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奸佞情长-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卿不过三十几岁,跟他们根本没得比,能成为晋党的领头人,正是因为他眼光独到,才高善断,凭借着政治敏锐度,带领晋党走过白瑜倒台,齐王叛乱等等危机。

    这一次,他赌沈罄声,也是他人生中做的最任性的一次决议。

    “其实诸位心里也明白,咱们晋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白瑜是我的老师,也是各位的故交,蔡相心里早就把咱们化为异类,就算咱们舔着脸去巴结他,他也未必会卖个好给咱们!既然如此,为何不另辟蹊径。”

    “这个沈罄声虽然年轻,资历也不够看,但是他前途无量,乃是简在帝心的栋梁之才。”

    “我师父白瑜十年前曾说过,放眼天下,有三人堪当干将莫邪般除魔卫道的宝剑!三人合一,奸党必除。”

    孟青嗤笑一声,说道:“知道。这头一个不就是你自己吗?”

    宋亦眉头一簇,脸上的表情和孟青的不屑截然不同。

    这个孟青常年在外,天高皇帝远,早已没有了忧患意识,反应能力也迟钝了很多,但他宋亦却一直位于政治漩涡的中心都察院,浑身上下都长着心眼,裴云卿这么一说,他似乎听出了一些门道。

    宋亦略一思索,接口说道:“白瑜曾说,此三人为天下奇才。第一人,便是你裴云卿,有慧眼能知人善任,能明了朝局,达权知变。第二人,便是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都统陆鸣,此人有孤勇,不拉帮结派,只尊隆德皇帝一人,武功更是高深莫测,千人军中取上将首级。第三人,是当时的御史高詹,此人有巧舌,能辩黑为白,指鹿为马。”

    说道此处,宋亦也有些遗憾。此三人的确有些本事,也曾大红大紫,不过陨落的也快。

    “白瑜当时费尽心机,也没有将这三人据为己用。陆鸣虽有孤勇却无心机,最后被九千岁李贤设计陷害,剥皮萱草死于非命。高詹更是被蔡相收买,成了为虎作伥的小人。”

    裴云卿点点头,眼中氤氲出淡淡愁绪:“此为吾师毕生憾事。”

    “不过!”裴云卿语气一转,将孟青和宋亦的注意力又吸引过来:“江山待有才人出,这个沈罄声就是集慧眼,孤勇,巧舌为一身的奇人。后二十年不敢说,至少前二十年,无人出其左右……”

    这评价可高的压死人了,孟青和宋亦都有些将信将疑。

    裴云卿进一步解释道:“我的慧眼不过是知敌知我,但沈罄声的慧眼却不仅仅是知敌知我,还知君心,诸位可看过他殿试时的文章,文采倒是其次,主要是四个字‘迎合帝心’。咱们这位隆德皇帝,虽然连早朝都懒得上,一个月有二十天都在道观里呆着,但却不是个吃素的主儿,只要违逆他的,都没有好下场,可他的心思又深,除了蔡相与李贤,旁人根本捉摸不透,沈罄声能拿捏住皇上的性子,恰到好处的迎合皇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陆鸣的孤勇,指的不是武功,而是他不拉帮结派,除了他的锦衣卫,他这个人从来不跟旁人牵扯太多,简直就是个光杆司令,但皇上就喜欢他这一点,因为皇上是更大的光杆司令,陆鸣越孤立,皇上就越信任他。你们再看看沈罄声,此人的行径几乎和陆鸣类似,文官集团里的清流,晋党,蔡党他都不沾,自成一派。但他也不是完全走陆鸣的老路,他还私下里勾结了九千岁李贤,李贤是宦官,说白了就是皇上的人,和李贤走的近的,不仅有了一个坚实的后盾,而且不会招来皇上的反感。此人心机着实可怕!”

