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早收兵回国的联合舰队首先经过了3个月的修整,军舰都进行维修保养,恢复正常的性能,而水兵轮流休假以养精蓄锐。在2月份的时候,联合舰队全军集结,以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为目标,展开了紧张的训练演习,重点在于炮术的训练,因为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联合舰队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命中率太低,在炮战中仅仅只击沉了一艘装甲巡洋舰,因此炮术训练变得愈发严酷。
东乡平八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练兵宗旨——“百发百中的一门大炮要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并且在联合舰队中实行月月火水木金金训练。原来在日语里从星期日到星期日六分别称为日耀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耀日和土曜日就是星期日和星期六,而月月火水木金金,就是没有日耀日和土曜日,也就是没有了星期日和星期六,一周七天没有休息,全都进行训练。而每天的炮术训练达5个小时,仅实弹演习就安排了八次,而这样疯狂的训练,使得所消耗的炮弹已经超过了日本国内炮弹储备的半数。
而在陆军方面,日本在辽东半岛投入的兵力超过50万,其中作战部队达3 5万左右,布置在沈阳一线与俄军对持的军队达2 0万,布置在辽河东岸防备人民军进攻的兵力约为7万,旅顺的守军为3万余人,其余的兵力则分布在辽阳、铁岭等几个关建节点上,而在朝鲜半岛上还有约10军队做为后备兵力。因此尽从兵力上说,日本投入的兵力丝毫也不弱于俄国和华东政府,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使得日本有些被动,在北西两线均只能选择守势。
不过就在俄国舰队离开金兰湾的第二天,明治天皇招集元老伊藤博文、井上馨,首相桂太郎、外相小村寿太郎、藏相松方正义、陆军大臣寺内正义、陆军部参谋总长山县有朋、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海军军令部长伊东佑亨等文武大臣聚议,讨论下一阶段战争的策略。
而这样的军政阵容,只有在日俄战争开战之前的御前会议才有过。打到这个时候,日俄战争开战己有15个月了,尽管日本不断在战场上取胜,但俄国却是始终打不死,而且还在向远东地区不断的集结军队、舰队,而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日本的战争潜力己经被耗得差不多了,因此从表面上日本的形式虽然是一片大好,但内囊里却是己经空了,只要是稍有闪失,日本必然是兵败如山倒,全面的崩盘。
明治天皇对日本的情况自然是十分清楚,因此日本越是在战场上取胜,明治天皇反而心里越是没有底,由其是日本和华东政府恶交,人民军进驻辽西,明治天皇就更是越想越没把握,心里也越慌,生怕听到日军遭到人民军和俄国夹击的消息,有几次都被日本战败的恶梦惊醒过耒。
在战争将要重新展开之际,明治天皇也终于沉不住气了,于是招集大臣们,听一听他们对下一步战争的意见,当然明治天皇心里也十分清楚,战争进行到了这一步,日本是绝对停不下来的,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要么打赢上天堂,要么打输下地狱,没有第三条路,而明治天皇招集大臣,其实只是想从大臣们听到一些日本必胜的理由,好让自己心里能稍稍安定一些。
明治天皇首先道:“俄国舰队已经从金兰湾出发了,大约在20天以后到达黄海海域,不知我们的海军准备的怎么样了,有没有胜算?”
