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氏点头道:“这样算来,也还有限。”又问:“姊妹们各是哪一房的?年岁多少?性情怎样,喜好如何?”

    黛玉道:“除开现在宫里的二舅父家的大姐姐,从小在外祖母跟前一起长大的有三个姊妹。大舅舅家的迎春二姐姐,大我三岁,温柔安静,斯文不争,平日里话不多,待人是最宽容和气。二舅舅家的探春三妹妹,小我一岁,爽朗开阔,凡事不落俗套,模样也是极好的。惜春小妹妹是伯外祖宁府那边的,比我小三岁,还是活泼爱娇的小女孩儿性子,但凡对了脾气,不拘姊妹、丫鬟,乃至家常走动的师傅们带的小尼姑、道姑,都能玩到一起。”

    陈氏听了忍不住笑道:“这不拘不束,只求脾气相投的性子,倒是跟咱们家对路。等两天见了,只怕一拍即合,拆也拆不开。”

    黛玉一听,知道这句话既说章家二房,更说章舒颐。这章家二房男子,自章霂起,多是从容疏旷、随和自在的心性为人。舒颐乃是章斗之女,在二房孙女中居长,自幼得祖父母钟爱,兄弟比之多有不及后来又随父母侍奉外祖父在杭州任上数年,她外祖因膝前并无孙男,便只当她男儿一般的教养学问,一发养出了文采飞扬、洒脱率性,与别的女子不同。于是笑道:“惜春四妹妹到底还小。二姐姐通经史、工诗文,恰我外祖母家还有两个亲戚姊妹长于此道,到时想来更有话说。”

    陈氏笑道:“可是你常说起的保龄侯府上的大姑娘,还有你二舅母娘家姊妹的姑娘,姓薛的一位?”黛玉笑着答一个是。

    陈氏点头说:“我记着史公当年有三子,因堂房无嗣,经合族商议,奏请了圣人许三子出继,袭了忠靖侯的爵位。不想才办完此宗大事,居长的世子就不幸亡故,世子夫人亦跟着去了,身后只留下一个幼女。史侯只得把保龄侯的爵位叫次子袭了,又托自家胞姐也就是你外祖母对孙女多加关注照应应该便是这位史大姑娘了。可叹她竟是襁褓中父母双亡,虽有姑祖叔婶,想来一路也多有不易。却不知道她性子如何?不过这样身世,就再文弱娇怯些,也是可人疼的。”

    黛玉抿嘴笑道:“舅祖母这次可料错了呢。要说史大妹妹,我这几年就从没曾见她有过这些个忧愁怯弱形状,只看她爱说话、爱穿男装、爱打抱不平,一腔子的英雄开阔,合该是一个女中的豪侠。”

    陈氏吃了一惊,随即抚掌笑道:“这样说,这孩子跟你二姐姐才是真正一路。难得,难得!”笑一阵,点点头又道:“不愧是她爷爷的骨血,骨子里就该带着的豪迈。今番倒定是要见一见的。”

    黛玉拍一下手笑道:“这倒巧了,外祖母家二嫂子才递了话来,说已经打发人去接了史大妹妹到家。”

    陈氏笑着点头,说:“果然如此正好。”又问:“薛大姑娘,是你二舅母妹子家的外甥女?若我记得没错,王家两个嫡出女儿,一个是给了你外祖父贾家,一个是给了内务府皇商薛家。当年这两家虽也有些往来,到底比史家远了一层后来我到常州,就再没个干系了。不过这样大家子出来的姑娘,也没有几个不好的。”

    黛玉道:“薛家姐姐待人亲厚,为人行事,再挑不出来。若拿这边家里的姊妹们作比,就宛如大姐姐的模样。”

    陈氏笑道:“你这样说,我就知道了。”便抚着黛玉,叹道:“你外祖母家这些姊妹,果然的都是好的。你有这些个姊妹相伴几年,多少也免了孤独之苦,我听了也高兴,替你祖母放了心。”说得黛玉感佩不已。

