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可是…殿下不是痛恨突厥卖国贼么?怎生自己要引突厥来…”梁洛仁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不知该怎么说,如果是这样,他们的命运就注定了。

    杨侗冷冷的说道:“你错了,你们当突厥是祖宗,可是你们的祖宗是我杨侗的狗而已。我和你们这些卖国贼截然不同,我是驱使狗咬狗、以毒攻毒!”

    那些小美女抿着唇儿,水灵灵的眸子偷偷往杨侗脸上瞟了无数回,若不是实在不敢,估计都飞扑去献上香吻了……

    这才是顶天立地好男儿!

    她们在这边路转粉,梁洛仁却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你们当突厥是祖宗,你们的祖宗是我杨侗的狗而已”这话,字字句句,就像刀子一样往他心口里剜,一刀一刀的那叫疼啊……

    “立即命令南部可汗阿史那思摩,让他给我打下五原;同时,令处罗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打榆林,不许伤无辜百姓,否则,老子灭了他们!只要他们完成任务,免除今年贡品!”

    杨侗又说道:“让兵部尚书李靖引大军入并州,准备打梁师都,就这么定了。”

    “真打?”杨恭仁、韦云起愕然。

    杨侗道:“能有假吗?”

    杨恭仁想了想:“李渊精锐尽丧,声望兵力、军队战力正处于低谷之中,他不会蠢到与我们作战,而中原又是群雄混战,这简直是拿下雍州北八郡的天赐良机。”

    杨侗也为自己突如其来的灵感振奋不已:“命令李靖为主将,房玄龄为行军军师出征梁师都!梁师都的军队战力比刘武周高不到哪儿去,五万主战兵力就够了,带十万新兵去长长见识!”

    “喏!”杨恭仁兴冲冲的走人。

    杨侗看着满脸无法相信表情的梁洛仁,一脸同情、一脸无奈的抱歉道:“实不相瞒,本王正为打哪个反贼发愁!你的到来,恰好让我想到河套地区是个宝地…而你们的兵又不能打,这恰恰能够起以练兵的效果…很巧、很不幸,我挺抱歉的……”

    “噗”

    “噗”

    小美女们忍不住笑出声来。

    此时杨侗已经没心思和梁洛仁罗嗦下去了,道:“大好河山唯有强者可居!你们选择争霸这条路,就有接受失败的觉悟,本王也不为难你,回去准备吧!”

    梁洛仁脸色惨然,“噗”的一口老血喷了出来,这好心好意的送礼,却给自己招来煞星、杀神。

    这礼送得也是空前绝后了!
………………………………

第138章:王仁则(求收藏推荐)

    杨侗看似任性,但绝对是出兵的良机,梁师都这个反头王的兵不经大战,再强也强不到哪里去。

    杨侗派出以李靖为首的十五万大军,加上突厥十几二十万大军,纯粹就是欺负人,这还不止,他接着又让文城、龙泉、离石、楼烦郡守把守军领到黄河东岸,摆出进攻雕阴、延安二郡的架势。

    而李渊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他现在确实如杨恭仁所言:精锐尽丧、声望兵力、军队战力正处于低谷之中,他现在一心往西发展,正与薛举打得有声有色,自己不去打他就万福了,哪还敢再傻乎首的进行多边作战?

    但杨侗还是在河东郡进行了一番部署,先令河内郡守杨善会领两万大军驻守河东汾阴县,摆出渡河攻冯翊韩城县的架势;接着让河东郡守裴仁基于蒲津关对岸建立一座可以入住五万人的坚固大营。

    而在河东郡中条山以南也有,中条山以南是一条长达二百余里狭长的地带,这一段有河东芮城县、河北县,风陵津渡口就在芮城县的西南面,而河北县则在芮城县东面。于是杨侗又让河东郡丞尧君素领兵两万,在芮城风陵渡建水寨,摆出渡河攻打对岸的潼关的架势。

    经过这般布置以后,拥兵七万的河东郡,对关中冯翊郡形成上中下三路的威压,一是防止李渊冒险援助梁师都,二是让他无法安心打薛举、李轨;三是时不时的恶心一下李渊,让关中动荡,无法安心过日子;如果李渊麻痹大意,杨侗并不介意入关搞掉老李一家子。

    ……

    一切安排妥当,才在朝阳正殿接见王世充的使节。

    王世充的使节是他侄儿王仁则,此人穿一身白色袍子,身材高大魁梧,和王世充一样,有着胡人的相貌,细长的眼睛让人感觉十分阴冷,在韦云起的带领下,步入偏殿,躬身施礼,“东都郑王使、王仁则参见秦王殿下!”

