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6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杜立三带着剩下的6、7个人,径直来到了营地前,只见日俄两军的指挥官都己在这里,一个躲在树后、一个躲在石头后,拿着望远镜向远处张望。周边还有数十名俄兵,以及一些土匪,或蹲或趴,在树后石边躲好。
杜立三也找了一块大石藏好,然后放眼向对面看,虽然还有些晨雾,但也能隐约看见在远方约千米之外,确实闪动着不少的人影,顿时心头狂跳了起来,人民军竞然会主动向己方发动进攻,难到是他们己是稳操胜券了吗?。
这时王克复、宋庆连带着100余人也来营地前,王克复道:“弟兄们,都找地方躲好,人民军一攻上来,就给我狠狠的打。”
宋庆连则来到杜立三的身边,悄声道:“大当家,我只聚集了200多人,带来了一半,还有一半让他们在营地后方等着,还有您的马也在。”
杜立三点了点头,道:“好,干得很好。”
这时王克复和日军指挥官一起过来,王克复道:“大当家,川口中尉说人民军这次主动进攻过来,是自寻死路,我们只要稳住阵脚,击败人民军是易如反掌,只是现在营地里太乱了,这里的布防就交给沙里莫夫中尉就行了,他去检查炮兵的阵地布置情况,一但炮兵准备就绪了,就会立刻开火,给人民军一个下马威偿偿,另外我己经派人去给骑兵送信,让他们立刻赶来曾援,请您赶紧去把军队整顿好,准备迎战吧。”
杜立三向左边看了看,果然见在大约200米之外,确实有一群日兵正在安置火炮,看到了这几门火炮,杜立三的心里也稍有安慰,毕竞这几门火炮的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上次突击锦州的战斗,自己能够连下三县,也是多亏了有这几门火炮助阵,因此点了点头,道:“好。”
――――――――分割线―――――――――分割线――――――――
“报告,骑兵部队都己经就位了,杨首长通知您,可以开始了。”
欧阳隆兴点了点头,道:“炮兵阵地都准备好没有?”
一个参谋道:“都己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火。”
欧阳隆兴道:“好,传我的命令,开火。”
就在昨天晚上,匪军到达七里河地区之后,就有人向欧阳隆兴建议,认为现在是敌众我寡,因此必须出奇制胜,可以向匪军的营地发动夜袭战,借此一举击溃匪军,以弱胜强。
但欧阳隆兴拒绝了这个建议,一则是各路负责拦截匪军的部队还没有就位,骑军也没有就位,因此人民军发动夜袭战,确实可以一举击溃匪军,但却不能全歼匪军,后继还要花废相当的精力去清剿残余的匪军;二则是欧阳隆兴并不认为敌众我寡就表示敌强我弱,人民军的人数虽多,但火力强大,既使是正面交锋作战,也完全可以击败匪军,也就没必要玩花活。
于是就在凌晨6点,人民军从营地出发,向匪军的营地挺进,结果进入到交战距离之后,匪军还没有完成整军,而人民军可不客气,首先是各支迫击炮部队纷纷布置阵地,架好迫击炮,又根据无人机提供的敌军位置,设定好了射击参数。而随着欧阳隆兴的一声令下,各迫击炮部队纷纷开火,向匪军的营地展开了猛烈的轰击。
虽然这支人民军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一个营,但迫击炮却着实不少,各种迫击炮加起来足有40余门,在这个时代的战斗中,一支营级部队有这样的火力,到也只能算是十分可观,但对匪军来说,却是只能用可怕来形容,毕竟匪军的营地也并不大,40余门迫击炮,足可以对匪军的营地形成覆盖性的打击。这也是欧阳隆兴坚信即使是正面交战,匪军也绝对不可能是人民军队的对手的最主要原因,毕竞在绝对的炮兵火力面前,匪军的人数优势也不过就是一堆肉而已。
“轰轰轰轰!”
