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第三世-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断的钱粮。而这,还是保守的估计。”
“关陇权贵好强!”杨侗说到这话,也被吓到了,难怪大隋文武二帝孜孜不倦的要和关陇斗,这实力太惊人了。
“关陇贵族经过西魏、北周、大隋三朝的大发展,实力确实大得无法想象。”韦云起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关中是李渊为首的关陇贵族的核心之地,我军大举攻伐,为了守住自己的核心利益,这些人必然会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以我军的兵力和实力,若是正面作战的话,自然能够取得胜利,但估计也是惨胜,最终得利的将是中原的王世充、李密等人。”
“这么说,这一仗胜负泰半了!”杨侗眉头皱得更深了。
韦云起笑道:“殿下多虑了,我军胜算其实在七八成以上。”
“何以见得?”
“五六十万青壮看似强大,实则是关陇贵族的家奴,不是正规军,战力跟翟让时期的瓦岗差不多,对我军的威胁不大,这是其一;其二、五六十万人,分布在关中各郡,如果我们迅速夺下关中的一两个郡,拿下关陇贵族的一些大庄园,他们就集中不起来了;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家奴一日为奴,终生为奴、世代为奴。而奴籍是最贱的人群,他们的命运和前程都在主家手中。他们的命是主家的命,子孙后代的命还是主家的,按照旧律,主家可以随意处死奴仆,而他们只需给予其家人赔偿一些损失即可,根本不用承担律法责任。换而言之,家仆奴役就是主家的财产,与牲口并无二致…在过去,奴仆只有脱离奴籍,成为了平民才能用得上‘顶门立户、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这样的词汇……以前平民为了躲避税收、兵役、徭役,自愿在世家大族门下当奴隶,宁愿接受各世家大族的盘剥,这才产生了数目庞大的不在官籍之中的奴隶群体,而世家大族藏匿人口,将本应是国家应得的税收和徭役侵吞为己有,以此数代累积,渐渐发达。而我大隋的税制是根据丰歉向田地要税,再没其他苛捐杂税,这对奴隶群体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因为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不愿世代为奴。而且,我大隋又有公平公正义务教育、科举制,这些都是奴仆群体向往、梦想的政策。只要我军击毙恶首,并承诺均分田地,给予他们官籍,苦唐久已的奴隶群体不但不会反抗,还会大加拥护。因此,关中那数目庞大的奴隶群体对我军不仅没太大威胁,或是会成为我军的臂助。”说到最后,韦云起已经是一脸的崇敬,诸多诸侯只考虑世家大族,只重用世家子弟,杨侗反其道而行,以种种利民、亲民政策,获得了构建成国家根本的低层百姓之心,这些百姓一旦暴发出积压数百年的怒火,世家大族根本就是螳臂当车。
“哈哈!”杨侗忧心尽去,大笑着说道:“开门喜迎隋秦王,秦王来了不抢粮,打土豪均分田地,农奴翻身把歌唱。”凌敬眼睛一亮,道:“可以让细作这口号传入关中。”
杨侗笑着点头:“正有此意,凌尚书运作运作。”
前两句,导致明朝被李自成玩死,不过李自成的‘不纳粮’也为后来政策带来了麻烦,毕竟,一个朝廷需要正常运转,不收是不行的,但若收了,就会留下出尔反尔的诟病,大失民心,所以杨侗改了一个字,威力虽然减少了很多,但还有后两句啊。后面这两句,让伟人们创下了赫赫大国,如今现在合二为一,杨侗不信吸引不了关中百姓和庞大的奴隶群体。
“喏!”凌敬行了一礼,匆匆而去。
“大约是暂时解决掉一个天大麻烦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敌人,只是李渊的三十五万大军,甚至还会更少,是吧?”杨侗问向了韦云起。
“正是!”韦云起笑着说道:“如今唐军主力在雍凉一带,所以卑职建议分为三部来打,雍凉一带让李靖将军来打,统帅雍北大军和会宁奴隶,集中绝对优势力量,负责消灭大震关外的唐军主力;以弘化郡守裴行俨为中路军统帅,攻入北地郡,拖住关中唐军即是大功;同时让延安郡守苏定方以雷霆之势进入冯翊郡,拿下蒲津关,引河东军进入关中;东路军则是从河东出兵,横渡黄河天险。一旦蒲津关失守,关中震动,李渊必然调李世民回援,若是李世民所部于途中被歼灭,长安不攻自破!”
