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伤亡了近400余名战士,而且机枪子弹也大量消耗,现在全师的机枪子弹己经用去了超过6成,由其是后面未参战的1团,将全部的机枪子弹都让给了守卫左翼阵地的2团,毕竟人民军是轻装出发,也不可能带太多的孑弹。
………………………………
第四三四章 战争再启(五)
参谋长张海道:“师长,我看差不多了,该反击了,现在鬼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再这样打下去,可对我们不利了,机枪的子弹现在只剩下3成多了,如果把机枪子弹都打光了,后面再出别的意外,我们就不好办了,总要留一点。”
李立新摇了摇头,道:“再等一等吧,等这批日军的进攻结束,回去交换下一批日军来进攻,才是我们反击的时候,因为日军进入军队交换进攻时,才是他们最弱的时候,我们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才有足够的把握一举击败日军。”
副师长杨茂林道:“都到了这个时候,这批日军怎么还不撤回去换人呢?”
李立新搔了搔头,道:“谁知道呢?日本人的心里,是不能用正常人来衡量的。”
这时张海道:“快看,日军后面的军队出动了。”
李立新、杨茂林都是一怔,然后立刻拿起望远镜,向日军的阵地方向看去,只见大量的日军部队从阵地出来,向前挺进,李立新喃喃道:“小鬼孑这是打算干什么,要在中途进行军队的交换吗?”
其实大岛久直早就想将第18旅团撤换下来,让休整过的第6旅团再度进攻,因为18旅团的战斗时间太长,而且损失太大,不过第18旅团连续攻占了人民军的两个高地,现在又在全力进攻人民军的A3阵地,眼看着就要以一旅之力,将人民军的左翼阵地攻破,在这个时候将18旅团换下来,恐怕会有损18旅团的士气,因此大岛久直本打算等18旅团攻下了A3高地,建立了全功之后,再将他们撤下,那知18旅团的攻击在A3阵地前受阻,大岛久直也只好提前将18旅团撤下来,而改派6旅团继续进攻。
本来进行军队的交换,是应先将进攻中的军队撤回阵地,然后新的进攻部队再从阵地中出击,这样做当然是最稳妥的办法,以防敌军趁着攻防转换的时机发动反击。但日军的主阵地距离A3阵地约7公里,这一去一来至少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也就给了人民军喘息和调整的时间,而且大岛久直认为这时A3阵地的守军应该己是强弩之末了,曰军只需要再加一把力,就可以将A3阵地拿下,因此在这个时候,决不能给人民军以任何的喘息之机,于是大岛久直才决定冒险在战场前进行的攻守兵力交替,这样可以确保日本的进攻中断时间控制在10分钟內,当然大岛久直也认为人民军现在根本无力反击,或者就算有反击,以日军的训练有素,也能够抵挡得住。
“命令82迫击炮准备,目标2500米。”
看着远方逐渐向人民军阵地逼近过来的日军,以及正在从进攻中撤退的日军,李立新也向左右两翼阵地的人民军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82毫米迫击炮的最大射程是3200米,但实际的有效射程在2200…2600之间,李立新希望日军能够在这个距离上实现攻防的交替,娜将是人民军最好的打击机会。
日军确实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既使是在战场上进行军队的攻守转换交替,但也仍然是井然有秩,各司其责。撤退的士兵非常自觉的向两侧分开,将中间位置留给接替自己进攻的军队,这样军队可以交错而过,不会出现进退军队互相拥挤,阻拦的局面。
如果按这样的交替进行下去,日军最多只用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进退军队的交替转换,并且立刻再向人民军的阵地发动进攻。
但就在这时,人民军的反击终于开始,因为日军进行军队交替的地方正好就在人民军最希望的范围内,因此人民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战机,于是左翼阵地的2团立刻下令,对日军进行炮击。
