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规模宏伟、气势雄浑,又不乏精雕细琢之处!

    而时间仅仅一年多。

    这也难怪姜行本说同门之中,唯有宇文温继承了宇文恺的城市建设之才华,从这仓促修建而成的神武宫即可看出他天才般的设计。

    在正殿——朝天殿举办盛大的庆功宴后!

    杨侗来不及去见几位至亲,即与杨恭仁等人商议官制的问题。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主要掌管朝廷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尚书省六部,目前已经演变成九部,增加了学部、商部、御部。

    三省之间现在的分工是:中书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九部颁发执行。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

    由于杨侗的问题,三省九部体制现在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地方官制也已经完善,属于日常事务性质的九寺,以及少府、将作、都水、军器四监都已任务分明!

    中泱级别的各大部门和地方官员已经接近于最完善的明朝官制,所以都无须改动。

    只不过杨侗毕竟没有称帝,所以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九寺并没有设立罢了。

    现在要解决的主要是官员品级、爵位、文散官、武散官以及军队问题。

    官员品级方面,照搬唐朝,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一品、二品、三品设正从两级,四品到九品设正从上下,比如说,四品,依高低分为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

    爵位恢复杨坚时期的正一品亲王,从一品嗣王、郡王、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公,从三品侯,正四品伯,正五品上子,从五品上男。

    女性方面的爵位则是为

    正一品公主、妃、王妃、王太妃、国夫人

    从一品:郡主

    正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郡夫人

    从二品:县主、郡夫人

    正三品:婕妤、良娣

    正四品:美人、郡君、良媛

    从四品:郡君

    正五品:才人、县君、承徽

    从五品:乡君

    正六品:宝林

    正七品:御女、昭训

    正八品:采女、奉仪

    三十级文散官则是在杨广的‘九大夫’制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光禄大夫(从一品)、前、后光禄大夫(正、从二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前后左右正议大夫(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前后左右通议大夫(对应五品四阶)、前后左右朝请大夫(对应六品四阶)、前后左右朝散大夫(对应七品四阶)。在八品、九品四阶上,则分别设立前后左右朝议朗、前后左右宣直郎。

    三十级武散官分别是正一品大元帅,从一品元帅,正从二品的次帅、少帅,正从三品的辅国大将军、卫国大将军!接下来的就更简单了,四品四阶分别前后左右四大将军,五品四阶为四镇将军、六品四阶四定将军、七品四阶四平将军、八品四阶四征将军,九品四阶则为上校、少校、上尉、少尉。

    至于大隋兵制也不科学合理

    单纯从府兵上说,千人府、二百人团、一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火的确是够了,但是这一套并不适合作战部队,主要问题是规模过小,不利于统帅进行统一指挥,在突发战争中,由于从属问题,不利于随机应变,导致错过战机,被敌人一一歼灭。

    故而,对于作战部队,杨侗设立了万人军、五千人师、千人卫、三百人团、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火七级。其中军的主将为三等将军,分别大将军、上将军和将军;师设正副三将,正将为虎贲将军、副将为左右虎牙将军;卫也是正副三人,正将为鹰扬郎将,副为左右郎将,团为校尉、旅为旅帅、队为队正、火为火长。

    另外——各郡有维稳郡兵,县有民团,尽归兵部管辖,主管将领称为都尉、副将称为校尉,关系清晰明了。

    军级最高长官之上又有天策上将军一人,统帅各军,这一职位当然是杨侗本人。

    目前军级大将军、上将军、将军全部空缺。

    李靖、李景、裴仁基、杨善会、杨元弘、高君雅、高雅贤、韦云起、邓暠、王辩、贾务本、王威、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苏定方、尉迟恭、薛万述、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周绍范、沈光、钱杰、麦孟才、麦仲才、张镇周……等文武兼备的智将、武将都从师级虎贲郎将起步。