杨侗听完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韦云起这种多路牵制敌军的战法,都是以优势力量取胜,极尽可能的减少自己军队伤亡,这是他很欣赏的战法。
“韦尚书所言即使,李都督这一路的任务最重,可以让秦琼将军、程咬金将军、谢映登将军帮助一下,他们皆是万夫不挡的勇将,必然会有奇效,最好能生擒斩杀一些唐军主将。”房玄龄接口道。
“好,就这么办。立刻向叔宝传鹰信,让他带上三万突厥兵助战。”
“诺!”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杨侗问道,以李唐目前的实力,绝不是他的对手,但得到关陇权贵全力支持的李渊根基太雄厚了,完全就是开了一个金手指,你要是打不死他,哪怕残了,他也很快就能飞得起来。只有把他轰出了关中,他才失去再度崛起的机会,这是此战的意义。
“没有了!”
众人均是摇头。
“工部打造的攻城器械和强弩呢?药师有没有?”杨侗想了一想,又问道。
姜行本笑道:“年初定下打关中的战略后,大量器械已经秘密运抵,绝不会拖住大军后腿。”
“好!”杨侗站了起来,道:“大军今晚出发,朝中的大小事情就拜托大家了。”
“此乃份内之事,望殿下凯旋归来!”
杨侗让韦云起代为安排,自己则奔向后宫,只看到小舞和无垢、天姬俱在安慰着呕吐得眼泪汪汪的李秀宁,周围宫女拿着净瓶和毛巾,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宁儿的反应怎么这般严重?”杨侗皱眉问道。
“殿下不用担心,这是孕妇正常反应,丽妃只需吃些稀粥和清淡食物就好,等过几个月,这种反应就会消失的!”一名老大夫劝慰道。
“小舞和无垢、天姬他们不是这样的!”杨侗心疼的看着李秀宁。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反应也不一样。”老大夫耐心解答。
杨侗点了点头,看着差不多已经吐干净的李秀宁,柔声道:“宁儿,好点没?”
“夫君,我没事的!不用太过担心。”李秀宁脸上勉强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四位娘娘的身边必须随时有人守候,一旦有问题,立马通知御医!太医署每天十二时辰内必须有人,做到随叫随到。”
“殿下尽管放心,自王妃有孕,太医署一直如此。”老大夫笑着说道。
“好!”杨侗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四个老婆,都不知从何开口了!小舞临盆的日子不远,另外两个前后也就差上一两个月!而李秀宁更不知该怎么说了,她现在反应这么大,总不能跟她说:我要去灭了你娘家吧?
他最后只能说道:“西北搞出了,需要我去处理。”
“这!”
四个老婆一下子全部盯向了杨侗。
小舞万分不舍,却还是说道:“夫君这此出征,要去多久?”
“三个月内解决战斗!正好赶上小宝贝出生!等打完这一仗,我老老实实的呆在邺城,陪着你们生孩子!”杨侗信心十足的说道。
小舞嗔道:“年年过年都这么说,可每年过不了几天,就会出征。”
“所以啊!为了以后可以安心陪老婆,我要尽快结束这该死的乱世!”
看着杨侗莫名涌现的昂扬战意,小舞、无垢、天姬和秀宁相对苦笑。
顶点
………………………………
第280章:起兵伐隋
数天后,弘化郡合水县城隋军大营,一身戎装、腰悬佩服的秦琼抱拳大声道:“末将参见大都督。”
“叔宝请坐!”主位上的李靖笑着点头,道:“带来了多少人?”
“三万精骑,不敢说比得上我大隋精锐,但绝对是一等一的精锐。”秦琼信心十足的回答,训练精兵的方法,大将们人手一套,秦琼为了这一天,在白城一边治理地方、关注关中,一边学习兵法、训练精兵,成效斐然。
“哈哈,好!”李靖高兴的说道。
“谢都督!”秦琼先朝裴行俨、苏定方、薛万备等将拱手示意,这才就坐。
“邺城传来殿下信鹰,同意发动关中之战!”李靖说到这里,望着帐内众将,严肃道:“殿下任命我为西路军主帅,负责歼灭李世民的十万大军,以及在天水以外的十五万屯田军,并夺下凉州数郡,彻底斩断李唐伸向凉州的爪子;裴行俨,你的任务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上郡,牵制关中唐军;苏定方,你的任务则是南下冯翊郡,拿下韩城县和龙门关,为河东军占据桥头堡,若是殿下成功渡过蒲津关,那你则顺势南下会师。千万要记住,这是你二人的主要任务,完成了这任务,才考虑其他。等到殿下率领大军从河东而来,你们协助着打入京兆!”
