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王侯-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徐子先表情有些犹豫,岐州就是一座横亘江心,接近海面的大岛,岐州港口是天然良港,控制了这个港口,徐子先等于扼住了福州的喉咙。
“我知道,”齐王道:“东藩,岐州,南安,等于一条链条,将你的基业都穿了起来。但岐州在你手中,赵王寝食难按,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行险向我下手。”
齐王颇为艰难的喘了口气,又接着道:“你若不退一步,赵王的选择和行事方式会更加激进,短期之内,你尚无法正面与之相抗。”
徐子先微微点头,这可不是京师。
京营的禁军可不是容易动的,地方的驻军就不同了。
赵王掌握的禁军可以轻易调动,凭南安团练现在的力量,和倍于自己的禁军正面交战,徐子先也不敢说有一定的信心。
加上赵王毕竟是天子亲父,福建路大都督府副都督,身份权职俱是远在徐子先之上,两边起了战事争执,外人只会认为是徐子先谋反,而非赵王行事不合规矩。
有了先入为主,就算徐子先现在的声望不低,想在此时此刻压服赵王,获取胜利,仍然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也只能如此。”徐子先点头道:“既然得不到,那么便放弃……我原本想把水营的训练地方放在岐州港,王叔既然这般说,我移到东藩就是。”
“其实,除了东藩,还有处地方,赵王他们不会在意,你可以拿到手里,在人力和物资上反而对你帮助较大,趁着这次让步,我将林斗耀和郑里奇,萧赞,杨世伟他们都请来,替你把澎湖弄到手……”
“澎湖?”徐子先眼睛一亮,说道:“如果说歧州港口要紧,澎湖确实是比岐州港口又强的多了。”
岐州港口虽然重要,但处于闽江出海口地方,过于靠近内陆。
澎湖就不同了,处于东藩和大陆之间,对东藩来说是咽喉,锁钥,有澎湖则外船难入东藩海面,而进入攻击漳泉福诸州,横于海上的澎湖,对闽浙江南的商船也有极大帮助,大量的商船沿海至吕宋或是倭国时,俱是至澎湖补充食水。
经过多年开发,澎湖已经有好几万人口,分布在几十个岛屿之上,澎湖有县令,县丞,县尉一个军的厢军守备,最要紧的是澎湖的水师力量,那是最要紧的守备力量。
“我要奏请你为澎湖的福建路水师观察使,你上奏说岐山盗余部可能为患,需要加强戒备,本王会直言福建路水师老迈衰疲,需得有得力的干才去主持军政训练,你很合适。兼顾东藩观察,这样把陈笃中的几千厢军也抓到手里,东藩,澎湖,才是你真正的根基……”
齐王说到这里,已经相当疲惫,说话其实不太耗体力,只是他中毒很深,虽然解了毒,但体力精神都耗费太大,已经难以为继。
“禁军方面,你现在插不进去手,你的威信也不足统驭禁军。”齐王叹了口气,一瞬间似乎苍老了十年,他看着徐子先道:“我可能活不了太久,能为你做的事也不多了。我有儿有女,一生俯仰无愧于心,家事上无有挂心之事,我家是世袭罔替的亲王家族,也不需要你费心照料,明达,我担心的就是如今的大局,看起来大魏还没有大关碍,我心里却是明白,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局面。你是宗室中的佳子弟,能力手腕心机俱是不缺,我惟一担心的便是因为你与赵王一脉的往事,私怨会影响到国事。你得答应我一件事,不论如何,不要以私害公,当有机会替大魏效力,你必须抛却私怨,以国事为重,你能答应我吗?”
