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末雄图-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嗯,此言甚合我意。骨思朵你记住,不论打仗或者不打仗,最终都是为了争取利益。如果能不打仗便有利益,何乐而不为?”
彭俊倒无所谓打不打,他上前道:“将军,等下见氐人,你可要穿戴甲胄,把气势摆出来给他一个下马威?”
骨思朵又插话道:“你晓得什么,咱们将军天生便有威势,便是不穿盔甲,照样能让那什么大王子抬不起头来。”
高岳低头看看自己。他的外罩袍衫先前已脱给那受伤母子,现今内穿一身短衣窄袖的玄色劲服,更显得精神利落。他颔首道:“算了,便是这样就好。穿起甲胄,倒显得有些端着架子,做作得很。”
正说话,外面有亲兵来大声道:“禀报将军,氐族大王子杨难敌在外求见。”
杨难敌一行十人,除了杨轲略作乔装跟随在身侧,还有八个人都是精悍的卫兵。今日临近中午,终于来到了西和城下。仰首望去,杨难敌怔忡无言,这座重镇不久前还稳稳地掌握在氐人手中,可却突然就变换了主人,让人不得不兴起世事难料的感慨。
而由大推小,目前他虽然是正式的氐王继承人,可是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丢了这个位置,废黜的王子不如鸡,日后怕是连苟活都不可得。杨难敌在心中暗下决心,此行无论多么艰难,也得达成和解目标,化去这场兵危,让包括父亲兄弟在内的所有氐人都看在眼里,是他杨难敌力挽狂澜,拯救了部族,从而让他继承人的身份变得坚不可摧。
进了城后,杨难敌跳下马来,刻意放慢速度,牵着马悠悠地走。对他而言,西和城等于是敌占区,他事前曾担心陇西军烧杀抢掠,或者蛮狠无礼的虐待满城氐人。他行了一截路,举目四望,尽是一派安稳平静的景色。
各色人等,该干什么还在干什么,也不见有惊慌害怕的神色,有巡城的士卒在不远处走过,遇见腿脚不便的氐族老人,既没有不耐烦的连声催促,更没有粗暴地一把推开,而是慢慢的随在身后,待走到宽敞些的地面时,再无声的从老人身侧绕开走过。
“先生,看来是我多虑了,这高岳倒是安民有策、治军有方啊。”
杨难敌牵着马儿踱着步,对身侧的杨轲叹道。负责引导指路前行的陇西军卒,也不好催促他,便默默地在杨难敌身前五步外走五步停一步的引路。
他一行人安安静静,人数又少,且没有什么夸张的仪仗,所以走在街头,并不怎么引起路人的关注,偶有人多看两眼,也认不出杨难敌的身份来。
杨轲负着手,像是一位要吟诗作对气定神闲的书生,听闻杨难敌感慨,不由微笑道:“诚如大王子之言。高岳战胜攻取之后,不作乱、不妄杀,在如今之世,根本就是凤毛麟角。其实黎民百姓的要求,最是简单不过,只要能每天能填饱肚子、安定平稳的过活就行。所以大王子,日后治理部族国家,也要多加注意,不可使百姓厌之弃之,多多与民休养才好。”
“先生金玉良言,我一定记在心中。”两人边走边看,边看边谈,过的片刻,便来到了府衙之外。
内里,几名侍女正洒扫完毕。听闻通报,高岳快速整理了一下衣着,便大步走了出去,三将一字排开,紧随身后。
“小氐杨难敌,拜见高将军。将军威名,如雷贯耳,恨不早日相见。”
堂外一人,前额突出,高鼻锐目,满脸短簇的青茬络腮胡,却没有一丝粗鲁的感觉,面部五官轮廓分明,神采奕奕。他戴着白色的毡帽,上插一支粗大鲜艳的雉羽,身披华丽的毡氅,一双牛皮靴干干净净,不沾泥水。
这便是氐族储君杨难敌了。高岳知道此人乃是后来史上著名氐王,百折不挠坚毅沉雄,当下很是敬重,忙降阶而下迎上前来,彬彬有礼道:“大王子贤名,高某也是久仰,今日相遇,足慰平生。”
杨难敌初见高岳,也目不转睛的打眼观瞧。他见高岳英姿勃发,高大俊秀,且举手投足间温雅从容,又自有一种器宇轩昂的气势。杨难敌感慨道:“高将军人中之杰,杨某今日才知百闻不如一见。”
高岳谦逊相谢,二人互搀着手,欢声畅谈,使人望见却根本想象不到,这竟然是刀兵相向流血厮杀的敌对两方。
二人举步走进堂内,身后一群随从之人,便也跟着进来。宾主分主次落座,早有几名侍女低着头小跑上来,diǎn起香炉,不一会,堂内便有淡淡的檀香飘逸,使人精神一振;又沏了茶,将一盏盏香茗恭敬地端给宾客。
杨难敌目光清澈,从侍女手中接过茶盅,竟然还礼貌性的微微颔首,显得很是端庄谦良。高岳看在眼中,不由对杨难敌又多了些好感,他微笑道:“贵客远来,焚香煮茶略尽心意。不过挂画插花,高某实在摆布不来,还请不要见怪。”
