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月仙羞赧一笑,“一切都好,多谢圣上关心。”

    “一起用早膳吧。”

    “喏。”

    一行三人来到起居室,已有修罗卫摆上浓粥肉饼和几样小菜,看着桌上早膳,萧月仙有点发愣。

    米粥泛香,让人食欲大涨,可是这也太寒酸了吧?与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家的奢华全然不符。休说是与她在江陵的有相比,便是寻常商贾之家,怕是也诸多不如……

    见她疑惑,水天姬热情的解释道:“行军没有讲究,这还是好的了,如果大败仗,连吃的都没有。这些都是夫君平素吃惯了的食物,到了邺城,妹妹可以吩咐御厨做适合你口味的食物。”

    “多谢姐姐。”萧月仙点点头,还以为是故意如此冷落她呢……许是为了给杨侗和萧月仙一个独处的机会,水天姬用罢早膳便去了军营。她现在的身份是大将军,掌管着一万名弓骑兵,蔡薇和五百名修罗卫当她的亲兵营,有一群母老虎护卫,她的安全不成问题。

    与杨侗独处,萧月仙脸上发烫,虽说他们已经有了婚约,但单独相处,心中还是有些羞涩,她低下头,避开杨侗的目光,轻声说:“眼下大战在即,我在这里只会给圣上添麻烦,您还是把我送走吧。”

    萧月仙这话获得杨侗好感。他没想到萧月仙的心思如此善解人意。如果说之前他只是被萧月仙仙姿所吸引,这一会儿,有点喜欢这个温柔解意的女子。

    偃师县目前已经是隋唐之争的前线,萧月仙一个弱小女子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成为累赘。如果赢得了战场,却把老婆弄丢了,那他杨侗便成天下笑柄了。

    他笑着点头道:“等会你乘战船去洛口,我会派一队女兵护送你到去邺城。皇后那边我已经写信了,她会善待你,皇后、贤妃、丽妃、淑妃跟武妃一样好相处,你不用担心。另外你替我转告皇后,快则半年,晚则一年,我就会回来。”

    “嗯。”萧月仙点了点头,一双美眸注视着这个自己丈夫的帝王,鼓足勇气问道:“圣上,你能送我一幅字吗?”

    “就这个?”杨侗失笑道。

    “嗯。”萧月仙出身名门,自幼琴棋书画精通,长大之后容颜瑰丽,气质飘然若仙,聪慧伶俐。

    杨侗为了弘扬文化,大量印书,廉价的纸书盛行天下,他的《诗文集》和《蒙学》自然也是如此,萧月仙对于杨侗的词章,她多有拜读,杨侗抄的都是流传千年的诗词文章,只要是有见识的人都不可能说不好,萧月仙拜读完后,登时入迷。

    她曾憧憬过能有一个潘安、卫玠、曹子建那般既有绝世美颜又有倾世才华的翩翩公子相伴一生,却不成想最后嫁给了杨侗。然则杨侗因为太重杀戮之故,被南方士人丑化成恶魔一般,以讹传讹之下,她也以为杨侗是个王粲、左思一般的人物,并引以为憾,可是见到本人,才知道传言是多么的不靠谱,杨侗不仅不是面目可憎的恶魔,反而长得俊美至极。

    “可不可以?”萧月仙语气中带着少女的娇憨,一双秋波,越显得灵动如水,貌艳于花,令杨侗怦然心动。

    “随手的事儿!”杨侗让人送来文房四宝,略作沉吟了起来,这个女孩子向自己求字,似有讨要订情之物的意思,如果寻常诗篇恐怕让她有所遗憾。

    萧月仙见杨侗提起笔后,便发起呆来,只以为他在构思新诗,心中更为期待,一动都不敢动,生怕坏了杨侗的诗兴。

    好半晌,杨侗提笔写下: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

    “啊!”萧月仙凑近一看,忍不住低呼起来,眼中尽是不可思议,这首《千秋岁》无疑是情诗中的顶级神作,而杨侗的字体似楷而非楷,一笔一画,如刀削斧凿,大气磅礴。

    诗柔!字刚!不仅不矛盾,反给人一种藤萝缠树、刚柔相济的唯美意境。

    “你这么快就写了新诗?”

    “诗词小道尔。”杨侗脸上露出了笑意,他已发现萧月仙并不是冷漠之人,从她娇憨兴奋的语态中,就知道她文静的表相下,有一颗活泼的心。

    萧月仙不知杨侗所思,神态仍旧无比震撼,她凝视着杨侗嫣然一笑道:“送我的?”

