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王侯-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兵越打越多,渐成兜剿之势,并且皆有铠甲,只是少铁盔。

    而禁军骑兵匆匆汇集,缺乏对冲的经验不提,连铠甲亦不如贼,多半禁军骑兵只有皮甲或绵甲,因为其原本就是哨骑斥候,无需铁甲。

    而以意志,壮勇,兵力,铠甲,样样俱不如人,惨败自不待言。

    好在骑马逃走速度极快,入暮之前,当赵王一行抵达战场附近时,骑兵战已经结束,官兵惨败,折一百六十余骑,只有数十骑逃回本军大阵之中。

    至此招讨官兵缺乏对应两翼敌骑骚扰的办法,甚至隐隐有后勤粮道被袭之忧。

    赵王不得不将一万多厢军后撤,沿途设营,保护自己一方的粮道不被骑兵袭扰。

    待二十一日时,大军抵南平山下,可以用肉眼看到起伏不停,犹如惊涛巨浪的大山,也能看到山脚之下,在不少荒芜的农田和废弃的村落之前,有筑在三尺之高的城基之上,方圆四里左右的建阳县城。

    大魏县城,府城,包括京师大体就是这样建筑。

    除了少数山城军堡之外,城池多建造在水流一侧,除了战时当护城河之外,也是方便城居民取水,否则仅凭水井,城市用水根本不能得到保障。

    建阳县城方广四里余,平时有百姓五六万人居于其中,由于铁矿众多,贸易兴盛,城中商行店铺极多,来往的客商也并不少。

    城外有几条可容两辆大车并行的官道,官道俱是以夯土压平而成,县道或州道的规制大抵如此,比较狭窄,两侧亦未植树和有排水沟,所以年久之后,中间凹陷,两侧凸起,再有时间长不行车马行人之后,便是荒草从生了。

    眼前的建阳县城在望,四周村落几成废墟,官道亦寥廓无人踪,惟有贼骑隐隐在南北两侧,偶见烟尘,使得官兵大队惊疑不定。

    六万余厢军和一万余禁军,加上数千民夫,沿途开始扎营下寨。

    赵王以厢军保护身后粮道,但还是显得捉襟见肘。

    “大王,此战宜速攻,不宜拖延时日与贼对峙。”刘广泗虽然骄纵自负,但毕竟也是打了三十年仗的宿将,眼下情形,特别是骑兵战不利,也使得他隐隐有些警惕,诸将簇拥赵王观察敌情之时,刘广泗便是直言道“军粮不继,饷械不足,厢军的军心涣散,于今之计,惟有速战而胜,剿贼之后得军需粮饷,赐下以安军心。”

    此语一出,倒是真的士气大振,颇有几个厢军都指挥在搓手,有些食指大动的模样。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盘

    李开明在建州大掠富户,虽然其打算治理建州为根基,但安抚的是普通的百姓,豪绅富户不在安抚之列。

    除了少数名声极好的官绅之外,大半的士绅富户家产被抄掠,刘茂七在建州府城打了几百副夹板,每天拷打那些被逮拿到建州的大户们,嚎叫求饶之声半夜都不停,很多建州府衙的人每晚都吓的做恶梦。

    好在拷掠虽重,却只针对劣绅富户,对百姓则是施粥舍药,这样人心反而逐渐安定下来。

    而贼众也借此敛得百万贯以上的钱财和数十万石粮食,整个建州的精华算是都被刘茂七给用酷烈的手段搞到了手。

    赵王和麾下诸将当然不会考虑的太过深远,不过打下流寇,得几十万石粮和过百万贯钱,这个诱惑可是真正够大了。

    战场缴获,按魏军旧例,七成上缴,三成以赏赐名义赐给将士。

    现在当然讲不得旧日规矩,估计就是全部留下,朝廷也无计可施。

    至于建州的精华被分,地方穷困之至,那是下一任知府的事情,和赵王,诸将却是没有丝毫的关系了。

    赵王看着眼前,沉声道:“既如此,当以何法进兵?”

