理的人而丢了自己的性命。当然,师兄,凡是有利必有弊,但是,只要你我,还是义父,尽量将相关的制度完善好,就可以提前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弊端,不是吗?”

    “好,师弟,我答应了,什么时候开始?”听完金珏的话,李当之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呵呵呵,别急啊,师兄,师弟我还没有说完呢?”金珏笑着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师兄,其实还有一个任务要给你,即便是义父到了蜀郡,将来,这个任务也不会交给他。

    古往今来,一些观星者仰望星空,会给一些星星起名字,可是,每一朝每一代都会给同一个星星起不同的名字。而中医发展至今,也同样遭遇到了这种情况,因此,我希望,师兄在教授徒弟的时候,能够抽出空闲来,专门著述一本记录天下药材名称、样貌,生长地,生长习性和环境,以及药性的书籍。

    书名,师弟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大汉本草纲目》,有了这本书,就会让后世学医的人,不再为了混乱不堪的药名而走弯路了。若是师兄你能够学会画画就更好了,到时候,印制书籍的时候,给每一种药材配上插图,学医的人辨识药材的时候,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大为降低。

    还有,你刚才不是问我,那些被淘汰的学生如何处置吗?现阶段,只能进行这种教育方式,没有这方面天份的孩子,可以在医学院里学会认字,到时候,你就可以带着他们到山野里寻找药材,让他们当中年长的孩子先成为专门的采药人。

    实际上,师兄,你和义父都不知道一件事,有一些药材是可以像庄稼那样,进行人工种植的。但是,因为产地的缘故,被人工种植出来的药材,其药效要弱于原产地药材的药效。”

    “什么,这是真的吗?”李当之听完金珏的最后一句话,激动地从原地跳了起来,冲到他的面前大声询问道。

    “自然是真得!在略阳县的时候,师弟我为了试验,在讨伐枹罕宋建之前,就让刘雄鸣在南山中寻找到一些野生人参和种子,我让他将一些人参的种子,按照一个山头一粒种子的方式种了下去。这一次,刘雄鸣来新都之前,专门去略阳县山中查探过一遍,那些买下人参种子的地方,有八成都发了芽。

    当然,人参生产周期太长,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更多的人参。不过,其他药材,我们也可以进行试验性种植,若是成功了,不但会减少药农的伤亡,还会增加药材的储备量。可谓是一举数得,师兄,等忙完这一阵,我会让刘雄鸣专门负责这件事。

    不过,师兄,有一点你要注意,在没有收到确实成果之前,您千万不能将此事告知师傅,不然的话,他会撂下一些事务,自己亲自去种植药材的。”


………………………………

第471 于吉来了1

    李当之听完,终于冷静了下来。

    师兄弟又交谈了一会儿,李当之兴冲冲地走了。

    可没过多久,他又急匆匆跑了回来,冲着金珏高兴地喊道:“师弟,师父的还有前来拜访你了。”

    好友,还是华佗的!

    金珏第一个想到的人,自然是与他见过面,可以说是直接改变他们兄弟命运的一个人——朱建平。

    不过,金珏很快就在自己的脑海里否决了这个想法,原因很简单,与华佗是个孤家寡人不同,朱建平本身是沛国人,是曹操的同乡,他们家在沛国也是一个不小的世家。有这样的靠山在,他根本不可能抛弃家族和与曹操的关系,不远千里跑到这里,况且,既然是义父的好友,难道不应该去汉中郡看华佗吗?

    突然跑到如今兵慌马乱的益州,不是找死吗?

    “师弟,你不用瞎猜了!来的人是琅琊于吉,他是来专门见你的,不是来找师父的。”李当之却替金珏解除了心中的疑惑。

    于吉?

    于吉!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金珏愣了愣,先开始只是觉得这个名字熟悉,却一时之间,这个名字与金珏脑海中想到的人物对不上号了。

    可猛然间,金珏从琅琊这两个字想到了诸葛瑾,接着,他就想起于吉究竟是谁了?

    于吉,不正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那个被屡次提及与孙策之死有关系的老神棍吗?

    若是于吉到了这里,那岂不就是说,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又改变了一个有足够能力和气魄争夺天下的天下英豪的命运了吗?

