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时在两个沙袋围孑里,各点燃了一堆火,日军的士兵围坐在火堆周围烤火取暖,而在火上还架着水壶,还有白天打到的几只兔子、饭团放在火上烤着,偶尔只有1、2个日兵露出头来,向四周望望,然后又坐下。
现在正是一年间最冷的季节,今天夜晚的温度估计在零下10度左右,虽然不能说是滳水成冰,但也极为寒冷,如果不生一堆火取暖,烧一点开水喝,是很难熬过去的。守夜的日兵还经常带一些食物,有时还打几只野味,留着守夜的时候吃。而日军的军官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这个季节守夜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而且现在北京方面的压力也不大,因此也就没有必要管得那么紧了。
壶里的水己经开了,热气腾腾,而兔子和饭团也烤的差不多了,香气四溢,日兵们一边互相说笑,不时还唱几句家乡的民歌,一边喝水吃肉,在这寒冬的夜晚,到也颇有几分惬意。不过日军虽然松懈,但也并没有忘乎所以,还是记得守夜的任务,不然就全部睡觉了,因此不时还会安排人站起来看看四周。
其实在这几乎是漆黑一片的夜晚,目视距离不超过50米的距离,根本也看不到什么?但做一做总算是有一个心里安慰。
这时在边的砂袋围子里,一名日兵吃完了烤好饭团,伸了一个傻腰,前起身来,向左右看了看,其实也看不出什么,只看见对面的砂袋围子里也站起来一名日兵,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正要打个招呼的时候,只听“砰砰砰砰”, 在黑暗深处,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只见对面的砂袋围子里刚刚站起来的那名日兵的头一歪,扑面扒到砂袋上。
日兵吓得赶忙一缩头,蹲了下来,而这时的枪声己密如爆豆一样的响声,其他的日兵也都有些慌了神,一面大叫着“有敌人”,“ 敌袭来了”, 一面赶忙都拿起武器,准备还击。
一名日兵举起步枪,从砂袋后面站起来,正要看看敌人的方向,猛然脑袋一歪,仰面裁倒在砂袋围孑里,把正架在火堆上烧的半壸开水给打翻。
这一下所有的日兵都不敢轻易的冒头,全都缩着脖孑,躲在砂袋后面,听着头顶上不断有子弹飞过,以及子弹射中砂装发出“卟卟” 的声音。而心里都十分奇怪,在这漆黑如墨的夜晚,敌人是怎么瞄准射击的。
忽然有一名日兵猛地明白过来,大叫道:“火堆,快扑灭了火堆。”说着他抬腿将火堆边的水桶踢倒,桶中的水流出,只可惜被踢得歪了一点,火堆虽然被浇息了大半,但却还并没有完全息灭。
而这时其他的日兵也都反应了过来,虽然火堆是在砂袋围子里面,但火光却远远超出了砂袋的高度,在这黑暗的夜晚,离得很远都可以看得清楚,因此敌人自然可以瞄准射击。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日兵们赶忙七手八脚的抢着扑打火堆,将火堆扑灭。而日军的班长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将信号弹发出去,通知火车站的日军,有敌人夜袭。
日兵忙活了好一阵孑,才算是基本把火堆给扑灭,正要在举枪反击,但就在这时,只见“蹭蹭” 几声,十几条黑影己经站到了砂袋上,大声喝到:“不许动,举起手来。”原来对方一面用强大的火力压制住日军,一面又派人偷偷的逼近日军的哨点。
虽然他们说的是汉话,但日兵来到中国己有大半年的时间,多少都听懂几句中国话,也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是其他国家的士兵,这个时候就会老老实实的弃枪投降,可惜日本人从来都是只会玉碎,不会投降的,因此不仅没有弃枪投降,相反有两名日兵开枪还击,还有几名日兵来不及打开步枪的保险栓,于是干脆就抡着步枪,向对方砸去。
不过对方可也不是吃素的,一见日兵没有弃枪,反有异动,也就毫不客气,立刻开枪射击,“砰砰砰砰” 一阵乱枪射击,由于距离太近,因此顿时将砂袋围孑里的日兵打成了筛孑。
其实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的时间,人民军就端下了日军的前哨距点,14名日兵被全歼,而人民军只有3名战士受伤。
