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苄⑾蚨砉┭梗涂梢源俪伤酵U剑⒔砉淖⒁饬氐脚分蘩辞V频鹿徊握骄椭卮慈站扔谑歉砉挚吹搅讼M褂锌赡芗绦度耄崾秸簿捅涞靡RN奁诹耍砉峙禄峒绦刈⒃抖掼ε分薜氖挛瘢獠攀嵌苑ü畈焕木置妗

    而俄国也明白,华东政府不会和自己是一路,只是地理原因才先打日本,不过现在俄国和华东政府毕竟还没有撕破脸,因此不访先借华东政府的力量来打压日本,至于尊守【东三省交割条约】,也就是那么一说,反正对俄国来说,翻脸比翻书还快,撕约比撕书更容易。
………………………………

第四二零章  停战期(一)

    不过相比于英法俄三国的态度鲜明,美徳两国的立场就要中立得多,两国都表达了对远东局势进一步复杂化,战争扩大的担扰,并且呼吁国际社会组织起来,控制战争继续扩大,也要求参战的各方进行谈判,解决各方的利益事端,停止战争、恢复和平。而且美徳两国也都不约而同的表示,自己愿意做调停人,当然前提是各方都有和平的意愿。

    这是由于美徳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有限,并且和参战的三方都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虽然都有一定的倾向,如美国是暗中支持日本的,而徳国甴于近年来和华东政府的军事合作密切,同时也希望远东的局势越乱越好,于是较为倾向华东政府,但两国不想因偏袒某一方而去得罪另一方,因此也乐得站在道德的致高点上去说一些漂亮话,反正这些话怎么都不会错。

    但两国的媒体则有明显不同的表现,美国媒体尽管不像英法反应激烈,但也都比较明显的指责华东政府不该在这时参战,这是由于美国在远东地区虽然没有大的影响力,但商业利益很大,美国暗中支持日本的目地除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商业利益之外,还希望遏制俄国的扩张,并且扩大自己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商业利益。本来在华东政府参战前,谁都看得出来,日俄战争己经打得差不多了,而且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俄国也都无力再在远东扩张,因此美国的不少财团、企业都瞄着中国东北地区,如铁路大王史蒂芬逊己计划在中国东北地区投资修建铁路。但华东政府的参战,令战争扩大,并将无限延续下去,美国的投资变得遥遥无期,当然不会高兴。

    而德国媒体则客观一些,一方面是这几年来华东政府和徳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德国和日俄两国也没有太好的交情,而且德国在远东更是连经济利益也没多少,华东政府的海军舰队中,有不少都是徳国建造,或者是徳国提供技术、材料、配件帮助华东政府建造,这也是德国媒体报导的侧重点,认为是这些徳系军舰帮助了人民军海军取得对马海战的胜利。

    在甲午战争中,以徳舰为主力的北洋水师惨败于以英舰为主力的联合舰队,自然让德国脸上无光,但这一次人民军海军新建军舰几乎全有德国的血脉,完胜仍然是以英舰为主力的联合舰队,也算是为德国造船业出了一口气。其实到现在为止,华东政府、日本、俄国三方都没有公布对马海战的细节,因此人们根本无从得知德国建造的军舰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另外这些军舰虽然是徳国建造的,但军舰的设计却是由华东政府自行完成,徳国只是照图施工,严格来说只能算德造军舰而不是徳系军舰。不过德国媒体都没有提及。

    当然,除了这几个主要的大国之外,其他国家也都纷纷发表声明,表达本国的态度,不过在言辞之间,还是以指责华东政府居多,只是并不怎么激烈。不过这些国家基本都是酱油众,在这场棋局中只能当个看客,或者是在水混的时候摸几条鱼而己。

