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抽出,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剑形优雅,流畅自然,细腻中蕴含凌厉,且锋芒中更带着煌煌大气。细而观之,剑刃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

    “此乃是七星龙渊剑!”杨侗抚摸着剑刃,缅怀道:“我还是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冠军将军的时候,皇祖父册封我为太尉、冀州牧、左右卫大将军、正一品冠军上将军!并且赐我天子双剑:湛泸镇军、七星龙渊慑政,若有不从者尽诛之!”

    说到这里,杨侗还剑归剑鞘,发出了一阵铿锵之声,向杨恭仁沉声道:“今日我将镇军慑政的‘七星龙渊天子剑’托付仆射,国内文武若有不服、不从者!诛之。”

    众人闻言,莫不震惊!

    惊的不是剑的本身,这名剑被杨广冠以‘天子剑’之名,杨侗终会收回,惊的是杨侗给予了杨恭仁‘镇军慑政’的生杀大权,这种极天之信任,纵观整个大隋王朝,也只有杨恭仁一人得享。

    “臣杨恭仁,决不负大将军厚爱!”

    古人极少自称自己的全名,只有在情绪到了一定的界线才会以全名自称。

    饶是以杨恭仁的沉稳,此时亦是神色激动不已,虽说杨侗每次出征,都虽他坐镇大后方,但如此正式还是第一次,而且杨侗在登基前夕如此郑重其事,意义更是不凡!

    这种重视、信任除了让他感激、激动、感恩,感受更多的则是沉甸甸的使命、责任!

    “以大隋王朝的名义传两道圣命!”杨侗深吸一口气,整个人忽然气势大变!

    在这一瞬间,满殿文武同时感到一种充斥天地的冷然峭拔,以及一种森寒煞气扑面而来。如同一柄杀人无算的绝世利剑,从前面划空而至!

    那是一种手掌生杀大权,俯看天下苍生的人间帝王才会有的气势!一个人的气势若是到了这种无法隐藏的地步,那他这辈子除了君临天下,再也不会有别的身份适合于他。

    人人感到一股迫人的气势迎面扑来,时间虽短,却足以引起众人内心惊悚、灵魂颤栗!

    殿内文武屏气凝神,整肃衣冠,恭敬聆听。

    杨侗同样不知道,自己正视皇帝这一重身份时,竟然会给众人带来如此巨大的震惊、震撼。

    “一、以大隋的名义诏告天下,突厥忘恩负义、违背诺言,自始毕起,致使大隋无数百姓、忠诚将士惨死,朝廷决定以最血腥、残酷的手段为死难同胞讨一个公道。同时,对各路反王发布最严厉的警告:在我大隋打国战之际,谁敢无故入侵大隋,大隋立即退兵组建雄师百万,对国贼给予痛击,赐国贼势力七品以上官员凌迟之刑。”

    以往杨侗打仗都是偷偷摸摸的,固然赢了,但太小家子气了,这一回,他要堂堂正正的出征。

    这一回,他要让全天下人都盯着这一场大战、都为大隋铁血将士喝彩、都为大隋荣耀而震撼。

    “喏!”

    杨侗忽如其来的蜕变令杨恭仁也有些措手不及,可是杨侗如今这浩浩荡荡的煌煌帝王气魄正是他之所期盼,他欣喜的定了定心神,恭敬的大声应命。

    “二、以大隋的名义,册封阿史那思摩为突厥大可汗,赐予他金狼头大纛,号令突厥所有部落。”

    金狼头大纛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传国玉玺,是东西突厥共尊的圣物!在大隋手中却只是一件夸耀功绩之外,再无用处的物件,此时赐予阿那史思摩,不仅利于他却收揽突厥各部的人心,还引来颉利可汗和统叶护可汗的非分之想、觊觎之心。

    哪怕不用大隋去监督,那已有王霸之志的阿史那思摩也会用心去打。帮助大隋打赢了,其实也是在帮阿史那思摩自己:一旦大隋赢了,他即可登上燕然峰,在历代英主面前登基,成为东部突厥正式的大可汗;大隋若败,拥有金狼头大纛的阿史那思摩将首当其冲的惨遭颉利可汗、统叶护可汗覆灭。

    故而,金狼头大纛是裹着蜂蜜的毒药,让阿史那思摩不卖命都不行。

    “喏!”

