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末雄图-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回杨锋忍不住,回过头来瞪着石闵,驳斥道:“放屁!大帅素来军纪森严,公私分明,岂是那种徇私舞弊任人唯亲的昏官!小爷我是靠着自己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凭你也配质疑?”
“嗯。早先我攻城时,常见你身先士卒,奋起抵御。也算是员勇将,是条硬汉子!本帅喜欢。若可以弃暗投”
石闵还没说完,被两名士卒扭架着的杨锋奋力挣扎不脱,便朝着他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血水:“小爷便是没长腿,也不会像你这狗贼屈膝!”
石闵双目精光爆射。他二话不说,当即便站起身来,咚咚咚几步便来到杨锋面前,仓啷声响,剑已在手,刷刷寒刃闪过,杨锋的两条腿,竟已被石闵当场齐膝砍断!
欲癫欲死的剧烈疼痛,使得一身硬气的杨锋也忍不住厉声大叫起来,只疼得口眼歪斜面容扭曲,满头满脸立时钻出豆大的汗珠。他被两个赵兵死死架住,倒又倒不下,站又站不了,乍看上去竟好似悬浮在半空相似,情状既凄惨又诡异。
石闵望着他,冷冷一笑。忽而手臂一送,手中长剑已然深深地捅进了杨锋的腹内。杨锋又是狂叫一声,嘴唇翕动想说些什么,嘴一张却涌出大口大口的血来。石闵手腕翻转,那剑便在杨锋腹内反复旋转搅动,末了卷住了好几截肠子,被石闵狠狠一把抽了出来。
杨锋噗通一声栽倒在血泊中,滑溜溜的肚肠摊开一地。他口中不停地涌出大股鲜血,已然说不出话来。他在地上扭动着残缺的身躯,努力探出颤抖的手去,似乎想将那暴露在外的一大坨血糊糊的青紫色的肠子塞回自己体内。石闵却上前一步,恶狠地狠大力踏在那在地上缓慢拖行的血肠,踩踏得血汁四溅。杨锋浑身剧烈抽搐,立时血贯双瞳。他死死瞪着石闵,伸出手想去抓,却已抬不起半条臂膀来。他通红的视线越来越模糊,喉间耸动了几下,终于气绝身亡。
沉默片刻,有亲随小声道:“毕竟是杨韬的侄子,就这么杀了有点可惜,还不如”
石闵面无表情:“不要幻想杨韬会因为一个侄子便会受制于我。此人既不愿降,便没有价值,留着又是隐患,多说无益,尽早除掉为妙。”
而今赵军所有高级将领中,石闵是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但他的威势,一点也不比那些老帅们差。话已出口,便没有人再敢多说半句,几乎人满为患的堂间静悄悄的。所有人都一语不发看着,心思各异。
石闵弯下腰,在杨锋尸身上揩拭了沾血的剑,若无其事的回鞘,边梭视了几眼还剩下的数名被俘的秦军将校。
满地的人血蜿蜒流动,像毒蛇般无声无息的潜近。杨锋的副将,被眼前的血腥惨烈和石闵的残忍暴戾,吓得几乎酥麻了身子。见石闵闪着鬼火般的眼珠看过来,当下再也忍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狂吞着唾液抖道:“我,我愿,降,我愿降!”
石闵充耳未闻,已往门外大步走去。擦身而过时,冷冷扔下一句话:“所有俘虏一个不留,全部活埋!”
………………………………
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诚动人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晋末雄图最新章节!