    一时尹氏上来,问几时用晚饭,摆在哪里。陈氏说:“这两天我们各处拜娘舅认亲眷,只有眉丫头不得走动,一个人在家里怪闷的。不如一起都过去闹一闹这里到底也是百来年的老宅子,又闲置了这么些年,多些热闹人气,以后眉丫头回娘家才有念想着靠呢。”

    陈氏因问姑娘们都在哪里。尹氏回说聚在章斗之妻王氏的正屋里分首饰穿戴。陈氏点点头,笑道:“这倒顺路,我们就一起走过去,会了大家,再到眉丫头院子去。”说着携了黛玉的手,起身要往那边去。尹氏赶紧抢先一步出去吩咐,预备晚饭事宜,然后才过来陪侍在婆母身边。后面众人吃饭、说笑,自不赘言。

    却说转过一日,林黛玉陪陈氏吃过朝饭,林如海就派人过来接。跟车轿的就是章回。陈氏见他跟着进来请安,笑道:“你倒从那边过来。”

    章回笑道:“二太太难道不知道,昨个晚上我陪二老爷、四叔和林伯伯说话吃酒来着。因二老爷酒吃的不少,索性就在那边歇了,今天早上才家来。”

    陈氏道:“我还不知道这个了?我只说你脚底下勤快,务必少不了这一趟来回的走。”一边说,一边扭了头笑着看黛玉。

    这章回才刚进来的时候,林黛玉早站起来,转到陈氏旁边。瞟一眼章回,眼睛又飞快移开待听到这句,忍不住红了脸,又忍不住抿着嘴笑。偏这一笑,正巧章回一个抬头,就落在了眼睛里,当时就看住了。于是陈氏回转过头来,见到的就是他不说话,只管站在那里望着黛玉傻傻地笑。陈氏忍俊不禁,噗嗤一声喷笑出来:“唉哟我的小祖宗诶,也叫我看到你这呆相儿。等家去告诉老太太,准定把肠子都笑痛了。”

    章回这才惊醒,却不慌忙遮掩,也不落跑走开,只笑着说:“能博老太太一笑,也是我做重孙子的孝心。”又问:“一会儿我送了林妹妹家去,就回来,然后再往恩平侯府去。二太太可还有什么吩咐的话,或是来去的路上要顺道到一到哪里?”

    陈氏偏着头想了一想,笑道:“也没什么可吩咐的。你倒是往你大姐姐那里问一声,等问过了来,林丫头这边也收拾好了。”

    章回应了,这才告退往章舒眉那边去。这里尹氏也将前一日给黛玉的各样东西打点好,命妥当人跟着一起送过去。及至黛玉登轿,章回就跟在轿旁,大致告诉林府昨日情景、林如海好歹,又说:“二太太定了后日去荣府,伯伯命我随他相陪,到时也好两边帮忙引见。只是我也就是前日去过了一次。幸而有琏二哥热心细致,行事周到,让我不至于担心错认失礼。”

    林黛玉听章回跟着自己称呼,心中欢喜,倒也不去论其他,细声道:“有琏二哥哥在,是可放心。”顿了一顿,又道:“大舅舅不太留心末梢细节,二舅舅最喜年轻人,便真有什么,也无妨的。”

    章回笑道:“听妹妹一说,我便有了底气,也知道怎么讨舅舅们的欢喜。”

    这一句入耳,黛玉再无可答,虽明知独在轿中,旁人无一能见,还是忍不住以手掩面结果指尖才一触及,猛觉双颊似火,一股子热流自手指传入,转瞬间就连心口都滚烫起来。黛玉就怔住了。直到一行到了林府,轿子直入仪门内院,紫鹃、青禾等上来服侍了进到自己屋中,才从落地全身的玻璃镜子中看清楚自家形容:真个晕飞红霞,压倒桃花,亏是林如海先见章回,然后才往她这厢来,否则只怕一眼看破,实在不知还有何等颜面对人于是急忙叫取温水洗脸,取细粉匀过,又将一身衣裳穿戴从头到脚换了,这才自己往林如海在正院旁边的小书房走过去。

