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6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认为台湾岛的岸基火力对这场战争的影响有限,也没有必要过份的重视。”
这时夏博海道:“从金兰湾到日本,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走台湾外海,而不会从台湾海峡经过,因此这一战的重点是将远东舰队引诱入台湾海峡,我认同海军部刚才对远征军舰队的判断,他们肯定是希望速战速决的,尽快和我们进行主力舰队决战。但这些情况都是我们的推测,到了实际的战场,远征军舰队未必会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进入台湾海峡,和我们进行主力舰队决战。一但出现这种情况,海军部是否有相应的预案呢?”
尚晋峰点了点头,道:“当然是有的,一但远征军舰队没有进入台湾海,走台湾外海,必将通过宫古海峡进入东海,再到日本,因此北舰队提前赶到宫古海峡,拦截远征军舰队,而南舰队则尾随远征军舰队,在宫古海峡与北舰队协同作战,夹击远征军舰队,如果北舰队未能极时赶到宫古海峡拦截,南舰队将首先向远征军舰队发动进攻,拖住远征军舰队。不过这样一来,要全歼远征军舰队基本就不可能了,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尽可能多的歼灭远征军舰队的军舰,但这场战争并没有结束,还要继续打下去,而我们要根据战果,再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夏博海听了之后,也十分满意,道:“好,就按海军部的计划进行,你们尽管放手去打,不用担心,出现什么结果都会由**来负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尚晋峰道:“明天从青岛出发去上海,后天正式从上海出发。” 顿了一顿,道:“我会亲自随舰队出战督战。”
夏博海道:“好。”转头对肖建军道:“老肖,我是没有时间去上海,你就跑一趟,不仅是代表军委,也是代表**给舰队送行。”
肖建军点了点头,道:“好,千。”
于是就在第二天,肖建军和尚晋峰两人离开青岛,赶到上海。这时北、南两支舰队的指挥官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启航出战了。
北舰队的指挥官是韩超,他原来是昆明舰的副舰长,现在担任海军部副部长兼舰队总司令;而南舰队的指挥官是王海龙。其实尚晋峰原本是想任命王海龙出任北舰队的指挥官,因为韩超虽然兼任着舰队总司令的职位,但实际己经离开了作战岗位,退据二线;而王海龙则是一直都在第一线指挥作战,是目前海军中实战经验最丰富的指挥官,尚晋峰己打算在远东战争结束之后,任命王海龙为舰队总司令,而因此他来指挥做为主力的北舰队指挥官,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王海龙却主动要求担任南舰队的指挥官,理由有两个:一是自己原是岳阳舰的舰长,在岳阳舰上指挥作战,更为熟悉军舰的性能武器,其实武器装备也并非越先进越好,只有完全熟悉了解武器的性能,再能充份发挥武器的战斗力,虽然昆明舰的综合性能妄远胜过岳阳舰,但王海龙对昆明舰的性能并不熟悉,当然难以充份发挥昆明舰的优势,那么还不如在岳阳舰上指挥作战。