石虎大举进攻冀南之际,慕容皝叛变、雁门遇袭、常山陷落等急报,一前一后紧连着送到御案上。高岳急怒交加,唯有打起精神,调派后援针锋相对。夏州牧樊胜,长期镇守西北并及塞外,并没有多参与中原战事,此番也奉命派遣老将何成率师两万精锐,驰援并州。
晋阳方面,杨韬本来骤闻燕国突袭雁门,正亲自领兵北上迎敌时,半路又惊悉常山失守,杨锋不屈被杀,当即痛上加痛。他有三个儿子,皆在军中效力,但论及过人的勇猛和指挥作战的能力,在天赋资质上,却都远远不及侄儿杨锋。近年来,杨锋也确实凭着自己出众的能力,再加上杨韬有意的培养,在年轻将领中脱颖而出,累建功勋,渐有名声。故而,于公于私,杨韬都极为信重杨锋,视其为自己的接班人。
此前,攻下常山郡后,在考虑守将人选上,杨韬最终还是选择了杨锋。一方面是杨锋确有本事,叫他去镇守常山是合适人选;另来派自己的侄儿去最前线,也可向所有人表示身先士卒奉公为国的忠义精神。此外杨韬总还有些私心,虽然常山是危险的地方定会迭遭敌袭,但不经险地,哪有奇勋,他也是存了让侄儿进一步去建功立业的思想,将来才可以凭借傲人战功,逐步升迁,续他杨家显赫地位。
孰料人算不如天算,杨锋果真命丧敌手,人死不能复生,痛失骨肉至亲的心爱接班人,怎不叫人断了肝肠。而半生希望一朝灭绝,杨韬从此深恨石闵及慕容皝,为其后来屡次对慕容恪打压迫害、公报私仇埋下了因由。
伤痛归伤痛,眼下,鉴于并州当前的严峻形势,作为本地最高长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几近晕厥之际,杨韬强忍激动情绪,不得已上表自劾,请求朝廷论罪处罚,并调派重臣前来主持并州战事。
未及皇帝旨到,免去杨韬并州牧、卫将军之职,黜为并州都护、征西将军,并从郡公爵位降为县公,罚俸半年。但同时皇帝并没有派任何人来代替杨韬,仍准许他都督并州军事,统帅三万余并州军,继续全权负责北线战局。杨韬明白这是皇帝在给他一个将功赎罪而能堵住悠悠谤议的机会,不禁百感交集,流着眼泪谢恩领旨。
何成将入并州的时候,洛阳城有司来报,御史中丞多柴携镇东将军石生入朝,请求觐见。高岳正当午休,闻报立时披衣而起,特在寝宫内召见,以示亲厚之意。石生甫见高岳,远远便即跪倒,膝行至前,抱住高岳双腿,失声大哭,说自己在青州私自用兵,竟敢对朝廷无礼,更使皇帝增添了烦忧,而今羞悔难当,愿意以死谢罪。
时隔三年有余,再见石生,竟已两鬓斑斑,面容憔悴。高岳见他跪在脚前,真情流露哭得不能自己,又见他短短几年便落到如此委顿身形,也晓得他的天大难处,立生同情。感慨唏嘘之余,高岳一把扶起石生,当面表示既往不咎,免他一切罪责,并再次重申了君不疑臣、臣不背君;君臣同心、携手共进的原则。石生重新获蒙皇帝的信任,长期以来的重大心病一朝卸落,当即激动地连叩九首,并噬破手指,不顾高岳的拦阻,当即在地板上,以血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指天发誓,此生若有背叛,当鬼神共诛,子嗣无存。
数年嫌隙,一朝消释。石生复对多柴深深礼拜,言道生我者父母,恩我者皇帝,全我名节者,多公也。高岳也十分高兴,对多柴言道,能使自己与石生消除了误会而不至于愈走愈错反目成仇,更且彼此知心君臣融洽,使得国家避免了一场牵扯甚多的内斗,这都是多柴在背后的努力付出,非常难得,功劳巨大。为了赏酬,高岳当场封了多柴颍川侯爵位,并叫他开始做好接手御史台的准备。
石生请求交还兵权,只身归朝,另派良将镇抚青州。高岳不许,让他放心大胆的继续带兵就是。继而谈到而今赵将石闵不仅攻陷了常山窥伺云中,还时常南下袭扰邺北,似堪猛锐难制。石生当即自告奋勇,表示皇帝既然如此信任允其继续领兵,自己当为皇帝分忧。石生言道,石闵乃是自己的侄辈,从前初入军中,便是在自己的麾下供职,从偏裨步步升迁,都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可谓既为族亲,又份属师徒,对石闵颇为了解。眼下石闵势大猖獗,他石生无法坐而视之,愿意亲率兵马,北上冀州,往击石虎,并寻机与石闵战。
