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力在俄国、日本的领土发动战争,这与战争的规模无关,而且扩大战争规模的事情,英法两国做的可比华东政府多,因此美国政府是弄错了交涉的对像。
不过日本对美国的行动十分感激,驻美大使金子坚太郎频频和罗斯福总统进行会谈,双方最终谈定,美国政府将为日本提供担保,提供1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以购买美国的物资,但并不直接给日本提供货币,而是换成美国的物资,但除军火之外。而在战争结束之后,美国还将和日本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争取让日本早日恢复国力。
尽管美国限于中立的立场,不能向日本提供军火,但物资也是日本政府所急需的,毕竟现在日本国内的各种生活十分缺乏,社会危机十分严重,如果能够获得价值1亿美元的生活物资,当然是可以稳定国内的局势,这对日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军火武器大可以向英法购买,老实说日本还看不上美国生产的军火呢!
而对美国来说,也没有吃亏,贷款当然是要还的,虽然利息不高,但基数大,因此也颇为可观,而且这笔贷款全部用来购买美国的物资,也促进美国国内的消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实现了双赢。于是金子坚太郎也迅速和美国签定了第一批贷款换物资的协意。
………………………………
第六二九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一)
怼了美国之后,华东政府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在这两次作战行动上,登陆日本作战的前期己经取得了成功,第一批物资和人员都己经运回到华东政府,因此也可以暂时放下,而下面要关注的是爪畦的撤侨行动。
这时撤侨舰队经过了10余天的航行,己经到达了婆夷洲的古达港,正在古达港里停泊休整。严格来说古达港是英国的殖民地,不过张振勋在这里有大量的产业,并自建了几个码头,做为从爪洼到中国之间的中转所用,在华东政府爪洼护侨之后,张振勋将其中2个码头转租给华东政府经营,也是供华东政府中转并在婆夷洲开展经贸,因此这次撤侨,舰队还是要在古达港停靠两天休整。
虽然现在华东政府己和英国彻底翻脸,但婆夷洲的英国殖民当局却并没有阻止撤侨舰队停泊,因为英国远东总督府指令婆夷洲的英国殖民当局,不要阻拦人民军舰队靠泊。这当然不是英国人好心,一方面是由于撤侨舰队的规模庞大,不是婆夷洲的英国军队能够抵挡的,另一方面也是英国人这次想玩一票大的。
华东政府虽然收回了上海租界,并没收了相当一部份英国资产,但英国人毕竞在上海经营了数十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清除干净的,虽然英国人不敢在明面上和华东政府对抗,但在暗地里收集消息,还是做得到的,因此撤侨舰队离开上海的时候,立刻就有人将这一条消息传回国内。
英国政府经过了紧急协商之后,下令英国远东舰队,集中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所有军舰,准备攻击人民军的撤侨舰队,那怕是远东舰队受到较大损失,也是在所不惜,除非是人民军的撤侨舰队实力强大到英国远东舰队基本不可能战胜。
原来这时远征军才到达印度西海岸,至少还要2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远东地区,加上途中休整、补充的时间,则需要3个月,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却是对远征军非常不利,人民军己彻底击溃了俄国,又在日本登陆,如果再彻底击败日本,那么就算远征军到达远东地区,也改变不了大局,毕竟远征军只是海军强,但陆军的实力实在不够,如果没有日本陆军的协助,是无法给华东政府造成致命威胁。而且远征军劳师远征,耗资巨大,不耐久战,没有日俄军的配合,华东政府完全可以采用固守海防战术,拖到英法消耗不起而主动撤军。
而且日俄两国的连续失利,对远征军的士气,以及英法两国国内的气氛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由其是政府承担了相当的压力,毕竞在两国国内,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场战争的,因此现在英法两国都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本方的士气。