    不过诸多虎贲郎将的军职虽然一样,资历、功劳却不同,像李景来这种老将,他的资历肯定远高其他人,资历的区别由武散官来体现,散官品阶高低示资历。

    功劳不同则由爵位来体现,比如说李景资历虽高,但是为杨侗所立的功劳却远不如最初追随他的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和李靖,也不如文官里的杨恭仁、杨师道、孔颖达,所以这八人现在已是第一批县子。

    当然,李景有杨广册封的从一品滑国公,这个杨侗肯定会承认!只不过其他人的爵位可以升到国公,而李景已经到顶了,他的功劳积累到一定时候还是滑国公,但这是杨侗所封的滑国公,和杨广版本的截然不同。同样道理,裴仁基、杨善会、杨元弘、韦云起、邓暠、张镇周等老一辈的文武散官,杨侗也都一一认账。

    只不过他们现在的优势,无非是在俸禄上体现罢了,但杨侗对于‘从龙之臣’一向大方,私下里赏赐的钱财珍宝并不少,所缺的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

    在名这一方面,可谓是委屈一众老伙计了,但杨侗也没办法,因为他要体现北隋官制的高品质。像李渊那样随随便便就甩出近百个国公的壮举,不仅没意义,还会导致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问题出现,最终,极有可能造成悲惨的发生。

    杨侗麾下文武都是豁达之人,并不在意这些虚名,再说了,现在全天下都是反王,有的是晋升的机会!杨广册封的职位是萎靡的过去,他们更在意未来的辉煌,杨侗‘小小’的册封,品阶虽低,但含金量高,是精神的起点、是辉煌的未来!

    “殿下,我们的地盘大了一倍,三省九部、九寺四监是不是都应该完善起来了?老实说,微臣压力挺大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杨恭仁提出了意见。

    杨侗沉吟道:“诸位以为呢?”

    杨恭仁、杨师道、魏征、孔颖达、姜行本、刘政会、凌敬精神陡然一振,之前,杨侗一直不愿设立名目繁多的部门,主要是设了也白搭,除了空耗国库,没啥用。

    但是,大家认为杨侗虽不称帝,北隋却是一个事实上说的独立王朝,该有的必须有。

    此时,难得听到杨侗松口,众人连声附和。

    杨恭仁又说道:“战争年代,讲究效率,若是有了门下省和中书省,事事需要走程度,很容易误时…微臣以为暂时不用设立。不过尚书省应该加强起来了!”

    杨侗道:“现在六部,已经发展到了九部,杨仆射认为如何分职?”

    杨恭仁道:“尚书省九部,设左中右三个仆射职位,各统三部。而九部之中,有忙碌的吏部、兵部、民部,有清闲的礼部、御部,也有职能单一的商部、学部!故而,臣建议忙按照闲搭配的原则,分派给三仆射。”

    杨侗点头道:“合情合理,以后左仆射掌管吏部、礼部、御部;中仆射掌管民部、工部、商部;右仆射掌管兵部、刑部、学部;仆射以下,左右侍郎为次官、左中右丞各一…都事六人、主事六人、吏部考功六人…诸司设左右郎中各一,左右员外郎一人…左仆射不变,各部侍郎升为尚书,调韦云起为礼部尚书…”

    “来恒为吏部右侍郎”

    “张万岁为太仆寺卿,掌牧马、畜牧政令。”

    “宇文温为将作监,将作大匠!”

    “其他主职暂且空着,等有了合适人选,再一一设立起来。先把令史、书令史、掌固之类毛毛小官招募了再说!”

    听到毛毛小官之说,众人无不大汗!
………………………………

第119章:水师

    今日是邺城不平凡的一天,新城开放不久,秦王杨侗即以泰山压顶之势击溃李唐,收复并州全境……两大喜事接踵而来,二喜相衬,让迷信的古人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好兆头,对未来,人人是充满了信心。

    今夜不设禁的邺城非常热闹,仿佛过年一般。街道上行人面带笑容,偶尔会有邻里凑到一起乘凉,谈天说地唠家常。

    但总的来说,聊天内容都绕不开隋军大捷,以及对自身过去的回忆、现在的满足、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总而言之,这一天的邺城活力四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美好、欢乐的气氛随着夜风吹到了神武宫后苑。

    一重御苑!

