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显是受过一些专业的训练,无论是鼓动其他地主加入这么联盟,还有组织、计划,包括进攻门埠村的作战安排,都显得十分专业,根本就不像是土豪子弟的样子。因此我们认为,在这段时间里,王家兄弟身上肯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们学到了不少本事,很有可能是加入了某个组织?才获得了这样的支持。”
肖建军道:“这个组织就是老袁搞出来对付我们的?”
秦铮道:“这到是很有可能,我是这样推测的,王家兄弟逃到济南,投到了袁世凯门下,而袁世凯已对我们有了防备之心,王家兄弟又和我们有仇,于是袁世凯收留了他们兄弟,并且教给他们一些情报知识,然后把他们摆回来和我们为敌作对,甚致暗中默许北洋新军出手帮助地主的军队。”
商其松道:“秦政委的推测基本符合逻辑,但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如果是袁世凯策划的这次军事行动,首先是参与的北洋新军部队不会这么少,只有400多人,既然要动手对付我们,不如干脆做得彻底一点,其次是应该走一些官方途径,如要求高密县给予支持,而且根本不用袁世凯正式下令,只要传一个口令就够了,区区一个知县,绝不敢违抗巡抚的命令,何况在道理上也说得过去,保卫乡绅的利益,但我们询问过高密县的官员们,都洠в械玫皆揽氖裁粗噶睿以诮ッ挪捍迨О芤院螅蛴岣L拥礁呙芟兀笾4抖比前傩帐爻牵4度疵挥姓饷醋觯绻性揽闹噶睿4妒蔷桓椅タ沟摹R虼宋颐遣虏饬碛幸还墒屏Φ目赡苄砸笠恍!
夏博海道;“那么会是什么势力?”
商其松道:“我们猜测,很有可能是日本人。”
众人也都有些意外,秦铮道:“你们怎么会认为是日本人呢?”
商其松道:“在这个时代,只有日本对中国的情报收集工作做得最精细,而且渗透得也是最深,一方面是日本距离中国最近,而且对中国的领土有极大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是日本人的相貌和中国人十分接近,而且对中国的习俗文化也有相当的了解,这也为他们的情报收集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我们猜测,王家兄弟有可能被日本的情报机构吸收,用来对付我们。”
王云鹏道:“如果日本人要收集我们的情报,我到是能够理解,但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进改门埠村的战斗,破坏我们的土改工作?现在我们不是正和日本联手对抗俄国吗?”看深夜福利电影,请关注微信公众号:okdytt
………………………………
第五七七章 袁世凯来访(一)
夏博海道:“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队友不就是用来卖的吗?由其是在这个时代,各国之间的翻脸比翻书还快,所以一面和我们联合抗衡俄国;一面又在我们背后动刀子,再正常也不过了,就算是在旧时里,美帝对我们不同样是合作、遏制一起上吗?就是美国和欧盟、日本这样的盟友关系,但到了该剪羊毛的时候,美国同样也不会手软。所从我们和各国打交道,一定要注意被别人卖了,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无论是什么全天候合作伙伴关糸,同志加兄弟的关系,鲜血凝成的友谊,还是传统的盟友关系都是靠不住,因此我们和各国打交道唯一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利益,对我们有利的事情就做,对我们没有利益的事情绝对不做,如果损害了我们的利益,那怕是我们的盟友,也应该马上翻脸。”
秦铮也点了点头,道:“在上海我们不是就端掉了一个日本的情报据点吗?所以日本人有这相的行动应该是很正常的。”
商其松道:“不过我们认为,如果这次地主联盟有日本的参与,那么他们的目地应该是挑起我们和袁世凯之间的冲突,最好是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夏博海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如果穿越者真的和袁世凯全面开战的话,取胜当然不是问题,但既使是获胜,对穿越集团来说,仍然是得不偿失,因为这会造成穿越集团和清廷的关糸彻底破裂,而且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开明、公平、爱国、维护民族大义的形像也将被毁灭大半,因此如果这真是日本的目地,那么可以说日本人的用心是相当险恶的,但也确实是找到了穿越集团的弱点。
这时秦铮道:“这么看来,好在袁世凯还是聪明人,所以才洠в泻臀颐侨婵健!
