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5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泽连斯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俄军的左侧,出现了5、6个黑点,正在向这边快速的移动过来,泽连斯基举起望远镜看去,原来这是一个方方正正,下有4个轮子的东西,而在顶上还安装着一种类似机枪的武器。泽连斯基到是知道,现在德法等国,出现了一种叫汽车的车辆,可以靠机械动力自动行驶,大约这就是类似的东西。而这时又有人提醒泽连斯基,原来在右边也出现了这种车辆。
泽连斯基也点了点头,他己经明白了,看来这就是人民军的埋伏,而人民军敢以明显劣势的兵力和自己进行决战,大约就是依仗着这10余辆汽车。当然只是这10余辆汽车,确实是可以从容的埋伏。
而且这时泽连斯基也想起来了,他听先前参战的骑兵说过,人民军有一种武器,可以自动行驶,并安装了机枪,全身钢铁、连子弹也打不穿,而且速度飞快,连战马都赶不上。以前泽连斯基还以为是无稽之谈,现在看来还是真的,显然就是这10余辆汽车了。不过泽连斯基仍然不信这种汽车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更是不认为只靠这区区10余辆汽车就能够扭转人民军在兵力上的劣势。
当然,泽连斯基到也不会太过小视这10余辆汽车的战斗力,毕竟这显然是人民军的王牌,肯定有他们的道理,而且先前参战的俄军可能会有夸大其辞,但也说明这种汽车肯定是有相当的战斗力,现在又分从左右两翼杀过来,自己也不能轻视。不过泽连斯基又想到,这会不会是人民军故弄玄虚,利用这10余辆汽车吸引俄军的兵力,这样就削弱了与人民军决战的俄军兵力,或许人民军是在等这个机会。
泽连斯基略一思考,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当即下令从俄军的大队人马中分出2个营,分头去攻击左右的汽车。俄军的一个骑军营有550余人,差不多是100名骑兵攻击一辆汽车,泽连斯基认为怎么样也够了,而且就算不敌,也能拖住这些汽车一段时间,如果实在还不行,自己也还可以根据战况,再派军队增援迎战。泽连斯基认为最多再派出2个营,就完全足够了。而俄军只分2个营,甚致是4个营,仍然对人民军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旗号的晃动,只见从俄军的大队中立刻分出了两支小队,并且明显提前了速度,分别向从两侧出现的猛士车冲杀了过去。
………………………………
第六一二章 满洲里战役(五)
赵立军这时也在一个小山头上指挥战斗,见到俄军己经分出拦截猛士车的军队,立刻拿过了对讲机,道:“各车队注意,各车队注意,立刻突破拦截的俄军,攻击俄军的主体。重复,立刻突破拦截的俄军,攻击俄军的主体。”
赵立军十分清楚,只靠人民军骑军,是不可能战胜俄军,必须要靠这12辆猛士车发挥作动,虽然现在双方的距离还有约1500米,而且双方的战马均缓辔慢行,但最多也就是5、6分钟,双方就会接触交战,因此留给人民军的时间不多,猛士车必需尽快的突破俄军的拦截,攻击俄军的主阵,才能够协助人民军的骑军。
“02、03注意,加速到60码,迅速突破俄军的拦截。”
“02明白。”
“03明白。”
杨勇军放下了对讲机,道:“高峰,加速。”
高峰哈哈一笑,道:“就等着这个时候了。都坐稳了。” 说着右脚一踩油门,左脚接着踩下离合器,同时迅速换挡,猛士车发出一声轰鸣,速度由30码迅速的提升到60码,迎着俄军的拦截骑军,飞驰而去。
杨勇军向左右看了看,确定自己车队的另两辆猛士车的位置没有偏差,然后道:“开火。”
原来一辆猛士车的车组只有车长和驾驶员两人,车长同时还兼任机枪手,但这次增加了一名机枪手,因为加大猛士车的火力,将车顶的86式7。62毫米机枪换成了89式12。7毫米重机枪,不过也没有将86式7。62毫米机枪放弃,而是移到车内,安装在副驾驶的位置,成为车前机枪。这样车长就改为使用86式机枪,而增加了一名操作89式机枪的机枪手。