齐王两眼的眼眸紧紧盯着徐子先,有一些期盼,有一些怀疑,更多的还是热切。
齐王深信自己不会看走眼,徐子先不管怎样表现,他的禀赋底子是仁厚的底子……
“王叔,我答应你。”徐子先深吸口气,强行按捺住自己的情绪,饶是如此,也是红了眼圈。
“不必如此……”齐王相当宽慰的笑起来,说道:“人生百年,无有不死者,无非早晚。我已经年过花甲,一生戎马也是一生富贵,且为子孙创下眼前的基业,我死而何憾?最为得意的,是为宗室,为大魏,栽培出明达你这样的人才,且你正当英锐之年,最少还能为大魏保境安民四十年,我对的起祖先,也对的起身边的所有人,无愧无悔……”
“王叔休息吧。”徐子先起身道:“这几天我留在府城,随时都能来听王叔教诲。”
齐王笑了,说道:“你还是走吧,要不然福州也会叫你搅和的不能安宁。”
徐子先道:“若他们不收手呢?现在可是好机会。也得叫林大人有选择的机会。”
“你是什么打算?”齐王眼神锐利起来,说道:“调一营团练进州城来?在城里厮杀,杀个血流成河?”
徐子先不语,但也不能否认。
不管怎样,对方毒杀失败,从包围自己和对峙的态度来看,未必也不想就势铲除自己,一了百了。
若是再能诛除齐王,虽然形同政变,但是天子就是赵王的儿子,普通人杀人要置之刑律,大人物杀人还算个事?
徐子先不是也把参知政事给宰了,不一样没事人一样,拍拍屁股就回福州了?
若是赵王趁势追击,趁乱掌握福州,杀齐王,杀掉听命齐王的重要的禁军和厢军军官,然后威逼林斗耀认可此事,徐子先还想如齐王那样退一步保住东藩,得手澎湖,留下南安?
这岂不是痴人说梦?
政治的事,在大魏就是零和游戏,只有一方输,一方赢,没有共同的赢家,没有妥协,没法调和,只要动了手就一定要你死我活,因为自先秦之后,中国其实不是封建制度,没有大小贵族的互相牵扯,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而且中央集权越来越厉害的国度。
这种体制下,只有赢家通吃,没有双赢,也没有退让之后的和平。
只要赵王真的得手,他当然会通吃,并且绝对不会放过徐子先。
“此事我想过了。”齐王道:“你且放心去,明早出城离开,安心先在岐州等消息,不过,你可以在岐州,南安,都提高戒备等级,叫有心人看看你也不是好捏拿的……就这样!”
齐王说着说着,神色变得十分严峻,根本不容徐子先有反驳的余地。
“好吧。”徐子先起身告辞,抱拳道:“王叔好生歇着。”
……
“诸位要看顾好了,不要疏忽,大意。”出门之后,将几个医生叫过来,徐子先神情严肃的道:“可能你们只当救治一个亲王,但仔细想一想,福建路若是无有齐王会怎么样?”
几个医生顿时神色凛然,纷纷抱拳称是。
徐子先略觉放心,在此之前,这些医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医术,或是丰厚的诊金而效力,从这一刻起,他们则是为了一种高尚的东西而出力,两者的境界不同,可能也会有细微之处的差别。
其实只是心理安慰……
徐子先只能希望齐王早一些醒过来,再坚持半年,甚至一年,一年半?
这当然也是妄想,中毒如此深的人,能醒转,初步清醒,从容说话,这已经相当不错。由于毒性深入内脏,其后必定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并且会越来越严重,不需要太久,最多两三个月,齐王便是会病入膏肓,直至不可解救。
但这时间也是够了,按齐王的安排,徐子先尽量会把东藩和澎湖抓在手,在福州保留南安这个基本盘……南安是南安侯的封户所在,在这里徐子先打算再要几百官户名额,配合原本的官户,团练,港口,码头,把这一些配套的设施和人员留在南安,等若府城外的一颗钉子,能叫赵王寝食难安。
歧州是保不住了,现在徐子先明白过来,岐州太要紧,而且同知岐州,防御使,上寨都指挥,这些都是通往更高军政官职的阶梯。
对徐子先的任命,毫无疑问是在替他铺路。
现在大胜之余,徐子先有实力有威望,十年之期总够了吧?赵王十年后也六十多了,文官七十致仕,武职官位却不宜到那么大的年龄,到时候若齐王还在,自能联络起一股势力,以年老的名义,提议赵王让位给刚过而立之年的徐子先。
那时候的徐子先,定会立下更多的功劳,梳理了福建路全部厢军,威望,军权,俱在上等,由于官户众多,掌握相当多的资源,财力也不容小觑。到那时,加封国公,为福建路大都督府大都督,掌管全路厢军,战时可以提调指挥禁军,到如此地步,齐王就真的能放心撒手了!
