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培养手册-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有贵客,有贵客!”蔡菜刚学会汉化没有多长的时间,故此,她能够在金珏面前说这么多的话,已经很难得了。

    “贵客?不是之前那三个吗?”金珏疑惑地问道。

    “大人,又多了四个!”蔡菜一只手伸出了三个指头,一只手伸出了四个指头,在金珏面前晃着说道。

    若是换了旁人在金珏面前这么比比划划,吕活肯定立即上前指斥一番,可独独蔡菜,他可不敢得罪。

    金珏一听满头雾水地嘟囔道:又多了四个,这次来的人又会是谁呢?

    “吕活,你立即派人把刘雄鸣找回来,打野猪王这种事情,随便找个厉害的猎户当头就是了,他一个郡丞亲自做这种事,成何体统呢?赶紧去,不要耽误了。蔡菜,你上马头前带路,咱们立即回府!”金珏一扬鞭子吩咐完,便打马扬鞭直奔县衙而去。

    相对于之前来的韦端父子,这次来的人对于金珏来说,还真就是贵客。

    说来也巧了,傅干、杨会、第五巡和严象父子,就在同一时间,从略阳县的东城门进城,守城的将领一听说是来人是傅干和第五巡,就立刻有人将他们引到了县衙。

    他们知道傅干,是因为金珏提前就嘱咐过刘雄鸣,若是傅干来了,就立即将他请入府中,而第五巡,那就更不用说了,金珏的父亲有两个好友,其中一个已经来了,而另外一个就是第五巡。就算是金珏没有嘱咐,刘雄鸣也会吩咐守城将领注意此事的。

    “文姬,今天又是哪位贵客登门啊?”到了衙门后,金珏下了马,他身边的护卫立即拿出滑竿,把他太进了后衙之内。

    金珏这么一看,后衙的正堂里,陆陆续续走出来几个不认识的老人和年轻人,接着是华佗和李当之,而蔡文姬被两个侍女搀扶着,她们是最后走出来的。

    为首之人冲着他一拱手,问候道:“金二公子,别来无恙啊!”

    “啊!这不是彦材兄,小弟终于把你给盼来了。”金珏一看来人,赫然正是他一直期盼的人——傅干,他急忙用手拍了拍滑竿,护卫会意,停下来,放下滑竿,旁边立即上来一个人将他搀扶了起来。

    “诸位好,不知哪位是家父的好友韦公,小侄要先向您赔罪才是。”站起来之后,金珏冲着众人拱了拱手,问道。

    除了傅干和杨会,金珏对于现场其他贵客可谓是两眼一抹黑,一个都不认得。

    “哈哈哈,你是得给你韦叔叔好好赔罪,不过,我这个老家伙也是你父亲的好友,小子,你能猜到我是谁吗?”第五巡原本是个极为方正的人,可是,这一路行来,他对金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甫一见面,便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哦,如此说来,老先生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第五公了。小侄是真的想不起来了,还请第五公您不要见怪!”金珏一听这话,就猜出地方的来历。

    金珏的父亲金尚在三休之中,是名气最小的一个,能够自称是其好友的人,除了韦端之外,就剩下一个第五巡了,这根本就是送分题吗?

    “真像啊!”那边的韦端一上来居然没有兴师问罪,而是盯着金珏,说出了一句让人匪夷所思的话。

    一听这话,金珏心中便想起了一件事。

    说起来,也有点奇怪,他和金玮是亲兄弟无疑,可是,金珏察觉到,他和哥哥的长相不太相同。金玮长得比较粗狂,而他自己却长得有些秀气。他自己长得较白,而金玮长得较黑。

    不过,这种事情,金珏怎么好问呢?家中遭遇丧事,金珏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刨根问底。

    “的确是很像!”第五巡缕着颌下的山羊胡子,看着金珏,也点头说道。

    “诸位,天气炎热,我家相公的腿脚不便,不耐久站,我们还是进去再说吧。”蔡文姬见韦端居然没有质问郎君,也觉得非常奇怪,她出面说道。

    一众人闻言,便跟着蔡文姬一起返回到了正堂之内。

    既然是父亲的好友,主座自然要让给长着。

    第五巡坐到了最中间,左右依次是华佗和韦端。

    其他年轻人却都只能站着,蔡文姬是孕妇,自然受到了优待,她坐着角落里。

    这个时候,金珏规规矩矩地跪在了韦端面前,给他磕了三个头,磕完头,他直起了身子,耿直地说道:“韦叔父,小侄知道自己伪造圣旨和印信把您给骗了,小侄对于此事并没有什么可辩驳的!”