    “高詹的巧舌,在沈罄声面前更是雕虫小技,高詹虽然号称第一御史,是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好手,他的上书言辞激烈,叫人百口莫辩,但毕竟招人记恨。这沈罄声做的也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事儿,李贤和蔡訾之间的矛盾,八成就是他在幕后操办的,可是他就有本事做的不声不响,把自己完全撇清。”

    “此人若为友则无忧,若为敌……”裴云卿抬眼瞧了瞧孟青、宋亦两人的脸色,果然都被刚刚的一番话震慑住了,神色都十分凝重,“若为敌,只怕十个裴云卿也没有胜算。”

    宋亦心知,裴云卿如此推崇此人,虽有三分夸大,但另七分只怕是真的。莫说有七分,只要有五分,就值得一试了。

    “人虽然是有本事的,但就怕他三心二意,最后像高詹一样被蔡党收买,倒是咱们这些人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孟青闷声说。

    裴云卿一笑,摆摆手说道:“这沈罄声志在青云上,盯着宰相之位呢!蔡訾如果不下台,他怎么有机会位极人臣。岂是高詹这种目光短浅之人可比。”

    晋党早已是蔡相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有退路可言,他们这群人本就是病急乱投医,加之裴云卿言之凿凿,对沈罄声推崇备至,孟青和宋亦对视了一眼,就算心里还存着什么疑惑,却也不得不拍板,决定跟着沈罄声一条路走到黑了。

    “行吧,就按他说的办。”孟青说道。

    “举荐蔡腾的事儿,就由我来办。”裴云卿早已准备好一切,只要孟青和宋亦点头了,明儿举荐的折子就能递上去,沈罄声又是在审核官员调遣升降的吏部,还没等蔡相那边有反应,这事儿恐怕就能办妥了。

    “虽然咱们依附的是沈罄声,但未免节外生枝,得做做样子,叫外人以为咱们这么做是为了讨好九千岁李贤。听说司礼监执笔太监杨公公最近病了,咱们是不是叫人去探望探望?”

    。。。
………………………………

第41章 司礼监

    “虽然咱们依附的是沈罄声,但未免节外生枝,得做做样子,叫外人以为咱们这么做是为了讨好九千岁李贤。听说司礼监秉笔太监杨公公最近病了,咱们是不是叫人去探望探望?”

    说起这位生病的杨公公,就不得不提一提,最近司礼监闹的沸沸扬扬的那些事儿。

    xxxxxx

    大周朝的太监总共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

    最风光的便是这司礼监。即使是司礼监最底层的随堂公公,出去也是个香饽饽,满朝文武谁不巴结着,比针功局衣帽局的总管太监还牛气的多,可见这司礼监是何等机要之地。

    司礼监的掌印正是九千岁李贤,秉笔太监有五人,除了挂名的赵云德以外,剩下四人都是李贤的干儿子。这寻常人家的亲儿子,还有亲疏远近呢,更何况是半路认下的干儿子。

    所以这诸多矛盾就来源于此。

    原先李贤最倚重的干儿子,姓陈,名叫陈清,虽然长得歪瓜裂枣,眼睛还有点小,但是此人工于心计,最擅长栽赃陷害,当年搬到锦衣卫都统陆鸣,此人就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李贤的地位日益稳固,陈清的阴狠毒辣就不那么招人喜欢了,李贤更看重忠心耿耿,满嘴甜言蜜语的小太监杨京。

    陈清一直以功臣自居,觉得李贤能有如今的地位,自己功不可没,但是这老匹夫居然漠视他的功劳,反而提拔起杨京这个只会偷奸耍滑的猴孙,日积月累攒了一肚子怨言。眼见着自己的位置渐渐被新人取代,陈清的愤恨之情就如同一堆干柴,一遇到蔡訾的挑拨离间,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蔡訾在暗中许诺,如果你能给我李贤的黑材料,我就能帮你把李贤搬到,李贤一倒台,这司礼监掌印的位置舍你其谁!

    这番话太诱人了,司礼监掌印可是他们这种阉人毕生奋斗的目标啊!

    正巧前阵子李贤随驾去了乐山,不在京里,将诸多权利都交给陈清暂时代理,陈清一想,这样的好机会可不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把司礼监的陈年旧案都翻了个遍,诏狱里的人又拖出来重审,只要跟李贤有关的,可以拿来做文章的都不放过。

    可他错就错在撒网撒的太广,里面个别案件涉及到了皇家*,纯属是帮隆德皇帝擦屁股的。例如挪用了户部的银两,掐死了一两个皇上看不顺眼的人……

    这样的案子告到皇帝那儿,非但不能告倒李贤,反而给李贤反咬一口的好机会。

    李贤一个两鬓斑白,满脸皱纹,年龄比皇上还大的老太监,居然在皇上面前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像个委屈的孩子一样,辈痛欲绝呀,哭声震天呀。

    他一个劲的嚎叫“奴才冤枉啊!”虽然没具体说怎么冤枉,但这意思倒是明确的传达给了隆德皇帝。大致就是,奴才当年是为您老擦屁股,这才有了黑历史,如今被居心叵测的人翻出来,这些人不除,奴才以后怎么敢再替皇上做坏事。

    皇上几乎不假思索的就判了陈清的死罪,拖出内廷,乱棍打死!

