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王侯-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行太少了……”徐子先摇了摇头,心里知道这是一个缺乏商业活力的地方。

    不夸张的说,南安一个镇子的商行,数量也在东藩的百倍以上。

    从南安到东藩这种地方,差距就相当明显了,要是拿福州,泉州或是漳州来比,差距就更大了。

    也就是澎湖这样的地方,比东藩强不到哪去,可商行数字也在十倍以上。

    可能是陕北或是晋北的一些穷乡僻壤,在这个时代和东藩差不多。

    死气沉沉,没有商业活力,人烟稀少,恶性循环。

    除去少量的商行之外,就是有一些店铺。

    卖酒的,卖杂货的,点心铺子,鞋,成衣,小饭馆,大约是人们衣食住行所需的店铺,加起来林林总总有好几十家。

    万余人聚居的地方,几十个小铺子也足够了。

    东藩这里缺乏活力,驻军的钱也不多,官吏更少,外来的商人和客人也少,连个客栈都不够开起来的,有这几十家小店都算是多了。

    陈笃中策马与徐子先并肩而骑,感叹道:“明达你见到了吧,东藩这里就是一潭死水,时间久了,水都发黑发臭了!本岛的百姓,在近海地方的平原开荒这些土地,种些麻,豆,有水源的地方也种占城稻,收成还可以,这里毕竟暖和,光照也足。但缺钱,缺农具,有时候粮食收上来,也是没粮商过来收……衣袍,鞋袜,甚至菜刀,菜板,桌椅,想买都没地方买,也没有现钱来买,再这么下去,岛上还不知道会怎样?”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无力

    徐子先倒是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再这么下去,东藩岛会退化为以货易货的贸易手段,再下去,文明限入停滞期,只有外来的刺激会使岛上还魂一下,如果突然一下外来的联络彻底中断,这些汉人移民会和高山土著一样,很容易限入到半野蛮半开化的地步去。

    说彻底变野蛮也不可能,但断绝来往交流,也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文明。

    只有开放,更具有强大的自信,包容,吸引更多的外来者,东藩才有可能被盘活,才会更有活力,开发才会真正的成功。

    徐子先现在的资本有一百五六十万贯,加上昌文侯府在这里的投入,前期半年内投入东藩的会超过二百万贯。

    加上昌文侯府承诺设立的布匹商行,在短期内东藩会有相当大的变化。

    接下来就是农业上的革新与变化,除了棉田布匹之外,便是要有更多的外来作物落户东藩。

    至营门处,陈笃中请徐子先上演武厢的将台,三千余厢军多半穿着普通的战袄,戴青色折上巾,手持障刀或是长矟,又或是强弩,弓箭,看起来还象个样子,但多半的人面黄肌瘦,显然待遇和普通的厢军一样,处于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状态,至于队形散乱,刀矟破旧,旗帜混乱,这就更属于厢军的常态了。

    陈笃中神色略有不安,向徐子先小声道:“明达勿怪,余心思也没有用在厢军上……我虽不缺钱,也不禁军各层军官克扣贪污,是以厢军与其余各处驻军相同类似……”

    “九叔不必多言,”徐子先含笑道:“来此之前,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虽然不太明白心理准备是什么意思,陈笃中也是明显松了口气。

    要是徐子先不给他面子,当众训斥自己和部下,为了大局也只能忍着,这面子可就是丢大了。

    在下面的厢军军官也明显相当紧张,徐子先在岐州和澎湖可是丝毫不给众人留脸面,留下一路的传奇,要是在东藩也如法炮制……

    普通的厢军将士们倒是一脸无所谓,甚至隐隐约约有些期待。

    这些都是些苦人,在东藩驻守是苦差,别的地方驻防,总能捞些好处,或是抽空回家去看看,在岛上和在澎湖一样,期限时间满足之前可是没有机会回家。

    怎料徐子先的表现却是与在别处完全不同,简单的训话,也没有看操和校阅,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之后,便是叫众人散开去了。

    签押房中,陈笃中明显还是松了口气,他对徐子先道:“你的别院也在修筑之中,未成之前,明达你只能住军寨,那边的军寨粗成,条件比这里差的远,你是在这里居住,还是到南安溪那边去?”