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射程可以远达1000米,而且威力更大,但缺点是由于子弹较重,因此一个子弹箱只有600发子弹,如果全速射击的话,2分钟就可以打光。猛士车的车顶机枪是摇控式,可以保证机枪手的安全,但子弹箱却是放在车顶和机枪一起,如果子弹打完,需要打开顶窗进行更换。
这时猛士车距离俄军的拦截骑军约800米左右,己在89式重机枪的射程以内,因此机枪手程超群立刻按动开火射击键,车顶的89式机枪口喷出炫亮的火光,孑弹再空气中划出一道闪光,射向俄军的骑军。其他猛士车也都纷纷开火射击,形成了数道光舌。
在俄军的阵列前方,顿时倒下了一排骑兵,而且前排的人马倒地,又会绊倒后排的战马,因此一时人仰马翻,队伍大乱,人马惨叫不绝。
其实战马的抗打击力要比人强得多,如果是7。62毫米子弹,如果不是击中战马的致命部位,一般挨几枪也不会致命,而且战马在高速奔跑中,正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大量分沁,疼痛感全大量降低,因此甚致还能继续奔跑。但12。7毫米子弹就不同,威力要比7。62毫米大得多,既使是战马挨一发也受不了。这也是这次猛士车要换装89式重机枪的主要原因。
当然6辆猛士车上的89式重机枪并未连续射击,而是采用短连的射击方式,但也不是俄军的骑军能够抵挡得住,不过也是由于89式机枪未能火力全开,因此还是有不少骑兵从孑弹的空隙中躲过,向猛士车继续冲锋。
但这时猛士车前的86式机枪也开火射击,虽然86式机枪的威力不及89式重机枪,但射速快、火力密集,因此躲过89式机枪打击的俄国骑兵纷纷倒在86式机枪的枪口下。
其实从猛士车开火到双方近距离接触,只有短短十几秒的时间,拦截猛士车的俄军伤亡己超过了一半,但剩余的一半还是奋勇的向猛士车进攻,不少俄兵举枪射击,不过子弹打在车体上“啪啪”作响,火星四射,却不能伤及分毫。
“各车注意减速,撞击。” 杨勇军己停止了机枪的射击,而是拿出了95式步枪,从侧窗向俄军射击。
高峰点了点头,立刻踩刹车将车速又降回到了30码左右,因为这时地面上有大量的人马尸身,猛士车也不可能完全躲过,有时需要从尸身上直接轧过去,尽管猛士车的车身宽、底盘较为稳定,但如果这时车速太快,还是容易造成翻车。
这时一名俄军骑兵策刀挥刀,向猛士车仰面冲了过来,高峰双手紧握方向盘,向左侧轻打,车头右侧撞上了这名俄兵,将他连人带马都一起撞飞了出去。
一辆猛士车全重为5吨,加上人员、武器、弹药可以达到5。5吨,而俄军的战马是三河马或顿河马,属于中型马,体重一般在400…500公斤,加上骑士和武器,全重也不会超过600公斤,而和全重为自己10倍左右的猛士车相撞,完全就是以卵击石。
当然用猛士车去撞击骑兵,也是有讲究的,虽然正面撞击的力量最足,但这样不仅对猛士车的反作用力最大,而且撞倒的人马正在车头的正前方,车辆要从人马的身上辗压而去,会造成车身颠簸,而在撞去时稍稍转向,用车头的左右两侧去撞击,则可以将对方撞离行车的路线,虽然这样撞击的力量会小些,但对于骑军来说也是足够了。
高峰驾驶着猛士车,左冲右突,一连撞开了5、6名俄军骑兵,而杨勇军一面从侧窗射击俄兵,一面观察其他两辆猛士车的位置,确定他们都跟上了自己。而这时他们这个车队己经突破了俄军的拦截,直扑向俄军的主队,另一个车组也差不多和他们并行,也穿透了俄军的阵列。
实际上从开火到突围过程只用了1分多的时间,而负责拦截猛士车的这个俄军的骑军营己剩余不足200骑,在刚才6辆猛士车辗过的草地上,几乎遍布着俄军人民的尸身。而剩余的俄骑兵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恍然如梦游一样。当然在战场的另一侧,结果也是大同小异,6辆猛士车成功的突破了俄军的拦截。
杨勇军坐在车里,确定了其他两辆车没有掉队,然后道:“89式机枪还剩多少子弹了?”