    其实蔡相也没指望凭着一个小小的陈清就把李贤彻底搬到,但至少能伤一伤李贤的筋骨吧,谁承想这个陈清竟然这么没用,连李贤的一根头发丝都没伤到,自己就先一命呜呼了!

    陈清一死,李贤似乎也偃旗息鼓了,没有继续找茬。但这也仅仅是“似乎”!

    xxxxxx

    裴云卿要去探望的这个杨公公,就是本次事件的原罪之一,九千岁李贤目前最倚重的干儿子杨京。这个杨京在陈清被杖毙后,突然就“病”了。

    他这病说起来也稀奇,是因为被人侮辱,一口气没上来,堵心口了,积怨成疾。

    九千岁一听,这理由倒是新鲜,咱们司礼监的人,向来是横着走的,谁能这么不长眼,得罪我的人!专程就到杨京那儿问了问情况。

    杨京等的就是这么个机会。

    他声情并茂的说,老祖宗呀,你是不知道,你随驾去乐山那几天,我就察觉了陈清这个龟孙子想对您不利,百般阻挠啊,但这个陈清看不起我,他说他进司礼监的时候,我杨京不过是尚膳监一个打杂煽火的小太监,论资排辈都是他的孙子辈,给他提鞋都不配,居然敢阻挠他。都怪我杨京没用,这才让老祖宗受奸人所害,蒙冤受屈……

    九千岁一听立刻恼怒了!杨京是他李贤的儿子,在陈清眼里却只是孙子辈儿,是不是他九千岁也得喊陈清一声爹呀!当年他李贤进司礼监的时候,陈清还在擦夜壶倒粪水呢!

    总而言之,李贤这回是彻底的歇斯底里了,叫人把已经入土的陈清的尸身又给扒出来,鼻子耳朵嘴巴能切的切,能挖的挖,剩下的身子点了个天灯。这当太监的,都特别看重身体的齐整,希望来世能拖个好人,不做这缺根的半人,李贤是下了死命令,要让陈清不止缺一块,下辈子要做个猪狗不如的东西。

    陈清有多惨,这“病”了的杨京就有多得宠。

    九千岁发了话,让他好好养病,等病好了司礼监首席秉笔的位置就是他的!

    xxxxxx

    这位杨公公一跃成为九千岁面前最说得上话的人,想巴结他的人多如牛毛,但是皇宫禁庭也不是所有人都进得来的。

    裴云卿虽然进不来,但是他弟弟进得来。所以裴云卿只好委屈点,打扮成了他弟弟的小厮,跟着混了进来。

    走到了杨公公住的监栏院门口,被把门的小太监拦住。

    “站住,站住,你们往哪儿进呢!”

    小裴大人忙上前一步,解释道:“我是翰林院大学士裴言卿,与杨公公素有来往,听说他今日身体有恙,特来探望,请公公通传一声。”

    跟在后面小厮打扮的裴云卿忙递了几块碎银过去。

    把门的小太监颠了颠银子,态度软了一些,但仍旧不让人进门。

    “大人还是请回吧,咱们杨公公特意交代过了,不见客就是不见客。”

    正说着,来了个锦衣玉袍的年轻公子,蜂腰猿背,疾走无风,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此人面白微须,肯定不是太监,但进出监栏院就跟回自己家门一样,连招呼也不必打,这把门的太监也不拦着。

    “你不是说不见客吗?此人怎么能进去。”

    那把门的太监见那锦衣玉袍的年轻公子走的远了,这才小声跟小裴大人说道:“您是有所不知啊,这人是我们杨公公的拜把子,锦衣卫千户应璟,因为休沐所以没穿飞鱼服。”

    锦衣卫这种特务机关,提起来就觉得阴森森的。听说他们百无禁忌,专门调查朝臣的*,凡是有违法乱纪的有先斩后奏之权,满朝权贵谁不畏之如虎?

