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5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丰山又道:“美国的华侨想在今晚设宴会招待代表团的一行,不知道李委员一路辛苦,今晚需不需要休息。”
李三杰想了一想,道:“好吧,应酬一下也是应该的,我们就不全去了,算8个人吧,另外让他们搞得简单一点,不要太破费,好像在美国大多数的华人混得都一般,好也好不到那里去。”
………………………………
第五五九章 美国(二)
“呜————哐当、哐当、哐当、哐当” 火车的铁轮对冲击钢轨接头,发出单调而有节奏的撞击声音。窗外田野、牧场、森林、山丘、乡村、城镇一幕幕的景像向车后飞奔。
不过在车厢里,却没有几个人坐在窗前,欣赏这异国的风光,而是三三两两,打牌下棋,喝茶聊天,毕竟这己经是在火车上的第3天了,第1天时还有不少人对火车沿途风景感觉到新奇,但现在也都看得起腻了。
这一节车厢是专供代表团使用,共计隔出了9个4人间、4个双人间、2个单人间,另外还有一个小餐厅和一个小办公室。供代表团的成员休息使用,毕竟他们要在火车上度过6天的时间。和轮船上相比,火车上的位置更为狭小,而且也更为颠波,不过在火车停站时,可以下车在站台活动一下。
美国政府为办好这次的三方谈判也是花费了一番心血,这节车厢的改造费用以及车费全部都是由美国政府承担,并且还在火车上安排了8名乘警,保护代表团的安全。这个时代的美国社会可并不是太平盛世,再加上美国社会的持枪历史,因此万一让谈判代表团出了事情,对美国的国际形像将是一个重大的损坏。
而这时在办公室里李三杰、何汉东、谭其宗、李志松等代表团的首脑人物都聚在一起,听周丰山介绍美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虽然周丰山是驻旧金山办事处的主任,但这次谈判关系重大,因此周丰山也随代表团一起出发去普次茅斯,帮助代表团的工作。而在火车上也闲来无事,李三杰等人向周丰山迅问美国的情况,于是周丰山也索性对他们作详细的介绍。
这个时代的美国和李三杰等人认知中的那个己是超级大国的美国是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华东政府也收集一些美国的资料,但不仅资料太少,而且资料的来源也很单一,难以得到证实。而周丰山在旧时空里前后共计在美国生活了9年,对美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都有相当的了解,而在这个时代又在美国生活了3年,对这个时代的美国社会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李三杰虽然知道这次谈判只是走个过场而己,但他毕竟是负责外事工作,多了解一些美国的社会情况对李三杰当然是有益的。而何汉东、谭其宗、李志松等人这次更是担负的招商的任务,自然更需要多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因此他们不仅听得十分认真,而且还不断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有用的资料。
这个时代的美国其实和穿越之前的中国十分相似,一方面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体量巨大,无论是工业产值、国民收入、GDP值都己晋升为世界第一,但毕竟是底子太薄,前期的欠帐太多,因此科技还没有跟上,在核心技术上还落后于欧洲的英法德等国,而且综合实力、军事力量以及国际影响力也不及欧洲,正处于一个大而未强的较尬尴位置。美国之所以积极的周旋华东政府、日本、俄国之间,并举办了这次3方谈判,也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
当然从总体来看,现在的美国正处于国力上升期,套用旧时空的一句名言,就是: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因此整个美国社会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状态中。即使是在火车的路程中,农场、牧原、工厂、乡村都焕着勃勃的生机。
