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现在,是纵横天下的秦王。

    在河北三州、在冀州、在邺城…他是百姓心中的守护神,是主宰一切的生灵的皇……任何条条框框都不能将他束缚!裴世清第一意识到、直面到——

    夜风徐来!裴世清藏在袖子里的双手微微颤抖,他偷偷的看了一眼站在河畔的杨侗,就像一头吃人的暴龙。

    两人目光相对,

    裴世清感觉那是两道森寒的刀光,残酷无情。似乎在问他:满意了吗?

    …

    不一会儿,杨侗与百姓道别完毕,在一队禁卫的护送下,路过了裴世清的身边,留下了轻飘飘的一句:“满意了吗?”

    裴世清机伶伶的打了个寒战,不是因为寒冷,而是恐惧。

    他悲哀的发现,在杨侗的强权面前,阴谋、小手段真的没有一点用,自己根本没有一丝反抗余地。

    其实杨侗也知道,历朝历代的世家士族都会往宫里塞女人,然后再推出自家外甥争夺太子,从而获取更多利益,比如说长孙无忌先推李承乾,再推李治上位,这就是最最典型的案例。他要借这机会,一举打消士族、以及其他势力的险恶用心,这一杀固然不可能消除塞女人、争储的行为,但现在的北隋,只能有一个声音!

    冀州、幽州经营不到两年,而并州更是刚被夺回,跟离根深蒂固、上下一心还很遥远,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君臣、将相、君民、军民、前朝后宫的人心统一。

    人心一统,是主调、是警戒线

    谁敢踏足一步,谁都要付出鲜血淋漓的代价,失去皇权、王权的庇护和依托,士族、世家门阀为代表的寄生虫会在阳光暴晒之下,走向衰弱、死亡。

    当杨侗批着一身暮色、一身杀气回宫,一名宫女上前道:“殿下,太皇太后请有请。”

    “朝露宫?”

    “正是。”

    朝露宫是两位太皇太后的寝宫,意为晨间朝露,寓意皇室起始之源!

    杨侗心中苦笑,情知萧后发现了什么,只能跟着宫女走向了朝露宫。
………………………………

第133章:说服(求收藏推荐)

    朝露宫占地极广,但建筑却不多,也没有什么名贵花木,但这里绿意盎然,大多是四季常绿树木。

    一栋栋精致小楼掩映在一片片浓密树荫里,小河潺潺,使人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一切都保持着森林原始状态。

    走过一座小桥,步入朝露宫主区,这里依然林荫茂密,和外面连为一体,但树木名贵了许多,花梨、香樟、楠木、桂树、葡萄、白柰……在这里都可以见到。

    他们走过一座玉带桥,宫女脚步轻微,唯恐脚步声惊动了前方。

    前方是一座白玉台,四周有雕饰精美栏杆,平台下的一潭湖水,有一群红色鲤鱼上下翻腾争食。

    萧后在平台上站着,一袭雪白的宽身纱裙,配以一头雪发,整个人如若一个冰雪公主,高雅气质和森林湖水融为一体,仿佛是林中仙子。

    她的视线注视在杨侗脸上,洋溢着一种亲切、慈爱的笑意,正是这种亲切的笑意,使杨侗觉得她从天上回到人间,心中的怨言也在不知觉中流逝。

    “皇祖母!”杨侗快步上前,行了一礼。

    “随我来!”

    萧后微笑点头,走向青翠竹林中的小楼

    此时黄昏时分,夕阳透过枝叶照在黄色小楼上,给小楼染上一层金色的瑰丽色彩。

    杨侗一路跟着进了院子,里面种了一些盛放的牡丹,一条青石小径通向一座白玉石亭,亭后一株参天老杏树,将亭子遮蔽。

    杨侗惊讶的发现,还有一名淡淡的哀怨,平添几分娇弱的女道士。

    她叫杨馨芳,是杨广嫡长女南阳公主……作为帝后的长女,南阳公主一出生便受尽万千疼爱,继承了父母双方是好样貌,作为杨广疼爱的女儿,南阳公主并没有养成骄纵跋扈是性格,在豆蔻之年由杨广亲自指婚嫁给宠臣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

