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第三世-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王要杀我爹爹,就先杀了我。”那俏丽可爱的小丫头出于恐慌,浑身都在微微哆嗦,但此时不知哪来的勇气,居然忘记了恐惧,迈步上前,挡在了他父亲的面前。
窦建德愤怒的刀刃发出龙吟虎啸般的异声,在她眼中无限扩大,刀锋虽还未到,但这股气势让她的小脸剧痛难当。
“小丫头,你不怕死?”
窦建德是一员虎将,早已到了收发自如的地步,锋利的刀刃停在了小丫头的眼前。
小丫头愣是忍着恐惧之心,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窦建德,脆声道:“我爹是好人,夏王凭什么要杀我爹?”
小丫头的倔劲,让窦建德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窦线娘,心头顿时一软,沉声道:“你爹背叛了我,怎么是好人?”
“我爹爹是好人,是好官,他没有贪污一点粮食,我娘和大哥、二哥都是饿死的。”说到逝去的亲人,一颗颗豆大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从小丫头俏丽的小脸上滚滚而落。
窦建德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小丫头的话如同一记重锤,将他心中的骄傲击得支离破碎,片片四散。他胸膛剧烈的起伏着,最后还刀归鞘,他翻身上马,大声道:“我们走。”
士兵都愣了,一人结结巴巴问:“那他们怎么办?”
“是我窦建德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好日子,也是我对不住他们,由他们去吧!”窦建德猛抽战马,向东边奔驰而去,士兵们纷纷上马追去。
饥民们恍若做梦一般,夏王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郑仁基抱着差点失去的最后一个亲人,万分珍惜!热血劲头过后的小丫头这才知道害怕,缩在父亲怀里簌簌发抖。
“夏王待人宽厚,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好人。”几名老人走到郑仁基身边,将他们父亲搀扶了起来。
“夏王本来有雄霸北方的机会,可惜他遇到了更强大的秦王。”郑仁基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中原强者林立,他想在夹缝之中的成就大业,难如登天。”
这时,有人大喊道:“船!有船来了。”
众人调头向黄河望去,只见五艘民船缓缓地向南岸驶来,几万名百姓看到了生的希望,欢呼着向河边奔跑而去。
“大势所趋!如之奈何?”郑仁基回望河南大地一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婉儿,咱们也走吧。”
话音未落,便牵起了女儿的小手,快步向河边走去,渐渐消失在了苍茫灰暗的夕阳之下。
……
(恳请兄弟们支持正版……有月票、推荐票的兄弟来几张安慰安慰,推荐票、收藏也好啊!万分感谢了!!)
顶点
………………………………
第272章:在其位谋其政
渤海郡滳河县,凯旋之师已经尽数下船,黄昏下,能够看到缕缕炊烟在黄河北岸上空飘荡。
在一处大帐篷之中,杨侗和房玄龄、杜如晦、张镇周等出征文武也已经从魏征高雅贤等人了解到了这一场席卷全国的大旱灾。以往旱灾到来之时,并州、雍北都会成为重灾区,每次旱灾来临,这些地方总会有不少人饿死,不过今年倒是出现了改观。
随着以工代赈盛行天下,以及源源不绝的战俘、奴隶的补充,大隋全境的基础设施得到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水利设施从来都是夺取新地盘后,第一步建设的重点,完善的水利网络,能够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再加上大隋本钱雄厚,根本不会有缺粮之危险。
听完魏征简单汇报,杨侗也便放下心来。之后才介绍起了远征高句丽之战。
众人听说大隋水陆大军肆虐高句丽大军,还端了高句丽老巢,最后夺回汉朝故土,为胜利归来的大军兴奋鼓掌,待听说以房玄龄的名字命名一城后,更是兴奋、羡慕,不管文武,都恨不能为大隋打下一城,以使自己名扬域外。
杨侗之所以用房玄龄的名字命名‘玄龄城’,实际是想不出好名字,又见‘玄龄’二字不错,这才机灵一动、突发其想,却想不到会有这样效果,现如今连老魏都眼红了,由此可见,古人好名之说决非空穴来风,索性把开疆拓境百里,即以主将之名命名一城的决定说了出来,大家更加兴奋了。
“殿下,如今我们已经占领了高句丽五分之四的国土,高句丽大军便如瓮中之鳖,只要杀掉高氏和渊氏,高句丽必然群龙无首,正是我大隋歼灭高句丽的大好时机啊。”高雅贤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杀了高建武为首的高氏、渊太祚为首的渊氏,高句丽的世家门阀和百姓也不会认可我们,说到底,这高句丽立国的时间实在太久了,他们对于国家的认同度已经深到骨髓里了,没有得到民心,我们稳不住那一块土地,天天有人谋反的话,军队只会被拖垮、拖死。所以吞并高句丽的良方不是鲸吞,而是蚕食,我们要做的是一步步摧毁高氏和高句丽在民间的声望,水到自然渠成。”杨侗看着众人的表情,笑着安慰道:“放心吧,将来我们会有更大的地盘的,不必在乎那穷不拉叽的鬼地方。”
罗士信和牛进达相视一眼,前者说道:“殿下对高句丽自有谋划,就不说了……”
杨侗会意一笑,道:“你二人是想打回老家吧?”