杨难敌汉化程度很高,一听便知高岳说的乃是君子四艺:焚香、煮茶、挂画、插花,这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且充实内在涵养与修为,是接待良朋好友、贵客嘉宾的雅致之举。
杨难敌笑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高将军的热情和好意。而且小氐虽出身边鄙胡族,倒也晓得那些文人礼节最是繁缛,足下英武洒脱,可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高岳一diǎn头,大声道:“请小杨将军上来。”
不少人正莫名其妙时,只见一人快步从外面撞了进来,却是当初兵败被俘的杨万夫。
“大哥!”
杨万夫径直奔向杨难敌,人还未到近前,便已红了眼圈,哽咽起来。杨难敌也一下站起,一把拉住他,上下不停打量,并没有什么受伤之处,心中便晓得这个小堂弟是见了自己,心中感慨委屈,才至如此。
杨万夫乃是杨茂搜堂弟的独子。当年杨茂搜与北方氐酋齐万年交战,堂弟英勇战死,留下十来岁的杨万夫。杨茂搜颇重情义,心中难过无比,从此对这个小堂侄很是优容宠溺,从来无有责罚。见他如此,便是连平日狂傲的杨坚头,对杨万夫也是笑笑呵呵,多有照顾。
………………………………
第一百零一章 机锋涌动
杨万夫初次领兵作战,便战败被擒。高岳俘获他后,并未虐待他,相反日常吃穿用住,都绝对保障到位。高岳与白马氐族杨家,打仗归打仗,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没有必要故意折磨杨万夫,再说杨万夫虽然比高岳只小不到两三岁,但他见识、气度、眼界、心境等等都根本没法相比,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徒然逞威于他,也显不了什么威风气度。
杨万夫被俘多日,心中惊惧懊悔,煎熬无比。此番乍一见亲人,确实像个孩子一样,委屈难过,情绪没法不激动。
杨难敌拉过杨万夫,拍拍他的背,和颜悦色小声安慰道:“好了,男儿汉流血也不流泪,你也快十七岁了,不要这样。大哥既然来了,无论如何会平平安安的把你带回去。”
杨万夫口*唇抖索,竭力忍住即将滚落的泪水道:“大哥,我辜负了伯父的重托,我是个无能之人,给伯父和哥哥们丢了脸……”
“诶,胜负兵家常事,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父王又没有生气,他老人家很是挂念你,你别担心。”杨难敌见杨万夫当众提起兵败之事,有些尴尬的看了看高岳,还好高岳面色如常,并未见什么倨傲或不满的神态。
杨难敌正要措辞,高岳已微笑道:“小杨将军在我处盘桓几日,我常常担心照顾不周。正好此番大王子驾到,我便将小杨将军交还与你,总算完璧归赵我也好松一口气。”
杨万夫闻言,多日紧绷的心一下子放了松,羞愧感激不已,他转身对高岳深深施礼,呜咽道:“高将军心胸宽广,并没有因为我是敌将而有责打辱骂,对我还很是礼貌客气。日后若有机会,我便是做牛做马,也定当回报高将军。”
杨难敌上前来也施了一礼,“高将军慷慨恩义,我氐人铭记在心。无论其他,这份重情,我们不会忘记,总归设法回报,我代表父王,真心感谢您的仁德大度。”
高岳不卑不亢的回了礼,请杨家兄弟不必挂怀,他示意杨万夫先下去休息,又做个手势,请杨难敌再次入座。
杨难敌心中快慰,他举起茶盅吹了吹,轻轻地抿了一口,笑道:“我此次来,也正好带了一些茶叶,乃是当年先帝赐与父王,父王特意叫我转赠将军。此茶与将军的茶味道应有不同,将军闲暇不妨尝一尝。”
其实杨难敌带来的礼物中,有两罐上品的云雾雀舌茶,确实是当初、晋怀帝赐给杨茂搜的。比高岳此番款待所用茶叶,不知好了多少。但是杨难敌不当面说他带的是极品好茶,比高岳的茶要好,而是委婉的说味道不同,这样可以避免场面尴尬。
高岳连连逊谢,表示自己有所怠慢,希望杨难敌不要介意。又说氐王竟然赠给御赐之物,礼节太重,自己很是惶恐不安;杨难敌又赶忙言道这份属应当,高将军少年英雄,勇武过人外还难得仁义淳厚,让人不由不生出亲近之心。
于是双方家长里短、风物人情,天南海北的畅谈一通,间或有陪坐随从人员,接过话头,烘托气氛,堂上一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大王子也是友善爽快之人,高某真是相见恨晚。”又闲聊了一会,茶水换过一巡,高岳见时机差不多已到,便探直了身子,话锋一转微微笑道:“大王子远来辛苦,本想请贵客且先休憩,然则我心中迷茫困惑,实不知大王子此来有何指教?”
