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第三世-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垢见她气势睥睨的模样,又起了逗弄之心,凑到小舞身前对她呵了一口香气,调笑道:“哎呦,看来咱们皇后娘娘又思春了呢……”
小舞俏脸微微一红,不过她可没有忸怩作态,反而理所当然道:“我想我的男人,谁管的着?”
长孙无垢秀眸一瞪,故作不满道:“可你想的男人也是我们的男人呢!”
小舞反唇相讥:“是么?女人听自家男人的话天经地义,可昨晚夫君要你那什么的时候,你却推三阻四的,本宫可没出看出是你男人来着!”
论起斗嘴的本事,长孙无垢哪是小舞对手?她面红耳赤,羞恼道:“我没你那没脸没皮,都不知害臊吗你?”
“本宫没脸没皮?也不知道是谁喊着还要…”
“哎呀,闭嘴!”
“本宫又没说错,为何要闭嘴?对了,你吹那啥的时候,老三的味道咋样…”
“不许说,羞死人了!”
“每次做的时候,就你最不要脸了,那陶醉的模样,本宫这个女人都动心,现在装什么淑女呀。”
“我撕你个死丫头的嘴……”
“哎呀,老三救命,贤妃造反了……”
房中话语自然不会被外面听见,但是银铃一般的笑声却从窗棂缝隙倾泻出来。
。。。。。。。。。。
也只有生在这个时代才知道世家的强大,才能知道杨广的厉害之处,不说一系列浩大工程,以及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单是在平衡之道,就玩得比很多皇帝都要强。
在他统治前期。
关陇集团、关东士族豪族、江南士族、外戚勋贵、寒门子弟……几乎所有的政治派系都能在朝堂之上寻找到自家代言人。而这些派系的代表人物相互牵制、彼此提防,形成一种奇异的平衡。杨广借助这个微妙的平衡,一步步蚕食关陇世家的力量,
世间最完美的是平衡,最难做到之事也是平衡……
这就看出杨广的能力是何等卓越。
只可惜他在后期犯了急功近利之错误,将大好局面玩崩了,从使大隋因为国力耗尽而四分五裂。
杨玄感之乱、农民起义虽然动摇了大隋根基,但真正挖断大隋根本的却是萧铣、李渊等贵族的谋反。按照如今的态势来看,如今的天下皇权与世家之间博弈的衍生之物。
在硬实力的较量中,皇权完败给世家。
……
也有人说,杨广如果只当半辈子皇帝,那么他的功绩足以秒杀九成以上的帝王。
杨广统一南北、定契丹,讨伐林邑收复海南岛、巡视青海吞并吐谷浑,与西域数十国结盟,建东都、立科举、开通大运河、营建洛口仓、颁《大业律》、藏书三十七万卷……一位帝王只做一项便足以名留青史,可杨广全干了……
如果他稳一步,结果又会如何?史书又怎么写?
再如李渊,他构建的李唐王朝纵横捭阖,荡平各路诸侯,然则,他在史书上留下的却是一个无能、懦弱的形象。
所以,评定一个皇帝是好是坏、是强者还是弱者,不在于他对天下和民族贡献多少,而是在于笔杆子。
在教育资源贫瘠的古代,笔杆子掌控在世家手中,也因此,一个皇帝是好是坏,皆是由他们说了算。
这是世家软实力之强之胜。
正因为明白世家软实力之强悍,所以杨恭仁、房玄龄、杜如晦、凌敬听到杨侗臆想时,面色都很不好看。
杨侗为了让四臣能够了解得深一层,先将老婆们的怀疑说了一遍,接着连自己和裴清华有过一段感情这种经历也说了,至于偷吃禁果之事,自然不会说。
听完杨侗之话,四人莫不头皮发麻,叔嫂有奸情本就被世人唾弃,如果再加上一个弑兄之罪,那么这辈子休想抬得起头来,就算大隋这边不会有人宣扬,但中原那些世家可以将消息散布进来啊。
想到那后果,一个二个不寒而栗。
杨恭仁汗水涔涔的请罪道:“圣上,此皆是臣之过错,若不是臣过于在意皇室清誉,也不会被裴氏和李密加以利用。”
“臣负责黑冰台,却不能明察个中隐患,罪责难盖。”凌敬也开口道,眼神中带着强烈的惭愧。
“这是以皇室清誉为基点而布下的阳谋,无论朕愿不愿,都不能让皇室中人流落在外!基于此,才有一连串阴谋诡计!而且……我大隋君臣的心思都在武举和各国使臣,给了他们最佳的契机。这怪不得大家。”
杨侗笑了一笑,道:“敌人已经出手了,诸位觉得我们要如何回应?”