此时在战场上沉寂了3个多小时的82迫击炮终于赢来了扬眉吐气的机会,拼命的向日军倾泄着炮弹,往往是前一发炮弹尚未落地,后面的炮弹业已出膛,一时间天空中尽是黑色的小点,不断的下落扩大,最终落到日军的队伍中,化成一朵朵炫丽怒放的死亡爆火炸花,无情的收割着日军士兵的生命。
由于这时日早进退的部队正在交替之间,虽然自主的分开,但在无形中也挤压了互相的空间,无论是进退的军队,队列都变得十分密集,因此炮弹落下之后,杀伤力也得到了充份的发挥,炮弹落点方圆10米以内的日兵,无不被炸得血肉横飞,骨断筋折的,一时间爆炸密集,人声惨叫。
82迫击炮的最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6发,但在实际战场上,一般可以做到每分钟8…10发,这样32发炮弹,可以在3…4分钟之内全部打光,因此在短短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2团的82迫击炮部队共计发射出超过700发的82毫米炮弹,基本将交替的2个联队的日军覆盖在内。
本来日军的进退是各司其道,井然有序的,但遭到这样密集的炮火打击,自怨也无法再保持镇定,于是有人回跑,有人向左右躲避,无论是前进还是后撤的队伍,都不可避免的大乱起来。
而左翼的人民军在炮击开始的时候就冲出了防御阵地,向日军推进,而在炮击结束时,人民军已经逼近了日军不到300米的距离,并且立刻向日军发起了冲锋。
这时日军已经完全乱了,对人民军的进攻,尽管有个别的日兵,或是小股日军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但作为一支军队的整体,日军是完全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就连日军一向引以为豪的白刃战也不足人民军的对手,结果被杀得死伤无数,伏尸遍野。
而在右翼,虽然日军也是在战场上进行进退攻守的交替,但由于右翼并不是日军的进攻重点,也并不急于保持攻势,因此在进行交替的地点较远,距离右翼阵地约3。2公里,这个距离正好是82迫击炮的射程极限,人民军也没有急于开炮射击,而是等日军完成了交替,进攻的部队进入到2500米左右时,才开炮攻击,而且也没有将炮弹全部打光,只用了一半。随后人民军也从阵地杀出,向日军发动进攻。
尽管只打出了一半的炮弹,但还是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队形也发生了混乱,但还能够保持一部份组织,不过右翼的人民军并没有直接冲上去和日军进行近战,还是保持着步枪的射程距离,这样人民军的掷弹筒、60迫击炮也都有发挥的空间。
虽然掷弹筒、60迫击炮的威力较小,但却胜在火力更密集,而且现在双方完全是野战,没有半点掩蔽,因此掷弹筒、60迫击炮的杀伤力也能够得到充份的发挥,何况人民军的火力也不弱,这个时候通用机枪的优势也体现出来,可以随同步兵一起行动,日军也被打得伤亡惨重。本来在双方接战之前,日军挨的一顿炮击之后,就已经有些混乱了,而现在又遭到人民军猛烈的火力打击,混乱的趋势也不可收拾起来。人民军见日军彻底乱了,这才向日军发动了最后的冲锋。
这时日军的主将大岛久直中将己经完全懵住了,左右两个阵的战斗他都看得十分清楚,人民军炮兵的火力之猛烈,大大超出了他的想像,每个阵地上的火炮恐怕都不会少于5 0门,甚致达到7 0门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人民军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火炮呢?如果3、40门火炮还可以免强隐藏得住,但1 0 0门火炮,是怎么也不可能隐藏得了的,侦察兵到底是在怎么侦察的,想到这里,大岛久直也恨不能将侦察兵全部给枪毙了。
但现在大岛久直没空去追究侦察兵的责任,因为左右两翼的日军都己经抵挡不住人民军的反应,现在只是由于日军的人数众多,挡住了人民军的突进道路,才没能向日军的阵地进攻,但也挡不了多久了,毕竟两翼的日军己经都溃败了。