    两条溪流相差有二十余里,中间是大片的平原地区,徐子先的核心地界都在南安溪那里,新的军寨,侯府别院,大片的屯民居住区,棉田,俱是在南安溪那里。

    倒是未来的商业区,码头,船场,还有一些必须修建的工厂,都是在两溪之间或是花溪这里,徐子先不打算搬走别起炉灶。

    都是自己的,何必厚此薄彼?

    “去南安溪那边。”

    徐子先的回答在陈笃中的意料之中,这位少年侯爷的行事风格,大抵也被陈家的人了解的七七八八。

    “先去也好。”陈笃中笑眯眯的道:“看看别院修筑的怎样了,要是一切顺利,今秋你和文珺就能成婚了。”

    虽然已经有了妾侍,徐子先的心还是跳了几下。

    陈家原本是打算在侯府正宅成婚,然后陈文珺会长期在南安别院生活,那边已经种植了不少花木。

    在齐王身故之前,徐子先的打算也是一样。

    虽然开发东藩相当要紧,一年来住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岐州,南安,这才是徐子先目前最要紧的基业。

    南安一年已经可收入百万贯,就算没有这个数也是相差不多。

    岐州港经营好了,一年几十万贯的收入也是可期。

    这两处地方是根基所在,也由不得徐子先不重视。

    现在计划当然改变了,徐子先估计自己一年中最多有一个月时间回福州和南安,梳理那边的关系,稳固根基,不使有心人伸手,震慑不法,这就够了。

    大半的时间会留在东藩,或是澎湖,这两处地方成了真正的根基所在,陈笃敬提前在这里修筑的别院,自然就成了他和陈文珺未来生活的地方。

    有个有钱的老丈人,就是好啊……

    “别院若是差不多了。”陈笃中提醒道:“需得将令妹等家人接过来,南安虽然有团练,也不是特别安全的所在了。”

    徐子先一凛,眼前这人经验丰富,显然是知道政争之下没有什么事是政敌做不出来的。南安侯府和赵王府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赵王当然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陈笃中的提醒,相当及时。

    “多谢九叔,”徐子先诚心正意的一揖,说道:“这事我是疏忽了。”

    “齐王殿下身故之后,我们陈家有家族会议。”陈笃中感慨着道:“从这件事来看,大魏的内耗情形已经极为严重,更进一步就是彼此刀兵相向了。这一次的北伐若是获胜还好,大魏中枢的力量还很强,足以震慑不法,若败,则各方势力均会蠢蠢欲动,到那时,暗杀就算是克制的手段了。”

    徐子先点点头,知道陈家上下的心情肯定都相当沉重。

    对文官世家来说,局面稳定才是他们最希望见到的结果,文官的力量,是在体系稳定的前提下,在大魏的体制之内才容易发挥。

    一旦进入乱世,昌文陈家的力量会受到严重的削弱,没有规则就意味着陈家会失去规则的力量,只剩下人情,人脉,和亲族。

    在这种时候,对南安侯府的军事力量,陈家会更加迫切的需要和渴求。

    陈笃中的配合和善意,一方面是此前交情打的底,另一方面,也明显是陈家的主流意志。

    在这种时候,他们最能依靠的,也就是南安侯府的武力了。

    双方已经绑定的这么紧,陈家就算想回家依靠赵王,投效赵王,也是没有办法获得在南安侯府这边的平等地位,也只能跟着徐子先一条道走到黑了。

    “在你去南溪港那边,要不要在这里见一些人?”

    陈笃中的提议蕴含深意,徐子先笑道:“请九叔明说。”

    “你过来的时候,万余百姓夹道迎接,这可不光是我的功劳。”陈笃中随口道:“岛上移民,最少的是太祖年间,然后在宣宗年间是高峰,其后就停滞了。现在有一千七百余户,一万一千九十余口,男丁六千多,妇人五千多,老人两千多,孩童两千多。”

    徐子先微微点头,也就是说,去掉五千左右的老人和孩子,岛上移民的成年人是七千余人,男女各半,男人稍微要多于女子,大约是几百到一千左右。

    “岛上男子不易找媳妇,妇人想离岛就外嫁。”陈笃中笑道:“这些年来,外来的水手,伙计,靠几石米就能带走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时间久了,便是男多女少。”

