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王侯-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伯父若言老,福州也没有几个堪称壮年的了。”
齐王笑了几声,虽然是奉承,但越是迈向衰老的人越喜欢听这样的话。
当下走到阵列中,亲自提点那些少年持矟和发力的姿式。
齐王当然不能算武道高手,但其在军中三十年,技击,布阵,步骑弓弩运用,都已经十分老练纯熟,若不然也不会屡立战功,得到诸军将士的尊重,眼下区匹不到百人的小阵,又是练武不到三个月的少年,齐王的提点,相当内行,也为少年们所接受,因其身份,地位,威望,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徐子先心中油然有一阵感动,眼前的齐王鬓发已白,年龄比赵王和前南安侯徐应宾都要大的多,但以这般年龄还在操劳国事,稳定福建路的大局,偏赵王等人在给他多方掣肘,争权夺利,想想也是无趣的很。
若不是徐应星久镇福州,这几年来,怕是福建路的情形已经相当糟糕了!
………………………………
正文 第五十七章 训诫
齐王此来,就是传门来看徐子先,要看别院的实际情形,他并没有叫人事前通知,连门房也不知道其身份,越是这样,反而看的相当真切。
徐子先的努力可以完全看在眼中,不必等他人来转述。
待从外院进二门,进北堂正中客座上坐了,喝了徐子先奉上的果酒,齐王想了想,说道:“岐山盗绝不会善罢甘休,城防营不是江防营,不会久驻在镇子内外,你能提前练兵,未雨绸缪,这很好,但现在的这百余人,无论如何练也是数字不足,不堪抵敌。”
徐子先道:“大都督说的是。”
提起公事,徐子先就以官职相称,他本职就是福建路大都督府下宣威将军,只是勋衔,并没有实职,不过到底还是要讲官场的上下体例。
接着又苦笑道:“不过朝廷体制,侯府只得一都牙将,满编都会有人说话,何况超编。”
“不是叫你超编牙将。”徐应星沉吟道:“只是说这兵马定然不够,自保都不行。虽然大都督府能提调城防营和江防营,但怎么安排布防,主要还是听安抚使的指派。林斗耀未必喜欢你这样的宗室子弟,是以想靠帅臣保你,不太可能。”
徐子先默然听着,这是高层次的动向,他前世都不太了解,因为根本未曾进入核心的权力圈子。
“这事我会设法。”徐应星道:“你的战功,安抚使司,提刑使司,福州府,巡按使司,都已经上报了。我亦叫大都督府的参军事写奏疏上奏,力奏你的功劳,也要说你的难处。朝廷怎么安排,我还不能确定,如果一无所得,那么你还是搬回府城去住,这样更安全些。”
徐子先道:“若我害怕就不会有伏击之事,也就没有这么一场功劳。回府城之后,这里的百姓必定遭殃,我不能叫南安侯府以后几百年间,都留着抹不掉的骂名。”
“甚好,甚好!”齐王这一下对徐子先的欣赏就是溢于言表了。对齐王这般的人物,守护乡里,保家卫国,这都是烙在骨子里的东西,老派的人大多有自己的坚持,以齐王守护福建路多年的经历来说,对福建路的安危的重视自是不言自明。
“既然你有这么一说,”齐王慨然道:“这件事,我当然一定要帮你设法,以别院为中心,到水口,谷口,这一带,原本要加设一营到两营兵来驻守,这几年我早就在设法促成此事,但诸臣一直以福建地方财赋困难,无法支撑来搪塞。有你在,这一片地方是新兴之地,能保住地方太平,我就真的能放心了。”
齐王并不曾说具体的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承诺,但对徐子先的支持,也是相当明显了。
“说了半天话,我倒是饿的慌了。”徐应星摸摸肚皮,笑道:“不要叫外面的酒宴,寻常小菜寻常饭食就好。”
以齐王之尊,家厨当然也是十分上等,就算齐王于饮食之道不甚讲究,王府的厨房也非南安侯府别院的水准能比。
能在这里留饭,这也是徐子先的脸上有光,时近正午,徐子先派人去请李仪来做陪,别院的其余人,包括孔和在内是不能来陪的,毕竟亲王之尊仅次于宰相,李仪是从七品奉常,身份还够的上,其余的人就相差太远了。