    出嫁的南阳公主一如普通女子,相夫教子,孝顺公婆。很快便育有一子,并为爱子取名为禅师。只可惜世事难料,亲手将她敬爱的父皇杀害并大肆屠杀杨氏血脉的不是别人,正是她夫婿的胞兄宇文化及,而夫婿更在父皇临终前斥责君父之过。

    一边是夫妻之情,一边是父女天伦。江都宫之变,受到最深伤害绝对是南阳公主,

    如许的变故,让南阳公主性格大变,她对宇文家族的仇恨,让她失去了理智。

    历史上,窦建德的虎贲郎将於士澄问公主:“化及大逆,兄弟之子皆当从坐,若不能舍禅师,当相为留之。”公主泣曰:“虎贲既隋室贵臣,兹事何须见问!”建德竟杀之。

    儿子被杀后,公主心中的最后挂念也没有了,她看透红尘之后选择出家。纵观整部历史,像南阳公主这样大义灭亲的公主真没有,尤其是她那种誓与夫君分裂的心,更是让她成了历史上为报家仇牺牲最多的公主。

    还好如今,没到那疯狂的地步,她之所以得以到来。是宇文士及见妻子终日以泪洗面,形如枯木,实在不忍心,才将她送来邺城。

    有母亲、幼妹、嫂嫂、侄子、侄媳细心照料,一颗支离破碎的芳心才有了丝丝温暖,才终于恢复了一丝生机。

    杨侗很少见到她,想不到再见之日,却已一身女冠装束,远远看去体态流丽,弱质纤纤,头顶树冠遮住夕阳,洒下一身斑斓的光斑,恍若天仙……

    一一行礼之后,杨侗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做着三堂会审的心理准备。

    “侗儿为何大动干戈,是不是怪皇祖母多事?”萧后自从嫁给杨广以后,便一直受宠。美,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精明的头脑才是主因,杨侗的暴怒之举,根本瞒不了她。

    “有点。”

    一群女人尽皆错愕。

    本还以为他会掩饰什么,谁料到杨侗这么光棍的认了!这一下子,定下的会审策划全盘无用。

    萧后嗔怒道:“那你想如何?难道要把皇祖母也推出去斩首?”

    “我从来都是一个自私的人!”杨侗道:“亲人为重、百姓次之、社稷第三。我宁可不要江山社稷,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大家一丝一毫。自己又怎么会伤害皇祖母呢?”

    语声虽轻,但那一份凌利和坚定的味道,谁都听得出来。

    一瞬间,众人的目光柔和了下来。

    “邺城为都,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有两代雄主据此为都,一是一统整个北方的四世三公袁绍,一是魏武曹操!”

    “袁绍雄据北方,占尽天和、地利、人和之便,麾下战将千员、谋臣如雨,精锐之师高达数十万,是当时唯一拥有一统天下的雄主。但最后,睥睨天下的袁家,却让曹操取而代之。两代枭雄,同样以邺城为都,但两者的命运截然不同,原因何在?”

    杨侗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接道:“是内斗!”

    “袁绍又在立储上举旗不定,给了那些儿子充足的想象空间,他的儿子袁谭、袁尚以为收复天下,问鼎至尊也仅是时间问题,两人为了世子之位,极力拉拢文臣武将,为将来的大位之争打下基础,致使人心浮动,大臣无法安心从事,将军无法统兵出征,忠直如田丰、沮授者,在内斗中成了牺牲品,最终一统四州的天下第一诸侯,轰然坍塌!”

    “取代袁绍的曹操英明神武,对诸子严格管控,他的儿子别说私自培养势力了,就算与朝臣交往密切都被教训。这是曹操的英明之处,也是曹魏成功的原因。因为天下还未统一时,任何一方势力都需要臣子上下一心,而不是因为区区世子之争,勾心斗角,离心离德。”

    “如今中原大乱、关中大乱、江淮大乱、江南大乱……只有冀州、幽州、并州是躲避战乱、安居乐业的净土!所以,那些眼中只有家族利益的世家门阀、士族领袖们,一边对我加以唾骂,说我迫害士族;但事实上,一个二个做梦都想在这里立足。只要我一松口,那些‘高贵’的五姓七宗立马会乖乖的跑到河北当我的狗,为我摇旗呐喊。但我就是不松口、我就是不要,馋死这些王八蛋。”

    众人看着暴始如狮子的杨侗,无不失笑、苦笑。

    萧后一脸柔和,摇头苦笑道:“有其祖,必有其孙。你这脾性,跟你皇祖父一模一样,他过度追求完美,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我大隋才会如此。”

    不愧是萧后,明说祖孙脾性相似,其实是在间接的劝说杨侗:天下不完美,能忍则忍、能妥协则妥协。

    “我大隋有今天,其实是世家门阀和士族不满足现状,不满足朝廷的给予才发生的。”说到这里,杨侗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士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如我解禁,袁绍的结局就是我的结局。有我一天,他们别妄想进入河北!”