    “我还以为还是溺婴呢。”

    福建地方,从唐时就有文字记录的溺婴现象,男子是做农活的主力,生下来再穷的人家也会养育,长大成人就是壮劳力,不亏。

    女孩就不同,福建或是全国都有厚嫁的传统,和后世可不相同。不厚嫁的女子,要么是当妾侍的,要么在婆家就抬不起头来,连娘家被辱骂也没有办法。

    这个年代,每个女孩出门嫁人,意味着娘家都要损失不少,在其出嫁之前,由于没有男子的力量,也没有办法贡献多少劳力,只能做一些杂活家务琐事,贡献极小。

    人类在现实考量面前会变得异常残忍,将新出生的女婴溺死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就是女婴的直系亲属,包括亲生父母,祖父祖母来下手,都是相当常见的情形。

    “这边和福建路可不同。”陈笃中皱皱眉头,说道:“已经是男多女少,再溺女婴,大伙全打光棍算了。”

    “陪嫁还丰厚吗?”

    “都是穷人……”陈笃中道:“倒是男方家给的多些,男多女少么。”

    “哈哈,果然是如此。”

    后世男卑女尊的情形相当严重了,一个是现代社会的进步,导致男人体力优势下降,很多活女人一样能做,并且做的比男人好,这导致女人能接受教育,并且工作养活自己,婚恋上有自多自主选择权。

    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社会问题,生育可选择和传统,导致很长时间内男孩出生率远大于女孩。

    在几十年的变异生育之后,最后导致男人比女人多好几千万。

    女人再丑不愁嫁,只要放低标准,男人就不一定的,打光棍的大有人在。

    这使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扭曲,男人要跪下恳求女性下嫁,并且付出比陪嫁更多的彩礼,而且时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些现实,在现在的大魏说出来,绝对会惊掉一地的眼球。

    “这些事只是小事……”陈笃中不太理解徐子先对彩礼陪嫁的兴趣点,还是顺着自己的思路接着说道:“岛上居民,从宣宗之后就来的少了,但陆陆续续还是过来不少。移民之中,有四成是太祖年间的北方移民,以张,李,刘,王四姓为主,剩下的六成,就是到宣宗年间的福建移民,以林,陈,两姓为主。这六姓之外,尚有几十个姓,不过有的姓只有十几户人家,算不得什么。其余的六姓,才是岛民中的大族。这一次欢迎明达你,六族的族老尊长都出了不少的力气,他们对成为南安侯的官户还是很高兴,都想当面见明达一次,以表谢意。”

    “哦。”徐子先沉吟道:“各族还算抱团吗?”

    “当然抱团。”陈笃中笑道:“岛上只有仓大使,典史,税吏,并未设军州县治,所以虽然国家派有吏员,施政上头也按大魏的规矩办,但掌控起来可不能和福建路比,所以平时的一些小事,甚至偷盗伤人的案子,也多半是各族内自己处置了。”

    “除了造反,杀人,谋逆,怕是岛上的官吏也没空去管他们吧?”

    “差不多吧。”陈笃中叹口气,摊手道:“实在是有心无力。”


………………………………

第二百八十六章 筚路蓝缕

    徐子先在上寨只驻留了几个时辰,天黑之前,顾不得陈笃中的劝阻,还是毅然带着部下离开上寨,前往二十多里外的南安溪港口地方。

    沿途还是有很多百姓围看,只是众人的神色逐渐转为凝重。

    在徐子先经过的时候,很多男子作揖,妇人半蹲行礼,徐子先的态度还是相当的和蔼,向着岛民们频频挥手致意。

    这令得很多心有不安的人渐渐安心下来,南安侯身边虽然有过百如狼似虎的将士,并且将成为众人的主君,传言中也是一位刚毅强直,屡立战功的铁血君侯,但最少从现在的态度上来看,南安侯对人还是较为亲切温厚,不象是那种冷漠,残酷的主上。

    不管是新移民,还是原本的岛民,对南安侯府和徐子先本人的到来都是充满希望。

    “听说南安溪那边在建大片的新房舍。”