    说完,她顿时感觉不妥,这是恋人间至极的情诗,她的脸竟蓦地红了,羞得她低下了头。

    “送你的。”杨侗笑了一笑,题上了‘赠月仙’三个字,还拿来私人印玺,盖了上去。

    “多谢圣上!”萧月仙行了一礼,见杨侗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仿佛看透了自己的心思,她脸上更烫了。

    “圣上,几位尚书求见。”这时,阴明月步履匆匆的入内汇报。

    “朕知道了!”杨侗明白裴仁基是为李密的事情来找自己,这一次,李密不仅痛快的将奇珍和黄金送来,房玄藻也跟着来传达李密的决定,目前正由裴仁基接待。

    他转头望着萧月仙,交待道:“明月,安排一队修罗卫护送萧姑娘北上邺城。”

    “喏!”阴明月迅速离去。

    杨侗对萧月仙道:“这里是战争前沿,相当不安全,阴将军会派人送你离开。我去处理公务了。”

    萧月仙点了点头,眼中有些黯然之色,行礼道:“请圣上多保重!”

    “你也多保重!我们邺城见。”杨侗微微一笑,快步离开。

    萧月仙目送杨侗离开,她想到自己一个人要独自去见皇后,心底生出一股无所适从的无助。

    ……

    顶点


………………………………

第452章:战略布局

    县衙大堂,杨师道、房玄龄、裴仁基、魏征、凌敬坐在杨侗下首,看着笑容满面的裴仁基,杨侗道:“房玄藻怎么说?”

    “圣上!”裴仁基拱手道:“微臣和房玄藻详谈一晚,双方基本上是达成了共识。财物已经到了,这就不不说了。”

    “领土方面是怎么谈的?”杨侗问道。

    “李密也不同意,只是希望我大隋不要攻打梁郡、颖川、淮阳三郡。”

    “言下之意是说我们可以打济北、东平、东郡、济阴了?”杨侗会心一笑。

    裴仁基点头道:“这广大的疆域毕竟是魏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打下来的江山,如果说弃就弃,无法向下面的将士交待,因此,杨侗觉得李密不会容易答应。如果我们是以实力来攻克这四个郡,李密也可以对将士们有个交代,如果我们打下不下,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这所谓的协商还是以实力来说话,但是这个协商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可以将战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会爆发全面战争。”

    杨侗听到这里,说道:“朕觉得可以让行俨首先占领东郡。向南再攻占东平和济阴郡。然后让沈光率领一支军队收复东郡,这样便可以和洛阳相连接,将我们的势力在河南连成一片。”

    裴仁基赞同道:“微臣也认为李密一时不会放弃梁郡,也建议圣上暂时不要攻打梁郡和淮阳。这样一来,渤海郡可以作为攻打窦建德的后勤重地,济北、东平、济阴可以将刘黑闼钳制在齐鲁二郡。而西南的河南郡、弘农郡则与关中连成一片,成为南下荆襄的前沿阵地。”

    杨侗沉思片刻道:“梁郡联系江淮,颍川联系荆襄,前者朕可以放下,但是颍川必须要拿下,免得李密放伪唐从颍州下面的汝南东进。”

    如今李密有了放弃中原、南迁江淮之志,抢占李密南撤而留下的空白地带,是摆在杨侗面前的重中之重。他之所以不断增兵,就是为了应对战局的变化。

    但是对李密来说,他还有李渊这个选择,他为了遏制大隋势力,说不定会把颍川淮安和汝南卖给李渊,李渊如果获得了颍川,则可以据此威胁荥阳,甚至可以通过梁郡打到青州。

    而且李密南下计划一旦受挫,他必然会卷土重来,那么和李渊勾结会是势在必行之事。

    二李勾结杨侗不在乎,但绝对不容许他们威胁到自己的地盘,而如果有了颍川,那杨侗则可以从容布兵,于两边对付二李了。

    裴仁基道:“就怕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后方兵力空虚,如果被窦建德偷袭河北那就得不偿失了。”

    杨侗说道:“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窦建德是一头狼王,虽然受伤了却也不能大意,要不我们索性让海军封锁黄河。”

    “这样也可以,即使窦建德进犯渤海郡黄河南岸二县,但影响也不大。”裴仁基认同了杨侗这个方案。

    这时,一名士兵前来禀报道:“启禀圣上,襄阳郡有紧急情报传来!”