本来英国政府考虑调远东舰队北上,进驻日本,加强日本的海上力量,这样人民军也就不能轻松的供应登陆部队所需物资,不过一但远东舰队进驻日本,就必然会和人民军的海军正面对抗,但只靠远东舰队的实力,很难对抗人民军的海军,而且现在只是日本、俄国失败,只要英法没有失败,则还能够让日本、俄国国內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一但英法失败,对日本、俄国造成的打击是相当严重的。因此是否派远东舰队北上,英国国内一时也没有决定。
而就在英国政府犹豫不决的时候,华东政府派出舰队,前往爪洼撤侨,也给英国政府解开了一个难题,因为爪洼离远东舰队的驻地新加坡很近,远东舰队完全可以在附近伏击撤侨舰队,而且击败撤侨舰队之后,远东舰队可以和爪洼的荷兰殖民当局配合,将华东政府在爪洼的力量消灭。
而且英国也可以用一场胜利来缓解政府的压力。当然前提是这一仗必须获胜,如果人民军撤侨舰队的实力要明显强于远东舰队,那么这一仗就只能取消了。
于是英国政府一面下令远东舰队,聚集军舰,准备迎战华东政府的撤侨舰队,一面又命远东的情报机构,收集撤侨舰队的相关信息。
而远东舰队的司令官欧文中将收到命令之后,到是颇有些跃跃欲试,因为在3年以前,华东政府进行的爪洼护侨行动,是欧文率领远东舰队进行了干涉,虽然最终还是让荷兰巴达维亚当局赔偿了650万英磅,并向爪洼华人让出了大量的权利,但毕竟守住了华东政府进占巴达维亚的底线。
不过欧文对这个结果十分不满,虽然欧文对荷兰并没有什么好感,但荷兰比竟是一个欧洲国家,和英国在文化、宗教、价值观上都有相似之处,而华东政府却是一个亚洲的独立势力,连国家都算不上,在欧文眼里亚洲还是原始、野蛮、落后的像征,因此欧文心里自然是遍向荷兰的。
不过那时英国和华东政府的关系尚好,英国还要借助华东政府的力量来对付俄国,因此在处理爪哇危机时,总体还是倾向于华东政府的,仅仅只设了禁止华东政府在爪哇立足的底线,欧文自然也只能尊守国内的命令。
但现在华东政府和英国彻底交恶,双方基本是以兵戎相见,而华东政府要从爪哇撤侨,欧文当然是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和华东政府打一仗,也出出当年的那一口恶气。
不过欧文也认同国内所设的前换条件,如果撤侨舰队的实力强于远东舰队,这一仗就取消,毕竟远征军离新加坡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没必要明知不敌还去和优势的敌人强拼。于是欧文一面下令分布在殖民地的各军舰返回新加坡聚集,一面等着情报部门的结果。
应该说英国情报部门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三天之后,英国就基本弄到撤侨舰队主力军舰的相关资料,并送到欧文手里,由欧文进行评估,然后得到结论,并将评估报告发回英国,由海军部审批。
撤侨舰队的主力军舰为:随海外华人一起出现的五艘作战军舰中的一艘,为岳阳舰,这也是撤侨舰队的旗舰,而根据综合消息,这艘军舰的战斗力在海外华人最初5艘军舰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昆明舰。
战列舰干将号、莫邪号。这两艘为同级舰,一艘在德国本土建造,一艘在华东政府建造,德国提供主要设备、材料、舰载武器,以及技术指导。而根据情报部得到的消息,此型军舰在设计思路上和英国正在建造中的无畏号战有相似之处,均采用全重火力的概念,共计装备了8门主炮,并安装了综合火控系统。因此值得引起重视。
战列舰威洋号,为原俄国海军皇太子号;博洋号,为原俄国海军博罗季诺号;飞洋号,为原俄国海军鹰号。
装甲巡洋舰济南号、天津号,为华东政府自行设计,建造方式与干将级战列舰相同,一艘在德国本土建造,一艘在华东政府建造,德国提供主要设备、材料、舰载武器,以及技术指导。战斗力大约等同于意大利建造的加利波蒂级装甲巡洋舰。
应该说英国的情报工作是相当出色的,对撤侨舰队几艘主战舰的情况基本准确,当然这也是由于英国一直对世界各国的海军技术、舰队都相当关注,对各国建造的主要军舰都要尽力收集其参数资料。
欧文拿到这些资料以后,也立刻展开了分析,对撤侨舰队中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岳阳舰的战斗力。
其实华东政府最初的5艘军舰的战斗力到底如何,一直都是英国海军的一个密团。在海外华人初出世时,海军主要就是这5艘军舰,并打赢了大沽口海战,以及全歼德国远东舰队,而且在后来的时间里,这5艘军舰几乎参加了华东政府的所有重要海战,并基本担任旗舰。从华东政府的宣传来自,这5艘军舰在人民军海军中有着十分超然的位置,几乎等同于诺亚方舟。