    眼前阵列,除了一条可以涉水而过浅而窄的闽江之外,东西南北俱是山,只有建阳县城依缓坡而立。

    四周有大片的山地,丘陵,小块的平原区。

    几条官道如血管一般自县城四周而出,几十个村落和稀疏的林地之后便是依山而建的县城。

    贼众明显是以少数兵守城,因为除了四周羽翼被剪除外,历来守城只守备城池,那是将自己置之死地了。

    守城是要有消息传递,有外围守备,并且考虑到撤退等诸多事情,并不是将兵马人员往城中一放便可守备了。

    贼众除了留少数人于县城之中,却是在城外立下大营,左侧大营,背倚大山,约有万余人。

    右侧大营,则屏障了几条官道,绵延数里,约有七八万人,旌旗飘摇,人马俱众。

    赵王皱眉细看,刘广泗,何致元等禁军大将,也是在仔细观察。

    这些禁军将领,军事素质还是远远超过厢都将领,更是远超赵王这半瓶子水都不到的亲王。

    “贼并非一无所长。”何致元皱眉道:“其?,刀皆具,人人执兵,这和当年流寇在秦凤,河东,河北时的情形不同。”

    “这是建州给他们的好处。”李谷在不远处苦笑出声,接了一句。

    众将都是恍然,建州的铁矿山和铁场之多,不必多说,大量的工匠,矿工从贼,只要钱粮充足,给他们一个多月的时间,打造几万柄横刀,长?,有什么难的?

    除了兵器充足外,万余人的贼寇中还有不少持盾,束甲的精兵模样的贼众在,肃立旗帜之下,队伍明显要比邻近官道的大营要整肃精锐许多。

    “贼以大众护持官道,不断粮道,以少数精锐在县城山脚下立营,以为犄角之势。”李谷倒是看过几本兵书,此时分析道:“县城为胸,两处营盘如左右手,倒是打的好算盘。”

    “先生是懂兵事的。”刘广泗讥刺道:“不过持?拼杀,浴血而斗,剿灭贼寇,还要是俺们披甲上阵厮杀才是。”

    自上阵之后,武夫们桀骜之态尽显,李谷是推出赵王的功臣,此前不免有些倨傲之态,在阵前之时,刘广泗却是不给他留面子,大加讥刺,李谷面红过耳,十分羞愧,却只得俯首不语。

    “请大王下令?”刘广泗看向赵王,说道:“怎么破敌,如何拼杀,当以大王军令为重。”

    赵王沉吟再三,终下决心道:“以厢军击万余贼寇,不必急胜,只要围堵就好。以禁军破敌大营,将县城彻底围住,便可获胜了。”

    刘广泗,何致元,刘杰,李耀武,何得清,还有林知恩等人都颇感赞同,纷纷拱手答应,表示遵守军令。

    李谷内心感觉不安,厢军饭都要吃不上了,以孱弱之师攻敌精锐,纵然是六七倍于敌,实难获胜。

    而就算禁军突破贼寇大营,断绝官道往来,但贼寇坐拥几十万石粮,肯定囤积粮草在城中,水流不绝,食水不缺,围起来有什么用?官兵反而肯定会是粮饷不继的一方,围城方先断粮而走,这可就真的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但赵王踌躇满志,诸多将领都轰然应诺,李谷一个官职都没有的幕僚,如何敢在此时出言反对?

    况且李谷虽然读过不少兵书,对真正的战阵之事却也是相当的懵懂,只是隐觉不妥,却也是想不通透,更不要说组织言词来反对了。

    ……

    夜暮降临之后,诸军的军营中反而热闹起来。

    大量的甲兵被放在营前守备,毕竟攻打一方立足不稳之时,守备方突然袭击,仓促之下都会略有斩获。

    禁军诸将经验还算丰富,加上白天目睹贼寇兵容颇盛,所以也没有太过大意。

    至子夜之后,略作休息的诸将已经全部起身披甲,夜间风寒,兼有寒露,每个身披铁甲的将士身上都落满白霜,整个营区嘈杂声不停,都是在咒骂抱怨。

    “刘杰,何得清,李耀武他们,真是不知死的鬼。”

    刘广泗的大帐之中,齐聚五个禁军的军都指挥,众人喝着热茶汤,随意吃着点心,脸上都是随意从容的笑容。

    刘广泗自诩年资最高,甚至有希望成为福建路的厢都指挥,当仁不让的坐着主位,其余禁军四将,分列左右。

    刘广泗,何致元,林知恩,这三将原本就是赵王麾下,三人一中两左,将张纵武,杨奋两人放在其右。

    五人原本就有很多勾心斗角之处,张纵武与齐王亲厚,其部下也多依附于齐王,现在则心向中山王。

    杨奋则倒向林斗耀,林知恩也对林斗耀关系较近,大势之下选择倒向赵王而已。

    只有刘广泗,何致元二人是赵王栽培多年的铁杆,不过刘广泗的捧日军下诛除和赶走了很多倾向齐王的武官,战斗力其实减弱,只是仗着年资高坐在主位,其余诸将,多半明捧暗贬,不将他放在眼里。

