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开工厂-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咱们怎么办?”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咱们需要的壮大这个群体,自己抓住核心,通过技术输出,壮大这个工商群体的力量。”
又一次,施奕文提到了他这么做的原因。
“可是他……就是一个会做生意匠人啊。”
那个蒋方钟能有什么用?不过就是一个工匠而已。
“他确实是如此,可是,我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看着徐思诚,施奕文笑道。
“我需要的就是通过他,去告诉所有人,我有点石成金的办法,更有让人飞黄腾达的门道,所以,你们应该抓紧时间赶紧过来拜见我!”
“拜见你?”
徐思诚诧异道。
“谁来拜见你?”
“你说呢?”
冲着徐思诚眨了眼睛,施奕文笑道。
“别忘了,京城不仅仅只有一个英国公。”
………………………………
第253章 襄城伯(第二更,求支持)
京城并不仅仅只有一个英国公。
看似随口一说,却让徐思诚的眼前猛然一亮。惊声说道。
“公子,你是说京中的勋臣!”
微微一笑,施奕文点说道。
“现在大明成气候的商绅集团,无非就是两股,一股是江南士绅,一股山陕盐商,前者靠的是江南文教兴盛,两百年来朝臣大半出自于江南,而他们又于江南士绅有亲族、同乡等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是江南士绅的天然保护伞,而山陕盐商呢?他们崛起于九边输粮,早期是靠贿赂,后期是靠银子为自家子弟在官场上砸出一条通道,像张四维就是山西盐商大家,他们自然会给家族以保护。可是我呢?”
看着徐思诚,施奕文反问道。
“什么都没有,除了技术之外,一无所有,我既没有江南士绅的权,也没有盐商的势。我能靠什么?只有技术!”
摇了摇头,施奕文微微一笑,
“靠技术干什么?就是用实打实的利益把一些人拉拢到自己的群体之中,相比官员,勋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官场之中关系盘根错节,他们能不能雪中送炭我不知道,但是落井下石、见风使舵,却是人之常情,可是勋臣不同,他们不受地域乡谊的限制,甚至与文官也是矛盾重重,从就是成祖开始从制度上限制勋臣参政,再到世宗优抚勋贵,大量任用勋贵参政,数十年来,勋臣与文官冲突不断,英国公为什么被文弹劾?说到底不还是因为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虽说现在勋臣在世宗皇帝后倍受打压,可是仍然能保持他们世袭的尊隆地位。现在我所需要的就是把勋臣这个群体笼络到自己这个阵营之中,借他们来保护卢沟……”
把勋臣变成工商资本家!
有了勋贵们的参与,不仅能想让工业这个稚嫩的幼苗得到保护,在江南传统工商群体的打击下得生存下来,而且还可以让明代失控的文官群体得到控制,甚至可以借助勋贵的力量,瓦解掉那个群体。
当然,在内心深处,施奕文还有一个计划,就是借助勋贵甚至宗室摧毁文官群体的同时,同样也会借文官手瓦解勋贵。
无论是勋贵也好,文官也罢,都是大明身上的毒瘤,文官为祸,勋贵是为害,受苦的还是百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何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在他们斗争的时候,让百姓得利、让大明受益,这才是施奕文真正的目的。
现在的问题是,先把他们哄上船,然后再借势自保,自保之后,自然而然也就是……冷冷一笑,施奕文说道。
“到那时,卢沟也就安全了。”
“既然如此,那公子为什么不上门求他们?”
徐思诚不解的反问道。
“上门求人,和别人求你不一样,送上门的肉……不香。”
施奕文笑呵呵的说道。
“利之所驱,最后他们还是会走上门来的,这些个勋贵,在官场被打压,其实生意场上,也不自在啊,别忘记了咱们朝中的那些勋贵手头也不见得宽裕,可挣钱的生意就那么多,他们也就吃点江南、山陕的残羹剩饭而已,你放心,他们比我急,毕竟,家大业大,摊子大了花钱的地方就多啊!”
