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幽州的安全就交给他们了。”

    说完之后,杨侗示意杜如晦继续。

    杜如晦记录好了之后,接着说道:“第五军由邓暠、谢映登、何潘仁为正副统帅,辖河东、河内、绛郡军,驻军于绛郡垣城,以拒中原王世充。”

    “第六军尤薛万均、尧君素、黄君汉率领关中军镇守上洛,为将来收复荆州做准备。”

    “第七军由尉迟恭、程咬金、钱杰率领汉中军镇守汉川。”

    “第八军由苏定方、向善志、丘师利率军军镇守明月郡。”

    “海军继续由张镇周统领,第一舰队镇守渤海,巡视黄河;第二舰队驻军于长山群岛,保障商道往来,威慑高句丽、百济。”

    杨侗点了点头,只是照杜如晦这么一一分派,八个军团远远不够啊!这年头交通不便,如果某个地方出现大战,其他地方的军队到达之时,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该有的必须要有。

    见杨侗皱眉不语,杜如晦苦笑道:“这么安排,最关键的雍州出现了极大漏洞,但其他地方的驻军又是必须的。”

    “那就再设两个,凑足十大军团。”杨侗想了一想,道:“如此安排下来,王伏宝的凉州都督没必要存在了,那就撤掉他这个临时职务,由他和由牛进达、樊则为正副统帅,驻守汉阳;第十军团由薛万彻、段德操、苏乌为主,坐镇临洮,此二军分别防御李唐和吐谷浑;至于北方的突厥就交给地方守军来防御吧。”

    “各军团的兵力,依任务轻重、敌军强弱来定,别给我闹出这边五万防二十万,那边五万防五千之荒唐事。”

    “殿下,如今你应当称朕而不是我了。”孔颖达郑重提醒。

    众人:“……”

    杨侗大笑:“朕错了,一定改一定改!”

    魏征见军事说得差不多了,拱手说道:“圣上,收复雍州、凉州土地只是第一步,臣以为重在治理。而雍凉二州相当复杂,有汉人、有、有羌人、有吐谷浑人,各族信仰不同、风俗不同,强制改革只会适得其反,韩术的科考文章的核心价值是律法也要因地制宜,臣以为这个观点相当好,朝廷是不是应该以此为例,制订一套制度来试行呢?”

    杨侗点头道:“各族民俗不同、信仰不同,若是强求他们改,只会天下大乱,但是我们可以因其势而利导之,允许各族保留其先进文明的民情风俗,野蛮的、不人道的信仰则要慢慢摒弃。至于怎么摒弃呢?就是制订与我们同步的制度!”

    “不同地域风俗不同,人的思想思维也不同,在治理的时候,地方官员除了要依法治国,还要顾忌人情,这里的人情不是说人脉关系,而是风土人情,这些东西一定因地制宜,却又不能太过偏离。所以,一个国家并不是有一本法律就能完美治国,还要从根本之法衍生出无数子法,而这些都要逐一完善起来,只有在律法上做到求同存异,各族才能和平相处。”

    “从刑部、御部、大理寺抽取精通律法的官吏,联合成立修法司,对现行律法进行完善,并制订与各族关系的法典。”

    杨侗自然不是万事皆通的妖孽,他的长处是多了千多年的见识,知道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可以为麾下文武提供一个大方向,至于怎么做,则是群策群力的一一完善。

    “圣上,请为新法赐名。”魏征道。

    其实大隋的律法体系现在相当完善,在《国法》以下有:

    关于国家、边境安全的《大隋国安法》

    关于国家领土主权、定位与惩治卖国贼、弘扬民族气节的《锄奸法》;

    关于严惩克扣军饷、欺压士兵、抓捕逃兵现象和拥军戴属、战后抚恤、复员再就业的《军法》;

    关于官员设置、任免、职能及惩治贪官枉法的《职制法》

    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公有资财不受侵犯的《国家财产安全法》

    关于户籍、婚姻、家庭等民事《民法》;

    关于土地、赋税的《资源法》;

    关于育人为本、维系师德的《教育法》;

    关于治安的《治安法》

    关于商业的《商法》……

    共计十五部相当完善的子法法典!这些都是杨侗等人这些年来努力的成果。

    “名字就叫《民族关系法》。”说到这里,杨侗笑着说道:“可以邀请有威望有见识,为人开明的各族代表参与制订这部《民族关系法》,这类人知道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的协助下,一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圣上深谋远虑,微臣佩服。有各族代表参与,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就变得一目了然了起来,在制订的时候,可以敞开交谈、敞开制订,省去很多麻烦。”