“喏!”裴行俨和苏定方目光一亮,兴奋的舔了舔嘴唇,这是要发起一场大战的节奏啊!
“叔宝,你的任务平凉郡守王伏宝拿下安定和天水,然后发挥骑兵优势,斩断李世民与关中的联系。”
“喏!”
“我统率八万主力,与会宁郡守薛万均的十万矿奴,攻克金城与枹罕郡后,硬撼李世民的大营!”
老实说,这是大隋的一惯战法,就是以绝对的精锐力量对敌人进行实力上的碾压。体现不出统帅的军事才华,但反过来说,如果自己有碾压一切的实力,谁会绞尽脑汁、心惊胆颤的算计对手呢?
……
“真是个多事之年啊!僚人又作乱了。”
长安太极宫,甘露殿内。
李渊摇头叹了口气,揉了揉发疼的脑门,扔下了手中的一份奏疏,这是来自巴蜀的奏疏,说是僚人破了泸州城后,把粮食轰抢而散,给当地留下一片狼籍。
“自我大唐立国以来,巴蜀僚人此起彼伏,他们不停叛乱,不停的破坏各地经济农作,给整个国家带来极大的动荡。攘外必先安内,若不能将僚人彻底制服,将来东征之时必是心腹之患!尤其是眉山一带的山僚,必须狠狠打击!”陈叔达说道。
僚人,不是一族或是一地少数民数,而是唐朝对是居住山野、尚未开化的少数民族的统称。这其中,叛乱次数最多的便是蜀地僚人。
萧瑀说道:“说得容易,可这僚人世居于僻壤山岭之中,所住之处多为深山老林,根本不利大军围剿。而大军开拔便需要耗费大量钱粮,若是战事持久,国力靡费无数。可若是军队少了,不仅拿骁勇善战的僚人没办法,反而被他们借山林地利之便杀得全军覆没,真是令人头疼!”
自古以来,剿匪都是苦差事。
军队去多了,人家往山里一躲,你连鬼影子都找不着!僵持下去,大量的粮饷的消耗让国家财政苦不堪言。可去的军队少了,人家便跟你打,一不小心就被匪寇吃个干净。
李建成说道:“此次泸州僚人叛乱,虽然势大,但毕竟是疥癣之疾,有虢国公张士贵在,祸害应该不大。只是清剿起来耗费时日而已。可隋军最近却蠢蠢欲动,隐然有出兵寇边之意,却不得不防。”
李渊面色亦是一忧,他本来以为只要高句丽把杨侗拖入战争泥淖,从而让自己得到休生养息的时间,只要三年,不,只要一年,自己可以将如今的地盘区域打造成铁桶一块,到时候对隋朝采取守势,完全可以横扫中原诸侯。只可惜高句丽太弱了,并未给他争取到不受外部干扰苦练内功的时间,而隋军的战力在此役中的表现,也再一次令天下瞩目,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在高句丽本土歼敌二十万,攻破平壤,最终逼得高句丽割地求饶,这强悍的战斗着实是骇人听闻。这样一支魔鬼般的军队已经隐隐有攻打关中之势,若是挟大胜之师西来,关中守得住吗?一旦失守,李唐又将何去何从?
众人都沉默了,大唐可谓命运多舛,时局什么时候才能平静下来?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
“朕想知道隋朝会不会来打关中,大家畅所欲言?”李渊阴沉着脸,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又说道:“如果隋军攻来,大唐军队能不能守得住关中?”