见高岳说到了正题上,杨难敌也不愿再泛泛而谈。但是他并没有张口就道我来和谈,这样便是气势上输了一着。便像做买卖讨价还价同样道理,越是急慌慌地耐不住,越容易暴露心理底价,最后往往不遂人意,谈不出个满意结果。
杨难敌轻轻放下茶盅,眼中灵活闪亮,他并不正面回答,绕着圈子道:“我此番来,父王一再嘱托,让我务必将氐人的诚意转告将军。虽然目前我们两家好像有些误会,但是请将军相信我,我们氐人,愿意和将军成为福祸共担的亲密盟友。”
高岳敏锐地捕捉到了杨难敌话中最重要的两个字:‘盟友。’虽然杨难敌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但是巧妙地将他的意图告知了出来。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与氐王,本都是朝廷治下的一方牧守,说起来,氐王声望崇高,品秩隆重,我乃后起之辈,应当毕恭毕敬,当面而执子侄礼。”
高岳见杨难敌悉心倾听,又振振有词道:“奈何南阳王以氐王倨傲反逆,令本将率众征讨。南阳王,于外乃是右丞相、大都督、侍中、州牧;于内乃是皇家近亲宗室,藩王翘楚。说他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
“要说误会,我和大王子一见如故,相言甚欢,便是秉烛夜谈也是乐此不疲,又哪里和你们有什么误会!”
高岳叹一口气,紧紧注视着杨难敌的表情,慢条斯理道,“兴兵攻打贵部,非我所愿,只不过上峰有令,不由我不遵。如今胜负已然大定,日后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在王爷面前,竭力为足下父子多言好话,求情使之从轻发落。”
杨难敌锐目中有怒色一闪而过,沉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南阳王侮辱逼迫我陇南氐人,只如卑贱奴仆。”他将当初司马保及部将张春,调戏杨茂搜侍妾、强令氐族进献美女等不平事,慷慨激昂的当众大声和盘托出。
“父王为了大局考虑,忍辱负重,便率众从略阳远远南迁,自甘居于相对荒僻的武都阴平,真是惹不起还能躲不起。怎奈何南阳王得寸进尺,执意非要置我父子于死地。便是兔子急了还咬人,我陇南氐人怎能任人宰割?高将军为人所驱使,进攻于我,岂不知自身犹如杀人之刀,为人所握!且胜败无有定数,万一败衄将军岂不后悔无及?”
“既知我为人驱使,便应晓得我其实身如箭矢,为人所射,何须多言?”
高岳丝毫不为所动,淡然一笑道:“如今我陇西军已经攻下大半阴平郡,而武都的北方门户,现在就在我的脚下。我军将士多次请战,正是纵马扬鞭、跃跃欲试的时候。所谓势如破竹,不外如是。大王子,千言万语抵不住一把真刀实剑,这话虽然直接了diǎn,但是道理彰显无遗,不知大王子以为然否?”
“我氐人部族虽小,但也绝不容如此不平之事,如今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纵使有些失利,也定会誓死抗争,狠狠教训那些高高在上心怀叵测之徒,让外侵之敌来得去不得。”
“你这是在威胁我家将军吗?”
