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培养手册-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置,不管是谁来求情都没有用。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
第655 法正的新政令1
一切都公事公办了,谁还会觉得法正是一个携私报复的人呢?
法正这么聪明,一定会想到如何不落人口实的方式和方法的。
当然,若是刘备亲自出面的话,法正就不必驳了他的面子,直接向刘备辞官,返回益州就好。到了一定的时候,金珏替他解决结怨之人。
毕竟,法正在刘备手下只是金珏派去的客卿,并不是真正效命于刘备,有得时候,还是要多少照顾一下刘备这个君主的颜面。
不过,甚至也有可能,根本就不用法正自己出手,刘备知道后,他就会出手替法正解决遇到的麻烦。毕竟,刘备虽然比较念旧,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一个非常分得清轻重的人。
这里面也有例外,就比如像袁涣这种人。
昨天的宴会上,袁涣对法正的态度虽然很不好,但是,法正却无法对袁涣生气。至于原因很简单,像法正这种眦睚必报的人,在面对这样坦荡君子的时候,同金珏心情一样,也很会真得生气。因为,他自己心里也清楚,袁涣昨天说的话,是对事不对人,而且,大多数也是在指着金珏,并不是法正。
法正更清楚,若是公子金珏在当时的宴会上听到袁涣这番话,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很敬佩袁涣这种能够当着人面,尤其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一番诸侯面前,依然能够实话实说,真得很不容易,也由不得法正对袁涣的性格深感佩服。
但是,对袁涣的选择,法正却是嗤之以鼻。
烂泥糊不上墙,汉献帝烂成那个样子,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再选他作为自己的君主,更何况,汉献帝自己把自己的皇位和小命主动交给了曹操那个奸诈之人的手中。就算是荀彧那样人的人都无法匡扶的了汉献帝,更何况其他人呢?
在金珏和法正看来,不管是荀彧还是袁涣这样的人,都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才能而已。
在离开益州之前,金珏还特意再三劝诫过法正一点——那就是要学会如何正确区分朋友和敌人。
法正这辈子所交的朋友并不多,孟达就是其中之一。孟达是个什么样的人,后世无论是看过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人都清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都不足以形容孟达此人反复无常的性格,以及他野心极大却有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有这样的一个挚友在,很有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收到孟达的连累。
当着法正这个视孟达为挚友的面,金珏就是这么说孟达的,至于他的这番话是不是会应验,起码,在金珏手下,是不会给孟达这样的机会的。
金珏明着告诉法正,在任何时候,并不是所有骂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表面上看不起你的、总是说一些难听点话的人,也许只是像金珏这样,在劝诫法正而已。一个人在世上,不管自己有多么聪明,总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不论是金珏自己,还是法正,他们的身边总是需要向袁涣这样总是说实话,愿意对自己说实话的人存在。
金珏身边这样的角色有不少,汉中郡的两位老爷子,孔融、傅干,杨沛,这五个人其实都是喜欢向他们效命的人、朋友亲人,送上忠言的人。而金珏在听他们说教的时候,从未生气,也从没有在脸上显露过不耐烦的脸色,就是这个缘故。