倒不是齐王对徐子先私交有多深厚,其实两人见面很少谈私事,甚至根本没谈过私事。这就是先达者对后至者的无微不至的提携和帮助,徐子先,无非就是齐王相中的接班人。
………………………………
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
齐王知道自己儿子不行,身边的友人不行,宗室内无有人挑大梁。
找接班人在几年前的齐王身上就是最叫他着急上火的大事,这是根本要紧之事,是存亡接续之事,由不得齐王不重视。
然后就是徐子先适时出现,令得齐王眼前一亮。
接下来是诸多的考量和帮助,齐王开始给徐子先的帮助并不算大,甚至只是小小的投注。
接下来却是收获巨大,直到徐子先诛除陈于泰为止。
而叫齐王下定决心的,并不是江滩的战事,也不是京师的鲁莽行径,更不是岐州港口的奇袭之战。
而是徐子先始终关注流民,帮助百姓,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担当和仁厚的心思之后,齐王才真正决心把徐子先选为接班人。
有本事的人,齐王见的多了,仁厚的人,也并不少。
而有本事又相当仁厚的人,齐王到目前为止,只是见过徐子先一个人。
换个角度来说,齐王一起在寻找一个和自己最像,能完美继承自己衣钵的人才,幸运的是,他找到了徐子先。
不管是从家世,血脉,还有能力,操守,性格来看,徐子先毫无疑问是能力强化版的齐王,一样的宅心仁厚,对百姓相当的关照和体恤,从对武卒,流民,南安镇的居民百姓的照顾,齐王可以确定,徐子先是一个能够保境安民的宗室中的人才,将来的成就只会在自己之上,而不在自己之下。
唯一的障碍就是赵王一脉,齐王虽然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但其祖先血脉与赵王一脉,也就是文宗一脉相隔太远,宗室推举,哪怕推上十轮,从血脉来说齐王都是没有机会。
徐子先就是完全不同了,其文宗一脉的近支血脉,加上赫赫战功和过高的声望,不仅对赵王一脉有强烈的威胁,就算是当今天子也是感觉到屁股下的宝座并不稳当了……天子私德还过的去,但对朝臣统驭毫无章法,是一个不能激发人效忠的庸碌之人,又小气,刻薄,寡恩,徐子先的存在,简直是把天子照映的无地自容。
现在还是小规模的战事,如果有一天徐子先能统驭十余万厢军,击败来犯的十万海盗,或是被两府下令,讨伐荆湖南路和北路盘踞在山中的大股盗匪,斩首以万而计?
到了那一天,天子的尴尬简直无以言说,得位不正,以小宗之止入承大统,没有能力也就算了,还是个绝嗣之人,如果朝廷内外相勾结,比如南安侯有了足够的实力令左相韩钟支持,废掉天子不好操作,供为太上皇帝,以南安侯继承帝位,又能如何?
手段和办法有的是,只要用心,总是能想到办法。
齐王栽培徐子先,也是用心良苦,却也是导致自己遇到了杀身之祸,但以他的心意来说,其死而不悔。
有徐子先,福建路还能保四十年太平,这才是齐王最想要的结果。
徐子先肃容离开,出得王府时,金简,高时来,金抱一,陈佐才和陈道坚等人俱是赶了过来,徐子先对众人道:“殿下暂时无事。”
“谢天谢地。”金抱一这个粗人居然一拿掌,念佛道:“适才我暗暗起誓,若殿下无事,我这携横刀持长矟之人也愿食素一个月……我要去寺里还愿!”
看看众人,金抱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许愿时只敢说一个月,若是许百日或是一年之愿,怕是挥舞不动手中的横刀。”
“有理。”
“老金有心了。”
众人纷纷点头,没有人嘲笑金抱一这种行为,事实上如果可以,每个人都愿意这么做。
什么是声望,这便是声望。
“君侯。”陈佐才看着徐子先,他看的出来徐子先似有重重心事,当下沉声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大事交代?”