    刘广泗自我感觉倒是良好,先说一句,接着便又笑道:“他们一心想捡个便宜,我看他们要嗑掉牙齿。”

    “那一万兵岂是好啃的?”何致元冷笑道:“贼众老营兵,刘茂七,乃至李开明,多半就在那万人营垒之中。”

    “那且也不必多管。”林知恩道:“其实刘杰,何得清也未必不知道难啃,多半是出工不出力,厢军疲敝,缺粮少饷,他们也就是摇旗呐喊,壮壮声势,诸位将军也不必太当真。”

    众将俱是凛然,刘广泗这时也明白过来。

    他们禁军大将暗藏鬼胎,不愿去强碰那贼寇精锐,而是选择去攻打大营,虽然大营人多,明显是新附之兵,少数有经验的贼寇当军官也稳不住军心,看似难打,其实是容易下口的肥肉。倒是那万人营垒,当是以大量贼寇和精锐新附矿工组成,是难啃的硬骨头。

    厢军诸将也不是傻子,慷慨接令,当然也各自有算计考量。

    厢军士气低落,缺饷少食,接阵之后迟疑不前,赵王愤怒又能如何,难道能尽斩厢军?只要做出围困攻打的表象,足够敷衍便是了。

    刘广泗这时也省悟过来,未免有些难堪。

    双方都在算计彼此,厢军诸将的打算是出工不出力,禁军是打算吃肉弃骨,现在看来,彼此都算是得偿所愿。

    刘广泗冷冷一笑,说道:“贼寇大营中粮草军械必多,此战缴获,他们可别想分润。”

    “这也是常理,他们也没想这么多。”林知恩笑道:“就是想咱们破大营,合围山下营盘,得粮饷后,逼李开明带精锐远走,咱们复地立功,分缴战后所得,他们就满意了。”

    “这帮狗!”

    刘广泗骂了一句,也就不复多说。

    ……

    天色微明之时,诸军已经吃了早饭,哪怕是厢军,因为大战在即,诸将也想方设法令将士吃得一饱。

    官兵这边动静很大,相隔数里,瞒不住贼寇,对方营中也是号角连声,半夜之后动静极大,显然也是在备战。

    战场以山脚,县城,官道大营展开,此时不仅人踪不见,战场四周的野狗,飞鸟,都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俟太阳升起,逐渐驱走寒露之后,各营中旗帜招展,鼓声响亮,所有人俱是知道,大战就要开始了。

    此战厢军禁军近九万人,加上民夫,官兵一方十万人。

    贼从亦有八万多人的城外大营,近万人守县城,万余人守山脚一侧营盘,也是十万人之众。

    二十万人规模的会战,就在这种心思各异,上下异心,仓促之间便开场了。

    至辰时末刻时,禁军和厢军整队完毕,在官道,田野,缓坡之上纷纷列阵。

    队旗,都旗,营旗,军旗,厢都大旗,分别飘扬招展。

    赵王在一处高坡上立中营观战,禁军和厢军分别从左右而出,其实仓促立营,不过是在大营外扎下木栅,放些鹿角拒马之类,连壕沟都没有挖掘。若是名臣宿将,定会将所有将领拘捕到中军帐前,以军棍痛打一通……敌寇有千余精骑,骑兵之威岂是等闲?如果不严加防患,不仅粮道危险,若敌骑袭营,千余精骑穿数万人之阵有什么难的?厢军怕是直接一战而崩,这仗根本就不必打了。

    也还好流寇与官兵交战,常常惨败,痛感自身素质远不及官兵,李开明此役也早就定计,并无拿老营骑兵浪掷的打算,若其不然,怕是骑兵一穿,官兵已经败了。

    赵王却根本看不出来这一点,相反,他在高坡之上,看到长?的?尖化为点点寒芒,看到无数甲兵从简陋的营垒中鱼贯而出,列为大阵之后,却是有一种志得意满,骄傲之至的感觉。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