“侯府宾客,你也要物色了。”往花厅去准备吃饭时,齐王提醒道:“今年底就得往京师赶,明年春献酌金,拜祭太庙,本朝以孝治天下,这等事绝对不能马虎。你以一篇文章名动天下,众人交口称赞你的孝行,这件事可不要马虎大意了。”
“是,此前侯府用度不足,是以无法延请补足,现在已经在慢慢设法了。”
徐应星感慨道:“果真是一代比一代强,看到你,我们毕竟真的老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徐子先很认真的道:“福建,毕竟还是要靠大都督镇守。”
齐王笑则不语,他也只是一时感慨,虽然年近六旬,但齐王自忖身体向来康健,并未有疾在身,预计十余年内足可镇住福建不乱。
这番感慨说是夸赞徐子先,其实另有感情在里头。
当今圣上,也就三十左右,比徐子先大十余岁,当初即位时锐意革新,曾以“富国强兵”四个字问计齐王。
当时齐王以万言策论密陈回奏,并无下文,再下来才发觉,皇帝施政胡来的时候居多,用力过猛,施政过苛,大失人望。
现在左相韩钟,右相徐夏商,参加政治刘知远等人俱无名相风范,各有私心,皇帝根本驾驭不住,中枢混乱,地方离心,大魏渐有亡国之象。
这些都使齐王心中极度失望,而放眼福州宗室,多半是走马章台的纨绔子弟,只知追求享乐,而少数出名的宗室子弟,无非就是赵王刻意捧出来的,齐王并不以为然。
倒是徐子先不声不响,做事颇有章法,令得齐王眼前一亮,若宗室都如徐子先这样,不提整个大魏,最少福建路可再保几十年平安。
“这是舍妹。”进了待客的花厅,小妹已经迎候在堂前,见到齐王当然赶紧福了一福行礼。
“你小时候常到王府去,可还记得?”
齐王对徐子先不怎么假以辞色,虽然欣赏,还是有上位者的威严,对小妹倒是极为亲切和蔼,一脸温和的笑意。
“记得。”小妹乖巧答道:“父亲常带我去,说是找齐王伯父讨糖吃。”
“哈哈。”齐王闻言一笑,说道:“现在可不是讨糖吃的小姑娘了,嗯,许了人家没有?”
小妹脸红不答,徐子先笑道:“先父在时曾打算与靖远侯府结亲,口头说说,并未真的订下亲事。”
“哦,那就是未许人家,可以从容物色,若有好的才俊子弟,本王也是会保媒的。”
徐子先心中一动,知道齐王对靖远侯府也不是很满意,但并不是近支长辈,不便当家作主,所以用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是,伯父放心,”徐子先笑道:“只有这一个妹妹,小侄一定替她寻个最好的人家。”
齐王点头,待上了茶坐下,小妹告辞出去,与秀娘一起去厨下安排饭菜。
“明达。”徐应星突然道:“听说你弄跨那个李诚,与你所纳的小妾有关?”
“并非传言那样。”
现在福州城中已经隐隐有传言,这一次岐山盗来犯,事情闹腾的这么大和徐子先与官庄提管李诚争夺小妾有关,这对徐子先的形象当然有所损害,所以必须要解释清楚。
待徐子先说完,徐应星沉吟道:“听说来,那秀娘事不过是引子了,我看,你也有故意为之的嫌疑。”
“是。”在这种老辣的政客面前,徐子先知道还是藏拙为好,当下老老实实的点头称是,说道:“苦无办法,只能以此事寻其漏洞,还好,秀娘秀外惠中,已经是内宅的好帮手。”
“此事可一不可再。”徐应星警告道:“传扬开来,于你的婚事大为不利。”
按贵族间的传统,一些家风严谨的府邸一般不准子弟先纳妾,都要有正妻,而且正妻多年不孕,才有纳妾的可能。
还有一种就是正妻一早就怀孕有了身子,这样也可以纳妾。
但一般男子不过四十,纳妾应有节制,以免家宅不宁,也耽搁上进,影响身体,家风严格的府邸也不象百姓想象的那样,穷奢极欲。
“小侄明白。”徐子先很诚恳的道:“成婚之前,绝不会再有这等事情。”
“不是我多事。”徐应星笑道:“你知道你父亲在岐州时与昌文侯关系极好,这两人可是指过亲事的,以你配昌文侯府的三小姐。这事可是在我面前提起过,当然也没有正式下定,你若不争气,这等话我提也不提。你争气了,还得谨慎小心,待有机会,当去昌文侯府拜访一番,若是他府上人都喜欢你,这事就算成了。”
徐子先心跳了几下……昌文侯府,陈文珺,真是自己前世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事情,今世居然已经有眉目了?