二是王海龙认为指挥南舰队的挑战性更大,因为虽然北舰队是迎战远征军舰队的主力,但由于有昆明舰、襄阳舰这两艘现代军舰压阵,其实作战的难度并不大,而南舰队是面对远征军舰队的巡洋舰、驱逐舰,战斗的压力似乎要比北舰队小,但台湾海峡的南口比北口宽了近一倍,要堵住台湾海峡的南口,不让远征军舰队的军舰冲出台湾海峡南口,逃离战场,这个难度实际要比北舰队大得多。另外一但远征军舰队不进入台湾海峡,南舰队不仅要尾随远征军舰队,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要率先发动攻击,拖住远征军舰队,这些作战任务都比北舰队要难,而对指挥官的要求自然也要高得多了,王海龙是希望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
当然王海龙还有一个个人的小算盘,因为这一次战斗,海军部的最高官员尚晋峰是要亲临战场督战,北舰队是主力,而且尚晋峰又是昆明舰的原舰长,因此尚晋峰肯定会搭乘昆明舰,随北舰队参战,而如果自已担任北舰队的指挥官,就是在尚晋峰的眼皮底下指挥战斗,虽然尚晋峰不会干涉自己的指挥,但也难免会有些束手束脚;南舰队的实力虽弱,但却是由自己说了算,没有人管着自己,可以无拘无束的指挥作战。
尚晋峰当然不知道王海龙的这点小心思,但王海龙提出的前两个理由都有相当充份的道理,因此也就尊重了王海龙的个人意见,让王海龙担任南舰队的指挥官。
次日上午10点,人民军海军的舰队分为两批,依次驶出上海港口,向南行航而去。决定远东战争最关建的一战,也终于拉开了维幕。
………………………………
第六六零章 台湾海峡之战(一)
远征军舰队从金兰湾出发之后,遇到的天气一直都不好,不是连绵细雨,就是阴雾迷茫,使海面上的能见度极差。一般来说在晴朗的天气时,人的正常视力可以达到4…5000米,而在这几天里,能见度却连1000米都没有,这令远征军的海军指挥官菲利普斯海军上将也是忧心丛丛,因为这种天气是最适合进行突袭作战,何况这一带海域的岛屿、群礁众多,也非常适进行突袭作战,这也是菲利普斯最担心人民军海军采用的战事模式。
金兰湾到台湾高雄港的距离大约是1600公里,在正常的情况下,舰队需要3…4天的航行时间就能到达,但由于气候原因,舰队只能降低速度行驶,因此也就沿长了航行时间,至少需要5、6天时间。沿长航行时间,也就意味着多了遭到突袭的时间。
当然,菲利普斯并不是那种怨天由人的人,气候环境不好是客观事实,但还是可以通过人力的努力来弥补的。菲利普斯就加强了舰队周边的警戒、侦察力量,以争取提前发现敌人。
不过舰队在海上航行了5天5夜,但都居然平安无事,虽然发现了几次疑式敌舰的船只,但有的被确认是过路的商船,有的则无端的消失,而就在第6天清晨,太阳跃出海面,一扫一直阴雨雾蒙的天气,海面上的能见度大增,而且这时舰队离台湾高雄港只有不到150公里,如果舰队全速航行,到中午10点左右,就可以到达高雄了。
天气好了,菲利普斯的心情也大好了起来,一清早起床以后,就来到舰桥上透气。现在是8月下旬,气候虽然依然炎热,但和一个月前相比,己凉爽了不少,而且现在正是清晨,因此在舰桥上凉风习习,十分舒适。
这时副官夹着一个文件上到舰桥来,道:“司令官阁下,文特河号、伊甸河号的侦察时间己经结束了,按照计划,应该由牙鳕鱼号、飞鱼号接替他们,是否派牙鳕鱼号、飞鱼号去换回文特河号、伊甸河号。”
菲利普斯道:“当然要派,虽然现在的天气好了,但警惕心却决不能放松,离高雄还是最后的一段距离,我们决不能放松。”
副官答应了一声,将命令交给菲利普斯签字,然后下舰桥去传令。菲利普斯又在舰桥上抽了一袋烟,这才走下舰桥,来到指挥部里。
这时换班的军官、士兵也都陆续进行了交接,爱德华七世号战列舰的舰长威廉姆斯少将也从大副手里接管了全舰的指挥权。见菲利普斯回来,威廉姆斯迎了上去,道:“司令官阁下,今天的天气不错啊!”