    “起来吧!这件事,我不怪你!”韦端抬了抬手,神色淡然地回答道。

    他的两个儿子上前将金珏搀扶了起来。

    事实上,打从韦端带着两个儿子一起进入略阳县境内,他心中的怒气就已经完全消散了。


………………………………

第102 贵客2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的深层次原因,天下有识之士,特别是那些出身寒门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真得是因为桓灵二帝是昏君吗?

    如果汉桓帝是昏君的话,那么,梁冀就不会被他诛除了。

    第五巡和韦端自然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们对张角兄弟有恶感,却对普通的黄巾军就不会如此。而且,汉末军阀混战,若论军纪,不论是西凉韩遂那些叛军,还是官军,实际上都远不如黄巾军。这也是第五巡一听说三辅被马腾占据后,便立即急着离开濮阳的另外一个原因。

    曹操在徐州的所作所为,让耿直的第五巡厌恶已极,他早就想要离开了。

    两拨人一进入略阳县地面,就全都被县内和谐的氛围说感染。

    略阳县内如今聚集着大量的黄巾军,这是凉州众所周知的一件事。因此,即便金珏派出了数路大军进军武都郡,周边各县就算是有盗匪或者马贼,也没有谁敢趁着这个机会出兵攻打略阳县,或者劫掠略阳县的。一旦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惹怒了这些宗教疯子,到时候,谁也得不到好果子吃。

    到时候,就算是身为凉州刺史的马腾主动出面调停此事,金珏想要压,也压不住。

    这些贵客从蔡文姬这里知道了金珏军的近况,

    一是缺粮,

    二是金珏突然出兵武都。

    两拨贵客和蔡文姬都不明白金珏为什么一定要全县的人漫山遍野地种植苜蓿,并且购买生猪,抓捕野猪,还有让全县的猎人聚集在一起围捕境内的野兽。

    金珏临走前安排的这些事,的确是让人难以明白其中的缘故。

    不过,境内百姓和谐而奋进的精神面貌深深地感染了韦端和第五巡。

    尤其是韦端,一看到这副景象,心里面第一次感到愧疚。他当上凉州刺史,别说整个凉州,他就连冀县的百姓都没有能够照顾好,他这个刺史称职吗?

    不过,这其实也不怪他。

    别看整个凉州叛贼横行十余年无法诛除,可实际上,凉州各郡的实权也是被当地的豪族说把持,韦端只是个白面书生而已,他当了这个凉州刺史,说穿了也只是供桌上泥塑的雕像而已。其政令就算是想要在冀县其作用,那也得当地的豪族答应才行。

    一个毫无实权的最高长官,想要施展其抱负,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已。

    “贤侄,你今后是如何打算的?”紧盯着金珏的眼睛,韦端神色平静地问道。

    “嗯,先稳定住武都郡再说。如果有可能,小侄自然是先夺回汉中郡再说。刘焉暗中唆使米贼张鲁断道,企图凭借益州行其不测之心,幸好天不假其年。张鲁私自占据汉中,虽然并未称王称帝,但是,他与枹罕宋建的行为无异,诛除叛逆,不正是身为臣子应该做的吗?”金珏丝毫没有回避韦端审视自己的目光,大义凛然地回答道。

    “哼!说得冠冕堂皇,可我怎么在略阳县亲眼看到一个小册子,《皇帝培训手册》,金珏,这东西可是你写的?如果不是,那么,你为何要放任这种东西在境内传播?如果是,你也配说张鲁是叛逆吗?”站在第五巡背后的年轻人闻言,立即站出来,指斥道。

    这个年轻人就是第五巡的义子严象。

    古代人丝毫没有保密的意识,金珏下发的这个小册子,先开始也仅限于发给了报名参加培训的刘姓人,可是,其中居然有人把这个小册子里的内容私自抄录,并传播了出去。

    对此,金珏也没有办法,他总不能为了这件事,就把略阳县内凡是拿到这个小册子的人全都抓起来审问一遍吧!

