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培养手册-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珏听完,含笑地点点头,没有在开口解释,因为,魏延所说的话,基本上已经把他接下来要做的解释全都说完了。
成廉地看了一眼这个突然被金珏超拔起来的小将,虽然心中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但是,他也自知自己在谋略方面的确是有所欠缺,这一点,他就算是再如何嫉妒魏延,也没有任何办法。
想到这里,成廉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应该让金珏给自己推荐一个军师之类的帮手了呢?
“可是,公子,文长,若是你们分兵走了之后,张鲁军在城中看清了我军的虚实之后,在这个时候出城应战的话,我军正处于最虚弱的是,用应该如何应对呢?”就在此时,傅彤问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跟着直摇头,依然并不是太看好金珏制定的这个极为大胆的计划。
金珏闻言,面色平静地回答道:“还是那个问题,将领?
张鲁经过一次大败之后,他自己的胆魄已失,可就算是他或者城中的其他聪明人能够很快从城上看出我军分兵,可在那个时候,张鲁自己还敢亲自领兵出城与我军交战吗?要炸掉,在拿下汉中郡后,张鲁已经在这里养尊处优了五六年,早就没有当初攻打汉中郡时候的胆气了。
而与此同时,我自己若是出现在城下,就是要告诉张鲁进攻南郑县县城的人就是那个瘸腿的小子。即便杨任此人再如何愚忠,张鲁一旦得知此次领兵进攻南郑县的人是我的时候,他就不敢再信任他们。至于剩下的人,阎圃虽然聪明,可他毕竟只是个文官。
没有了得用的武将,我我这里还有傅彤、沈将军娄将军,你们会怕那些无名之辈吗?你们还有一点没有想到,在如今的汉中城里,还有我之前随同杨任一起放回来的那一万多汉中郡被俘的士兵。他们如今再听到我和成将军的名字,即便被逼出城,真得就敢和我军正面交锋吗?
我甚至还希望他们能够派兵出城,在金臂弩面前,他们又能坚持多长的时间呢?说不定,我派人去招降的话,那些曾经败在我手中的汉中郡士兵会立刻倒戈投降于我军呢?
而且,文长刚才的解释的并不完全。我制定的计划中,伏击敌人是要分步骤的。首先,在进攻南郑县的时候,我是提前拍鲍大哥率领军中的游骑,到南郑县以西的要道上,负责劫杀张鲁从南郑县派出到沔阳县或者阳平关求援使者。
如此一来,成将军和文长只需要先向北,到通往褒中县的要道上埋伏即可,等击败那里的援军之后,再向西设伏。至于我军身后的安阳县和成固县,有沈弥和娄发两位将军,领军堵住他们的城门。我想,这两位将军不会连这两个县城里的守军都打不过吧!申仪只要稍后能够带兵跟上来就行。
而在这个计划中,成将军和文长所部兵马的行军速度就成了重中之重了。这也就是我一直让你们一直率兵在上庸附近练习跑步的重要原因。虽然上庸县周边的地理环境与汉中郡西部各县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上庸县的道路要比西部艰险很多。那么,你们都能够很快适应那里的地势,到这相对平缓一些的地方,速度岂不是会变得更快乐吗?”