菲利普斯点了点头,道:“是啊,终于等到好天气了。”
威廉姆斯道:“不过我想华东**对这样的天气会失望,因为他们己经失去了袭击我们的机会。”
菲利普斯摇了摇头,道:“舰长阁下,我并不这样认为,恶劣的天气对我们不利,对华东**的舰队同样也不利,而且在良好的天气下,同样也能够发动突袭作战,因此并不能认为华东**的舰队就失去了袭击我们的机会,而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至少在我们到达高雄之前,决不能说我们就己经无忧了。”
威廉姆斯当知司令官的意思,虽然远征军舰队的规模庞大,不过在英国人的眼里,法荷俄三国的舰队只能算是凑数量的,而真正可堪大用的,只有英国舰队。不过虽然英国舰队的数量也接近60艘,但远征军舰队中还有大量的运输船只,都会拖累英国舰队的战斗力,但又不能不带,一方面长途远征需要大量物资,另一方面还有陆军。而舰队到了高雄之后,法荷俄三国的舰队,以及陆军的运兵、物资船都会留在高雄,这样英国舰队也就能够轻装上阵,既使是遭遇到华东**舰队的突击,也不担心,因为以英国舰队的实力和素质,完全可以应对华东**舰队的突击,因此这次远航成败的关建就在于远征军舰队能不能平安到达高雄。
两人正在交谈,一个副官来到菲利普斯的身边,道:“司令官阁下,文特河号发回电报,发现疑是敌方的军舰。”
菲利普斯点了点头,也并没有太在意,因为这几天几乎每天都会发现疑似敌方军舰,早就习以为常了,因此只是例行的回复文特河号,要求他确认敌方军舰。
不过15分钟之后,爱德华七世号再次收到文特河号的电报,确认这次发现的是一艘军舰,而且看样子应是一艘驱逐舰,估计是人民军舰队的侦察舰,当然还不能确定在这艘驱逐舰的后方,还有没有其他军舰。
收到了这个消息,菲利普斯也不由精神一振,这是远征军舰队第一次确定发现人民军的军舰。因此菲利普斯立刻下令回复,要求文特河号前进侦察,确定后方是否还有人民军的其他军舰,并且至少每15分钟要和爱德华七世号联络一次,报告侦察的情况。同时又下令其他两艘离文特河号较近的驱逐舰,赶去支援并协助文特河号。
命令下达之后,菲利普斯立刻在海图上标出了文特河号的位置,并且拿过尺笔,在海图上进行计算,现在文特河号距离舰队约70公里,而根据文特河号的报告,发现的这艘敌舰离舰队为82公里左右,如果这艘敌舰真是人民军舰队的侦察舰,那么人民军舰队距离远征军舰队的距离应在100…150公里之间,正好和远征军舰队到高雄的距离差不多。
算到了这一步,菲利普斯放下了尺笔,皱起了眉头,这时参谋们都在菲利普斯的围边,菲利普斯在海图上的测距都看得十分清楚,众人都是内行,当然知这意味着什么?难到华东**方面己经判断出了远征军舰队要停驻高雄港,因此打算在远征军舰队进驻高雄港时发动突击,或者是在英国舰队离开之后,攻击高雄港,先歼灭法荷俄三军的舰队再说。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因为还没有发现人民军的后续舰队,也许就只有这一艘军舰。只能等有新的情报回来,才能够做进一步的判断,不过指挥部里的气氛十分凝重。
15分钟之后,文特河号发回电报,没有新的发现,众人虽然稍稍放松,但气氛却未有半点减轻,而己有人在海图上重新进行了标注。
第30分钟,文特河号又发回电报,仍然没有新的发现。不少参谋已有些沉不住气了,小声议论。但菲利普斯仍然不动声色,还给烟斗里装里装上烟丝,抽了起来。因为文特河号的航速是30节,30分钟的时间大约前进了25公里,没有发现敌军的舰队,也是很正常的。
第40分钟,文特河号再次发回电报,发现4根桅杆,但还不能判断距离和舰种。但这个消息仍然是给众参谋们打了一针兴奋剂,毕竟发现桅杆就意味着有军舰,至少说明还有人民军的军舰。
第46分钟,文特河号继续发回电报,再次发现3根桅杆,确认共计有7根桅杆。而且另一艘驱逐舰紫罗兰号己赶到文特河号的位置,两艘军舰协同侦察敌旱。
第55分钟,文特河号继续发回电报,这一次确认有5艘军舰,疑似战列舰。
第58分钟,紫罗兰号也发回电报,确认其中一艘军舰疑似原日本海军的敷岛级战列舰,因为这艘战列舰是英国为日本建造,并且是以威严级战列舰为蓝本进行改进,在外观上这两型军舰十分相似,因此英国人首先分辩认出的就是这艘战舰。