    一个四十来岁的王姓男子看着逐渐远去的徐子先一行,再看看自己身边头发半白的妻子,还有半大的儿子和女儿,看着他们衣衫褴褛,甚至衣不遮体,身形也是瘦弱不堪的样子,再看看自家低矮的土泥屋,屋子里一片昏暗,连盏油灯也没有,晚上便是水煮白菜配高粱,吃到喉咙难以下咽,这种窘迫,穷困的日子,男子是一天也不想过下去了。

    “族人有很多想过去。”男子的妻子低语道:“不过族老们不赞同,说是要等南安侯府划好地块,给咱们举族搬迁时,才能过去。”

    “族老们也是太小心了……”男子想说抱怨的话,但又害怕被人听到,报到族中,他是族里不受重视的外围,每个宗族都有核心,一般是有些家财的才会在族里有地位,然后世代相承,有限的财富聚拢在少数人手里,他们才是宗族的核心。

    现在这些族老之辈,无非是想和南安侯府折冲谈判,要划好地段,田亩,要大量的农具,耕牛,挽马,然后才签成为官户的契书。

    对成为南安侯府的官户,倒是无人不赞同,但各大族的族老毫无例外的都是迟疑行动,就等着南安侯过来谈判,要够了好处之后再行动。

    对此族中有很多人不满,可是长久以来,族权在族长和族老们手中,祠堂一开,哪怕是活活打死官府都不会管,很多人心怀不满,急欲改变现状,但又害怕宗族权威,在徐子先过来之前,东藩一边是热火朝天,另一边却是胶着迟滞,这便是原因所在。

    在诸多的目光之中,徐子先一行人逐渐远离,王姓男子看着随行的数十武卒和策马而行的徐子先,心中却是充满期盼,两眼也逐渐变得热切起来。

    南安侯啊,虽然东藩是海外孤岛,但南安侯的传说也是听的多了,这位君侯,是不是也能如此前在南安和岐州那样,创造出奇迹,改变东藩岛上居民的境遇?

    ……

    徐子先先是沿着一条简单的小道行走,这条道路是通往花溪港口和定居点的外围,应该是军寨中的厢军和居民修造出来,道路很窄,只容两马并骑,并且很明显年久失修,路中都长满了荒草。

    四周只有少量的村落,零星几盏油灯显露出薄弱的灯光。

    倒是处于核心地界的上寨,灯火不少,隐隐还传来戏曲声,陈笃中这个防御使到底是世家大族出身,资财不缺,也很懂得享受,在晚间用膳之时,还以曲乐助兴。

    徐子先眼中露出冷意,东藩这个样子,适才他只看到少量的店铺和商行,大半的居民都住在泥草屋子里,低矮只容壮年男子俯身进入。

    由于天气和暖加上贫穷,很多十来岁的孩子还光着屁股。

    有一些小女孩无衣可穿,只套了一件麻布罩袍,甚至躲在屋里不敢出门。

    这样的穷困,不要说后世难以想象,就算是在大魏的福建路也是罕见,毕竟福建是外贸繁荣的区域,工商业也发达,赤贫到如此地步的毕竟是少数。

    荆湖,陕北和晋北,还有浙西的山区,两广的山区,云贵,这样的穷人相信还是不在少数,但是东藩这样的宝岛有如此的贫民,只能说是官府的原因。

    这里水流充裕,气候温暖,如果开辟水利,种植稻米,温饱是肯定没有问题,只种高梁,麻,豆,产量低,又没有办法形成初步的成规模的手工业,穷困在所难免了。

    官道很短,出了农田区域,过了一个外围的小型军寨,就算出了花溪范围。

    这里的地盘很小,想来也不奇怪,万余移民,还有相当多的人从事手工业和打渔,种地的家族最多一千二百户左右,一户开五十亩也差不多是体力极限了,因为缺乏优质的农具和耕牛,纯粹的人力劳作,要不停的锄草,翻地,收获,五十亩差不多就是一户人家的极限。

    要开出百亩地,并且照料好,挽马,耕牛,农具,缺一不可。

    徐子先的目标是一户百亩,但是也是要给移民充足的牧畜和工具。

    地方是足够大了,这里可是东藩最大的平原地区!