“哈哈哈,公子,既然如此,那我们还等什么,赶紧出发吧!”成廉听完,心中大定,立刻站起来大声嚷嚷着让金珏立即出兵。
“成将军,你自己没事,可你手下的士兵还是要歇歇脚。今日先休息一天,明日一早立即出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254 突发情况
金珏制定的计划,就是要以人数出于劣势、但更为精锐的兵力直击张鲁军的大本营,将其击败之后,在分兵各个击破其他地方的援军,最后将张鲁军困在南郑县县城之中。
这个计划看似极为冒险,却已经把对手接下来每一个步骤的应对全都提前预料到了。只要张鲁军一直被困在南郑县城中,那么,就算是城中的百姓人数再多,张鲁也只是一头失去了爪牙的困兽而已,根本就不足为惧了。
第二天一大早,依然是金珏第一个在天没亮的时候,便吩咐人将炊事班的人全都叫起来,提前为即将出征的士兵们埋锅造饭。
只是金珏并不清楚,局势因为一个小小的变化,正向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变化。
原来,突然从陇县消失了的那股钜鹿郡黄巾军,十几日最后,突然出现在了秦岭北麓一处非常重要的关口型城市陈仓。
韩信施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从汉中奇袭陈仓,进而夺取三秦之后,使得这个小城名扬天下。
陈仓城城小却非常坚固,而其坚固程度,根本就不是金珏之前攻破地枹罕城能够相比拟的。可就是这样一座坚城,因为在乱世中却一直没有经历战乱,陈仓县的三位主官疏于防范,被这股黄巾军一举偷袭成功,他们又一次占据了这里。
这一次与黄巾军上一次占据陇县不同,那一次,钜鹿郡黄巾军只是在走投无路之下,随便挑选了一县,进而将其攻占的。
只能说陇县倒霉。
而自从上一次偷袭之后尝到了甜头,而金珏放火焚烧略阳县也给这股钜鹿郡黄巾军以很大的启发,故此,他们这一次突然从陇县消失,就是带着很明显的目标,直接奔袭陈仓。
马腾本人志向并不大,他能够全取关中和凉州就满足了,至于夺取整个益州,真没有想那么远。同样,张鲁谨守自己的汉中郡也就满足了,最多就是经常派兵去骚扰一下刘璋的巴郡,至于像刘邦那样,从汉中偷袭陇右或者关中,也从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故此,陈仓在他们两个军阀的眼里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甚至还及不上之前的陇县。
可钜鹿郡黄巾军能够想到的关中重要的县,除了被金珏一把火烧成灰烬的略阳县、陇县,剩下一个就是陈仓县了。
而钜鹿郡黄巾军占据这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恶心、或者说,稍微威胁一下汉中的张鲁。
钜鹿郡黄巾军恨金珏不肯承认自己是转世的天师,可他们却更恨五斗米教的张鲁。张氏三兄弟领导的天师教事实上已经失败了,可张鲁的五斗米教却在汉中郡成功了,这让张氏三兄弟的铁杆们如何不羡慕嫉妒恨呢?
既然韩信能够从汉中奇袭陈仓,那么,只要钜鹿郡黄巾军一占据陈仓,就可以威胁到张鲁。不管这个威胁是大还是小,全都是威胁无疑,一旦消息传到汉中,张鲁肯定会做出应对的。
因此,钜鹿郡黄巾军一占据陈仓县,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将陈仓县里的世家和那些大地主们家中的所有人的全都赶出了陈仓县。
于是,陈仓县又失陷于黄巾军的消息,不但很快传遍了整个三辅、凉州,而且,也很快传到了张鲁的耳中。
得到这一消息,并派人查探清楚之后,张鲁立即又召集手下人,商议对策。
“军师,你说我军该如何应对呢?”张鲁头一个自然就是要问阎圃的意见。
“嗯!主公,为今之计,我们还是要把注意力放在阳平关那里,当然,也要防范刘璋趁此机会趁火打劫。至于陈仓县的黄巾军,他们兵力不足,几次成功占据马腾手中的县城,只是因为偷袭的缘故,而且,陇县和陈仓县全都是小县,城池固然险固,但是,这两个地方必然是疏于防范才中招的。