    “你是王世充的侄子吧。”

    王仁则慌忙点头道:“正是小将!奉叔父之命前来拜见殿下。”

    “坐吧!上茶!”

    杨侗命王仁则坐下。

    王仁则苦笑道:“多谢殿下好意,我喝不了茶。”

    杨侗呵呵一笑,“去端两碗酪浆来。”

    士兵出去了,杨侗笑道:“王将军在江都、东都几年,还喝不了茶吗?”

    王仁则道:“我从小习惯酪浆和马奶酒,放上油盐的茶汤还行,像殿下主推的泡茶真不行。”

    “习惯很难改的。”杨侗略略寒暄两句,便问他:“王将军派你来见我,有何事?”

    王仁则犹豫了一下,道:“家叔听说殿下怒斩千余名士族子弟,若是殿下有命,家叔愿意代劳!”

    杨侗淡淡一笑:“你那叔父精明似鬼,无非是想打起本王旗号排除异己,如果我同意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得了去,恶名却由我来扛,想得倒美。”

    王仁则脸一红,正要解释什么,却听杨侗又说道:“你们到洛阳这么久了,士族还不支持你们王家?”

    王仁则一愣,苦笑道:“士族注重血统的正统,当初连殿下都被他们夺了东都留守之职,他们又怎么瞧得起胡人出身的王家?以前还好一些,现在因为粮饷问题,叔父和元文都、裴世清、韦津、郑仁基他们已经势同水火!皇泰帝听信他们谗言,现在根本不给军队一粒粮食,简直令人愤怒之极,没有将士们拼命,洛阳早破了,现在危机刚一消失,他们就开始卸磨杀驴了,将士们很不满,士气非常低落。如果李密亦或是宇文化及打到洛阳,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杨侗微微一笑,这内容跟裴世清说的一样,只不过各说各有理罢了!不过照他看来,王世充现在理应是占据着上风,奇道:“他们现在怎么做的?”

    “首先是效仿先帝,于民间选拔骁勇之士,重新组建人数两万的果毅军。此事在军中闹得非常大,将士们认为皇泰帝缺乏粮饷不过是借口,不信任自己、不信任将士们战力才是真,总之,这果毅军的组建,是彻底寒了将士们的心。”

    “其次,是派使者盖琮、马公政招降李密和窦建德。授任李密为太尉、尚书令、魏王;授任窦建德为太傅、内史令、鲁王!将士们与李密为首的瓦岗反贼打了无数仗,杀死他的父兄子弟,前前后后已经很多!现在李密一跃成为尚书令,我们都成为他的下属了,如果李密就职,我们这些人就没有生路了。”

    杨侗懂了。

    王世充准备行董卓之事,但因为自己在河东、河内囤积了近十万精锐大军,担心腾出手来的自己出兵干涉,于是打发王仁则来探探口风。

    对他杨侗而言,你们洛阳怎么乱都跟老子没关系,你们弄死那个跟老子毫无兄弟情分的杨倓老子更开心。

    但要想老子答应,王世充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天赐的敲诈机会,杨侗当然不会错过,他缓声道:“王世充的真实用意无非是希望我不干涉洛阳的破事,这我可以答应,但我有条件!!”

    “请殿下吩咐。”

    王仁则大喜,这正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叔父王世充让他必须争取到杨侗不干涉洛阳的承诺,他也渴望能成功,现在就看杨侗提什么条件,如果条件能够让双方皆大欢喜,那无疑是结成同盟的关键一步。

    杨侗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在观察王仁则,他需要从中捕捉到王世充更深层的目的,不一会儿,就从王仁则的焦急中,看到了王世充对王仁则这次出使寄予了厚望。

    王仁则现在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王世充的影子,这让杨侗明白,所谓‘不干涉洛阳内政’是借口,王世充真实用意是想和自己结盟,以获得支持。