不过由于这个时代的美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但由于美国建国的时间短,基础不足,底蕴太底,加上经济发展之后,文化、教育、法律制度等配套均未跟上,因此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加上美国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种族矛盾、阶级矛盾等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又产生了资本与行政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还有美国的私人控枪制度,使得整个美国都处于一种浮燥、不稳、各种冲突不断、犯罪率高发的状态中,贫富分化、信仰金钱,崇尚财富,每个人都想踩着其他人向上攀爬,有人在一夜中暴发,有人在转瞬间倾家荡产,有人大吃人血馒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但这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从积极的角度看,是每个国家在由大转强的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因此并不能说现在的美国社会就是一个腐化堕落的社会,或许说美国的发展方向有误,体制有问题等等,随时美国的转型结束,社会逐步稳定下来,大部份问题都会逐步解决。当然有些问题或矛盾是结构性的,无法解决,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
众人听了周丰山的讲说之后,也都大感有收获,周丰山道:“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在我们的发展中,我们和美国的国情有很大的相似,都是国土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而且底蕴不足,美国是建国的时间短,而我们则是进入近代化的时间短,因此美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差不多都会遇到,因此我们要充份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尽可能的减化这些问题对我们发展的影响。”
谭其宗道:“我们?恐怕还差得远吧,现在的中国要达到美国目前这个的程度,没个3、50年是没戏的,估计到时候也轮不到我们操心了。”
周丰山摇了摇头,道:“我到不这么认为,永远都不要底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只要是我们选对了发展方向,发展的速度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我们穿越的时候,中国已经是世界第2大经济体,工业产第一,购买力第一,综合国力第2,而谁会想到我们会发展得这么快,我估计这场战争结速之后,最多20年的时间,至少在部份地区会达到,甚致是赶到美国的发展水平。”
李三杰呵呵笑道:“周主任,看来你对我们到是很有信心啊。”
周丰山道:“这是在旧时空的事实,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发展也不会太慢,而且别忘了还有我们,我们的知识水平、科学理论都要远超过这个时代。”顿了一顿,又道:“其实我到并不关心我们的发展问题,但希望能够在我的任内解决在美华人的劳工问题。”
李三杰道:“你是说【排华法案】?”
周丰山点了点头,道:“【排华法案】发布之后,来美的华人大幅减少,但在美国还有大量的华人,由于【排华法案】的原因,在美华人的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我们来了之后,虽然也帮助了一些华人,但在法律层面上,我们确实没有太多的好办法。”
李三杰苦笑了一声,他也想起来在到达旧金山的当天,当地华人设宴招待自已一行时,有一位开了一家小饭馆的华人说的一个故事。因为中国菜的味道好,因此生意不错,而在他饭馆的那条街上巡逻的警察也经常到他的饭馆里吃饭,当然从来没有给过钱,而且吃完之后还要打包1、2个菜走,当然饭馆的老板也不敢要,就当是破财保平安。但就在1个多月以前,警察到他的饭馆里吃饭后居然老老实实的给了钱,而老板一问原因,警察告诉他,中国军队在远东击败了俄国和日本,这证明中国其实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国人应该得到尊重。说到这里时,这个华人己是泪如泉涌,而在座其他的华人听了之后也都哭了起来。由此也可以看出,华人在美国的生活是相当艰难。