故此,我们只需要派一个行事谨慎之人去褒中县盯着即可。”阎圃淡然地回答道。
张鲁一直以来,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益州其他各郡县,尤其是巴郡,因此,阎圃担心,刘璋会趁着这个机会出兵夺回巴郡,进而威胁到汉中郡。因此,阎圃认为,与其担心对汉中郡根本构不成威胁的陈仓黄巾军,还不如多多注意刘璋军的动向。
“大哥,阎军师的话没错,小弟恳请领军去巴郡,防止刘璋趁火打劫。”张卫又一次主动站出来请命道。
这个时候,张卫也已经想通了,有阳平关天险在,那个瘸腿的小子就算是有百万雄兵又能如何呢?何况,对方还很缺少粮食,根本就无法持久呆在阳平关外。与其这样,还不如领军到巴郡,从刘璋身上找补一些东西,以弥补自身的损失。
一直以来,张鲁军就是这么干的。
而明明占据着优势的刘璋军却一直被张鲁军所压制,足见刘璋个人的能力,用‘暗弱’两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没想到,这一次张鲁本人却并不同意阎圃和弟弟的意见,他固执地认为,那股黄巾军实力再弱,可连续两次偷袭成功,并占据被偷袭的城池,足以说明这股黄巾军的能力,若是不提前挡住汉中郡方面褒斜道的出后褒中县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这些黄巾军脑子一发热,就主动跳进汉中郡,到时候,就会给他的治下带来的天大的麻烦。
故此,张鲁听完二人的意见,直摇头道:“不行,孤认为,不能小视任何对手,尤其是这个时候,军师,你立刻将之前那一万人全都派到褒中县去。”
张鲁这句话中所指的那一万人,虽然没有详细说明,可在场的人心里面却都清楚,就是跟着杨任一起被金珏莫名其妙就被放回来的一万名士兵。
这也是阎圃和张鲁都判断,金珏军缺少足够粮食的重要依据。若是换成其他势力,在有充足粮草的情况下,又怎么会平白无故放走一万士兵呢?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255 刘璋军的动向
这一万人返回到汉中郡之后,同杨任一样,都成了张鲁心中始终无法拔除的一根刺。
将这一万人就此解散,张鲁自然不甘心,这么做,岂不是说他怕了金珏那个瘸腿小子。事实上,张鲁内心当中的确是怕了金珏,可这种事,心里面明白,却不能宣之于口,更不能做得太明显。
之前,张鲁自动放弃武都郡南部,还可以对手下辩称那里耕地不多,占据下来,不但要浪费兵力防备金珏军和氐族人,还没有多少油水。这一点,汉中郡的人都可以理解,可若是他就此解散一万士兵,那就是在告诉整个汉中郡中的所有人,他张鲁真得怕了一个十五岁的半大孩子了。
于是,张鲁便想趁此机会将这一万人弄到其他地方去,只要不留在身边就好,而现如今,褒中县那里有了一定的危险,将这一万人派过去防守,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不光是阎圃和张卫,在场的人听完,心里面都知道其中的原因,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反对张鲁做出的这个决定。
为什么不把这一万人派到南方去防范刘璋呢?
因为张鲁担心,这一万人会转投刘璋,就这么简单。
于是,张鲁随便派了一个手下之前没有参与过进攻略阳县那一战的小将,率领着一万人去了褒中县。
之后,这个小将接到金珏故意放跑的、张鲁派到各县求援的求援信之后,带着褒中县内全部士兵准备返回南郑县,结果,刚一遭遇成廉和魏延埋伏在半路的伏兵的时候,这一万人一看到为首的将领中有成廉在,便立即选择倒戈相向,不但将那个小将杀了,还逼降了从褒中县出发的两千守军。
这是张鲁在战前主动给金珏增添兵力,间接削减了自己在南郑县县城里的守军。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而与此同时,成都城内的刘璋,这个时候,真得在召集手下商议,应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兵夺回巴郡全部的控制权。