山本权兵卫道:“请陛下放心,陛下的舰队还有将士们都己经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只等俄国舰队到达黄海,必然会给他们迎头痛击。天佑日本,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伊东佑亨也道:“是啊,俄国舰队是远道而去,耗时6个多月,航行了2万6千余里,军舰的摩损必然十分严重,而人员也身心疲惫,1 0成战斗力,最多只能发挥出5、6成;而联合舰队己经修整了半年多的时间,军舰都己经得到了维修保养,军舰的性能己完全恢复,而士兵也得到了充份的休息,因此我们是以逸待劳,这一战必然会击败俄国舰队的。”
明治天皇点了点头,道:“如此朕就放心了。”
山本权兵卫道:“一但我们击败俄国舰队,俄国将彻底丧失海上的力量,因为俄国国内也不可能再拼出一支舰队来,日本将会获得绝对的制海权,这一场战争至少将会立于不败之地,而最终能不能取胜,就看陆军的能力了。”
陆军大臣寺内正义立刻道:“请陛下放心,我们陆军也有信心,取得胜利。”
其实只是俄国舰队来了,明治天皇到也并不太在意,毕竟一个远道而去,一个以逸待劳,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他最担心的还是陆地上的战斗,毕竟日本要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最终还是需要在陆地上解决战斗。而寺内正义这种口号似的表态,显然是不能让明治天皇信服的,因此明治天皇道:“如果俄国和海外华人联手,我们日本是否还有胜算呢?朕不怀疑士兵的忠勇,但战争并非是靠忠勇就可以取胜的。”
这时山县有朋道:“请陛下放心,俄国的军队虽多,但己是久败之军,士气低落,而且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都有不足,因此并不足为惧,而海外华人在辽西只有6万余军队,还不足以改变大局。”
明治天皇皱了皱眉头,山县有朋的解释并不能让他完全放心,道:“海外华人现在的军队虽然不多,但还可以再增加啊,何况海外华人的进攻路线并非是辽西这一条,他们的海军亦不弱,完全可以以旅顺为攻击点,在海上再开避一条战线,而我们的海军要拦截俄国的舰队,是没有办法给旅顺足够的支持,只能靠陆军守卫;俄军虽然不足为惧,但毕竟兵力庞大,如果俄军和海外华人联手,海陆并进,三路夹击,我们又应该怎样应对呢?”
山县有朋的额头上也不禁渗出汗水,因为明治天皇的这个问题可并不好回答,毕竟再靠忽悠是不行的。
伊藤博文道:“陛下请尽管放心,海外华人和俄国是不会联手的,俄国的目标是占领清国的满洲地区,而海外华人以华夏后裔自居,护土有责,决不会允许俄国占领满洲地区,因此双方是水火不容,只会各自为战,但决不会联手。”
明治天皇听了,脸色也稍好了一些,又道:“就算是海外华人和俄国各自为战,对我们日本来说仍然是劲敌,也不能轻视啊。”
伊藤博文道:“陛下所言不错,不过我们日本也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还有英国这个盟友,还有【英日同盟条约】。”
明治天皇怔了一怔,道:“英国?”
这时小村寿太郎道:“是,陛下,英国大使昨天访问外务省,向我们表示,英国会继续支持日本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而且他们己经向海外华人施压,要求海外华人不要介入辽东的战局,如果我们击败俄国舰队,英国也会促使俄国承议战败,和我们进行谈判。”
听了小村寿太郎的话之后,明治天皇也不由得精神一振,他之所以对战争没有信心,很大的原因是英法两国提出调停日俄战争,等于是放弃了支持日本,而没有英国的支持,日本要单独赢下这场战争的难度极大,但如果英国再度支持日本,那么日本的胜算自然大增,明治天皇自然心中大定,不过他心里又生出了另一个问题,英国为什么又会转而支持日本呢?会不会又是忽悠日本呢?于是明治天皇道:“这次英国的保证,是否可靠呢?”