不过李三杰也清楚,现在还不是和美国协商解决【排华法案】的时候,道:“周主任,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说实话,现在不是解决【排华法案】的时候,一来是我们的实力还不足,就算是这一战之后,我们最多也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在亚洲也算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美国确实没有多少影响力,没有足够筹码和美国博奕;而另一方面,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击败日俄,而下一步是推翻清廷,统一全国,建立新的国家,解决【排华法案】恐怕是只能往后排。”
周丰山听了也只能叹了一口气,道:“我能够理解,事情有轻重缓急,您刚才说的这些事情确实都要比解决【排华法案】重要,只是我在美国看到华人们的遭遇,心里不大好受。”
说到这里,办公室里的气氛也有些沉重,其他人都沉默起来,李三杰道:“【排华法案】早晚都是要解决的,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代的中国积弊太多了,要解决的事情也太多了,只能一件一件的来办,急是急不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工作,努力的解决这些问题,总有一天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相信要解决【排华法案】,总不会比旧时空更晚吧。”
在旧时空里,【排华法案】是在1943年12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麦诺森法案】正式废除,因为那时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排华法案成为中美关系的障碍。而直到20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才通过决议,对排华法案正式致歉。而在这个时空里,显然不会拖到那个时候。
………………………………
第五六零章 美国(三)
经过了6天的火车旅行,华东政府的谈判代表团一行在12月28日到达普次茅斯,而这整个路程共用了23天的时间。
这时日本和俄国的谈判代表团都己经到达了美国。日本的谈判代表团是最早到达美国的,他们是在12月3日从日本出发,但没有乘坐日本客轮,因为现在华东政府控制了制海权,任何日本轮船出海,都不能保证安全,因此日本谈判代表团一行是乘座的美国客轮明尼苏达号赶赴美国。在12月19日到达美国西雅图市汤森港。
而上岸之后,日本谈判代表团的成员分为两路,一路由外务省政务局长山座円次郎带队,于12月22日到达普次茅斯,而日本谈判代表小村寿太郎和驻墨西哥代理公使佐藤爱麿、外相秘书官本多熊太郎、外务省参事安达峰一郎、驻美使馆陆军武官立花小一郎大佐等人一行于23日赶到纽约,并汇同日本驻美国大使金子坚太郎一起,拜访了美国总统罗斯福。
这次谈判日本对罗斯福是寄以了很大的希望,因为日俄开战之前,美国都是支持日本的,而且日本的战争资金也大部份都是在美国市场筹集,罗斯福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日本也希望罗斯福能向华东政府充份施压,迫使华东政府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在离开日本之前,英国正式向日本表示,将支持日本不支付战争赔款要求,如果再有美国的帮助,日本认为还是有很大的把握的。
这一次会唔的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双方也谈了很夂,罗斯福表示自己会尽力帮助日本在这次谈判中,达到不支付战争赔款的目地,但罗斯福也指出,华东政府毕竟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因此如果日本不想支付战争赔款,就应该在其他方面对华东政府作出必要的让步才行,而罗斯福建议日本可以考虑出让朝鲜半岛的部份利益,或是将台湾作为筹码进行交换。
小村寿太郎并没有正面回答罗斯福,日本可以用那些利益进行交换,只是表示日本发动对俄战争是为了远东地区不被俄国侵占,保护各国在远东的利益,而且日本为了这场战争,已付出了莫大的牺牲和金钱。华东政府只是捡了一个便宜,趁着日本与俄国打了个两败倶伤时出兵收拾残局,偷走了原本属于日本的胜利,而且华东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己经收获了巨大的利益,如果让他们再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必将成为远东地区的霸主,也必将威胁到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