雷七指眼中除了高岳,皇帝也不放在眼中。听得杨难敌情绪起了变化,语气越来越重,他不由冷哼一声,阴沉沉的迸出一句。
高岳皱起眉头,略微侧首,大声喝道:“休得无礼,自去请罪!”
雷七指毫不含糊,蹬蹬蹬几步便走到杨难敌身前,那随从而来的八名亲卫氐兵,如临大敌,纷纷站起来,虽未亮出兵刃,都已护在了杨难敌身前,与雷七指恶狠狠地对视。
见气氛陡然紧张起来。杨难敌呼出口浊气,一拍椅子对亲卫斥道:“干什么?这样一惊一乍没有规矩。还不赔礼退下!”
八名亲卫冲着雷七指躬身施礼,一起退下。雷七指又对杨难敌施礼道:“在下冒犯大王子虎威,请大王子责罚。”
杨难敌见雷七指满脸硬扎扎的胡子,雄壮魁梧精干阴鸷,不由道:“诶,言者无罪,不用这般当真。这位好汉,样貌不凡,敢问尊姓大名?”
雷七指回望高岳,见高岳diǎn头,便对杨难敌道:“在下雷七指,谢过大王子宽恕。”
杨难敌倒吃了一惊:“你莫不就是与我弟杨坚头大战数十合的那个雷七指?”他身后八名昂藏剽悍的亲兵,闻言都惊住,面色各异地望向雷七指。
当初杨坚头与雷七指大战数十合,不能战而胜之,故而对此人印象深刻,回武都后便尽言除了高岳勇悍绝伦外,陇西军中还有一个大胡子猛将。后来有斥候探知雷七指姓名,便即回报,所以雷七指在武都氐人中倒是很有勇名。
“不才正是区区在下。不过在我家将军盖世神威面前,在下不值一提。”这样的场合,又有高岳坐镇,雷七指不敢放肆谑笑,言行间正经了不少。
杨难敌对自家兄弟的武力,很是了解。能与杨坚头酣畅大战的,绝对是远超凡人的勇将。并且在杨难敌心中,对于能煞一煞杨坚头的狂气,还隐隐有些欢喜。他从身下解下一个精致的腰牌,赠与雷七指。
“仓促之间,没有好礼相赠你这样的勇士。这块腰牌,乃是用青海老牦牛的大骨所雕刻,温润坚硬,宛如玉色,我一直随身带着。虽然不是什么名贵之物,总是图一个吉祥,你可以收下。”
雷七指并未接下,又回头望着高岳,高岳再把头一diǎn,雷七指便收下腰牌,恭恭敬敬地对杨难敌施礼致谢,退回到高岳身后站定。
杨难敌不由叹道:“高将军治军严谨,驭下有方,我实在佩服。”
………………………………
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
杨难敌喝了口水润润嗓子,见气氛有所缓和,又恳切道:“高将军,我陇南氐人,真的不想与你势成水火。且我部族虽小,也有数十万之众。真要想灭而绝之,便是南阳王亲来,也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最重要的,是将军与我两家根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却兀自苦苦争斗,无论胜败,恐怕最后都便宜了别人。将军智勇兼备,不会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高岳面色稍霁,似笑非笑道:“大王子诚恳之意,我俱已感受。我又何尝想和贵部刀兵相见!但是如今上有南阳王的令旨,下有全军将士的高昂战意。若是此时忽然罢兵,”高岳停住片刻,徐徐又道,“我又拿什么堵住悠悠众口、汹汹群情呢?”
杨难敌心中却是一振。他听出了高岳话中的松动,更听出了高岳的真实意图,高岳是在探询有什么样的和解条件。讨价还价是好事,就怕油盐不进一口堵死的。
“我说过,我们氐人,愿意和将军成为福祸共担的亲密盟友。我以仇池神山起誓,我部没有逐鹿天下的野心,只要能够有一块安稳之地,供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栖身就行。只要高将军同意,我们将是最为可靠的臂助,让将军放心大胆的去纵横天下。”
高岳忙打断他道:“我不过是小小的一方牧守,替朝廷看管陇西之地,谈什么纵横天下,大王子言重了。”
杨难敌心中暗道此人年纪轻轻,便也有了枭雄气质,说起违心之话来简直面不改色。听高岳这样冠冕堂皇的说,杨难敌也不戳破,径直道:“容我将父王之意,转达将军,以供商讨斟酌。”
“请说。”
“我部愿意派千名精壮子弟兵追随将军转战四方,再以宗室长老为质,且进献黄金千两,白银五千两,牛羊三千匹,慰劳贵军。高将军就此退兵,将西和城还给我们,并与我部结盟,永不互相侵犯,如何?”