    “呈上来!”

    士兵恭恭敬敬的将一管信筒呈上,信中只有一句话,‘李神通统兵八万出襄阳,东进舂陵枣阳县。’

    这个消息顿时让杨侗非常意外,李渊除了让李世民率领十八万主力攻打洛阳、李孝恭和道宗统领七万驻扎襄城,居然还让李神通出兵八万,而且看李神通的行军路线,显然不是帮李世民,而是奔着东部中原来的。

    “圣上,出何事了?”房玄龄见杨侗脸色有异,连忙问道

    “你们自己看看吧!”

    杨侗把情报递给了房玄龄,让大家传递了一遍。

    房玄龄说道:“很明显,李渊不仅想要夺洛阳,还想夺取中原各郡,看来李渊也对李密不抱希望了。”

    杨侗问道:“你是说,李渊发现李密有南下之志?”

    房玄龄点点头,“微臣觉得李密是故意透露出去的。”

    “用意何在?”

    “李密想当这盘大棋的棋手,意图以自己即将放弃的地盘为饵,促成隋唐发动全面开战了,以便从中谋利。也就是说,李密对我们和李渊许下了同样的诺言”房玄龄说道。

    杨侗皱眉道:“他自己能得到什么?”

    房玄龄道:“李密的军队多是中原人,若是强制全军南下,极有可能发生类似江都之乱的政变,但隋唐同时来攻,将士则会觉得南下是合理之事;其二、借机剪除不听话的派系;其三、引二虎竟食,避免大隋一家独大。”

    “李密倒是打的好主意!”杨侗冷哼一声,冷笑道:“更可笑的是李渊,他恐怕还不知道士信已经打下伊阙关。”

    房玄龄笑道:“伊阙关是昨天傍晚才失守的。而飞鹰传书是我大隋之所独有,其他人还依靠士兵传信,李渊不知道也正常。”

    “虽然李渊又张狂了起来,不过这八万大军加上李孝恭的四万人,也有十二万人,不太好对付呢!”杨侗手指轻点着桌子,他此番虽然调兵二十万南下,但一一分兵之后,可以当作机动兵力的实际上很少。

    “十二万大军若是一起来犯,自然不好对付!”房玄龄笑道。

    “玄龄是说打时间差?”

    房玄龄微笑颔首道:“圣上所言不差,正是要打这时间差,李神通还在舂陵郡。而真正派上用场的只有李孝恭在阳翟的四万精锐,只要我军击溃李恭孝所部,那么便可将李渊的势力赶出襄城郡,届时,只需派出两万大军坐镇鲁阳关,李渊纵有二十万大军也难以寸进。我军则可因此关在手,得到集结。”

    杨侗点头道:“那就让秦琼和罗士信今天同时攻进襄城,放开手段的吃掉李孝恭。”

    房玄龄笑道:“臣完全赞同。”

    自从罗士信入驻颍阳以后,秦琼的第二军便已经全部收拢到了新郑,他除了六万正规军还有三万奴兵,若是加上罗士信的四万余人,人数比李孝恭多了九万。

    这一仗不说稳胜,但九成九的把握还是有的,李孝恭作为一名历史上的名将,能够被朝廷用一帮猛将和恐怖的大军联手收拾,也算是他的荣耀了。

    至于李世民,自有杨侗在偃师这边看着,在洛阳未下的情况下,李世民若是贸然对大隋开战,会将面临大隋和洛阳郑军两面夹攻的危险。

    一旁的凌敬笑着建议道:“荆襄唐军大举北上,襄阳陷入了空虚。臣以为很有必要提醒一下萧铣。让他抓住这个机会大举反攻,重新夺回荆襄。”

    “也好!此事交给你去来办,立即发信往江陵,让我们的人跟岑文本取得联系。”杨侗笑了起来,毕竟萧铣把有且仅有的女儿都送了来,自己这个当女婿的,确实应该回一份礼物,就是不知道这个新老丈人能不能打败没什么活动兵力的旧丈人。