按说这5艘军舰应该是很强的,但问题是这5艘军舰的舰载武器都少得可怜,其中3艘只有一门主炮,另2艘也是座双联炮塔,而且口径都不大,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很强的战斗力啊。
而且华东政府成立之后,建造的军舰也无一例外放弃了这5艘军舰的设计思想,而回归这个时代的主流,只是在军舰的造型设计上保留一些这5艘军舰的特征,如大斜角飞剪船首,尖头平尾,外漂Ⅴ型船身等。
另外英国海军的情报机构对华东政府的历次海战进了详细的分析,尽管这5艘军舰都参战了,但实际在每一战中,这5艘军舰都是躲在后面,连主炮都没有开几次,因此在英国海军部有人就认为这5艘军舰实际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很有可能只是武装商船,不过是华东政府故弄悬虚或是假意宣传的结果,只是为了证明海外华人的科技强大。
但在海军部里也有人反对这个结论,从华东政府自行设计的几型军舰来看,他们对军舰设计是有深刻的研究,而且军舰建成之后的性能,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都相当不错,由其是他们新建的2艘战列舰,设计思路和英国建造的无畏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因此这5艘军舰也决不会是没有意义的,更不可能是武装商船,到有可能是海外华人原来存在的那个岛国建造的带有试验性质的军舰,只是试验尚未完成,国度就毁灭了,这样舰载武器少也说得过去,而在华东政府成立之后,建造的所有军舰都带有一些这5艘军舰的元素风格,就可以充份说明问题,因此对这5艘军舰也不能轻视了。
这些争论欧文也知道一些,不过他是纯技术分析人员,也不能判断那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因此采取最简单的办法,将岳阳舰的战力等同于一艘战列舰来进行评估就行了。
………………………………
第六三零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二)
这样计算,华东政府撤侨舰队主力舰为6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除岳阳舰之外,其他5艘战列舰的吨位在12500…13500之间,2艘装甲巡洋舰吨位为7500吨左右。
而英国远东舰队的主力舰是8艘战列舰,主力舰的数量上,双方是一样的。而远东舰队的8艘战列舰中,6艘老人星级是一级战列舰,吨位为12900吨,与撤侨舰队的6艘战列舰基本相当;远东舰队的2艘百夫长级是二级战列舰,吨位为10200吨,和撤侨舰队的2艘是装甲巡洋舰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只是比拼双方主力舰的战斗力,远东舰队至少不会弱于撤侨舰队。
当然再好军舰也是要人来操作架驶,而欧文认为这方面远东舰队是肯定要强于撤侨舰队的,因为英国海军的人员素质、训练水平,绝对都是全世界最好的。
基于这些因素的比较,欧文认为双方的实力对比为6:4,远东舰队早占有一定的优势,当然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但也足以和撤侨舰队一战了,因此欧文认为应该打这一仗。
欧文中将的评估报告传回国内,英国海军部也很快进行了审阅,最终认为这份评估报告的结论可信,同意远东舰队出战。
收到了国內的命令之后,欧文也十分满意,这时远东舰队的各军舰都己回归新加坡基地,正在进行出战前的检修,基地里也在为各军舰准备弹药、燃煤、水、食物等物资。
而作战的地点欧文也选好了,就设在纳土纳群岛一带,这里是从南海到达爪哇的必经之路,距离远东舰队的基地只有约500公里,从基地出发,只需要16…20个小时就可以到达,非常方便,而且纳土纳群岛一带海域的岛屿众多,英国在这里殖民多年,对海况,水文都十分熟悉,因此也有利于远东舰队在这一带海域设伏,袭击撤侨舰队,就算是最终不敌,也可以凭地理熟悉而从容撤退。
于是欧文派出了大量侦察船,在沿途布置,等待撤侨舰队到达,而远东舰队的主力军舰均在港中停泊,随时准备出击。而在几天以后,欧文收到婆夷洲英国殖民当局的通报,原来是撤侨舰队要在婆夷洲的古达港停泊休整,询问是否允许。
欧文考虑之后认为,虽然在古达港停泊休整,可以让撤侨舰队的舰员们恢复疲劳,保持精力,但这可以让自己的侦察船盯上撤侨舰队,从而掌握撤侨舰队的行踪,因此还是值得的。而且现在古达港的守备空虚,如果撤侨舰队以武力进犯,古达港根本就抵抗不住,到是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撤侨舰队在古达港停泊,同时又命令在古达港附近的侦察船立刻靠陇,严密监视撤侨舰队的行踪。