少年时订亲的话,可以算数,也可以不算,毕竟要正式下定才算成功。
比如小妹和陈敬中,徐子先是打定主意不结这门亲,反正他和陈敬辅关系极差,到时候找个由头和孙敬中,敬辅兄弟干一架,这婚事不黄也黄了。
而对陈文珺,因为此前有过约定,后来也见过多次,不知怎地,可能是怜悯,或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原由,陈文珺对徐子先极有好感,两人的亲事也是差点就能成功。
可是后来徐子文杀了出来,不管是家世和才学都远远压住了徐子先,如一座大山般的压的徐子先喘不过气来。
而且后来赵王得势,在福州几乎一言九鼎,局面一变,昌文侯府就算为了自保,也得结这一门亲事了。
这件事对徐子先的伤害极大,几乎是一生也没有解开的结。
他为什么上手就拿秀娘当引子,除了对秀娘有些喜爱之外,也是想尽量弥补所有的遗憾。上一世小妹郁郁而终,陈文珺也是早逝,都是因为感情不顺,备受煎熬,对秀娘是顺手为之的拯救,一念之间,改变了秀娘的一生。
纳为妾后,秀娘对他极为温存,上一世那些感情中的不顺而产生的戾气都消解了不少,这也是徐子先极为庆幸的地方,一个人想成大事,首先感情上不能太偏执,偏执只会坏事,绝不会成事。
至于现在齐王的话,令徐子先感觉异常欣喜,但冷静一想,还是困难重重。
关键在于,赵王要掌握福州乃至福建路,首先是搬倒齐王这座大山,这件事暂且不谈,徐子先一定会出手干涉……
再下来就是要获得地方官绅的支持,这样如林斗耀等外来的官员,等于无根之木,与赵王这样的得到地方支持,获得一定兵权的亲王相比,相差便是太远了。
赵王要掌握福建路,也是要获得地方的支持,财权,兵权,声势,缺一不可。
昌文侯陈笃敬是民侯,也是城中官绅的代表人物,虽然表面看来没有实权,但官绅和宗室不同,宗室不当官就难有权力,而官绅就算没有现任官职,也可以凭借影响力来干涉地方政务。
昌文侯府在福建的门生故吏极多,福建路一府,五州,两军,四十七个县,官吏加起来过万人,其中有相当的官吏都是和昌文侯府有些关联。
如果赵王要获得官绅的认可,获得地方州府的支持,和昌文侯府交好,乃至结亲,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徐子先要娶昌文侯府的三小姐,可谓是任重道远,可没有想象的那般轻松。
…………………………………………………………
最近码字累了,歇歇脑子的时候,在玩一款叫《远征手游》的国战游戏。游戏也是历史架空背景,逐鹿中原,征战四方。有没有书友想跟我一起,组个军队,去抢个国王当当啊?上班、上课累了,打打几百人的国战,还是很激情放松的。淡墨打算进今天的新区【互通61服…迷仙】,国家云州,去嗨一把。书友们一起来呗。苹果跟安卓都可以一起玩的。建号的话,为了避免误伤书友,名字前统一加“大魏”,比如我的id“大魏淡墨”,看能不能偶遇到大家。
……………………………………………………………
………………………………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岐州岛
“这事我们不谈太多。”徐应星也知道自己今天高兴,说漏了嘴,而且将事情说的太容易。当下弥补了一句,问道:“近来写文章没有?”
“没有。”徐子先老老实实的道:“心思用在练兵和筹饷上,哪得功夫?”