刘文静出列道:“如果说中原群雄是狼,那么杨侗则是虎,一旦他南渡,中原诸侯必将群起攻之。也因此,杨侗对青州能拿而不拿,可见他并不想过早陷入中原诸侯的混战之中。如今高句丽和突厥对隋朝再无威慑之力,而我大唐却牵制了他十多万的军事力量,长期的对峙也让他耗资无数,若是拿下关中和凉州,他只需用少量军力坐镇潼关、武关、散关和黄河北岸,即可高枕无忧的坐看各方诸侯打得两败俱伤。臣以为内无内忧、外无外患的杨侗,没理由不攻伐大唐。”
这时,旁边的萧瑀接口道:“臣赞成刘相之言,杨侗确实有可能对我大唐用兵。”
李渊眉头微微一皱,“爱卿何出此言?”
萧瑀微微一笑,拱手道:“从一些蛛丝马迹便可判断出杨侗从始至终都在针对大唐。比如,隋朝在自己治下推广炎黄通宝,再用从前各种劣钱从关中、巴蜀买走大量物资,从而使这两地物价暴涨,民怨沸腾,然后他趁机出兵袭击并州。”
萧瑀说的这话,是因为唐朝吃了深刻教训,杨侗让商人用作废的五铢钱买走关中大量物资,使长安货物短缺,物价暴涨,李唐夺到巴蜀以后,本想用巴蜀物资来稳关中物价,却发现,又被杨侗倾仓买走了,最后,李渊不得不求助关陇贵族才度过了难关,稳住了物价。
后来我大唐也找到铜矿,得到大量的铜锭,才开始发行属于唐朝自己的开元通宝,挽回货币上的劣势。
萧瑀接着说道:“如今隋朝又换了一要方式,那就大量书籍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关中,以此换回了关中的物资。希望引起物价上涨,从而令关中引发恐慌,然后顺势攻打关中。”
听到这里,李渊父子心知肚明的默默对望一眼,这书籍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入关中,实则是他们父子支持李元吉麾下的凌云商行,支持他们从大隋购书来卖,为的就是抵消关陇贵族的优势,不过换取的却不是萧瑀说的物资,而是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罢了,对朝廷根本没有影响,只不过萧瑀也是士族中的一员,自然对泛滥成灾的书籍深恶痛疾。
“再有一点,也就是刘相所说的。杨侗明明可以轻易灭掉窦建德,但他却没动手,很明显是想在隋魏之间留下缓冲。以此方式告诉李密,他杨侗还不想进军中原。这样分析下来,他的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关中。请圣上做好战争的准备。”
萧瑀的分析让李渊心中十分沉重,这其实也是他一直在担心的事情。如果隋军来犯,那么北地郡、上郡必将首当其冲,此二郡一旦失守,隋军的兵锋便会直指长安。唐朝不得不迁都,最后失去关中、凉州诸郡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种巨大的压力使李渊经常从梦中惊醒,但他却又不愿意主动去面对,更不愿提起此事。
今天刘文静和萧瑀使他不能自欺欺人,只能被迫着去面对危机。
李渊终于叹了口气,“说说你们的计划吧!”
刘文静早有腹案,连忙躬身道:“圣上,臣认为立即让屯田军归建,先发制人。只要我们拿下延安、弘化、平凉、会宁、灵武、盐川、朔方、雕阴八郡,再将隋军赶回朔方长城以北,那么整个雍州便是我大唐的疆域了,有了朔方长城在手,将完全改变我们被动的局面。整个局面会因此盘活了。”
但李渊念念不忘地却是并州,太原是李唐的起家之地,他做梦都要把它夺回来,打断了刘文静的阐述,问道:“那并州呢,你没有考虑吗?”
刘文静被李渊的野心惊吓到了,好半晌才苦笑着摇了摇头:“臣的意思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关北八郡,要实现这个目标,已是我军的极限了。至于并州还比较遥远,毕竟隋军的战力摆在那里,当他们反应过来,我军将陷入全面防御的地阶段。稳了这个局面,再联合中原诸侯对付隋朝也不迟。”
李渊道:“那也未必!”
他话音刚落,独孤整和窦威同时冷笑出声,这种异口同声的冷笑使众人心生寒意,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李渊心中略微不悦,但又想起了这两人是关陇贵族之首,自己还需要他们的支持,只能忍住了心头的火气。
“臣以为刘相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为大唐打开了困局,我们不应该去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李唐也没那个实力。”独孤整冷冷一笑,道:“并州如今已经是隋朝的核心利益,从杨侗表现出来的一惯强势,若是我们动了他的核心利益,他一定会拼死一战,他治有两千八百多万人口,几乎占到了天下一半,杨侗深得民心,要在治下募集几百万大军都弹指之间的事。加上受他控制的阿史那思摩,圣上以为李唐应付得了么?”