所谓的勋臣,不过也就是表面上光彩罢了,就像英国公家,除了维持体面的生活之外,其一家上下内外亲族数百人,靠着英国公的那些俸禄,恐怕连西北风都喝上不上,不想办法弄些财路,他们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
“所以,公子是要等着他们来求咱们?”
点点头,施奕文笑道。
“没错,不过啊,想让他们来求咱们,非得先让他们看到好处才成。要不然,他们是拉不下面子的,所以,咱们就等着,等到他们自己等不下去了,自己找上门来求咱们。”
面子永远都不能拿来当饭吃!
这句话对于襄城伯李应臣来说,可谓是深有体会,身为大明的伯爵,虽说自身有俸禄,可对于传承八代的襄城伯来说,那点俸禄根本就不够养家糊口的,一家老少家奴千余人,要是只指往那点俸禄,可就得全饿死。
可是再怎么着,伯爵的体面要维持,出门要是八抬的大轿……其实心里头他倒是想换辆轻便双轮马车,不是因为它快捷,而是因为它便宜,可是伯爵的体面。
和往常一样,眼瞧着天气转冷,快到年关了,身为襄城伯的李应臣不得不想办法把这个年给“熬”过去。
“大鹿二十只,獐子三十只,狍子三十只,猪五十头,羊一百只,牛十只……,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小麦一百石,杂色粱谷各一百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八百六十两……”
听着管家在那里报告着庄子里来送来的“年货”,其实就是租佃,他的脸色显得有些沉闷。
“哎,就这么点东西啊。”
随口的一句话,让鞠着身的管家说道。
“回伯爷话,这才是一个庄子,其它的还有呢,老奴还没说完。”
“我知道,可还是不够哇!”
李应臣闷闷不乐的说了句。
“三叔前阵子添了个孙子,按规矩,府里头一个月得支给三十两银子,这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两,再加上节庆的,这添一口人,一年怎么着也得拿四百两出去,每个月还得支给一石粮食,这家大业大的,总都是出项哇。”
瞧着在一旁陪着笑的管家,李应臣颇为无奈的说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过去没袭爵的时候,我只以为这伯爵是风光,可当上了这伯爵,却知道,这风光也就是表面上,这么些年,搁家里头,我是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瓣的花,可就那么点银子,总还是不够哇……”
若是李应臣的这番话要是传出去,指不定会让百姓骂死,堂堂伯爵家大业大,居然会说没银子,谁信呢。
旁人不信,可管家得随着话说。
“伯爷操劳,小的们又岂不知道。”
“知道,知道又有什么用,”
摆了摆手,李应臣对管家吩咐道。
“过完年你去打听打听,看看可有愿意投献过来的,这多口人,要是不多个庄子,怕是自熬不过去的……还有,把成功喊过来,他怎么教的儿子,这个月居然花了将近三千两银子,这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他这么祸害!这败家子,早晚得把李家的家业给败完了……”
………………………………
第255章 送礼(第一更,求支持)
寻着了!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守琦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这吹牛总得有个谱吧!
这没有谱的牛,也就是爷们敢吹。
“小伯爷,今个的牛皮让你吹破了吧!”
一出府,郭义就直接了当的戳破了李守琦的牛皮。
“你懂个屁,不吹那个牛,老头子非往死了收拾我不成,要是你家老头子那么收拾你,什么牛你会不敢吹。况且,你怎么知道我是吹牛!我告诉你,我是真找到了门道。”
丢下这句话,李守琦对郭义吩咐道。
“大义,你看看去寻辆马车过来,咱们出趟城。”
“出城?小伯爷,难不成你想出去避阵子风头?要不咱们去李家庄吧,府上在那……”
“什么避避风头,我告诉你,我是要去石台庄,你没瞧见,这阵子英国公家的煤炭生意那么好嘛,这生意就是石台庄的那个施郎中带给他们家的,咱们去找他给咱们指条财路。”
李守琦说的倒也直接,
“财路?小伯爷,咱们就这么空着手去。”
“瞧你说的,小爷我是那么没有礼数的人吗?甭废话,快去找车!”