“圣上!”房玄龄拱手道:“臣以为近日之内,会有人袭击忘尘禅师出家的天禅寺,在人数不知的前提下,调动黑冰台、内卫所有力量监视天禅寺一切人等,务必在敌袭前将忘尘禅师转移到安全之处。一旦有人袭击,立刻击毙!”
杨侗不满道:“有一必有二,朕不希望下一次又有人拿此事作文章。”
“简单省事的办法是让燕王妃借机假死,自此隐姓埋名,重新生活。”房玄龄说道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就这么办吧。”裴清华‘死’了以后,别人就少去攻击自己人品的一个理由,而且杨倓也平安了,两全其美。裴清华是以前那个杨侗的情人,跟现在的杨侗没有一丝关系。况且他只要一句话,就会有女人大把大把的送上门来。委实没必要跟这个扯上关系。
杨恭仁、杜如晦、凌敬闻言,看向杨侗的眼中却闪过暧昧神色,在他们理解则成了这样:裴清华如若假死,不仅省去了未来的暗招,还能以另一个面目与杨侗复合。
:。:
………………………………
第404章:武举开幕
雪花飞舞,狂吼朔风裹挟漫天飞雪,铺满整个邺城。
喧天锣鼓让平静的邺城有几分年味。
邺城大校场边缘,巨大主席台上,一名兵部一丝不苟的立在高台上,高昂贯穿整个校场:“吉时到,请勇士入场!”
“呜—呜呜—呜呜”
两排号角手鼓足腮帮,吹响号角声,让这萧瑟的冰天地雪平添几分战场肃杀。
号角声中,一队队装扮各异,或魁梧、或精悍的勇士聚集成勉强整齐的队列,从‘八卦’下方的通道步入校场。
因为大校场容量大,杨侗并没有搞什么入场券,只要愿意进来的都可以进来,哪怕是胡人也可以进来参观。
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但如今邺城全是无所事事的百姓,不少人都拖家带口前来参观,一眼看去,十九层高的围场上尽是黑压压的人头,自有军中将士、城防军在这里维持秩序。
粗粗看去,足有万人余人在校场中央排起了队列,队列虽然并不整齐,但有胆量来参加的都是悍勇之士,近万人的气势丝毫不比一支精锐军队差。
兵部官员目光陡然变得凌厉起来:“圣上、娘娘登台,礼!”
呼啦啦一片,一个个赳赳武夫此刻没有一人敢违抗,随着杨侗、小舞的身影出现在那高台之上,所有在场悍勇之士,都不自觉的躬身行礼。
杨侗牵着小舞冰凉的小手缓步而来,小舞一手盈握的纤细蛮腰被宽大的鎏金玉带紧紧系在堪堪一握的芊芊柳腰之上,勾勒出惊心动魄的诱人线条。剪裁合理的盛装大方、高贵,配着小舞高挑曼妙的身躯以及白嫩如玉的肌肤,显得高贵异常。
她眼波转动如水,腰肢娉婷似柳,容貌之美,固是难画难描,神情间似带的那种高贵清华之气,更是令人不敢仰视,单只“仪态万方,宛如天仙”八字,又怎足以形容?
小舞第一次直面这么多人,娇躯不禁有些紧绷,将杨侗的大手握的更紧了。
杨侗感受到她的紧张,柔声安慰道:“这是大隋荣耀,也是你们夫妻的荣耀,朕君临天下,卿伴舞一生。”
这一句话,让小舞身心火热,巨大的幸福和满足自心灵深处涌起。脸上含着泪的笑容,就像一朵清晨玫瑰,沾着露水,却绽放出美丽的笑靥,是那样动人。
丈夫那一份自然而然的温柔、那一份自然而然的誓言,都让她感到由衷的甜蜜!冰天雪地仿佛也冰雪消融,到了春暖花开的融融春日,一颗芳心也安定了下来。
杨侗带着小舞出席这个军武气极重的场合,就存在安抚她的意思,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妻子是幸福的,可不经意间才发现,她虽然已经是皇后了,可她心灵深处却潜藏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卑微,那天晚上的表述让他心疼、心碎。
作为她的丈夫,有责任帮她自信起来。但除了丈夫这一重身份,他还是大隋的皇帝,轻轻松开小舞的小手,于是前踏几步,朗声道:“我泱泱大隋曾经威震天下,四域胡虏被我们玩弄于鼓掌之间,塞外诸国莫不以我大隋为尊,但短短不到三十载,我大隋江山社稷每况愈下,内有诸侯割据,外有胡蛮虎视眈眈,若非朕临危受命,大隋早已不再,朕想问问,我大隋缘何如此?”