    “自此方知亲王之尊,大都督之贵。”赵王脸上显露笑容,并没有将这句心中所想说出来,而是抿住了嘴,专注的看大军向前列阵。

    十万人在自己脚下,令行禁止,替自己效力,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感受。

    而自己一声令下,壮士匍匐,猛士效命,多少豪杰好汉,持矟向前奋力拼杀,抛洒热血,丢弃性命……

    十余年辛苦经营,今天终于算是有了回报。

    ……

    双方都奋力击鼓,此次便是有冬雷震震,亦是得被鼓声压下去。

    接着俱是张旗,列阵,出队,二十万人的大军简直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头,贼寇在南边大营势大,北边大营的万余精锐出营之后,声势亦不在南边营垒之下。

    双方从相隔近十里,逐渐列阵向前,至午前之时,已经相隔不到二里了。

    至此时,彼此相对,双方互相怒骂,只是官兵和贼众之间,颇有很多人感觉黯然。

    此次官兵击盗,都是打的外来之人,而眼前贼众,居然是以建州本地人为多。

    矿工,本地的青壮,流民,无赖,游侠,建州一地的壮年男子最多也就四五十万人左右,这一番算是有四分之一在眼前的贼众之中了。

    相隔不到一里时,禁军诸将重整队列,而相隔不远的厢军大阵,则继续在鼓声中向前而去。

    至三百步时,禁军队列稍停,各军之下的各营将床弩推出,这一类用于野战的床弩禁军中装备也并不多,不过二十余具,大约要十五人左右操控一具。

    同时弓手已经持弓在手,插袋打开,箭矢分重箭轻箭,禁军射手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半个时辰内、射十五重箭,三十轻箭,还得若干次连射,方算合格。

    神臂弓手,也是将弓弦上紧,将箭矢放入弩槽之内。

    床弩射程在三百步外,近三百步威力已经不小,是以床弩并未继续向前,而步卒,弓手,神臂弓手,则是继续向前。

    整个禁军大阵,万余人皆为战兵,横亘南北,列阵而前,经过多次整队,至敌前二百步左右时,阵列不乱,犹是相当齐整。

    地处平坦,且处于平原,这简直就是大魏禁军最好的战场。

    反观流寇大营,八万余人在营外列阵,队伍已经异常混乱,部曲杂乱,阵列不整,很多阵列人数多寡不一,武器驳杂不堪,甚至连大旗都是临时赶制,看起来便是粗制滥造而成。

    惟有弓手之多,却是和魏军相差不多。

    李开明急取建州等处城池,所为不是钱财,州府县治都没有多少钱粮,所得远不及抄掠哪一家大户,所求的,就是州县武库中的弓箭而已。

    当大量贼寇和官兵彼此对峙,进入二百步左右范围时,大阵相对,彼此将以弓箭对射的姿态,已经是相当明显了。

    贼寇人多势众,但大营贼寇铠甲极少,九成以上几乎都是穿着普通的薄棉袄,不要说铠甲,便是木制盾牌和皮甲,绵甲,铁盔都没有几顶。

    而其密集厚阵,大量的弓手立于阵中,密集的长矟手在一个个小型的阵列中,与弓手杂处,两翼相比中阵也是十分厚实,而且由于要发挥全部弓手的效力,两翼明显较为前凸,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的战阵。

    李开明等人也是久历战阵,知道南大营这里缺乏铠甲,士兵缺乏经验,也没有多少血气,惟有利用人多,弓手多的长处,而屏弃弓力不足,射手缺乏训练的短处,密集厚阵,鼓励军心士气,多面射箭,以图与敌消耗的目标。

    禁军则拉开横阵,尽量缩短与大量贼寇之间的接触面,不过到底只有一万余人,若观测点在赵王那一处高台,则是很明显能看到贼寇两翼张开,禁军阵列如一字长蛇,逶迤向前,似乎是要被敌军包围一般。

    “弩机,发!”

    魏军禁军的床弩手亦是训练有素,虽然床弩不多,仍然聚集多人,并且前方略略让开通道,以便床弩指挥官观测敌情。

    其实也不必过多观测,前方贼寇众多,阵列厚实,只要一弩击发,必定会有大量杀伤。

    随着一声声军令,床弩开始击发。

    战场所用的床弩,乃是单弓弩,那种双弓或是三弓弩,操控需用几十人,而且重达几百斤,上千斤,搬运困难,只能在舰船上使用,或是守城池所用。

    单弓床弩,弓身比普通的步弓大过好几倍,以人力是拉不动的,也是要用绞轴上弦,两侧同时用数人绞轴,然后有人将短矛一样的箭矢放入箭槽之中,接着随着武官发令,有专人持木槌上前,以槌击牙,粗厚的弓弦猛然向前崩出,发出巨大的炸响声,然后近两米长的巨箭腾空而起,呼啸向前。

    十来架床弩猛然击发,算是揭开了建阳大战的序幕。

    粗重的箭矢在空中疾掠向前,虽然此时还没有什么严谨的弹道学,但几百年的经验也抵得一切,事前床弩已经调整好角度,箭矢在半空飞掠,抛出半圆的弹道之后,又是猛然落在贼众厚集阵列之所!