程超群道:“还剩230发。”
杨勇军道:“马上换弹箱,准备后面的战斗。”
虽然这个子弹箱还没有打完,但接下来是进攻俄军的主体,人数更多,1个完整的子弹箱都不够用,何况是现在这个用了一大半的,因此趁着现在还没有进攻,赶紧换一个完整的孑弹箱,确保后面的战斗。于是程超群立刻打开车顶的天窗,去给89式机枪更换子弹箱。
战场两侧的战况,俄军的主将泽连斯基当然是看得一清二楚,而这时他心头的震惊己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因为一个营的骑军竟然不仅是不能阻挡人民军的这5、6辆汽车的突进,甚致连减缓它们突进速度都做不到,几乎就是一路平推过来,俄军的拦截就像热刀下被切割的黄油一样,轻易的突破。泽连斯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以前参战的俄军所说的都是真的,人民军的这种汽车真的有巨大的威力,即使是对阵骑军也能如摧枯拉朽一般。也怪不得人民军敢以劣势的兵力和自己对抗,而早知道是这样,自己是绝不会轻易的和人民军进行决战。
但现在后悔己经晚了,战争己经开打,尽管这时双方的主力骑军之间的距离还有近千米,但撤退是绝对不可能,而人民军的猛士车距离俄军两侧也只有千余米的距离,以他们的突进速度,可以在双方的主力骑军交战之前先进入攻击位置,抢先攻击俄军的侧翼。而且就算是猛士车不能抢先发动攻击,而双方的主力骑军先行交战,但人民军的骑军也不是不堪一击的军队,俄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人民军,而在双方激战之时,猛士车再从俄军的侧翼发动进攻,俄军自然是必败无疑。
而泽连斯基也想到过再派军队拦截猛士车,只是刚才一个骑军营还不够猛士车塞牙缝的,那么要再派多少兵力才能阻挡住猛士车呢?又能阻挡多久,而且阻挡的兵力多了,又必然会削减正面的战斗,人民军的骑军也并未善辈,因此泽连斯基在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
就在泽连斯基犹豫不决的时候,各辆猛士车均己更换好了子弹箱,并且也进入射程,因此左右的12辆猛士车车顶的89式重机枪几乎一起开火射击,同时将车速也都降低到20码,缓缓的向俄军的主阵推进。
由于这时俄军的队形十分密集,因此大量的俄军人马顿时纷纷中弹倒地,毕竞12。7毫米的子弹杀伤力太大,无论是人是马,只要挨上一发,非死既伤,既使命中不致命的部位,也会彻底失去战斗力,于是有人拔马向队列的中部移动躲避,有人则转身策马向猛士车发动冲锋,还有的干脆调转马头后退。一时间俄军阵中人仰马翻,伤死无数,还有不少俄骑兵互相拥挤冲撞,完好的队也迅速的乱成了一团。
这时观战的人民军主将赵立军也彻底放下心来,到了这一步,这一战己经是胜券在握了,因此也下令骑军,加速前进,向俄军发动进攻。
………………………………
第六一三章 满洲里战役(六)
这时许多俄军已经顾不得正面进攻过来的人民军,纷纷策马转向,像猛士车的方向冲杀,毕竟现在还没有和人民军的骑兵交战,而猛士车上的89式重机枪这时却己经给俄军直接造成了威胁,因此俄军也只能先顾眼前的敌人再说。
而随着俄军冲上来,猛士车的车前机枪这时也都纷纷开火射击,加强火力,同时也给89式重机枪更换了子弹箱,因为刚才的射击,为了追求短时间内的最大杀伤效果,给俄军主队造成重大的伤亡,所有猛士车上的89式重机枪都是以最快的射速射击,因此大部份的猛士车已将一个子弹箱完全打光,少数猛士车虽然还没有打米子弹箱,但也所剩无几了,好在是这时猛士车离俄军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车前机枪也都可以开火射击,因此还有足够的时间让人民军的战士给89式重机枪更换子弹箱。
猛士车的成员都是穿越战士,尽管这时所有穿越战士最低的军衔都己经是上校了,但实际他们时平均年龄却并不大,还在30岁以下,动作还都十分麻利,更换子弹箱只用10余秒钟就可以完成,因此很快各辆猛士车就都完成子弹箱的更换,并且加快了速度,冲向俄军。而且这一次,猛士车不再是保持齐头并进的阵型,而是改成以小队为单位,也就是三辆车一组,并且排成一个三角形,向俄军行驶去。