    “这道理他们也懂!故而,撇开我,企图从皇祖母这里打开门径,一旦我纳了裴家女子,裴氏势力就是顺势而入,与其有嫡亲关系的郑氏、崔氏、卢氏、李氏也会接踵而来…天下重新统一,不是朝夕之争,也许是一年十年,也许是一代人十代人。而他们心知在我这里不会得到重用,于是寄望于我的下一代,企图将他们的外甥推上位,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他们血统的王子上位,是他们再一次掌权的捷径,真到那一天,下一代的储位之争将会十分凶残惨烈血腥。”杨侗非常严肃的说道。

    小舞、天姬、无垢脸色白了一白。

    萧后起身走了几步,道:“侗儿,一个女子而已,会有这么严重吗?”

    杨侗道:“其实,皇祖母是经历最多、体悟最深的人,不是吗?”

    两位太皇太后、两位太后和南阳公主脸色严峻、严肃,五人是家中长辈,她们对于皇储之争最有体会,因为她们不仅目睹了杨广与杨勇血腥惨烈之争,也看到杨昭、杨暕风平浪静中的暗潮涌动。如果天下在杨侗手中统一。那么下一代会是杨广杨勇的凶残血腥,还是杨昭杨暕的明争暗斗?

    答案,肯定是杨广杨勇式的凶残血腥。

    只因杨侗统一的大隋,除了一个名字,事实上跟新朝没区别,那时候是一个权力、利益划分的关键期,很多人都会在各个王子身上下重注。如果有了世家门阀、士族领袖推波助澜,不管谁胜谁负,结果都是一场十分严峻的大清洗。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如果没有战略眼光,只求方寸之争,就如同围棋死域,得到一隅,却失去全局的地域和战机;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只求眼前利益,就如同杀鸡取卵,自断血脉。

    众人默然。

    杨侗微微一笑:“既然我把问题摆到台面上说,当然有解决的办法,不用担心。”

    众人脸上带着几分激动,萧后也同样如此,“侗儿,真有法子解决皇储之争?”

    杨侗苦笑一下,但还是自欺欺人、十分笃定的点头道:“我能够想到摊丁入亩税、义务教育、商贸富民等新政来制约土地兼并,防止新一代大世家的诞生,当然也有办法解决自家事。所以,大家只管安心就是了。”

    听到这话,小舞、天姬、无垢大大的松了口气,萧后眼中闪过一丝疼惜,语气柔和道:“侗儿,你是做大事的人,但你总不能不繁衍子嗣吧?”

    这问题,她其实从小舞、天姬、无垢她们嘴里打听到了,不是她们不能生,更不是杨侗有问题,而是他不想生。

    “我不是不喜欢孩子!这个,其实大家都知道。”杨侗指了指小公主、杨侑!

    众大人脸色古怪了起来,杨侗确确实实是把身为亲姑的小公主、身为亲弟的杨侑当成儿女一般溺爱!

    邺城城中谁最奢侈?

    不是杨侗,不是萧后,不是杨侑,更不是文武大臣,而是小公主……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把她当宝贝女儿来宠爱、来溺爱的亲侄子。

    但!

    一家子明显不适应这种颠倒过来的实质关系。

    “是这样,前些天,章仇太翼先生不是来过一趟么……”杨侗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将章仇太翼推出来最好。

    这货的名头,天生就是用来背黑锅的首选。

    尤其是在子嗣这种大是大非的大问题上,而他又刚刚进入神武宫一次,还跟自己及几名开过一次狗肉联谊,以他来背锅正是恰如其分、顺理成章。

    “恩?”萧后很上道,神色瞬间紧张起来:“他说我和小舞、天姬、无垢有龙凤命!”