往石台庄去的路上,郭义又一次问道身边的小伯爷。
“小爷,你真的带礼物了?”
“当然,小爷我是那么不知礼的人吗?”
知礼,你啥时候是个知礼的人了。
“小爷,这次去,可是咱们找他帮忙。”
“我知道,所以才备了份厚礼。”
礼在那?
郭义又一次打量着小爷,这身上不像是带着礼物啊。
“别看了,我备的可是一份厚礼,小爷我的宝贝!”
嘴里这么说着,李守琦嘟嚷道。
“要不是有事求他……我还真舍不得。”
乘马车用了差不多半个多时辰的功夫,终于到了石台庄,快到庄口的时候,车夫停下了车来。
“公子,前面正修着路哪,您看,我是在这等着,还是?”
“就在这等着吧。”
刚一下车,李守琦就被眼前的这个庄子,给惊得愣了愣,
“小伯爷,这庄子里可都是砖瓦房啊!”
郭义惊讶的看着庄子,庄子里全都是砖瓦房,不少都是今年新建的。
“可不是,瞧着这里的人倒是挺阔绰的。”
再瞧着庄子里的路,也铺着黑色的碎石。不远处,还有一群佃户正在那里忙活着从马车上倒着石头,似乎是在那里铺着路。
“用碎石头铺路……那个施同知倒也能想起来。”
不是能想起来,而是迫于无奈,尽管石台庄庄外就是石铺的官道,可是庄子里却是泥土路,下雨后人一踩车一压就成了泥浆路,为此施奕文一直有修路的想法,可是路该怎么修?
道路问题在工业园同样也存在,为此施奕文倒也是考虑了很多种道路,最后煤矿里大量的煤矸石落到了他的眼中,相比于石头,它的硬度低了些,可用来铺路倒也算合适。
因为沥青和水泥的数量都不足以用来铺路,所以他就按照后世修建泥结碎石路面的方式,用煤矸石在工业区和新村铺设了十几里的碎石路,这用碎石和一定比例的塑土,经过碾压密实后形成的路面,虽然比不上沥青路或者水泥路,从是至少让那里告别了下雨就变成稀泥的泥土路。
两人沿着路往庄子走去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好奇的瞧着左右。这村子似乎和其它地方不太一样,到底是那里不一样,他们还真说不清楚。
“这路修的倒是平整。”
站在碎石路上,使劲蹦了蹦,李守琦随口说道。
“确实如此,就是不知道,这路能不能经雨水泡。”
郭义也跟着附和道。他的话声刚落下,就听旁边有人说道。
“短期内没事,这路的寿命也就是几年的事情,等到过两年,沥青攒够了,到时候,就直接铺成沥青路。”
说话的不是别人,就是施奕文。他这两天一直在庄子里整治、规划着村庄,不仅仅只是道路,还有塘边小公园等设施的规划,这里毕竟是他的家,既然是家,总是要费了一些心思。甚至于,他还在池塘附近给自己重新规划了一座新园子,只等以后有机会再建起来。
正要回家的时候,听到前面这人的话语,自然随口带了句。
“沥青?”
“对,就是炼焦的时候剩下的。”
就是数量不太多,要不然早就直接铺开沥青路了。施奕文心里嘀咕之余,打量着眼前这两位,就随口问道。
“你们来这,可是有什么事?”
“啊,这位公子,这是我们家小公爷,特意来拜访施郎中的,不知施郎中可在庄上?”
郭义连忙行揖答道。
“哦?找我的?”
施奕文愣了愣。
“你就是施郎中?”
李守琦瞧着这人的模样可比自己还年青两三岁,原本虽然知道他年青,可却不想到是这么的年青。
“对,我就是,你是?”