高岳摇了摇头,斩钉截铁道:“以上条件我可以接受。但西和城是我奋力夺得,既然已入口中,奈何复又吐出。且我军将士抛洒鲜血助我开疆拓土,怎能如儿戏般轻率转来赠去。这一条,不用复议。”
“西和城乃是我武都郡固有的领土,且是北方门户,不在我部手中,于情于理我们都没法和族人交待。”
“若是轻易还给你们,我又如何和手下将士交待?再说,陇西郡,本来也不在我手中,但现在我不还是做了陇西太守么。”
“这!”杨难敌有些急了。西和城意义重大,失去西和,等于是自家北大门的钥匙被别人捏在手中,若是不收回西和,回去实在不好交差;但若是此时一意坚持,恐怕将激怒高岳,导致不欢而散,使好容易进入实质的和谈,功亏一篑。
如今两边相斗,高岳占尽上风。所以在谈判桌上,杨难敌有求于人,又不得不做弱势一方。眼下进退两难,杨难敌晓得要出杀手锏了。
“高将军,当初我西和城外,有精兵埋伏于土山,并且挖掘地道,使城外与城内遥相呼应,互通声气以求夹击贵军的计划,将军以为良策否?”
高岳一愣,不晓得杨难敌议和怎么议着议着,突然扯到这个话题上了。他不暇多想,便直截了当应道:“良策。若以此计而行,可以使我军头尾不能相顾。然则贵军失在呆板拘谨,不会灵活机变,又没有抓住战机,结果被我各个击破,最终获胜。”
杨万夫在一旁,低下头来,面红耳赤。不过他也知道,此时乃是对事不对人,杨难敌也好,高岳也好,都不是对他个人有所贬损挖苦,但即便如此,杨万夫仍然是觉得所有人似乎都在盯着他,他浑身冒汗,恨不得有个地缝钻下去。
杨难敌目不斜视,接口便道:“我今不说胜败,只言此条良策。献策之人,将军请看,便是这一位。”说罢,便向身边一人悄然使个眼色。
那人戴着大毡帽,又围着围巾,只露着一双眼睛。得了杨难敌的示意,他慢慢站起身来,脱了毡帽,去掉围巾,冲着高岳深深施了一礼,“将军别来无恙?”
“是你!杨轲杨先生!”
高岳大吃一惊。他之前就觉得此人身形似乎在哪里见过,但看他遮住头脸,从始至终一言不发,隐伏在杨难敌身后,便以为是个什么亲随,也就没放在心上,接着便和杨难敌你言我语,暗打机锋,更是忽略了此人。
如今没想到竟然是杨轲出现在此,高岳愕然之余,当即便又心生不满,“不知我哪里得罪过杨先生,竟然使这般凌厉手段来对付我。且当初杨先生再三说道不愿与人为官。怎么,而今却归附于陇南氐人,甘愿为大王子做麾下说客吗?若是如此,请免开尊口。”
高岳的反应,杨轲和杨难敌此前早就预料过,所以并不惊慌。杨难敌也站起身来,笑道:“高将军又误会了,且待我说与你知。”
于是杨难敌便道杨轲献计之时,包括杨茂搜在内,都只是探知将有汉军来袭,以为是司马保的军队,并没有想到会是陇西军。又将偶然救助杨轲得以结识等事,一一道出,并言道也曾反复延聘于杨轲,但并不见允,目前两人只是相互敬重私交良好的朋友,并不是分属主从的僚属,杨难敌七分真三分假的说了一通。
末了,杨难敌真心叹道:“杨先生有才学,可惜我德行浅薄,无法收入麾下。听他对高将军很是赞誉,而今我愿意举才让贤,使他能够追随明主,充分发挥他的才干。”
“嗯。罢了。”
高岳听杨茂搜娓娓道来,心中愤懑不免渐渐平息。他频频颔首,末了既惊且喜,“如此,杨先生果真愿屈居麾下,随时指教于我?”
杨轲轻拂袍袖,目光清朗,从容道:“从前有所冒犯和得罪,将军未有斧钺加身于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