    “喏!”凌敬躬身退下。

    杨侗与余者继续商议。

    由于八万唐军主力意外出现,打乱了杨侗之前计划,众人经过商量,立即对之前的计划进行了重新调理。

    东路一分为二,先由裴行俨率第三军团和五万奴兵,将前线从渤海郡改成刘黑闼占据的齐郡,尔后以此为基,收复济北和东平二郡,接着将刘黑闼歼灭于鲁郡,或是将他轰入琅邪与王小胡汇合。另一路则由沈光则统领一万隋军两万奴兵,收复东郡和济阴。

    中路也分兵两路,一路由秦琼和罗士信进入襄城,歼灭李孝恭的四万大军,收复襄城、颍川、淯阳,然后驻军于淯阳、南阳、淮安、舂陵之交的淯阳武川县,威慑襄阳北三郡,南阳和舂陵中的任何一郡失守,隋军都可以直接打到襄阳城下,由不得李渊继续嚣张;另一路则由杨侗继续坐镇偃师,时刻向李世民施压。

    西路则由杨善会从陕县渡河,从西部威慑李世民,至于什么时候进军,则以杨侗命令为准,过早进军,杨侗担心将李世民吓跑。

    几路大军同时行动,但杨侗却没有立刻出兵,他还要等待李世民和王世充再消耗下去,过早插手战争不利于削弱王世充。

    另外,他为了消弱萧铣。让关中李靖坐观李渊和萧铣,当二人决出胜负之时,再待机而动。

    顶点


………………………………

第453章:李渊决策

    襄阳太极宫御书房,李渊正和一干相国商量军机大事,自从洛阳战役爆发,李渊心思都放在这一场战役之中,政务全部扔给了太子李建成处理。

    他大部份时间都在御书房考虑军务,不是他过于小心,实在是这场中原大战关系重要。如果能够拿下西部中原,那么十分天下他占据了三分,杨侗占四分,其他势力共享三分。如果战争失败,那李唐将是国力大损的两分天下,杨侗却有可能扩张到五六分,到时候,一定会重新出现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李渊绝不想看到的结果。

    李渊忧心忡忡的说道:“裴卿,杨侗出兵洛阳已是迟早的事情,根据我们的情报,杨侗除了在洛阳以东部署二十多万大军,在河内郡也部署了十万大军左右,另外,他在齐鲁大地也动作频频,朕觉得他要的不仅是洛阳,而是整个中原,这战对我大唐的意义非同小可,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大战役。”

    “难道杨侗也知道李密准备南图江淮?”长子的死亡,以及散布在天下各地的家族成员的损失,令裴寂苍老了许多,为人似乎也比以前低调了很多。

    “李密粮草军力南移的举动,瞒不过杨侗无孔不入的探子。李密重心南移,中原会有很多地方出现势力空白,杨侗不可能不抓住机会占据。”李渊对隋朝的探子也大为头疼,李唐治下虽然也在大力清洗,可是巴蜀、荆襄多山川,一年多来的锄奸行动收效甚微,而且李唐这边清剿得越厉害,对方隐藏的手段也变得更加高明,让人查无可查。

    裴寂犹豫了一下,说道:“圣上,淮安郡王率八万大军全部北上。使荆襄兵力空虚,臣很担心萧铣趁机反扑,我们是不是应该让益州窦轨率军东进,以填补荆襄兵力?”

    李渊摇头道:“萧铣这个人猜忌心极重,这个时候正是他整顿内部的大好良机,无心荆襄,而且他的地盘南北相距千里,广袤的疆域令他根基不牢,所以我们其实不必担心他。”

    裴寂正色道:“圣上,襄阳只有齐王殿下的三万骑兵,万一有支军队杀到襄阳城下,对民心和前线将士的士气都是一个沉重打击。毕竟,杨侗最喜欢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下作之事。”

    李渊神色微变,杨侗当初不是就是轻兵入关中,火烧大兴大兴宫了么?要是再在襄阳上演这一出戏,李世民和李孝恭恐怕只能无功而返了,万一襄阳失守,他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他汗水涔涔的肃然道:“裴卿言之有理,朕确实大意了。那就通川、巴东军队立即入京。而且这是一场持久的大战,为了能够随时有大军可用,让窦轨募集十万益州青壮,送来襄阳训练。”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外禀报,“启禀圣上,萧相国和骠骑将军宇文士及从洛阳赶回,称有紧急军情禀报。”

    李渊立刻道:“宣他二人觐见!”

    一会儿!

    风尘仆仆的萧瑀和宇文士及匆匆走进御书房,深行一礼,“微臣参见圣上!”

    “不必多礼!”