    “大家都知道。”萧后白了他一眼,道:“我问的是子嗣问题,他发现了什么?”

    “子孙满天下!但前提是十八岁前不能要孩子!否则……”好吧,先争取三四年再说。

    “否则怎样?”

    “龙飞凤舞,杨家绝种!”

    “此言当真?”萧后一字字问题,明显不太相信。

    “这是章仇先生说的,又不是我说的。皇祖母要是不信,下回问他好了。”
………………………………

第134章:风陵会谈(求收藏推荐)

    风陵渡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魏国与秦国的古战场就在这里,东汉时的曹操讨伐韩遂、马超,西魏的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争,均发生在风陵渡。

    六月二十二,风陵渡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大大小小的船只塞满了宽阔的河面!船只之上,是李唐换取俘虏的四百万石粮食和一百五十万两黄金!

    岸边!是大隋六万气势惊人的大军,他们列着十二个方阵,如山如林,绵延数里之地,可怕的杀气弥漫在天地之间,一面巨大赤旗在狂风之中劲舞,耀眼的“隋”字带着一股惊人的威势。

    李靖、裴仁基、尧君素、裴行俨、牛进达、苏定方、薛万均、薛万彻、薛万备尽皆在列,北方的可怕的中青二代武将底蕴展露了出来。

    三四里外的一座山丘,与渡口的热闹不同

    郁郁葱葱,古松劲柏银杏绿柳遍植,一声声悠远活跃的鸟鸣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不沾染一丝凡尘。

    这座钟灵毓秀,巍峨连绵的小山,正是因为女娲圣庙而得名,叫做风陵山。史载女娲风姓,故女娲陵又称风陵,风陵山上有女娲墓,还有一座依山新建的女娲祠。

    一栋三层木楼上,李建成与杨侗对坐而饮!

    杨侗身边是水天姬,李建成身边是中性美女李秀宁!

    罗士信被打发到外面去跟李建成的侍卫冯立聊天去了,真动起手来,吃亏的一方无疑是李建成,杨侗分分钟就拿下李建成。

    李建成面带笑容,温文尔雅,倒是至诚君子的样子,只是脸上有一丝疲惫之色,想来李唐这段日子非常不好过。

    “世态无常,想不到再见已是敌人,!”

    连喝几杯,杨侗有些感慨的看着李建成,眼前这位如玉君子绝不是史上那么不堪,单从人品上说,比功利心极强的李世民高了不止百倍,他的失败,只是应了成王败寇四个字而已。

    “确实如此!”李建成能说什么?说起来,是他们李家对不住人家老杨家。

    杨侗笑道:“太平年代,我们或许可以成为朋友,但现在不行了。说真的,我挺希望跟你当朋友的。”

    李建成奇道:“为何?”

    杨侗道:“君子可欺!”

    李建成苦笑:“秦王殿下总是这么特立独行吗?”

    “或许吧!”杨侗目光深沉,道:“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想扛起复兴大隋的大旗,我的志向其实是当一个闲散的逍遥王…而不是埋头在处理不完的军政事务之中,更不是费尽心思的算计人…太累了。”

    李秀宁道:“既然不想这么累,何不放下?我大唐可是欢迎得很。”

    杨侗淡淡的看了她一眼,有些揶揄的笑道:“放下,我和我的家人必定会死,跟着我的文臣武将也会惨遭清洗,你说我能放下吗?人,一旦走上了争霸之路,不成功便成鬼,自古皆然。”

    李建成听了之后,默然不语,杨侗说得很残忍,但是李建成却知道这是事实,自己的父皇根本容不下杨侗。杨侗是杨家的领军人物,也是大隋忠臣的主心骨,更关键是他太妖孽了,对任何势力来说,都是一个寝食难安的威胁!

    “不瞒你们说!”杨侗一笑,道:“当初瓦岗大军兵临城下,我差点吓哭了。第一个念头是卷走紫微宫财富,带着母亲和媳妇逃进深山老林,等天下太平,再出来当个富家翁!”

    水天姬哧哧笑道:“那夫君为何不逃?”

    李秀宁忍不住看了水天姬一眼,眉头一皱,冷冷的扫了杨侗一眼。

    “根本逃不掉!”杨侗一脸无语,道:“那特殊的日子,每天都有大量侍卫跟着保护,你说我怎么逃?”