而现在日军的阵地里,只有刚刚从右翼战场撤回来的一个联队,人数只有2 0 0 0余人,一但人民军突出了两翼日军的牵制,向日军的阵地发动进攻,日军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大岛久直的心里己经没有一点底数了。当然到了这一步,日军想要突破人民军防线的目标己经是不可能了,现在只能看怎样体面的结束这一场战斗。
这时已有人向大岛久直建议,赶紧撤退吧。但大岛久直也知道,如果现在撤退,不仅仅是彻底输掉了这一战,而且左右的败军必然伤亡惨重,如果自己坚守住阵地,到是还有一线希望,因为现在已有败退的士兵回到阵地里,如果自己能够尽量收容组织败退回来的士兵,拼力守住阵地,只要是能够扛过人民军的这一轮进攻,日军也许还能够以一种较为体面的方式结束战斗。
但就在这时,只见从人民军的阵地中又冲出来一支军队,从左右两翼的战场中间,径直向日军的阵地直插了过来。
………………………………
第四三五章 战争再启(六)
人民军的阵地是一个倒三角形,而开战以来,日军的进攻都集中在人民军的左、右翼阵地,而驻守后方阵地的1团除了一开始向日军进行牵制进攻之后,就一直没有受到攻击,在后方阵地养精蓄锐,现在眼看着人民军已经向日军展开了反击,1团当然也不能再闲着,也必须加入到进攻中来。
由于没有日军的纠缠,因此1团很快就超过了2团、3团,逼近了日军的阵地,好在是这时日军的阵地里还有一个刚刚撤回来的联队守卫,虽然守不了先前那么大的区域,但可以收缩防线,到还不至于全无抵抗之力。
这时攻守双方的实力大体相当,虽然日军在前面战斗中的伤亡要大一些,但却是防守的一方,因此也可以抵消人民军在兵力上的少许优势。而且尽管1团一直在养精蓄锐,但这个日军联队在战斗中的任务是担任佯攻,也并没有太大的消耗。
不过日军最大的劣势还是在于没有火炮,而尽管1团在前面的牵制战斗中,己经消耗了大半的炮弹,但剩余的小半炮弹也足够完全压制住日军了。
由于日军是在阵地里坚守,又没有能对迫击炮有足够的压制力武器,人民军的迫击炮也可以从容的瞄准射击,放弃炮击的速度,而追求射击的精准。因此炮弹一发发的落入日军的阵地中,将日军布置的火力点,临时据点一个一个的击毁。幸好是大岛久直的指挥部位置较为靠后,而且隐蔽得很好,才没有成为人民军打击的目标。
而只到这时,在指挥部里的大岛久直才看清了人民军使用的火炮,原来竟是一种短炮管的简易式火炮,这就怪不得人民军里会有这么的火炮,而又没有被自己的侦察兵发现。不过大岛久直仔细的观察发现,尽管这种火炮没有炮轮、护板,也没有炮架,炮弹进退装置,就是用一个三角架支撑一根炮管,而且竟然还是最老式的前填充方式,但用起来似乎十分方便,一炮接着一炮的发射,速度到还不慢。
其实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人民军就在战场上大量的使用了迫击炮,不过当时日军的注意力都被装甲列车炮这种高大威猛的武器吸引,因此没有注意这种小型火炮的威力,而虽然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武器,但大岛久直是久经战阵的人,自然很快就明白这种简易火炮的价值所在。
尽管这种简易火炮威力比同口径的常规火炮要小得多,但却胜在轻便灵活,携带方便,能够跟随步兵一起行动,仅是这一点优势,就足以让这种火炮在战场上有立足之地了,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人民军显然已经大量装配了这种火炮。想想以后人民军可以摆脱火炮的拖累,轻装上阵,在战场上大范围的快速移动,而且还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火力支持,日军想要应对这样的军队,难度可真是不小啊。
而且再进一步的想想,海外华人不仅弄出了能够将舰炮移上岸使用的装甲列车炮,还弄出这样轻便灵活,容易携带的简易火炮,虽然这些武器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难度,只要是有成品,各国也包括日本在内,都能够在1、2年时间内仿制出来。但海外华人的这些奇思妙想的整合能力确实令人感到恐惧,并且可以让他们赢得短暂的领先优势,而且谁知道他们还有那些奇思妙想的新式武器。这样的对手,是日本能够对付得了吗。
