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开工厂-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司,其实,我觉得,即便是船速再快,到了海上……其实也没什么大用,”
抿了下嘴,***看着身边凝视着两艘大船的钞关总税务司,就是他把自己招到了京城,招进了这家西洋公司里,可对他做的一些事情,***很难理解。
其实,相比于这两艘船,他更喜欢那两艘“鸭屁股”,相比过去打倭寇时用的福船,它的船身打造的非常坚固,船板厚达一尺,和福船单薄的船体截然不同,而是相比福船,它行驶更为灵活,在海上非但能够抵御风浪,而且凭着坚固的船身以及火炮更能抵抗海盗袭击。但是……现在,总司却让他改用这两艘什么“飞剪船”。
“哦?没什么大用?怎么说?”
施奕文不解的反问道,对于曾经多次在海上重创倭寇的***,虽然谈不上言听计从,可是作为一个外行人,总需要尊重内行的意见。
“总司,这船到了海上,无非就是靠牵星板、罗盘指明方向,再就是顺着水流和风向航行,速度快了,反倒不利于掌握航向,况且从大沽出海后,一路南下要尽量沿着黄水洋和黑水洋航行,这样可以避免迷失航向,可是这里水浅且多礁石,速度快了,万一碰到礁石,就是船毁人亡……”
听着***的解释,施奕文笑道。
“哦,原来如此……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到深海去,去黑水洋的深处。”
所谓的黄水洋其实就是沿海浅海区,古代的海上航行大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这是避免海上迷航最好的选择。当然,在沿海地区礁石、暗沙都是航行中随时都可能碰到的威胁,但是相比于黑水洋,也就是远海迷航的威胁,这些风险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对于施奕文而言,他当然不会为了稳妥让自己的船舶继续在浅海与深海交界的地方航行,毕竟,将来它们总是要走向远洋的,既然要开海通商,走向远洋,到欧洲、到美洲才是最终的目的。
“去黑水洋!”
睁大眼睛,***不解的看着总司反问道。
“总司,到黑水洋那可是九死一生的风险,不到万不得已,这黑水洋还是不进的好。”
面对***的劝阻,施奕文反问道。
“李将军,要是咱们不去黑水洋,那将来怎么去日本,去倭国通商呢?”
“总司,到时候只需要跟着季风走就行,咱们这次去的是西洋,那些地方在下也没去过,这么冒冒失失的闯进黑水洋,指不定是要赔上性命的。”
站在李将军身边的王二喜听他这么说,心里顿时紧张起来,这该不会真的赔上性命吧,在他把有些紧张的目光投向那位总司的时候,就听总司说道。
“海上航行难免会有一些风险,这些风险都是可以接受的,怎么,李将军你怕了?”
面对施奕文的质疑,***恼声说道。
“总司,在下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你和船上的弟兄,毕竟总司身份尊贵。”
其实他更想说自己担心弟兄们白白赔上性命。听着他的回答,施奕文哈哈笔道。
“既然你都说我的身份这么尊贵,我自己都不担心,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只管到海上去,既然我敢这么说,自然有我自己的办法!”
妙书屋
………………………………
第342章 愤怒的李将军
飞剪船的航速非常快!
即便是对于习惯了另一个世界高速航行的朱明忠而言,他同样惊讶于飞剪船的高速。
当第一丝曙光来临时,施奕文始用六分仪对测量轮船所在纬度,从纬度上可以判断现在“新希望号”已经驶进了台湾海峡,这一路上船都是在抢风航行,因为抢风,所以现在“新希望号”与“新天地号”并不在传统的航线上,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他们这一路上根本就没有遭遇海盗,毕竟这个时代的海盗都是在固定的航线附近“守株待兔”。
“他在干什么?”
又一次,当看到施奕文在那摆弄着他的仪器时,***的心里充满了疑惑,但是疑惑之余,更多的却是有些恼火。
“他难不成真的想要把大家伙往绝路上带吗?”
***的心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从船出海之后,这个施总司就在把大家伙往绝路上带。
估且不说其它,就是让船驶入“黑水洋”,就不知冒着多大的风险,尽管***相信凭借着自己的本领,还是能够让大家伙安全的回到陆地,可是再这么任由他胡闹下去,肯定是会出大事的。
不行!
不能再让他这样胡作非为了!
心里打定主意,***便走到舷边,他看到施总司正在那里算着什么,于是便说道。
“总司,在下有一句话,必须要对你说!”
“哦?什么话?”