法正上任后,雷厉风行,他趁着孙策军和曹军已经暂时无力对刘备军发起另外一场战争的空隙,立即命令手下所有属官,开始在九江郡和庐江郡实施金珏在益州执行的那种清乡计划。
前面提到过,由于袁术这个蠢货在淮南地区瞎折腾,吓跑了两郡当中不少当地的世家和富裕的商户,还有一些眼力极差的,跟着袁术一起混,结果,到现在,这样的世家或者商户不是家破人亡,就是彻底沉沦了。
不过东汉末年,地方世家的力量盘根错节,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清理干净的。
刘备掌握了九江郡和庐江郡之后,就有不少世家既不肯为刘备效力,却又因为刘备的名声,擅自跑回自己的家乡,企图拿回他们之前被袁术或者他的手下抢夺走的家财。
靠着仁德之名起家的刘备,仁厚性格的鲁肃和袁涣都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法正要做的就是眼睛里不揉沙子,将九江郡和庐江郡两郡之内,但凡是家中没有在刘备麾下效力的家族,将起家族在两郡占有的土地全部予以没收。
只要土地,并不会派人去抄没这些世家或者商户们的其他家财。
法正强制发布的这个行政命令,虽然并没有告诉刘备或者鲁肃,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启程去广陵郡的刘备和鲁肃对他在寿春城里的一切举措全都知之甚详。
更何况,法正发布的这个行政命令,有着非常充分的理据。
之前,袁术称帝的时候,把九江郡命名为九江尹,并下令九江尹的一切财产都属于袁术这个皇帝所有。如此以来,之前官府所有的地契全部作废。
既然九江郡和庐江郡全都是刘备夺回来的,如今一来,这些财产自然就要归属于刘备自己所有。刘备大度,将这些财产划归了地方官府,那么,两郡的土地又与这些当初不敢跟袁术抗争的家族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乱世,有粮食,有子民,有一定的地盘,就能保证一个势力长期存在。
刘备既然心中已经决定接受金珏给他提供的‘让徐州’计划,那么,如何将愿意跟着刘备已经到江淮四郡安居的徐州百姓安稳地安置好,就是法正接下来的重点任务。
至于如何迁徙、何时开始,用多长时间将百姓们迁徙完,这都是刘备、徐庶和鲁肃他们要考虑和具体实施的事。
当法正发布的政令,在九江郡和庐江郡两郡下属各县正式公告世人之后,几人欢喜几家愁啊!
。
………………………………
第656 法正的新政令2
法正一上任就颁布的这个政令,对世家而言,是一种透入骨髓的痛。
只要不是傻子就都心知肚明,只要不是遇到特大灾荒,每一亩土地每年能够为其主人提供一定的粮食收入,是一种可以无限循环增值的财产。
对于两郡的世家,这个政令,真还不如直接派兵到他们家中直接抄家来得更为痛快。法正的这种做法,不是在挖世家们的肉,而是在挖他们的骨髓。
而对于两郡的商户们来说,却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为何有这种感觉呢?
原因就在这个政令的后面两条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两汉执行的都是重农轻商,这对稳定刚刚平定的天下而言,无疑是最为正确的决策。
但是,这种政策对于战乱时期,以及一个王朝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就是很不利的。
司马迁《史记》中那篇货殖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这就话的大意就是,农业无疑是本,但是,四民之业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会对其他三民产生影响。
百姓们生活时,衣食的来源不可能单单只依靠农业,而是需要四业之民相互分工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强国富民。
