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培养手册-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李先生,司马兄,你们想一想,这天下间除了我这个傻子之外,又有何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就算是曹操真得不篡权称帝,他的儿子,他那两个家族中的人会愿意吗?”金珏句句诛心地问道。

    听完之后,李孚这次是真得服气了,道“原来如此,没想到金太守如此年纪,居然如此懂文若先生的心啊!”

    他不得不承认,金珏分析地很有道理。

    不过,这个榜单宣扬出去的话,必然会在大汉疆域内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这个时候,就连远在冀州的李孚都已经听闻,淮南的袁术已经准备称帝了。这个排行榜一出,这不是在赤果果地打汉献帝的脸吗?

    金氏兄弟当初在洛阳城杨安殿里力证袁术必反,真得差一点就被汉献帝给杀了头,这件事,已经到了被传言地天下人皆知地步了。

    说真的,先开始,小皇帝认为金氏兄弟不过是小人物,他并没有把这个流言放在心上。而曹操心怀叵测,他看汉献帝没有察觉出其中巨大的隐患,便没有提醒于他。

    况且,曹操也没有义务逐渐恢复汉献帝渐渐失去的人心和名望。

    而荀彧是没有办法做任何事。他心里是忠于汉献帝的,可汉献帝却未必会与他真正的交心,说到底,现在的荀彧先是曹操的幕僚,才是汉献帝手下的大臣。

    接下来,当着李孚的面,司马懿和金珏也并没有避讳,他们两个详细探讨了一番,之后,吕布军如何借道攻打东郡,如何把东郡的百姓尽可能多的迁走等事宜。

    谈完这些之后,司马懿去探视过自己的弟弟,以及如今已经身体大好的甄家兄弟,而李孚却是寻访过他的同乡时苗。

    时苗此人原本是个火爆脾气,在历史上,他敢直接喷但是的太尉蒋济为酒鬼,其人的脾气可见一斑。可是,经过这个冬天,他通过对金珏的,以及对整个略阳县的观察,暂时歇了心中的怒气,打算暂时为这个居然极看重自己的小太守效力,这个时候的他,反倒比李孚显得更加洒脱一些。


………………………………

第208 搞笑的效仿者

    随着司马懿和李孚的离开,第三个大汉排行榜又一次大汉王朝的焦点。

    比之汝南许劭兄弟那个所谓的月旦评,要更有公信力一些,而且,许氏兄弟为了躲避十常侍和董卓,相继远走他乡,没有了这两个灵魂人物,而许劭与其邑人李逵,其兄许靖相继交恶,故此,月旦评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便逐渐消失了。

    说起来,许氏兄弟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最明显的例子有两个,许劭鄙薄曹操的为人,可是,在曹操的胁迫下,他还是评点其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而第二个,就是扬州刺史刘繇和不远千里投奔他的同乡太史慈。

    孙策起兵攻略江东的时候,就曾有人劝说过刘繇,他可以任用太史慈为大将,以拒孙策,可是,刘繇本人却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

    许劭先开始避乱江东的时候,投靠的人就是刘繇。

    从这句话中可知,许劭不但见过太史慈,而且,他还评点过太史慈,具体怎么说的,没有留下相关的记录,可他一定说过太史慈不可为大将。

    从这两个例子来看,第一,许劭此人没有士大夫的节操,明明看不起曹操,却还是点评了对方,第二,有眼无珠,刘繇手下唯一一个能够对抗孙策的人就是太史慈,而许劭偏偏看不上这个异乡人。

    至于许靖,于刘备包围成都之时,他居然欲越墙叛逃,为刘璋所俘获。

    此人的品性可见一斑。

    不过,金珏编制的这个大汉忠臣榜一经传播,却很难像前两份榜单那样,得到天下大部分士人的认同。

    前五人当中,种家、荀彧和孔融当之无愧。可苏则又是什么鬼,还有刘备的那个所谓汉室宗亲,谁认证的呢?

    反正一直跟在汉献帝身边的宗正大人看到这份榜单的时候,有些懵逼。

    现如今,天下诸侯当中,刘表和刘焉都是鲁恭王刘余后裔,勉强算是汉室宗亲,可是,刘备在未继任徐州刺史之前,他只是一个靠着织席贩履、出身寒微的小人物而已,据他自己说,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可是,世人都知道,这个刘胜最有名的,不就是他能生儿子吗?