罗斯福对日本将华东政府也列为美国的威胁的说法不置可否,只是表示自己和华东政府的代表团见面时,会充份了解他们的态度,并会力劝他们放弃赔偿换取和平。
和罗斯福进行了会唔之后,小村寿太郎也接受了美国记者的采访,表示日本期待和平,但不会屈从于外来的压力,绝不会接受无理的要求,而且现在日本的财政健全,产业持续发展,很快就能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同时还称赞美国是一个生活简单,思想高尚的国家,美日关系密切融洽,友好发展等等。而随后小村寿太郎等人就住在纽约,等着华东政府和俄国谈判代表团到达。
俄国的谈判代表团代表是内政大臣维特,主要成员包括有外交部顾问马尔丹斯、财政部理财局长希波夫、驻英陆军武官埃尔莫洛夫少将、前驻日陆军武官萨莫伊洛夫上校等,虽然从距离上说,圣彼得堡离美国更近,但俄国的谈判代表团却要比日本晩1天到达美国。因为俄国谈判代表团并不是直接从俄国出发到美国,而是先到法国巴黎,并在法国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然后在法国瑟堡乘船前往美国。
俄国这样的行程安排,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俄国要和盟友法国协商谈判的内容,并希望法国出面向华东政府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向法国救援,因为现在俄国的经济己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法国再不像俄国提供资金援助,俄国就要破产了。
维特在巴黎得到了法国首相洛维尔的接见,不过洛维尔对维特表示,法国会尽盟友的义务帮助俄国,但也希望俄国能够履行盟友的职责,法国与俄国同盟是为了应对欧洲事务,如果俄国把武力投向远东,法国则不受同盟关系约束。因此希望俄国能借这次谈判的机会,停止在远东地区的行动,重新回归欧洲。另外法国同意向俄国提供10亿法郎的贷款,暂时缓解俄国的经济危机,但要求俄国政府必须将这笔钱投入稳定金融、经济、民生而不是军事,并要求派人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
10亿法郎大约折合4500万英镑,对俄国的经济危机只能算杯水车薪,显然法国是准备视谈判的结果而决定是否再增加给俄国的贷款,如果谈判的结果不能让法国满意,就没有下一笔贷款了。但法国对贷款的使用还有诸多的限制,完全将俄国视为弱小的战败国一样,充满着蔑视的态度,这也令维特的心情很不愉快。只是现在俄国己经没有选择了,有这笔贷款至少能将俄国的危机缓和一段时间,而没有这笔贷款,连维特都不敢保证俄国还能撑多久,也许明天俄国就彻底破产了。
而在巴黎,维特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表示俄国不会为达成和平而完全接受对方的要求,现在俄国仍是一个强国,军事上的挫折只是一时的。而且在俄国国内仍存在着主战派与和平派之间的对立,虽然俄国在财政上也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在国家名誉面前,这些都是小问题。因此如果和平条件合适,俄国当然接受和平,但俄国人民也做好了再苦战数年的准备!
虽然把大话放出去了,但从法国离开后,维特的心情一直都不好,一方面是盟友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这次谈判的困难而忧心忡忡,因为法国虽然支持俄国不支付战争赔款,但希望俄国通过放弃一部份远东领土换来与华东政府的和平协议,至于要回海参崴,法国再次警告俄国不要提及。简单来说,法国只支持俄国不赔钱,而不管土地,用土地换和平。但无论是领土,还是赔偿都是俄国不可触及的底线问题。
在开往美国的轮船上,维特经过苦思之后认为,这次谈判是在罗斯福总统的斡旋下召开的,因此罗斯福总统态度也非常关建,如果罗斯福总统能向华东政府施加压力,那么对俄国的谈判是有帮助的。但一般都认为罗斯福是亲日派,而非亲俄派,甚致对俄国的印像并不好。不过美国是个舆论自由的国家,总统也必须顾及舆论的影响力,因此必须争取美国舆论的支持,从而影响罗斯福的态度,支持俄国。维特制定了几条策略:
一、美国人看不起弱者,因此在任何场合下,俄国都不能表现出求和的态度。要将美国及舆论向谈判是为了世界和平上引导;
二、美国人有大国意识,所以俄国要展示大国风范,要表现出战争的不利只是因为俄国不重视罢了,而且胜败其实对俄国并无太大的影响;
三、美国报纸的影响力巨大,因此要热情面对新闻记者,争取记者的好感;