    小裴大人哀求的回头看了自家大哥一眼。

    反正今天也见不着杨公公了,不如我们回吧……

    裴云卿却不死心,他心中有一个揣测,却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公公,这位应千户,之前就跟杨公公关系这么好吗?”小厮装扮的裴云卿又塞过去一块银子,比之前的碎银重了一倍。

    “以前只是点头之交,也就是前几日,才和杨公公走的进了。”

    前几日?那不正好是杨公公开始“装病”的日子吗?

    要说杨公公这场病,来的真是及时!不仅给了自己一个表忠心的机会,也给了九千岁一个旧事重提的机会。

    李贤当时偃旗息鼓,装作不再追究,不过是给皇上一个面子。隆德皇帝一心向道,虽然站在李贤这一边,但却并不想节外生枝,所以陈清死后,李贤立刻停止了所有动作。

    但是杨京这一病,又给了李贤一个翻旧账的机会。

    假借“护短”“为属下声张正义”这样的借口,李贤就可以把这个案子一查到底,甚至可以查到与那些案子有利益关系的户部工部头上。

    这样的手段,实在太高明了!

    裴云卿一向被人称赞,最会审时度势,达权知变,可他自问,就算是他也未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巧妙乖张的法子。

    所以这才想来会会这个杨公公。

    可如今看来,这个法子未必是杨公公自己的主意,恐怕有高人指点呀!

    “多谢公公,今日我们大人就先回去了,请替我们大人给杨公公带句好。”

    xxxxxx

    回去的路上,裴云卿突然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可怕的猜想。他驻足,远远的回望着监栏院。

    “大哥,怎么了?”小裴大人不解的问道。

    “你知道,陈清为何会败吗?”

    小裴大人略微思忖了一下,说道:“因为他太过相信蔡訾,也太过高看自己。以为自己能替代李贤,但他错了,皇上一时半会还离不开李贤。因为他是皇上的大伴,皇上对他有感情。因为他做事利索,皇上有许多事只能交给他做。”

    “你说的没错。但如果有人能比李贤更亲近皇上,比李贤更机灵能干呢?”

    小裴大人露出惊愕的表情,“那……”裴云卿替他把话说完了。“那下一个‘陈清’就能至李贤于死地了!”

    裴云卿望着远处,直觉告诉他,应璟和杨公公并不那么简单,像是有人故意扶持两个人,一个人离皇上很近,可以替代皇上对李贤感情上的依赖。一个手握实权,可以替代皇上对李贤做事上的依赖。

    怎么会有人如此神通广大,料事如神,把每一个关键的棋子都拿捏的这么妙,设下一个必杀的死局。

    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一个人影。沈罄声!他要对付的人,不仅仅是蔡相,难道还有李贤?

    。。。
………………………………

第42章 不耐烦

    九千岁从来就不是善茬,之前息事宁人的态度都是做给皇帝看的,杨京这么一病,李贤有了由头,几乎在一夕之间就变脸了,声色俱厉的撂下话:此事不能就这么完了,查,得严查!

    人不犯我我还犯人呢,人若犯我要你老命!更何况这次蔡訾和陈清勾结,这黑手下的是又快又狠,若是就这么算了,以后岂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到他九千岁的头上了?

    这口气肯定是要挣回来的!

    陈清已死,李贤连他的尸身也毁了,可这口恶气还是消不下去。因为他明知道这事儿是蔡訾挑起来的,却伤不了蔡訾分毫。

    若是以前,每当李贤想动什么坏心思,除掉某某个眼中钉的时候,总有一个一肚子坏水的陈清在身边给他出谋划策,但如今陈清的眼睛鼻子都挖了,身子也点了天灯,总不会再诈尸回来,给他出主意了。

    李贤有点犯难了。不过很快,有人就给他出谋划策了。

    “既然陈清已经定了罪,那咱们不如再给陈清找几个同党。”

    出谋划策的这个人,叫应璟。李贤有点印象,但一个小小的千户,在李贤的心中,也就是个跑腿的分量。不过李贤身边的几个干儿子,远的在江南,近的叛变的叛变,装病的装病,人才凋零的厉害,因而也给这种小人物一个发挥的机会。

    李贤略瞟了他一眼,让他继续说。

    应璟胸有成竹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黑材料,递给李贤。

    这资料是枪手沈罄声代写的,大师级水准。

    “大人请看,属下已经调查过,陈清在四月十七日至十八日曾经多次出入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府邸。而且在陈清呈给皇上诬告都督的罪证里,有几个数字,涉及机密文件,如果没有户部和工部堂官的首肯,即使是当时身为司礼监秉笔的陈清也不应该知晓,由此可见,户部和工部的堂官与陈清早有勾结。”

    李贤翻了几页,眼睛越来越亮。

    人才,能写出这份黑材料的人,真乃是栽赃陷害辩黑为白的人才!