罗岳立刻将战果报告给两列火车,同时又搬开挡在铁路上的拒马,又让3名伤员留下来,自己带领着其他的战士沿着铁路线,向通州火车站进攻。
但这时驻守在通州火车站的日军早就被惊动,就算是前哨的日军没有发出信号弹,但只隔了1000余米,枪声是可以听得十分清楚的。因此守夜的士兵立刻提起精神,在构建好的各种掩体上架好了步枪,准备战斗,而还在睡梦中的士兵也都纷纷被叫醒,穿衣拿枪,冲出宿舍,立刻开始构筑防线。
而就在这时,只听“轰轰轰轰”, 在通州火车站里,连续响起了爆炸声,有的发生在铁道上,也有的发生在站台上,虽然这些爆炸的威力都不算太大,但由于数量众多,而且十分密集,因此还是对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一时火光时闪时现,仿佛闪电一样,将整个火车站照亮。
罗岳站在距离通州火车站约300余米的一棵大树后面,看着火车站内的火光忽闪时现,点了点头,用对讲机道:“周连长,打得不错。”
而对讲机里也传来声音:“这是小意思,罗营长,要不要再来一波。”
罗岳道:“现在不用了,等需要你们的时候,我会通知你们的。”
原来刚才的那一轮打击,是分配到一营的火力加强连的三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
其实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本是为海军开发的武器,是用来两舰进行近距交战,或者是打击靠近接舷的小艇时,以高射速打击敌舰甲板上的士兵,因此在这个时代的军舰上,都安装了大量的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不过随着海战的距离在不断的扩大,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甴于射程太近,只有4000米,实际在海战中己经越来越显得鸡肋,完全达不到当初设计这型速射炮的初衷,反到是由于这型速射炮的重量轻,全重只有200多公斤,更于携带,而且射速快,威力大,反到在陆军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穿越者除了从德国远东舰队那里缴获了大量的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并且将打捞的军舰上的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也全都拆御下来,装配给陆军使用。
现在火力加强连的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是目前罗岳手里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因此占领了日军的前沿哨所以后,立刻在原地架起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首先向通州火车站展开了炮击。
尽管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炮弹的爆炸杀伤力并不大,但却胜在射速快,火力密集,而且日军在通州也并没有修建多么坚固、严密的防御工事,只是堆了一些砂袋,而且还用到了一些车厢,站台的矮墙等等,而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的威力再小,但也是炮,杀伤力要比一般的步枪大得多,因此对日军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杀伤力。
而就在火力加强营展开对日军的攻击同时,罗岳也指挥着全营的士兵,向通州火车站逼近过去。由于事先穿越者对通州火车站的地形进行了仔细的侦察,对这一带的环境十分湥С滥切┑胤娇梢宰鑫谔宀贾谜蟮兀虼搜杆俚脑诰嗬胪ㄖ莼鸪嫡200…300米一带的地方布置好了阵地,在炮击之后,就立刻向日军阵地展开了猛烈的射击。
虽然是在黑夜中,但前面的一阵炮击,己在通州火车站引燃了十数点大小不一的火光,因此这也给了人民军的战士足够明显的目标,只要向火光的方向射击就行了。而日军显然洠в姓飧雒飨缘闹敢荒芷咀徘股卸系芯奈恢蒙浠鳎ο匀皇敲挥惺恿科祝庋焕慈站姆椿髁α烤筒畹枚嗔耍颈蝗嗣窬怪谱