独孤整差点被李渊的无知、自大、狂妄气死。
“父皇,儿臣赞同刘相之说,隋朝不会因为我们的妥协而让步的”李建成适时的化解了李渊的尴尬。
李渊身子微微一震,缓缓道:“先将屯田军召回归建!至于如何出兵,让我再考虑考虑……”
实际上他被说服了,正如李建成说的那样,杨侗不会因为他李渊的惧怕会放过唐朝。与其处处被动,给逼得凄凄惨惨的迁都,倒不如先发制人,拿下整个雍州呢。
更重要的原因是,李唐长期的窝囊,已经让关陇贵族极度不满了,这从独孤整和窦威越来越不耐烦、不恭敬的态度极可看了出来。如果再没有一点作为,关陇贵族一定会抛弃唐朝,没有关陇贵族支持的唐朝结果会轰然崩塌,这是李渊承担不起的后果。李唐已经退无可退了,无论如何,不管结果如何,李渊都必须主动向隋朝发动一场大战。
想到这里,李渊终于下定决心,举李唐全国之兵夺取雍州全境……
顶点
………………………………
第281章:奇耻大辱
残阳似血,照映在大地之上,掩盖了地上的血色,却无法掩盖空气里弥漫而起的血腥气息,此时的化隆城下,尸横遍野。只听见轰隆隆的声音不时响起,二十几驾投石车对着城墙轮番的轰击。
整个化隆城已经被唐军包围得水泄不通,在中军大营之中,李世民望着城头上四处逃窜的‘梁军’,十分意外的对着身边的刘弘基说道:“我军打退了梁师都援军的六次偷袭,歼敌数千,依我之见,这化隆城中的兵力,也不足两万了,再加上梁师都援军溃败六次,城中守军竟然还不投降,我有些小看梁师都了。”
梁师都死得太干脆,梁军投降得得太干脆,李世民至今还不知道与他对打的是隋军。
刘弘基叹息道:“战场是最能磨砺战士意志的地方,在一次次决战中,梁军已经从乌合之众蜕变成百战老兵了,若是能得此万余名将士,对我大唐的作用不亚于三万大军。”
“城破之日,一定将之投降为我大唐所用。”李世民爱兵之心泛滥。
侯君集笑着说道:“殿下不必着急,再过一天,断绝粮草的梁军估计饿得都站不住稳了,届时梁军再强再硬也无济于事。”
刘弘基深以为然道:“当初宇文化及和李密决战于萧县,李密军占尽天和、地利、人和以及人数上的优势,还有精兵猛将尽出,并已经修筑好防御工事,而被骁果军的主帅宇文化及无能、内讧分裂、士气低落、将士肚子无粮。可结果在萧县一役中,兵多将广、身经百战、人杰遍布的瓦岗被打崩了,翟让也死了,李密身中流矢受伤,差点被活捉,嘿嘿,什么瓦岗寨英雄都不好使,最后得靠骁果军饿肚子,实在打不动了才没被彻底打崩。”
“骁果军做为杨广的王牌禁卫军,战斗力是惊人的,但是江都那一支,却在一年左右被消灭殆尽,实在是没遇到一个好统帅,让宇文化及这个愚蠢懦弱的人来领导骁果军,本身就预示了这支军队的未来,更不用说他们西归路上还有那么多敌人。而同样是骁果军,在杨侗手中纵横天下,扬威塞外,助他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哪怕卫玄、阴世师他们这一支,一样令我大唐吃了大亏,所以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之说,一点不假。”李世民双眼中闪过一丝浓浓的斗志,昂然道:“据说杨侗五千玄甲军出自骁果军,战斗却比骁果军强上数倍,自诩是天下第一军。有机会,我倒要拿我的赤甲军与比一比。”
“肯定赤甲军大胜玄甲军。”侯君集笑着说道。
“那也未必,要打过才知晓。”李世民嘴上说得谦虚,但神色间却充满了无限的自信和期待,看着城关上的‘梁军’,命令道:“继续给我轰击。”
“喏!”
命令下达,投石车再次发威。
“殿下,圣上来信。”这时,一名校尉驾马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