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培养手册-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69 陈登

    而徐庶听完之后,则有些意动,当然,只是意动而已,他心里面很清楚,若是主公刘备也像金知蝉那样,在徐州这么搞的话,用不了几天,整个徐州就会烽火四起,徐州真是世家豪族集团会整体倒戈,举旗迎接曹操大军的到来。

    有得时候,徐庶也能在心中感叹,若是刘备能够像曹操和金珏那样脸厚心黑的话,那么,刘备军在徐州的日子恐怕早就能够更好过一些。

    比如说,城中世家豪族府库中吃不完的粮食,以及他们全家都住不完的房舍。

    可惜,刘备以仁德起家,以仁德立足,以仁德渐渐名闻于世,只要他还坚持仁德,就不能学金珏和曹操那样行事。

    就在这天之后,徐州各郡县之内,也全都开始了大的举动。

    东海郡作为糜家的老巢,而糜竺又做过徐州刺史陶谦的别驾从事,故此,糜氏一族就占据了东海郡所有耕地的近五成。

    因为东海郡正面只有泰山诸贼一个需要防范、且敌友难分的势力,故此,刘备便任命糜芳为东海郡太守一职。这次,糜竺回去不知预防蝗灾一事,即便糜芳有些不相信金珏的判断,可他还是花大力气辅助哥哥糜竺在郡中做好这个任务。

    原因也很简单,一旦真得有蝗灾席卷到了东海郡,在整个东海郡中,他们糜家的损失肯定是最大的。即便不是为了刘备军,只是为了糜家的利益,糜芳也得大力支持。

    刘备任命糜芳为东海郡太守,真得就是任人唯贤,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是他手下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而另外一方面,像糜家这样对自己的全心全意的家族,在整个徐州是绝无仅有的,其他世家对刘备的态度远不及对陶谦。

    尤其是在刘备均分了彭城国和沛国土地给百姓们这件事发生之后,大部分徐州世家和地方豪族渐渐开始转变了对刘备军的态度,尤其是那些地方豪族更是对刘备军表现出了很强的疏离感。

    刘备又不是傻子,他自然能够看得出来这些世家和地方豪族的表现,即便是他之前非常倚重的陈登,刘备现在也不得不最终接受了金珏临行之前的建议,真得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不是陈登对刘备不够忠心,恰恰相反,历史上,陈登即便最后归顺曹操,也对刘备为人极为推崇。

    让刘备担心的是陈登所在的陈氏家族,尤其是其父陈珪,他就对刘备均分徐州北部土地给百姓一事,一直都持反对的意见。

    要知道,陈登既是下邳本地人,又是在陶谦当政时期,使得徐州粮食产量大增的关键人物。很有可能,三国历史上真正的屯田并不是曹操最先发起的,而是陶谦,而具体屯田的人就是陈登,那个时候,他被陶谦任命为典农校尉。这样的人物,刘备居然没有把他留在下邳国,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刘备这么安排,实际上也是不想让陈登难做而已。

    这才是刘备忍痛将陈登安置在广陵郡的真正原因。

    当然,刘备把陈登安置在广陵郡,并不表示他就此启用陈登,陈登在广陵郡的任务一点也不轻松。

    一方面,他要在广陵郡中大力实施屯田,为刘备军提供充足的粮食。

    事实上,徐州全境都在大规模实施屯田,可关羽掌控的区域之内,其屯田的规模远不如广陵郡和下邳国,因为,刘备担心曹操不知何时会出兵进攻徐州,而彭城国就首当其冲,屯田是为了给自己提供充足的粮草,而不是为了资敌的。

    另外一方面,陈登还要在郡中积极练兵,防范其西边的袁术以及东南方向正在迅猛崛起的孙策。

    陈登在治政能力、军事能力和才智方面,都非常出色,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多面手,他这个是也看出来了,金珏之前提起让刘备小心孙策这番话,真不是虚言。

    短短几年的时间,孙策就击败了真正的扬州刺史刘繇,剩下的王朗和华歆,白面书生耳,他们连刘繇都不如,肯定坚持不了太长的时间。

    故此,广陵郡的形势并不如表面看上去那么安稳。至于袁术,陈登反而不担心了,那个作死的家伙居然真的准备称帝,而且,已经开始不加掩饰地在九江做起了准备工作。陈登估计,这个傻子不是在今年,即建安元年年末,就是在明年年初就会对外宣布,称帝登基。

    金氏兄弟在杨安殿告变的时候,居然被为了保全袁术面子的汉献帝差一点诛杀,这件事在金珏和吕布军的故意散播之下,现在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汉。

    陈登真得很想知道,那位小皇帝,当他得知袁术真得称帝,而且还是手握传国玉玺的时候,他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呢?