    不过华东政府的宣传机器也没有闲着,舆论阵地必须占领,因此从5月13日起,华东政府或是通过政府声明,或是以报纸、书刊等媒体形式,对外宣传自己的主张。

    华东政府的宣传分为两个部份,一是以报导战争的进程,当然是以人民军的胜利为主,不断的以胜利消息提振民众的士气,以及对华东政府的信心,毕竟打起仗来,还是要靠战场上的表现说话;二则是以社评、评论等形式,来宣传华东政府参战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而宣传的口径死死扣住两点展开,一是日俄双方是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战争,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两国都是侵略者,华东政府的参战是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战争,在任何时候都是用来具有合理性的;二是日俄双方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战争的同时,作为中国合法政府的清廷却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阻止或维护自身的权益,而是完全放任自由,居然还打出中立的旗号,完全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正是在清廷完全不作为的情况下,华东政府才决定出兵参战,维护国家利益,保卫东北人民,而这是为华东政府参战的合法性进行辩护。

    其实在华东政府刚刚参战的时候,在中国的朝野各届还是有不少声音反对的,认为华东政府的行为是无端的挑恤日俄两国,恐怕会累及中国,反对者中即有朝廷官员,也有民间的知名学者、名流人等,当然这其中有些人是真的担心华东政府会激怒日俄两国,给中国带来灾难,毕竟近60年来,中国的对外战争几乎就从没有赢过,尽管在5年以前,穿越者的到来令中国免受了庚子之辱,但毕竟不是一场完全的胜利,双方之间实际是互相受协,而且明白人都清楚,庚子国变时,各国都没有近全力,出动的军队也不过数万人而己,而这次日俄双方均出动了全力,双方在辽东投入的军队加起来接近百万,远不是5年前的八国联军可比,因此一但惹怒了这两国,后果不堪设想。

    而还有一部份人则是借题发挥,他们原本就清廷的维护者或是华东政府中的受害者,自然是对华东政府有诸多的不满情绪,只是过去华东政府一直都占据着道德的致高点,找不出什么有力的理由,只能指责华东政府是乱臣贼子,藐视朝廷,但现在清廷的权威己经跌落到了谷底,这样的言论引发不了多少人的兴趣,而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拼命的攻击华东政府。

    不过在华东政府的大力宣传之下,很快就赢得了绝大多数舆论的支持。一方面是人民军在战争上不断取得胜利,毕竟胜利才是最鼓舞人心的,而另一方面华东政府也抓住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受害者心态,大打民族主义牌,以保家卫国、保护人民为重点,再加上一直以来,华东政府都是以公证、文明、廉洁、效率的形像示众,自然是更容易赢得大多数民众的赞同。虽然这时还有少数反对攻击华东政府的声音,但已经引起不了多少反应了。

    当然华东政府的宣传,基本还是立足于国内,最多只是在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而在欧美国家,是见不到华东政府的这些发声的,在德国、美国还有华东政府的办事处可以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在英、法等国则完全见不到华东政府的一点信息,包括连政府的发言都没有媒体报导过。

    另外华东政府也没打算在外国去争取舆论,一方面是欧美国家对中国都有极大的偏见,要想让欧美的舆论对中国有正面反应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是华东政府现在对欧美国家的影响力相当有限。因此现在这个时候,首先还是争取到国内的舆论支持更为现实一些,而且对于华东政府参战也有实质性的帮助,欧美国家毕竟离得太远了,就算这些国家的国内再怎么妖魔化中国,妖魔化华东政府,对战争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这个时候最尴尬的莫过于清廷了,华东政府现在虽然没有功夫处理追究在上海恐袭中清廷应承担的责任,但在宣传的时候,可没有忘了抹黑清廷,其实也用不着华东政府的刻意抹黑,清廷自身就有太多的槽点了,随便都可以找几个来发挥。

    在日俄战争开战的时候,华东政府就曾发动过一波舆论攻势,攻击清廷的中立行为,不过当时华东政府也没有参战,只是在口头上喊了几声,因此也有不少人为清廷分辩,而这一波的舆论攻势也并没有维持多长的时间就结束了。而现在华东政府已经正式参战,而且在战场上又连续取胜,华东政府在宣传当中自然不会忘了,拉清廷来当自己的陪衬,以更好的显示华东政府的高大光辉形像。

    而这段时间在清廷内部也是各种声音都有,有人建议清廷立刻对华东政府予以嘉奖,并且授以华东政府的主要人员以官职,并且像征性的拔给一些钱粮物资,甚致派少量军队随人民军一起作战,这样不仅可以让华东政府的参战名正言顺,而清廷也可以占到大名份,将来如果华东政府取胜,清廷也能居功一份;而如果华东政府败了,则可以将责任都推到华东政府身上。