刚刚得出船只所在纬度的施奕文诧异道,尽管刚刚出海两三天,他也能感觉到***对自己的抵触。
“我想到舱里说更合适。”
“好了,张勤,你们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测量,还有,计算一下我们航速。”
对学生们叮嘱着他们需要完成的事务之后,施奕文便和***一同到了船长舱中,进入船长舱时,即使是对施奕文满腹的意见,但是***仍然忍不住的感叹着船长舱的明亮,透明的玻璃窗让阳光可以照进舱室里,让习惯了船舱昏暗的***总会感叹着这艘船的与众不同。
“将军,有什么事情吗?”
尽管***现在并不是朝廷的将军,但施奕文还是会这样称呼他。
“这个……嗯……”
犹豫了一下,***说道。
“是这样的,施总司,虽说你身份尊贵,但是在船上,你应该听我的,毕竟,我才是一船之长。”
因为对方身份尊贵的原因,所以***尽管心里有些不满,但是语气仍然显得很客气。
“我知道,船上船长最大!”
施奕文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请你放心,我绝对赞同这一点,而且不会影响到你的权威!”
在船上船长第一,这是大航海时代的核心因素,也是西方列强能够纵横四海的根本原因,当然,在大明的船上同样也是如此,只不过在很多时候,船长需要让步于权贵。
“而且,我也认为身为船长的你,应该拥有在船长的绝对权威,任何人到了你的船上,都必须要服从于你的指挥!”
见施奕文说的这么干脆,***不禁松了口气,然后试着说道。
“既然如此,我希望你能够不再干扰我的指挥,我一会下令让船朝西航行,这样很快我们就会看到沿海的岛屿和海岸线,然后我们就可以顺着风向一路南下……”
尽管是要“夺回”指挥权,但是***的语气仍然显得很客气。
“不知道,总司以为如何?”
“不行!”
施奕文直接了当的拒绝道。
“李将军,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要和你争夺指挥权。相比于在深海区域航行,靠近海岸航行风险很大,姑且不说可能遭遇的海盗,就是沿海凌乱的风向、洋流以及礁石,都会给航行带来很多影响,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现在并不是在胡乱的指挥。”
想到先前自己对船长指挥权的维护,施奕文又解释道。
“李将军,嗯,我想这是一场科学试验,在这个试验中,作为船长,你的意见我会尊重,但是,请你务必相信我,这个试验如果成功的话,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航海技术。”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施奕文并没有闲着,在工匠们造着船的时候,他一直在空间图书馆里搜寻着各种航海书籍,在那里研究着航海学,尽管那些航海学书籍里并没有告诉他,应该如何操作帆船,但是通过那些书籍中,他学会了利用六分仪测量纬度、利用钟表测量经度。也正如此,他才会特意在此期间回了一趟京城,将然后将石台庄的那个天文台——其实就只有从空间图书馆拿出来的天文望远镜等简单天文器材,作为本初子午线的,然后对地图进行了重新归划。
不过,在这次航行中,施奕文作了两手准备,一边是以石台庄为本初子午线的“新地图”为依据,一边又参考了另一个世界的地图。所以也算是有双重保障吧,自然的也就对航行充满了信心。
“试验?”
“对,就是试验,嗯,就是对最新航海技术的一种尝试……”
看着***,施奕文试图说服他。
“这个新式的航海技术,并不仅仅只是六分仪、钟表这些导航工具,包括我们现在乘座的这艘飞剪船,也是新式的船只,它的速度至少两三倍于普通的船只,但是它的高速需要在深海中航行,以避开沿海地区的暗礁等风险,所以呢,这就需要更先进的导航手段作为补充,而现在,我们进行的试验,就是这一试验……”
几乎是在施奕文的话声落下的瞬间,***就有些激动的说道。
“可是,施总司,就是再试验,也不能拿弟兄们的性命冒险啊!”
面对***的质问,施奕文并没有解释什么,而是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然后慢吞吞的说道。
“李将军,如果我没有算错的过,再过一半个小时,我们就应该抵达澎湖了。”
“这根本不可能,你不可能知道这些……”
二十年的航海经验让***显得很是固执。面对他的固执,施奕文微笑道。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不就可以知道答案了吗?”
妙书屋
………………………………
第343章 抵达新天地
“发现岛屿!”
几乎是在时针指向正午11时的时候,整个“新希望号”上都响彻着了望手从桅杆顶部喊出的声音。
顺着了望手手指的方向看去,隐约的看到岛屿出现在海平线上的时候,***的脸色变得有些异样,甚至就连看着施奕文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
他,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怎么可能在海上这么准确的清楚自己的位置,难道就是靠那个什么六分仪?
面对这样的惊讶,施奕文甚至都没有去解释什么,他只是笑了笑,然后展开那张地图自言自语道。
“位置还是有点差距。”
随后,施奕文又用笔在台湾岛北部的基隆以及淡水画了一个圈,然后自言自语道。
“以后可以考虑在这两个位置设立据点。”
事实胜于雄辩!