    据汉书记载,他在世的时候,子孙人数加起来居然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多人之多。

    如此以来,中山国附近的刘姓之人岂不都成了汉室宗亲了吗?

    而排行榜后面五个人,大部分士人在看到他们的名字之后,也都反应过来了。这个榜单编纂者这次显然是搞笑的。

    至于两个后补人选,孙策的实力和能力已经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个金玮又是什么鬼呢?

    有人听说金玮成了吕布的乘龙快婿,可是,跟吕布结亲,这不是在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吗?

    袁术要造反的事情,整个江淮地区都已经传遍了,这件事,已经成了在许县驻跸的汉献帝这段时间最大的禁忌。

    因为,当初金氏兄弟的那件事,这位小皇帝已经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当然,更多的人认为这是天子年纪还小,耳根子软,容易受到身边大臣蒙蔽所造成的。如今有了天下第二忠臣荀彧的辅弼,兴许,这位皇帝陛下长大了之后,识人辨人的能力也会大为改善。

    毕竟,这位小皇帝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事实上,的确是有很多见过他的大臣,都交口称赞他这一个优点。可惜,优点若书转化不成能力,终究也只是个废柴而已。

    汉献帝想要在奸雄曹操手底下翻身,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一件金珏早就预料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一直跟随刘繇逃到豫章郡的许劭,在看到前两份榜单自耦,也终于耐不住寂寞,向世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由许劭亲自编纂的‘大汉英雄榜’也迅速从江东传到了中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终于出现了跟风者了。

    大汉英雄榜如下:

    第一,袁绍,四世三公,威震天下。

    第二,曹操,裹挟天子,将来必然不是纯臣。

    第三,刘表,汉室宗亲,威布江南。

    第四,刘繇,汉室宗亲,虽然小败于叛臣袁术的部下孙策,但是,也是大汉股肱之臣。

    第五,刘和,汉室宗亲,前幽州刺史刘虞之子,矢志为其父报仇。

    第六,刘璋,汉室宗亲,益州刺史,德安益州。

    第七,张扬,汉大司马,与天子一起东狩,忠心耿耿。

    第八,华歆,豫章太守。

    第九,士燮,交州刺史。

    第十,马腾,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有识之士在看到这份榜单之后,全都为此而大失所望。

    许劭此举纯粹就是搞笑的。

    因为当许劭的这份榜单传到中原的时候,被他弄到第八位的豫章太守华歆,居然在孙策使者虞翻的劝说下,举全郡向孙策投降了。

    也就是说,让许劭看不上的孙策,居然成了他的主公,好在,就在孙策带兵进入豫章郡,和华歆进行交接之前,这位鼎鼎大名的人鉴评论家已经病死了。

    因此,这个大汉|搞笑|英雄榜,就成为了许劭留给世人的绝笔。

    至于是被气死的,还是因为羞愧而死的,世人就很难知道具体的情况了。

    许劭在评点人的时候,根本就不看对方的真正实力,而是全凭自己的好恶写下的这个榜单。很显然,在这份榜单中,他既看不起叛臣吕布和孙策,也看不起出身低微的刘备。

    此时此刻的徐州下邳城刺史府议事厅之内,一个中年大胡子,一边豪饮着杯中的美酒,一边缕着颌下的长须,放声大笑道:“哈哈哈,没想到,老夫也能上一次榜单,玄德贤弟,我马上就要走了,到现在,你还是不肯告诉我,这三份榜单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吗?”