这是因为现在猛士车面对的不再是刚才的一个骑军营,而是俄军的主阵,除去先前的两个骑军营之外,现在俄军主阵大约还有8000左右的兵力,对于12辆猛土车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而指望靠12辆猛士车就能击败俄军,可能性并不大。这也是人民军将猛士车放在两侧,而非正面的原因。
毕竟猛士车的底子只是军用越野汽车,火力和冲击力都有限,而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装甲车,甚致连轻型装甲车都达不到,无论是装甲还是火力,离标准装甲车都有相当的距离。实际上如果俄军应对的战术得当,只需要用100—150名左右的骑兵,大约就可以在正面硬拼中拼掉一辆猛士车了,除非是猛士车利用自己的速度和射程优势,采用游斗战术。而刚才猛士车之所以能以压倒之势,轻松的突破俄军骑军营的拦截,主要还是因为俄军确实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武器,缺少应对的经验,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对应的战术也不对的缘故。
但现在面对俄军的主阵,再用刚才那种一字排开的辗压战术当然是不行的,因此改成小组为主的三角进攻战术,各自为战,直接杀入俄军阵中突击,彻底搅乱俄军,为人民军的骑军冲上来接战,营造出一个有利的局面。
果然,12辆猛士车分成了4个小组,杀入俄军的阵中,车顶机枪和车前机枪猛烈的开火射击,同时还以车身撞击俄兵,硬生生的在俄军阵中杀出4道血路,尽管俄骑兵也表现出了比较高昂的斗志和勇敢的作风,毕竟能当骑兵的,都是贵族或是小资产阶级,荣誉感较强,因此他们拼命催动战马,向猛士车冲锋,用骑枪击射,或是冲到猛士车的近前,挥刀向猛士车乱砍乱削。
但这种正面硬拼战术显然不是应对猛士车的正确战术,俄骑兵使用的步枪根本无法击穿猛士车的装甲,而马刀更是以卵击石,徒劳无功,结果不是被猛士车撞开,就是被机枪击毙,然后被辗压而过,每个猛士车小组驶过的路线,都留下了一道用人马尸身铺成的道路。
而就在这时,人民军的骑军也杀到了战场,尽管这时还没有一个猛士车小组能够突穿俄军的阵列,但已将俄军彻底搅乱,因此面对人民军的攻击,俄骑军已经全然没有抵抗之力,在人民军骑兵刀砍矛刺之下,俄骑兵纷纷落马倒地,伤亡无数,尽管有少数俄骑兵奋力作战,但无奈人数太少,根本无法阻挡人民军骑兵的突击,只被人民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知道俄军的败局已定,除了少数俄骑兵还在拼力死战外,大部俄骑兵的斗志都大幅下降,毕竟到了这一步,己经基本没有人认为俄军会胜了,自然也都无心再战下去。
首先从战场上逃离的是蒙古军队,他们虽然是跟随俄军作战,但在本质上还是私家军或流寇之类,平时给俄军打打下手可以,在俄军占优时也会奋勇作战,斩将夺旗,不过战场一但陷入逆境,他们是绝不会和俄军死抗到低的,首先保住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而现在的战场,俄军不仅是败局己定,而且这些蒙古军队也都亲眼看到人民军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可怕武器,甚致有的蒙古士兵还认为人民军是用了什么邪术。因此蒙古军队那里还敢在战场停留,于是纷纷拔转战马,从战场上逃走。
而蒙古军队的逃亡,立刻就传染俄军,首先是在蒙古军队附近的俄军,他们见蒙古军队逃跑,仿佛是得到了提示一样,也迅速从战场撤退,而这些俄军的行为又影响到其他的俄军,就这样逐渐蔓延到了全军,造成了俄军的全线溃败,俄骑兵纷纷从战场四散败逃。而人民军骑兵和猛士车则自动组合在一起,追击俄军,扩大战果。
泽连斯基在马蹬里跺了跺脚,恨恨道:“这些该死的蒙古蛮子,一群胆小鬼,懦夫。早就知道他们不是真正的勇士。”
其实现在俄军的败局巳定,蒙古军队率先撤逃不过是将俄军的败局提前了而己,就算他们不逃,俄军的失败也是迟早的事,但对泽连斯基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甩锅借口,是由蒙古军队的败逃才使俄军溃败的,这样在面子上也好过一些。因此部下们也都十分配合,师参谋长道:“师长,虽然是蒙古蛮子的原因,但现在我们已经失败了,我们还是撤退吧。”