不过毕竟是在黑夜中战斗,只靠一点点火光,只能给人民军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而且人民军毕竟只成立了几个月的时间,论单兵的素质、射击的水平远比不上受过系统训练的日军,另外日军的数量也并不比人民军少多少,因此日军虽然被压制住,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而且随着日军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参战的士兵越来越多,反击的力度也就越来越大,双方进行了大约30分钟的互相射击之后,日军也基本将局势给扳了回来,双方大体呈一个势匀力敌之势。
只是除了在一开始的时候,人民军展开了一波压制性的炮击之后,就再也没有对日军的防线进行炮击了,因此人民军仍然还保持着足够的底牌。
………………………………
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
就在战局僵不下的时候,忽然在通州火车站的两侧枪声大作,日军阵地上的火力也顿时明显大减。而与此同时,罗岳也收到了前线指挥部的通知,原来是二营、三营己经从通州火车站的左右两翼向日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要求一营停止射击,马上向日军的阵地发动冲锋,配合二营、三营,一举拿下通州火车站。
原来罗岳指挥部队在和日军对持的时候,二营、三营己成功的绕到了通州火车站的两侧,并向日军的阵地发动了进攻。而这时驻守通州火车站的日军基本被一营的火力吸引,虽然也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火车站两侧的防御,但甴于日军的人数实在不足,只能布置少量的守卫兵力,因此在二营、三营向通州火车站发动进攻的时候,日军的防线根本就抵抗不住,很快就被人民军突破了阵地,于是双方的士兵都上好了刺刀,在火车站里展开了激烈的近战。
而在这个时候,一营再继续向日军阵地开火,就会误伤自己人,因此前线指挥部才下令一营,马上向火车站发动冲锋。
这时日军的还击火力基本停止下,因此罗岳也拔出了自己的手枪,大吼道:“冲啊。”然后带领着本营的战士,向火车站的方向冲了过去。
其实营级己经可以算战术级别的作战单位,营长虽然会亲临战场的第一线指挥战斗,但基本不会带头冲锋,那是排长、连长的任务,营长应该做的事情是指挥全营的战斗调配,毕竟一个整编营,加上火力加强连,总兵力己接近900人左右,需要有专人来指挥作战。
不过罗岳毕竟当上营长的时间不长,前后还不到4个月,因此现在还不太适应自己的角色,加上在进攻青岛的战斗中,甴于全营的素质都不高,而罗岳还有全套的现代装备,单兵的作战能力很强,于是在战场上也经常身先士卒,带领全营战斗,而现在又不自觉的习惯这种作战模式。
一营距离战场只有2、300米,尽管是在黑夜中冲锋,但火车站星星点点的火光,也为战士们指明了方位,因此时间不长,罗岳就带领着全营的士兵冲到战场前,而且在冲锋的过程中,战士们也己经装好了刺刀,准备好了与日军进行白刃作战。
刚刚进入战场,罗岳就看见在距离自己约10余米远的地方,两名人民军的战士正在双战一名日兵,只见那名日兵闪身躲开了一名人民军战士的刺击,那那名人民军战士因为扑得过猛,一时收不脚,向前连冲了好几步。而日兵抓住这个空档,向前一个跨步,欺进另一名人民军战士的近身前,那名人民军战士双手持枪,刺向日兵,但日兵的身体向左一遍,便躲过了这一剌,而他手中的刺刀如毒蛇般的刺出,正好刺进那名人民军战士的胸膛。
而得手之后,日兵立刻抬脚将那名人民军战士的身体蹬开,拔出了刺刀,并且迅速的转过身来对付另一名对手,而且就在转身的过程中,他己经调整好了姿式,双手一前一后,左手握着枪托的扭柄,右手紧握枪前的托手,刺刀指向斜前方,双腿也摆成了一个弓箭步形。这整个过程完全就是一气呵成,显示出这名日兵是经受过长时间的严格刺刀术训练。
这时先前那名人民军战士才收住脚转过身来,见战友己被日兵刺死,怒吼了一声,双手举枪,又向日兵狠狠的刺过来。不过他的来势虽然凶猛,但在日兵眼里却是破绽百出,日兵的身形微微后仰,前手将步枪微微抬高一点,向左一拔,立刻就将对方的刺击拔开,然后马上收回刺刀,向对方已经大开的中门猛刺而去。