    不过这种建议立刻就遭到了反对,华东政府、俄国、日本可都不是好糊弄的,清廷想在他们三方之间玩平衡,玩左中右都逢源,那有这么好的事,到时候可别惹祸上身才是。

    还有人建议至少要严惩肃亲王耆善,起码是向海外华人示好,但也有人反对,认为海外华人早己是割据一方,不服朝廷管教,肃亲王也是要为朝廷排难解纷,才策划了袭击上海新区,这分明有功于朝廷,怎能严惩,反到是海外华人自不量力,挑恤日俄两国,自取祸端,另看现在小胜几场,那是趁日俄两国不备,而终非是日俄两国的对手,应立刻与其划清界限,以免受其连累才是。
………………………………

第四二一章  停战期(二)

    五月下旬虽然还没有进入盛夏季节,但已经能够感觉到天气明显的热度,尽管这时已是上午9点的时候,但北京城的天空中却是乌云密布,看不到一丝阳光,但气温却不觉凉爽,又闷又热,似乎压得令人喘不过气来,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一场大雨将要来临。

    而平日就己是无比严正肃静的紫禁城,这时就更是气氛压制,太监宫女们行走动作都万分的小心,不要说是不敢弄出大动静来,就连说话都要放小声音,生怕惊动了老佛爷,就连老佛爷最信任的太监李莲瑛,近来最得宠的德龄郡主也是小心翼翼。因为在宫里当差的都知道,这几天老佛爷的心情很是不好,己有10余名太监、宫女遭到责打,就连一直伺奉老佛爷梳头的刘太监,昨天也不知怎么触恼了老佛爷,自己扇了自己20多个嘴巴子,只打得两颊红肿,嘴角流血,才得到老佛爷一句:“算了。”每天在敬事房附近都能听到“啪啪啪”的板子声。

    这时在军机处里,8位军机大臣都在座,但没有人在处理公务,而是一个个闭目端坐,仿佛8尊泥菩萨一样。好在是房间里放了两块大冰,有些清凉之意,但气氛却依然压抑。而在军机处的外面,伺候人等也都垂手侍立,一动不动。

    只见门帘一挑,众军机大臣一起睁眼,见是李莲英从外面进来,小声道:“各位王爷、大人,太后和皇上在养心殿上招见各位,请随奴才来吧。”

    军机领班庆亲王奕劻立刻起身,迎了上去,小声道:“李公公,太后今儿心情怎么样。”

    李莲英摇了摇头,用虽小,但屋内众人也能听到的声音道:“还是那样,一个时辰前还罚了老周掌嘴20个呢!几位今儿见了太后,说话可要留神些,小心着点伺候。”

    庆亲王点了点头,微一拱手,道:“多谢公公。”说着从袖子抽出一张银票来,塞给李莲英。

    李莲英会意,又欠了欠身,道:“各位王爷、大人,请随奴才来吧。” 说着转身就要离开,而排名最末的军机大臣袁世凯则抢步上前,替李莲英揭起门帘让李莲英出去。

    这到不是袁世凯打李莲英的溜须,而是军机处的规矩,军机大臣的排名是有严格的秩序的,每天在当班的时候,由领班军机打头,其他人依次跟行,绝不能乱排,而就在众人快要走到军机处时,排名最末的军机大臣要小跑几步,赶到队伍前面去给众人揭起帘子,让其他人进去,下班时也是由他揭帘子,等其他人都走了,才最后一个离开,因此排名最末的军机大臣又俗称为卷帘子军机。

    庆亲王则扭头道:“太后的心情不大好,咱们可都小心着点。”说完领头离开了军机处。其他人也都跟着出去,一直到众人都走完了,袁世凯才放下帘子,快步跟了上去。

    一行人随着李莲英穿过几重宫殿,来到养心殿上,这时慈禧和光绪己在正中就坐。庚子国变结束以后,光绪并没有像旧时空中那样被软禁起来,不仅仍然住在皇宫里,在形式上还能够参与一些政务,当然权限和行动都已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实际己没有一点实权,基本就是个牌位,但毕竟可以接触政务、大臣,有时也还能说几句话,到是要比庚子国变之前的际遇要好得多了。

    8位军机大臣给慈禧、光绪见礼之后,分两班站立,光绪这才道:“海外华人赴辽东参战己有10余日了,听说他们打了几个胜仗,而且外面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就连洋人也搅和进来了,昨日总理府衙门收到了英法日三国的公文,问朝廷的态度,看来朝廷没个表示是不成的,你们看应该怎么办呢?”