    杨恭仁和杨师道、韦云起、房玄龄、杜如晦等脑子灵活者,瞬间都心领神会到了杨侗的‘险恶’用心,无不是大喜过望。

    “张镇周是不是要到邺城了?”杨侗接着问道。

    “正是,兵部收到通知,今天下午他和渤海舰队应该可以抵达汲郡。”韦云起这个兵部尚书回答道。

    “让他以汲郡黎阳军港为中心,昼夜巡防黄河东西,盘查、打击偷渡过来的船员。另外,潼关、武关等边关只准出,不准进。遇到向南者,一律逮捕盘查。”杨侗命令道。

    “喏!”

    ……

    “诸位!”杨侗认真的看向众人:“此役不同以往,是一场堂堂正正的王者之战,且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此番出征,关乎我大隋颜面和气魄,不得有一丝大意,我不希望这场仗出现任何变故,都给我活着回来,天下尚未一统,我还要带着你们开疆拓土,打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大江山!”

    “喏!”众人热血沸腾。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322章:天下雄杰皆反响

    襄阳,校场。

    “杀!”

    “杀!”

    “杀!”

    雄壮的喊杀声响彻云霄,除了日常巡逻的城卫之外,剩下的两万大军城卫被李元吉集中在校场上训练,扛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大马槊走在校场上,看着一群士兵不厌其烦的训练着刺击之术。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李元吉很想去城外大营里看他二哥李世民是怎么练兵的,听说二哥的赤甲军很厉害,可惜那是二哥最厉害的私军,哪怕是大哥李建成都不知道怎么练,李元吉和李世民的关系向来不好,他知道二哥肯定不会教自己,所以也没有去自找没趣。

    每日都是自己摸索着练兵,自己不懂的地方,便找大哥,亦或是请父皇前来指点一二。

    对此,李渊倒是乐得其成。每天闲暇之际,总会前来看李元吉练兵,皇帝在一旁看观,将士们每天都练得热火朝天,短短的时间内,这一支军队已经有了不少的战力

    李渊看着十分满意,更满意的是当然还是四子的蜕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营生活,自己这个屡屡闯祸的四子,越来越有军人的气质了,以前的二世祖悄然不见,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一般。

    作为将门子弟,李渊还是蛮喜欢如今的李元吉的。

    “报!”

    远远地,一名侍卫壮汉跑了过来,急匆匆的来到阅兵台上,向李渊恭恭敬敬的行礼道:“启禀圣上,太子和诸位相国有要事相商。”

    “要事?”李渊诧异的看了这人一眼,刚刚商议完大事不到一个时辰呢。

    “正是!”侍卫恭敬道:“隋朝好像在各个关口进行了戒严。”

    “哦!朕明心了。”李渊心头一紧,感觉汗水都流了出来,与李元吉招呼了一声,便返回宫中。

    李元吉暗骂那帮子相国坏事,害得自己最厉害的手段还没展示出来,父皇就走了。

    李元吉无可奈何地告辞退了下去。愤怒的看了那名侍卫一眼,咬着牙齿,继续折腾着麾下的两万名士兵。

    李渊回到行宫。

    “父皇!”

    “圣上!”

    在议事堂等候多时的李建成、李世民和刘文静、裴寂、陈叔达、萧瑀恭敬施礼。

    “平身!”看着二子、四相,李渊满意一笑,任何一个上位者都喜欢看手下内斗,李渊也不能免俗。

    人以群分,各个大派系基本上和地域有关,独孤整和窦威其实就是关中系、裴寂和刘文静之前是关东系、陈叔达和萧瑀则是南方系。

    六个相国,本来只代表关陇、关东、南方三个地域的利益,可是在他刻意划分后,六相又细分成了刘派、裴派、孙派、萧派、独孤派、窦派六派。

    太子和晋王各有关陇一相、南方士族一相、关东士族一相支持着,相当平衡,只要自己牢牢的掌控两个儿子,那么,这六派便跳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只是这六派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大事进行表决的时候,往往不是从大局出发,而是会优先考虑自己派系利益。所以有时候,也令李渊头疼。

    这个念头在李渊脑海中一闪而逝,又回到了当前的问题,他就坐之后,便皱眉问道:“杨侗小儿又闹了哪门子事儿?”