伊藤博文道:“陛下大可以放心,这次英国的保证,是绝对可靠的。” 说着,伊藤博文将摩洛哥危机造成的影响和变数等等,都详细对明治天皇解说了一遍。
明治天皇对世界大局到是十分了解,因此听了伊藤博文的解释之后,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么看来英国对日本的支持确实是可靠的,而心里自然也完全安定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有些情不自禁道:“好,好,朕终于可以放心了。”
但说完之后,明治天皇才又觉得有些失态了,于是赶忙又崩起脸来,做出一付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又道:“虽然有英国的支持,但要取胜,还有待诸君共同努力,为皇国振兴、国基坚实、国运昌宏尽力。”
在座的大臣们听了,也都赶忙跪伏于地,举手扣拜,三呼“天皇万岁”,而在众臣的贺拜声中,明治天皇才离座起身,转回到后宫去了。
………………………………
第三四八章 上海警戒(一)
虽然日俄战争对上海的航运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北上的航线几乎完全中断了,但对上海的经济却并没造成什么不利,反而让上海地区的经济更为繁荣发达了。原来日俄开战之后,在辽东、朝鲜经营的各国商人们自然纷纷撤资逃离战乱,而距离战场最近的经济区就是上海,因此这些资产大半都转移到了上海,大量的资本涌入上海,自然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而且日俄两国为了战争的需要,都会对外购买大量的物资,上海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经济和物流集散中心,自然是双方购买物资的首选地区,由其是日本,本土的物资匮乏,对外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俄国,因此90%以上的物资都是在日本以外获得,在开战之后日本获得的物资有一部份是由华东政府供应,但双方的关系恶化之后,上海就成了日本获得物资的主要来源地,不仅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并且还带动了上海的航运业。
上海新区现在己成为上海地带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在这样优越的大环境下,何况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还为华东政府釆购了大量的物资,因此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现在上海新区里的常住人口达30余万,流动人口10余万,工厂、企业600余家,每天在海陆两路关口进出的商品、商队、人员几乎络绎不绝,队伍排得老长,每个月的关税收入都可以达到近百万银元。而上海新区政府为了解决海关的关检、纳税速度,采取了24小时不间断的通关检查。
这时在上海新区与上海老城交接的关口上,人声鼎沸,六个过关通道都排长队,每个过关通道的海关工作人员都在认真的检查过关的商品,虽然是人多纷杂,但却是秩序仍然。
在第1号的过关通道上,正是一支大商队进关,这支商队共有30余辆马车,规模是在场的商队中最大的,而且走在前面的领头人率先进入通道,对检查人员施了一礼,道:“各位关口大哥,辛苦了、辛苦了。”
守卫通道的海关检查小队队长道:“你们是那里来的商队,快点过来检查,不要搁误了后面的商队。”
领头人忙道:“小人是有免检证的,直接报进口关税就可以了,不用检查,也就不劳各位大哥的麻烦了。”说着赶忙将免检证递了上去。
原来随着上海新区的发展,新区政府对一批在新区经营时间较长,商业信誉较好,或是华东政府重点扶植的企业工厂施行过关免检制度,由企业自行上报过关的关税,简化过关的手续,方便企业的经营。
不过检查队长并没有接免检证,道:“前天新区政府有通知,由于近期有敌对人员企图在上海新区制造恐怖袭击,因此上海新区政府当进行为期3个月的警戒时期,在警戒时期內,将一切从严,免检证无效,等警戒时期过了以后才恢复使用,并且顺沿有效时间。公告就在关口的路口公告栏里,你没有看见吗?你们的商队必须接受检查,不能免检通过,希望你们配合。”
原来就在三天以前,上海新区按照青岛行政院的要求,由新区政府和上海办事处联今成立了上海新区安全保卫专项工作组,负责维护上海新区的管理、治安、保卫工作,由杨育新和刘澜涛担任组长,两人的权责并列,凡关系到上海新区的管理、治安、保卫事务,必须由两人共同签字才能生效,如果两人的意见相左,不能协调,则上青岛行政院裁决。当然工作组负责的事务只限于上海新区的安全问题,其他如行政、经济、文教等事务,则仍然由上海新区政府负责。