面对施奕文准确的“预言”,几十年的航海经验完全被颠覆后***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之余,同样也对这种新式的航海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他很清楚在海上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澎湖岛的出现,也让他就再不怀疑这种新式航海技术。
“将军,总司真的能知道咱们在海上的位置?”
王二喜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个,你可以去问问他。”
看着施奕文身边跟着的两个学生,***说道。
“确实应该向总司好好的请教一下。”
其实,***知道自己应该向总司道歉,当然相比于此,他更好奇总司是怎么知道船在海上的位置的,而在他主动的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施奕文便拿着手中的六分仪说道。
“这个是六分仪。”
这个六分仪是他从图书馆的展览室里拿出来的。
“六分仪用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光学仪器。通常用它测量某一时刻太阳或其他天体与海平线或地平线的夹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所在位置的纬度……”
六分仪的原理是牛顿首先提出的,现在当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施奕文的发明。
“……它的组成部分包括一架小望远镜,一个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镜即地平镜﹐一个与指标相联的活动反射镜即指标镜。六分仪的刻度弧为圆周的1/6。使用时﹐观测者手持六分仪﹐转动指标镜……就像这样,”
施奕文一边操作着六分仪,一边解释道。
“使在视场里同时出现的天体与海平线重合。根据指标镜的转角可以读出天体的高度角﹐其误差约为±0。2°~±1°。六分仪的特点是轻便﹐可以在摆动着的物体如船舶上观测。缺点是阴雨天不能使用……”
最后施奕文看着***说道。
“怎么样?想试一下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依照施奕文教授的办法去学习使用六分仪测量纬度时,尽管他的算术很好,但是一时间还是无法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摸不着头脑,最后***不得不放弃道。
“这用是会用了,可即使是量出来来了,又有什么用?”
见***一脸茫然的模样,对此施奕文只是笑着说道。
“李将军,用六分仪测量纬度是离不开数学的,事实上,学习航海学本身就必要学习数学,孙久亮,你来测量一下我们的纬度。”
“是,先生。”
孙久亮是石台庄社学的学生,虽然只学了不到两年数学,可以现在他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六分仪计算纬度,毕竟,他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不过只是几分钟后,他就给出了一个所在的纬度,面对他给出的数字,***不解的问道。
“总司,这个纬度是什么?”
面对***的询问,施奕文便和他解释了起来,毕竟,往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会在海上,这些都是他必须要学会,而且要掌握好的知识,在接下来的航行中,已经年过四十的***,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个学生似的,从施奕文那里学习着有关航海的知识,尤其是是经纬度的测量。两天后,当他第一次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在六分仪的帮助下计算出船只所在的纬度时,在欢喜之余***又问道。
“施先生,现在测量出了纬度,是不是就知道了船在海上的位置了?”
“这只是第一步?你看,就像……”
指着衣袖上的布匹,施奕文说道。
“就像这些布丝一样,现在我们知道了纬度之后,还不能够找准自己身处的位置,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还要得到经度,你看……”
手指着布料布丝经纬,施奕文说道。
“这茫茫大海,就像是一块布料,只要我们得出了经度以及纬度,自然也就知道了自己身处的位置……”
在用最简单的话语和他解释了经纬度之后,施奕文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和他解释什么是经度,这些知识在这个时代的大明可以说是极为新奇的,即便是在同期的欧洲,也不过只是刚刚开始有人研究罢了。
面对这些新鲜的知识,本身就是读书人的***,显得极为好奇,好学的他更是如饥似渴的学习着这些知识,对施奕文更是佩服到了骨子里,毕竟,这些航行的知识都是他闻所未闻的,完全颠覆了他对航行的认识。
现在的“新希望号”与其说是在“探险”倒不如说是在“教练”。船长在那学习着新式的航海术,而船员们同样也需要学习操作火炮,毕竟,对于他们而言,操作火炮同样也是一种极其新鲜的工作,有时候他们会把空木桶扔到海上,然后集中炮火轰击它,尽管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很难命中这一两百米外的木桶,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换成船的话,
就这样,在驶出台湾海峡的第四天,陆地再一次出现在了望手的视线之中。
“陆地!”
伴随着了望手的喊声,已经在深海上航行了8天的水手们,无不是变得有些激动,当灰绿色的陆地出现在视线中的时候,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终于到了!”