“哎呀,在下是襄城伯府李守琦,久闻施郎中大名,特意前来拜访,冒昧之外,还请见谅。”
哟,居然又是一个勋贵,算起来,打从穿越以来自己可是认识了好几位勋臣子弟了,不过这主动自己找上门来的勋臣,他还是第一个。不过,对于勋臣的拜访,施奕文倒是不觉得意外,毕竟,自己在京郊弄了这么大的动静,要是还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那么这些个勋臣们,未免也就太不现实了吧。
现在有人找上门来,倒也是情理之中。
襄城伯……虽然谈不上显爵,可是地位不高不低,倒也恰当。
见他这么客气,施奕文自然也是客客气气的还了礼。然后便请他们进了屋。
待进屋后,施奕文又客气的请他坐下,待下人上了茶,才笑问道。
“不知李兄找小弟何事?”
“哎呀,这不今天早上碰着了英国公府的维良兄,听维良兄说,施贤弟是个重情谊、讲义气的好兄弟,这不,我最喜欢的就是贤弟这样的人,所以才特意过来拜访,还请贤弟见谅。”
说话的功夫,李守琦已经从袖中取出一本书来,双手递过去。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贤兄笑纳。”
几乎是小伯爷拿出书的瞬间,一瞧见那书,郭义的脸色就猛然一变。
我的小爷哟……那有送这种礼的啊……
………………………………
第256章 投资建议 (第二更,求支持)
一本书!
瞧见书的封面走廊,男女依廊欢戏的画面。施奕文的表情变幻。
这是……
有送这礼的嘛?
“哎呀,贤弟,这画册瞧着确实不堪,可册中二十六副却全都是唐伯虎的亲笔书绘,可是稀罕的很……”
瞧着他双手奉上的画册,惊讶着居然是唐伯虎的真迹,施奕文又连连摇头说道。
“这礼太重,受不得,受不得。”
“有什么受不得的,我那还有一本,这本你留着。”
李守琦直接把书放到桌上,嘻笑道。
“改日待贤弟研究好了,为兄再带你到京中花楼里实践一番……”
得,这就是一个满嘴跑马车的主。
“这礼太重了,小弟实在是不能收。”
唐伯虎的手迹,还二十六副……这礼太重,也黄……呃,是荒唐。
“别切,其实,为兄是有事求你,这件事还得施贤弟你帮我。”
帮你?
看着李守琦,施奕文不解道。
“不知李兄有什么事要小弟帮忙的?”
“想请贤弟指条做买卖的路子。”
唯恐施奕文拒绝,李守琦直接说道。
“贤兄可千万不能拒绝,你要是拒绝了,小弟我回到家,非得给打死不可……”
好嘛,居然还有这一出。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这次为兄之所以到你这来,也是迫于无奈……”
听着李守琦的讲述,施奕文反倒觉得这人倒也坦诚,估且不说那份礼吧,要是能让这样的“浪子回头”,估计搁京城的勋贵圈里头,自己也能扬扬名。
“……所以,这事还只有你能帮我,要不然回到家里,我那老爷子可真得放不过我。”
听他一五一十的说出了原因,施奕文笑道。
“令尊也是爱子心切……”
笑了笑,施奕文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你想寻个买卖做,那你想做什么买卖?”
“自然是要挣钱的买卖,最好能像英国公府那样,同你合伙办个矿之类的,这样既然省心,又不愁银子。”
李守琦倒也是直接,一点都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
“这样啊……”
这些个人,倒也会占便宜。合伙人……也不差你这一个。
“可问题是,路矿那边的经营,一直是由维良负责的。”
施奕文笑着道出了一个现实。
“做买卖从来就没有什么省心的买卖,总是需要你自己去办的,你说是不是?”
“这……”
尽管和自己最初想象的不太一样,但李守琦还是问道。
“那,要不然,你给我指条路子?”