工作组成立以后,刘澜涛立刻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要求对上海新区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清查,理由是敌人有可能己经混进了上海新区,借这次清查,侦别可疑份子,就算没有找出可疑份子,也能够找到上海新区在日常管理中的漏洞;二是加强进出口的海关检查,对有人员、商品都要严格检查,不留任何漏洞,更不能留于形式,对日常的检查,不仅要严格执行,而且更要加强抽查的频率和突然性,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敌对份子混入上海新区的可能性。
杨育新对刘澜涛的第一个建议到没有异议,但对第二个建议就有所保留,因为检查得过于严格、抽查得过于频密,对上海新区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都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取消了海关免检证,就会损害到新区政府的政治信誊,不过杨育新也没有全盘否定刘澜涛的第二个建议,认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采取严格检查的措施,这样就可以把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
刘澜涛考虑了一下之后,也接受到杨育新的要求,于是双方协定之后,决定将严格检查的期限定为3个月,因为战争肯定会在一个月内开始,因此日本人有所行动,也必然会在这一个月内动手,而就算日本不动手,经过了3个月的整顿之后,刘澜涛也有信心将上海新区内潜伏的敌对份子清理干净,并且给上海新区建立起一道防护墙,那么就算再重新放松,也不用担心了。
而这个领头人显然也没有想到,上海新区政府的政策会发生变化,他也没有去看公告,而是又道:“几位大哥,不瞒你们说,我们是马老板的商队,你们应该也都听说了,这个月马老板会在新区里做寿,我们这次运的东西都是马老板做寿需要的物品,其实都没什么可检的,但却是贵重得很,而且易破易碎,如果在这里打开检查,只怕会弄坏了,搁误了马老板的寿辰,我可是吃罪不起的啊。能不能通融通融,等马老板的寿辰之日,我保证送给你们几张请阑,一起出热闹热闹。”
检查队长道:“请你放心,我们是文明执法单位,检查的时候一定会十分小心,绝对不会破坏你们的物品,如果万一有损坏,我们也会照价赔偿,如果你们还不放心,可以由你们动手,我们在一边看着就行了。”
领头人皱了皱眉,耐着性子道:“几位,我们马老板和杨区长、朱主任、曹关长、齐局长可是都有交情,以前也过了几次关口,都没有检查,我们可也没少交过一分的关税啊,这点面子都不给吗?”
检查队长道:“我们是按照制度办事,谁的商队都要检查,不要说是马老板,就是元老的商品过关,也是一样要检查,这是我们的职责所有,还希望你们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
话说到了这一步,领头人也知道是通融不过去了,因此只好回到商队里,几个主事的人立刻围陇了过来,一人道:“赵管事,怎么样?让我们过关吗?”
赵管事摇了摇头,道:“他们说了,过关一定要检查,否则就不让过关,咱们的免检证也没有用了。”
又一人道:“真的假的?海外华人不会是故意要找茬吧,你报了马老板的名号没有?”
赵管事道:“怎么没报,但马老板的名号在海外华人的地头上可不好使啊,人家可是说了,就是元老的货物过关,也一定要检查,何况是马老板。”
“那可不行啊,咱们带的都是易碎易坏的东西,好不容易都打包好了,在这里检查,少说也要一二个时辰,耽搁了功夫是小事,万一损坏了东西怎么办,马老板只怕又要怪咱们不会办事了。”
有一人道:“赵管事,我看这几个小子是故意刁难,怕不是要咱们递些孝敬吧。不如给他们几个打发钱,也好省些麻烦。”
赵管事连连摇头,道:“你们是第一次到上海新区来,不懂这里的规据,海外华人这里可是不兴这一套的。”
那人“嗤”了一声,道:“怎么不兴,不过是就那么一说,你还就当真了,我虽然是第一次到上海新区来,但中国的地方也去得不少了,那里的乌鸦都是一般黑的,那有猫儿不沾腥的,只看是给的什么价,你送他一只金老鼠不收,给他拉头金牛来,看他要不要。”
又一人道:“对呀,成与不成,试试再说,咱们也不能在这里干着啊,难不成把车全都打开让他们检查吗?您要不怕这个麻烦,咱们可也都没话说啊。”
赵管事听了,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活泛了起来,在身上摸了摸,道:“糟糕,我这还没带多少钱呢?”
立刻有人道:“好办,好办,大伙都给凑凑,先过了关,把东西拖回家去再说。”
就在这时,只听马蹄声响,只见有一人骑马赶到商队前,大声道:“赵管事,怎么还不过关,家里可都等着你们呢?”