在后面,太史公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这个观点,那就是西周诸侯姜氏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在开始治理齐国的时候,就是采取的四业并举的举措,富国强民,战胜周边的蛮夷国家,使得齐国得以迅速稳定下来。
最开始的时候,姜太公的封地,不但是一片盐卤之地,极为不适于大力发展农业,而且,齐国也并不是一片祥和之地,其周边还有所谓东夷族存在,时时都在威胁着齐国的生存。
在法正颁布的新政令中,最后一条就与商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政令大致内容如下:九江郡和庐江郡,下属各县商人,行商时,仍然需要向其当地政府缴纳其所运载货物十分之一的税款。
但是,这次所缴纳的税款,是一次性缴纳,一旦缴纳完毕,当地官府县丞或者是郡丞就会向商人开具完税证明,只要拿着这个完税证明,商人们就可以在刘备治下任何一处郡县任意通行,不必再向刘备治下其他各个地方官府缴纳任何赋税。
而商税收上来之后,在官府之间也要进行一次再分配。
具体如下,一县的商税由县丞专门负责征收,由郡五部督邮负责监督。而收上来的商税会被分成十份,在年末,各郡县到州治上计的时候,其中七成,会由上计吏将之押送到州治,直接向別驾或者刘备的长史缴纳。
剩下的三成,直接归入地方官府的府库之中。
而各郡县上缴到別驾这里的六成商税,汇总起来之后,其中三成归入府库,一层划归军队,一成归入刘备自己的私库,交由刘备自己支配,而最后剩下的一成,则有別驾再分配给各县。
最后的这一成商税,进行再分配的时候,可就不是平均分配了,別驾会依据各郡县统计结果,按照各郡县缴纳商税数额的高低,重奖给那些上缴商税高的郡县,下发下去之后,无须将这个重奖放入地方府库,可以直接由各地地方官员和属吏们自行分配。
排名前三位的县,获得的奖励会最高。
法正,或者说金珏实施的这种举措,就是在激励地方官府,大力发展本地的工商业。
想要大力发展,单靠让商人们转卖地方的土特产,显然是行不通,还必须大力发展地方工业,比如淮河盐业,丝织业,比如由官府统一大致的农具等等。
而看到告示的两郡底层百姓们,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这一次,法正会将收上来的土地,以屯田的方式无偿发放给两郡原有百姓,以及即将迁居到两郡中的徐州百姓。
具体,每一个愿意当屯田客、接受官府屯田的百姓能够分得的屯田,暂定为每人五十亩。江淮不比益州,这里几经战乱,即便刘备有能力将徐州、泰山郡、鲁国,以及沛国和陈国南部所有百姓全都迁徙到江淮四郡来,也无法比拟这个时空中,除汉中郡之外,益州的总人口。
故此,在金珏刚开始派自己和魏延身边护卫下到各县用土地招募士兵的时候,同样也开出了五十亩土地,但是,到了后来,招募到足够士兵之后,金珏就立即下令,让杨沛在分配土地的时候,凡是没有从军的一般百姓,每一壮丁就只能从广汉郡和蜀郡地方官府得到十亩土地。
整个益州,其财富全部集中在汉中郡、蜀郡和广汉郡这三郡之中,故此,金珏就要先保重自己手中军队士兵们的利益。
这也就意味着,凡是接受了土地的普通百姓就都成了刘备治下的屯田客,他们每年辛勤劳作,耕种土地,所收获的粮食,还是必须得向官府缴纳五到六成的田赋。
不过,这五到六成的田赋,并不是浮动田赋,而是固定田赋。
法正在告示中特意指明,分到百姓们手中的屯田,按照固定田赋,每亩每年只需要向官府缴纳五斗到六斗的粮食,若是有哪一个屯田客能耐大,一亩地能够收获四五石的粮食,那么,此人最终能够得到的粮食收入,就是三石到四石。
也就说,若是刘备真得能够执行好这个政策的话,到最后,在其治下真正能够发家致富的人,全都是善于种田的普通百姓。
百姓们在听明白告示中,这一条与他们有着极大厉害关系的条文之后,聪明的人,在第二天便依照告示,到州府衙门大门外,自觉排队,准备报名当屯田客,取得自己能够得到的屯田。
一时间,两郡的百姓、世家和商户们同时有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
第657 法正的新政令3
告示里还说明,刘备因为感念两郡百姓遭受袁术荼毒之苦,治下除了兵役之外,免除了两郡百姓们,也包括即将成为屯田客的百姓们,明年整整一年的全部各种赋税,其中包括田赋和徭役。