    杨恭仁由衷的感叹道,自追随杨侗至今,杨恭仁最佩服的不是杨侗打仗水平,也不是高强的武力,而是杨侗对许多事物的独到见解,这些见解看似离经叛道,但仔细的究其根源,却始终不离大道、人道,很多问题都一针见血的直指人心。就拿这个《民族关系法》来说,这本是朝廷的事情,可杨侗却要一些民间人士参与进来,如果按照杨侗的要求邀请各族代表来了,不仅速度变快,还很实用,在执行时能够少去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

    杨恭仁真的很好奇,杨侗怎会有是之多的奇思妙想。

    :。:


………………………………

第391章:一个女人,关系皇家尊严

    朝阳殿奏对结束之后,杨侗便施施的然的回到朝晖殿

    皇后卫凤舞、贤妃长孙无垢、武妃水天姬、丽妃李秀宁聚集在一起,还有一个御姐江凤仪,五人不知说些什么,很是热闹。

    杨侗来到殿中,在座位上坐下,笑道:“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圣上!”小舞走了过来,搂着杨侗的手臂,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盯着自己的丈夫:“圣上,宫里的人太少了……”

    杨侗说道:“那你想怎样?”

    小舞盯着杨侗:“臣妾想请圣上降旨,征选一些年轻秀女入宫。”

    杨侗疑惑道:“我不觉得神武宫缺人。”

    小舞扳着手指数道:“除了神武宫,还有京兆大兴宫、兴庆宫、宜寿宫、仙游宫、步寿宫,还有扶风仁寿宫、岐阳宫,还有太原晋阳宫、楼烦汾阳宫、五原昭武宫、涿郡临朔宫、北平临渝宫!”

    杨侗道:“年初抢了高句丽近十万名女人,颉利可汗前不久又用二十万名女子乞降,每次都甄选一些人来宫中听用,难道不够?”

    小舞无奈道:“总不能全用胡女吧?”

    “这倒也是!”杨侗想了想道:“以前秀女入选宫中,一般是不会放出宫的,只有到了新帝继位,才会放她们出去,重新再挑一批。若是这皇帝当得久了,这些宫女便一辈子呆在宫中,最后被新皇赶出宫中,个个老无所依,落得凄凉晚景的下场。这种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做。”

    江凤仪那双水汪汪的眼睛望着杨侗:“那圣上觉得应该怎么样才能两全?”

    杨侗让她她秋波盈盈的俏目一触,心儿一阵狂跳。这御姐去了草原生活好些年,大胆豪放,跟小舞她们比起来有一种独特的滋味:“就像募集军队那般,本着自愿原则,从民间招募一些秀女,先给被选中者的家人一笔安家费用,等这些秀女培训好了,再就近分配到各宫殿做事,年满四载即可退役回家,这样就不会出现宫女晚景凄凉的悲剧。而且改强征为招募,可以避免各地官府借机扰民。”

    “圣上,臣妾以为秀女首重德行,相貌清秀即可……”

    杨侗打断了小舞的话:“小舞啊,你现在是贤良淑德、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了,天下女性之中,除了几位长辈就你最大,这种事情本该由你做主,不懂的地方,可以向皇祖母求教,再不行,不是还有一个大内总管么?你们自己玩着就是了。”

    “你凶我……”小舞一双凤眸湿漉漉的泛起了泪花。

    “我没有……”

    “你就有!”

    “好好好,我有我有,我错了……我向皇后娘娘郑重道歉。”女人有无理取闹的权力,骂不能骂、打不能打,杨侗认了。

    “本宫原谅你。”小舞一仰头,眼眶里的泪花,竟然神奇被收了回去,看得杨侗还有一旁的几个女子目瞪口呆。

    相处这么多年,杨侗很了解自己的妻子,她不是无理取闹的人,疑惑道:“小舞,你这是怎么了?”

    小舞干脆不说话了!

    “圣上,大姐想另选一些贤良淑德的好女子入宫,充实四妃、九嫔!”长孙无垢说道。

    杨侗听到此话,顿时明白小舞的心情了。皇后身份让她不得不为皇帝考虑四妃、九嫔、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这些……可又有哪个妻子愿意将丈夫的宠爱,多分一份给别人呢?在公与私之间,小舞很纠结、很矛盾、很不爽!