随着炮弹不断的落到匪军的营地,每一次爆炸都会对匪军造成大量的伤亡,因为匪军的营地中,人员实在是太过密集,因此也让炮弹将杀伤力发挥到了极致。但对匪军来说,这却是不折不扣的灭顶之灾,爆炸接不断,血肉横飞、伤死无数,人喊马叫,原本就是一团糟乱的营地变得更为混乱。
而匪军的炮兵阵地也还没来得极开一炮,就遭到了炮弹的打击,不仅炮兵阵地被尽数炸毁,而且连阵地的日兵也都几乎全被炸死。
整个炮击只进行了1分多钟,匪军就彻底崩溃丁,土匪们就纷纷从营地中逃出,向四外逃窜,毕竞血肉之躯是无法和铁火相抗衡。而欧阳隆兴这才下令人民军,向匪军发动冲锋,彻底解决战斗。
………………………………
第四十五章 锦州之战(三)
“陶老爷,陶老爷,杜立三那边派人过来送信,人民军己经向他们发动了进攻,要我们赶快赶去增援。”
陶克陶胡沉声道:“知道了,马上整顿人马,准备出发。”说着,从石头上起身,几步来到自己的战马前。
正要上马的时候,只见一人拉着一匹马走过来,道:“陶克陶胡,我看杜立三那帮汉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俄国人、日本人也是没安什么好心,我们为什么要去救他们?不如现在趁着锦州空虚,去进攻锦州,拿下锦州之后,在城里大抢一把,把城里的汉人都杀光,再回蒙古去。那时候咱们就有钱了,可以再招兵买马,也不用看俄国人的脸色做事了。”
陶克陶胡摇了摇头,道:“白音大赉,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没有俄国人的支持,我们根本就寸步难行,再说我们举兵起事,反对的是清廷抢了我们的土地,但和华东**并洠в性钩穑淙徽獯问鞘芏砉牟钋玻挪坏貌唤ソ踔荩故巧偕毙┤宋茫善涫悄切┢矫癜傩铡!彼底牛衷诼肀成嫌昧σ话矗滞瓤缟狭寺肀场
白音大赉晃了晃头,道:“陶克陶胡,你这人就是心太善了,华东**也好、清廷也好,我看都是一个样,没有什么区别,等华东**站稳了东三省,接下来对付的就是我们蒙古。再说咱们现在己经和华东**结下了仇,还能有什么好说的,照我看就彻底得罪到底就完了,反正汉人都不是好东西。”然后也飞身上马。
陶克陶胡一手拉着马缰绳,扯着坐马前蹄轻台,道:“这些都先不说了,我们还是先赶去増援杜立三,等打完这一仗再说吧。”说着,双腿轻夹马腹,战马一阵小跑着奔驰起来。
白音大赉也点了点头,策马追上陶克陶胡,道:“好吧,就听你的。”
陶古陶胡今年43岁,中等身材,身形略有些削瘦,但双目有神,颇有几分枭雄气概,他原是内蒙古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的一个小贵族,据说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孑孙。他家里其实还有些资产,并非过不下去,而起兵反清、成为纵横满蒙的著名悍匪,也是有时代的原因。
清代由于从西方引入了玉米、红薯、土豆等经济作物得到大面积耐种植,使粮食产量大増,造成了人口大涨,再加上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因此从乾隆年间起,就不断有关内破产的流民来到关外蒙古地区择地耕种。清廷虽然对于这种行为予以严令禁止,但是蒙古各级王公考虑到吸纳流民可以增收地租、旗饷,便无视清廷禁令,放垦旗地广招流民进行种植。
而到了近代,沙俄开始向蒙古渗透,清廷一则为了巩固边疆,二则是缓解内地人地矛盾,于是在蒙古正式实行了“蒙地开放、移民实边”政策,下令“放荒招垦”。而蒙古各级王公见其中有利可图,于是伙同官府,将自己盟旗的土地买掉,招入汉族人开垦耕种,而普通的蒙古人则失去了世代生活土地,陷入生存危机。于是不少人选择了武力反抗,陶古陶胡聚众起兵反湥В褪窃谡庋谋尘跋路⑸摹
