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培养手册-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兄弟几个,也就刘基一个人能够成气候,刘基的几个弟弟也就比普通世家公子强一点而已。

    因此,在糜夫人心中,若是她的夫君刘备真得没有儿子的话,刘基无疑是刘备,也是整个刘备军总目前最好的继承人。

    袁涣这个时候,也反映了过来,急忙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向着糜夫人躬身施礼,礼毕,他询问道:“夫人,您怎么来了?”

    “袁国相,按理说,本夫人原本只是一个妇道人家而已,不应该管外事。可是,正如刚才这位小将军所言,当此非常时刻,袁公你竟然还拘泥于什么实证,实在是太过迂腐了。”一上来,糜夫人就没有给袁涣任何面子,直接怼道。

    显然,糜夫人在议事厅门外听墙角的时间并不短,起码,她肯定是已经把袁涣和金侯之间的对话全都听进了耳中。

    “夫人,下官是想……”袁涣想要争辩几句。

    事实上,袁涣并不是金侯所想的,是曹操或者曹操借用汉献帝的名义,暗中买通的奸细。之所以一定要让金侯拿出实据,证明这份密信的真实性,袁涣是担心,万一密信上的内容万一是假的,就会破坏了刘备与整个下邳陈家,不,应该说是陈登一个人之间的互信关系。

    在袁涣想来,如果他不加甄别地信了密信上的内容,事后,发现是错的。陈家或者陈登必然不会管这件事是谁执行的,而会把这笔账就算到刘备身上。到那个时候,陈家万一真得据广陵,以及陈家在暗中控制的下邳国一部分属县一起反叛的话,这口黑锅,就得他来背了。

    背黑锅,袁涣不怕背,他只是怕因此而坏了刘备的大事。

    可是,袁涣此事依然没有想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万一陈家真得背叛了刘备,进而攻占了下邳城的话,因为刘备军中的文臣武将,以及近六成的士兵家属都在下邳城,消息一旦传扬出去,刘备军必然会在瞬间土崩瓦解。

    为了一个不能够确定消息来源、不能够确定消息真伪的消息,是否值得为此而得罪整个下邳陈家或者陈登的问题上,袁涣犹豫了,他也糊涂了。

    “好了,袁公,本夫人知道你心中顾虑些什么!本夫人听闻,近日来,你处理政务非常地辛苦,趁此机会就好好呆在府中休息吧!来人啊!将袁公送回主公赐给他的府邸去休息!没有本夫人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到员工的府中打扰她。

    对了,袁公具体修养到什么时候,等本夫人再行通知吧!”糜夫人却没有让袁涣再继续辩解下去,她当即想了一个借口,吩咐道。

    一句话,就决定了在接下来的事件中,不管袁涣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糜夫人已经把袁涣和他在城中的势力完全排除出去了。

    话音刚落,糜夫人身边就走出三个护卫,其中一个在一旁单手按在腰间的佩刀上,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来,此人明着是保护,暗地里却是将袁涣挟持了起来,而另外两个将袁涣放在糜夫人出行时所用的滑竿上,抬起来就出了府衙。

    在如今的下邳城,也就只有糜夫人一个人能够制住袁涣。

    不然的话,金侯也就不会如此悲观的想立即离城,立即带领他培养出来的那些屯田兵一起立即去汝南郡了。

    到底是世家女出身,才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如此明觉地做出最为合力的处置。

    。m。


………………………………

第508 霸气的糜夫人2

    袁涣还是算差了一点,下邳陈氏是徐州的第一世家没错,但是,在刘备所掌控下的徐州,东海糜氏已经逐渐成长了起来,且有取代陈氏的趋势。

    即便糜竺和糜芳兄弟的才能加起来也远不及陈登一人,可那又如何?

    刘备在徐州形势艰难的时刻,是糜竺耗费大量的家财帮助他征募士兵,筹集粮草和武器,挡住了曹操以及周边大大小小势力的一波又一波进攻,总算坐稳了徐州刺史的位置。

    袁涣担心因为一个不确定的密报,得罪了陈氏,难道,他就不怕因此而得罪糜氏吗?