一群壮士的呼吸随着杨侗抑扬顿挫的声音,变得急促起来,是啊,纵横捭阖、天下无敌堂堂大隋,因何至此?
坐在侧位之上的吐谷浑使节慕容恪、东西突厥代表、高句丽国王高建武面色都有些不好看,杨侗竟然堂而皇之的拿他们当反面教材,有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
杨侗当然没有顾及,弱者就该跪下挨骂。
“天下一统的强隋不再,固然可惜,但朕却不难过,甚至心中会有窃喜之心。”杨侗话音一转,语声中的沧桑和无奈尽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昂扬振奋。
众人疑惑的看向杨侗,不明白这位行事率性的皇帝,为何要说这种话,这算什么?
“以前的大隋再辉煌,那也是先祖荣光,与我们任何人都无关。朕以为,与其缅怀先辈创造的传说和荣光,倒不用双手去打出一片属于自己未来,让今天的你我,成为后人缅怀和瞻仰的辉煌。”
“朕还是留守东都的越王之际,有人阻止朕学武练剑,说武夫只知好勇斗狠,粗鄙不堪,不仅于国无益,反而是霍乱国家的根源。这话朕不敢苟同,若无这些所谓的粗鄙武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门户,根本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
“朕认为文人是国家不可或缺后盾,而武人却是国家的脊梁、国家的利刃,若无勇悍之士捍卫国门,国家纵然再富裕,也只是豺狼虎豹眼中的肥肉!朕不想当肥肉,更不想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子民当任人鲸吞的肥肉,所以朕当一头饥饿狼王,带着千千万万头凶悍的战狼,一次又一次御敌于国内之外,一次又一次去草原上狩猎,然后再用猎物反哺千千万万名大隋子民。”
说到这里,杨侗如狂风暴雨一般的铿锵语速渐渐的缓了下来,他张开双臂,用一种享受的语气道:“成功的事实证明,永不凋零的尚武精神,是大隋王朝立世之本……”
“吼!”
人群中,许多汉子突然举起兵器怒吼出声,他们不知道自己吼什么,只知道自己胸中有一团火焰在燃烧,若不吼出来自己一定会疯掉。
高台上意气风发、气势睥睨的杨侗,嘴角那一抹温柔的微笑,却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萧煞森寒!
各国代表看着这尊如同云端之上的冰冷的神祗,无不面色沉重、心头忐忑,这位如刀如剑的年少帝王激励人心的话语之中,所传递出来森然杀意让他们毛骨悚然。
数十万纵情狂吼的大隋男女老少,在他们眼中,则变成一头头张牙舞爪的恶狼,带着浓重的血腥扑面而来。
杨侗君临天下的至尊风采,也是首次呈现在小舞面前,她感觉自己如同做梦一般,一双凤眸更是出了狂热的色彩。
丈夫以往时如君子、时如无赖、时如多情的男子、时如恶作剧般的小孩……唯独没有至尊的气度。直到此刻,伟丈夫的九五至尊形象丰满了起来。
等全场安静下来。
杨侗说道:“我大隋军制与以往不同,在十人火、五十人队、百人旅、三百人团之上,增设千人卫、五千人师、万人军,鹰扬郎将是卫级主将,统兵一千,郎将为鹰扬郎将副将!虎贲将军是师级主将,统兵五千;虎牙将军为虎贲将军副将。”
“而这一届武举与以往不同的是,朕要从武士中选出虎贲将军一名、虎牙将军十名、鹰扬郎将七十二名、郎将一十零八名!”