    想到这里,金珏忍不住浑身打了一个哆嗦。

    之前,金珏敢把魏延派到汝南郡去,是基于他知道孙策不久于世的这个判断。按照原先的历史,这位小霸王最多能够活到建安五年,在没有了解魏延的打仗风格,孙策和曹操即便联起手来,在短期内还是不足以将魏延驱赶出汝南郡,更不要说,将金珏安插这里的棋子彻底铲除了。

    若是再加上南阳郡的傅彤和傅干,即便刘备不予增援,也足以抵挡住曹操和孙策的联军。

    可是,于吉的出现,让金珏的预判发生了极大的偏差。孙策活得越久,魏延就越危险。但是孙策一个人,魏延还是能够独立抗之,单看孙策征服江东的时候,祖郎和太史慈就能够抵挡他一段不短的时间,就知道,孙策真正的军事能力未必就强过祖郎和太史慈。

    但是,别忘了,孙策手底下还有一个让金珏极为忌惮的人——周郎周瑜。

    这位三国著名的谋略家和战略家,可没有三国演义中说得那么不堪,再加上荆州刘表和江夏太守黄祖君臣二人真得很怂,在如今豫章郡最为虚弱的时候,都不敢派兵进攻周瑜防守的豫章郡。故此,到时候,孙策一旦无法拿下汝南郡,说不定就会让人替代周瑜的位置,让他腾出手来联手对付魏延。

    若是真是如此的话,别说是魏延了,就算是把金珏自己放在汝南那个地方,十有九八会被两人联手打得落荒而逃。

    三国这段历史当中,天纵奇才的军师非常多,但是,真正能够当一军统帅的军师却是凤毛麟角。孙吴一下子就占了三个——周瑜、鲁肃和陆逊。

    很多人不看鲁肃,包括孙权都认为鲁肃的眼光有时候有问题,可实际上,从很多历史事件的结果来看,鲁肃却是整个三国历史中,战略眼光最好,看得最深远的大战略家,这一点以后再说。

    曹魏中,曹操和司马懿,其实还有一个邓艾。

    蜀汉中,诸葛亮并不算一个合格的统帅,因为识人不明,导致他错失了人生中唯一一次最有希望一举夺下陇右,进而可以窥伺关中和整个凉州的机会。

    纵贯刘备和刘禅手下,徐庶算一个,黄权、李恢,还有张嶷算一个,姜维被国人赋予厚望,可实际上,他就是一个武将而已,还算不得一个合格的谋士。

    这其中,张嶷最可惜,前半生被消磨在了南中那个地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平南之后,说蛮族永不背叛就是个笑话,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正是一直都没有得到诸葛亮重视的张嶷。而姜维一生之中,唯一一次大败魏军的战役,就是张嶷拼了自己的老命换来的。

    因此,这个时候,金珏的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如此,他就不把徐庶举荐给刘备,应该留给自己了。

    不过,这个时候,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思考对策才是最为重要的。

    左思右想之下,金珏唯有把希望寄托在傅干的身上。

    另外一个时空,傅干一生在曹魏阵营里蹉跎时日。可是,在三国志中,少数关于他的记录,都显示出他具备了足够的才智,因此,若是给他足够的空间,也许未必就比周瑜要差,起码是这个时候的周瑜。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周瑜也才二十出头,虽然聪明,但是,他毕竟还年轻,不像与曹军进行赤壁之战时在柴桑那里磨砺了十余年,再者,周瑜在柴桑可是一直在练兵,虽然兵力不多,但是,那几万训练了很长时间的水军,不正是先在赤壁打败曹操,后在江陵逼走曹仁的部队吗?

    关于这一点,反倒是如今的傅干比周瑜根占据一定优势。傅干从小,十三岁的时候,就呆在父亲傅燮的身边,虽然傅燮最终不幸战死了,但是,傅燮可是久经战阵,在与黄巾军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傅燮托孤之人杨会跟着他时间长了,两人耳濡目染之下,对于行军打仗一点都陌生。

    再加上,之前,傅干、杨会跟着金珏一起进攻汉中郡、进军巴蜀,也同样积累下来很多经验。

    不过,将傅干派往汝南的话,傅彤一个人就不足以守住南阳郡了。

    这个时候,金珏深感自己摊子铺的有些太大,身边却又缺少足够的人手。

    金珏身边倒是有一个足以抗衡曹操手下诸多谋士的军师——法正。

    (本章完)


………………………………

第472 于吉来了2

    可是,金珏之前就已经答应过,把法正留在身边。而法正此人心胸不是太宽广,一旦金珏只是为了一点有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就出尔反尔,将法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