    “父皇,邺城的人谍报人员在第一时间发回情报,说是杨侗准备与东部突厥决一生死。对内,则闭关锁国。”负责情报的李建成拱手说道:“隋朝水军负责封锁渤海郡到河东郡的黄河,潼关、武关,汉中以及河池、汉阳、临洮等地的边关也是只允许出,而不能进。即是说,自闭关锁国的命令正式下达,隋朝便和南方切断了一切联系。”

    李建成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也是杨侗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地盘单纯,想闭关锁国就闭关锁国。而‘南朝’诸多诸侯的地盘犬牙交错,根本做不到这一步。

    “闭关锁国、打突厥?”李渊身上隐隐间多了一份威严,身为李唐的开国皇帝,身上多多少少沾染了几分帝王气息,此刻目光一沉,竟有几分不怒而威的气势,大异于平常。

    “正是如此!”李建成将杨侗的两道大隋诏命说了出来。

    “哦?”李渊目光看向了李建成,自从李唐安插到邺城的情报人员因为粮价一事,遭到隋朝清洗之后,实力为之大减,关中之败后,李渊便深感到己方情报能力的严重不足,特命李建成加强情报收集能力,并且投下了大本钱。

    “刚才谍报人员快马传来消息,自从杨侗的命令一下,兵马便调动频频,恐怕大战迫在眉睫了。但杨侗以往动兵都是不声不响,直到战事结束了,才传遍天下。可是他这一次一改往日之风,在出征前即是大张旗鼓,且将兵力调入关中,儿臣担心他表面上说是对付突厥,实际上是准备对我大唐用兵。”李建成眼中闪过浓浓的忧色,虽然杨侗曾经对他说:李唐是他的棋子,在南方士族还没被关陇权贵祸害之前不会用兵。

    但杨侗是敌人,如果信敌人的话,那大唐就完了。而且杨侗给人最大的印象不是他能打硬仗,而是狡诈如狐。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用阳谋坑人,让你不得不被他牵着鼻子走。如今大军涌入关中,趁机杀下巴蜀还是很有可能的。

    “皇儿是说,杨侗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渊也算是被杨侗坑怕了,一听李建成此言,神色凝重道:“此獠狡诈如狐,此刻如此做派,恐有阴谋!”

    “父皇英明!”李建成不轻不重的拍了个马屁。

    “杨侗生性狡诈,未免被其突施诡计,此番我等必须严防关塞,断不可再让其偷袭得手。据朕断算,杨侗若是南下,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从河池、汉阳进行巴蜀,不过巴蜀多山,易守难攻,且隋军重骑,走这条路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杨侗真从巴蜀进军,也能坚持到大军的援助,所以让各地文武谨慎坚守即可。”

    “其二、是从汉川顺汉水入西城郡!”说到这里,李渊发现自己哪怕到了襄阳,依旧处于杨侗的兵锋威胁之下,形势比起以前甚至更加不妙。

    这主要是汉中带来的威胁,春秋战国时,楚国西守江关,以扼秦军自三峡东出之路,秦则击灭蜀,攻取汉中六百余里地,置汉中郡,使其成为威胁楚国的前进基地,此举切断了楚军向西北方进军的路线,也是秦向东南方两路夹攻楚国的战略规范,秦楚两国的在汉中的争霸,随着秦强楚弱而告终。南北朝时期,立都建康的刘宋政策,能与北魏远争千里之外的陇西,主要靠的便是水路连通的汉水,汉水河谷比较顺畅、开阔,不像直接向南需要翻越秦巴高山。若是隋军沿着汉水而来,李唐十分危急。

    头疼的李渊想了想,看向李世民道:“皇儿,迅速率本部兵马赶往西城郡,监察那杨侗动向。朕以为杨侗如果南下,极有可能自此进军,一旦杨侗从这边发兵,立刻通知于朕,若他按兵不动,亦或是真的打突厥,则不可轻易出兵。皇儿到了石泉县,立即择一险要之地,建立险关一座,以阻隋军东进,减轻我军压力。”

    “喏!”李世民闻言,大喜的躬身领命而退,这意味着自己又有了领兵的机会了。

    李建成看了李世民的背影一眼,眼中闪过了一丝无奈,为了李唐的大局,自己再是不愿,也只能认了。

    “杨侗南下的第三条路,便是从武关入淅阳!”忧心忡忡的李渊并没有发现李建成的异样,即使此时看到了,也会忽略不见,毕竟和国家存亡相比,二子之争就会显得微不足道了,而且他也不愿李世民自此势弱下去,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任命柴绍为淅阳郡守,率领四万大军驻扎于丹水和武关之间,防止隋朝自武关和丹水河谷入境。另外让孝恭稳上一稳,务必将李密遏制在舂陵以东。”

    “喏!”