    此人正是刘备费尽了千辛万苦,为此不惜得罪袁绍和袁谭,攻破北海郡,营救出其家人,才好不容易招揽到此的孔融孔文举。


………………………………

第209 挽救孔文举

    只是,让刘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废了这么大的力气,才请到的这位天下名士孔融孔文举,居然刚一在得到汉献帝下达给他的征召书之后,就马上准备离开徐州,到许县走马上任,担任将作大匠一职。

    将作大匠,相当于后来的工部尚书,不过,在隋朝之前,这个官职的品级低于九卿。汉献帝的这份征召书,并没有显示出曹操有多看重他。

    可即便如此,那毕竟是出自天下之主汉献帝之手的命令,孔融执意要走,刘备也不好强留他。

    恰在此时,大汉忠臣榜先金珏派出的使者一步,传到了徐州。

    现如今,金珏所编制的排行榜,虽然引起了颇多争议,但是,事实上,已经得到了天下士人的认可,即便这次的榜单争议更大,可是,各地士人一拿到手,还是会在暗中尽快将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故此,这东西根本就不需要司马懿和金珏像以往那样,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地派人传播了。

    第三份榜单传到刘备等人手里,张飞那厮喝多了酒,一时嘴快,说了句“这小子真不地道,这一次,怎么把大哥的排名弄得这么低呢?这个苏则是什么鬼啊?”

    言者无意,听着有心,孔融虽然比张飞喝得还多,但是,他是豪饮之人,酒量很大,脑子比张飞清醒多了,一下子抓住了张飞的话柄,便开始反复向刘备询问撰写榜单之人。

    刘备闻言,瞪了一眼张飞,抬了抬下巴,张飞无奈,只能作势往酒桌上一趴,开始装醉,立即上去四个侍卫将张飞四仰八叉地抬走了。

    张飞被弄走之后,刘备这才笑着对孔融回答道:“文举兄,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三弟一贯好酒,一喝酒就喜欢耍酒疯,说胡话。能够书写这份榜单的人,必是闻名天下的隐逸之士,又岂能如同我三弟所说的那样,是什么小子所写的呢?”

    孔融虽然与张飞没有深交,但是,他却知道,酒后吐真言,一个喝醉酒的人一时无心之语是真话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好酒,也喜欢和朋友喝酒,故此,他见过这样的场面很多次。

    不过,孔融也承认刘备所说的话也并没有错,因为,这三份榜单,又岂能是一个小子所写的呢?张飞说得这句话,孔融听到后,的确引起了他心中很大的困惑。

    这时候,刘备忍不住又劝道:“文举兄,您还是再多多考虑一下,我并不是一定要留您继续与在这里。只是,曹操那厮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在徐州屠城,在兖州屠戮名士边让,听说,他不但杀了边让,还将其妻妾也一并夺走。

    文举兄,你性格方正,正如这份忠臣榜单上所言,曹操现在是顾及陛下的面子,才会容你去当将作大匠。以后,他一旦势力大张,未必就会再看陛下的面子,到时候,文举兄您就真得危险了。”

    “唉!玄德贤弟,你说的,我都懂!可是,身为人臣,岂能避让宵小之辈,我辈在这乱世,能够死于王事,不正人臣之仪吗?你还是不要在劝我了?”孔融放下酒杯,坐直了之后,正对着刘备,叹了声气,正色回答道。

    这就是孔融。

    “唉……!”刘备闻言,也长叹了一声,闭上了嘴,他心知,既然孔融拿定了主意,其他人很难再说动他了。

    可就在这时,酒宴之上,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的徐庶突然说道:“文举先生,徐某虽然并不知道这三份榜单究竟是出于何人之手,可是,我大概已经从这第三份榜单猜出了其人大致的来历。怎么,文举先生您可有兴趣去认识一下此人吗?”

    徐庶突然这么说,是因为,他从孔融刚才看到这份榜单时,激动兴奋地神情,想到了一个方法,一个可以救下孔融一家人的方法。

    徐庶也很清楚,孔融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敬佩孔融的为人。

    孔融四岁让梨在后世可谓是人所共知,可是,在东汉末年,真正让孔融名传天下的,却是孔融小时候和大名士李膺之间那段著名的对话,以及孔融和兄长,以及其母在党锢之祸中争死这两件事。