    台南平原,也称嘉南平原,北起台湾省彰化,南至高雄,呈枣核形,南北长一百八十公里,东西最宽达四十三公里,面积达四千五百五十平方公里,海拔均低于百米,为台湾也就是现在的东藩岛的第一大平原。

    平原内地势开阔,人烟稠密,溪渠交错,稻田密布,交通发达,为物产丰富的农业区,耕地面积占全岛的百分之四十。这么大的平原,对于一个孤悬大海、山脉盘结的岛屿来说,真是宝中之宝了。

    徐子先开发东藩的底气,也就在于他可以抢先一步,利用这个岛上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平原地区最大,耕地最多,水流最多的宝地!

    嘉南平原由大肚溪、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三角洲组成,是包括云林、嘉义、台南、高雄等县市的滨海平原。台南平原地势平坦,幅员广阔,水系发达,河流、沟渠纵横交错,濒海地区多盐田和养鱼池,盐田一般宽三十到六十米,水深一尺到两尺,底质坚硬;盐池也是徐子先急欲开发的地区。

    大魏的盐铁是专卖制度,私盐厉行禁止。

    但就如宗室可以在东藩兴办工厂一样,大魏太祖的遗惠也是允许东藩这里开设盐池,当然是要有一定的身份和官照允许,徐子先便是有这个资格。

    当然,海边煮盐,现在水平落后,还是用大锅熬煮法,徐子先便是打算用后世的盐田法,利用此法,制成大量的海盐,抢占的市场却不是一般的大,可以对闽浙江南一带形成效大的冲击!

    而海边还可以兴造大量的养鱼池,在内陆由于水网纵横,可以大规模的种植稻米,并且形成生态养殖区。

    这个大平原区,在后世是台湾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而在现在,则是大有用武之地。

    源于山区的河流,每到雨季,上游溪水暴涨,夹带大量的泥沙,滚滚冲出山口,流入平原,造成洪水泛滥。若再遇上强劲的台风,暴雨倾盆,危害就更加严重。在旱季时,溪流又会断流,在洪水期和旱期,如何保持强劲的水流,使得水力织机能一直转动,这是徐子先和傅谦急需解决的麻烦和难题。

    早在台南平原开发的初期,先民们便利用平原上的短小溪流筑坝截水,建设埤塘,灌溉农田,这就是台湾最早的水利工程。

    而在现在,这里只开垦了不到万亩的土地,这使得花溪的核心区域相当的小,出了外围之后,干脆连道路也没有了,一从从的野草和灌木组成了临海的荒原,天黑之后,隐约间有鬼火浮现,远方的深山中似有野人呼啸,场景还真是渗人的很。

    徐子先身边是高时来人率领的一个都的护卫,有方少群和陈佐才,陈道坚等文吏,军人胆壮,文人更是不信鬼神,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无人畏惧,相反,谈谈说说,从灌木从中穿行这去,对眼前的这群人来说反而是相当新奇的经验。

    所有人都是在市井繁荣之处成长起来,眼前的情形,头顶星空,左侧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月色将大海照亮,海水不停的向前涌动着,冲涮海岸,岸边上荒草灌木形成的野地,远方是住着野人的深山,眼前的这伙人并不畏惧,相反有一种独特的刺激感。

    而对徐子先来说,眼下的一切,就象是一张白纸,等待着他来涂抹色彩,说不兴奋都是假的……不管是南安还是岐州,徐子先头上都有婆婆,行事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反应,而在东藩这里,不管怎么做都是南安侯府的内部事务,只要不谋逆造反,天子和两府都没有资格来约束和干预……

    “还是有人行走经过的痕迹……”陈道坚已经越来越心细,从马上跳下去,借着火把亮光,看了看经行之处,然后对徐子先道:“看来是早前的流民迁移,也是从这里经过。”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

    “真是筚路蓝缕啊……”陈佐才在一边幽幽而言。

    众人在一旁俱有同感,但并没有人唏嘘叫苦,而是都有一种振奋向上的感觉。

    陈佐才已经打算将家眷先接到澎湖县城居住,过数月之后,东藩这里诸事上了头绪,便是将家小搬迁到南安溪一带安置居住。

    他的妻小还不是太愿意,但在此时也只能依从陈佐才的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