被杨侗说中了心事,两人同时点了点头,罗士信接着说道:“现在青州百姓大半已经逃了出来,窦建德军队的士气可想而知。卑职只须三万大军,一个月内便可夺取青州四郡。”
杨侗笑着说道:“隋五军是天下之间最精锐的将士,我只要两万人,十天内就可横扫青州四郡。”
罗士信脸色通红,“我的建议错了吗?”
杨侗收回了戏言:“窦建德在冀州失败以后,如果去了巴蜀,或许还有立足之地,但他错就错在选择北有我大隋、西有李密、南有杜伏威的青州,他谁也不敢打,甚至连仗大自己都不敢,因为只要他做大,就会引起其他诸侯的侧目。青州是今年旱情的重灾区,即使有雨,也已错过了耕种的农时,所以窦建德不仅失去争霸天下的资格,连生存都难,我们只要拿粮食为饵,便能令他的军队不战而溃,拿下青州四郡更是顺理成章。”
“但我们如果拿了青州,大隋就和李密接壤了,他会因为我们带来的威胁而中断南向发展的战略,这样一来,天下会进入一个平稳的时期,我们一旦动了李密的话,李渊和王世充极有可能趁机发难,这样的局面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我们缓上一段时间,李密在感受不到威胁的情况下,就会放心南下。”
“南方的李子通、沈法兴、林士弘已经向李密称臣了。所以李密的目标只能是杜伏威和萧铣,而杜伏威有淮河之险,李密又没有水军,于是占据荆扬的萧铣理所当然的成为他的首选目标,荆州北部的朱粲被李密、王世充、萧铣、李渊四面包抄,却偏偏是李密不得不动手的战略要地,一旦李密动了他,则就会触犯王世充、萧铣和李渊的利益,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诸侯混战,这才是我想要的天下格局。”
罗士信惭愧道:“我目光短浅,险些坏了殿下大计。”
杨侗笑着摇头道:“你不是目光短浅,你这是‘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你要是和我易地而处,也会考虑到这些问题。现在青州百姓大都逃到我大隋来了,以后我们还会派细作进入青州鼓动百姓来投,争取将青州八九成人口引到大隋,没有了人口和军粮窦建德怎么办?在不敢招惹我们的情况下,只能继续和李密斗。”
房玄龄点头道:“殿下所虑果然周全。”
“殿下,青州民风彪悍、善水者甚多,末将想从灾民中招募三万水军。”早在班师途中,张镇周已经得到扩建水军的命令。
“行!”杨侗想了一想,道:“灾民素质良莠不齐,你先招募六万人,然后把这六万人和他们的家眷,就地安置到渤海郡。训练一个月后,选出三万精锐!不合格者全部为民。”
“喏!”张镇周和高雅贤应命下来。
“启禀殿下!”这时,一名小吏从远方快步跑了过来,大声道:“对岸的齐郡阿祝县令带着一县百姓来投!”
众人听到此言,全都愣住了,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啊!
杨侗好奇道:“一个县的百姓全部都来了?”
“正是!”这名小吏眼中闪着一丝兴奋,讪笑道:“如今天色将暗,而阿祝县百姓多达三万余人,我们的船只严重不足。殿下您能不能动用战船帮忙一下?”