    李渊示意二人入座,有些焦急的询问:“二卿从洛阳连袂赶来,可是发生了要紧之事?”

    “圣上,杨侗已对我大唐发动攻击了,形势十分紧急!”萧瑀肃然道。

    李渊的表情凝重:“你告诉朕,杨侗怎么出兵?”

    萧瑀声音沙哑的说道:“隋朝大将裴行俨统兵十万,从渤海厌次南攻齐郡,刘黑闼退守鲁郡,齐郡历城目前成了东部隋军的后勤重地,由杜如晦统军三万坐镇,裴行俨接着占据了济北郡,魏军孟让三万大军全军覆没,紧接着,裴行俨几乎兵不血刃的占据了东平郡,随时攻入鲁郡;与此同时,沈光率军三万从荥阳东进,目前已经占领东郡和济阴,屯军于济阴单父县,兵锋直指梁郡虞城和彭城郡丰县。此二人合为隋朝东路军。”

    萧瑀说到这里,从桌上拿起不知是谁的茶盏,一口饮尽,显是口渴之极,他接着又说道:“中路军则是以杨侗为首的荥阳郡和河南郡这部分军队,人数有二十万之多,由杨侗于偃师居中调度,罗士信所部已经占据了伊阙关,任城王的三万大军,以及王君廓从洛阳去援助的一万精骑全军覆没。任城王和王君廓下落不明。”

    李渊急忙问:“何为下落不明?”

    “伊阙关是洛阳南下,襄城北上的必经之道,任城王率领三万大军坐镇,但是此关是防御南方的关塞,防御不了颍阳罗士信的五万大军,此关若失,就截断晋王和赵郡王两支军队的联系。”萧瑀缓了一口气,拱手道:“晋王担心任城王守不住伊阙关,便派王君廓将率领一万精骑协防,王将军中了隋军的埋伏,任城王出兵营救,罗士信将二者一举击溃,趁机占领伊阙关,四万大军无一人北逃到洛阳大营,所以任城王和王将军下落不明。”

    李渊微微一叹,痛心道:“真骁勇之师也!朕失道宗,还有其他子侄,可朕失四万儿郎,却再没有如此骁勇忠诚之师,愿上苍庇佑他们无事。”

    战争之中,往往会发生影响战局的意外之事,导致整个战局大变,比如说光武帝刘秀,当时听他号令的绿林军只有两万多人,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装备极差,一听说王莽派遣四十万大军前来围剿他们,很多人都吓跑了,这样一支良莠不齐的乱民就算是个个杀神附体,也干不过王莽的四十万军队,可就在刘秀决战前夕,天时相助,竟然有陨石砸向了王莽军军营。刘秀如有神助,率领打了鸡血一样的绿林军把军心涣散王莽军杀散,四十万大军最后一统计,只剩两万人。

    还有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在关键的白沟河之战中,燕军节节败退,李景隆的大军士气高涨,不消多久,燕军恐怕就要彻底溃败,关键时刻忽然起了大风,朱棣乘风纵火反攻,斩杀数万敌军,十多万人溺水而亡,从而改变了战局。

    如今的伊阙关也极为类似,不过不是天时,而是人为,好心办坏事派出王君廓的李世民成为了这次事件的主角。不同的是这次事件是罗士信精心策划,利用李道宗的不能见死不救之心,以王君廓为诱饵,诱引李道宗出城作战,结果搞得李道宗全军覆没,伊阙关失守。

    李渊能也办法责怪好心的李世民,但他也知道伊阙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拿下伊阙关,就能让南北两军联系畅通,可以随时互助,这也是李世民要派王君廓出兵帮助李道宗重要原因:以‘黄河—洛阳—伊阙关’防线割裂隋军,稳住西部中原,再图大中原。所以,策划这场大战的李渊一定要夺回此险关。

    就在李渊思索着如何夺回伊阙关之时,萧瑀说道:“圣上,还有西路隋军!”

    李渊一听,连忙道:“爱卿请说!”

    “圣上,隋军的西路军共计十万人左右,由杨善会统帅,他们准备从陕县渡河”

    “什么!”李渊吃了一惊,如果杨善会成功渡河,陷入两面包抄的李世民就危险了。不过他虽震惊,却也知道现在需要冷静,萧瑀和宇文士及从洛阳奔来,绝不仅是汇报那么简单,两人必然还有其他要事,否则,李世民也不会派出这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