    其实仔细一想,也不难看出王世充此时的困境与焦虑,一旦李密进入洛阳,倒霉的不是类似于汉献帝的杨倓,而是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王家,所以,他们必须在李密回来以前,把洛阳掌控在手,这段时间,有大军、有水军的杨侗的态度极为关键。
………………………………

第139章:暗示(求收藏推荐)

    明白了王世充的困境后,杨侗狮子开大口道:“中原绝收、漕运中断,洛阳每天都有大量百姓死亡,你们哪怕赢了,也还要连续作战,多如牛毛的百姓会成为你们沉重的负担,先给我来两百万名百姓,不能专挑老弱病残给我,我要以足户人家为单位。”

    王仁则沉吟思索了起来。

    这个条件虽然苛刻了一点,但杨侗说得其实也非常对,因为从各地逃难到河南郡的百姓多如牛毛,已经成了南隋沉重负担!他们王家哪怕斗赢了杨倓,也仅仅只是控制一个河南郡,一郡之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若是优先满足百姓,王家养不起军队,如果满足了军队,河南郡会闹饥荒会大乱,会造他们王家的反。从短期上说,将两百万百姓丢给杨侗,反而是件大好事,叔父没理由不答应。

    心念至此,王仁则道:“这个条件,小将可以代替叔父答应殿下。”

    杨侗微微一笑:“第二、我与关东士族达成了购买物资的通商协议,这是互利互惠商贸往来,跟政治立场毫无关联,你们怎么对付关东士族都跟我没关系!我只要求我的钱财、货物安全。”

    王仁则爽快道:“这个很简单!小将也答应了。”

    杨侗笑着说道:“我其实也愿意和你们王家通商,看在你的面子上,可以卖你们一些战马。”

    王仁则的嘴张大了,半天合不拢!

    现在除了有马场、有几个突厥可汗上贡战马的杨侗,每个诸侯都将手中有限骑兵当成命根子。如果王家军有一支精锐骑兵,完全可以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纵横驰骋

    这交易,对王仁则来说,真是出乎意料的天大惊喜。只是自己啥时候有这么大的面子了?连杨侗都要给面子,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要不要?”杨侗乐呵呵的问道。

    他前世还是小孩时,在村子里的晒谷坪看露天电影——《少林寺》,老艺术家于老师把王仁则演得飞扬跋扈、凶残阴险、手段狠毒,让所有观影人都恨透了‘王仁则’,有老百姓信以为真,激动愤怒的拿起镰刀砍向了‘王仁则’,害得电影幕布都破了好些个洞。

    这所谓的给王仁则面子,其实是王仁则这货勾起这个美好而单纯回忆,八十年代的老百姓纯得可爱。

    这时,拜于老师所赐的王仁则终于回过神来,精神抖擞道:“要,当然要,但不知殿下卖价多少?”

    “一万匹战马作价三十万两黄金,或是三百万两白银!也可以用同等价值的铁锭、纯铜、油盐、粮食、丝绸、布匹、木材等物资代替。”

    “这个价格其实并不高。”杨侗看着兴奋的王仁则道,回忆归回忆,生意归生意,两码事。

    “太平之年,一匹战马两百吊钱,也就是二两黄金,太宗武皇帝远征高句丽之前,曾让天下富户于四邻购买战马,最高也就三百吊钱/三两黄金!但现在战马是有价无市的金贵之物,三十两黄金一匹确实不高,哪怕五十两,也会有人抢着要。”

    王仁则显得非常坦率,他说到这里,又问道:“殿下能卖给我们多少?”

    杨侗道:“战马我不缺!你们要多少我都有!”

    王仁则道:“小将先认两万匹!多了无法做主,需要回去禀报叔父,不过,小将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殿下回复。”

    杨侗点点头:“我们交易点设在绛郡垣县,你们召集到的百姓、流民也从那里过河。”

    “诺!”兴奋的王仁则恭恭敬敬的说道:“小将恨不能立即把这消息传回洛阳,敢问殿下可有什么话带给叔父?”