“福建路观察使,或是福州府观察使,怕是都到不得手了。”徐子先对众人道:“岐州同知,防御使,上寨都指挥,也肯定保不住。”
“为甚?”金抱一怒道:“咱们立下大功,反成了罪过?”
“明面上当然是要酬功,给我升官。”徐子先冷笑一声,说道:“岐州距离福州太近,我要经营岐州,人家定是寝食难安。”
事实上赵王发动,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徐子先在岐州的成功,这对赵王府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忽略徐子先展露出来的将才,还有他的练兵才能。
岐州三寨额兵是厢军四千人,也可以加到五六千人,再加上几千的南安团练,两股兵马合起来过万人,以徐子先的将才,这一万多人给人的感觉足可对抗五个军的禁军,这给赵王的不安感实在是太强烈了。
虽然大家现在一说话便是大魏还很太平,国家庞大,面临北虏和东胡的威胁也不是一两年了,也未见得会怎样。
但有心人心里俱是明白,北方威胁太大,大魏快撑不住了,对内收取赋税太狠来支持中枢财政,导致盗贼成群,很难说会不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
一旦有警,北方的强胡,南方的海盗,内地的盗匪,各处都会呈现兵慌马乱的末世景像。
这种情形下,虽然不至于到兵强马壮方可为天子的局面,但掌握相当大的地盘,拥有财力,兵力,才能确保安全和更进一步的可能。
徐子先在岐州,和齐王内外勾结,林斗耀也是支持,一旦末世景像出现,这几伙势力挟南安侯自重,福建路瞬间便能自立,朝廷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相对齐王,赵王肯定更想诛除徐子先,只可惜他做不到,齐王平时的关防也很严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广泗这样的老部下居然被赵王买通,一时大意之下,才为赵王所得手。
“殿下意欲保举我为东藩观察使,兼澎湖水师观察使。”徐子先淡淡的道:“人家防着我们,我又有意经营好东藩,这也算是个好办法吧。”
陈佐才点头道:“也算是以退为进了,经营好东藩,将来也一样能风光还福州。”
话是这么说,但陈佐才的话中不乏压力和悲凉之感。
此前大伙儿把经营东藩当成一步棋,只是徐子先坚持如此做,所以众人跟随。
现在陈佐才却是明白过来,在福州的基业,岐州留不住,南安肯定也会被限制,等于南安侯府的一切希望和机会,俱在东藩。
最多加一个澎湖。
也就是说机会是在孤岛和海外,哪怕是经常下海讨生活的福建人,在面对这种局面的时候,心中也是不乏一种悲凉和悲壮皆有的感觉。
“嗯。”徐子先其实想说的并不是这些,但还是顺着陈佐才的话意点了点头。
徐子先心中一直在思索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如承诺的那样,以国事为重,哪怕损失自己的个人利益?
如果当政者是齐王这样的亲王,徐子先会毫不犹豫的答是。
为了千万百姓,为了国家的安稳,按下自己的野心又能如何?
人生一世,有人只是渴欲登顶,徐子先并不是那样的人。
一定程度的成功,然后过上幸福的生活,甚至宅在家里,研究美酒美食,研究怎么能叫自己过的更舒服,这才是徐子先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一直努力向上攀爬,最终登顶,虽然凌空而立,天下唯我一人,对天下生民,生杀予夺,这种爽感确实是不小的诱惑,但其中的辛苦也非常人能承受。
徐子先原本是打算听从齐王的安排,替福建梳理出一支能战的厢军主力来,甚至如果有机会,他可以去浙江,江南,只要大魏能平安无事,抵御东胡人的入侵,避免自己落到前世的那不堪下场,这就足够了。
但今天事,算是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
政治之争,就是你死我活,仁德只能由强者掌握,弱者对人讲仁德,便是将脖子伸在案板上,任人斫砍而已。
“对不起了,王叔。”徐子先在内心说道:“虽然我答应了你,但我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诺言……请恕我要食言了。”
夜色之中,一哨兵马护卫住徐子先,向着南安侯府缓缓折返。城中巡逻的捕盗营的厢军将士们相当识趣,远远的避开。
从齐王被毒之后,福州城中就有这么一种诡异的安静,似乎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低气压,令人喘不过气来。
宗室和贵族们在等消息,他们的心态多半是惴惴不安,大家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齐王的保护,一旦失去这颗大树,对未来也是充满迷茫。
也有不少早就依附赵王的宗室和贵人们,心中不乏不安和窃喜。
窃喜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有眼光,这场漫长的,两位亲王争夺权位的战争终于是拉上了终场的帷幕,看起来是赵王获胜了。
不安之处,就是在于到现在还没有确认,而且他们有相当的担心,齐王有大量的旧部,遍及禁军和厢军,如果这些将校一怒起兵,福州城中杀个血流成河,刀兵之下,谁知道刀兵之下,会不会连累到他们?