    这也是金珏后来,主动让刘山去荆州,一是为他寻觅甘宁,将自己的书信交给对方,二就是把小册子主动从荆州散布出去。

    因此,这个年轻人知道此事,也的确是金珏后来故意纵容的结果。

    金珏听完,并没有先回答对方的这个问题,而是用眼睛扫视了一下现场其他人的反应。

    看样子,就知道,这几位贵客都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傅干自始至终都在含笑看着自己,耿直如第五巡,他的脸上居然并没有流出愤怒的神情,韦端父子也同样如此。

    “第五公,韦公想必都见过当今陛下。不过,你们见过的陛下,是被李榷郭汜控制下的陛下。可我和彦材兄见到的却是在洛阳城杨安殿中的陛下。当今陛下,比小侄还要大一岁,可是,小侄私人觉得,他顶多也就是一个更始帝而已。”想了想,金珏斟酌着说道。

    “大胆!”严象闻言,虎目圆睁,怒视着金珏,看他那样子,大约是恨不得当场把金珏生撕活剥了。

    “文则,听这小子说完!”第五巡低沉着声音,吩咐道。

    “诺!”严象只能暂时退回到了义父身后。

    “小侄这话,并不是平白而断。事情是这样的……”金珏就把当初,大哥金玮和自己在杨安殿上的遭遇陈述了一遍,中途并未添油加醋,讲述完,他接着说道:“功不功,过不过。如果说,当今陛下那时还在京兆郡,这不怪陛下。

    可是,那个时候,已经身处在洛阳城里的陛下,身边再无任何人掣肘,陛下他却依然怕关东诸侯,而且宁可听信朝中那些诸侯的代言人之言,却不肯听忠臣泣血之言。这样的皇帝,小侄凭什么还要保他呢?何况,第五公,韦公,你们二位认为,当今陛下有能力不靠自己的能力扫平天下诸侯吗?

    高祖,世祖夺取天下,那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一刀一枪争回来,夺回来的江山。小侄反正是没有看出来,当今陛下这个生长于道士家中的小娃娃有那种本事。何况,当今陛下得位不正,很多人已经晚了,先帝当初选定的继任者是少帝。把当今陛下扶上宝座的,正是逆贼董卓。”

    一听金珏所说的最后这句话,严象的脸立时憋得通红,却是半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是呀,如果董卓是逆贼的话,那么,汉献帝这个皇帝的位置来得就名不正言不顺,一个逆贼扶立的皇帝,能让人信服吗?

    正堂里立时沉寂了下来,只能听到严象憋屈而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好一会儿,严象才硬憋出了一句话,道:“就算是当今陛下没有这个能力,可曹公却可以。若是曹公辅助陛下的话,一定能够扫平天下的。”

    “呵呵呵,这位公子说得并没有错,关东诸侯,包括刘表和袁绍,他们都不是曹公的对手,前提是,若是没有小子捣乱的话。可是,这位公子,你想过没有,当曹公真得平定了天下,可之后呢?让权,功高震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些典故的来历,你比我要清楚。

    何况,就算是曹公自己没有当皇帝的意思,那么,他的儿子呢?

    再者,曹公手下许多文臣和谋士的确有不少出身贫寒,可是,你在兖州这么长时间,难道一直都没有注意到,曹公军中的主要将领,不是姓曹,就是姓夏侯。那么,问题就来了,待到平定天下之后,就算是曹公自己愿意把大权还给陛下,他手下的这些曹姓和夏侯将领们愿意吗?

    我承认,文若先生的确是天下奇才,他为曹公进献了很多天下奇才。可是,他唯独就没有看透这一点。他妄图只依仗曹操来复兴汉室,这无异于与虎谋皮啊!”


………………………………

第103 贵客3

    金珏说得这番话,再次让在场的人陷入深深地沉思之中。这一刻,就连严象脸上的怒气也逐渐消散。

    好半天,先开口的人却是傅干,道:“金珏贤弟,你刚才的那番话真得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啊!你说得对,曹公若是真得能够扫平天下的话,变成了骑虎难下之势,就算是他自己不愿意夺取皇位,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一定不愿意。这一次,就连为兄都不得不感叹你的思虑之深远,连文若先生和那郭奉孝都远不及你啊!”