第63分钟、65分钟,文特河号、紫罗兰号先后发回电报,这一次终于得到了确认,共计发现6艘战列舰,除疑似的敷岛级战列舰之外,还有3艘疑似博洛季若级,另两艘的外型和这个时代的主流战列舰明显不同,舰炮呈背负式高低布置,这符合华东**新建的两艘干将级战列舰的特点。另外还发现了多艘军舰,数量至少在20艘以上,而大型军舰的数量超过了10艘,因此也可以确定是一支有相当规模的舰队。而这支舰队的位置是在高雄以西偏北约6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台湾海峡的南入口位置,距离远征军舰队大约120公里。
到了这个时候,己经可以确定,这确实是华东**的舰队,而且很有可能是主力舰队,因为确定里面有6艘战列舰,而人民军派出的撤侨舰队也只有5艘战列舰。现在摆在远征军舰队面前的,就是如何选择下一步的动向。是迎战这支舰队,还是按原计划,仍然进驻高雄港。
当然现在远征军舰队还有时间,因为120公里的距离至少需要4…5个小时的时间。而菲利普斯看了看手表,现在的时间里早晨7点27分,也就意味着将在12点左右才会和这支舰队相遇,因此远征军还有充足的时间讨论下一步的动向。
菲利普斯想了一想,下令通知远东远征军的陆军指挥官,法国的博尚上将,以及法荷俄三国的海军指挥官,立刻赶到爱德华七世号上来进行协商。
………………………………
第六六一章 台湾海峡之战(二)
其实远征军舰队离开金兰湾之后,就在人民军的严密控制之下。华东**专程派出三亚舰负责,全面全程监控远征军舰队的动向。因此在三亚舰及无人机的配合协作之下,远征军舰队的一举一动,包括派出的侦察舰动向,几乎全部都在三亚舰的监控之下,自然也被人民军全整掌握。
文特河号能够发现人民军的侦察舰,并由此而进一步发现了人民军舰队,其实都是由人民军舰队有意做出的安排,目地就是让远征军发现人民军舰队,从而吸引远征军舰队的注意力,赶到台湾海峡与人民军舰队进行决战。
远征军舰队对此自然还是一无所知,这时上下人等都沉浸在发现敌军舰队的兴奋当中,毕竞远征军舰队并不怕和人民军作战,只是一直防备着才是最令人身心疲惫,现在发现了人民军舰队,自然都松了一口气。
而远征军的陆军指挥官,法国的博尚上将,以及法荷俄三国的海军指挥官,都赶到爱德华七世号上,和菲利普斯一起,协商远征军舰队下一步的动向。
法荷俄三国的海军指挥官都一致赞同集中舰队的兵力,和发现的人民军舰队进行决战,因为他们都知道,远征军舰队的实力虽强,但毕竞是远征在外,不利于久战,而这次难得遇到了华东**的主力舰队,这可是6艘战列舰,如果能够一举击沉这6艘战列舰,那么这一战也就可以算是稳操胜券了。只有博尚是陆军指挥官,对海军的决策并没有发言。
其实菲利普斯心里也是倾向于迎战人民军舰队,因为这个机会实在太难的了,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以后再想找到类似的机会,可就不容易了,甚致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了。按照菲利普斯的判断,人民军海军是打算埋伏在台湾海峡,伺机突击远征军舰队,因此才会集中6艘战列舰的庞大兵力,打算打远征军舰队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有想到,由于远征军舰队要在高雄停泊,这才发现了人民军舰队。这样说起来,确实是有些幸运。
而在这一次之后,人民军基本是不会再集中这样多的战列舰出击,和远征军舰队进行正面作战。因此这几乎可以说是远征军舰队速胜的唯一一次机会,而且还是刚到远东海域时就遇到这样的好机会,远征军舰队简直就是好运爆棚了。
但也许是这个战机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也太轻松,而且菲利普斯甚致都做好了和人民军海军打长期猫捉老鼠的消耗作战,结果突然一下子中了大奖,还是奖金封顶的那种,菲利普斯心里却有些不安起来,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到底是那里不妥,却又说不出来,因为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十分合理。