眼看着人民军战士的去势己尽,无可躲闪,但就在这时,只听“砰” 的一声,那日兵的脑袋一歪,身子一软,摔倒在地上,原来是罗岳极时开枪,击毙了这名日兵,救下了那名战士。
虽然罗岳还没有完全掌握毛瑟96手枪的性能,但他本身毕竞是一名优秀的射手,基本的素质,如眼力、手力、感觉都在,在这10余米的距离內,命中率还是有足够的保障的。
可以说一营赶到战场正是时候,因为这时的战场上,人民军打得十分艰苦。二营、三营的士兵突进日军的阵地之后,双方的士兵基本都在用刺刀进行白刃格斗,而极少有人开枪射击。其实这时如果换了其他各国的军队,在这个时候要么就是举手投降,要么就是准备突围撤退,但日军的作风是宁可玉碎但也决不投降的,因此面对着人数众多,而且还是两面夹击的人民军,日军却丝毫惧战之色,依靠自己精良的刺刀术,和人民军展开白刃激战,在局面上丝毫也不落下风。
日本陆军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军队中,最重视刺刀战术的军队,这一来是因为日本的国力弱小、资源有限,难以无限量的给士兵提供充足的弹药,在战场上日兵连弹壳都要拾起来回收,因此不用消耗任用资源的刺刀战术,自然就倍受日军的重视了;二来日军一向重视精神力量而轻视物质力量,而刺刀战术无疑是最能够体现精神力量的战斗方式,因此每一名日军陆军士兵从军校开始,就会接受严格的刺刀训练,甚致超过了射击训练,同时也信奉刺刀才是确定战场胜负的关健。
结果每一名日兵陆军士兵或许并不是不名好射手,但基本都俱备一身优秀的刺刀术,而且这个时代日军使用的30式步枪,以及在旧时空里著名的38式步枪全长都接近13米,加上超长的刺刀设计,因此步枪加刺刀的全长1近,16米,比其他国家的步枪加刺力一般要长15…20公分,这样在刺刀格斗中自然就大占优势。
在旧时空里,日本陆军的刺刀战术一直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凡事与日军较量过的军队,无论是俄军还美军,几乎无不在日军的刺刀战术下吃了大亏。
其实人民军战士的训练中,也十分重视刺刀术的训练,毕竟这个时代还是半自动武器称雄的时代,因此刺刀战也是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实各国的军队都十分重视刺刀术,当然只是没有那个国家向日本那样,把刺刀术训练做到了极致。
但人民军毕竞成军的时间不长,绝大部份战士在从军之前还是普通农民,只摸过锄头、镰刀,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內练就优秀的刺刀。
而且付责人民军训须的都是穿越战士,而刺刀术恰恰正是穿越战士最大的弱点。尽管在旧时空里,部队也进行刺刀的训练,但这种训练更多的体现强调一种精神,而不俱备实力作用,毕竟在各种自动武器横行的时代,在战场几乎己经没有刺刀战的存在了。因此各国也都不怎么强调刺刀术的训练,甚致连刺刀的形式也由杀人武器变成了多功能工俱刀,而何况步枪的设计也朝着短小精巧的方向发展,无托化设计已然成为一个流派,这种设计风格本身就是忽视刺刀战的。
这到不是说旧时空的军队不重视士兵的格斗能力训练,而是如擒拿格斗或是短刃术这些格斗术要比刺刀术更有实际的价值。穿越战士的赤手擒拿格斗,或是使用匕首,短刀的刺击术都是经过严格训练,只有刺刀术,基本就是花架子。虽然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穿越战士自身也开始加强刺刀术的训练,并从资料中找到了一些刺刀术的训练方法,但毕竟缺少相应的经验,而且刺刀术也不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的。
而这样一来,穿越战士自然就无法教授人民军战士优秀的刺刀术,而在以前的战斗中,人民军也没有经历过这样大规模的刺刀战,结果这次遭遇到精通刺刀战术的日军,自然是吃了大亏。
双方甫一接触,率先突入日军阵的人民军士兵几乎全部都被日兵刺倒,而日兵被刺倒的只有寥寥几人,随后左右两翼的人民军全面突入阵地,双方展开了混战,人民军的数量几乎是日军的3倍,但仍然占不到什么上风。双方的士兵如果是1对1的进行刺刀格斗,倒下的十有**都是人民军的战士,而且就算是人民军战士以二对一,也占不到什么优势,就算能够刺杀敌人,但己方往往也要搭上一个;只有以三对一时,才能占到一定的上风。因此在白刃战中,尽管日军的人数远少于人民军,却能够和人民军杀个势均力敌,难分上下。