    又见另外三个老婆神情萎靡不振,一双双美眸像轻雾笼罩,这是睡眠不足的表现,如果她们精神好,眼睛该是明亮如宝石,她们的心情显然和小舞一样,都在纠结充实后宫的问题。杨侗不禁有些愧疚,觉得自己当了皇帝后的这几天忽略了她们,柔声安慰道:“我又没有说过要充实后宫,长辈们也没说,你们四个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你不会骗人吧?”

    水天姬早知道杨侗这么想,何必杞人忧天?害她难过了这么多天,她心中忿忿不平。

    “可是大姐说皇帝的后宫除了一后四妃九嫔之外,还有婕妤、美人、才人和九人,此二十七人合称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有二十七名,合称为八十一御妻。全部加起来都有一百二十二个呢。”

    水天姬虽然语气忿忿然,可心中却欢喜得快要炸开了,她们四个为这问题,愁得有两天寝食不安,现在听杨侗这么一说,她怎么能不高兴,眼中喜悦流露无遗。

    “你说的确实不错,可皇帝根本不可能真有这么多大小老婆,就拿文帝来说吧,文献皇后之下,只有宣华夫人、容华夫人、弘政夫人;武帝除了皇祖母,只有南宫太皇后、大小陈夫人、王夫人、崔夫人!至于我……”

    “你怎样?”四女紧张的问。

    “若我流连在温柔之乡,辛苦打拼出来的大隋帝业,怕用不了多久就要荒废了,我可不想当隋炀帝。”杨侗笑着说道。

    “怪我心眼小。明知道不该这样,可是心底难受、堵得慌,好像千刀万剐一般。”小舞低声轻轻偎入杨侗怀中,失落的说道。

    “因为在乎,才吃醋!”

    “我们姐妹才不是醋娘子,一后四妃九嫔还是可以接受的。”小舞含情脉脉的说道。

    “……”江凤仪、长孙无垢、水天姬、李秀宁抚额长叹,怎么只一会儿功夫,就竹筒倒水似的就把底限透露了呢?

    “圣上,太保有要事求见!”这时,一名剑侍匆匆而来,道:“说是十万火急。”

    杨侗愕然,这才分别多久啊?

    转念一想,便又回了朝阳宫。

    “拜见圣上!”朝阳宫中,杨恭仁、凌敬连忙行礼。

    “坐吧!”

    “谢坐!”

    等杨侗坐下之后,两人才坐了下来。

    “可是哪里又有了边患?”杨侗看两人的神情不太好看,笑着说道。

    “圣上,黑冰台刚从中原发来鹰信,上面的消息关系到皇家颜面。”凌敬肃然道。

    “皇家颜面?”杨侗疑惑的看向凌敬,杨家子弟绝大多数死在了江都之变,另外一些倒霉蛋在反王最多的时期,成了各路反王手中号令天下的傀儡,最终除了自己的大哥杨倓逃过一劫,全都被撕票了。

    中原哪还有皇家子弟?

    “圣上,还记得王世充和李密联姻之事?”凌敬躬身道。

    “朕自然还记得,李密收了一名五姓女为义女,准备许配给王世充的三子吴王王玄琼为妻;若非我大隋西征时闭关锁国,导致王、李二人不敢刺激于朕,恐怕此刻连娃娃都有了。”杨侗摇了摇头,虽然他不提倡和亲、联姻,但别人家的家事他管不着、管不了。

    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杨侗看向凌敬,目光微微眯起:“此女,难道与我大隋皇室有关?”

    “黑冰台声称此女极有可能是燕王出家前的妻子—裴王妃。”凌敬的语声如刀子一般,充满凛冽杀气!

    主辱臣死,主荣则一荣俱荣。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杨侗沉声问道:“朕之皇嫂?”