商其松道:“不过这些都是我们的推测,并没有事实作为依据,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样孑,我们也不能确实,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办法确认的。”
秦铮笑道:“不过现在到是有个机会,袁世凯不是要来青岛吗?我们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他的口气。”
夏博海也点了点头,道:“这到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既然袁大头服软了,我们也该好好的接待他,何况这次他还给我们送来了十万两白银,这俗话说伸手不打送礼人,这件事情就由老秦负责吧。当然,山东这块地方,我们是志在必得,如果袁大头幻想着能够和我们平分山东,那么这一次一定要让他打消这个幻想,虽然和袁世凯开战对我们是不利的,但如果袁世凯仍然幻想保住一部份山东地区,那么我们也别无选择,只能用战争来解决。”
秦铮点了点头,道:“这是当然的,现在对我们来说,夺取山东地区才是最大的目标,而其他的利益都是次要的。不过我想袁世凯是个明白人,应该知道我们对山东是志在必得的,因此我认为他应该不会存在什么幻想,这也就是和明白人打交道的好处,因此我认为不会发生战争,真的打起仗来,虽然是对我们不利,但对袁世凯更不利,他的北洋新军必然都将葬送在这里,这对袁世凯来说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以袁世凯的精明,应该会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来。”
夏博海道:“如果是这样,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
秦铮又道:“商部长,会见袁世凯的时候,你和我一起会见他,顺便也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袁世凯的态度。”
商其松道:“是。”
――――――――分割线―――――――――分割线――――――――
袁世凯一行队伍从济南出发,一路向东经由青州府、潍县、转向东南,行进了6天之后,进入高密县的地界,也遭遇到了人民军的前沿哨点。
这时驻守高密县的王胜、高珺、高明徳等人早己经收到了执委会的通知,因此问明了他们的身份之后,放他们进入高密县的地界。而王胜、高珺、高明徳接到了前沿哨点的通知以后,带领一个营的军队,在高密县城外列队,迎接袁世凯一行。
双方见面之后,互相客气了一番,袁世凯到是一点地方大员的架子都洠в校屯跏さ热送耆且云降嚷劢唬ǘ愿攥B都十分恭敬,丝毫没有因为她是女人而有所轻视。而王胜等人对袁世凯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礼仪十分周道,寒宣之后,甴高明德陪同袁世凯进行阅军。
北洋新军基本是按照德国陆军的模式组建,在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官兵构成、军事训练、规章制度、后勤保障等方面均是与德国陆军接近,因此对这种阅兵当然并不陌生,而且借阅兵的机会,袁世凯更是留意观察人民军的军容,并在心里和自己的北洋新军进行比较。
而经过了比较之后,袁世凯认为在队伍整齐,军容军威上,北洋新军或许还要比人民军更胜一筹;毕竟北洋新军己成立了五年的时间;既使是在山东扩军;也有一年多的时间;而人民军的成立还不足一年;因此在基础训练上不及北洋新军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袁世凯也注意到人民军士兵眼神凌厉,气势十足,远不是北洋新军可比,袁世凯毕竟是在战场上打过滚的人,知道这是只有经历过正规战场历练的军队才有这样的气势,而相比之下,北洋新军的成军时间虽长,但真正经历的战场并不多,而且基本都是国内镇压农民起义、暴动之类的战斗,这和人民军是洠Хū鹊摹