想到了这里,大岛久直也不禁打了一个哆嗦,不敢接着再想下去了。
当然,现在的战局也不容大岛久直再胡思乱想了,因为人民军的炮击已经将日军的阵地轰开了几个缺口,并向阵地发动了冲锋。
当然,如果仅仅是如此,到还不算太严重,毕竟日军在白刃战还有定的优势。但这时人民军的左右翼部队也都摆脱了日军的纠结,进攻上来。在人民军的三面夹击之下,阵地里的日军也坚持不住,要么倒地丧命,要么向后败退。而大岛久直见大势已去,也只下令撤退。
日军终于全线撤退了,不过人民军也没有追赶,而是立刻就地马上组织阵地,挖掘战壕,准备防守,连战场都来不及清理。
原来这时李立新已经收到了侦察兵的报告,日军的后续军队己距离战场只有不到15公里的路程,如果加快进军,在1小时内就可以赶到战场,尽管这时人民军十分疲惫,炮弹也几乎都打光了,但绝不能让日军通过这里到达凤凰城,因此必须坚守在这里,只能抓紧时间布置阵地防守。
好在是只过了20多分钟的时间,刘铁己带领6师赶到了战场,人民军不仅似是多了一个师的兵力,还带来了大量的弹药补济和常规火炮,这样也就不怕日军再来进攻了。
于是人民军这才能移一边清理战场,一边布置阵地。而经过了清点,刚才一战,人民军共计击毙日军阵亡3054人,俘279人,而自身阵亡1123人,受伤1867人,失踪21人。缴获了步兵2158发,子弹3万余发。另外人民军未能统计到的数据是,日军还有4386人受伤,326人失踪。
而一个小时之后,侦察兵再次报告,原来日军竟然已经撤退了。因此刘铁也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截住了日军。
原来大岛久直带领残余的日军撤退之后,很快就和后续的日军相遇,而日军的主将野津道贯得知大岛久直失败之后,也大吃了一惊,没想到人民军的反应会这么快,抢失一步拦住了日军增援凤凰城的道路,而且第9师团竟然就这样被打残了,减员多达7000余人,基本己经失去了战斗力。
而且听大岛久直所说的人民军的那种简易火炮,野津道贯依稀到是有些印像,毕竟他是和人民军交过手的,只是当时装甲列车炮、自行火炮这样的超大口径火炮留给野津道贯的印像太过深刻,因此才没有注意到其他方面,但大岛久直这一提醒,野津道贯才想起一些来,他也是有丰富战争经验的人,也能够很快想像出这种简易式火炮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
于是野津道贯也不敢再前进,而是下令日军暂停前进,并派出大量的侦察兵,去侦察人民军的情况。时间不长,侦察兵回报,人民军的兵力已增加到了两个师,正在挖掘战壕,布置阵地,而且这一次带来了大量的火炮。野津道贯听了以后,考虑了一下,便下令退军,把军队撤回到草河口去。
虽然这个时代的日军也强调精神力量,经常玩“玉碎”,也是动不动就为天皇尽忠,但总体来看还算是理智的时候占大多数,打仗也讲天时、地利、人和,不会明知不可能取胜,或是胜利的希望并不大,但还是寄希望于日军完全靠精神力量来创造奇迹。野津道贯经过分柝认为日军的胜算并不大。
首先从大格局来看,人民军这是明摆着玩围点打援的战术,因此自己再向人民军发动进攻,不是正好进入人民军预设好的节奏吗?而且虽然现在人民军只有2个师,但防守的一方需要的兵力要少些,而自己这边第9师团己经打残了,也只剩下一个完整的师团,还有3个旅团,兵力上的优势并不大,何况人民军肯定是还有后续的兵力增援;再次就是第9师团被打残,对日军的士气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而人民军在取胜之后,士气正盛,在这个时候再去进攻人民军的阵地,显然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何况野津道贯也不知道,人民军还会不会弄出什么新武器来。
而尽管现在人民军截断了日军的退路,但凤凰城、九连城等地都还在日军的手里,而日军决定放弃沈阳之后,可以集中大约25万左右的兵力,可以说是己经大有盈余了,至少能够再抽出10万左右的军队来打通撤退的路线,因此局势还并没有到最危急的时刻,而自己也没有必要采取冒险的行动,这到不是野津道贯贪生怕死,而是保存实力,用在关建的时刻。
