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家只对家族忠心,不在意朝代更迭,每当乱世到来之时,世家都会多头下注,一部分人才继续效力当时的王朝,一部分人才则分散于各大势力之中,最后不管谁赢谁输,世家的利益都不受损失,这便是世家门阀得以世代传承的秘诀!所以,我说世家靠不忠传承,并没冤枉人。”

    “虽说燕王兄是裴氏的女婿,但裴氏中的裴寂却是李渊的闺中密友。”

    闺中密友?

    众人“……”

    “在河东道为官的裴氏子弟多不胜多,调动频繁,可见,这些人都是以裴寂为首的人,一旦李渊谋反,他们就会开城迎接。这北有王氏参与起事,南有裴氏接应……后果如何,不问可知。”

    这是杨侗利用自己的小聪明,结合历史,分析出的结论!

    可在众人听来,却十分震惊。

    经过杨侗这么一分析,大家发现李渊一旦起事的话,基本上不用打什么像样的大仗,就能迅速拿下整个河东道!然后在关陇权贵的接应下,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就能再下关中大地。

    杨恭仁沉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但我们既然知道了,自然不能让李渊如此轻松。”

    杨侗点头道:“没错,必须给他加几道障碍!王威、高君雅是第一道,代王弟是一道,而我们也是一道。”

    “殿下决定怎么做?”

    “皇祖父任命我为玄机上将军,兼掌河东道(并州)兵事,这个权利若不利用就作废了。而再过几天,就是李世民的新婚之日,我决定当一回恶客,并以平定刘武周为名,夺下李渊散布在各地的精锐之师,来他一个釜底抽薪。”

    众人听到此话,一个个眼睛大亮,这一招实在太狠了。

    “那咱们先打谁?李渊,还是刘武周?”尉迟恭摇头晃脑的问道。

    “刘武周!”

    杨侗、杨恭仁、房玄龄、杨师道、魏征、李靖不约而同的说出了同一个名字。
………………………………

第066章:魏征毒计

    “为什么要打刘武周,还不是破坏更大的李渊?”

    英武殿内,尉迟恭问出了一众武将的心声。

    “据王威密报称,李渊的走狗刘文静不仅带大量财物去突厥,还带回来了五千匹战马和一千名装扮成‘马夫’的突厥精兵!这些人大摇大摆通过刘武周的地盘,可见突厥、李渊、刘武周达成了默契!如果我们将李渊打得节节败退,突厥的百万控弦之士,极有可能通过刘武周控制的河东长城入境援助……”

    听到杨侗这话,众人心头沉重。

    罗士信咬牙切齿的骂道:“狗汉奸!”

    杨侗道:“百万控弦之士虽然夸张,但始毕拿出三四十万的兵力却是可以的!我们即使侥幸得胜,那也是惨胜!如果我们的精锐消耗干净,没几年休养,根本恢复不过来,而这段时间内,据有河东、关中,甚至是巴蜀的李渊却得到了大力发展,到时候我们怎么跟他斗?所以吃掉刘武周,将突厥大军御于长城之外,是我们征战天下的关键一步!”

    “突厥人残暴狠毒,所到之处杀光、抢光、烧光!比过境蝗虫还要恐怖万万倍,如果他们顺势南下,河东道必将赤野千里。大隋是天下正统,必须把百姓的身家性命放在心上!这是打刘武周、夺长城的第二个理由。”

    杨恭仁等人一惊,心中皆不由的热血沸腾!感佩交加。

    虽说杨侗对世家门阀非常霸道,但他始终都把民族大义和百姓放在心上。

    这便是他个人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家誓死效忠的主要原因。

    杨侗看了众人一眼,问道:“大家可有什么想法?”

    苏定方举手道:“殿下,刘武周军队的情况如何?”

    这也是众将关注的问题,杨侗笑道:“商部秘密组建了许多商团,以百姓的名义深入到了天下各地采购物资,得到了许多情报……所以,这问题由凌侍郎回答更好!”