    “后来呢?”水天姬饶有兴致的问。

    “后来?”杨侗苦笑道:“我当时还有三万骁果军当侍卫,我当时就想,拿这三万大军去拼一把看看,如果败了,我就可以冠冕堂皇的逃跑了…哪料到居然赢了……”

    “当时一战连着一战,我根本没时间考虑逃跑!当时干掉了几十万瓦岗军之后,才发现我这么能打…也才发现那些名震天下的人物并非那么强,既如此,我还逃跑干嘛?打着打着,就成今天这样子了!”

    水天姬眼底的期待,竟是慢慢僵住,旋即透出一股不敢置信的神色!

    李秀宁也是杏眼圆睁,那神情,像是震惊,又满是无语。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李建成也是哭笑不得,“时势造英雄,不外如是。”

    杨侗将一杯酒倾倒在地,沉声道:“这一杯酒,敬翟让大当家。”

    所有人都听的一愣,傻傻地望着杨侗,满脑袋的疑惑。

    “为何要敬翟让?”李建成眉头微皱,他突然发现杨侗行事着实古怪,自己根本看不透。

    “若不是翟大当家苦苦相逼,我杨侗怕是一辈子都没有今天,所以,我要谢谢他,由衷地感谢他!”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荡气回肠。

    李建成望着杨侗的目光充满了敬意。

    “这一杯!”杨侗又倒了一杯,道:“这是敬高士达、张金称、卢明月等等枭雄,如果不是他们打跑了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渤海高氏等等世家、士族……我杨侗的一系列新政,根本不可能这么胜利的执行下去,正因为没有世家、士族拖累,冀州才恢复得这么快,才给了我最为宝贵的喘息时间,才给了我培养基层官吏的时间……各种新政在冀州的大获成功,使我可以毫无顾虑、放心大胆的推向并州,从此,我根本不用为安置后方而发愁!所以,我要谢谢他们,由衷的感谢他们为我扫平了所有改革的阻力。”

    这一谢!

    让李建成一颗心沉甸甸的,他知道杨侗说得半点没错,各种利民新政在冀州、幽州的成功,并州百姓早有耳闻,推广起来一点阻力都没有!

    上下一心、无内忧的杨侗,可以放心大胆去开疆拓境。

    而关中呢?

    是关陇权贵的大本营,诸多关东士族、江南贵族也在关中安家落户,这些人彼此看不顺眼不说,还十分鄙视刘文静、刘弘基、武士彟、刘世龙、赵文恪、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许世绪、郭孝恪这些草莽豪杰,这迟早会出大问题的!

    杨侗嘴角一翘,默默的喝了一杯酒,为自己贺。
………………………………

第135章:最后一次让你(求收藏推荐)

    “秦王!我真期望你我代表双方势力永世修好,不再相互侵犯。”

    李建成这话,也不知道是真心,还是说说而已。杨侗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你不愿?”李秀宁凶巴巴的问。

    “天下一统,是秦朝以来的共识!汉、魏、晋、南北朝、大隋概莫如是!以前如此,以后也会这般,这是万万千千百姓的共识,因为只有天下一统,该死的战争才能结束,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杨侗深深地看了李建成一眼,道:“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你我做得了主的……盟约除了用来撕毁,没任何用途,更不会起到任何的约束作用!我不会做毫无实用的的结盟,我担心被盟友算计。你们可以称我是真小人。乱世之中,好人容易吃亏,仁慈、仁义只会害死自己、害死全家。”

    李建成沉默不语,杨侗说的难听,却是事实!强笑道:“听说邺城前不久闹了刺客?秦王动静不小呢。”

    “那是骗人的鬼话!实际是士族对我发动的一次阴谋。”

    “愿闻其详!”

    “士族千多名精英子弟改名换姓、化整为零的参与科考,企图混进大隋官场。”

    李建成、李秀宁相顾一眼,莫不骇然。他们只听说杨侗连夜屠杀了千多名士族子弟,却不知道还有这原因。

    杨侗道:“建成兄,你认为他们的用意是什么?图什么?”

    李建成沉吟道:“首先,潜移默化的影响殿下施政纲领;其次、从容布局河北,当他们占了五六成官职,会窥准时机发难,如果那时的殿下有四方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