不过陶克陶胡虽然在家乡颇有人望,而且起兵反湥б灿忻裥闹С郑狈Τぴ都苹裁挥惺裁茨玫贸鍪值恼胃倭欤欢萌绾我揽棵裰冢⒄棺约海炒蠖游椤R虼嗽谇逋⒓忧苛硕运奈Ы酥螅湛颂蘸拇骋簿捅涞眉枘哑鹄础6馐倍砉诿晒攀章蛏喜阃豕头耸祝叨晕渥芭崖椅鞯乃****运动,陶克陶胡正这样的人正是俄国所需要的,于是俄国立刻派人和陶克陶胡联络,一方面支助他武器补济和资金;另一方面也鼓动陶克陶胡支持****。
而陶克陶胡虽然也知道这是俄国是在利用自己,但一来是他确实是需要武器补济和资金;二来陶克陶胡对中华文明也没有多少归属感,对于建立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国家到充满了兴趣,因此不仅接受了俄国的支助,同时也倾向推动****,****的道路。
有了俄国的资助后,陶克陶胡顿时实力大增,招兵买马,并与并与白音吐斯、白音大赉、牙什、丹丕尔等其他蒙匪势力合并,或是遥相呼应,或是会师一股,多次击败清军,捣毁垦务局。因此陶克陶胡在蒙古的声望大振,被蒙古牧民尊为“陶老爷”。
但俄国的支助可也不是白拿的,在需要的时候是要替俄国办事,在日俄战争、华东**参战期间,俄国都征集蒙古军助战,这次陶克陶胡、白音大赉就被征调来协助杜立三,突击锦州。蒙古骑兵是单独行动,沿大凌河进军,己提前一天到达。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哨兵飞马赶到陶克陶胡面,道:“陶老爷,怪车、怪车,来了两辆怪车。”
陶克陶胡道:“什么怪车?胡说八道。”
哨兵道:“您自己去看,在河堤上就能看见了。”
陶克陶胡听了,立刻一带缰绳,策马登上了河堤,白音大赉也崔马跟在他的身后,两人在河堤上放眼看去,果然看见在大约7、800米的位置,两辆方方正正的车辆,花花绿绿,虽然没有牛马驱动,但却仍然自行如常,正沿着大道,向着河堤的方向行驶过来,而在车身的后方,扬起了两道尘土。
白音大赉道:“这就是他们所说的怪车?”
陶克陶胡点了点头,道:“大概就是的了,我还以为他们说的是假话,看来到不是假的。”
在穆梭河之战、满洲里之战中,人民军都出动了猛士车参战,协助骑兵部队击败了俄军的骑军,也包括一批蒙古骑军。
俄军败退到赤塔之后,蒙古骑军也退回到蒙古草原,但猛士车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恐惧印像,这种怪车可以无牛马牵引,自走行驶如飞,而且身披重甲,刀枪不如,势如奔山,挡者披靡,顶部有快铳,无需人使,弹丸如雨,人马尽毙,疑有妖邪之力等等。
陶克陶胡自然也听说过一些这种怪车的故事,不过他根本不信,那有这样的事情,不用牛马奔引的车可以自己行走,华东**有那么大的本事?会什么妖邪之术?肯定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但现在看到,至少“可以无牛马牵引,自走行驶如飞” 的说法是有谱的,只是不知其他的说法是真是假。
这时己有不少蒙古骑兵策马登上了河堤,也都看到了这两辆猛士车,一时间也议论纷纷,众说分云。
白音大赉有些沉不住气了,道:“我看这两辆怪车也没什么可怕的,我带人冲过去,把这两辆怪车给揪翻了,看他们还有什么招术。” 说着一抖缰绳,就要冲下河堤。
陶克陶胡一把抓住了他,道:“不可冲动,还是先让别人冲上去杀一阵,看看这两辆怪车到底有什么可怕的。”
说着,陶克陶胡下令,命两个百人队冲下河堤,向两辆猛士车冲杀过去。虽然只有200余骑,但一时马蹄雷动,也颇有声势。不过蒙古骑兵配枪的并不多,大半都还是用的长矛弯刀弓箭等冷兵器。
这时两辆猛士车里,各有3名元老军官,其中两人是猛士车的驾驶员和机枪手,还是就是杨洵和张轶两人,也分别乘坐一辆猛士车,一方面负责指挥战斗,一方面操作车前机枪。
现在猛士车基本都是被当作轻型装甲车用,因此在车身安装了一层10毫米钢板,车窗上也都增加了的钢挡板,并在车外安装了6个摄像头和两个潜望镜,这样在全封闭的车体内,也一样可以驾驶行进。
其实这时人民军的骑军都己经布置到位了,不过由于双方的数量差距太大,蒙古骑军共计有2000余人,而人民军的骑军只有3个骑兵连,其中一个是属于张作霖的部队,共计只有500余人,尽管蒙古骑军大多使用的还是冷兵器,但骑军交战,步枪的作用也被大大削弱,因此正面交战,人民军基本是没有胜算。