    “呵呵呵,彦材兄这次可是说错了。文若先生和郭奉孝先后弃袁绍而投奔曹公,文若先生是想借助曹公的力量复兴汉室,可郭奉孝却早就已经看透了曹公的为人。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他是已经真得把曹公当成了自己的主公了,并不是没有看透。

    当今天下名士当中,若论才智,小子认为第一是贾诩,第二就是郭嘉,第三才是文若先生。”金珏却摇摇头,笑着说道。

    “哦,金贤弟,你认为你和我又能排到第几呢?”傅干一听,立刻来了兴趣,问道。

    “呵呵呵!”金珏闻言又苦笑道:“首先,什么是才智,我与大家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同,我认为,能够让自己在这个乱世当中存活的越久,谁的才智就越高。你们可有人敢和小子打个赌,年纪最长的贾诩却是他们三人当中,死得最晚的一个。至于彦材兄和我吗?

    老实说,彦材兄,你脾气与第五公相仿,若是不肯改的话,到了其他诸侯帐下效力,根本就没有机会发挥你的才智。这世上,又有那个君主真得肯听逆耳之言呢?而我,老实说,小子并没有多聪明,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小小的成就,只是比你们早看透了这个世道而已。”

    “金公子对于我家公子的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啊!”杨会闻言,直点头说道。

    傅干难得的白脸一红,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脾气秉性若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话,他也就不是傅干,傅燮傅南容的儿子了。

    “哦,贤侄,老夫活了这么久,都不敢说看透了这个世道,你小小年纪就敢这么说,有何凭证呢?”第五巡正色问道。

    “第五公,韦公,诸位,在这乱世当中,想要苟活的话,只有三条路。

    第一、像只乌龟一样,躲进深山,不再出来;

    第二、就去投靠一位能够扫平天下的诸侯,背靠大树好乘凉;

    第三、自己掌握军权和地盘,当一方诸侯。

    两位老人家或许可以带着自己的家族选择第一条路。

    可是,你们的子侄却未必会这么想,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真正想要的,还是在其这乱世当中扬名立万,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可惜的是,我们这些凉州和三辅的世家,早就已经没落了,入不得关东诸侯的眼,你我即便有文若先生的推荐,现在就去投靠曹操,肯定还是比不过颍川、兖州和沛国的那些人,到最后,你我只曹公的帐下最多也就是做个二流的臣子罢了。

    还有,那个时候,我们就不是大汉朝的臣子了,而是曹公的家奴而已。诸位,你们可愿意这样吗?

    那么,对于你我而言,就只剩下第三条路了。学那窦融和梁统,暂时统兵割据一方,如果曹公真得扫平了天下,你们大可以投降于他。如果最终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大不了再现东周时的情形,天子在洛,诸侯割据四方。

    这位公子刚才说到的那本小册子,册子上的内容不但是小子写的,而且,还是小子专门印发,散播出去的。想必,这个消息现在已经在荆州境内传播了开了。

    诸位肯定问,我为什么要怎么做了?我金氏一族,蒙汉武帝赏识,成为世家,即便从光武帝起,家族便一蹶不振,可是,我依然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汉臣。既然当今陛下没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我就不能扶住一位刘姓之人夺取天下呢?

    小侄自认为没有文若先生那种眼力,因此,就用这种笨办法,让所有前来这里的刘姓之人从低做起,再从其中中优中选优,将来,我还会让他们各自领兵征讨天下。最终,谁打下来的地盘最大,谁就当这个皇帝。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夺取了天下,这不是很好吗?”

    “你果真是这么想的吗?”听了金珏的解释,二老心中释然,不过,第五巡逼视着金珏,沉声问道。

    “第五公,你听说过身有残疾的人当皇帝吗?”说着,金珏翘起了自己的那条伤腿,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众人一听,皆是一愣,心说,这是理由吗?