“先不着急路子,其实,你想省心,也不是没有办法,关键是要用好人,要是能用好人,这生意上的事情,你基本上也就不怎么需要操心了。”
“人?对,就是用人。”
一听到用人,李守琦立即说道。
“人我有,我们襄城伯府有几百人,会做生意买卖的也不少,不过,就是这当铺什么的生意,实在是太过平常,所以,还请施郎中务必给指条路子。”
“路子……”
沉吟片刻,瞧着桌上那本唐伯虎的画册,施奕文倒是在心里盘算起它的价格了。
一千两。
二千两,或者更多……
哎,就当是咨询费了吧。
“这路子嘛,不是没有,不知李兄可知道松江布。”
心思一转施奕文自然而然的抛出了一条路子来。
“松江布?”
见他有些疑惑,施奕文自然把什么北方各地大都卖着松江布的事情给说了出来,最后自然又说到了现在卢沟这边的织布厂。
“现如今,这卢沟这边布厂越办越多,就像英国公家,上个月就在卢沟办了一家织布厂。”
“你的意思是,我也办布厂?”
李守琦想当然的说道。
“办布厂?”
摇摇头,施奕文直接的否决道。
“现在卢沟一带大小布厂已经有了六家,虽说市场没有饱和,可是生意难免会有竞争,这做生意就是要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相比于织布,其实还有一个生意,李兄不妨考虑一下。”
“什么生意?”
“染布!”
“染布?开染坊就是这生意?”
显然,李守琦有些瞧不上这样的小生意。
“对,就是染布,李兄别觉得这个生意小,可实际上,染布的利润,远高于织布。”
看着满面疑惑李守琦,施奕文便解释道。
“李兄有所不知,这染布比普通白棉布价格高出一倍以上,而松江布之所以闻名天下,就是因为其染工精良,其它地方出产的布匹穿洗后容易褪色,而松江布却是久洗后依然色泽艳丽,这染布的工本才多少钱?”
解释之余,施奕文又对李守琦说道。
“要是李兄有意开染布厂的话,小弟的铁工厂里可以为你制造染布机。”
尽管从来没有制造过染布机,但是有意把铁工厂变成一座通过设备生产企业的施奕文,倒不介意在研究一下,或许图书馆里的资料大都是化工染料印染,但是在设备上总能给予一定的启示吧。
“如果用染布机染布的话,我想这个人工就能降下来不少,而且产量会远远超过手工染布,这成本自然会大幅度降低,染布比普通白棉布价格高出一倍以上,其实,就我所知,一般的染坊,至少有三到五成的利润,其实那怕只有三成的利润,那利润也是极为可观的,况且,染布厂的成本更低,自然,利润也就更高了!这一天染布千匹,这一天的利润,可就至少有五六百两的利润了。要是有两千匹的话……”
那一天的利润可就是上千两银子!
一年就是几十万两!
只是在心里头一盘算,李守琦就被这诱人的“钱景”给吸引住了,一年挣上几十万两银子,到那时候,还会有谁会说他是败家子?
想着施奕文话语中诱人的钱景,李守琦眼前猛然一亮。压抑内心的欢迎他又苦恼道。
“照你这么说,这个生意确实不错,不错……只是,我压根就不知道这布该怎么染啊。”
见李守琦动了心,施奕文随之笑呵可的说道。
“这种事情,又岂需要东家自己会,不会,可以找会的人,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
第257章 东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
东家不会,可以找工匠。
这么简单道理,难道你不懂嘛。
施奕文的解释,让李守琦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这都慢细枝末节,成大事者,很少考虑这些。”
主动的替李守琦开脱之后,施奕文看着他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可是要想要找染布的工匠,还是要到松江。”
“松江?”
“对,就是松江!”
双眼盯着李守琦,施奕文淡淡的说道。
“刚才我说过,其他地方所产的布穿洗后容易褪色,而松江布则久洗后依然色泽艳丽,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