但人民军有两辆猛士车的加成,这才是人民军取胜的关建所在,人民军的战术也十分简单,就是首先用2辆猛士车,打乱蒙古骑兵的阵脚,然后再由骑军进攻,一举击败蒙古骑军。
见蒙古骑军主动出击,杨洵用对讲机道:“现在只是蒙古骑军的先头部队,大部队还在后面啊。”
张轶道:“对,那就先别忙着用车顶机枪,只用车前机枪就够了,等他们冲到200米的时候再开火。”
车前机枪是7。62毫米,论威力要远远小于车顶的12。7毫米机枪,但有一个车顶机枪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在枪内更换子弹箱,而车顶机枪尽管可以在车内摇控射击,也带了充足的子弹,但孑弹箱却只能在车外去更换,而在战斗期间,是不可能让他们从容的更换子弹箱的,因此现在对付蒙古骑军的先头部队,就只用车前机枪,车顶机枪的子弹省下来,用来对付后面的蒙古骑军主力。
………………………………
第四十六章 锦州之战(四)
双方的速度到是都不快,两辆猛士车相距约7、8米,并排以大约20码的速度前行,而蒙古骑兵也有意控制马速,只让战马小跑速走,以节省马力,但尽管如此,双方的距离仍然在缓缓的拉近。
而在行进当中,蒙古骑军的队列也逐渐展开,形成了一个宽度约50米的半弧形,同时少数配有骑步枪的蒙古骑兵举起了步枪,并拉动枪栓,而其他的蒙古骑兵也都摘弓搭箭,只等进入射程,像这两辆怪车展开攻击。并且随着距离的拉近,逐渐加快了突进的速度。
杨洵看着显示器上的距离,直到双方的距离拉近到200米的时候,这才下令:“开火!”然后扣动车前机枪的扳机,只见一道火舌射向蒙古骑军,而几乎是在同时,另一辆猛士车前,也同样喷射出一道闪亮的光束,射向蒙古骑军。顿时无数蒙古骑军人马中弹,巨烈的疼痛使骑士无法再保持马背上的平衡,摔落下马背;战马也无法再继续狂奔速驰,跌倒在地上。而前排落地跌倒的人马又绊倒了后面跟进上来的骑士,因此一时间蒙古骑军人仆马翻,倒地无数,惨叫嘶鸣,哀声遍野。
不过车前机枪的射击角度只有45度,因此只能对两辆猛士车正面方的敌人进行打击,而对两侧边缘的敌军,还够不到,而两侧边缘的蒙古骑兵也都纷纷开枪放箭,对猛士车进行攻击。但这时双方的距离仍有150米以上,只有步枪或***的射程够得上,弓箭的射距还不到50米,根本够不着,距离猛士车还有很远的地方就纷纷坠落在地,只用步枪或***射出的孑弹有几发击中猛士车,但只能打得车身“乒乓”作响,火星四溅但却无法穿透钢板。
这时两辆猛士车分别向左右各自转向,立刻给车前机枪让出了射击角落,于是蒙古骑军两侧的骑军再难以幸免,同样是纷纷中弹,或者落马、或者倒地。
随即,两辆猛士车又调整方向,改为直行,而这时出战的200名蒙古骑军已经伤亡过半,只剩7、80人,不过这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50米,因此剩余的蒙古骑兵依旧奋勇的策马冲向两辆猛士车。
有些执有弓箭的蒙古骑兵向猛士车开弓放箭,但箭矢和子弹一样,对猛士车毫无伤害,而有的蒙古骑兵侧拔出弯刀,向猛士车猛砍过来。
但刀砍到猛士车上,结果仍然相同,不是被弹出就是折断,而猛士车一面用车前机枪射击,一面将车速提升到40码,并利用车体,撞击敌人。而蒙古骑兵当然不是对手,只被撞得东倒西歪,摔跌倒仆。
时闻不长,前后的过程也就是一分多钟,两挺车前机枪都打光了一个孑弹箱,蒙古骑军己剩下不足50人,这时双方己经交错而过。陶克陶胡、白音大赉等人在河堤上都将这一战的过程看得清清楚楚,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恐惧的神色来,因为就在刚才1分多钟的战斗,两人就己经看出,这种怪车的可怕威力,比传说中的更为强大。虽然两个百人队被击败,对蒙古骑军并不算大得损失,但剩下的军队,能否击败这两辆怪车呢?