“能!怎么不能?”杨侗笑着向张镇周道:“张将军,让水军兄弟辛苦一下,把对岸的百姓接过来,再从货船之中卸下三十万石粮食。对了,这个阿祝县令能把整个县的百姓拐了来,堪称是奇人一个,我对这个人有点兴趣,把他请过来聊聊。”
“喏!”张镇周应命而去。
“老牛、尉迟、程咬金、黄君汉,你四人各带一万大军,搭建一座五万人营盘,用以分散灾民。这不是行军打仗,防御措施就没必要了。”
“喏。”
。。。。。
当郑仁基父子搭乘高大、雄壮五牙船抵达对岸,登上陆地之后,一名似乎久等的青年士兵快步迎接,躬身施礼道:“尊驾可是阿祝县令?”
郑仁基还礼道:“在下郑仁基,正是阿祝县令。”
“我爹爹登上大隋的船只,就不是阿祝县令了;现在只是一个平民百姓。”一旁小丫头脆生生的说道。
士兵一怔之后,笑着向郑仁基说道:“我是大隋水军校尉江涛,奉秦王殿下之令在此等候郑先生。”
郑仁基见他不过二十岁模样,虽是军人,却知书达理,应对从容,不由生起了几分好感:“多谢了。”
就在这时候,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好奇的问道:“秦王殿下不是远征高句丽了么?怎么会在这里?又为何要见我爹爹?”
“仗打赢了,当然要回来了!”江涛指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货船,自豪的说道:“一共六百三十艘货船和船上的物品,都是源自高建武王宫里的战利品,若非殿下仁慈,准许他投降,高句丽将不复存在。另外还有七十多万高句丽人也是我们的战利品,他们将会通过陆路进入大隋,成为我大隋的奴隶。”
“好,好!”郑仁基激动的连说了两个好字,道:“此乃是我汉家盛事,一战洗清了之前的一切耻辱。”
“郑先生,请!”江涛微笑道。
“请!”
郑仁基父女跟着洪涛走向远处的一处大帐。
小丫头好奇道:“江将军,我听说高句丽人很凶,能不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打高句丽的?”
“这不是什么秘密,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天下,当然可以说了!”江涛微笑道:“两个月前,水陆大军抵达旅顺郡丹凤城,高句丽五千士卒前来邀战,殿下没有休息就亲率五千玄甲军将之歼灭,又有一万五千人来援,殿下又全歼之;当天晚上我军分兵两路,张镇周将军统帅水军顺海南下,在第二天清晨与高句丽水军决战于浿水,成功歼敌主力一万;差不多同一时间,殿下统帅的三万大军,和高句丽莫离支渊太祚的七万大军决战于丹凤城外,斩敌四万余众,并击毙渊太祚的三个儿子……随后大军南下,汇合水军,一战而定平壤…”
“当天晚上,北路军主帅房尚书计诱敌军出城,顺势打下了渊太祚、乙支文德坐镇的诛汉城……”江涛把战况大致的说了一遍。
“你们好厉害。”小丫头崇拜道。
“这都是殿下英明神武、知人善用!”江涛笑道。
郑仁基心中感概万分,窦建德还在为生存而苦恼的时候,再次辉煌的大隋却以强大的契丹、奚族、突厥、高句丽为垫脚石,不断的扬威域外,窦建德怎么能比?又怎么斗得过这支百战百胜、兵威赫赫的雄师?
坚持着必输之局,又有何意义?
这,或许就是枭雄之志吧!自己是不理解、也不赞同的,只希望待人宽厚的窦建德及早醒悟,那才是天下之幸、百姓之福。
顶点
………………………………
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
对于郑仁基,杨侗没有什么印象,倒是这个俏丽可爱的郑丽琬尤为深刻,她在《贞观长歌》里有着浓重的戏份,人物非常出彩,便专门搜索了她的资料!然后,又有了新的印象。
记得是李世民登基不久,贤惠的长孙皇后便给李世民找小老婆,长孙皇后听说郑丽琬“容色绝姝,当时莫及”,就想把她找去给李世民当妃子。不过郑丽琬已有婚约在身,魏征以为是李世民搞的鬼,怒而斥责,这桩婚事自然也就玩完了。
现在李世民的杨妃没了、阴德妃没了,长孙贤后也成了长孙贤妃,这个郑丽琬怕是也不会和李世民有交集了。
当杨侗知道郑仁基在窦建德那边的事迹后,也没有为难他们,并肯定了郑仁基拳拳爱民之心。只不过杨侗不认识郑仁基,不代表房玄龄不认识,并极力向主管刑部的魏征推荐起来…原来郑仁基还是一个精通法学的专才…
而刑部共有四司,分别是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其中!