………………………………
第344章 征服者
万历八年十一月十三,当大明绝大多数天地都被冰雪覆盖的时候,在万里之外的南洋,这里依然是一副盛夏的模样。
尽管昨天下午陆地就已经出现在视线中,但是施奕文并没有下令登陆,而是命令减速然后围绕着陆地航行,很快,他们就找到了宽敞的河口,然后在距离河口五里左右的位置泊停下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施奕文就那样站在船艉,身着一身品红官袍的他,神情凝重的凝视着这片遍布着密林的土地。此时他的心情可以说是有些激荡。
或许其它人并不知道,这一切意味幸存什么,但是他却很清楚这一次航行的意义。
或许,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命令船只泊停,然后耐心等待第二天的天亮。
十一月十三,清晨,在朝阳升起之后,在水手们都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之后,登陆开始了,“新希望号”和“新天地号”两艘船先驶到距离海岸两里左右的位置,然后放下了四艘小舢板,这四艘单桅小艇尽管很小,但是却携带有四门小型火炮。
置身于艇首的施奕文就这样开始了他的登陆,统帅乘飘扬着大明旗帜的武装小艇上岸——甚至就连同这面“日月旗”也是在在他请示了万历皇帝后,专门为这次航行准备的。
除了“新希望号”的李德生之外,“新天地号”的船长马隆林和他的弟弟马隆基也也乘各自的小艇上岸。小艇驶进了河口,然后抵达了雨林密林的陆地,在登陆之后,他们举行了特别隆重的登陆仪式。
穿着一身大明五品官员的大红官袍的施奕文,腰佩玉带双手高举大明的旗帜,两个全副武装的船长分别扛着红色的“明”字旗,这是大明最传统的旗帜,有别于施奕文制作的“日月旗”。其他的船员紧紧跟随在他们的身后登陆。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使人心旷神怡。徐徐的海风吹来时,船员们个个激动而兴奋,一个个都在那里精神十足的打量着这片陌生的土地。那怕他们视线中的土地尽是一片雨林。
其实,也不仅仅是雨林,至少在河口一带还有绵延到内陆几百米的海边的草甸,这也是施奕文选择这里登陆的原因。
“或许,这也是莱佛士选择在这里进行登陆的原因吧!”
不过,施奕文并没有生出太多感慨,整个人都显得颇为激动的他,在上岸后的第一时间,就首先双膝跪地,亲吻海滩上的砂石和泥土,然后激动到已经流出眼睛的他满含热泪的说道。
“苍天保佑让我们抵达这片土地!”
或许其它人并不知道施奕文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但是全体随行人员也还是纷纷仿效他的做法跪下亲吻土地,他们内心同样也很激动,因为他们都很清楚,今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将会为大明开疆拓土。
这时赤道附近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沙滩和大海反射出强烈的甚至令人目眩的光芒,在最初的准备之后,接下来就是要举行了占领仪式,所有的这些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而言,既然熟悉也陌生,熟悉的是在史书之中有关“燕然勒功”记载可谓是不绝于史书,而陌生的是,这种占领仪式又不同于传统的“燕然勒功”。
穿着一身大明朝服的朱明忠,双手持笏,然后,对着这片土地大声且又庄严的宣布。
“我,大明钞关税务总司施奕文,在众人面前,正式声明以大明天朝皇帝陛下的名义占领此地!此地自此之后,既为我大明天朝之土地!”
在话音落下的时候,施奕文甚至又抽出万历皇帝赐赏的尚方宝剑挥剑斫去身边的几根树枝和茅草,象征着征服行动的完成,这种征服是不需要武力的,也不需要当地土人同意的。
“好了,现在请诸位做出声名,见证这次征服!”
在场的人听到吩咐后,纷纷应他所请,做了口头声明。随后,又叫来船队的文书将施奕文和其他人的声明记录在案,并且加以封存。施奕文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开创了什么,而从此以后,大明的探险家、船长们每一次航行的时候,公证人、笔、纸和墨水都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装备。
“以大明皇帝陛下赐予我的权力,我正式将此地命名为“南天门”!”
其实,另一个世界这个岛屿被称为“新加坡”,但是现在,施奕文之所以把这里命名为“南天门”,是因为他希望这里能够成为大明未来的南大门,把一切危险阻挡于门外的南大门。
“总司,接下来干什么?”
在占领仪式结束后,神情有些恍惚的***,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仍然感觉像是在作梦,就这样……就算是开疆拓土了?
这未免也太儿戏了吧!
确实,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他们很难理解这样的征服,在他们看来,征服应该是大军杀到,然后攻城灭国的,他们从不曾想到会有这样的征服,而且如此的冠冕堂皇,这样未免也不拿当地人当人了吧。
“筑城!”
手指着河口边的这片平坦的草地,施奕文直接了当的道出了一个国人最擅长的工作。
“筑城?”
面对众人的疑惑,施奕文继续说道。
“这周围都是雨林,从今天开始,我们的船员每天下来一半的人伐木建城,另外再组织探险队,沿河口向内陆深入,如果有土人的话,尝试着与他们进行沟通,向他们表明咱们的身份,我想他们中肯定有人愿意帮助咱们建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