    “正是!”凌敬点头道。

    杨侗缓缓点头,脸上的表情也渐渐转冷:皇家中的女性,莫说是王妃,就连普通宫女都不是臣民可以接触的,若是杨侗对裴氏不闻不问,那将是皇家、大隋的奇耻大辱,轻则是对杨侗帝王尊严狠狠践踏,重则动摇臣民信心。

    五胡乱华以来,受到胡风影响的中原礼教凋敝,社会风气败坏。

    公卿刚刚死,他的爱妾侍婢动辄被子孙嫁掉、卖掉,有的甚至直接收入房中,于是这种不正当的风气成了风俗;又有生前是好如兄弟的朝廷大员,在朋友死后了以后,却把朋友当路人,人情冷漠到了极致,有人早上听到朋友死了,傍晚就劝说朋友的妻妾改嫁,方便自己去娶,为了得到他人爱妻美妾的目的,毫无廉耻的抛弃所有道义。

    当大隋立国,杨坚依照李谔之言振兴教化,屏退贬黜轻浮,大力阻止华丽虚伪,假如不是心怀经典、怀抱质朴、志存于道、心依于仁,就不能入仕途,在开皇四年,有一个刺史写了华美艳丽公文,还被问罪,自此以后,隋朝抛弃华丽绮艳,回归正道。

    到了杨广登基,更进一步推行汉化,对胡风遗陋进行了严厉打击,尤其在人伦道德方面打压得相当严重,可实际并没有取到多大效果,只因朝堂之上的人,绝大多数是杂胡血统的人群,他们对汉家礼教并没放在心上,而且女愿嫁、男愿娶,男女之欲,又岂是皇帝一张诏书就能管得住的?也因此这时期的婚姻问题相当乱!

    杨侗制订的《民法》就对婚姻作了严厉的限定,一旦有人娶后母、娶儿媳、夺嫂嫂、夺弟妹,不仅杀无赦,还将其三代皆贬为奴,为的就是以正社会风气、人伦道德。

    只是事到临头,居然有人敢强夺自己的嫂嫂,还真是反了天了。

    “忘尘并没有签署‘和离文书’,裴氏事关大隋颜面,就算同时打王世充和李密也要管,大不了调动三四十万奴兵搭人梯。”杨恭仁霸气的宣布。

    “圣上,王世充的侄子王虔寿、李密的近臣邴元真前来致贺,都还在等着圣上接见,不妨召来问问?”凌敬说道。

    “可以!一并召来。省得麻烦。”

    古代婚姻也有人性化的一面,正常夫妻除了有可以休妻的七出,还可以和平离婚!他们签署的文字便叫‘和离文书’,一旦签署,各不干涉。

    若是杨倓跟裴氏签了‘和离文书’,哪怕她再嫁几个丈夫都和杨家无关,可杨倓被王世充篡位之后,就送到了黄河北岸,他哪有什么时间和心情签‘和离文书’,如此一来,杨倓和裴氏还是正常夫妻关系,裴氏还是杨家人。李密把杨家的媳妇嫁了,王世充的儿子居然还敢娶,这把杨家的脸往哪里搁?

    若是杨家这边没有讨回公道的能力也就忍气吞声的认了,可杨家偏偏有这个能力,甚至可以把王世充、李密压着打,又哪肯认下这个羞辱?更何况杨家是皇家,更加不能忍,甚至想忍都不敢,否则被外人视为软弱的象征。

    正因为明白裴氏出嫁的后果,所以不说杨恭仁这个重节操、重家族名望的古人气炸了,便是杨侗也盛怒之极,

    在杨侗看来,杨倓都当和尚了,正值花样年华的裴氏又无子无女,再嫁很正常,但前提是必须和杨家断了关系。


………………………………

第392章:无意破阴谋

    王虔寿、邴元真匆匆而来,两人均是有些诧异、有些忐忑。在杨侗登基的时候,他们二人作为‘逆贼’的代表,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如今也没听说杨侗接见哪一个国家国王、使臣,却忽然召见了他们二人,两人心中非常不安。

    两人能够代表郑、魏出使,自然不是没脑子的人,大隋今年正式一统北方,且外无边患,下一步肯定是挥师南下了。

    杨侗在拥有杀死李唐君臣机会的时候不杀,说明他下一步的目标不是李唐占据的巴蜀;年初之时,青州百姓逃荒严重,杨侗又放过了歼灭窦建德的机会,可见他同样不想打窦建德。如此一算,那么杨侗的下一个目标不是王世充就是李密了。

    王世充、李密皆是忧心忡忡,从而结盟自保,此次让他们前来,也是想探探大隋的底,至少,要弄清楚杨侗对郑、魏的态度,也好做好准备。

    寒暄过后,杨侗看了两人一眼,沉声道:“朕听闻郑、魏两家为了对付李渊,欲以子女联姻的方式加深双方关系,可有此事?”