杨侗话音刚落,一队队将领从一个出口涌了出来,每一人精神奕奕,相比于武举武人的杂乱无章,这些武将井然有序,他们往那里一站就知道是精锐,哪怕面对近万名武人的逼人气势也丝毫不弱。
“你们先通过个人勇武、和统兵能力先决出胜负之后,然后才有争夺将位的资格。夺将位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个人勇武打败朕的这些鹰扬郎将,二是和这些他们比试统帅能力,只赢一项者,视为失败,但是朕也会授予校尉之职。”
“武艺、统帅皆胜者,便可晋级去角逐虎贲将军、虎牙将军、鹰扬郎将、郎将!第一名即是虎贲将军、二到十一名是虎牙将军,依此类推…如果晋级人数不足,朕宁缺毋滥…决不会为了凑足职位而滥竽充数。”
“另外,我军执行的是军功制,当你的军功累积到相应级别,便可提出挑战申请,只要你获胜,便会自动取代其将位,原将领则自动降一级;他想重夺将位,只要功勋累积足够,才可以重新挑战,朕的军队不讲关系、不讲资历、不讲出身……”
“鄂国公尉迟恭、申国公苏定方就是最典型的成功例子,他二人平民出身。投身军旅以后,只用两三年时间,便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并取到大将军之位、国公之爵!”
沈光、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苏定方、尉迟恭、薛万均、薛万彻、张镇周的迅速崛起,在大隋是一个个传奇!是出身不高的武人的标杆,他们的事迹,同为武人的武士自然比谁都知道得清楚。
大隋的十名大将军、国公起点都不高。尤其是铁匠出身的鄂国公尉迟恭、乡勇出身的申国公苏定方,他二人简直是最彻底最励志的成功案例。
如今听到杨侗专门举例,所有人的眼睛放射出炙热火花!有人激动得全身颤抖了起来,激动得无以复加!
尉迟恭、苏定方能,我也可以。
“朕的军队,唯一的原则是能者上庸者下!只要你能力足够强!那你便是大隋下一个大将军、下一个国公!”
杨侗构思的美好前景,令所有人激动得呼吸粗重,双拳紧握,青筋暴跳,
寂静中,杨侗重重一挥手,大吼道:“告诉朕!想不想当大将军?想不想当国公?”
“想!”
杨侗的话语落下,整个校场先是一片寂静,紧跟着的是山呼海啸的呐喊声,这不仅是参加大比的武人的心声,也是所有人的心声。
数十万人的齐声大吼声震长空!数十万个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令天地都为之震颤。
杨善会与身边的李靖对视一眼,双方都能看到对方目光之中的惊叹。
“圣上这一手如何?”杨善会询问。
“厉害!”李靖点评之后,感叹道:“士兵只要功勋足够,便可以发出挑战将位的申请,这是圣上为底层将士开启的上升通道。同时也是对军中将领的鞭策;将领若不进步,便会被让能者取代。”
“士兵为了获得官职,自然是拼命学习、拼命训练;将领为了保住自己的职务,也只能玩命的练!这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雷霆政策。几乎不是监督,兵兵将将都会自发自愿的训练,从而让大隋军队的战力在良性竞争中蒸蒸日上。这一招可以称为以兵制将,是前所未闻的练兵之道!不管治军还是治吏,都是极好的办法。”
杨善会点了点头,眯着眼睛笑道:“圣上这一手是对军务司、换防制的补充。心有异志的大将只要敢露出一点反意,恐怕下一刻,就被手下将领割下脑袋换军功了。”
李靖呵呵一笑:“这不更好么?”
“有此帝王,我大隋中兴不远矣…”杨善会欣慰的看着高高在上、气势磅礴的杨侗。
顶点
………………………………
第405章:武士争锋
正如杨善会和李靖对话那般,杨侗正是趁这机会将军功制落实到位,以后军中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将士们因为可以用功劳上位,从而自动监督上面的将领,即使没有人监督,将领即使怀有异志也不敢说,不敢说自然就不敢做,顶多只是带着心腹离开军队。如此一来,军权便牢牢掌控在朝廷之手。
此项政令一旦落实到位,别说是那些中低层将领,便是一军主脑要造反,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跟他们。对于普通将士和底层将官来说,他们跟着将领混最多只能谋个温饱,而跟皇帝混,说不定哪天能一飞冲天的当上大将军和国公呢。
“武官退场!”担任司仪的兵部侍郎杜如晦拉起嗓子,放声喝道。
这些被选拔出来当标杆的将领,自然不会从始至终的接受挑战了,只有这万人之中,角逐出了与职位数目相应的最强者之后,这些军中将领才出来当擂主,接受优胜者的挑战。
眼前这一百九十一名鹰扬郎将,都是以军功爬上来的强者,能力在同等级将领属于上上之姿。如果有人能在挑战中,以个人武艺和统军能力打败他们,那么授予相应官职也值。
比武过程相当凶悍,难免会出现意外伤亡,因此在比斗前都需要签生死状。
参战者皆为胆大之辈,在杜如晦颁布命令之后,根本没人犹豫,更没有人退场,一大群人在兵卒的组织下,列成两百个队列,开始签订生死状。
午时三刻!