这也就意味着,明年整整一年,即便成为了屯田客,拿到手中的土地,耕种出来的粮食也都是干落,不同给官府或者刘备缴纳一文钱的人头税或者一粒粮食的田赋。
这个政策,不但会极大增加淮南百姓对刘备的归属感,还会让原本一些犹豫的徐州百姓也全都会选择跟着刘备一起来江淮四郡定居。
一个告示,一下子不但搞定了两郡四民中的三民农工商,就连徐州的三民,也有不少人会受此影响,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此算来,两郡,以及将来的汝南郡和广陵郡,真正受法正告示影响的,就是只剩下江淮四郡的世家了。
告示一出,寿春城内那些原本躲着不肯投效刘备的世家,这个时候才急着寻找能够让法正收回这个告示的正主刘备,可惜的是,刘备早就离开了寿春城。
就在当天,寿春城外,有一个姓赵的世家,其家族族长居然胆敢指派他的家人以及家丁,公然阻挠并击杀了前去没收其家中土地的衙役。
得知此消息的法正,立即派出城中的守军,前去征伐这个家族。因为这是第一起恶性案件,故此,他给出的命令比金珏在益州执行的还要凶残攻破该家族的庄园之后,不单单只是赵姓家族的族人,凡是参与残杀衙役的家丁,也全部全家处死。
说起来,法正公布的这个政令,其实也是为了之前被那些世家和富户们当成是奴隶一般奴役的无产阶级佃户们谋福利,结果,有一些当惯了狗的愚民们不仅不感恩,反而倒过来怨恨起破坏了他们原本自认为‘美好’生活的法正。
对于这样的愚民,金珏是放任,反正在他的治下,只需要一两年,这些愚民们看到其他愿意相信金珏的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的态度和思想自然就会主动做出转变。而法正却没有那个时间,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客卿,在短时间之内,帮着刘备尽可能多的从江淮四郡中世家和富商们手中强取豪夺回足够多的土地。
一旦完成了这个任务,而刘备及他的两个军师在一两年之内,也能够尽快完成‘让徐州’计划最为重要的环节将徐州百姓迁徙到江淮四郡这个任务的话,法正就可以立即返回益州。
因为,法正心里面很清楚,公子金珏必定不会乖乖地真得围困成都城三年的时间,让城内的粮食消耗一空,才逼得刘璋不得不投降。
只需要一两年,在益州,金珏以及他麾下的文官们只要证明了自己一方治政能力,就会主动加快攻城的进程,尽快迫降刘璋或者攻破成都城,拿下整个益州刺史部。
紧接着,就是法正极为想要参与的一件大事攻略三辅和汉阳郡,进而是整个凉州。
就像项羽放弃关中,准备定都在自己的家乡时,说得那样,‘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
普通人毕竟不是项羽,没有他争霸天下的雄心,但也都希望自己功成名就之后,能够穿着锦衣在乡人面前,显摆一番。
金珏是个穿越者,他又找不到穿越回原来时空的办法,故此,是不是由他自己亲自夺回三辅,京兆郡,并不是太在意。可是,他手下三辅籍的文武官员非常多,现在在益州的已经占据了五分之四还多,其他人其实都非常希望金珏能够尽快从马腾那个反复小人的手中夺回三辅。
而负责带队领兵攻打赵氏家族庄园的将领,却是法正从魏延手里面接过来的一名小将,魏明,自然是法正最想要借用的,可是,如今,汝南郡南部还需要他去镇守,魏延自然不可能把他借给法正。
最后,魏延把他手下被金珏排名,仅次于魏明的一个明教魏郎的别部司马借给了法正。
魏朗,同样是魏延的同乡,兼同姓亲戚,比魏延还要大了三岁。从个人武艺和带兵的能力而言,在魏延手下最终在‘撒豆成兵’分计划中活下来,并成功升格为别部司马的护卫当中,是最不突出的,每一项指标,他都排名在最末。
不过,当着魏延的面,金珏在点评他手下成为别部司马的护卫时,只特别点评了两个人,其中一个自然是魏明,而另外一个就是魏朗。
谈到魏明的时候,金珏特别指出,在‘撒豆成兵’分计划中,魏明胆大不听金珏的号令,没有先下到乡里征募士兵,而是直接用他手中仅有的三百名蜀兵,偷袭了江原县县城。虽然最终成功了,但是,魏明当时却没有想过,他的行动一旦失败,打草惊蛇,不但会害了跟着他一起行动的士兵,还会害了在他附近执行分计划的其他护卫。