华东政府的撤侨舰队在古达港停泊了两天时间,补充了一些水和新鲜食品,并且和张振勋安排在古达港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了解爪哇的情况。
本来在华东政府爪哇护侨行动之后,荷兰殖民当局对华人的压迫也大大减轻,而且根据华东政府和荷兰达成的协议,华人可在总督府下设的8个部门中占2席,20个理事席位中5席,1个法官席位,以及3成的警察体系。因此在爪哇的行政话语权也有了大幅的提高,政治地位提高,权力増加,也使当地的华人敢于投资、购买产业,同时还吸引了不少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人到爪哇来发展,
大量华人涌入,让爪洼的经济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得到高速的发展,由其是在近2年的时间,虽然远东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但爪洼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相反还因为战争,带来了大量的需求,因此爪洼地区无论是中转贸易量还是出口,都大幅的提升。而荷兰殖民当局的租收自然也随之大幅提高,基本将三年前的赔偿都补充回来。
不过巴达维亚总督府对这一结果却并不感到高兴,相反还十分恐慌,因为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华人在爪洼的势力越来越。
如果是在以前,这当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大不了过几年再闹一次排华,就当是把羊养肥了,可以剪羊毛,吃羊肉了,但现在华人的背后有华东政府支撑,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随意对付华人。因此巴达维亚总督罗斯布鲁也不禁忧心匆匆,一度还想辞职不干了。
不过随着华东政府和英法两国彻底恶交,英法组建远征军,对华东政府作战,连荷兰政府也加入了远征军。罗斯布鲁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华东政府当然不是远征军的对手,而三年以前和华东政府签定的条约也就可以撕毁了,巴达维亚要重新收回华人的权力,让一切都恢复原样。
当然,这3年以来,华人显然是已经养肥了,也可以动手剪羊毛,吃羊肉了。有这个想法的可不是罗斯布鲁一个人,因为这几年来,华人在爪洼确实开避了不少的新产业,在总督府里许多官员,还有不少荷兰商人都盯着这些华人产业,并且在私下里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分配华人的产业了。
不过由于荷兰人过于贪婪,因此尽管华人的产业有大幅的增加,居然还不够分的,于是有几个理事开始急燥起来,于是招集了一些土著和雇佣兵,打算背着罗斯布鲁不知道抢先动手,先把自己看中的几个庄园抢到手里再说。
但现在华人在爪洼的力量己非以前,除了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之外,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除了人民军驻守在爪洼的一个连之外,还有相当职业军人的华人护卫队约600人,以及有民兵性质的安保队1200余人,武器全部是由华东政府提供,并由驻爪洼的人民军负责训练,不仅装配精良,训练水平也不差,另外还有200余名警察,在爪洼地区,可算是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
有理事带人强抢华人的产财,华人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并予以凌厉的还击,将强抢华人产财的人打得落花流水,并当场击毙数十人,还俘虏了两名理事。同时爪洼华人工会**张秩君,华东政府驻爪洼代表邵辉都向总督府提出严正的抗议,要求总督府必须作出合理解释和妥善处理,否则爪洼华人工会和华东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
罗斯布鲁收到了抗议之后也吓了一大跳,没想到手下有人竟然这么大的胆子,敢背着自己不知道就动手行抢,枉自还在费尽心思的制定华人产业的分配计划,要是谁都抱着先抢到先得的想法,那凯不是乱了套吗?