    杨侗道:“近来我对李渊有军事行动,或许会进入桃林县,但决不会抵达陕县。”

    王仁则笑道:“这个小将可以答应殿下。”

    “这你也能做主?”杨侗惊奇的看了他一眼,这可是越境了呢。

    王仁则道:“殿下有所不知,其实这一段是河南郡与弘农郡的两不管、两管地带!殿下是大隋秦王,若是路过这里,谁都无话可说。”

    经王仁则解释,杨侗才明白了过来。

    在大隋的版图之上,弘农不靠黄河,在它北方的那条从陕县到潼关的狭长地带属于河南郡桃林县,但在习惯上,被河南郡夺走的狭长的桃林县从来都是弘农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年杨玄感造反时,杨广为了让弘农郡太守杨智积便利的挡住杨玄感西撤关中,便将陕县以西的疆域尽划入桃林县,并交给弘农郡掌管。

    诏书上说临时管辖,但一直没废止,以至于桃林县既归河南郡管辖,同时也归弘农郡管辖,收税时两郡争抢,遇到麻烦了又相互推诿、两两不管。

    明白过来的杨侗点头道:“你回去还是跟你叔父说上一声,免得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自然!”王仁则应了下来。

    其实就算杨侗强行南渡,别人也拿他没办法,至少,王家得罪不起这尊有可能成为盟友的大神。而且杨侗去打关中的话,能令他们一下子少去北部、西部两大压力。正因如此,在王家很有话语权的王仁则才说得如此大方,他想了一想,道:“皇泰帝……”

    杨侗眯眼道:“大隋只有文、武、孝、仁四帝…其余乱七八糟的玩意,都是宗室里的不孝子孙,一概不认!”

    王仁则明白杨侗的意思了,只是寒暄几句,就告辞离开!

    杨侗却依然在沉思之中,王世充的示好使他发现:王世充是颗好棋,可以牵制李密等中原反王,也可以替他清洗世家、士族。虽然不可能成为永恒盟友,但王世充现在对他极为有用。

    而王世充除了杨倓等人,他最大的敌人是李密,或是会吞掉李密的宇文化及,其次是东扩的萧铣,接着是青州一带的窦建德徐圆朗联盟,然后是江淮一线的杜伏威,在没有彻底拿下黄河—淮河中间的大地,王世充断不会招惹自己。

    至于杨倓的结局,也将因为今日的谈话而定了下来,因为王世充自立为帝的话,肯定不会留下杨倓捣乱。这对于杨侗来说,绝对是利好之事,反正是王世充下的手,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

第140章:窦线娘(求收藏推荐)

    邺城另外一边,在距离神武宫仅仅只有一河之隔的天枢坊,一座气势威严、庄重的府邸之内,商部尚书凌敬接见一名相貌威武的农夫。

    他,是窦建德义弟王伏宝!

    自从被秦琼生擒以后,劳动改造了近两年,表现出众,得到杨侗特赦,如今的身份是邺城的一名普通百姓。

    除了两人,还有一位秀美的女子,她皮肤微黑,一双杏眼异常明亮,英姿勃勃,颇有几分巾帼英雄之气。

    她是窦线娘,被杨侗以她继母曹氏性命要挟,当了一段时间的侍女,久而久之,也是习惯成自然,如今的身份是飞羽弓骑中的一名校尉,掌管水天姬的几百名女亲兵。

    王伏宝、窦线娘与凌敬素识,颇得他的照顾,但今天,凌敬先从把王伏宝从农田里叫了来,又令人把窦线娘从军营叫来汇合,两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凌叔,究竟发生了何事?我还有军务呢。”窦线娘是一个责任心极重的姑娘。

    “老凌,别卖关子了!我要抢收谷子哩。”

    王伏宝惦记田里金黄稻谷,看天色,过几天就会下雨,他要抓紧抢收,让老婆、儿子、女儿过一个好日子。

    凌敬失声而笑。

    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两人,一人是窦建德的小公主,一人是为窦建德统帅数万大军的第一将呢。

    不得不说,习惯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一人,从最先百般愤怒,到现在津津有味的当起了小校;一人,纵横沙场、杀人如麻,但如今为了老婆孩子,安乐为农。

    “建德派来使者,出重金赎回你二人,殿下让我问问你们的意思。”

    “啪!”

    “啪!”

    窦线娘、王伏宝手中的茶碗,不约而同的滑到地上,摔成一地碎片;茶叶四散,乱如两人的心。

    两人相顾,面色复杂一片。

    “老凌,你说大哥只赎我和线娘,大嫂呢?”过了一会儿,王伏宝沉声问道

    凌敬道:“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们!建德娶了徐圆朗的亲妹妹,才是在青州立了足。”

    “什么?”