    凌敬心知杨侗给予自己露脸机会,感动的恭敬一礼,然后向大家说道:“刘武周拥兵二十万,地盘有马邑、雁门、楼烦、离石四郡,其中马邑、雁门为边郡,人口不多;楼烦郡前太守是李渊,所以,当初刘武周造反后,他用自己的影响力,将百姓迁去了太原,人数同样不多。所以,刘武周除了离石郡稍微富裕外,根本无力自给。而且他非常疯狂,在此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还大量扩军,在他治下,只要是男性,上至六十老翁,下至十二三岁少年都被强制为兵,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只有驻扎在善阳县的几万直属军稍微有点战力外,其余都是乌合之众,装备也是非常落后……前不久,他的头号大将宋金刚在楼烦被李渊打得大败,损失惨重,他所谓的精兵顶多只有四万左右。”

    “除了军队战力不行、士气萎靡!刘武周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他的军队不事生产,和突厥人一样都靠掠夺补养,之所以撑到现在,是突厥给了他两百万头牛羊,一旦耗尽,他面临粮食危机,所以他根本没资格当我们的敌人。”

    凌敬一番话,更让众人信心百倍!

    杨侗分派任务道:“药师,你出兵上谷,经飞狐陉攻雁门,主要任务是拿下内外长城,防备突厥救援。除了本部的五万,上谷两万大军及民团兵由你支配!你怎么打,我不管!”

    “定不负殿下重托!”李靖凛然应命,接着又说道:“刘武周使马邑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不得人心。而御部刘大人与亦在马邑为官多年,深得民望,末将希望刘大人能够为行军司马!我二人配合,马邑的许多地方或许可以不战而下。”

    杨侗大喜着向消瘦的刘政会道:“刘侍郎,药师都点将了!这随军司马你是非当不可了。”

    刘政会慨然道:“臣,领命。”

    杨侗目光扫向杨恭仁,道:“我带怒涛、狂澜、海啸和玄甲军入太原,玄龄为随军军师!冀州由左仆射全权负责,若有不决之事,与师道、玄成、仲远、敬之协商来办。同时,令各边郡外松内紧,悄悄备战。”

    “遵命!”

    杨恭仁、杨师道、魏征、孔颖达、凌敬起身应命。

    杨侗又对众人道:“我补充一点,内战不同于外战,大家尽量少杀戮,一切以俘虏为主!我不希望灭掉刘武周后,得到的是赤野千里之地。”

    众将凛然遵命!

    “殿下!飞羽弓骑请战!”

    霫族族长水天姬出列请战!

    霫族是大隋立国以来,第一个自请内附的域外民族,受到隆重礼遇!

    作为族长的水天姬被杨广册封为正三品飞羽将军、上柱国、霫侯,还赏金万两!她统帅霫族一万大军,名曰飞羽弓骑,是一支装备大隋先进装备的轻骑兵!在骑射方面冠绝冀州全军!

    众人见她请命!

    一个个瞧着杨侗的目光充满了暧昧!

    水天姬根本没住地她的府邸,她一直和杨侗夫妻生活在宫城之中。与杨侗关系如何,大家不得而知。

    但,人家确确实实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大美人!

    水天姬身材修长,曲线曼妙,婀娜的娇躯让人挑不出一丝瑕疵。玉容不施任何脂粉,凤眼、琼鼻、樱唇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佳人的绝世容颜。

    她的绝世风姿称得起完美二字,如此绝色容颜,着实艳惊天下,更难得的是她非常能打!

    骑术,冠绝全军

    箭术,仅次杨侗!

    武道,稳居第四阶梯。

    这样一个完美的绝世佳人,完全配得上杨侗。

    杨恭仁轻咳一声,替水天姬说话:“殿下!不能寒了水将军的拳拳报国心!”

    “臣复议!”杨师道、房玄龄、魏征、孔颖达、刘政会、凌敬、李靖等人热烈同意……

    在大家心目中,杨侗符合雄主、明主、英主的标准,唯独令大家不满意的即是无后!所以,个个都希望杨侗广纳美女入宫…当一个天下布种的种猪…

    但杨侗不乐意!坚决不同意!

    故而,好不容易的多出一个暧昧不清的水天姬,文武众臣开心、急着抱孙子的刘妃也开心。

    这行军途中最是无聊了,若是两人那个那个了…岂不是大好事?

    是以,众人都强烈支持水天姬出征,个个都摆出一副不同意就是不信任霫族的模样!

    杨侗当然知道大家的意思,又见水天姬一双明如秋水的目光中的坚决,以及急于表忠诚的神态,无奈道:“一起吧!”