而且罗斯布鲁心里十分清楚,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候,远征军才刚刚离开欧洲没多久,要到达爪洼至少需要2个月的时间,而华东政府的舰队只要不到20天的时间就能到达爪洼,现在就动手,不是找死吗?因此罗斯布鲁也向张秩君和邵辉再三保证,这只是一个意外,自己会严惩照事者,并保证决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等等。对挑头的理事,则剥夺理事职务,并收监拘留,进行审判。同时又发布公告,表示远东战争与爪洼无关,总督府会维持巴达维亚的现状不变,请华人不必担心等等。
张秩君和邵辉也都对此表示满意,这才算是将这一事件平息下来。而随后罗斯布鲁又警告总督府的成员及商人,在远征军未到达之前,任何人都不许轻举妄动,否则后果自负。而且就算是现在抢到了华人的产业,总督府也不予承认,在远征军到达之后,按拟定的分配方案执行。
虽然这次恶意抢夺华人产业的事件平息下来,总督府也发布了公告,但还是有不少荷兰人耐不住性子,在私下里明目张胆的威胁华人,别得意的太早了,别看现在不敢动你们,但只等远征军一到,你们的这些产业就都归我们了。
其实华人对远征军的悄息,多少也都知道一些,只不过大部份华人都摇这场战争与自己无比,你们打你们的,我做我的生意的想法。但现在荷兰方面己经过事情挑明了,华人才知道在这场战争中,自己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
于是不少华人也都慌了神,毕竟在东南华人的记忆中,排华事件都还有极深刻的恐惧印像,这并不是华东政府一次护侨行动能够消除的,甚致有少数人在私下里抱怨华东政府,不该去招惹英法两国,结果还连累了自己。
于是有不少华人都去拜访张秩君,希望他能出面与巴达维亚总督府进行协商,表示爪哇华人可以出让一部份利益,如退出殖民政府,取消华人工会,解散护卫队、安保队等,甚致是帮助荷兰驱逐华东政府都可以,只求总督府能放华人一马。
不过在这个时候,张振勋的家族非常坚定的站在华东政府这一边,张秩君努力的劝说来话的人,爪哇华人能有今天的地位,全是华东政府的努力,因此一定要相信华东政府,并坚决支持华东政府。而且华人的权益是好不容易才争取来,决不会轻易放弃。正好这时华东政府派出了撤侨舰队,张秩君也趁机大肆扬,当然现在他可还不敢说舰队是来撤侨的,只说华东政府已经派舰队到爪洼来了,并没说是干什么的。
不过这一来到是让不少华人安心下来,毕竟华东政府在三年前的那次护侨行动,确实是给许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何况张振勋的家族在东南亚也素有威望,因此爪哇的局势又恢复到微妙的平衡上。
………………………………
第六三一章 纳土纳群岛海战(三)
了解完爪哇的局势变化之后,撤侨舰队的指挥官王海龙的心情也颇为复杂。总体来说,王海龙对张振勋的家族颇为赞赏,自从三年前爪哇护侨之后,张振勋就基本是完全倒向华东政府这一边,在几乎所有事情上,都全力的配合华东政府行事,在华东政府和清廷彻底破裂之后,他也是坚定的和华东政府站在一起,在这个时代,做出这样的决定,不仅需要眼光,同时也需要勇气。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人的立场仍然不坚定,动摇性太大。凭心而论,自从爪哇护侨之后,华东政府为维护爪哇华侨的利益,确实做了很多事情,爪哇华侨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力提升,实际都是靠华东政府的支撑,否则爪哇华侨早就被荷兰殖民当局打回原形了,但现在大敌压境之际,却有人不顾华东政府这几年来为爪哇华侨做的事情,有人怪罪华东政府不该遭惹英法二国,有人竞然还打算背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