当天下午,辽阳的大山岩就收到了野津道贯的报告,日军增援凤凰城的计划己经失败了,大山岩当然知道,现在的局势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日军确实还大有机会打通撤退的路线,但这样的后果是日军将全线撤退,因为辽阳离九连城的距离太远,日军有把握在短时间打通辽阳到九连城的道路,但决不可能长时间的确保这条路线的安全畅通,因此一但打通了线路,就必须全线撤退,至少要退到凤凰城以东的地区才能确保安全。
但这就意味着日军要放弃日俄开战以来的绝大部份战果,彻底退回到日俄刚开战时的状态,只是尽管是大势所趋,但从表面上看,是日军主动放弃这些成果,这个责任将是极为重大的,因此这样的重大决策,即使是大山岩也不能够决定,甚致连建议都不能提,只能由国内下令,大山岩执行。于是大山岩发了一份长电给日本国内,将当前的局势,包括增援凤凰城失利的消息,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请求国内的进一步指令。
………………………………
第四三六章 政客(一)
5月30日下午5点,伊藤博文带着一身的疲倦回到自己的府邸,妻子梅子在玄关迎候,并且亲手帮伊藤博文脫下外套,换上轻便的家居服装,又给伊藤博文端来了洗脸水。
虽然现在伊藤博文没有公职,只挂着一个元老的头衔,但仍然是日本政坛首屈一指的大佬,属于跺跺脚四城门都要乱颤的人物,虽然不像李鸿章那样敛财,但仅是靠个人的薪奉,生活得也十分富足,家里光是门客就养了10余个,佣人自然也不会少,伺候他换衣洗脸的事情本应该是是下人们做的,但妻子梅子坚持要自己亲为,也成习惯。
在换衣服的时候,伊藤博文道:“宫本君来了没有?”
梅子道:“己经来了好一会儿了,正在书房里等你呢?”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道:“等一会儿把今天的晚饭送到书房里来,还带两瓶酒过来,我和他有事情要谈,需要很长的时间。”
自从上海袭击结束之后,宫本直拓就回到日本,在陆军情报部里任职,他和伊藤博文到常有来往,讨论时事,是伊藤家里的常客。
洗完了脸以后,伊藤博文来到书房里,这时宫本直拓正在书房里看报纸,见伊藤博文回来,也赶忙站起身来,道:“伊藤先生回来了。”
伊藤博文道:“宫本君,久等了吧,请座,不必客气。我己经命人准备了晚餐。”
宫本直拓道:“好吧,那就讨扰了。”
于是两人面对面坐下,这时梅子已带两个佣人,送来了晚餐,然后告辞离开。
伊藤博文给宫本直拓倒了一杯酒,道:“让你久等了。”
宫本直拓道:“还好,不知先生今天和山县先生交涉的结果怎么样?”
伊藤博文叹了一口气,道:“山县君决定,今晚给满洲军司令部发电,让他们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可以采取任何行动。”
宫本直拓怔了一怔,马上就明白了过来,这是山县有朋故意在推卸自己的责任,才让前线的军人自行决定行动,因此道:“这怎么能行,先生能不能向天皇禀报,让天皇御裁呢?”
伊藤博文摇了摇头,道:“没有用的,天皇是不会轻易的御裁,肯定还是会交给陆军决策。”
宫本直拓听了,情绪也不禁有些激动,道:“都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那么日本的利益怎么办?在辽东的几十万日本军人又怎么办?”
伊藤博文苦笑了一声,道:“宫本君,你听我慢慢说吧。”
原来昨天宫本直拓也来拜访伊藤博文,两人谈及辽东的战局,宫本直拓认为,这个时候日本根本就不应该继续驻守辽阳,而是应将辽阳让给人民军,将全部军队都退到凤凰城驻守,甚致是退过鸭绿江都行。因为宫本直拓认为,这个时候日本继续占据辽阳己经没有任何意义,辽阳的北面是俄军,西面是人民军,尽管将俄军拉进战团,成为三方混战的格局,但俄军、人民军的后路都无忧,只有日军的后路在人民军的威胁之下,人民军暂时也不会轻易和俄军翻脸,而俄军不吃几个大亏,也是不会轻易和日本联合的,因此在这个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对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