    “殿下英明!”众文武心满意足。

    杨恭仁向秦琼、罗士信、牛进达、尉迟恭寒声道:“自古宴无好宴!若殿下和水将军有所闪失,你四人拿头来见。”

    “遵命!”四将应命!

    “多谢杨大人!不过我不用大家保护!”水天姬对于杨恭仁的关心很开心,浑不知对方将她当成了秦王侧妃!

    杨恭仁一个劲道:“应该的,应该的!”

    杨侗苦笑!

    李世民都以无所出为由把长孙皇后休了,自己似乎也得考虑生孩子的问题了。

    古代真是麻烦,没有孩子,不利于统治;

    孩子多了,更让人心烦。

    这时,盯着杨侗和水天姬看的魏征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睛闪闪发光的拱手道:“殿下!微臣请殿下以皇室的名义册封一人!”

    杨侗道:“谁?。”

    魏征一脸严肃道:“已故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是大隋王朝对付突厥的第一功臣,正是他实施的反间计导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可谓居功至伟!臣恳请殿下以朝廷名义,对长孙大将军之女长孙无垢从重册封!”

    杨恭仁赞同:“臣复议!”

    杨师道同赞:“臣复议!”

    房玄龄大赞:“臣复议!”

    凌敬五体投地的绝赞:“魏大人高明,不仅要封,还要大大的册封,正一品、从一品都行!”

    杨侗大笑:“老魏啊老魏,你真是,真是go in down!”

    众人大汗!

    不过想想,魏征这办法的确够—淫—荡?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而来,大声道:“禀殿下,太原留守李渊大人遣使送来请柬,说是其次子大婚,请殿下出席!”

    众人都笑了起来!
………………………………

第067章:绝地

    西京长安、大兴宫!

    “母妃,我不要学,我不要学!我不要当代王,我不要当西京留守,一点也不好玩!”

    一个精美如瓷娃娃一样的孩子,泪流满面的哭闹着,将身上精美王袍扯来扯去,小小年纪没什么力气,反倒是将一身整洁的模样扯的乱七八糟。

    宫女们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怎么了?”温和华贵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一个宫装丽人带着淡淡倦意走进房间。

    她身材高挑,眉目如画,浑身焕发出一种轻熟风韵,就像一朵百合花,带着青春雨气晨露,明**人!那一个端庄的妇人髻让她看起来更加端庄高雅。唯独一双眼眸,充斥着一丝凄婉的愁容!

    宫女看着来人,慌忙行礼道,“回娘娘,殿下早朝回来就闹别扭,怎么也劝不住。”

    丽人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示意所有宫女都退了下去。

    她是元德太子杨昭正妃韦蓉,出身于“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那个韦氏。

    有隋一朝,韦氏与皇室关系密切,除了她嫁给元德太子杨昭,当年还有一个堂妹嫁给齐王杨暕。以当时的形式看,不管是杨昭还是杨暕登基,韦氏都稳如泰山,也因此,借皇室之势的韦氏,在政治、社会地位上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但是,这样一个被大隋皇室极力扶持得大红大紫的家族,在大隋江河日下的当下,却袖手旁观、冷眼旁观……

    这时,如同瓷娃娃一样的可爱孩子扎进了韦妃怀抱:“母妃,你就放过我吧,我不想当代王了,也不想当留守,每天跟木头一样。”

    这小孩正是代王杨侑。

    杨侑是杨昭嫡子,容貌俊秀,乖巧可爱,是大隋王朝第一顺位继承人!他今年虚岁十二,也非常聪明,但是再聪明也只是一个正值贪玩好动年龄孩子,但长安留守的身份束缚,早早就让他失去了自由和乐趣。

    他每一天都早早起来参与早朝,每一天都听着大人们说着他不懂的话,他什么都不懂,完全不知道自己上朝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留守谁愿意当啊?

    杨侑已不知几次闹别扭了。

    韦妃紧紧的抱着爱子,眼泪眼圈都红了,下一刻,一颗颗豆大的眼睛滴到了杨侑的脸上!

    今天,韦妃又在娘家碰了一鼻子灰,甚至连家主韦圆照的面都没有见到。

    娘家的冷漠让她心寒透骨!!

    她固然不太清楚大隋时局,但娘家近乎闭门不见的作为,已在告诉她:大隋没救了……

    这也意味着她们母子,被娘家抛弃了!