    刘备把明年徐州可能会遭遇蝗灾的消息也迅速派使者通知了陈登,就连如何预防的方法也一并告知了他。

    陈登从来就不是一个迂腐守旧的人,即便想不通主公刘备介绍的这几种抵御蝗灾的方法,究竟能不能起起到效果,可他还是按照这些方法照做了。

    彭城国也是如此,关羽一看就知道是那个抢了自己女人的小子出得主意,可是,他并未阻止副手袁涣按照方法在两国屯田处实施这些方法。

    这个徐州在还有半个月就进入冬之前,居然开始大动起来,惹得周边势力惊诧莫名,派暗探到徐州境内打探消息。

    在得知刘备军在这个时候大动,居然是为了抵御明年可能会出现的蝗灾时,曹操军和袁术军都对此嗤之以鼻。刘备若是有这个能力的话,又何至于需要从别人手里接过地盘,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打下地盘。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臧霸出人意料地立即召集几个重要将领,到莒县,说是要商议一些事情。

    结果,大家伙一道莒县,一听说臧霸要议论的居然是徐州刘备的那些防范蝗灾的举措。

    新书上传,还请各位读者大大们多多捧场!

    记得顺手给点收藏,推荐票哟!

    (本章完)


………………………………

第170 徐州的大动作

    昌霸第一个不满意地站出来,抱怨道:“大哥,你说刘备是不是傻啊!就算是他预测对了,明年真的有可能出现兴平元年那样的蝗灾,可他的那些举措,真的能起到什么效果吗?兴许,到最后,只是劳民伤财,在做无用功而已。”

    他当然不敢正面说臧霸的不是,只能把矛头指向了始作俑者刘备。

    昌霸这么说,其他人也不傻,他们全都都听出来了,昌霸是坚决反对在自己的辖区之内这样瞎折腾。

    “呵呵呵!”臧霸并不以为杵,他笑了三声,解释道:“各位兄弟,你们想必都关注错了这件事的焦点。不是刘备如何,而是,刘备这么做的时机,你们想想,那个金珏派来的使者刘安刚去徐州才几天的功夫,刘备就立刻在整个徐州如此作为,你们就没有联想到这一点吗?”

    “大哥,就算是这样,又能说明什么呢?”孙观不以为然地问道,他对之前臧霸听从那个使者的诡辩之词,不但插手青州的事物,而且,还婉拒了曹操和朝廷派来的使者这两件事,心中都有些不满。

    泰山诸将当中,孙观是投降曹操最积极的。

    “呵呵呵,能说明什么,我是看出来了,刘备的这些举动,包括对蝗灾的预测,十有九八是从那个刘安的口中探问出来的。你们也不想一想,刘备又不是傻子,如果那小子没有这样能力的话,他堂堂一州的刺史,怎么可能对那个金珏如此信任呢?”臧霸又笑着问道。

    不过,臧霸的心中开始对孙观有了看法,昌霸就是那个性格,说话比较直,可孙观一直都不是个爱说话的性格,可是,自从金珏的使者来到他们这里之后,孙观就一直表现的非常抗拒。

    臧霸认为,孙观想要投降曹操这件事并没有错,可是,既然大家都决定先看看形势,再做出最后的选择,孙观再这么做,就是不把他这首领放在眼中了。

    “大哥,观弟不是这个意思,他也同昌霸一样担心,若是我们也在各自的辖区之中如此大动作的话,势必会损耗非常多的钱粮,如果到时候,境内没有出现蝗灾或者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那我们这么做岂不是徒费钱粮吗?”孙康一看臧霸的脸色,连忙插话,打圆场,也说出了大家心中的疑惑。