而且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其他原因,袁世凯总觉得对方士兵看待自己的目光中,似乎有一种不屑一顾的神情,仿佛在人民军面前,北洋新军根本就不堪一击似的。而且再看北洋新军的士兵,尽管也列队正齐,阵容整肃,但却有一种在对方面前抬不起头的感觉,袁世凯心里甚致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这两支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交战,北洋新军必败无疑。但一时又不知道原因出在那里。因为现在看到的人民军士兵,也是由普通百姓组成,和北洋新军无异,使用的武器也差不多,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如果是洋人的军队还可以理解,毕竟这几十年来,清廷几乎每逢外战必败,因此士兵们对洋人己经产生了一种惯性的恐惧心理,觉得自己不如洋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到这里,袁世凯的头脑中灵光一闪,明白问题出在那里了,因为海外华人登陆以来,几乎全部是和洋人作战,而且每战必胜,海陆两线均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因此已经基本消除了对洋人的恐惧心理,自然而然表现出一股强大的自信力,而这也是北洋新军和人民军最大的差距。
想通了这一点,袁世凯觉得非常沮丧,因为袁世凯心里明白,这个差距是无法弥补的,别看在济南的时候,段祺瑞叫得很高,说北洋新军也能打败八国联军,只是朝廷不用而已,但袁世凯心里清楚,如果朝廷真的下令让北洋新军迎战八国联军,自己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推托,绝不会真的和八国联军作战。
阅军结束之后,袁世凯下令北洋新军驻扎在城外,而且严令士兵尊守军纪,违令者立斩,自己只带唐绍仪、梁如浩、蔡绍基三人和20余名卫兵进城。
在济南的时候,袁世凯就己经知道,现在的高密县实际己被人民军控制,县衙只是一个摆设,而进城之后,袁世凯也留心观察城里的风貌,只见城里的秩序井然,街道上行人来往,商铺均开门迎业,即使是人民军进城,也没有引起什么混乱,人们只是自觉分散到街道两侧,让军队通行,甚致还有不少人和王胜、高珺打招呼,而王胜、高珺也一一回应,仿佛是见到熟人一样。这也让袁世凯觉得十分意外。大清的军队,能够做到不扰民,己是很好了,很这样和老百姓友好相处,是绝对没有的。看来海外华人到是真有些手段。
不过进入高密县以后,王胜、高珺并没有把袁世凯带到县衙,而是领到了穿越者设在高密县的办事处,也就是原来万俞福的府邸,而高密县的知县郑代远也在这里等候袁世凯,毕竟大家都是明白人,这个时候没必要玩虚的那一套。同时也是告诉袁世凯,现在高密县实际己被穿越者完全控制。
说实话,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己有两年时间,郑代远也只见过袁世凯,还是袁世凯初上任时,他亲自到济南去勤见巡抚,当时两人也就简单的说了几句官场上的客套话,如果是在平时,巡抚大人光临高密县,可是郑代远极大的荣光。只见现在的局面,却是十分尴尬。
但袁世凯到是神色自如,当着王胜等人的面,将穿越者的功绩褒扬了一番,并且要求郑代远完全的协同穿越者的行动,对穿越者提出的要求完全照办。把郑代远也吓了一跳,心里也完全明白,这位抚巡大人是不愿得罪海外华人的,同时也不禁暗暗侥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果然对了,如果真听了万俞福的话,和海外华人为敌,现在恐怕早就身败名裂了。
………………………………
第五七八章 袁世凯来访(二)
随后袁世凯又拿出来早已准备好的礼物送给王胜等人,而且袁世凯拿出来的都不是一般的东西,送给王胜的是一尊‘玉’制的诸葛亮雕像,‘玉’质光泽温润,雕功‘精’细,显然是极为难得的珍宝;送给高珺的是一套银制的饰,做工‘精’美不,还镶嵌不少玛瑙、宝石;而送给张明德的,是一把制做极为‘精’细的军刀。;: 。
这三份礼物不仅价值不菲,无论是那件市场价值都不会低于5千两白银,而且十分贴切,符合每个人的身份,由其是送给高珺的一套饰,显然完全就是有针对准备的,也明袁世凯的这次青岛之行,确实是‘花’费了一番心思。
王胜等人自然是拒绝接受袁世凯的礼物,虽然袁世凯有些意外,但仍然还是极力的服他们收下,并且再三表示自己送出这些礼物决无其他意思,只是希望能和王胜等人‘交’个朋友,而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是常有的事情,以后大家还有机会共事,结果王胜等人再三推托,最终还是没有推辞过去,于是都收下了袁世凯送出的礼物。
袁世凯的心里暗喜,看来海外华人也是吃这一套的;那就好办了。那知王胜等人收下了礼物之后,居然拿出一张单据,让袁世凯签字,证明这些礼物是袁世凯送的,是好作为备案保存。