刑部郎中、员外郎,掌律法,按覆大理及天下奏谳,为尚书、侍郎之贰。刑部主事四人,刑部令史十九人,书令史三十八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
都官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俘隶簿录,给衣粮医药,而理其诉免。都官主事二人,都官令史九人,书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
比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句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公廨、勋赐、赃赎、徒役课程、逋欠之物,及军资、械器、和籴、屯收所入。比部主事四人,比部令史十四人,书令史二十七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
司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门关出入之籍及阑遗之物。司门主事二人,司门令史六人,书令史十三人,掌固四人。
房玄龄难得推荐人才,他对上眼的人必有过人之处。既然精通律法,自然要人尽其才,于是乎,刚刚从窦建德那里过来的郑仁基摇身一变,稀里糊涂的成了大隋的刑部郎中。他全程都没说上几句话,全由俏丽可爱的郑丽琬一手包办,这让杨侗等人都看得十分有趣。
休息一晚,船队继续前行,满载粮食物资的货船全部留在黎阳仓卸载,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从辽东、幽州、冀州征收购买来的粮食都集中于此,杨广时期的黎阳仓粮食会由永济渠或黄河转运往洛阳、大兴。到了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又把江淮运来粮米先储存在此,然后运往涿郡、辽东,这也是河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大粮仓,原本只能存粮数百万石,但经过姜行本扩建之后,其容量远远高于天下第一仓之称的洛口仓,容纳四千万石都不成问题。
当年从洛口仓、含嘉仓搬来的粮食全部囤积于此,哪怕后来战争连连、出陈纳新,但黎阳仓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满仓状态。
黎阳仓巨大的容量、科学合理的设计、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都是放置粮食的最佳场所,粮食囤积几年都不会变质。
在河内郡还有一个河阳仓,它位于黄河北岸,处于黄河与济水汇合地带的河阳县温城,规模比洛口仓和黎阳仓小,却也能够储粮千万石,与洛口仓斜立于黄河两岸,储藏并州和来自江淮的粮食,每当关中缺粮,率先动用的便是河阳仓。不过总有风水轮流转的时候,李渊第一次赎回十万并州老弱病残的四百万粮食便是陈放在此。之后用劣钱购买到的粮食也都放在这里,如今依然是满满当当的一大仓。
另外还有千万石的涿郡仓,五百万石晋阳宫仓城和恒山仓、双辽郡怀远仓,各郡各县又设有官仓…得益于连年的丰收,这些都是满的!
灾旱、水灾什么天灾只管放马过来,杨侗全都不怕。
这正应了伟人说的“手中有粮心就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现如今杨侗有了这些粮食为底,就不怕百姓被饿死,心头有底了,然后才能不慌不忙的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数天后,卸完货的船队由来整再向辽东进发,这一回更是动用大隋官有的全部货船,准备运回缴自高句丽的第二批粮食和军备,之后才把几十万高句丽人运来分配安置。
牛进达带一万多名精锐护送李秀宁和奇珍异宝、黄金白银、铜锭铁锭先回邺城,其余几万精锐留在渤海郡,协助官员疏散灾民,强制解决卫生问题,照着难民营眼前这样子,若不解决卫生条件,非要出大事不可。
杨侗则是等到货船卸完所有粮食和武备,才和罗士信、程咬金率领五十名玄甲军返回邺城。
汲郡与邺城所在的魏郡相邻不远,小舞也还没到预产期,倒也没有着急回去,一边悠哉悠哉观看沿途灾情,一边暗查吏治民生,总体上让杨侗满意,虽说河流、水渠的水位下降了很多,但汲郡的田地并没有出现一片枯黄的景象,百姓都在田间地头努力自救,他们忧愁之色浮现于形,却也没有绝望的表情,这让杨侗放心不少。
第二天傍晚,一行人到了汲郡汤阴县境内,走在平坦官道上,暮色苍茫的大地上起了一层薄薄灰雾,使周围景色若隐若现。
两边是只有浅浅一层水的稻田,远处是一片黑影,看不出是森林还是村庄,没见有灯光应是森林。
众人又走几里,残阳终于不见了,众人在四周找上一圈,发现远处火光点点,那里应该是一座村落,杨侗说道:“去村里过夜吧!”