    卫凤舞、水天姬、长孙无垢姐妹仨聚在一起聊天,聆听老二水天姬话说河东郡战事!

    水天姬口才极好,逗得老大、老三不时娇笑。

    小舞和心思转变的无垢十分想念自己的丈夫,可她们也知道庆功大宴不是一时半会结束的。

    小舞心知丈夫每次出征回来,都会在大宴结束后,再家人一起吃家宴,早早就命人备下好酒好菜,只等丈夫晚间来。

    谁知三人在四口之家的霞晖宫等到半夜也不见杨侗人影,小舞心中便有些疑惑,找来贴身宫女初月询问:“殿下呢?醉了吗?”

    初月刚好从朝天殿打听回来,了解一此情况,如实答道:“殿下和文武大臣,正在朝天殿旁边的朝阳殿议事……”

    “这样啊……”小舞想了想,又问道:“可知殿下什么时候回来?”

    初月摇头道:“奴婢也不清楚,只知道殿下和诸位大臣很高兴…殿下与大臣们议事,从不允许下人接近的。”

    小舞理解的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吩咐御厨再做一些饭菜,与桌上的一并送过去!多做一些肉食,将军们都喜欢这个。”

    “喏!”

    …

    半夜!

    朝阳殿灯火通明,

    商定好北隋一系列官制以后,杨侗与诸多文武就当前时局交换了意见,武将主开拓、文臣主治理。

    武将认为并州战役太过轻松,军队受损不大,应当拿下黄河以西的关内道的梁师都,或是南下中原、青州。

    文臣认为并州刚入手,人心尚未归附,而且新政触犯众多大中小世家的利益,这些人固然敢怒不敢言,但若有敌对分子策反,必将蜂涌而起,当务之急是如同以前那般,夺一地治一地稳一地!过度开拓的结果一定会走李渊的老路。另外,若是太过强势,容易让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以当前实力,北隋不足以对。

    综合了个中优劣,杨侗选择了稳!

    “武皇帝有文帝遗留下来如此财富,却因为过度透支民力,使天下大乱!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啊!今我立足冀州不足两年,虽说是人心归附,但根基并未稳固,战乱的创伤尤在,而并州就不必说了,这是新的地盘,强行推广各种制度,难免会引来小规模暴乱,必须要有军队坐镇。等一年半载之后,并州老百姓就会适应、认同了我们的政策,那时候即使有人不安分,也拉不起大规模的军队,有所破坏也不不出一郡。如果我们连连动兵,只会勾起人们不堪回首的记忆,于国不利、于民不利!”

    “休养生息是一两年内的主题!文官竭尽全力发展民生、整顿吏治、广积钱粮!武将精读兵书、培养武官、苦练精兵、严格军纪。打仗嘛,还怕没机会?只要我们手中有雄兵,随时都可以用泰山压顶之势将各路反王荡平。”

    “遵命!”众文武轰然应是。

    杨侗目注张镇周,道:“一直以来,我就打算组建一支水上雄师,但从我立足冀州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分身无术;最关键是缺乏没有一人,能够指挥水军作战……张将军先后在周法尚、来护儿、陈棱这三位水上雄帅效力过,也多次单独率领水师作战过!从现在开始,张将军便是水军主将,负责水军的组建、募兵、训练、指挥!从江都开来的战船全部给你训练水军。”

    张镇周此时的名气不大,但在史上的唐朝却大放异彩。在李唐平定萧铣、攻取辅公祏诸多战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张镇周在为人处世上也值得称道。因立有大功,张镇周被李渊任命为舒州大都督,舒州是的故乡,亲朋好友遍布城乡。