“主公,您万万不能迟疑,再错过这次良机啊!”看着议事厅正中央,依然在犹豫不决的刘璋,张松站出来大声请命道。
这一次会议,就是他在得到金珏军出兵围困阳平关的消息之后,立即面前了刘璋,恳请刘璋立即出兵。张松认为,这是个消灭张鲁,夺取汉中郡的大好机会。
与诸葛亮和刘备不同,益州的官员都非常清楚,汉中郡对于整个益州的重要性。说汉中郡是益州的大脑,并不为过。
诸葛亮和刘备先开始并不重视汉中,他们只是被蜀郡的繁华迷了眼而已。
历史上,地方军阀若是占据缺少了汉中郡的巴蜀,这个势力就很难在巴蜀维持太长的时间。
张鲁和刘璋之所以打成这样的局面,只是因为二人是庸才而已。
可是,即便张松这么说,刘璋也答应了召开此次会议,可他的心里,能够夺回整个巴郡的控制权,他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此时的张松还不是益州別驾,其长相不佳,却因为其兄张肃极得刘璋的信任,被任命为益州簿曹从事史。
东汉时期,一州刺史自然有属吏,最重要的有別驾从事,有治中从事,其余还有十几个。张肃如今就刘璋手下的别驾从事,而张松担任的簿曹从事史,主官一州的财谷和簿书。
“君矫,你们认为呢?”君矫就是张肃的字,刘璋听完张松的话,并没有立即定计,而是开口向其他属下问计道。
“主公,你想必也很清楚,阳平关天险易守难攻,根本就不是兵多就能够轻易攻破的,如此以来,张鲁未必会在这个时候,调兵去增援阳平关。而属下并不了解如今汉中郡的情况,我素闻巴郡属吏黄权素有智略,不妨把他招过来问问情况,再做打算也不迟。”张肃审慎地回答道。
巴郡是在建安六年才被刘璋分为巴郡、巴东郡和巴西郡的。
张肃素来就是谨慎之人,与他的弟弟不同,他认为自己的家族在益州本身就是世家大族,根本就没有必要行险策来向刘璋邀功。
“也好!”张肃此言算是戳中了刘璋的心思,刘璋立即点头答应道,随即,他也知道张松如此积极也是出于对他的忠臣,故此,他安抚道:“子乔,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让张任立即整军,后日出发去巴郡,待孤问明汉中郡的情况之后,若是有机会,就出兵拿下巴郡,你看如何呢?”
张任是蜀郡人,而张氏兄弟是成都人,史书上记载刘璋手下这位第一忠心的大将出身贫寒,由此可见,他并不是张肃兄弟的本家。
张任现任益州兵曹从事。
“诺!”张任闻言,没有多言,只是拱手答应了一声,便退到了一旁。
“属下不敢,但凭主公吩咐。”张松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极度失望。
战机转瞬即逝,哪有从其他地方调人问明情况,在出兵的道理。可是,张松心里也明白,刘璋和他哥哥却都是这样的性格,一旦做出决定,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够说服。
于是,刘璋立即下令,派人到巴郡调黄权到成都,这一次,他是直接调黄权到自己身边担任主簿一职的。刘璋虽然并不是一个知人善任的明主,可对手下举荐的人也是不吝官职。
黄权有智略,又比较合群,人缘极好,能够得到其他人举荐也在情理之中。
幸好黄权知道事情轻重,他一得到命令,便立即骑快马,马不停蹄,半路上居然没有休息,只用了三天三夜便赶到了成都。
“公衡,你终于来了。”一得到黄权已经入城的消息,张肃便急匆匆骑着马亲自迎了上来。
一看到来人,黄权急忙跳下马,恭恭敬敬地向张肃一躬到地,这才满脸感激之色地说道:“君矫兄,这次多谢了。”
其实,黄权和张肃在此之前,从未见过面,但张肃长得仪表堂堂,是益州出名的美男子,黄权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
………………………………
第256 黄权
黄权更知道,他之所以这次能够受到刘璋的提拔,正是张肃的举荐之功。
“公衡,你无须如此。向主公举荐贤才,不正是我这个別驾分内之事吗?”张肃也急忙跳下马,谦逊地客套了一句,上前一把拉住黄权的臂膀,催促道:“走吧!主公正等着要听前方的消息呢?”
“诺!”