    可他们仔细一想,古往今来,就没有听说过开国之君身有残疾的,就连继位的皇帝连一个都没有。这还真是一个让人难以辩驳的理由。

    “韦公,小子协助马腾,从你手中骗取了凉州,的确是小侄的不对。因此,小侄准备在三年内攻下益州,让您担任益州刺史。”金珏也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他的确是有错。

    再怎么说,韦端也是其父金尚的好友,虽然朝廷和汉献帝即便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也只会捏着鼻子默认马腾占据凉州刺史一职这件事。可是,仅此一事,韦端名望必然会因此而大减。不仅如此,就连韦端两个儿子的名望也会因此被关东人瞧不起。

    朝廷恐怕再也不会任用他们了。至于看好韦康和韦涎的孔融,他自己在曹操军中都不得志,更不要说他举荐的人了。

    “胡闹,一方牧守,岂容你这小子私相授受?”韦端一听,变颜变色地呵斥道。

    “韦公,就算是那刘焉真得是汉室宗亲,可是,他却并不是真得诸侯王,在没有陛下的旨意之前,他凭什么父死子继呢?小侄之所以推荐您去,一是要弥补小侄之前的过错,二就是为益州找一个温良宽厚的新州牧。至于第三吗,呵呵,想必韦公您当了益州刺史,不会在后面拖小侄的后腿吧!”金珏连忙解释道。

    众人皆听得出,他的最后一句话才是关键。

    韦端听完,还是连连摇头,可他的大儿子韦康面上却微微露出了一丝喜色。一方方伯之子的威势,哪怕之前就是个傀儡方伯,一旦品尝过,便很难忘记。

    金珏自然觉察到了,可他并没有就此事继续说下去,毕竟,现在就连汉中郡都没有夺下来,现在说益州还是太早了一些。

    “第五公,说了这么久,还未请教这位公子姓甚名谁,和您又是什么关系?”金珏这才问道。

    “这是老夫的义子,姓严名象,字文则。”第五巡介绍道,接着,他转头扭项严象,询问道:“文则,人你已经见到,你也已经把老夫送回了关中。金贤侄刚才的话,对老夫也是当头棒喝啊!

    所谓,人各有志,你若是愿意继续大汉的忠臣,那就去洛阳,辅助当今陛下拨乱反正。你若是依然看好曹操,那就立即返回濮阳,老夫亲自修书一封信给文若,他看在老夫的面子上,会好好安排你的。金贤侄,我这个义子若是把你这里的情况透漏给曹操,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小子还真得希望曹操能够现在就把注意力放在小子的身上。诸位,我京兆金家和曹公可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若是他现在依然放任小子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不就的将来,他的大敌可就不是刘备和袁绍了。”金家闻言,自信满满地回答道。


………………………………

第104 激走严象

    金珏说得这番话,是他的真心话,他是真的希望曹操立即将关注点放到洛阳,接着是弘农郡,再接着,就是刚刚占据了关中的马腾。

    一旦曹操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这几个地方,一直跟曹操是好基友的袁绍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淡定的看着曹操一通黄河以北地区吗?

    关中是什么地方,那是秦朝和汉高祖刘邦赖以夺取天下的根基之地。

    就算是放在吕布这种绝世猛将的手里,袁绍和曹操都不会放心,更不要说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了。

    现在的公孙瓒只能窝在十分有限的地盘里,苟延残喘了。别说是袁绍,就连被他所杀幽州刺史刘虞的儿子刘和,在旧部的协助下,都快把他打出狗脑子了。

    公孙瓒覆灭之事早晚的事情而已,若是这个时候,吕布或者曹操有任何一个人觊觎三辅之地的话,袁绍都不会再像以往那样听之任之了。

    历史上,袁绍之所以一直放任曹操在黄河以北发展,一方面的确是他的性格所致,而另外一方面,也与曹操占据地盘一直都处于不利位置有关系。

    兖州四境皆敌,尤其是许昌,虽然这里是水陆码头,商旅云集之地,可也是四战之地,根本就没有任何险隘能够为其屏障。

    历史上,江东的孙策、在刘表手下混日子的刘备,都曾想率兵奇袭许昌,将汉献帝趁机掳走,可是,孙策因为性格狷急,死于刺客之手,而刘表胸无大志,在荆州得过且过的日子,他既不希望看到刘备立下大功,也不希望把汉献帝迎到荆州。

    刘表顶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