    “唉……!既然如此,大家就自行选择吧!”臧霸长叹了一声,沉声警告道:“不过,到时候各位兄弟辖区内真得出现了粮食短缺的情况,你们就得想好要投降哪一方了。我们这些人的辖区可都不是粮食主产区,一旦受到蝗灾的影响,就只能仰食其他诸侯了。”

    臧霸说得是事实,除了他的直属手下徐翕和毛晖所掌控的北海郡东部区域之外,泰山诸将各自掌控的辖区全都会是山海之地,能够用来耕种粮食的土地也就比略阳县和武都郡稍多一些。

    这也是臧霸如此积极的原因,因为,一旦徐翕和毛晖的辖区受到了蝗灾的影响,对他自身的影响也非常大。臧霸之所以敢派徐翕和毛晖攻占北海郡东部地区,就是为了夺得一块粮食场地,因为,他有野心,并不想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就因为粮食而要看其他诸侯的脸色。

    臧霸这么一说,除了孙观,就连先开始最反对的昌霸也开始犹豫了,他们自己又何尝愿意仰食于其他人呢?

    就这样,泰山诸将开了一次很不成功的会议。

    之后,臧霸返回开阳后,便立即从手下又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将他们派往了北海郡东部,协助徐翕和毛晖在那里开始学着徐州的方法,实施那些预防蝗灾的举措。至于臧霸自己所在的老家开阳县,因为地处山区,原本耕地就不多,因此,臧霸并未在开阳县有所举措。

    而昌霸等其他诸将离开后,他反倒成了作为积极的人,他掌管的琅琊郡东部地区虽然是靠近东海,盐碱地比较多,可毕竟比琅琊郡西部多了很多平地,故此,他积极在辖区内也学着徐州开始了防范蝗灾的举措。

    至于吴敦、尹礼,他们二人却也没有大动,因为东莱郡几乎全是沿海区域,他们并不需要靠着种地,出海打渔,熬制海盐,都可以增加收入。

    再说回徐州下邳国,见其他文臣武将都有事做,刘备独独把张飞一个人凉在了城中,于是,张飞也自己给自己找事做,他一方面拿着刘备平日里赏赐给他的钱财,在徐州境内大肆收购生猪,而他自己这带着亲卫,召集整个下邳国内的猎人也开始漫山遍野地猎捕野兽,主要也是去抓野猪。

    作为前任杀猪人,张飞其实也是懂得养猪的,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并不知道阉割这个养猪的秘法,吕活在阉割那些公猪崽的时候,除了几个直属手下之外,他都是在暗处动手,并未将秘法泄露出去。

    刘备知道后,并未加以阻止,其实,张飞聚集全郡的猎人猎捕野兽,对百姓也是很有好处的,在古代,家里的大人或者孩子被野兽叼走,半路咬死咬伤,这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张飞这么做,还能够挽回一些他在徐州民众中的名声。

    刘备自然是乐见其成,怎么会加以阻止呢?

    徐州烧砖烧瓦的工作比略阳县还要顺利一些,究其原因,是因为,徐州这里暂时还未找到刘安提到的石炭矿,因此,工匠们虽然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但是,他们都是老手,没有利用新型的燃料,成功率反而会更高一些。

    有了好的开始,在刘安的指点下,接下来的建筑新式房屋、火炕这些工作就变得更加顺利了。

    刘安在整个过程当中,一直都处在指挥者的位置上,他的一言一行都学自金珏在略阳县时说过的话,别说,这小子别的本事没有,却有记别人说话的话,学嘴的本事。他在下邳城组织修建新式房屋的工作,做得是有声有色。

    新书上传,还请各位读者大大们多多捧场!

    记得顺手给点收藏,推荐票哟!

    (本章完)


………………………………

第171 司马懿的信

    而刘安在工作中,遇到的唯一麻烦恐怕就是燃料的来源了。

    烧制红砖和瓦片需要消耗大量的柴碳,与此同时,房屋和火炕建好之后,更加需要大量的柴碳。刘备他们也发现,火炕这种新式床铺虽好,但是,想要让其起到作用,极度依赖木材,才能让百姓们在这种新式房屋中维持适合的温度,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为此刘备不惜调派下邳城中的士兵,到附近的山中集体砍伐木材,这才在徐州迎来第一场大雪之前,为整座城市预备下了足够的柴薪。

    刘安在徐州下邳城度过了一个忙碌、温暖而又幸福的冬天。刘备不仅每天给他提供上好的食物,还给他送去了美人。

    若不是金珏的那本《皇帝培训手册》还对他有着极大的诱惑,现在的刘安在下邳城里真还有那么一点乐不思蜀的感觉了。

    ……

    再说略阳县,这一日,司马懿的信送达了略阳县,金珏展开信一看,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他把这封信递给议事厅中的其他人,道:“世伯,世兄,你们都看看吧!”