高岳点首,允他率部北上,可径直去围邯郸,协助胡崧抵御石虎及石闵。高岳道:“卿且去。朕当亲自修书一封给胡崧,叫他与卿好生相处,勿得生隙。”
石生昔年为后赵顶尖的王牌将领之一,曾与秦军大小数十恶战,多次和胡崧等兵戈相向,互有杀伤。后来投入秦国,胡崧对其颇为厌憎,便在公开场合斥讽石生。而石生桀骜未消,敏感自尊,也即不顾身份,反唇相讥过,胡崧怒不可遏,甚至扬言必要杀他。再之后,石生为国屡立功劳,胡崧便也作罢,而时过境迁,二人也不似当初那般针锋相对,但毕竟还是不睦。现今,石生将要入冀,而冀州最高长官便是胡崧,高岳生怕两人再起波折,乃有此语。石生感激皇帝为他设身处地考虑,也表示会从大局出发,时时礼让胡崧,绝不会让皇帝忧心。
君臣欢谈一番,虽已吃罢午饭,高岳却执意再次设了私宴,款待石生及多柴,亲自接风洗尘。并推心置腹言道,石生正当壮年却面有病容,为他担忧。叮嘱其定要保重身体,将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倚仗他多多出力。石生感动至极,从此死心塌地效力,终生再未起半分异志,为秦扫荡北方统一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十七年后,石生在幽州牧任上病逝,终年六十二岁,追封郡王爵,赠车骑大将军、枢密副使,谥曰武毅,皇帝更亲书挽联相送:“用武安国一身凌云胆,去邪归正两朝河东王。”
宴席将毕时,侍卫进来禀报,说李松年求见。高岳晓得一般寻常之事,李松年是不敢来打扰的,定然是有什么专门事情汇报。但此刻还是传话,让李松年在堂外等候。
略说几句后,多柴与石生便识趣地站起要告退。高岳允了,叫石生先留一步,拍着他的背,温言与语道:“卿多年在外征战,戎马倥偬,难得回京一趟。趁着现在回来了,且休憩几日再出发罢!可去看看你的兄弟石堪,叙叙手足之情。”
说到私话上,石生更加放松了些,但还是躬身敬道:“陛下不说,臣其实也正有此意。臣这个人,生于草莽,出身粗鄙,有江湖之气,喜爱结交朋友。但从前臣担心与王公大臣走得近了,会引起不必要的流言,故而可以避嫌,寡言少语。时间长了,臣在洛阳,也就没有什么相熟的朋友,只得石堪等寥寥数人。石堪比臣小四岁,昔年臣的兄弟们中,他与臣关系也最为莫逆。后来时局变幻,物是人非,不料臣与他竟殊途同归,皆来仰仗陛下的恩德。”
高岳点点头,面上又起了笑意道:“朕光明磊落,往后也望卿心怀坦荡,再不须刻意压抑。这个,说到石堪呢,你可能还不知道罢。去年里,他不知怎地却迷上了佛法,动辄便前往白马寺听禅论经,朕也不去管他。前些时日,他竟然要求剃度,正式出家,住持晓得他身份特殊,不敢擅定,结果一层层便报到朕了这里,还未来得及找他。正好卿去,卿是他的兄长,意义不一样,去好好问问,若是真心向佛,朕也支持,绝不会干涉他;若只是为了自保避嫌嘛,那么大可不必这般做戏。”
石生有些愕然,继而啼笑皆非。石堪曾经犯有大罪被擒拿归国,虽然皇帝最终没有杀他,石堪却总是日日忧心忐忑不安。而今听说石堪竟要出家,石生暗忖,不晓得石堪到底是怎么想的,但若是当真潜心修行,好歹也算他有个相对清静无灾的好结局,很不错了。
石生应承下来,拍着胸脯表示会好好教导石堪。高岳顿了顿,又道:“还有一事。三月前,桃豹得病,朕数次遣太医去诊治,都说愈发沉重。五日前,太医还来禀报,说桃豹年迈体衰,加上长期郁郁不乐,这次恐难好了。他满门老小都被石虎杀光了,被迫孤身来投,朕想,则必然会有人在异域、孑然凄惶之感。念着他与你家先君的关系,你便可算是他如今唯一能说上话的亲人,这次也去看望看望他,全彼此一个故人之情!”
石生立时下拜,动情道:“石堪、桃豹乃至臣,从前都是圣朝的罪人。天幸遇见陛下恩深似海,不但不交付有司,还愿意抬爱任用或者优容恩养,使臣等能安然处之。臣无他话,只能为陛下多多杀敌,也算替石堪桃豹,赎罪便了。”
高岳笑笑,摆摆手叫他不要如此多礼,再略说几句,石生便告退而去。高岳缓了缓情绪,坐定了,便传唤李松年进来。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晋末雄图最新章节!