    故此,这一次,糜夫人虽然有逾矩的嫌疑,但是,事急从权,敌人或者叛军可不会给他们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

    此时此刻,任何时间都非常珍贵,片刻都耽误不得。

    将袁涣送出衙门,糜夫人自己端坐在了议事厅里的主位上,看了两个年轻人,开口问道:“小将军,基儿,你们都坐下吧!你们说说看,接下来,应该如何?”

    “糜夫人,既然是您做主,事情其实反而简单了。

    属下以为,接下来,分三步走。

    第一、派人严密将袁公的府邸监视起来。

    对内,除非是您亲自指派的人,袁府内全都是许进不许出。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人,也包括任何物品。任何人不得从袁府里带出任何东西。

    对外,夫人您直接了当的派人宣称,袁公最近因为操持政务,过于劳累,生了急病,只能呆在家中休养。您暂时任命刘监军为下邳国丞,代袁公掌管下邳国内的事务。

    糜夫人,说实话,并不是属下信不过袁公,而是陈家势力在徐州,尤其是在广陵郡和下邳国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就在这下邳城中,上上下下,各个大人和将军的府中不知道隐藏着多少陈家的人,说不定,就连主公的府中都有陈氏安插的密探。

    一旦走漏了消息,让陈达率领的叛军得知糜夫人您不但提前知道了陈家反叛的事情,还提前做好了准备。那么,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就会做出对主公的大业非常有害的举动了。”这个时候,金侯也顾不上其他,直接把自己在返回路上想要说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听完金侯的话,糜夫人还在沉吟,可刘基却被吓得连连摇头,拒绝道“金牙门,这如何能行呢?我实在是没有能力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啊!”

    “是呀?金牙门,基儿他年纪还小,身份……,总之,本夫人也认为,他现在还没有能力能够承担这个重任?”糜夫人听到刘基如此断然地拒绝,心里面还是挺高兴的,她质疑道。

    “糜夫人,刘监军,属下斗胆说一句。当此时刻,能够接替袁公的人,还真得非刘监军不可。属下并不是说主公要收刘监军为义子,他就具备了这个资格。而是因为,事实上,此时此刻在下邳中,还真没有比刘监军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公子说过,主公帐下缺少足够的人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主公在徐州广为推行人才培养计划,但是,想要在短期内,就受到效果的可能微乎其微。糜夫人,您认为,这个时候,除了刘监军,还有谁能够胜任这个袁公空出来的这个位置呢?

    难道真的要把正在前方抵抗曹军的王公紧急招回来,亦或者将此事上报给主公,让他再派人吗?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说得就是这种情况。

    之所以选择刘监军,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刘监军担任下邳国丞的时间并不需要太长时间。

    糜夫人,密报从广陵郡送到属下手中,属下中间因为一次军事行动,耽误了一天,我和刘监军再返回下邳城。据我估计,这个时候,陈达即便还没有率领叛军进入下邳国境内,恐怕距离郡界也已经不远了。也就是说,我们马上就要想办法对付陈达和广陵叛军了。

    第二,在这段时间里,糜夫人可以派人连夜兼程去东海郡,将糜竺糜大人请回来。

    一旦糜大人能够及时赶回来的话,糜夫人您担心的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这个时候,主公麾下,也就只有糜大人一个人能够空出来。更何况,糜夫人想必也很清楚,不管此次陈氏叛乱事件最终的结果如何,袁公都不适合继续再担任下邳国国相了。不就是吗?

    属下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等主公回来,让糜大人和袁公二人干脆互换位置即可。

    第三,也是最后,何况,糜夫人,您想,若是刘监军暂时就任下邳国丞的话,那陈达若是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又会作何想法呢?