生死状已经签订完毕,武士们在隆隆战鼓声中跃跃欲试,准备一战而名利两收,不过没有人急着出场,因为按照以往的武举规则来说,胜了第一场的人就会成为擂主,要连胜三人才能晋级。
杨侗也想用后世的比赛规则来抽号决定,不过那些规则水土不服,因为武人的武艺强弱不等,本来很厉害的武人,要是一上场就遇到类似于秦琼、罗士信这种猛人,那就悲剧了。如果这个人恰好是李靖、苏定方式的儒将,损失的就是杨侗和朝廷了。
也因此杨侗索性将主动权交给了参与武举的武士,由他们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出场、挑战什么人!运气不好选上某个猛人,也是他们自己眼光不好,怪不到朝廷身上。不过这样一来,在开场之初迟迟没人上场,个个都在等别人上场,以便自己观摩,顺便看看其他人实力。
“圣上,怎么没人上场啊?”小舞第一次参与,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按照以往,还早得很!”杨侗看了看台上的慕容恪一眼,轻声道:“不过吐谷浑也有人报名了,这些人应该很快出来挑衅了。”
“这是我大隋的武举,吐谷浑报名作甚?”小舞皱起黛眉,大感诧异。
“吐谷浑野心极大,见我大隋四分五裂,有几分不将大隋放在眼里的意思,他们居心叵测,并不是真心参与朕的登基大典,而是挑衅、扬威来了。”
杨侗见一时半会还没有人上场,连慕容恪似乎也老实了不少,索性与小舞聊了起来:“吐谷浑本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他们几经辗转,最后立足在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东晋到南北之间,吐谷浑趁中原征战不休,控制了如今的广袤地域。到了南北朝时期,长江以北被北魏控制,长江以南被南朝控制。经济发达的南朝要走西域、柔然,只能由巴蜀经过吐谷浑进入西域,到了北部的高昌,再折道向东,最终到达柔然。”
“吐谷浑极为重视这条经济命脉,并开辟出多条新通道,将南朝和西域重新连接起来。为了维护畅通,吐谷浑人不担负起指引方向、提供翻译、武装护送等任务,还积极居中调度,将更西方胡商的青海骢等特产贩运南朝,然后再把丝绸、棉布、瓷器、铁器、茶叶及纸张等中原特产卖给胡商,从中赚到了巨大的差价。他们因为丝路的经过而繁荣富强,成为西北一霸。”
“然则我大隋王朝一统天下,改变了这一切。当年皇祖父巡视河西之时,西域各国国王纷纷到张掖朝见,接着,丝绸之路便恢复到了正常的路线。由此一来,所有商人都走了便捷和畅通的河西走廊,环境恶劣的吐谷浑的枢纽功能就这么消失了。吐谷浑最大的依仗也因此日渐没落。看着河西走廊的繁华,想着自己由盛而衰的景象,吐谷浑步萨钵可汗伏允心底嫉恨,让军队乔装成马贼兵袭河西,截杀沿途商旅,还跟西突厥结盟,准备对付我大隋王朝。”
“皇祖父为了去除吐谷浑以畅通丝绸之路,亲率精锐二十万亲征吐谷浑,他集中优势兵力,采用穷追不舍、四面合围的战法,数次大败吐谷浑,屠得吐谷浑差点绝种,步萨钵可汗最后逃奔至党项。吐谷浑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的大地皆为大隋所有,皇祖父设有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到我大隋陷入混乱之后,步萨钵可汗又恢复了吐谷浑汗国。”
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