须臾,李松年躬着腰趋步而前,身后还带着一个素未见过的少年。高岳有些诧异,过往李松年来觐见的时候,从来没有擅自带过任何人,他是个极其懂规矩的。
少年一进来,乌溜溜地眼珠便望着高岳,紧张中带着好奇,继而大礼参拜,侧过脑袋又看了看李松年,然后恭恭敬敬地跪着,也不说话。
李松年躬身道:“启禀陛下。幽州分衙今早递来急报。慕容皝又派兵约四五千人,侵入盛州境内,有两处城池被焚掠,当地官员都被杀害。边境十数处村镇及部落的人口,皆被强掳而去。盛州裴使君闻讯出兵,燕军随即退去,盛州军正在寻迹追击中。目前分析,慕容皝在盛州的军事行动,乃是起分散牵制我军的作用,并不是大规模用兵。”
高岳正要喝水的杯盏僵在半空中,寒着脸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回陛下,是在十日前。”
高岳在心中默算,徐徐道:“嗯。裴诜的奏报应该还在路上,不过也应该就要到了。他没有你们快。”他一口水没喝,将手中的杯盏往案几上重重一放,怒道:“慕容皝私欲膨胀,狼子野心!他晓得我军与赵军大战不止,便来落井下石多抢些好处走,料得朕现在抽不出手去教训他。哼,如此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小人,朕岂能让他长享逍遥自在!”
李松年附和,将慕容皝痛骂一顿。高岳敏锐地察觉到,他身侧的那个少年,跪伏在地上的身影似乎更低了。
“此是何人?”
高岳忍不住发声,向着李松年以目示意。李松年忙道:“非是臣有所怠慢,实在是先公后私,陛下恕罪。今早,幽州分衙随同最新情报一同送来的,还有这个后生。臣本来也一头雾水,但他们说是大长公主的儿子,叫做慕容恪。”他依着属下的汇报,将慕容恪来投之事说了一遍,末了道:“臣记得陛下从前提起过,所以不敢擅自做主,便带到……”
“好好,很好!玄恭来投,朕心无忧矣!”
他还没说完,只见高岳早已是满面惊喜,竟然少见的站起身直接走了下来,来到慕容恪身边立定,一面叫他起来,一面打量个不停。李松年愕然,见状收住了口,暗忖皇帝为什么会对这种毛头小子有着浓烈的兴趣,但皇帝的举动,有时候实在让人捉摸不透,颇为高深莫测。
慕容恪遵旨平身,恭恭敬敬地站着。高岳问及其母,慕容恪很是难过,照实回答母亲如今境况并不很好,但见皇帝深表惋惜和后悔,反倒能出声安慰几句,大方有礼。谈到其父慕容皝,慕容恪对父亲为了利益和野心,公然主动挑战大秦的行为,表示了绝不赞成,并代父亲向皇帝深深谢罪,希望能通过自己以后的加倍努力报效,来抵消些许他慕容家的罪责。言行举止之间,高岳见他虽然紧张,但并不张黄失措,相反在少年人初次单独面君的本能的巨大压力下,还能保持清醒,条理清晰,有问有答,殊为难得。
此等千古名将,终于落到了自己手里,这比立刻拿下整个辽东的土地,还要让人兴奋。再回到御座上,高岳已将先前的愤郁一扫而空,满面春风地赐座慕容恪,家长里短问东问西。李松年察言观色,感觉到皇帝喜爱慕容恪,原因绝不仅仅当他是亲属子弟般简单,当即便识趣地告辞而出,留下那二人好好说话。
“玄恭,你的母亲对你抱了很大的希望,朕也是一样,你是朕的外甥嘛。既然你愿意做事,那么,是想从文呢,还是学武呢?”高岳想到史载慕容恪军事才能在当时几乎无可比拟,但难得同样也是个治国理政的高手,政、经、军、民样样精通,属于文武兼资没有偏科的全能大才。
慕容恪跋山涉水一路艰辛,终于来到了帝都洛阳,被其宏伟壮丽的繁华所深深吸引。来到这里,他才明白了山外有山,除了辽东之外,这外面的世界是何等广阔。少年人很快就克服了思乡恋母的忧郁情愫,尤其在单独面君且获得了皇帝如此期许和喜爱后,慕容恪现在满腔的跃跃欲试,似乎迫不及待想冲向那广袤的天地,一展自己的身手和抱负。
“回禀陛下。小臣是这样想的。”听到皇帝当面询问去向之选时,慕容恪略略思忖,便就毫不遮掩道:“盛世用文,乱世用武。而今天下未平,仍有僭伪作逆,小臣愿意投身军伍,贡献些微薄之力,希望陛下早日荡平四海,一统八荒。”
“哦,你想从军,可以。那么朕再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去邺城,在胡崧帐前听用;二呢是去江陵,在谢艾麾下当差。抑或你自己愿意去戎州、盛州甚至凉州等等,都可以,你说说看吧。
慕容恪想了想道:“回禀陛下。圣朝良将如云,但盛公、楚公,都是威震天下的名帅,能够有机会跟随他们身后日夜受教,小臣当然更愿意。如今伪赵肆虐,抗拒天子,冀州久不归王化,是圣朝眼下当务之急。小臣想先去邺城,在盛公麾下杀敌报国。”
“可以!朕等会就亲自给你批个条子,你拿去见胡崧罢!”