原来执委会也考虑到,在对外、也包括对清廷的官员‘交’往应酬中,难免会有一些贵重物品的迎来送往,那怕是在旧时空里,中国也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何况是在这个时代,有时如果坚辞不受,往往不容易把事情办好,因此执委会做出规定,凡事收下的礼物均要在1o天向行政办公室备案,并明收礼的理由,并由行政办公室进行评估处理,这样就可以不做为受贿处理。但这个制度只限于对外、包括对清廷的关系中,在穿越集团的內部绝对禁止公职人员收受其他穿越者,以及本土人员的礼物,而且如果收取礼物在规定时间内不备案,则无论礼物的价值高低,均作为受贿处理。
而行政办公室对礼物作出评估之后,一般会有三种处理方式,如果礼物的价值并不算太高,而收礼的理由较为充足,则仍可以归收礼者所有;如果礼物的价值较高,而且收礼的理由并不充足,收礼者则需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礼物的所有权,当然支付的费用要比礼物的实际价值底一些,如果收礼者放弃礼物的所有权,也可以获得一定费用的补偿,礼物进行拍买或出售;而如是收授礼物的价值极高,已达到国宝、文物级别,则收为国库所有,而收礼者仍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并且为了显示评估的公平、公证,所以收礼人的姓名,备案的礼物、及处理方式的档案全部公开,所有穿越者均可以随时,随意的进行查阅,如有疑意也可以提出申诉。
虽然这个制度被不少穿越者称为“收礼制定化”、“合法收贿”或是“奉旨收贿”等等,但却得到大部份行政官员的赞同。其实执委会制定这样的制度,主要还是考虑到人‘性’的弱,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与其一味靠强调空泛的道德去强堵,到不出进行合理的疏导,让主动备案的收礼者获得一定的补偿,尽管这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模范,但在现代社会中,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了王胜的解释之后,袁世凯也怔了好半天,海外华人的制度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虽然和中国的传统道德模式绝对不符,但细仔一想,也并不无道理,白了如果是真要按照中国的传统道德模式行为,几乎没有人做得到,到时候肯定是一套做一套,而海外华人的这个制度虽然看似歪‘门’邪道,但也不乏有几分真人的直率,因此也只好苦笑了一声,提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袁世凯一行人马在高密县里住了一夜,然后继续向青岛行进,而张明德也派出一个营随行护送,当然实际是监视袁世凯军一行的行动。虽然这一次袁世凯带来的军队并不多,但也不能放任他们在穿越集团控制的地域內不管。而袁世凯对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并没有异议。
在沿途上袁世凯也留心观察各地方的气向,袁世凯是行伍出伍,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但巡抚是地方财政军一把抓的大员,因此在山东上任之后,袁世凯到也积累了一些地方治理的经验,于是也将这里和自己治下的地方进行了一番对比。
这时穿越集团正在高密、胶州、即墨三县大规模进行土地改革,不少村子正在进行分地,袁世凯曾驻足在一个村子里停留了两个多时,亲眼观海外华人到底是怎么给农民分地的,也看到了分到土地的农民是何等样欣喜的表情,而在己经完成了土地改革的村子,袁世凯看到的是农民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田地间时时都能听到欢声笑语,而在自己的治下,袁世凯看到的农民却都是一付麻木、呆滞、对什么事物都莫不关心的样子,确实是大不相同。
而更让袁世凯感觉到意外的是,人民军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原来袁世凯训练北洋新军是极重视军纪的,绝不允许军队挠民,在站练兵的时候,每天新军队伍都会经过一个张庄赴教场训练,秋日稻谷上场时,路边到处脱粒扬场,新军训练的队伍,从飞扬的稻谷中经过,却不准影响农民干活。袁世凯也常以此为傲,认为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