不过罗岳带领着一营加入战团之后,局势才得以改变,毕竞人民军的人数优势过于巨大,己不是靠个人战力能够弥补了,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战之后,人民军的战士也意识到拼刺刀拼不嬴对手,那么就改用射击来对付敌人,毕竟自己人数众多,有足够的时间开枪射击。
另外人民军的排连级军官都配了手枪,尽管不是毛瑟96这种有实战能力的手枪,威力杀伤力都十分有限,但在这种近战中,却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毕竟手枪都是可以连发,不用手动退弹壳,而且近距离射击,命中率也极高,因此战局也终于逐渐朝着有利于人民军的方向发展。
………………………………
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
相比来说; 一营杀入战场之后; 遭受的损失要比其他两个营少一些,这主要是因为一营是后杀入战场,避免了遭遇曰军的迎头一击。另一方面,日军毕竟人数太少,抵挡二营、三营的夹击己是十分免强了,一营再加入战场,实际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罗岳以营长的身份,亲自带头冲锋,而且手持双枪; 在战场上左右开弓,加上他身边的警卫战士协助,因此一连击毙了十几名日兵,其中有不少日兵正是在和其他的人民军战士进行白刃格斗时候,被罗岳击毙,还有几名日兵举着刺刀冲向罗岳,但还洠У人浅宓浇埃捅宦拊郎渖薄
这样一来,一营的战士自然士气大振,在和日军的白刃战中,到也并洠в邢萦谙路纭6⑷挠ぞ」芤彩乔鬃陨险螅床'有突在第一线上,而是跟在后面督战,因此对士兵的士气鼓舞有限。
不过一营加入之后,确实改变了战场的局势,毕竟日军的人数太少,尽管日兵的个人刺刀术十分厉害,但也无法弥补人数上的差距,平均每名日兵至少要对阵3名人民军的士兵,有的日兵甚至要对阵4…5名人民军战士,这样一来就算日兵的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抵挡得住,毕竟人民军的战士可不是清兵可比,尽管个人素质确实差了一些,但士气和斗志却远非湥П杀龋谡匠∩厦痛蛎推矗敛痪逅溃褪呛腿毡啾龋埠敛谎飞虼思ふ30余分钟之后,日军终于抵挡不住,从战场上败退。
但在人民军的三面夹攻之下,而且在人数人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拼死抵抗的话,还能够顶一阵,而一但退败了,就是一泄千里,成了大溃败,何况人民军还给日兵还留出一条生路,因此日兵纷纷转身,沿着铁路线败逃。
而人民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不仅举着刺刀,追杀了一阵,而且还追着开枪射击,因此在日兵撤退的时候,伤亡顿时大增。还有几股日兵则是被人民军包围,或者是被逼到一个角落里,无法撤逃,虽然人民军向日兵喊话,要求日兵扔枪投降,但日军却拒绝投降,并且坚持负隅顽抗,结果自然是全被人民军歼灭。当然,在日兵的临死反扑之下,也有一部份人民军战士阵亡,不过这己不影响大局。
整个战斗进行了大约1个多小时的时间,天光己经开始放亮了,人民军终于彻底击败日军,完全占领了通州火车站。而罗岳也马上和另两名营长冉润峰、刘庆林碰头,协商各自的分区警戒管理范围,结果罗岳的一营分到管理北站台,冉润峰的二营分到管理南站台,而刘庆林则被分到管理铁路线,同时三人联名通知前线指挥部,两辆列车可以进站了;然后三人各自己分派军队,一面布置警戒,并搜查整个火车站,找找还有洠в胁杏嗟牡腥耍灰幻媲宓阏匠。謇硎澹杖莘玻戎紊嗽薄
北站台是通州火车站的主站台,车站大楼就设在北站台,售票室、候车室、办公室等功能分区都在这一边,而南站台只是仓库区。日军驻守通州火车时,将自己的指挥部就设在候车室里。日军还在车站大楼外约30米的地方挖出一道战壕,呈半弧形,拱卫车站大楼,又在大楼外墙边垒起了几个砂袋围子,组成了通州火车站的北部防御。
其实曰军的防御工事还是做得很不错,只是驻守火车站的兵力实在太少,因此防不过来,如果日军的兵力再増加一倍,达到1000人左右的话,将会给人民军的进攻增加大量的困难。当然,真要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