高岳没有任何犹豫,爽快的一口应承下来,却又故意放沉了面色,叮嘱道:“不过,无论去哪里,朕告诉你,你都是要从最基层的偏裨做起,不能因为和朕的关系,就感觉超人一等,更或者飞扬跋扈不服管束。若是有此类情况,朕绝不能轻饶你,可明白么?”
慕容恪离座叩首:“陛下关爱的一片苦心,小臣感激不尽!小臣从军后,愿意从兵丁做起,凭着自己本事去挣取功劳,绝不会带陛下为难,请陛下放心!”
高岳缓暇道:“好。朕不过白嘱咐几句。凭你的资质和性格,应当是没问题的。朕想,你只要用心,将来什么天大功劳,那都是不在话下的。”
慕容恪只当皇帝是在鼓励他,但毕竟心中很是受用,当即谢了,复觉胆子更大了些,又趁机道:“陛下容禀。待到伪赵消亡、北方大定之后,小臣想再去投身楚公麾下,为陛下吞蜀灭吴出些微薄之力。再等将来天下一统的时候,小臣还想弃武从文,替陛下教化百姓,治理地方,共襄大秦盛世。”
“哈哈,谁告诉你朕要灭吴了?”
高岳大笑:“好啊你!瞧你不出,小小年纪,还有如此精细打算,倒是南北俱要参与,文武两头皆不落下,好处是一边都不能少是吧?”
慕容恪有些微窘,赶忙站起身来:“这,陛下,小臣无知,有些妄想了,陛下恕罪……”
高岳笑着示意他根本无需如此,把手一挥道:“少年人有雄心壮志,这是好事!朕不仅不怪,还要大力帮衬。人不怕妄想,就怕没有理想,浑浑噩噩,才最可怕。你有非常抱负,进取心强,好!尽管放心大胆去做就是!”
皇帝这样当面高度褒奖和鼓励,慕容恪哪里还忍得住,当即咧着嘴笑了起来,一双乌溜溜的眼珠里,泛出晶莹莹的清亮光芒。
气氛欢快融洽,君臣二人又聊了一阵,皇帝时而欢声笑语,时而谆谆以教,关切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慕容恪想起自己在辽东几乎是空气般存在,而父亲更是常年的冷漠粗暴对待,一种重获新生的感慨,在爱憎分明的少年人心中油然而生。
末了,高岳要慕容恪晚间来赴家宴,拜见皇后之余,可与太子相识。皇帝如此礼遇抬爱,慕容恪满心暖意,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便即告退,他也要去准备准备相关事务,好尽快赶往邺城,正式投军。
三跪九拜之后,慕容恪起身离去。方行两步,高岳唤住了他:“玄恭!不久的将来,你的父亲,必然要与朕刀兵相向,生死相对。既然从军,届时你当如何面对朕,如何面对你的父亲,又将何以自处?”
听皇帝终于将两人先前有意无意都有些回避的话题,**裸摆在面前,慕容恪浑身一僵,顿了顿,方才慢慢转过身来,一字一句道:“天子威仪,不容抗拒。”
过得三日,慕容恪奔赴邺城,从此开始了投身军旅的戎马生涯,不提。半年后,到了秦天圣十六年,冀州仍然相持不下,但局势已然开始利于秦军。赵军渐颓,但赵将石闵一枝独秀,屡撄秦锋,但秦将石生入冀后,与胡崧紧密配合,力克石闵,有所遏制。北方,燕军在数次失利后,燕王慕容皝恼羞成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开始公然的大起主力,数道西进,攻伐秦国并州,占去小半土地。秦将杨韬怎甘示弱,自领兵马在雁门一带杀成血雨腥风。
在秦赵竭力争锋的时候,出乎天下所有人的意料,九月秋熟之际,秦梁州刺史李凤,广发檄文痛斥成主李期昏暴无能,导致蜀地哀鸿遍野,并以吊民伐罪为由,亲率四万精锐,突然大举进攻成国,西南立时烽火连天。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愿终成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晋末雄图最新章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