    这边林如海已和章回交谈完毕,章回自往恩平侯府去了。听见说“大姑娘来了”,连忙起身看,就见黛玉摇摇地走过来。林如海笑道:“怎么就这样过来?大冷的天,就不耐烦穿大毛衣服,鹤氅也披一件。瞧你脸颊都被风扑得红了。”一边说,一边携了手到屋里。黛玉请了安,林如海就拉着暖炕上坐了,并催着倒滚滚的茶来看黛玉吃了茶,方问昨日在文昭公府里情形,姊妹们顽的如何,是否高兴。

    黛玉笑道:“自然是高兴的。”便讲了晚饭时情景,又有章舒颐提议斗酒赌赛,说道:“用五言唐诗集句联诗,限了顶针,二姐姐不提防,被大姐姐、三姐姐陷住,罚了好几杯。二姐姐急了,现编了两句,连人带诗带情景,说的跟真有其事一样。要不是五嫂子在家时曾经被爷娘罚着清扫书房,又记得家里正好有那么一本偏僻诗集本子,当场拆穿,我们都要叫她混过去了呢。”

    林如海忍不住也笑:“能把你们糊弄过去,可见急智不错,就是运气差了一层。”想一想,又点头笑道:“虽说被人埋伏,能够几次都陷住,可见昨晚上确是她不行运。”

    黛玉笑道:“二姐姐豪爽,又善饮,吃了酒更会说笑,更有文思,大家其实都愿意多灌她两杯的。何况舅祖母、四婶、七婶又出了许多彩头。”

    林如海笑道:“你舅太太她们,对自家孩子一向都最是大方的。”便想起一事,因问:“我听伍垣家的才刚回报说,舅太太又送了许多东西家来,说是给你的谢礼。这是怎么回事?”

    黛玉连忙将昨天与陈氏的对答告诉了,末了道:“后来还仔仔细细问了外祖母家二姐姐和三妹妹的形容模样,上了几年学,学了哪些东西,家常爱做些什么。我不过是照实一样样答了,舅祖母听着高兴,就说要谢。我只当是嘴上一说,没想到真的又有东西过来。”忽的就忧心起来,望着林如海问:“要不,咱们家也给那边姐姐们回过去一份子礼?”

    林如海听她这样一说,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闷声笑道:“若这样,这礼玉儿倒真该收着。且多半过两天,你外祖母那边也要照样儿给一份。”见黛玉兀自不解,心想女儿到底年纪还又没有母亲长辈操持这些闺阁事体,经历不到,不明白陈氏言语用意,也是自然之理。想到此处,林如海不免就又有些伤心起来。

    但伤心也只有一瞬,林如海旋即就将心思压住,只望着黛玉笑道:“后日我们随舅太太一起去你外祖母家,玉儿不妨写个信给那边二嫂子,告诉几个姊妹过去,舅太太口味喜好之类。舅太太问那边两个姊妹的事,也随意带一笔就是。”黛玉虽有不解,既是父亲吩咐,自无疑虑,一应照做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那什么,陈氏确实是在盘算孙媳妇人选,而林妹妹确实是毫无经验啥也不知道

    写了一些林妹妹对贾府中姊妹们的认识看法。希望没有写崩。
………………………………

第125章 第五十二回下

    却说次日一早,这王熙凤在贾母跟前侍奉了早饭; 又在王夫人屋里说了一会子话; 从正房下来,到自家屋里坐了; 才叫管事媳妇、女人们进来回话听吩咐,就见平儿笑嘻嘻走进来说:“林家的人来了。”

    凤姐就让快传。结果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紫鹃。凤姐顿时笑道:“小蹄子们弄鬼。害我还当是谁。”

    平儿也笑道:“奶奶说笑。难道前日户曹衙门那趟子腿是白跑的不成?”