“我也不能帮你太多。”徐应星笑道:“你总要自家立的起来才是,要记得,能带兵的人还得能筹饷。我是能给你一两万贯,倒是拿的出来,可是这钱便不是你自己寻摸来的,将来再缺钱时,又怎么办?这一次,要你自家想办法!倒是文章,可以想一想,四六文字,华而不实,你那白话文字,连我都是爱看的。昌文侯他们,可是也十分推崇,上回见面,还提起此事,将你着实夸了一通。”
徐子文听着这话,知道了齐王用意,最好再拿出一篇来,慢慢巩固自己能武也能文的形象,这样使官绅更容易接受自己。
如果形象是偏于武将,恐怕会和暴戾,嗜杀,残暴等不好的东西联系起来,而允文允武,才是儒将的标配。
不提亲事,光是在官绅们心里的形象,齐王的提议就很对路子。
“多谢殿下提点。”徐子文心中真是感动至极,看着一脸温和笑意,头发斑白的赵王,心中竟是隐隐看到父亲的影子。
不一会儿,小妹与秀娘都是进来,带着仆妇上菜。
李仪打横相陪,负责替徐应星斟酒,在齐王这般身份的人面前,他是有一些拘谨和不安。
都是家常小菜,煮的雪白的羊肉汤,刚洒的一把小葱,葱香和羊肉的香味混在一起,真真是香气扑鼻,令人一下子就食指大动。
还有一道炒花,肉炒成灯盏状,以青蒜苗,辣椒调味,一看就知道极为下饭。
再有鸡肉切丁,配得几样一样切丁的素菜,爆炒出锅。
以火方切块,浇以蜜、汁,这是道甜味菜。
再有用蛤蜊放在瓦罐中,以酒浇在其中,下面用炭火慢慢煨着,酒香和海鲜的香味更加的浓郁。
再有蒸鱼一类,都是福建常见的菜式,齐王不甚着重,倒是把羊肉,蛤蜊,炒肉吃的七七八八,大呼过瘾。
“这些菜式,我在别处可是没见过。”饭后喝茶,徐应星对着徐子先兄妹道:“可叹人家说我亲王之尊,锦衣玉食,结果吃的还不如你们兄妹二人。”
小妹抿嘴微笑,倒是没有平时略带刁蛮的可恶模样,好歹侯爵之女,大家闺秀的样子十足。
徐子先哈哈一笑,说道:“伯父若喜欢,这几样菜谱我叫人抄了送到王府去。”
“这当然是要的。”徐应星道:“最好是将厨子直接送过去。”
“厨子没法送。”徐子先看着面红过耳的秀娘,笑道:“这是秀娘的手艺。”
“我失言了。”徐应星看看秀娘,大有深意的对徐子先道:“明达你真有口福,要惜福惜身,明白么?”
“明白。”
徐应星起身,尽管时辰不早,还是要回府城去,临行之时,他对徐子先道:“光是这些菜,此前闹的风波,也抵的过了。”
徐子先微笑不语,秀娘则略微感觉得意,也有不安,她当然是没有办法解释清楚,这些菜式,可完全是徐子先的发明创造,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大。
……
夜色低沉,腥咸的海风扑鼻而来,岐州知州吕问贤在几个健仆的簇拥下,慢慢从北侧的山脚下往岐山顶上攀登。
岐山海拔并不算高,大约在五六百米左右,但除了南边沿海的地方山势平缓外,其余绵延二十余里的山麓都奇峻陡峭,漫长的山谷地带只有少量的猎户建起了几个小村落,还有一片几百亩地大的平缓地界建了军寨,也就是岐州上寨,其余的地方,只有密林,山石,灌木,连可容人行走的羊肠小道也没有几条。
从吕问贤身后的山脚登上来的地方,也有占地不小的军寨,四周箭楼,壕沟,鹿角,都安排的相当严密,天黑之后,军寨上方点亮了风灯照明,寨墙上到处都是巡逻的兵士,关防十分严密。
山脚下的这是中寨,中寨和上寨都是扼守着岐山南面,几条可以容军队行走的山道,都是上寨和中寨把守范围之内。
上寨有一个指挥,也就是一个营,每营五都,共计五百人把守。
中寨两个营,加上一些塘马,火兵之类,大约一千一百人驻守。
上寨就在岐州城外,守扼要道和港口,三个营和两个马军都,不到两千人驻守。
岐州设立不到百年,是本朝因为海盗滋扰越发厉害,所以在这个江口的海岛上特设一县,后来升格为军州,如果以地盘和百姓来算,设县都很勉强。