    “蓬!”

    单弓床弩的箭矢,其实不能和真正的三重弓的重弩相比,那些重弩可以发射多支重箭,每支都比长矟还要长而锋锐,还可以发射踏橛箭,就是箭头如铲子平直,箭身也扁平的攻城箭,这种箭可以深深铲入城墙的墙砖之内,一面墙密密麻麻的射上几百箭,将士在用云梯,土山攻城的同时,可以踏橛攀爬而上,整面墙都是爬墙的军人,令守城一方有无从下手之感。魏初之时,踏橛箭大立功勋,多少雄关要隘就是用床弩射踏橛箭打下来的。

    此时的单弓床弩,弓力远不及双重弓,三重弓的重弩,但射入贼寇阵中之时,却一样是威势惊人之至!

    每支箭矢,都是蓬然一声落入阵中,首当其冲者几乎无可反应。

    箭势过快,箭身过于沉重,在床弩击发时,对面的贼众其实已经相当紧张,不少人下意识的看向半空,当看到一支支如铁矛般的箭矢落过来时,很多人已经骇然变色,甚至感觉箭矢就是对着自己的额头射来,当真的被箭矢射中时,却是什么反应都慢了,下意识的想躲想逃也就是下意识而已,当意识一起之时,身体尚未有行动,却是已经被箭矢给洞穿了……

    惨嚎声接踵而起,重箭或射中一人,或是连续穿梭而射,将多则五六人,少则三四人串在了一起!

    先被射中者,不管是胸前还是腹部,都是洞开碗口大的血洞,很快便死去了,倒也算是幸运。

    后被射穿者,由于箭矢劲力减缓,虽然贯体而出,创口却是不大,其人被穿过之后,再看到同袍也一样被射穿,与自己相连一处,疼痛和巨大的恐惧感使得人拼命叫喊,哀嚎,惨叫,哭泣,种种不一而足,在他们挣扎之时,很多贼寇都是为之侧目,看到同伴死状之惨,一个个俱是惊惧胆寒!

    而于此同时,各营之中,梆子之声也是陆续响起,官兵一方,亦是同样。

    双方几乎同时停住,然后弓手取箭,搭箭上弦,接着在军官的命令之下,微抬弓身,然后撒开扯住弓弦的手指,将箭矢放飞而出。

    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一样,乃至结阵,搭箭,射箭,瞄准,皆是一般相同。

    大魏二百余年的弓射之法,已经算是彻底深入民间了。

    贼众有近两万弓手,分列中军和左右两侧,禁军则一字横排,弓手俱在横阵之前,双方在百步左右距离时,终于是如约好了的一般,一起开始向天空抛射。

    步弓强力,抛射及远,当近三万弓手一起彼此抛射之时,弓弦的噼里啪啦的炸响声似是年节之时的爆竹一般,接连不停,而飞在半空的箭矢,密密麻麻,犹如蝗灾之时飞蝗覆空,给人有一种奇特诡异之感。

    待箭矢力尽而落,挟半空而落的劲力,落于人体之时,扁平而锋锐的劲头可以轻松破开人身上的衣袍,切开皮肤,切开肌肉,血管,甚至砸断骨骼,切入内脏,使人瞬间受到极重的伤害。

    若被射中胳膊,腿部的,不免轻伤,甚至断骨重伤。

    而被射中内脏,肺部,心脏,肚腹的,则或是直接身死而亡,或是重伤难治了。

    在一次几万支箭矢的对射,又近在两百步之内的密集箭雨之下,有铠甲护身的禁军在贼寇箭雨降临时,颇有经验的禁军将士立刻纷纷低头……盾手们则分批次将盾牌高高举起,仿佛在阵前立起了一个龟阵,然后大量的箭矢落在盾牌之上,接连发出了当当声响。

    而不被盾牌遮蔽的也并不慌乱,只是将头一低,任由箭矢打在自己的身上或是头部。

    射中头部的,不免有如被棍棒敲顶一般,疼痛昏晕难免,但很快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