    王虔寿、邴元真闻言一怔,好端端的怎会扯到此事了,难道杨侗两家准备联手对付大隋不成?但看着杨侗无动于衷的模样,两人皆是不明其意,王虔寿道:“隋皇陛下也知道郑、魏两家误会较深,若不如此消除误会,大家心中难免有个疙瘩,为了同心同德应对李渊这个敌人,所以才结为儿女亲家。”

    其实郑、魏联姻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不说人尽皆知,但肯定瞒不过各方势力的核心人物,根本算不得上是秘密,但王虔寿也怕杨侗会错了意,这才一再强调针对李渊,而不是大隋。

    杨侗点了点头,看向邴元真道:“但不知此女是何人?”

    “回隋皇陛下,此女原是裴世清的孙女裴月华,今是我家魏王殿下之义女。”邴元真答道。

    裴月华?

    杨侗还有些许印象,当初裴世清还是杨倓之臣时,受命前来册封杨侗、杨侑,可是裴世清却以荥阳郑氏为名,旁敲侧击的打探自己对待世家的底限。同时将自己的孙女裴月华带进了宫中,企图走萧后的门路,将之许配给自己。

    只是这跟杨恭仁、凌敬探听到的消息不对啊!

    邴元真也是个人精,看出杨侗的用意并不在郑魏联姻,而是两家用以联姻之女,这让他放心了不少,不过这些话当然不好说出来,当下反问道:“陛下为何谈及此事?”

    “非是朕要管你们的家事,只是朕近日得到传闻,要嫁到洛阳的却不是裴月华!”杨侗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消息是错的,而且裴氏的问题宜早不宜迟,若她真被李密嫁出去,这把大隋的脸往哪里搁。

    “但不知是何人?”王虔寿拱手问道。

    “据在下所知,李密准备许配给王玄琼的所谓的义女,不是裴月华,而是我大隋燕王妃。如今燕王虽已出家,然则燕王妃仍旧是天家之媳。你们此番做法,要陷我大隋于何地?”凌敬目光审视着王虔寿,冷冷看向他的目光里闪过一缕寒芒:“还是你们王家已经做好了与大隋决战的准备?”

    “隋皇陛下、凌尚书,我大郑绝无冒犯大隋天威之意,要迎娶的确实是裴月华,而非燕王妃。”王虔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他知道王世充绝对不会不智的让自己的儿子娶大隋的燕王妃,大隋之威不是谁都敢冒犯的。而且杨侗攻打他们老王家的理由万千个,更加没必要拿自家嫂嫂清誉、皇室威严来做文章,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们王家被李密坑了。

    “车帘一族、盖头一盖,再拿一团布料往嘴里一塞,谁知道新娘是燕王妃,还是裴月华呢?”凌敬这句冷冷的话,直接让王虔寿在大冷天里冒出了汗水。

    “凌尚书当着在下的面挑拨离间,不好吧?”邴元真这时说话了。

    凌敬冷冷一笑,气势磅礴的说道:“我大隋有精兵近百万,战将千员,且无内忧外患,同时收拾你们几家都轻松,哪要挑拨离间?别太高看自己了。”

    杨侗扫了凌敬一眼,心中有些感叹:这才是天朝大国应有的泱泱气度!这也是大国给臣民百姓所带来的自信和骄傲,对付外族尚且如此,面对本国逆臣的时候,这份自信和骄傲进一步的升华。

    邴元真苦笑,还有一种碎梦之感,大隋君臣所说的,确确实实是针对王世充的一个阴谋。

    阴谋的特点是隐蔽,以婉转方式让对手陷入泥沼而无力反击,在力量的表现上是一种柔,可一旦让人察觉之后,便会失效,李密算计王世充这一招就是典型的阴谋。

    将燕王妃许配给王世充的儿子王玄琼,确实是魏国准备做的事情。这也是魏王李密、邴元真和房玄藻的共识。

    他们认为代表天下正统统杨侗,必然会撕开以往的伪装面具,露出狰狞的面目,这是当了皇帝后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杨侗无法向天下人交待,皇帝的权威受到动摇。

    今年杨侗即使今年不再打仗,但明年开春,恐怕就会发动南下之战,所以魏国一个吸引大隋兵锋的马前卒,窦建德太过小弱,扛不住大隋的威势。因此,王世充便成了李密的首选卒子。

    而将燕王妃许配给王世充的儿子,无疑会激怒大隋,但相对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