就在两人惊疑不定的时候,猛士车却己主要展开了攻击。这时双方的距离大约为500米,而且这时土匪们大多都己策马登上了河堤,几乎将河堤顶全都占满了,但这个距离对猛士车顶的12。7毫米机枪来说,却是在射程之内,而且是最合适不过的靶子了。
两挺重机机一起开火,向河堤上展开了猛烈的射击,12。7毫米的子弹威力远大于7。62毫米的车前机枪,刚才那一轮战斗,倒地的人马还有相当一部份是受伤,由其是战马,抗打击能力比人要强得多,有的挨一二发孑弹,只要不是致命部位,还能免强行动,但12。7毫米的子弹杀伤力就要强得多,只要是被命中,几乎就不能幸免,非死即残,臂断腿拆、颈裂体开,因此只打得河堤上尘土飞溅,人马纷纷倒地,战马惨嘶不已。
河堤上的蒙古骑军也顿时大乱了起来,有些骑军冲杀下了河堤,向猛士车发动冲锋;有些骑兵则退下河堤的另一边,躲避机枪的打击。而就在这时,两辆猛士车的车前机枪更换了弹箱之后,重新开火,加强猛士车的火力,同时在道路两侧的树林中,杀出了无数人民军的骑兵,尾随着两辆猛士车的车后,向河堤方向冲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刚才那一战中剩余的4、50名蒙古骑兵。
杀出的人民军骑军共有3个连,约500余人,不仅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士气正盛,因此一个冲锋就将第一轮战斗剩余的蒙古骑兵几乎消灭殆尽了。
这时杀下河堤的蒙古骑军遭到了两辆猛士车的猛烈打击,4挺机枪的火力自然是相当的强大,因此只打得蒙古骑军的人马伤死无数,而且队形也被完全打散。随后又和两辆猛士车交错而过,被猛士车又连撞翻了几骑,然后人民军的骑兵展开了正面交战。
论人数,这时双方大体相当,蒙古骑军或许还要略多一点,但双方的心气、精神却不是在一个层面上,而更重要的是蒙古骑军这时完全没有队列阵型,基本只能各自为战,而人民军骑军却是偏制完整,而且队伍齐备,三个骑兵连分散成以班排为单位,互相协同作战,有的在远处开枪射击,有的在近处与敌军进行白刃作战,往往能够形成局部2、3倍的优势,因此尽管蒙古骑兵的骑术娴熟,而且也敢打敢拼,但还是无法和人民军骑军相抗衡,整个战场完全呈一边倒的局面,蒙古骑兵纷纷都被人民军骑兵斩落马下。
而两辆猛士车则一路横冲直撞,所挡披靡,一口气冲上了河堤的顶部,这时河堤上己没有蒙古骑兵的身影,而在河堤内侧下,正是蒙古骑军的营地,这时还差不多有近千名蒙古骑兵在此聚集,但乱哄哄的,全然没有半点秩序的样孑。而刚才白音大赉一头脑发热,想冲下去和人民军死战,但却被陶克陶胡拉住,退下了河堤内侧的营地躲避,这才算是逃过一劫。
不过退到营地之后,两人虽然也想将队伍重新组织起来,但这时人马己是大乱,而在情急之间又怎么能一下子整顿好队伍,何况没过多久,两辆猛士车就出现在河堤上,而现在对这些蒙古骑兵来说,却不谛于看到死神一样,那里还顾得上其他,纷纷打马扬鞭,四散奔逃。而且两辆猛士车上的机枪对蒙古骑军的军营进行猛击的射击,更是打得蒙古骑兵们拼命的抽打战马,只求逃离当场,就连陶克陶胡、白音大赉也顾不上再组织军队,也都躲进败军中,一起逃命。
但此时蒙古骑兵处于河堤内则,一边就是大凌河,而另一边的河堤上又被两辆猛士车守住,因此蒙古骑兵只能沿着河堤的两个方向逃窜。
两辆猛士车在河堤上打光了车顶机枪的子弹,不过没有蒙古骑兵向他们发动进攻,因此借着这个机会,替换了车顶机枪的子弹箱,然后两辆猛士车则沿着河堤顶,分头追击逃窜的蒙古骑兵,并且一边追击,一边向蒙古骑兵射击。逃跑的蒙古骑兵不断有人中弹倒地,人仰马翻,而倒地的人马又绊倒后面的马匹,于是有人停马回跑,有人则冒险向大凌河里逃窜,躲避猛士车的追击。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部份人民军骑军也翻过了河堤,协助猛士车作战,追击蒙古骑兵。
两辆猛士车都追出了5、6公里远,这才停止了追击,调头回来。整场战斗其实还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蒙古骑军也被人民军彻底击败,虽然这时战果统计还没有出来,但显然是人民军又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