    故此,徐庶也不希望孔融就这么自投罗网似得去许县。

    “哦!元直是吧,你说说看,若是你说的有道理,在去许县赴职之前,老夫亲自去认识一下这位名士,也不是不可以?”孔融闻言,双眼闪过两道精光,捋着胡子回答道。

    “哈哈哈,文举先生,这可是您自己说的。到时候,您可不能耍赖啊!”徐庶笑着说道:“徐某从这第三份榜单上看出了三点可疑之处,请诸位和文举先生斧正。

    第一,这位隐逸之士必然与那金氏兄弟有关系。

    很显然,当初,为了袁术,当今天子对金氏兄弟的所作所为如今已经天下皆知。而现在袁术反迹已现,此人却依然还是把袁术列入到了忠臣榜。

    要么,此人根本就看不清当今天下的局势,要么,此人就是想要利用此事羞辱一下当今天子。

    第二,后备名单中,当事人金玮赫然在列。

    他如今只是温侯的女婿,何德何能能够被列入榜单。可是,徐某也曾听闻,就因为对陛下的态度问题,金氏兄弟已经反目,要不是吕布将金玮半路劫走,这个时候,金玮肯定还是为当今天下效力的。当然,徐某也不知道这个传闻究竟是不是可信。

    至于第三,就是这个让天下人都感到极为困惑的第三名苏则了。

    荀文若还倒罢了,可他又有何德何能能够排在文举先生您的名字之前呢?可是,人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苏则他是三辅人,而金氏兄弟也是三辅人,既然此人与金氏兄弟有关系,那么此人也很有可能是三辅人,至少他也会是关中人。

    由此,徐某推测,此人现如今,必定在关中居住,很有可能就在金珏那小子的略阳县或者武都郡之内定居。”


………………………………

第210 一语惊醒局中人1

    徐庶分析完之后,目光灼灼地盯着孔融,问道:“怎么样,文举先生,您认为徐某刚才做的这些猜测,可都对吗?”

    孔融端着手中正要灌入空中的酒杯,沉吟了好半天,这才爽快地回答道:“嗯,不愧被玄德贤弟如此看重,元直,你能够从这份榜单中分析出这么多东西,真得令我叹服啊!”

    “那,文举先生,你何时动身去略阳县呢?刚好,使君这里刚好有一个金珏的手下暂时滞留在这里,您什么时候启程,此人刚好能够给您做个向导。”徐庶见孔融承认了,他笑吟吟地问道。

    “这,……”孔融闻言迟疑了。

    说真的,孔融刚才答应的话,只是一句戏言而已,他心中并不认为徐庶能够凭着第三份榜单就能够猜得出编纂者的来历。

    可孔融是个极为豪爽之人,他也只是迟疑了片刻,便大声说道:“也罢,就先去关中走一趟又如何,有传言不是说,蔡公之女嫁给了金珏那好运的小子,这一趟,老夫刚好也想见一见故人之女。”

    于是,事情就如此极为荒诞地定了下来,被徐庶一句激将之言,孔融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

    徐庶能够分析出来的东西,其他聪明人也能想到。

    几乎是同一时间,颍川许县内,曹操的议事厅内,郭嘉看完第三份榜单之后,断言道:“主公,这东西不用在派人去查其来历了,我可以肯定,此物必然是出于金珏那小子之手。”

    曹操闻言,满脸都是困惑之色,他第一次对郭嘉的猜测产生了疑问,于是,他把目光转到了荀彧的身上。

    此时的荀彧,在外人看来,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心第一次乱了。

    “文若,文若?”就在其身旁的钟繇注意到了曹操的目光,同时,他也察觉到了好友居然在这个时候有些走神,便急忙隐蔽地用手拉了拉好友的衣袖,低声叫了他两声。

    荀彧猛然醒悟,他刚才的确是有些走神,但他却还是听到了郭嘉所说的话。

    于是,荀彧抬头与曹操对视了一眼,神色淡然地回答道:“不错,主公,我也认同奉孝的判断。”

    很显然,荀彧也从这张榜单中推测出这东西的确是出自一个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人的手笔。

    只是,真正让他心乱的,正是这份榜单上,金珏对他的那句评语。荀彧实在是想不通,一个十五岁的半大小子,如何能够将他所思所想,说得如此准确呢?