    原来贾母素来最疼黛玉; 知道此番她与林如海父女并一家子来京,虽也有四、五十口; 多是林如海跟前的人; 内宅不过两个姨娘,随身丫鬟; 媳妇、嬷嬷等伺候的人有限。那日问过了黛玉; 就命熙凤将紫鹃一家子的身契提出来,又有一个三等丫鬟文鹊的一家子; 一齐送到林家去; 并在户曹衙门过了档。如今两房家人正交接贾府中的职司账目之类; 待交割结了,便正式过到林府那边去。故平儿有此一说。

    凤姐笑道:“放屁!这个我还不知道?她就是如今过去林家,难道不是这边家生女儿长大; 难道伺候的不是这府里姑太太的千金?”问紫鹃:“林妹妹好?怎么一早儿打发你过来?可是有什么话说?”

    紫鹃上前行了礼,说黛玉问凤姐好,然后道:“我们姑娘恰得了一匣子大红珊瑚,命我送来。并有一封书信在这里。”便将捧的匣子及书信奉与凤姐。

    原来王熙凤之女大姐儿诊出双目有翳; 正用着珊瑚散。此时听紫鹃一说,凤姐心知必是上好的,于是连忙起身,亲手将匣子接过来,再交给平儿,吩咐:“仔细收妥了,预备药上使用。”拿了书信在手里,并不忙看,只向紫鹃笑道:“到底是亲姑姑呢。家去跟姑娘说,大姐儿和我必亲自过去谢她。”紫鹃笑着应了。

    凤姐又问了两句林黛玉在家如何,后日跟陈氏等几时过来,然后笑道:“我知道你还要去看家里那些姊妹,也不虚留你客套。这就叫平儿同你出去吧。顺便也一起逛逛,躲躲懒散心。”

    紫鹃就行了礼,和平儿寻袭人、麝月、鸳鸯、琥珀等说话去了。王熙凤命唤了小厮彩明单独一个进来念书信。黛玉自六七岁在荣府,住了这些年,如何不知凤姐性情?信里简单明白,只七八句话,倒说了四件事:一件是珊瑚乃是陈氏所赠;一件是后日陈氏来访,从者有二子、三孙、二子媳、一孙媳、三孙女;一件是陈氏问了这边姊妹,并按各人喜好备了礼,“细问迎、探,形状甚喜”;末一件是陈氏饮食口味。

    凤姐听了信,打发彩明出去,自己拈着那一张纸,低了头默默想了一会儿,方抬头扬声道:“人来!”就有来旺媳妇在堂屋门上伺候。凤姐问:“这会子老太太跟前有谁?传饭了没有?”

    回说没有。凤姐便吩咐:“我要往老太太处去。这边若无十分要紧的事,就散了,明日再来回。”

    众人才应一声,正要退去,凤姐又道:“若拿不准,候在这里不妨。倘若心迷眼瞎,误了事,可仔细你们的皮!”

    有那几个脚快迈了步的,一听这话,赶紧就又把脚收回来。凤姐眼见这样,自己也忍不住,“呸”一声笑骂道:“这一窝没用的——合着我跟前原来全是些没抓拿的糊涂虫?我的大娘、奶奶们,就说一句,快别在这里装相;赶紧夹着那一根,各自做正经事情去。”众人这才笑着一哄散了。

    这凤姐儿自己走去贾母上房。迎面恰遇着湘云、宝玉两个拉着手一路说一路比划,宝钗噙着笑落两步跟在后头。三人抬头见她来,都围过来问好,问她哪里来。

    凤姐笑道:“自然是我那里来。你们往哪里去?”湘云答说往迎春屋里去。凤姐笑道:“林姑娘打发紫鹃过来了。我让平儿和她各处会姊妹们去,度算脚步,这会子怕是也在那边。”