    她每每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前朝往事,就会从噩梦中惊醒。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儿子杨侑平平安安的活下去。只是,这时候她能信谁?谁又是可以相信的人?

    “母妃!母妃!您别哭,孩儿学着就是了!”见母亲无声落泪,孝顺的杨侑非常乖巧的选择委屈自己。

    “好孩子!”韦妃十分欣慰,但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同时,对杨广这个不负责任的皇帝多了深深的抱怨,让这么一个小小孩子担任西京留守,亏他想得出来。不过和老二杨侗相比,杨侑幸运多了,因为他的二哥杨侗,在洛阳危亡之际,以十四五岁之龄就率领孤军上阵打仗了!

    但那孩子好生了不起,居然在冀州创立了惊天动地的赫赫功勋!韦妃十分睿智、聪明,她以前确实有着为儿子争一争太孙之心,可时局让她知道:这天下已不是由杨家说了算,太孙已经没有丝毫意义,如果长安、洛阳、涿郡失守,那杨侑、杨倓、杨侗三兄弟就是曹操手中的汉献帝!

    被人利用完了,然后不明不白的死去。

    所以,平安的生存下去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太孙、大隋第三世皇帝都是假的。

    她不止一次的想着带儿子一逃了之,可她也知道在大隋没有彻底坍塌前,长安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娘娘、殿下!卫大人求见!”

    就在韦妃母子抱头痛哭的时候,屋外传来了宫女的声音。

    韦妃深吸了口气,道:“请卫大人到偏殿奉茶!”

    她迅速擦干眼泪,又帮儿子整理了一下,叮嘱了几句,便一道出门。

    只见正堂当中,一位满头白发,气势威严老者正焦急的走来走去。

    他是杨侗的岳祖父,卫玄。

    卫玄今年七十七岁高龄,祖籍洛阳,祖父卫悦曾是西魏的司农爱,父亲卫剽官至侍中、左武卫大将军!

    卫玄少时有器量见识,北周武帝宇文邕做藩王时,引荐卫玄担任记室。北周武帝继位后,任命卫玄为益州总管长史,赐给万钉宝带。不久,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太府中大夫,代理内史事,兼任京兆尹,时人称其强力贯通天下。

    隋朝立国以后,卫玄历任淮州总管、卫尉少卿、资州刺史、刑部尚书、右侯卫大将军等。杨广东征高句丽时,各路兵马大多失利,唯独卫玄军独以保全,军事才华相当了得。

    当年杨玄感叛乱,卫玄亲率四万大军驰援洛阳,由于杨玄感拥有数十万兵众,卫玄寡不敌众,部下死伤大半,军力将近耗竭,于是他率军进驻邙山的南面。

    杨玄感率领全部精兵前来进攻,卫玄率军与杨玄感决战,一天之内双方交锋十余次,他的子侄、孙子全部壮烈牺牲。

    杨广对卫玄信任有加,不仅让他孙女卫凤舞当了秦王妃,还命他辅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兼任京兆内史、刑部尚书,允许他遇事不用上奏,可自行裁处决断,敕令杨侑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卫玄。

    卫玄年事已高,多次请辞,杨广派遣内史舍人封德彝驰往京师说服,并赐玉麒麟符节,用以代替铜兽符节。

    “见过卫公!”

    “弟子拜见老师!”

    韦妃、杨侑母子对卫玄执晚辈礼。

    “殿下、娘娘!请坐!”

    卫玄语气很是失礼,但母子都不以为意!

    此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识多年以来,母子二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卫玄如此凝重。

    韦妃一颗心更是直打鼓!

    “殿下、娘娘……秦王来信说独孤氏、窦氏等关陇权贵支持李渊谋反,一旦拿下河东全境,就会和关陇权贵里应外合,拿下关中!若是李渊谋反,关陇权贵极有可能控制住殿下,然后让李渊逼殿下登基,打清君侧之旗号,图谋天下!”

    卫玄愤怒不已的说道,整个人似乎都有些站不稳了。

    一席话,在母子二人脑海中轰然炸响,脸色都惨白了起来。

    韦妃眼神当中带着浓浓的恐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剧烈的疼爱令她脑海为之一清,“卫公,这可如何是好?”