众人看时,原来是马芮成的一个得力下属,此人姓黄,马家的人都称他黄先生。赵管事赶忙道:“黄先生,这可不是过关要检查吗?咱们的免检证也不好使啊,我们正商议着凑几个打发钱……”
他的说还没有说完,黄先生的脸色大变,道:“混帐,糊涂的东西,谁让你们凑打发钱了,你在这上海新区里也呆了一个月,怎么还不明白海外华人的规据吗?幸亏是我赶来了,要不然你们可给马老板惹了*烦。”
赵管事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道:“可过关要检查啊!”
黄先生骂道:“蠢东酉,要查就给他们查啊,把所有的车都打开,全部让他们看,咱们是规规矩矩做生意,还怕什厶检查吗?”
………………………………
第三四九章 上海警戒(二)
骂完了赵管事之后,黄先生立刻带领着车队来到过关的检查通道,对检查人员拱了拱手,道:“几位,这些下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上海新区,不懂这里的规据,才遭出这些误会来,我们马老板一向是奉公守法,在上海新区里也都尊守新区的规据,断不会仗势乱纪,我们的货物自然是可以随意的检查,还请各位多多海涵。” 转头又对赵管事道:“快把帐册拿出来,送给几位大哥,打开所有的车厢,让几位大哥照册查看。”
赵管事赶忙从怀里掏出货物的帐册,双手递了上去,恭恭敬敬道:“小人是初来乍到,确实是不懂上海新区的规据,不知天高地厚,胡言乱语,还请各位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小人计较。”
检查队长道:“这到没什么,我们的制度确实是和清廷不一样的,因此第一次来的人闹出些误会也是正常的事情,等在上海新区里呆得长了就会知道,闲话都少说吧,赶紧检查,后面还有很多人在等着呢?”
于是商队的伙计们赶忙动手,将车厢全都打开,让关口的人检量,这次商队运送的货物是以酒类为主,其中大部份都是蒸馏白酒,还有少量的葡萄酒、红酒等洋酒,其他的物品还有鞭炮、烟花、彩缎织物,瓷器等等,确实大部份都定易破易碎,而且需要经心包装的物品,因此商队不愿打开来检查,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时商队相当的配合,不仅将打包好的货物也全都拆开,连酒类也开了几瓶几坛,让检查人员亲眼过目,证实其中的货物无误。而检查人员也十分小心,轻拿轻放,因此没有一件货物损坏,开封的酒瓶、酒坛也都重新封好,有些物品自己不动手,而是让商队的人来拆封搬运,自己只是检查,而等所有的货物都检查完之后,检查人员还和商队的伙计一起,将货物又都全部打包装封,并且重新装车。
这一来前后共用去了2个多时辰,等商队交纳完了关税,通过关口之后,己经是黄昏时分了,黄先生又向检查人员道了谢,才带领着商队赶奔回马家去。
黄昏时分,上海新区政府也到了下班的时间,除了值班的人员之外,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离开自己的办公室回家去。杨育新今天虽然不值班,但这时还没有离开,而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几位向自己述苦的中层干部,分别是招商处主任朱敏;海关司长曹建辉,工商局长齐元义,还有上海新区行政办公室主任刘昌民。
这时朱敏道:“杨区长,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上海办事处管得太宽了,工厂、商铺的库房、设备都要检查,人员的户籍、暂住证也要查,这一查起来就是一天,而且还要复查,工厂都没法开工,商铺也没法营业了,现在己经有不少企业向我投诉了,这样下去那还有人愿意在上海新区投资啊,我们招商引资的工作还怎么做啊。”
曹建辉也道:“是啊,现在海关、陆关都全部都要严格检查,免检证也暂时失效,咱们新区政府的信用可就都给毁了。而且现在每天过关的人本来就多,再来这么一出,不仅需要的人手要比原来多了许多,而且检查的速度也差不多慢了一倍,就算是24小时也过不完,再这么搞下去,还有谁会愿意来上海新区做生意,咱们今年海关的关税目标要实现可就难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