    湘云闻言大喜,向宝玉道:“二哥哥,我们快过去找她。”拉着宝玉就往那边去了。

    这边宝钗向凤姐笑道:“云妹妹还是这样小孩子脾气。”

    凤姐摆手,笑道:“可不就是这样。薛大妹妹也快过去吧。这风口里头站不住,别叫扑坏了。”宝钗这才告辞去了。

    凤姐就到了贾母房中。贾母正就着鸳鸯的手看暖帽花样子,见凤姐来,笑道:“快来帮我挑一挑,看哪一个好。”

    凤姐只随意看一眼,笑道:“鸳鸯的手底下扎出来的花儿,还有不好的么?哪一个都使得。老祖宗实在拿不定主意,索性一样做一个罢。”

    贾母笑骂:“你嘴皮子上下一碰倒轻巧!就有这许多工夫做活儿,我也舍不得鸳鸯丫头这许多劳累。”就指了一个给鸳鸯,道:“得空就做做,也不是什么着急使用的玩意儿。”

    鸳鸯笑着应了,知道凤姐此时来,必有正经事说,拿了花样子就要退下。凤姐忙止住,道:“鸳鸯姐姐不忙,有两句话说。”

    鸳鸯就看贾母。贾母歪在榻上,向凤姐笑道:“你要寻她有事,只管带了去。完了亲自送过来我跟前就是。”

    凤姐忙笑道:“并不必带了去,反倒是要正经讨老太太的一个示下。”于是就从头仔细说起来:“刚刚林妹妹那边送了信来,说一些林姑父那边舅老太太明朝来家的事情。我因见送信的是紫鹃,想到前两日老太太允准,她一家子都该算是林家的人了。只是她爹妈此刻都在南边看房子,又遇着年头底下正忙,清点物件、交割职司,一时怕赶不及年前上来,就跟林妹妹商定了,索性等过了年再让上京来。如今却该要定下接替他们的人,过了年往南京去,好让他们过来。我想这接手的人旁的不论,第一要忠心老实、知根知底,从家里几辈子的老仆当中选得才是。”

    贾母听到这里,就知道凤姐的意思,指着鸳鸯笑道:“这不正好一个站在你跟前?”

    凤姐笑道:“老祖宗这话是允准了?我原想来想去,就是他们一家子最合适。但又怕是老祖宗跟前得用的,轻易脱离不得。既这么,我家去就料理这个事。”

    贾母听这么说,忙道:“你只让她娘老子南边去,我这里可离不得鸳鸯这丫头。”

    凤姐忙笑道:“这个自然。就是我,多少事情还要鸳鸯姐姐帮衬,哪里舍得她也离了去?”又拉着鸳鸯的手,说道:“南京虽是一些老房子,但是祖宅,又有家学、祭田,非得要最忠心妥当的人去看守。挑了一圈,再没别的人。只好派你家过去,又要留你在这边侍奉老太太,倒累得你父母子女分离,叫我过意不去。”

    鸳鸯在旁听两人说话,心里早已翻腾:她父亲金彩年纪已经不小,近来常说精神见弱,听差日渐吃力。且贾府人口众多,内外几重管事。自己一家虽因在贾母跟前侍奉,略得些脸面,到底不如别人滋润丰足。如今倘若果然领了差事到南京去,名头上是看房子,那边一无家主,二无杂人,举止行动自在不说,凡事都能有七八分算话作主。又是忠诚世仆才有的体面,里子面子都是足的。唯一可虑者,父母兄弟都往南去,只留自己一个在这边,不免孤独无靠。然而听见这边王熙凤先把这话说起来,赶忙说道:“这都是奶奶抬举我家,哪里担得起一个‘累’字?叫奶奶过意不去,倒是我先不懂事了。”说着又蹲身告罪。