四、美国倡导民主平等,因此在美国期间切不可表现出傲慢无礼,而要体现出和蔼可亲。
相比于日本代表团怠慢记者,而将工作几乎全部集中于罗斯福总统身上,维特显然对美国本质的理解要深刻得多。于是維特一行来到美国后,直接去了纽约,并在12月24日拜访了罗斯福,并在纽约度过了圣诞节。在26日,维特在纽约招开了第一场记者招待会,表示:这次美国之行是为了传达沙皇陛下的和平意愿,自己的使命是了解华东政府、日本提出的条件并向陛下报告,谈判必须以既成事实为基础,所有基于对未来推断的提议都是无意义的,如果谈判不能达成结果,也绝不能视作俄国缺乏诚意。
而对于远东战争的评价,维特则对记者们声称:俄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并不大,华东政府也未取得多大的优势,俄国完全可以继续战斗下去,只是在美国总统斡旋的特殊情况下,而且沙皇陛下考虑到与美国友好关系的缘故,以及和平对远东地区的贡献,才接受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参加谈判,并不是俄国惧怕战争。
同时维特又向到场的记者们表示:很高兴能访问美国这个友好国家,也很高兴与美国新闻界会面,新闻界的工作是有益和有效的,在此向你们致敬。果然,维特这种亲切的态度在记者招待会引来了满堂喝彩,记者们纷纷争着与维特握手致意。
日本、俄国均己到达美国,并且都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为谈判做准备,而现在就等华东政府的代表团到达美国。
………………………………
第五六一章 美国(四)
不过华东政府代表团的火车还没到普次茅斯时,李三杰就收到华东政府驻美国办事处主任顾凯的电报,原来他建议代表团先去纽约,会见了罗斯福总统之后,再回普次茅斯,因为现在日本、俄国代表团都在纽约频频活动,顾凯心里也有些着急,因此也希望华东政府代表团早点来纽约,展开活动。
李三杰等人在火车上通过报纸到是了解一些日本、俄国代表团在纽约的行动,同时还有不少新闻分析和评论,有人认为谈判会最终破裂,也有人认为华东政府会在美英法等国的压力下放弃赔款。
虽然日俄两国的活动都十分积极,但李三杰等人对此到并不在意,毕竟谈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没有足够的实力、足够的筹码,这些小动作都没有什么意义。华东政府不可能屈从于美国的舆论压力,而且现在也不怕这场谈判破裂,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但对顾凯的建议,李三杰认为这样的安排也未偿不可,一来是自己到了美国,总要去拜访罗斯福总统;二来这次来美国的还有经贸团,他们本来就是要在纽约活动,因此先去纽约也可以接受,其他人自然更不会有异议,因为纽约一直都是美国最发达、繁荣的城市,到纽约去逛逛当然都是高兴的,于是李三杰回电顾凯,同意他的安排。
接到了李三杰的电报之后,顾凯立刻着手安排,终于在火车到达普次茅斯时疏通好了关系,将代表团的车厢挂上一节开往纽约的火车,一方面是美国方面对这次三方会谈十分重视,要尽力为三方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会谈环境,另一方面也是顾凯在美国这几年也经营出了不少的人脉关系,因此才能够极时的联络上去纽约的火车。
而顾凯本人也在普次茅斯上车,和代表团汇合,他打算在火车上将纽约的情况向代表团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商议好对策。
顾凯今年46岁,是个胖子,在旧时空里他没有周丰山那些在美国学习生活9年的经历,但他有十几次赴美考查、洽谈的经历,对美国也十分熟悉,因此才当上驻美办事处主任。
上车之后,顾凯才向李三杰、何汉东等人详细汇报纽约的情况,这几天时间里,日本人依然贯彻着他们走高层路线的方针,不仅和罗斯福总统保持沟通,日本驻美国大使金子坚太郎又两次拜访罗斯福,进行长谈,而其他人也纷纷出击,频频拜访约见美国副总统、国务卿、财政部长等,还在参众两院傍听了两次,和美国政坛的高官打得一片火热。
而俄国则继续贯彻维特的路线,一方面在教堂参加礼拜、参观学校、*所等公共场合,塑造亲民的形像,就连维特放下身段,努力塑造自己的平易形象,以博取普通美国民众的好感,上下汽车时必同司机握手,在酒店内必向相遇的女客行礼,连穿着也换成了简朴的美式装束。这些行动也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不少报纸都称赞维特是一位有修养、有风度的俄国贵族,维特自己也颇为高兴,认为自己的策略正在取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