    众人轮流一看,皆是吃了一惊。

    司马懿在信中谈到了两件事,

    第一,吕布已经出兵攻占了大部分并州郡县,将于明年秋收之后,将弘农郡和左冯翊郡中北洛河以东区域正式归还给马腾。

    司马懿就此事询问金珏,在放弃弘农郡这件事情上,金珏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提供给他。

    事后必有重谢。

    第二,正如金珏所预料的那样,杨沛仅仅被司马懿劫走一个月,吕布已经派人将其送到了弘农郡,大概半个月之后,人就会送还给了金珏。

    之所以没有跟着这波信使一起送回略阳县,具体的原因司马懿却并没有说。可是,金珏却猜到了,想必,做了一回强项令的杨沛被负责留守河东郡的吕布部将给打了,现在的杨沛必然是在弘农郡中养伤。按照金珏对吕布的了解,出手打伤杨沛的人必然是魏越。

    即便金珏再三提醒,吕布现在身边最受他信任的人还是魏越。

    事实上,也正如金珏所预料的那样,杨沛被魏越在盛怒之下,一鞭子打破了头,而司马懿心中也对此事极为不满,更不愿意就这么把自己劫来的贤才又乖乖地送还给金珏,因为,他现在已经视金珏为他最为强劲的对手了。可是,既然吕布已经下了命令,若是他再把杨沛强行留在吕布军中,到最后也只会害了此人的性命而已。

    “珏贤弟,你怎么就这么肯定,温侯一定会把人送回来呢?这个杨沛究竟有什么能力让你如此看重,而又让吕布如此的无法忍耐呢?”傅干看完之后,非常好奇地问道。

    “嗯!杨沛吗?若是此人落到明主手里,他就是个郅都似得的人物,若是他在我的麾下效命,那他就是我的……”金珏说道最后,回想了半天,似乎历史上的强项令或者酷吏没有一个得到好下场的。

    “呵呵呵,你小子是想说杜周是吧!”第五巡闻言笑呵呵地接上了金珏未说完的话。

    也怪金珏自己的学识不够,他对汉朝历史人物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汉武帝手下十大酷吏,也并不是全都没有能够得到善终,比如赵禹,杜周。

    尤其是杜周此人,杜周不但自己寿终正寝,他的子孙在西汉王朝中更是相继为高官,终西汉之世,簪缨不绝。比起他的老上司张汤,强出太多。

    第五巡将杜周此人的平身给金珏大略讲解了一遍。

    金珏听完,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却又摇了摇头,道:“不错,第五世伯大体上说得没错。可是,这个杨沛忠诚似郅都,廉洁似张汤,比起杜周的为人要强出百倍。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两位世伯,各位世兄,以后若是珏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们有意见尽管当面指正我就是了。

    小子也事先声明,你们一定认为是错的,并不是一定就是真理,小子并不会全部听从你们的建议,会用事实证明,我的一些选择最终是正确的。小子还是希望你们能够尽可能的多提一些建议。”

    “呵呵呵,难怪你小子这么笃定吕布要么把人杀了,要么会把人送回来,原来如此啊!”韦端也笑着感叹道。

    吕布军中武夫较多,如果是平时,有杨俊等人护翼,杨沛还不至于这么快就惹怒了吕布和他手下的武将,可是,杨沛刚刚上任就碰到了吕布出兵攻打并州这么大的事情,平日里的文官也都随军一起出征了。

    众人这才明白,金珏为什么会猜得如此之准。

    “唉!堂堂温侯,如今也成了一州的牧守,居然容不下一个小小的正直之臣,珏贤弟,这个吕布未必能够持久地占领并州啊!”傅干感叹道。

    “这不是刚好吗?他用不上,我这里却极度缺少这种人才,如今满城的黄巾军,若是没有这样的一个人物替我治理他们的话,时间长了,连我都都无法彻底掌控住他们了。”金珏却显得非常高兴。