但人民军却让袁世凯见识到还有这样一种军队,因为在田间地头的老百姓见人民军到来,根本不会感到恐惧,甚致还有不少人向他们打招呼,问他们从那里来,甚致还十分热情的问他们口渴不渴,要不要喝,仿佛乡里乡亲一样,本来袁世凯感觉到十分奇怪,不过一次看到几名人民军的士兵帮助沿途的一个村子农民推车,挑担,而在中午野营的时候,人民军的士兵会帮附近的居民挑水、劈柴。有的军官还会给孩孑们几块馒头面饼,袁世凯才明白是为什么,也不得不承认,海外华人确实会收买人心。
本来袁世凯在济南着到海外华人强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心里还颇不以为然,他当然知道海外华人这样做是收买民心之举,但却把乡贤士绅都给得罪光了。虽然中国历代都主张以民为本,但历代的统治基础实际都是士大夫而不是普通民众,所谓“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而非与百姓同治天下”,因此海外华人把士大夫都得罪光了,统治还能稳得了吗?
但沿途看到的这些景像却让袁世凯的信心生了动摇,因为他也知道,军队出自于百姓,而看到海外华人治下的军民融洽关糸,袁世凯毫不怀疑只要海外华人一声令下,会有大量的百姓会自愿加入到人民军中,看来海外华人的这一套东西,到是真有一些效果,不可视啊。
而袁世凯再想得深一些,海外华人回归中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建立起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还在谋求割据山东之地,无论他们的手段是蛊动人心也好,是收买民心也好,看来效果确实不错,那么假以时日,等到海外华人在山东地区立足渐稳,财足军强,那么他们还会继续屈从于朝廷之下吗?而到那个时候,朝廷又有什么手段来抵御海外华人呢?而在那个时候,自己又应该怎么选择呢?
想到这里,袁世凯也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来,凭心而论,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虽然野心勃勃,但也只限于人臣的范围以內,他对清廷还是忠心耿耿的,绝对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因此摇了摇头,不敢再想下去了。
这时身边的唐绍仪看到了袁世凯的异动,道:“大人在想些什么?”
袁世凯看了他一眼,才道:“沿路所见,少川以为海外华人的气像如何?”
唐绍仪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海外华人能在短时间內,将高密、胶州之地治理如此,也算不易,只是强收地主之田,夺‘私’人之财,并非善政,亦非正道,我恐海外华人之败亡,亦在于此。”
这时蔡绍基也‘插’言道:“虽耕者有其田,为历代圣王所求,故此海外华人的施政看似仁政,实为邪道,仍是舍本而取末,我素闻海外华人久居海外,其法律制度与西洋诸国相似,但西洋诸国,皆重视民众之‘私’有产财,偿有‘私’有之财神圣不可侵之,自古未有夺天下地主之地而为我所有者,今日看来,海外华人所行的不过还是长‘毛’的天朝田亩制度那套歪理斜,因此我看其兴也忽焉,而其亡也勃焉。”
唐绍仪、蔡绍基都是留*童,接受的也都美国的那一套民主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因此对穿越者推行的土地改革制度十分不以为然,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评价。
………………………………
第五七九章 袁世凯来访(三)
袁世凯对地方治理的经验不多,但对唐绍仪、蔡绍基的那些什么“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也不大感兴趣,平时谈到这些话题时也是兴致索然,不过这时心里隐隐觉得两人说海外华人是“其兴也忽焉,而其亡也勃焉”,未免有些太武断了。 要看书 w ww·1kanshu·
海外华人发布的和太平天国的,袁世凯都看过,里面的内容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主张将田土收为国有,然后再进行分配,达到“耕者有其田”的目地,但其中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袁世凯也说不出到底是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