    随着华东政府先后取得了对马海战、旅顺登陆战、辽河战役的胜利,在清廷内部要求嘉奖华东政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地的官员纷纷给清廷的奏折都推成山。当然清廷对此还是一惯性的反应迟顿,对官员们的折子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装糊涂,但也搅得慈禧心烦意乱,脾气大坏。

    但英法日等国却有些沉不住气了,因为一但清廷正式认可,甚致支持华东政府的参战行为,就意味着华东政府将可以背靠着整个中国参战,那么以整个中国庞大的人力物资,加上华东政府强大的军事能力,就是日俄联手也得跪了,而且华东政府说不定还会就此和清廷联手,因此英法日三国赶忙派驻华公使向清廷提交公文,要求清廷在这个时候要继续保持中立,绝不能偏向华东政府。而日本甚致要求清廷正式下旨,严励遣责华东政府。

    对国内群情激愤的舆情,清廷可以置之不理,但友邦惊诧了,就不能听之任之了,因此慈禧的心情再不好也不敢耽搁,立刻招集所有的军机大臣们计议。而光绪在这个时候也充份发挥了当牌位的作用,慈禧不好说出口的话,都由光绪代劳了。

    听了皇帝的话以后,几位军机大臣迟疑了一下,张之洞才道:“回禀皇上,此时朝廷不可轻易表态。”

    光绪道:“哦!为什么?”

    张之洞道:“日、俄两国皆为当世强国,且日与英,俄与法皆有盟约,虽说现在海外华人打了几个胜仗,但虽终胜负实在难料,朝廷若是轻易表态,后果实难预料,稍有不慎更是灭顶之灾,当初日俄交战,朝廷恪守中立,现在亦不可有变。”

    光绪迟疑了一下,才道:“但现在舆情沸扬,又如之奈何呢?”

    张之洞道:“回禀皇上,舆情之事,兴也忽焉、亡也忽焉,朝廷只管不理便是了,过不了几日,必将烟消云散,太后、皇上不必费心。”

    光绪又道:“英法日诸国那边,又如何交待呢?”

    张之洞道:“回禀皇上,这更好办了,教总理府衙门和他们交涉就是了,只管告诉诸国,海外华人参战与朝廷无关,朝廷仍旧恪守中立不变,诸国自然也不会再有异议了。”

    这时世续忽然道:“日本公使要求朝廷下旨责问海外华人,这又当如何回复呢?”

    张之洞摇了摇头,道:“万万不可,朝廷恪守中立,日俄固不可得罪,海外华人亦不可怠慢,日本公使仍是无理之求,当予拒绝。”

    光绪沉默了一会儿,才转头对慈禧道:“太后的意思呢?”

    慈禧的眼皮挑了一下,才道:“那就这么着吧。”

    光绪点了点头,道:“庆亲王。”

    庆亲王赶忙道:“臣在。”

    光绪道:“待会儿散了朝,你马上去办?” 因为庆亲王兼着总理府衙门大臣,因此具体负责和各国交涉的事情自然是落到庆亲王头上。

    庆亲王道:“臣尊旨。”

    光绪顿了一顿,又道:“那么肃亲王又应该怎么处置呢?”

    军机大臣们顿时都不作声了,毕竟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过了好一会儿,慈禧才开口道:“怎么?都不说话了?那可不成,我和皇上还等着你们拿主意呢?张之洞,你说该怎么处置肃亲王。”

    被慈禧点了名,张之洞也不能不说话了,道:“回禀太后,肃亲王仍是宗室,当由宗人府发……”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慈禧打断道:“要是宗人府能解决,要问你们做什么?肃亲王的事可不是小事,不是宗人府能解决的,所以才要你们拿个主意。世续,你说呢?”