    至于个人能力的问题,糜夫人、刘监军,你们反倒不必太过于担心。

    无论是王公,还是袁公,在任时任命的郡吏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人。他们大事自己处理不了,但是,日常事务还是能够处理的。所谓萧规曹随就是如此。有糜夫人和你一起呆在这里处理政务,若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你们也可以翻看这些年,王公和袁公处理各种政务的公文,有前例照做就是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曹操和孙策发动第三次徐州之战前,下邳国相是王修,袁涣只是刘备身边的一个州从事兼下邳国丞一职。因为王修要到前线主管军务,故此,刘备才临时任命袁涣为新国相的。因此,这个时候,下邳国丞一职暂时空缺,刘备也找不到适合的人担任这一辅佐国相的要职。

    “本夫人明白了,就按你说的办吧!小将军,你方才担心陈达得到消息,会在下邳国内做出其他危急我相公的大业,你说的可是粮食?如果是,你可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糜家是经商起家的,糜夫人在家的时候,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听出了金侯的言外之意,问道。

    糜夫人明白,现在的情况,既然提前有了防备,他们并不担心叛军会攻陷下邳城。

    (本章完)


………………………………

第509 金侯献计

    现如今,他们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难题,其实就是粮食。

    此时此刻,正到了整个徐州,尤其是下邳国内刘备大力兴建的屯田里粮食收割的关键时刻。

    一旦,糜夫人提前做好准备,将陈达和他率领的叛军挡在城外的话,陈达兴许就会放兵四处劫掠,进而攻占下邳国内其他各县乡。

    若是刘备军少了这一季的粮食,那么,刘备治下的粮食可就真得要吃紧了。

    金侯闻言点了点头,回答道:“办法是有的。这也是属下一定要让刘监军接替袁公位置的另外一个原因。只要刘监军接替袁公,除了下邳国政务的消息传出去,必然会让陈达心里面产生轻视的或者猜忌的心里。

    您想,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刘监军小小年纪,再有能力,他还能比得过袁公吗?可若是假的,让陈达产生了怀疑,他反而不会由此变的小心翼翼,而是会更加着急地催促他率领的叛军加快行军的速度。为何,说穿了,还是小看了刘监军。

    既然是假的,属下为何还如此说呢?很简单,陈家也知道主公如今最大的软肋就在于身边非常缺乏人才。城里除了袁公,还有谁能够阻碍陈家攻占下邳城呢?而袁公的脾气和秉性是众所周知的,他根本就不是一个会耍阴谋诡计的人。

    故此,陈达心中即便有所猜疑,即便广陵叛乱的事情已经暴露了,他依然还是会认为,能够想出让刘监军接替袁公的人,只是小聪明而已。比如说,糜夫人您!”

    “不错,你提到的这些,本夫人都认可。可是,小将军,你具体准备怎么做呢?”糜夫人点点头,赞许了一句,接着,她还是不放心地详细问道。

    金侯伸出右手,竖起两根指头,解说道:“糜夫人,属下的方法有两个重点。

    其一,您立刻派使者去广陵郡,假意是奉了您的命令,请陈太守立即回下邳国,暂时接替袁公的位置。说实话,如果陈氏此次没有发动叛乱的话,在主公麾下,最适合接替袁公的人并不是糜大人,而是陈太守陈元龙。至于广陵郡,陈太守如果走了的话,暂时交给他的父亲陈珪即可。

    若是使者在半路上碰上陈达和他所率领的部队,就让他去见一见陈达,将您的命令直接给陈达。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使者去叛军营中具体看一看,陈达身边都有谁。所以,您此次派出去的使者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胆大心细,二是认得陈家人。此行极为危险,因此,他甚至会因为这次出使,为主公牺牲掉自己性命。

    只要派去的人能够确定陈太守确实没有在叛军中,属下就有十足的把握,轻而易举地接触这次叛乱之危。

    其二,当陈达兵临城下的时候,就需要刘监军出马了。

    由他亲自出城,去骗陈达先率领少量叛军进城。这个时候,毕竟是战争时期,糜夫人再如何谨小慎微,都没有错。公子说过,擒贼先擒王。若是直接能够杀了陈达,那些广陵叛军立刻就会因此而失去首脑人物,那么,他们必定会立刻土崩瓦解的。

    刘监军,你可敢做这件事吗?”