两人急匆匆来到议事厅,刘璋这时也得到消息,坐在厅中。
张肃往厅中一看,益州所有从事都在,只是,他的弟弟张松身边多了两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年轻人,其中一个生得仪表堂堂,身材高大,而另外一个却是个白面书生,只是面色有些阴沉,让张肃看到后,心中有些不喜。
只是这个时候,汇报张鲁军的情况更为重要,张肃急忙上前向刘璋施了一礼,接着伸手指向了黄权介绍道:“主公,这就是我提到的巴郡阆中黄权,字公衡。”
“哦,公衡是吧,你到得挺快。孤派去传令的人走了不过十几天,你就来了,这一路辛苦你了。”刘璋看到黄权满头满面,衣裳上都布满了灰尘,就知道此人这一路赶得极为辛苦,温言慰问道。
“多谢主公,情况紧急,属下受点累不算什么。主公,我还是先说一说属下目前从汉中郡探知的消息吧!”黄权也行了礼,感激地回答完,便直奔主题,说道:“主公,据报,最近一段时间,张鲁从南郑县抽调了两万人,其中一万是去增援阳平关,而另外一万却是去增援褒中县的。”
“增援褒中县,这怎么可能呢?公衡,你到底查探清楚了吗?以武都郡太守金珏的兵力,在阳平关外布置七万人,已经是他出兵的极限了,他怎么敢从襃斜道进兵汉中呢?张鲁又不是傻子,只要堵住襃斜道口,不管来多少人,都是插翅难逃的?”张松听完,难以置信地质问道。
“子乔,不得无礼,你总得听公衡把话说完吧!”张肃在一旁不悦地喝道。
“无妨,子乔兄,小弟久仰大名……。你不知道其中的缘故也不奇怪,因为这是突发事件。张鲁之所以要往褒中县增兵,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据传闻说,就在最近半个月之内,陈仓县出了意外。
之前占据陇县的那股黄巾军突然抛下了陇县,跑到了陈仓,一举将其攻下。主公、在座诸位也都知道,天师道和五斗米教一向不睦,互相视为寇仇,之前张鲁派兵进攻金珏,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现在,黄巾军突然占据了陈仓,虽然根本就不会对汉中郡产生威胁,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多小心也不是错。
第二,被派去增援褒中县的那一万士兵,却是之前,被金珏放回来的降兵。
就因为此事,张鲁手下的第一大将杨任至今还被关在大牢里,想必,这一万人一直呆在南郑县里,他始终都会觉得不安稳。”黄权并未生气,他先是称赞了一番张松,接着解释道。
众人听完,这才恍然大悟。
既然是突发事件,张鲁这么做也就无可厚非,刘璋更是扪心自问,若是他遭遇这种情况,也不敢把被放回来的降兵一直留在自己的身边。
“既然如此,公衡,你认为这个时候,我军是否应该立即出兵,夺回巴郡吗?”张肃急切地问道。
没想到,黄权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捋着颌下的短须,脸上流露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
“哦!公衡,你可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主公是个大度之人,你只管说出来就是,不必有所顾虑。如果你认为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出兵,只要能够说服我,相信主公也不会强行出兵的。”张松仔细看了看黄权的神情,捋着胡须,神色平静得问道。
张松的确很聪明,他虽然长得丑,却是个极会察言观色的人,他立即就从黄权的神情中,看出不寻常的之处,故此,他故意拿话激黄权。
“子乔兄不必拿话激我。主公,诸位,我认为,这个时候非但不能与张鲁交手,而且,还应该立即派人与张鲁取得联络,双方立即议和停战。两军携手一起对付金珏,当然,在议和的时候,主公可以主动提出,只拿回巴郡,我想,张鲁不会拒绝的。如此一来,我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回巴郡。”黄权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黄权刚一说完,张松便暴怒地怼道:“荒谬,实在是荒谬。主公与张鲁那厮之间的仇怨,整个益州人所共知,张鲁如何肯答应。”
就连刘璋脸上也呈现出不悦之色。
“主公,这是属下新结识的好友,法正,字孝直,扶风郿县人,他是名士法真之后,而这一位名叫孟达,是前凉州刺史孟他的儿子。他们都是三辅人,必定了解金珏,一个黄口孺子,在公衡的口中,居然需要我军和张鲁联合起来才能对抗,实在是太荒谬了。”这个时候,张松适时把自己的好友介绍给了刘璋。
其实,只有法正是张松的好友,而孟达是法正的好友,故此,他接着法正的光,得以能够参加此次非常重要的军事会议。
一听张松在刘璋面前提起他,孟达兴奋之下刚想说话,却被身旁的法正在暗中拉了一把,并冲他使了个眼色,孟达立即会意,没有敢先说话。
两人虽然孟达年长,可是,法正为人极为聪明,却是眦睚必报的性格。深知好友的这个性格,故此,即便孟达一向自视甚高,可在两人相处的时候,却一向都是以法正的意见为主。
法正站出来,向着刘璋和其他人拱了拱手,说道:“刘使君,子乔兄的话过誉了。老实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