    “哦!这么说,一直以来在暗中散播对孤种种不利消息的人,就是这个小子啦!”既然荀彧都这么说了,曹操自然也就只能相信他手下两大谋士的判断了,末了,他咬牙切齿地感叹道:“看来,孤以往还是太心慈手软了一些啊!一个小孩子居然都敢不自量力地与孤为敌了。”

    “主公不必忧虑,那小子不过是疥癣之疾而已,根本不需要您对他如此重视。传闻虽然说那小子拥兵十余万之众,但是,他如今只据一县之地。因此,依我看,要不了多久,也许就在今年之内,他那点小势力,很快就会因为粮食的问题而土崩瓦解。”程昱听完,不以为意地劝解道。

    程昱刚一说完,议事厅中的大部分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建立势力,养兵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哪有那么容易呢?即便如同传闻中所说的那样,金珏手下聚集了十余万黄巾军,可那又如何?

    若是没有粮食的话,一切皆休。那些黄巾军反过来就会把他的小身板给拆了当饭吃。这一点,尤其是对经历过兴平元年那次大旱加上大蝗灾之后中原人的认识最清楚。

    “哧!”可就在这时候,居然有人笑场了。

    众人循声望去,居然又是敢当着曹操面喝酒的郭嘉。

    “怎么,奉孝,你认为我说得不对吗?”程昱为人刚直,火气也不小,被人如此耻笑,若不是在曹操面前,他早就破口大骂了,他含怒问道。

    可郭嘉并未正面回答他,他坐直身子,冲着曹操和荀彧一拱手,说道:“主公,文若先生,有了这个判断。现在,我终于把之前所有的事情全都串起来了。

    主公,当初,文若献上的驱虎吞狼之计,在即将成功之际,吕布突然发神经,居然没有趁机拿下徐州,反而出兵帮着刘备大破袁术。在那个时候,就曾有传闻说,是一个瘸了一条腿的小孩子破解的此计。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荒诞无稽地笑话罢了。

    之后,吕布借兵奇袭兖州、北返河东,于去年年底,更是趁机拿下了整个并州。诸位,以你们对陈宫的了解,他像是能够为吕布献上如此妙计的人吗?那个时候,无论是刘备还是吕布,他们手下能够为他们出谋划策之人,除了陈宫,你们还能相出什么人吗?”

    “这……”曹操闻言,用手揪着胡子,皱着眉头苦思起来。

    当初,吕布军和刘备军突然发生这些奇怪转变的时候,不但是郭嘉和荀彧在苦苦思索,究竟是何人破了他们的计策,相出如此的妙计。可是,即便是对很多天下名士都非常了解的荀彧也无法相出此人究竟是谁?

    “不仅如此,你们难道就不觉得,马腾拿下汉阳郡,是不是太容易了一些呢?西凉诸势力在讨伐李催郭汜的时候,吕布军出兵的时机也配合的太精准了吧!想必你们也从陛下那里听说过,在马腾骗下汉阳郡之前,陛下并未赐给他接任凉州刺史印信。

    而恰在这时候,一个人离开了吕布,进入了关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此人凭着数千杂兵攻破了枹罕城。若是你们这个时候,还把一切都归于巧合的话,郭某也就无话可说了。”郭嘉说完,不在看任何人,继续瘫坐在那里,自顾自地饮酒。

    一语惊醒局中人,也只有郭嘉这个敢于、善于跳出局中的人,才敢这么想。


………………………………

第211 一语惊醒梦中人2

    郭嘉的话说完,议事厅里立刻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此时,他们全都在自己的脑海里反反复复刚才郭嘉所说的每一句话。

    单独听来,所有人的感觉都是荒诞不经,可串联起来,在座的绝大多数人都不得不承认,郭嘉最后分析得并没有错。

    根据情报,吕布还在徐州的时候,他和刘备身边的确是只有一个陈宫还算是拿得出手,陈登只具备半个军师的能力,他的才华在实干上。除此之外,他们再也想不到有人能够同时给刘备和吕布献上如此精妙且目光深远的计策了。

    “奉孝,我承认你分析的不错,刚才多有不敬,还请你见谅。可是,那个该死的小子如今躲在关中,离此有千里之远,我们就算是知道了,也奈何他不得啊!总不能派刺客刺杀他吧!”程昱性子烈,却也是敢担当之人,他先是主动承认了之前的错误,接着问道。

    在汉代,派刺客谋杀士人,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