    “这样啊?”糜夫人听完金侯所献上的计策,微微点了点头,嘴上有些迟疑,可是,她心里面其实已经认同了这个计策。

    其实,金侯的计策很简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利用刚刚才十五岁左右的刘基个人身上的一些特点。

    年纪小,既是最大的优势,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在那些一向自傲的人眼中,则更是如此。

    若是陈登参与了此次叛乱,就是给金侯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行此绝险之计。即便金珏没有评点过陈登,金珏本身就是徐州人,他从小可是听着陈登的事迹长大的,心里面天生就带着对陈登的畏惧感。

    别看金侯表面上说得极为轻松,可实际上,这个计策操作起来,还是有非常大的风险在其中。

    当然,金侯最担心的也只是陈登究竟又没有参与叛乱的问题。

    若叛军中只有陈达,金侯就有十足的信心,把此计中的风险降到最低。

    “叔母,如果真得能够为叔父分忧的话,侄儿就算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刘基闻言,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糜夫人没有回答,而是又问了一句非常关键地问题,道:“那若是陈元龙在叛军当中呢?”

    “如果是!属下建议,糜夫人您立即传令,让下邳国境内各县县令立即封锁城池,严密防守。而下邳城的防务,就交给属下吧!还有,糜夫人您要尽快写信将此事通知主公和关将军。让关将军立即率领其所部兵马,返回下邳国,同时,让主公不必担忧下邳国中的情况,让主公立即召回张将军。

    这个时候,也只有张将军手中的骑兵才能遏制住广陵陈家叛军对下邳国内部的侵害,甚至是攻破叛军都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说,陈太守若在的话,就全指望张将军了。”金侯无奈地回答道。

    这个时候,陈家突然发动叛乱,是金侯之前没有想到的。不然的话,他肯定不会建议让张飞离开三郡交界之地,去偷袭乐进的那支部队。

    说真的,乐进率领的那三千名曹军士兵,还真得未必就能够撼动得了庐江郡的太史慈。一直以来,太史慈除了跟孙策大打了一仗之外,所遇到的对手,都偏弱,并没有能够把他一身的本事全都显现出来。

    太史慈除了短命之外,其实跟赵云的一生境遇差不多。孙策让他去对付刘磐,而不是将他任命为庐江太守。庐江郡在江北,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偏偏孙策将这个郡交给了李术,单从这一点就看得出,孙策内心当中,其实未必有多么信重于他。

    所以说,金侯当初的这个建议,有画蛇添足之嫌,让张飞出兵袭击乐进,仅仅只是让张飞宣泄一些心中的郁闷而已。

    (本章完)


………………………………

第510 准备1

    金侯原本认为,自己年纪小,他如此建议,糜夫人未必会一一听从。

    可是他没想到,就在当天,糜夫人立刻完全按照他所提出的每一条建议,一一施行了。

    言听计从,不过如此。

    糜夫人显示出了很多世家男子身上都未必有的霸气,可是,历史上的糜夫人从未显露过如此的身影,后来,金珏知道后,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也许,那个时候,正是到了关键时刻,而她的夫君刘备不再身边,一个女人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之下才会爆发出来自己全部的才能。

    首选,两天后,糜夫人向广陵郡方向派出去的使者随行的军中斥候返回了下邳城。

    这名斥候向糜夫人以及城内所有关心广陵郡陈氏一族动向的人禀报:广陵郡陈登或者陈氏一族是否真得发生了叛乱,使者还无从得知,但是,广陵郡的确是以协助下邳国防守为借口,在没有向刘备请示的情况下,主动向下邳国派遣了一万五千名广陵郡士兵。

    目前,这支部队已经进入到了下邳国境内,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估计,再有三五天,就能够兵临下邳城城下了。而率领这支‘援军’部队的将军,正是陈登的二弟陈达,使者目前并未发现陈珪或者陈登在军中,只有陈达和他的两个弟弟同时都在军中。

    比较蹊跷的是,陈达并没有让使者去广陵郡,而是把使者强留在了军中,也没有做出任何的解释,而糜夫人派出去的那名使者的顺从们也全都被拘了起来。作为一名斥候,他居然能够主动从被绑缚状态下脱逃,足见糜夫人的眼光。