    窦线娘浑身一震,面色煞白一片,“父亲为何如此?”

    “不甘蛰伏的野心、不安现状的野心!”

    凌敬看着他们,缓缓的说道:“我当年劝过建德,说他失去冀州以后,就已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遇,让他隐姓埋名、安度余生,但他没有听我的劝告!他如今在青州与王薄争夺区区一个北海郡,然而就算他拿下整个青州,纵然有天大的才能也无法施展了。因为在殿下,以及中原瓦岗、王世充,还有北上的宇文化及的打压下,过多挣扎也注定是徒劳无功!而且我也无妨告诉你们,殿下下一个目标就是青州,你们觉得一群乌合之众会是正规军的对手吗?”

    窦线娘、王伏宝默然不语!

    窦建德当年拥有二十多万精兵都让杨侗五万大军杀得崩溃,如今怎么可能是杨侗的对手?

    窦线娘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自己的双腿,悲伤的失声痛哭,她此刻除了痛哭之外,她什么也不能做,让人心疼无比。

    这时,一位长相端庄,容貌清秀的女子走了出来,柔声安慰道:“线娘,别哭了!你们父女说不定还有见面机会呢。”

    女子是凌敬的妻子吕氏,肚子微微隆起,显是有孕在身。

    “凌婶!他都不要我和我娘了,我才不要和他相见。”窦线娘很是伤心道。

    “没事,没事,还有二叔在,叔父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的。”王伏宝心疼的安慰道。这个女孩说实话,就是他们这些叔父一起带大的,完全就像自己女儿一样。

    “是啊线娘,你这样伤心,你娘怎么办啊!哪怕为了你娘,你都要快快乐乐的生活啊。”凌敬连忙说道。

    “凌叔,那,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窦线娘抽噎道,她很聪明,知道徐氏根本容不下自己美丽善良、仁慈贤惠的继母,去了青州简直就是死路一条。

    “嫂嫂去了青州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线娘估计也逃不了和亲的命运。伏宝到了青州也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我不希望你们去青州……我的意思很明显。伏宝从军,只要立下足够功勋,就会受到殿下重视,如果有朝一日,建德落到殿下之手,你也可以从中说项,为建德求得一线生机。”

    “这……”王伏宝顿时犹豫了起来,杨侗对他非常重视,一直希望他从军为将,只不过王伏宝为人重义,宁愿参与劳动也不改当初之志。

    哭了许久的窦线娘抹了把眼泪,道:“二叔,其实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义军’是个什么样。以前百姓最怕蝗灾,这蝗虫一起,铺天盖地,见青就吃,等它们吃完飞走,那个地方再也呆不了人了。而现在,百姓怕的是‘义军’,到哪都是烧光、抢光、杀光,‘义军’比蝗虫群厉害多了。秦王平定冀州,才是真正的解救百姓的大义之举,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说着说着,见到三位长辈都用古怪的目光看她,俏脸忽然红了,就仿佛都看穿了她的心思似的。

    窦线娘也到了思春年龄,也希望嫁一个英雄男子,以前不知有多少人对她怀有心意,但没有一人能进入她心中。

    其实也不是没有,有一个男子一招将她生擒,然后就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

    他俊美若仙,霸道不失温柔、博学多才、见识广博、通晓世事人心,有着令万千少女钟情的条件……另外,他很疼爱他的女人,尽管知道对方是有妇之夫,地位高不可攀,可是一直武妃娘娘身边的窦线娘,无法将他从心中赶走,日久弥深。

    窦线娘低低叹了口气,又急忙说道:“二叔,父亲若真的还有以前那个父亲,就不会抛下娘亲了。凌叔说得很对,真正对父亲忠诚,不是和他一起殉难,而是应该给他一条后路,您智勇双全,只要有出头机会,一定可以成为大元帅,那时候父亲如果落到殿下手中,您的话殿下也会听进去。”

    凌敬和王伏宝对视了一眼后,王伏宝想了一想,道:“也好!拜托老凌了。”

    “殿下可一直没有忘了你呢。什么拜托啊!一起去见殿下。”凌敬高兴道:“眼下正有大战,你要争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

第141章:生死劫(求收藏推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