    张镇周返州之日,脱去官服,然后命人置办上好的酒菜,在故居招待亲朋旧友,开怀叙旧十日,然后将自己战功获得的财物全数分发给亲朋好友,并说道:“我们现在是朋友,明天我张镇周是大唐在舒州的官员,若亲朋故友犯法,我将行使官员的使命,对谁都不徇私。”就如他掷地有声的话,上任后严格遵守法令治理舒州。关心广大百姓疾苦而从不偏袒亲族、不营私、不循情。在他的治理下,战后的舒州秩序很快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此事还记载在《龙文鞭影》这本儿童启蒙书籍中,成为教育后世的榜样。

    “多谢殿下厚爱!臣决不负殿下重托。”张镇周得杨侗如此看中,很激动的作揖行礼。

    “水军军港设于渤海郡,工部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建造出来,在军港附近兴建一坐大大的造船坊,广征善于造船的能工巧匠,进行战船的打造。同时‘天工院’竭尽全力的设计更大、更稳、更快、更安全的新式战船。”

    给工部下达了任务,杨侗又向民部侍郎杨师道交待道:“钱、人、物,优先考虑水军。”

    “喏!”

    姜行本、杨师道起身应命。

    张镇周见杨侗如此重视水军,激动之余,同时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拱手道:“殿下,臣要几个人,请殿下恩准。”

    “请说!”杨侗笑着。

    张镇周道:“周法尚将军次子周绍祖,来护儿将军五子来弘、六子来整!”

    杨侗大声道:“准了!”

    来护儿共有十二个儿子,在江都之变,与父亲来护儿同时牺牲的就有八人!哪怕是曾经参与过杨玄感叛乱的来渊,也战死在江都东城郊。老五来弘、老六来整、老十一来恒、老幺来济与张镇周负责接应和护送萧后,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来氏一门,终不负隋,尽显忠贞气节!
………………………………

第120章:敲诈

    这一日,李渊的和谈消息传到了邺城!

    “李渊要和谈?谈什么?有什么好谈的?”

    “李唐礼部尚书裴矩为使臣,提出了一个和解的建议,说是裴寂为首的大军退出太原城,由李唐船只把他们从离石郡接走,然后,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太原城。”杨恭仁一脸无语、一脸僵硬、一脸苦涩的表情。

    众人的脸色顿时涨得通红,一个个神情古怪的扭曲了起来!

    杨侗哈哈大笑道:“想笑就笑吧!憋坏了可不好。”

    刹那之间!

    全堂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良久之后,魏征肃然道:“殿下,裴矩深得太宗武皇帝的器重,才一步步做到了相国!可是他不思报国,居然还当起了李贼的使臣,依臣之见,索性以叛徒之罪砍了。”

    “臣复议!对此叛臣、逆贼,决不能姑息!”孔颖达煞气腾腾,恨不得自己充当刽子手。

    杨侗大汗。

    老实说,他真不想杀裴矩。

    裴矩也并没错。一切都是因为杨广的处事风格,才造成了今天的裴矩。

    上梁不正下梁歪,才造就了许多奸臣的诞生。

    就拿虞世基来说吧!

    这本是一个一等人的能臣,在杨广还没有荒废朝政的时候,他是一个能直言进谏的人,比如要皇帝重赏将士、暂停讨伐辽东的战事等,都是正确主张。即使是杨广后来头脑发热甚至发昏,他还能请杨广发兵屯洛口仓以备不虞,这个相当有远见卓识,只是当一个个名臣因为直谏而相继被杀之后,虞世基便“沦陷”了,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马屁精。

    裴矩就更加了得了。

    人家是大隋著名外交家、战略家,曾用离间计分裂突厥,借内耗削弱其实力,从而减轻对中原的威胁,他还经略西域,致力于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四十国臣服朝贡大隋,拓疆数千里,史称“交通中西,功比张骞”。此外,裴矩还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曾编写《西域图记》三卷,记载西域四十四国的地理资料。《大唐双龙传》里的邪王石之轩就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更牛逼的是,在开皇十年,裴矩奉诏巡抚岭南,他还没有启程,高智慧、汪文进便在江南作乱,又有俚帅王仲宣命部将周师举围困东衡州。他裴矩一个文人,统领三千名良莠不齐的军队先解衡州之围,先后在大庾岭、原长岭击破叛军,斩杀周师举,一直打到南海。

    实在牛得不行。

    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外交家、治世能臣,在大业朝后期,硬生生让杨广玩成了一个老油子。

    怪谁?