众人加快马速,沿着约有一米的平直村路向村子奔去,不多时,一个规模不小的村庄出现在了眼前,从灯光看,是一个满五百户的满编村庄。
不等众人靠近,十几条田园犬从村子里窜了出来,远远的冲着大家狂叫。
“真想吃狗肉!”程咬金伸出舌头舔了舔嘴。
杨侗森然道:“信不信我把你剁去喂狗?”
“信信信!”程咬金讪讪一笑。
老实说,杨侗一点都不喜欢程咬金这个人,哪怕他再有名也是不喜欢。
吃,霸王餐。
财,贪小便宜、克扣军饷。
酒,醉后恃强凌弱,K人是常有的事儿
赌,赌品不好,以欠账赖账为荣
色,他玩的是‘白日’,意思是说把人家小姑娘蹂躏一顿过后,趁着对方迷迷糊糊,他裤子一提,立马闪人。
吹牛逼、说大话、撒谎、骗同僚眼睛都不眨一下。
程咬金唯一的优点,就是能打!但杨侗麾下,并不缺少能打的将军,而且能打又如何?一阵大弩打射过去,看你死还是不死?
这样一个百毒俱全的人,杨侗没办法喜欢得起来。
早知程咬金这么恶心,打死他杨侗都不会赎来,甚至不止一次有着退货的念头!如果李密开出合理的价码,他二话不说就会送回去,不说赚一笔了,哪怕收回本钱他就卖掉,可狗儿的李密,没来提货。
可大家偏偏都喜欢他,连李秀宁这样一个大家闺秀都说程咬金有趣好玩,他的媳妇居然是清河崔氏的嫡系五姓女,人长得相当漂亮,更毁三观的还是哭着闹着、与家庭绝交倒追着来的那一种,真是奇了怪了。
杨侗很是百思不得其解。勉强说得过去的解释,就是古人和现代人的三观不同。
对于这样一个人,该赏还是得赏,该罚还是罚!
至于说要干掉程咬金的想法,杨侗还真没想过!
实际上,程咬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很多时候都扮成了‘小丑’式的人物,可为毛就得不到杨侗的‘欢心’呢?后来,他觉得自己境界不足,下一回就更丑了!可换来的却是更大一通火气!好吧,我老程回去再修练……于是乎,程咬金恶心领导的修为越高,领导越是厌恶。大方向不对,南辕北辙再所难免!
这时,从村子里走了三十多人,手中拿着削尖成枪的木棍,他们看见一群骑兵到来,仅只犹豫了一下,便摆出非常合理的防御阵式。
为首的是一名老者,从天色余光中,依稀看出他须发皆白,背也有些佝偻。
“军爷,这是打哪里来?”
程咬金刚要扯开嗓子大嚷,杨侗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下马上前道:“我们从渤海郡办事归来,准备返回邺城,如今天色已晚,想在贵村借宿一晚,我们合理给钱。”
老人将灯笼照了杨侗一下,见他确实是官兵,便点了点头,道:“不过是给个住处而已,身在外面谁都遇到过麻烦,军爷是大隋百姓的守护神,收你们的钱会遭报应的。”
“阿公,等等!”
一名断臂男子正匆匆而来。
“村长!”
“村长!”
村中青年纷纷叫着,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看得出来此人在村里很有威望。
这名男子也一一礼貌的回应。
“戒备!”独臂男子看了杨侗他们一眼,目光为之一缩,从这些人身上,他感受到了浓浓的煞气,这种气势他很熟悉,这是从刀山血海中淬炼出来的气势,普通军人根本不会具备,这种气势也让他警惕了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