岐州属于大都督府和安抚使司加福州府三重管理,民政属福州府管,军事是安抚使司管理,而军人的军籍,记功,招募,安置,日常武备,训练,这是大都督府管理,因为上中下三寨都是地方厢军,并不是禁军体系,如果是禁军体系,大都督府只管帮助招募兵员和安置伤残退伍的军人就可以了,日常的管理训练和军官体系,都归一路帅臣管理,也直属于京师的两府,同时江陵的枢密副使也有权咨问军政情形,不过并不会直接插手管理。
岐州设一个知军州事的知州,正五品官职,军政一把抓,下有州丞,协助知州,通判,监督知州和州中官员,尚有推官,州仓常平使等佐官,孔目,吏人,押司,司帐,衙前等吏人。由于是要紧军州,百姓虽然不多,但官职齐备,且不设州都监,而是设防御使,也就是老南侯徐应宾曾担任过的职备,专门管理上中下三寨。
上寨和中寨各有知军寨使一人,等于统制官,上寨设一指挥,也是面临岐山盗的第一线。
州中官兵人数比岐山盗略多,如果是内地寻常盗匪,相等人数的官兵完全能轻松剿灭盗匪,而海盗不同,其抢掠更方面,还有贸易手段增加财富,加上海上逃避容易,追剿困难,只要海盗成了势就很难被剿除。
而岐州这里还因为三面背山,一面临海,地势险峻,官兵进剿极为困难,徐应宾试过一次,由于在山中被岐山盗骚扰偷袭,粮饷转运困难,兵力不继,导致大败,将士损失近千人,此战过后,朝廷对剿灭岐山盗也失了信心,从此成对峙之局。
吕问贤原本也只是谨慎守土,不敢随意与海盗动什么刀兵,岐州这里,十停人有九停在海上谋生,不是打渔就是行商,要么也是做着与海贸有关的生意,只有不到三千户是耕田种地,岛上面积不大,土地亦不肥沃,养活不了太多人口。
与岐州岛相同的是东藩岛,那里倒是大几十倍不止,但养活的人口也不多,原因简单,岛上生蕃多,不安全,疟疾厉害,易传染,土地气候倒是极为相宜,但实在开发不易,几十年间也就有万把人在岛上,且有不少是在那里避风转港的行商,还有打渔人,到了季节去岛上打渔,过了季节就回船到福建来。
吕问闲听闻朝廷有意在东藩设立州府,曾有大佬欲举荐他到东藩任知府,知府位高权重,原本是好事,但他还是赶紧走了些门路,敬谢不敏。
这事后来可能支持者少,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倒是岐州这里,其实地方还算富裕,若不是有岐山盗盘踞岛上,这个州官做的还是有滋味的很。
徐子先擒杀陈于勇,斩首七十多级,败二百岐山盗的消息传到岛上时,吕问贤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内地盗匪,绝不是官兵对手,而岐山盗都是积年悍匪,海上生涯长久了,练出的不仅是一身本事,更有铁石心肠和远强过普通人的胆识。
加上有钱,买得是好兵器,还可自造甲胄,二百岐山盗,同样是二百官兵未必能敌,况且陈于勇还是悍见的猛将,有其在阵中,居然被南安侯世子率府中牙将擒杀,这真是叫人不敢相信,也不能不信的奇事。
有此一事,别处也罢了,岐州这里却是有相当的担心。
岐山盗吃了这么大亏,会不会在岛上做些事来泄愤,这不仅是值得忧虑,甚至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吕问贤攀山而上,有一处地方是一大片平台,在悬崖顶上,人称望星崖,可以一眺岛南大半地方,岐山盗的港口,建筑群落,大约可以看见七七八八。
若有不妥之处,当然要提高防御等级,并且向福州上报。
尽管山高而陡峭,到黎明时分,到底还是登顶了。
东边红日将大海照映的红光透亮,自有一股大气磅礴的感觉,而岛南港口处先入眼,十余艘大小不一的海船停泊着,有的吃水浅,应是空船,有的吃水颇深,看来是装满了货物,预备要出海远航。
还有一些小型船只,当是渔船,用来在海上打渔所用。
吕问贤知道,岛上的海盗与建州,汀州,泉州,漳州的商人都有暗中勾结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