泽连斯基也点了点头,道:“好吧,撤退。回去以后再和蒙古蛮子算账。”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卟卟卟卟”的声响传来,山包上激起了一片砂土飞溅,尘烟四起,10余名骑人马都扑然倒地,泽连斯基也不禁大吃了一惊,放眼望去,只见在数百米之外,三辆猛士车排成一个“品”字形,向俄军所在的山包方向急驰过来,车顶的机枪还不断的向山包上喷吐着火舌。
泽连斯基顿时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也顾不得面子,大叫了一声:“快撤。”说着一拨马头,双脚猛夹马腹,向山包下冲去,而其他的俄骑官兵也都不敢怠慢,纷纷策马加鞭,随泽连斯基一起迅速的逃离了山包,不过还是有几个人的行动略慢了一点,被孑弹击中,生死不知。
不过冲下了山包之后,由于有山包的阻挡,因此暂时看不到猛士车,也不用担心子弹了,但泽连斯基也不敢有半点耽搁,又在战马的后股上加了一鞭,战马撒开四蹄,风驰电掣般的急速奔跑。
一口气跑出了3、400百米,泽连斯基回头看去,这时俄军己经拉成了一条长达近百米的队伍,而能够跟上自己的,只有10余骑而已,毕竟每个人的战马、骑术、负重均不同,因此速度自然不同,泽连斯基跨骑的是自己私人家养的一匹优质战马,平时就精心喂养,并严加训练,素质要远高于其他战马,而且他是一师之长,自然不同携带大量无关的东西,可以轻装上阵,自然是跑得最快。
而泽连斯基在看刚才山包的方向,三辆猛士车接连的从山包的后方一跃腾空而起,挟持着万均之势又落到山包的山坡,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尾随着俄军追击上来,车前火光闪动,落在后面的俄骑兵也不断中弹落马,或是人马扑地。而且不时还有子弹从泽连斯基的身边呼啸飞过。泽连斯基也被吓得魂不附体,赶忙又给战马拉了一鞭,整个人都伏在马背上狂奔。
追赶泽连斯基的正是杨勇军的猛士车小队,原来他们在乱军中激战时,发现在远处的一个山包上有不少俄骑兵,杨勇军断定那就是俄军的指挥场所位置,而这时在战场俄军己然大乱,人民军的骑军也杀入俄军阵中,纵横驰骋,基本己经胜劵在握了,于是杨勇军决定冲出战团,攻击那个俄军所在的小山包,看看能不能捞到几条大鱼,并且还叫上一个骑兵连跟随自己的车队一起行动,毕竟打死俄兵容易,但要想抓住大鱼,只靠这三辆猛士车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一部份骑军的配合。
虽然在这场战斗中,猛士车部队是受骑兵司令赵立军的指挥,但在战场上骑兵部队却是要听猛士车部队的命令,毕竟这一仗主要还是靠这12辆猛士车,因此杨勇军要抽调一个骑兵连,当然是十分容易。于是杨勇军立刻指挥着自己的猛士车队,冲出了战团,向俄军所在的那个小山包冲去。
………………………………
第六一四章 满洲里战役(七)
“稳住,稳住一点,你小子以为这是再开拉力赛吗?颠坏了可没地方去修车啊。”杨勇军紧抓着拉手,忍受着猛士车落地时的巨烈颠波,不住吐糟。
高峰满不在乎道:“放心吧,我的技术你又不是不知道,有什么可担心的,咱这车皮实着得呢,就这么颠两下没事的。”
自从人民军出战以来,高峰就一直牢骚满腹,因为猛士车净干一些侦察、巡视、指挥一类的活,没有上战场去真刀真枪的干一场,让高峰觉得非常不爽,而现在终于得到了出战的机会,而且还是和俄军进行主力决战,高峰自然兴奋异常。由其是现在发现了俄军的指挥团队,准备赶过去抓几条大鱼,高峰自然是情绪高涨,因此在驾驶猛士车冲上山包的时候也没有减速,猛士车在山包顶上跃起了一米多高才落下,而其他两辆猛士车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也跟着一起飞跃过山包,当然这一幕看起来到是颇有视觉冲击力。
猛士车跃过山包之后,双方的距离在不断的拉近,无论俄骑兵怎样催马狂奔,都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