在正常情况下,人民军海军当然不可能和远征军舰队进行正面主力对决,因此只能突击战术,远征军舰队离开金兰湾之后,也一直都在防备人民军的突袭,而且台湾海峡也确实适合海军设伏的海域,如果远征军舰队不进驻高雄,肯定是会从台湾外海航行,那么人民军舰队或可以拦腰截击,或尾随追击,对远征军舰队都是很大的威胁。只是人民军不可能预料到远征军舰队会进驻高雄停泊,结果才被远征军舰队的侦察舰发现。
不过正是这一切都太合理了,反到是让菲利普斯疑神疑鬼,心里不安起来。只是这种纯粹是直觉上的怀疑,毫无理由,总不能因为自己心里觉得有鬼,而放弃这个歼击人民军主力舰队的大好时机。因此菲利普斯也只能压下心里的不安情绪,决定率领舰队出击,进攻这支人民军的舰队。
而远征军舰队中,还有60余艘非战斗船舰,其中大半都是运载陆军的士兵以及装备、物资,如果让这些非战斗船舰也随远征军舰队一起出战,不仅会拖累远征军舰队的速度,还必须分出一部份军舰来保护这些非战斗的舰船,反而成了舰队的累赘。好在是这时舰队己离高雄不远,而且本来也打算把陆军都安置在高雄,因此菲利普斯也决定,就利用这次机会,让一部份非战斗舰船先进驻高雄停泊,而远征军舰队只带少量辅助船只,去迎战人民军舰队。
当然,尽管现在确定了人民军舰队的位置,但也有必要拔出部份军舰保护这些非战斗舰船进驻高雄港口,以防万一,毕竞远征军舰队远离主场,一切都应以警慎为上。当然远征军舰队的规模庞大,分出部份军舰保护非战斗舰船,到也并不难办。于是菲利普斯又众人协商之后决定,由荷兰舰队的两艘装甲巡洋舰乌得勒支号、共和国号为主,再从英法舰队中各抽调一支驱逐舰分队,共计12艘军舰,保护这些非战斗舰船先进驻高雄。
乌得勒支号、共和国号是在华东**爪哇撤侨之后,荷兰为了发展海军力量,特意向意大利购买的两艘7000吨级装甲巡洋舰,蓝本是意大利著名的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和原日本海军的春日号、日进号装甲巡洋舰是同级舰。
其实这两艘装甲巡洋舰的战斗力还是不错,但在整个远征军舰队中的位置却十分尴尬,因为两艘装甲巡洋舰没法组成一支分舰队,而又没有其他的装甲巡洋舰组队,因为英法两国的装甲巡洋舰各自都己有编组成队,而且都是本国军舰,互相的配合熟练,把这两艘荷兰装甲巡洋舰编进来,反而影响战斗力。
虽然荷兰也只有2艘战列舰,但可以和俄国的3艘战列舰合编成一支分舰队;但这次俄国并没有装甲巡洋舰,因此荷兰的这两艘装甲巡洋舰就成了多余的两艘,只能和荷兰的4艘防护巡洋舰编成一队,不过装甲巡洋舰和防护巡洋舰的作战用途毕竞不同。
人民军海军可以将青州号、沂州号编入装甲巡洋舰分舰队,这是因为这两艘军舰虽然被人民军海军定义为大型防护巡洋舰,但也安装了侧舷垂直装甲,按照广泛的定义,只要是有侧舷垂直装甲,就可以定为装甲巡洋舰了,而且这两艘军舰和济南级装甲巡洋舰采用的是同一舰型,吨位也只差了1000多吨,因此免强也可以随同装甲巡洋舰分舰队作战。
但荷兰的4艘防护巡洋舰是向英国定制的4000吨级阿姆斯特朗型舰,也就是和原日本海军的吉野号,北洋水师后来的海天号、海圻号是同一型舰,只设计了水平装甲,并没有垂直装甲,属于标准的中型防护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则完全是两种类型的军舰,而且吨位也相差太远,这样的编队在战斗时显然是会出问题的。
正是由于这两艘装甲巡洋舰有些多余,正好被派去护送陆军舰船。而这样分配之后,英国舰队保留了10艘运输船,法国保留6艘,荷俄各一艘,总计只剩下18艘非战斗舰船。远征军舰队的负担也大大的减轻,到是可以从容上阵。
不过庞大的舰队要重新分队,当然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大约要耽误1个小时左右,如果这段时间人民军舰队有所察觉,撤退逃走了,那可就是错失了歼灭敌方主力的良机,因此菲利普斯决定,先派出一支舰队,赶去和人民军舰队接战拖住对方,等着主力舰队赶到。
这时,菲利普斯己经收到了确切的消息,人民军的这支舰队的总数量在25艘左右,除了确定的6艘战列舰之外,大概还有6艘大型装甲巡洋舰,8…9艘防护巡洋舰,10艘左右的驱逐舰,论实力到真不算弱,放眼现在的世界,因为日俄两国的海军均遭到重创,能够排得出这样规模的舰队,一支手都数得过来,当然和远征军舰队相比,还是远远不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