    清君侧这个起兵理由无比正当,甚至是充满责任感,当李渊以隋朝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时,很多大臣都会自觉向他靠拢,一些将领更是主动投降。而且他们还理直气壮的是为了天下苍生才投降的,而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呢。当李渊成功收揽人心后,逼杨侑退位,然后让他死得稀里糊涂!

    “卫公,请告诉晚辈,侗儿怎么说的?”韦妃冷静道。

    “娘娘请看!”卫玄将两封呈上,一封是写给卫玄的,已经撕开,写给杨侑尚未打开!

    韦妃颤抖着手杨侑那封书信,内容跟卫玄说的差不多,并就着李渊谋反所造成的影响作出了几条安排和建议:

    一、李渊当了突厥的走狗!冀州主力大军的首要任务是歼灭刘武周,夺回长城,防止突厥南下。故而,李渊若反,杨侗即使会进攻河东,但是兵力不会太多!如果能够把李渊歼灭在河东最好,若是事不可为,请韦妃和杨侑撤出长安,避难冀州!

    这也是卫玄震怒之处,你李渊谋反也就算了,居然为一己之私,不惜引异族荼毒同族,其心肠是何其狠毒啊?杨侗攻打刘武周、夺回长城是为了民族大义,卫玄是是非常赞同、赞赏的。

    二、老大杨倓在关东士族的支持下,对皇太孙之位已经入了魔!而且河南道讨捕大使王世充心怀异志,于暗是积蓄了不小的势力,万勿相信。

    三、派死士把太仓、常平仓、永丰仓等粮仓一把大火烧个干净!关中粮食勉强温饱,烧了三大粮仓,李渊没办法大规模养兵,以后收复关中难度会小许多。

    四、若是关中有能力派出军队助战,请韦妃、杨侑母子二人隋军入驻河东郡,一可振奋军心,二是便于就近离开!同时表示,李渊若反,汲郡太守裴仁基第一时间入驻河内郡,他们可以由河东郡进入河内!

    韦妃迅速看完之后,又看了给卫玄的信,内容大同小异,她问道:“卫公,我们应该怎么办?”

    卫玄沉声道:“李渊本是孤独氏外甥,如今又令次子李世民娶独孤氏嫡女为新妇,两者关系亲上加亲;李渊本人又以窦氏的女婿,这三家已经是密不可分的一丘之貉,他们在关中有极大的影响力,一同发力,应者云集。故而,老臣以为秦王那‘事不可为,迅速离开’的建议非常有必要!只不过,这还需要娘娘和殿下自己做决定。”

    杨侗说杨倓对权势入了魔,那杨侗本人又何尝不是?

    韦妃也明白卫玄是在避嫌,但还是说道:“卫公,晚辈虽然愚昧,却也知道未来的天下之主已经不是由父皇说了算,皇储没有一点意义。我们孤儿寡母无一兵一卒,对至尊之位根本没奢望,只求平安活下去!如果倓儿、侗儿能够重振河山,是我大隋之幸!侗儿说的都是我们母子面临的实实在在危机,他不仅比倓儿有能力,也更重情!”

    卫玄叹息道:“小舞以前在家信中说,燕王接任东都留守时,就强迫秦王向他效忠…大致就是结二人之力,向代王施压。”

    韦妃紧张道:“那侗儿怎么说?”

    卫玄道:“据说秦王翻脸了,还说代王当他是兄长,而燕王却把他当忠犬,让燕王绝了那心思!至于真伪,就不知道了……毕竟,小舞已经是你们杨家人了。”

    韦妃道:“晚辈相信这两个孩子!请您老拿个主意”

    卫玄沉吟道:“从民族大义上说,老臣赞同秦王先打刘武周的决定!对他说的关陇权贵里应外合也认可。”

    “现在还有点时间,有几件事应该做,一是从民间募集军队训练。”

    “二、是关于粮食的处理,这一米一饭来之不易!理应珍惜!嗷嗷待哺的饥民多如牛毛,一把火烧了有违天道。”

    杨侑道:“那怎么办?总不能落入贼子手中吧?”

    卫玄道:“老臣的意思是以你圣上的名义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多少能为皇家挽回一点声望,也有助于募集军队,也为以后收复关中积攒一些底气。”

    “卫公言之有理。”

    韦妃恨声道:“那些反贼个个自诩仁义,我皇室倒是成了乱臣贼子了,这没了粮食,倒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