    ……

    南群江陵,萧梁皇宫

    一位龙袍披身、相貌堂堂、气势睥睨,眼含倦意的男子看着急信,苍白的脸上流露出了浓浓的欢喜之色,在他在下首则是一位气质沉稳淡定,眼神深邃的儒生。

    此二人正是萧梁皇帝萧铣和为中书侍郎岑文本。

    “圣上,可是前线传来了捷报?”中书侍郎岑文本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年轻有为,深受萧铣信任,得以执掌萧梁王朝之机密,正是在他的再三鼓励,萧铣才慢慢从李渊、李密、杜士弘夹攻的阴影中走出来。

    萧铣今年只有三十七岁,容颜坚毅成熟,但颓废的国势愁得他头发斑白,很有鹤发童颜之感,他高兴的说道:“岑爱卿,竟陵郡守府发来急报,隋朝屯军关中,有南侵李唐之势,李孝恭从竟陵退兵,与李密对峙于舂陵。”

    他又看了一份战报,笑着说道:“当阳守将也说唐军退回远安,看来隋军给予李渊的压力很大呢。”

    “圣上,李渊担心隋朝借歼灭突厥为名,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才不得不撤军。但如果隋军真的去打突厥,得到休整的唐军,下一次进攻力度比之前会更猛烈,所以我们不能将自身安全寄望于隋朝。”岑文本淡淡的说道。

    萧铣眉头一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说到底,只怨我军太弱了,竟然被李渊、李密打得节节败退,连林士弘这个水贼都打不过。朕以为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休整,训练强军。”

    “圣上此举甚善!”对于萧铣的决定,岑文本亦是十分赞同,之前他也瞧不起屡屡败于大隋之手的唐军,可唐军南下之后,猛得异乎寻常,这也让萧铣和他知道不是唐军弱,而是隋军太强了,也因此都收起了小视之心,他又建议道:“我军兵力充足,臣以为除了大力整训,还可以向东发展,借此机会灭掉实力最弱的林士弘,以图东部安宁,为保军粮供应,可以先收复林士弘主力汇集的豫章郡,只要收得此郡,大军即可从赣水南下,势如破竹的攻克宜春郡、庐陵郡和南康郡,同时,还取得练兵的效果。”

    “先生此策可行!就如此来办。”

    萧铣背着手来回走了几步,对岑文本道:“朕以为还可以执行‘远交近攻’之策,争取到隋朝在政治上的支持,烦请先生去一趟邺城,先和隋朝左仆射杨恭仁好好谈一谈。”

    “圣上英明!臣这就去办。”岑文本非常认同萧铣这个计划。

    杨侗是个聪明人,想必他也不愿李渊吞并土地富饶、战略地位重要的荆州。所以隋朝与萧梁达成攻守协议,对双方都有巨大好处,于萧梁而言,隋朝只要在汉中和武关屯积重兵,即可减轻来自李唐的巨大压力。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323章:坐观成败

    杨侗亲征突厥的消息传遍天下,南方诸侯的战争不约而同的为之一静,与隋朝隔河相望的王世充、李密、窦建德考虑到的问题和李渊一样,当他们见到大隋水军大举进入黄河之后,人人为之心颤,莫不担心隋朝对自己不利。

    洛阳紫微宫文思殿。

    “当初就知道杨侗不是那么简单,朕原以为自己已经高估了他,谁想到还是小看了人家,真是不可小觑杨家子弟……!”王世充凝眉沉思。

    当初是他王世充和裴矩、裴蕴合力,在杨广面前大力推荐杨倓,将才把本属于杨侗的地盘生生夺走,杨侗也如他们之所愿,被赶去饱受近十战乱之苦的冀州,这个本该在冀州消沉下去的秦王。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活跃在王世充耳边,千里转战之时,一战定窦建德,将后者轰出了冀州,之后迁往涿郡不久,罗艺又引契丹大军南下为祸双辽郡。

    那时候,王世充甚至以为杨侗会在幽冀扎根,王世充当时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杨侗如果扎根在幽冀,就可以帮自己挡住东面越来越强势的和崛起于并州的李渊。