因此,金珏这才却当着众人的面,亲自让人杖责了魏明一番。这十军棍,打得魏延和魏明都是心服口服。
而谈到魏朗的时候,金珏特别之处,若是让他挑选将领的话,最喜欢并不是魏延或者魏明,而是魏朗。魏朗在其他方面,也许并不突出,可是,有一点,魏朗却胜过了很多人那就是执行命令的态度。
经过金珏安插在这些别部司马身边的人汇报,但凡是金珏发布的命令,只有魏朗一个人是一丝不苟。丝【】毫不做更改的坚决执行。
金珏让他杀什么人,魏朗就杀什么人,让他放过什么人,哪怕是被魏朗屠灭了中小世家家中十岁以下的孩童,也只有魏朗一个人严格按照金珏的指令,将这些以后很有可能会成长为金珏或者魏朗自己生死大敌的孩子们全都放了。
在古代打仗,诛及童孩,是一件很普遍的现象。曹操在徐州如是,就连陆逊的儿子陆抗攻破西陵督步阐据守的西陵城之后,也是这么做的。
………………………………
第658 主动送上门的‘鸡’
这样的将领,让他们单独带兵在外作战,自然是不行的。不过,若是放在像金珏或者法正这样聪明人手中,其这种极为实用的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现。
相反,魏朗在魏延手下就未必会有这样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因为魏延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武将,他并不是太需要属下有这种执行能力太强的将领。
之前,魏朗一直跟着傅干一起攻略汝南郡除阳安县之外其他被曹军控制的各县,故此,他并未见过刘备。这一次,他跟着法正一起来到寿春城,并被介绍过了刘备。
让法正都没有想到的是,刘备一听魏朗又是金珏培养出来的、魏延身边的其中一个别部司马时,二话不说,竟然直接从鲁肃训练出来的淮南精兵中抽出了五千人,直接交给魏朗率领。
金侯和魏明的表现,给了刘备很大的刺激,要知道,不论是金侯还是魏明,他们在没有遇到金珏之前,只是普通人,即便在徐州或者是荆州从军,最多也就是个炮灰或者低级将领。也只有遇到金珏,他们才能学得军事知识,才能成长到让世人惊叹的地步。
尤其是金侯,这段时间,他一个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已经震惊了曹操、袁谭和泰山贼,袁谭居然已经在暗中派人想要将金侯勾引到自己的部下,开出的条件让刘备听闻后都咂舌——北海郡太守。
这是金侯在受到袁谭派来的使者送来的重礼和他的亲笔招揽信之后,派人将信的原件直接呈交到了刘备的手中。
至于重礼,金侯派来面见刘备的使者,带来金侯的口信,说小臣直接将重礼笑纳了。
别人送的重礼,金侯为什么不收呢?
这是金珏交给他的道理,白得的礼物,手下就好,事后只要如实禀报给自己的主公即可。
刘备自然不会为了这点小事而猜忌金侯。
曹操暗中已经派人到徐州打探金侯的详细情报,这可是刘备手下将领中,第三次有此待遇的将领出现,第一个是赵云,第二个是陈到,而第三个就是金侯。
不过,与赵云和陈到不同,金侯虽然就是徐州彭城国本地人,而且,他在徐州的亲戚朋友也非常多,但是,他出身贫寒,家中人也全都是苦哈哈的普通老百姓,再加上侯氏一族在第一次徐州之战中,有不少亲属就是直接死在曹军的屠刀之下,故而,这些曹操的暗探,十有九八全都被金侯的部下或者亲属识破并直接杀掉了。
因此,曹操或者说是郭嘉派到徐州专门探访金侯情报的暗探,十有九八都直接失踪了,这让郭嘉都大感惊骇,他依稀还记得,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派人到益州汉中郡中查探金珏情报的时候。
这也就难怪,刘备会对魏朗如此上心了。
九江赵家也不是完全没有依仗,才如此狂妄的。
赵家在寿春城外,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附近,修建了一座十分坚固的庄园,庄园的外墙并不是用土木结构,而是用巨木和山石堆积起来,外墙不但高达六尺,而且,骑在马上的魏朗看得很清楚,庄园内的不少庄丁手中拿着的还是汉军中的制式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