    见慈禧最终还是放过了自己,张之洞也松了一口气,其实慈禧点张之洞的名,不过是抛砖引玉,处置肃亲王的事确实很敏感,而且是很得罪人的,慈禧并不想逼庆亲王、张之洞这样的老臣表态,毕竞朝政还需要他们撑着,只是用张之洞要引个头,顺便也搞打这个老滑头一下,因此很快就从张之洞身上绕过去了。

    世续道:“回禀太后,肃亲王之举也是为了朝廷着想,海外华人早己反叛朝廷,自立为王,如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肃亲王只是想煞一煞海外华人的气势,因此肃亲王并无过失,还请朝廷从轻发落。”

    慈禧不置可否,又道:“那桐,你呢?”

    那桐道:“回禀太后,世续大人言之有理,还请朝廷对肃亲王从轻发落。”

    他们本来就是和肃亲王是同伙,而且肃亲王谋划袭击上海新区的事情也向两人通过气,两人也都表示了支持,还各自支助了肃亲王1万两白银。因此这个时候自然要努力替肃亲王分辩,减轻罪责。

    慈禧沉吟了一会儿,才道:“袁世凯,你怎么看呢?”

    袁世凯欠了欠身,道:“回禀太后,臣以为对肃亲王必须严惩不贷,以警效尤。”

    世续立刻道:“袁大人,你这是何居心?莫非是要替海外华人出气吗?”

    袁世凯呵呵笑道:“非也,臣岂是为海外华人出气?而是不如此不足彰显朝廷之威严。”

    这时慈禧却睁开眼睛,道:“袁世凯,你把话说清楚,为什么严惩肃亲王,是彰显朝廷之威严。”

    袁世凯听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慈禧的这一问,也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其实慈禧心里也是想要严惩肃亲王的,那么自己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

第四二二章  停战期(三)

    袁世凯道:“如世续大人所言,海外华人己反叛朝廷,自立为王,乱臣贼子,朝廷又何故不出兵征伐,以绝后患呢?”

    听了袁世凯的这话,除了慈禧仍然一付闭目养神的样子,其他人的脸上都有些不大好看,其实清廷自然不是不想出兵进攻华东政府,而是还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就打不过华东政府,只是这些话大家心里清楚就行了,不能放到台面上来说。

    不过表面文章谁都会做,世续立刻道:“非是朝廷不愿,而是自庚子国变之后,回京不过三年时间,朝廷元气未复,当务之急乃是休养生息,实在不宜轻启刀兵。”

    那桐也道:“莫非袁大人有什么奇谋良策,可以攻破海外华人吗?”

    袁世凯摇了摇头,道:“我也没有什么奇谋良策,而且世续大人所言极是,现在朝廷应是休养生息,确其不宜轻启刀兵。”

    这时庆亲王、张之洞、瞿鸿禨等老臣都露出了深思之策,他们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已经隐约的听出了袁世凯的意思,不过那桐还没有反应过来,道:“我还以为袁大人有什么高见呢! 原来也不过如此。”

    袁世凯冷笑了一下,道:“即然朝廷此时不宜轻启刀兵,那么肃亲王之举实在是不智,无故去挑恤海外华人,岂非是有违朝廷之意,万一引来海外华人的报复,万一惹得海外华人与朝廷兵刀相见,将置朝廷于何地。”

    那桐、世续听了,也都张口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袁世凯也不理他们,面对慈禧、光绪,又欠了欠身,道:“太后、皇上,肃亲王此举目无尊上、结交匪类,恣意妄为、冒失之极,不顾朝廷安危,挑恤强敌,实在是罪大恶极,万不容赦,臣非是不念其宗室之情,但如不加以严惩,若是朝中大臣均校仿之,恐又有庚子之祸,故此臣万死进言,还请太后、皇上三思。”

    其实这几天里袁世凯心里一直就在揣摩,慈禧对肃亲王到底是什么态度,到底打不打算严惩肃亲王,幕僚大多都认为慈禧并不会严惩肃亲王,理由是慈禧对海外华人相当敌视,肃亲王的行为至少是给海外华人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也算是帮慈禧出了一口气;而且肃亲王毕竟是宗室,慈禧要稳固自己的权力,宗室对她的支持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处理肃亲王时,还是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