    可惜,杨侗做得很干脆,干脆得让王世充都瞠目结舌,不仅干翻了罗艺和契丹,还顺手从高句丽手中夺下辽东,接着又歼灭存在了近丢掉的奚族,过了没多久,又在马邑灭了始毕和几十万突厥精骑。好像从那时候开始,杨侗凭着坚强的韧性,一点点融入到天下这盘棋之中,以国手的姿态面向世人。

    在邺城安分了一点点时间,当他再动手的时候,直接攻下李渊发家之地的并州,而且还一口气卷走了雍北地区。

    随后征战突厥,杨侗的力量在一点点壮大,到年初的时候兵入高句丽,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便扫平了让大隋大乱的高句丽,当时的杨侗,在王世充眼中,其所具备的威胁已经超过李密和李渊。谁想他没有丝毫休整,又发动了关陇之战,如同并州战役那般一战而鲸吞关陇,将拥兵四十万的李渊打残,以一种极度屈辱的方式将之轰出关中。

    李渊遭此大败,亡魂外冒,内部皆有不稳之态,这才急急忙忙收拾朱粲、萧铣,重树魂魄。

    过不了多久,杨侗又闹腾了起来……说是去打突厥,可谁敢信?

    “这才几年啊,几年前杨侗还灰眉土脸的离开洛阳,一眨眼功夫,人家居然成了天下第一诸侯,看看人家杨侗,那才是王者该过的日子。而我们呢?却困守区区一个洛阳,太危险了……杨侗这个人太危险了……”王世充的语气也是颇为感佩,可以说,他是将杨侗推向今天的‘功臣’之一。

    太子王玄应想了一想,问道:“那些关东贵族怎么说?”

    “他们能怎么说?他们这几年一边敌视杨侗,一边动用自己庞大的人脉关系,将巴蜀和南方大量物资和隋朝贸易往来,一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躺着就可以来钱。如今李渊得势,一个个聒不知耻的巴结讨好…他们巴不得李渊灭了我们王家…”王世充越说越愤怒,一脚将案桌踢翻,王玄应和一旁的王仁则吓了一跳,不敢大口喘气。

    王世充说:“杨侗说得半点没错,这些世家大族就是依靠不忠才得以传承千年。朕觉得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和关东士族这些白眼狼的关系了,再这样下去,那些士族迟早把我们王家卖了!”

    沉默许久,王玄应硬着头皮说道:“人无完人,儿臣觉得我们不能太苛责臣子了……毕竟艰难的世道之中,人人都讲良禽择木而栖……况且,世家大族之中未必没有忠心者……”

    王世充道冷哼一声:“这世上忠诚的人很少。他们拿着朕的俸禄,想的却是自己,想的却是投奔其他诸侯。那些人只不过是没了去处才暂时在我们这里立足而已…如果杨侗愿意接纳,他们二话不说就会把我们王家卖个干干净净…”

    王世充冷笑。

    王玄应见父皇对自己之说没生气,胆气一壮:“父皇认为杨侗会放宽限制吗?”

    “杨侗所图之大,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而且他已成气候,更没必要向世家大族妥协。”王世充说道。

    王玄应松了一口气:“父皇也认为杨侗不会放开限制,那他们依旧没有最合适的去处,所以他们还得在我郑国。既如此,父皇与其苛责、怀疑、提防他们,倒不如胸怀放宽,向世人展示父皇宽爱博大的一面……只要父皇让天下太平、人心安定,我大郑的江山社稷自然稳如泰山…如此一来,世家大族又能将父皇如何?正如官渡之前,曹操麾下文武向袁绍表忠诚者不计其数,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将通敌名单当众焚烧,那些心怀异志之人知道自己留下把柄,再也不敢有所动作。所以说,关键还是自己经得住大战的考验,只要自己强大,那么,心怀不轨之士也会转向成忠臣良将,反之,忠臣良将则会心怀异志。”

    王世充沉默了很久,不再发脾气了,心想:确实如此,朝代更迭时常有,他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绝对的忠臣良将,如此郑国强盛,心怀异志的人也会变成忠诚,颔首而笑:“皇儿说得有理,是朕着相了。”

    他揉揉眉心,朝王仁则问道:“杨侗现在说自己要歼灭突厥,且让各方势力不要触犯隋朝,但他自己却派强大的水军游弋于黄河之中,你看他是真打突厥还是对付我们?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