    怪杨广。

    到了天下大乱、义军四起的年代里,裴矩依旧忠诚,他将叛乱的消息如实奏知杨广,结果杨广却是勃然大怒责罚,深诣自保之道的裴矩只能逢迎取悦,不敢有所谏诤。

    后来江都骁果军思家心切,纷纷逃离江都。还是裴矩进言,建议将江都寡妇和未嫁女子配给士卒,让他们在江都成家,江都骁果军军心得以逐渐稳定。

    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贤才,并没有辜负杨广的器重,是杨广自己没有再给他效忠大隋机会。

    现如今杨广已经死了,人家裴矩变成无主之臣,投降李渊又什么错?

    “裴矩曾经有功于社稷、有功于民族,他投降李唐,也是太宗武皇帝罹难后的事情!我们与太宗武皇帝的王朝不同,他也不是我的臣子…就当第一次认识,把他看着是李唐使节就够了!两国交往,不斩使臣是古训,若是我们杀了裴矩,太没天下之主的泱泱大气了。到了战场上,再将之擒获、击毙更显峥嵘气势。”

    杨侗说到这里,眼神犹如俯览苍生的鹰隼,浑身更是洋溢着一股纵横睥睨的傲气。

    “殿下大气!”杨恭仁赞同道。

    魏征、孔颖达不约而同的白了杨恭仁一眼,敢情爷爷成小气鬼了。

    房玄龄笑问:“殿下,如何答复裴矩?”

    他这吏部侍郎现在身兼礼部的使命,用杨恭仁的话来说,能者多劳。

    “如实告诉他,太原城已经落入我大隋之手!裴寂、裴阳、李神通、李叔良、李德良、段纶、李仲文等文武官员,以及李渊的妹妹、妹夫一家子卖价二百万石粮食、黄金百万两,免费赠送李神符、史万宝尸体两具!”

    “……”

    太黑了!

    “李渊能答应吗?”

    杨侗淡淡地笑了起来,“让全关中人都知道,李渊要和我们交易,但他只是赎买裴寂、李神通、李叔良、李德良、段纶和他的妹夫一家子,不管不顾普通将士的死活。”

    杨恭仁、房玄龄、杨师道、魏征、孔颖达、姜行本、刘政会、凌敬相互传递眼神,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震撼,他们知道杨侗这次一定会狮子开大口,但没想到会这么一个巨大的数额。突然间,他们都心生一种感觉,自己太老实了。尤其管钱的杨师道、凌敬感觉尤甚,他们想尽办法的开源节流,都不如杨侗这狠狠地一记歪招。

    这么一逼,李渊不赎都不行了,这一算下来,成绩委实太过惊人了。

    “他拿得起吗他?”房玄龄思绪有些短路。

    杨侗无语道:“你瞎操什么心?关陇权贵有钱出钱、有粮出粮的,李渊富着呢。”

    “嘿嘿!”房玄龄讪笑。

    “把并州籍伤残重伤士兵,全部百姓集中到河东郡!一起卖给李渊。这些人都是与我军作战受的伤,我们没有义务供养……孤寡老人也是李渊害得他们变成的,我们一样没有义务供养!对了,原属于刘武周的伤残重伤士兵、孤寡老人也集中起来,全部让李渊这个王八蛋来养!交易的时候,全部是他李渊的兵。”

    众人听到这话,有些汗颜。

    只不过手段虽然黑了些、狠了些,却可以把沉重的包袱甩给了李渊。

    “总之呢!人数不够,尸体来凑。”

    众人巨汗。

    连尸体都不放过?

    不过,大家也知道杨侗说说而已,这大热天里,尸体都早就烧成灰灰了。

    不处理,等着发瘟疫吗?

    得到杨侗的主意,代理礼部的房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