    刚刚还在发愁陈清死后,没人能帮他阴人了,现在完全不用愁了,这个应璟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背后阴人不手软!

    “哈哈,有这么好的材料怎么不早点递上来。”

    李贤眯着眼,扯出一张自认亲切的笑脸,拍着应璟的肩膀,一副“小伙子,以后跟着我好好干,吃香的喝辣的都少不了你的”表情。

    应璟一脸委屈的小声说:“回都督的话,这里面的数字查来不易,小的只是个锦衣卫千户,能动用的资源有限,这已经是连夜赶工的结果了。”

    李贤一想,这样的人才当个小小的千户,的确有点屈才。

    这陈清一死,他的党羽也被一一清算了,东厂西厂的锦衣卫都腾出不少位置。

    “你这衣服旧了……”李贤轻描淡写的摸着应璟身上的飞鱼服,紫花布长身大甲上贴着织花补子,这件衣服至少还有九成新,李贤就说它旧了。应璟微微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李贤笑道:“行了,明天去北镇抚司报道吧,你以后就是新任的镇抚了。”

    那可是四品的官阶。

    九千岁张张嘴,应璟就和沈罄声平起平坐了……

    “多谢都督提拔,应璟毕当尽心竭力报效都督的知遇之恩。”应璟叩拜。

    九千岁眼也没抬,只淡淡的哼了一声,这明显是不满意应璟的态度,应璟也不敢起身,仍旧是恭恭敬敬的作揖状。

    旁边的随从小声的提点了一句:“应大人,真是个榆木脑袋,快叫干爹呀!”

    九千岁的干儿子,从来都是没有把儿的太监,今天收了应璟,那可是天大的殊荣。

    只是这殊荣,有人稀罕,也有人不稀罕。

    应璟偏就是那不稀罕的人,可他如今还得仰人鼻息,不敢触怒九千岁,只得乖乖喊了一句:“谢干爹!”

    “诶!”九千岁脸上笑出了一朵花儿。

    xxxxxx

    借着李贤和蔡訾狗咬狗的这股东风,沈罄声在吏部也悄无声息的活动起来,户部和工部的堂官受了弹劾,部堂大人只好上书陈情,大小公务都无心打理。裴云卿上书举荐蔡腾进工部的折子,就是在这种三不管的情况下,到了沈罄声手里,这事儿几乎没怎么波折,就给敲定了。

    每一个环节都按照沈罄声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在进行,虽然看上去他和其他人是一样的,整天忙的脚不沾地,但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游刃有余,甚至每天还多加了一个时辰在梁王府。

    督促小王爷用功读书,这都是其次……

    重点是什么?重点当然是眼巴巴的等着陆卷舒把香囊绣好送上来啦!

    沈罄声每次经过陆卷舒所住的碧水苑的时候,都会忍不住驻足观望,心里想着会不会正巧那女人就拿着香囊出来了?

    为了每天来来回回的往碧水苑绕路走,他上趟茅厕都得去最远的西苑上。

    等的实在有些不耐烦了,他心里偶尔也会想——要不干脆去抢吧!

    xxxxxx

    陆卷舒手里正绣着香囊的花样。

    这花样是比照着沈罄声那枚家传玉佩描的图样,正面是白鹤穿云图,背面是荷花初开。等回头塞上晒干的花瓣,缝制好了,就只能看见白鹤驾云的那一面,荷花的图案会被完全盖住。

    这也是陆卷舒此刻的心境。

    白鹤驾云的沈罄声应该扶摇直上,他是大周朝最年轻有为的状元,风光无限。

    而那朵初开的荷花,已经注定了身份卑贱,此生都只为了复仇翻案而活在黑暗的地方。

    但是陆卷舒却没有注意到。这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却偏偏绣在一块布上,是不是命运在暗示他们,同心同德,殊途同归。

    “以前从没见过你绣花样,没想到绣的这样好,这是双面绣功吗?以前只听人提起过,从没真的见识过,今天倒是开眼了!”冬来凑过来细细的瞧着陆卷舒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