    贾母见她两个对答,笑道:“凤丫头这话倒有些道理。一家子只留一个鸳鸯,也太孤独无靠些了。”

    凤姐笑道:“这个好办。我记得金彩有三个儿子,长的金文翔二十三岁,前年成的亲;下面两个小的也十二、三岁。这番就叫鸳鸯她爹娘带了两个小兄弟去,他哥哥嫂子还留在这边,兄妹之间就有照应了。”

    贾母点头,道:“这样好。只是这金文翔现今是个什么职司?要能时时进来回话的才好。”

    凤姐忙道:“上个月这边买办上的姚盛给派到庄子上去了,还没补人上来。不如就叫金文翔顶他的差。”

    贾母说好,又问:“他媳妇现在哪里当差?”

    凤姐想了一想,笑道:“在大太太那边看后院几个的浆洗。她原先是老姨奶奶跟前使唤的人,前年放出来,配了鸳鸯她哥哥,又安排了这个差事。”

    贾母就点一点头,说:“我这边浆洗上的几个婆子也有年纪了。你跟大太太说,把她调过来,放在我这里。她那边倒该派个更老成的去。”

    鸳鸯听了,一发欢喜感激,到贾母跟前跪下叩谢恩典。贾母忙笑着叫起,指着凤姐说:“你只管谢她——都是她一句话说起来的事。”

    鸳鸯又忙谢了凤姐。凤姐扶起来,笑道:“谢什么。都是孝敬老太太。”

    又说笑两句,鸳鸯亲手奉了茶给贾母并凤姐。贾母这才问凤姐道:“你林妹妹送了信来,还说什么话?”

    凤姐道:“说了林姑父那边舅老太太的饮食喜好。口味偏清淡,不惯重口,不食辣,倒爱喝一口酸汤。我已经吩咐厨房预备整治了,等下就有菜单子送过来,还要劳老祖宗再掌一掌眼。”

    贾母笑道:“你妹妹是个心细的,跟你又好,才特意来告诉你。”想了一想,又说:“南边的人多喜欢吃糟味,记着备上,好下酒。”凤姐应了。

    贾母又问会客处所,陈设布置之类。凤姐一一说了,种种料想周到,行事体面,听得贾母满心喜悦,十分称赞。凤姐道:“幸而老祖宗点头。昨儿家里讲起来,二爷还说我太巴结。平时几位舅太太家来,哪里有这个阵仗,也不怕别人打眼?意思是照着往常的比例来。但是我想头一条林姑父就是稀客贵客,老爷那里最看重的;章家舅老太太更是第一次到我们家来,自然比别家不同。果然方才林妹妹送信来,信上说那边也十分郑重。舅老太太更亲自问了林妹妹,好给咱们家几位姑娘预备见面礼。”

    贾母听说,顿时吃了一惊,道:“这话果真?”急问凤姐林黛玉到底如何说。凤姐就把袖来的信呈上。贾母仔细看了,再三点头,道:“再想不到她竟如此重情。”就叫鸳鸯,吩咐:“开箱子把前头八锦阁新打的头面拿三套出来,再拿那两副赤金八宝镯子和一对刻绞丝纹的羊脂玉镯子来。”

    一时就将东西拿来,凤姐忙帮着一件件奉到贾母跟前:头面乃是一样掐丝点翠蓝琉璃珠的,一样赤金红宝米粒珍珠的,一样金银丝编五彩珍珠玉石的,每样都是分心、挑心、花钿、满冠并一对掩鬓、一支大凤簪、一支草虫小簪、两对小插、一副耳坠、一副手镯的一整套。凤姐一边看,一边叹,道:“我可是开了眼了,竟不知道老祖宗藏了这许多宝贝!”

    贾母骂道:“当面扯谎——上次八锦阁的人不是你自家个儿亲自带进来的?这么会子工夫就倒给忘了?现发付出去多少样首饰,有项圈之类不光鲜的叫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