除了宗室和贵人们之外,大量的官吏,将校,士绅,商人,普通的黔首百姓,心中除了担忧和祝祷之外,也是真的没有其余能做的事情了。
除了担心齐王之外,更多的人也是在担心城中会起冲突,爆发激战,福州城是太祖年间扩建修筑,宣宗年间包砖重筑,除了在倭寇之乱时福州城外曾有倭寇威胁城池之外,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福州一直是风平浪静,从未有过什么真正的危机。
这些年海盗继倭寇而起,对漳,泉,兴化军各处都有骚扰,只有福州有禁军驻守,海盗难犯,而且福州城高而险峻,守备相当森严,不要说陈于泰,便是蒲行风等几个巨盗,怕是也没有想过要从正面攻克福州。
轻微的马蹄声踩过,很多百姓从自家院门处向外窥探,见是南安侯徐子先的仪卫簇拥着这位年轻的君侯经过,很多人都是略感欣慰,如果叫福州城里的人来选择,他们第一信任的当然还是齐王,其次便是这位年轻的君侯。
“唉,乱世要来了。”一位耄耋老者眼看着徐子先策马经过,禁不住泪如雨下,上一次他看到有宗室半夜策骑经过时,还是四十年前的倭乱之时。
而这一次,变乱起于萧墙之内,后果很有可能比上一次的倭乱要严重的多,由不得不叫这个老人悲从心来。
………………………………
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悯人
“宗室乱国,不知伊于胡底!”一个穷书生扒在门缝隙里往外看,可能是对徐子先有嫉妒或是真的对宗室有什么不满,忍不住低声骂起来,其家人赶紧上前将这书生的嘴巴捂住,连拖带拽,弄到房间里去了。
“真是威风啊。”一个小男孩看着徐子先策马经过,两眼都看的亮晶晶的。
“看他威风到几时。”陈满和妻子,儿子一起在角楼偷偷看着骑马进入侯府的徐子先,虽然城中情形不同,气氛诡异,看起来徐子先并未受到什么影响,侯府一切镇定如常,这反而叫黑暗中很多窥探的眼光都变得惊疑不定……陈满就在此前分析过,齐王虽不死,但明显失去了控制福建的能力,其后不过是拖时间混日子了,过一段时间,朝廷顺理成章的把大都督府交给赵王掌管,到那时,大局就会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这种变化,当然是向着陈满和陈敬中兄弟二人希望和期盼的那样变化。
徐子先的崛起,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在此前瞧不起他,甚至一直打压他的这一群人。
可是双方的差距已经太大,不要说陈家兄弟只是普通的侯府公子,就算是陈满这个靖远侯本人,不过是在都督府挂个名,根本没有实际的权势可言。
徐子先的任何一条成就,随意甩一条出来就能秒杀陈满本人,更不必提他那两个没出息的儿子了。
比起双方的敌意来说,被旧敌忽略,完全无视,甚至踩在脚底都毫无知觉,这才是彻头彻尾的羞辱。
陈满转向儿子,小声道:“是徐子文叫你收罗的乌头?”
陈敬中颇为苦恼的道:“子文也派人来问过,我告诉他,绝对是毒性大的正经乌头,齐王那老鬼不死,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你的事没办差就好。”陈满道:“赵王承诺过,将来保举我当副都督,我家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