    作为一军之主,要适当和下属保持距离,保持神秘感,让他们怀有敬畏感,而且,一些金珏不好做的事情,等杨沛来了,一并交给做就是了。

    相比较而言,除了已经年迈的第五巡之外,金珏的这几位世伯世兄却都没有杨沛那种敢于严格执法的魄力。

    第五巡为人耿直,刚正不阿,原本也是一个很好梳理如今略阳县治安的好帮手,可惜,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再加上现在是冬天,天寒地冻,万一把他老人家冻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故此,金珏只能等杨沛来了之后,让他担任略阳县县令,当金珏手下的酷吏和强项令,说穿了就是他手中的一边利刃。

    略阳县和武都郡中,除了雷定五部氐族部落之外,就再无其他世家豪族,可是,略阳县内如今聚集了八万多黄巾军,必须要有有魄力敢于严格执法严格管束他们才行。

    新书上传,还请各位读者大大们多多捧场!

    记得顺手给点收藏,推荐票哟!

    (本章完)


………………………………

第172 路有冻死骨

    就在当天,金珏写好了回信,让使者转交给司马懿。

    在信中,金珏只给司马懿提了一个建议——弃地存民。

    无论是弘农郡,还是北洛河以东那片区域,扔了也就扔了,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可是,在乱世之中,治下百姓越多,好处也越多。

    百姓多了,就有更加充足的兵源,百姓多了,就有更多的农夫和工匠,为统治者提供粮食、税收和武器等等。

    不过,金珏提醒,在迁移这两片区域百姓的时候,既不能粗暴行事,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想要顺利迁移走百姓,无非就是以利诱之,土地就是最为现实,也是作为有效的诱惑工具。

    而他告诫司马懿不能做的太过分,就是说,不能将两地的百姓全部迁走,像是当地的大中地主可以将他们留下,只带走佃户即可。

    金珏还提醒司马懿,现如今的河南郡,因为曹操突然带走了汉献帝,只留下杨奉一个人把守着虎牢关,故而,此地正处在一个权力真空的时期,因此,金珏建议,让司马懿立即派兵将虎牢关以外河南郡各县乡里中的百姓强行迁到河东郡去。

    金珏特别点名,在河南郡就可以用强,因为,若是妇人之仁地留下一些不愿意迁徙走的百姓,就等于资助即将占领这里的曹操。等到明天曹操缓过进来,势必会在夏收或者秋收之前,就带兵进入河南郡。

    关于这一点,金珏还真猜错了。因为,曹操已经制定好了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尽早出兵进攻徐州,将这个目前对于曹操军而言最大的敌人先解决掉。

    关东的诸侯如今都在抢时间,袁绍想要先一步解决公孙瓒,而曹操这想要先一步解决刘备。

    司马懿接到在接到金珏的回信之后,大呼了三声‘妙妙妙’。

    接下来,司马懿的动作比金珏想到更加激进,甚至可以说是疯狂。

    在第二年,也就是建安二年,司马懿不但将河南郡中能够找到的百姓全部强行迁移到了河南郡,跟在之后,曹操军发动对徐州的突袭时,居然联合杨奉,利用疑兵之计,骗过了防守陈留郡的夏侯惇,劫走了陈留郡和颍川郡的乡里中很多百姓。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杨沛,他在弘农郡中修养了大半个月,总算是养好了伤。司马懿也没有亲自来送他,而是让手下直接将杨沛,连同他的家人一起送往了略阳县。

    今年的冬天有些奇怪,到十月中旬,函谷关外并未下雪,可是,一过潼关,就如同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关中三辅却早就已经进入了冬天,冰雪覆盖着大地。

    幸好,金珏预防杨沛一行会遇到这样的天气,提早将一辆特制的马车送到了弘农郡,目的自然是让杨沛一家人在路上能够少受一点苦。

    事实上,这辆马车的确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杨沛一家人在寒冷的冬天里还能感受到温暖。

    马车里的保暖物有二。

    其中之一是一张被刀砍、箭射,弄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