    陈登的三个弟弟居然都一同随军,这恐怕是唯一与金侯拿来的密报描述上有所不同的地方。

    不过,糜夫人和其他人听完之后,基本上已经确定,除了陈登本人情况未明之外,陈氏一族的确是发动了叛乱,而陈达所率领的这支援军部队,目标正是下邳国。

    现在,摆在糜夫人眼前就有两个选择。

    第一,不信任,不,应该说是,不完全信任金侯和他的能力。

    糜夫人如果无法做到完全信任金侯的话,她现在就必须立即派人到下邳国境内各县,让各县县令一边暗中收拢各自县域内各乡里的百姓尽可能多的进入县城,一边准备,在得到命令后的三天,或者在陈达帅部到达前,便立即封锁县城。

    这么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打草惊蛇。让陈达更早的知晓,陈氏叛乱已经暴露,而且,下邳城的人这个时候肯定已经提前做好了防御。

    到时候,陈达会先派兵到四境劫掠地方,一方面,抢夺屯田耕地里的粮食,另外一方面,就是攻打各个县城,当然,他还是可以率兵直接进攻下邳城。

    出兵攻占各个县城虽然有些耽误时间,但是,广陵军一旦拿下下邳国所有属县,就可以将各县的守军收入囊中,籍此壮大这支叛军部队的力量。

    更何况,陈氏原本就是下邳国的超级世家,陈禹的父亲陈球做过太尉,其门生故吏遍布徐州,更不用说下邳国了。故此,哪怕下邳国境内各县的县令都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可是,陈氏一族背叛刘备的消息一旦传出去,这些人未必会再忠心于刘备,到时候,不知道会多少人直接倒戈到陈氏一族一方。

    其中,陈氏一族已经拿到汉献帝正式敕封的印信就是关键。说到底,刘备徐州刺史的位置,还未经过朝廷的正式任命。

    第二,完全信任。

    糜夫人若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封锁消息,等到陈达帅部到达下邳城的时候,就完全采用金侯所献的计策,利用刘基劳军之机,暗杀陈氏三兄弟。

    蛇无头不行,一旦陈氏三兄弟当场被诛杀的话,这支叛军的战斗力立刻会大大折扣,对于这一点,糜夫人也非常明白。

    对于自己能够担当这个重任,刘基很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不管将来刘备是否能够剩下儿子,是否还愿意收他为义子,这一点,刘基根本不在意,可若是他真得能够立下这等奇功,并且活下来的话,以刘备的个性,他必定不会亏待自己的。

    原本,率领广陵叛军的人如果只是陈达的话,金侯所献计策暗杀他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可是,当那个斥候报说陈登的三个弟弟都在家叛军当中的时候,金侯便直言,一次性全部将三兄弟一起暗杀的成功率一下子就降到了百分之五十。

    但是,金侯也说了,陈达是必杀的,而陈达也是必死的,这一点,他非常有信心。既然陈珪能够把军队交给陈达,而不是他的两个弟弟掌管,知子莫如父,想必陈珪觉得陈达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能力的,相对于他的两个弟弟的而言。

    因此,杀陈达就成了首选。

    至于陈达的两个弟弟,金侯认为,是否能够杀死,并不重要,在暗杀陈达的时候,另外一些行刺之人,只需要见他们击伤即可。在主将被杀,陈家另外两个公子被杀的情况下,除非是陈登亲至,不然的话,就上市陈珪在,他也未必能够制止住叛军的混乱。

    于是,接下来的三天里,金侯便在袁涣从下邳城中刚刚招募没有多长时间的新兵当中,挑选他认为适合担当刺客的人。

    金侯在选择刺客人选时,设定的第一个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胆气。

    刺客,就是在己方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去杀人,因此,选人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被选者有足够的胆气。

    荆轲刺秦王中,十三岁就敢杀人的秦武阳实际上并不值得称道。十三岁就敢杀人,并不能显示出他的胆略,也许,他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杀得人。

    自然,金侯要找的人肯定不会拿荆轲做标准。那种人,一百万人中都未必会出一个。他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可能用这样标准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