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王侯-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名先是一征,接着便也是苦笑起来。

    “官家连等到春暖一些的耐心也没有了吗?”

    “李太尉出京,看似是加强右翼……实则是准备取代岳峙。”陈常得这个郎中令才是真正的天子心腹,邓名这个老太尉能兼郎中令,不过是京师驻军走了大半,天子有些担心才是真的。去年春南安侯徐子先搅动京师风云,天子脚下数千人厮杀半夜,大参刘知远被杀,这样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天子就算过于谨慎小心一些,也就不足为怪了。

    邓名一阵默然……李恩茂当然也是宿将,且也颇多战功,资历是足够了。最要紧一点是其入京师为厢都指挥之前,曾经就在河北任厢都指挥,还任过河北路防御使,河北禁军,其中颇多是李恩茂的旧部。

    后来李恩茂到京师,投效了左相韩钟,在京师变乱之后,天子将自己倚重信任的李健,邓名都拜为太尉,岳峙以军功拜太尉,而李恩茂则是天子左右权衡之后勉强拜封,算是左右平衡的一个结果。

    现在李恩茂率部出京,陈常得等人持红旗催战,天子的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

    若李国瑞,岳峙等中路,右路军仍然不敢力战破敌,则天子先调回岳峙问罪,以李恩茂代之,然后可能是张广恩,也可能派出现有大参,枢使中的一员,前往平州或榆关为招讨使督战。

    天子现在不问借口和原因,要的就是结果!

    禁军与敌相峙已经半年,从京师到平州,再到榆关,修筑宁远,广立营垒军寨,除了左路军之外,中路和右路军有二十四万人一百多个军的禁军主力,有二十多个军的全部的禁军精骑,有十五万厢军助守营寨,还有四十多万民夫往来搬运军需。海上则是有王直和朝廷水师,民间舟船,动员的大船超过千艘,往返不停的运送粮草和各种军用的器械。

    光是筑城挖沟立寨,所费经费超过两千万贯,动员三十万禁军四十万厢军六十万民夫,消耗粮食近千万石,草束十几亿束,这是国家近十来年在被东胡压制攻击的前提下勉强积累的财富,包括军心民气和士气在内……天子委实也是真的等不下去了。

    “江南漕船要到四月后才送新漕上来,旧漕已断。”陈常得小声道:“去岁摊派钱款,除了福建路生了战事没有摊派,其余各路摊派钱一千多万贯已经用了七百万,朝廷转使大库和内封桩库,加起来不到五百万,再这么僵下去,这钱也就够用到开春,那时新漕未至,夏税未征,不要说军费开销,就是百官俸禄,禁军厢军日常薪俸,宫中开销用度一省再省,可总也得用钱。到时候国库如洗,薪饷全停,恐怕没一个月就天下大乱了。”

    石遇吉也在一旁苦笑道:“天子的封桩费,余钱也不到百万贯了。”

    大魏的财政设计还是相当合理,转运使是最高经济统筹官员,转运使司也是负责所有的经济规划和管理。户部则是负责管库,对帐,职掌是在转运使司之下。

    在优秀的财务制度下有几种财制之法,有的是量入为出,就是财务部门按照统筹,规划,预测,根据下一财年的收入来制定来年的财务计划,确定开销。

    还有一种便是量出为入,就是来年,也就是新一年财年打算开销多少,就预先做多少税赋的计划。

    再有一种,便是量出也量入,根据税赋计划来发行债务,这就需要更现代更精细的财务管理制度,暂且应该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

    大魏一直是量入为出,便是有多少税赋收入做多少事。不管是养兵,造器,养官,供养皇室,还有各地官府的开销,必要的公益支出等等,都是从一个财年的收入来支出。

    大魏天子一直有相当高的收入,不光是从府库拨付给天子的款项,还有一些天子私入,比如酒和茶的税赋管制收入向来是直接入天子内库,包括在边境茶马口岸与蛮夷的贸易收入,亦是直接入天子私库。

    二百多年以下,大魏天子当然是积累了不少财富,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总有天灾人祸,国家库藏不够支出开销时,天子以国家为家,也就是到了天子掏钱的时候了。

    在今上继位时,封桩库尚有二百余万贯,钱财不多,是因为成宗皇帝过于挥霍的原故,成宗皇帝也因此评价不高……封桩库虽然是天子的私库,但理所应当的考虑到天下之用。既然天子是天下养,那么有德行的天子也是理所应当的要考虑到天下人的利益,大肆挥霍,毫无节制,这样的天子自是评价极低。

    当今官家虽然有诸多、毛病,一心用在国事上倒是没有错。宫中开销用度极俭,差不多是和史书上的仁宗相似。衣袍能穿旧的就不准做新的,器物也是能用则用,甚至有很多铜器并不随意赏赐大臣,而是卖给商人换钱。

    天子做到这种地步,封桩库自是很快储满了钱,到去岁时,封桩岁藏钱过千万贯,是几十年来最多的记录……就算如此,在短短半年之后,和外朝的千多贯积储一样,都被花销的干干净净了。

    邓名也是有些骇然,白发老将低头沉吟片刻,似乎是在找记忆中类似的情形,但邓名记得的战事多半是这三四十年来对抗东胡的战争,每次都是禁军在大魏境内与敌交战,多半是倚城而守,而战事过后,地方一片糜烂,禁军损失要补,城池,城镇,村落,死难的百姓,毁掉的房舍,村落,道路,桥梁,种种重建需要耗时良久,而隔上几年,魏军和大魏百姓又得再对抗一次东胡铁骑。

    要是这么算的话,这么多年下来大魏北方损失的何止千万?甚至以亿万来计,都显得有些单薄了。


………………………………

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

    战争因为是在大魏境内进行,持续已经接近五十年左右,从秦凤路到河东路,再到河北路和蓟北路,各路在这五十年间有超过二十个州县首府被攻克,过百个县城被克,最少上千个城镇,过万村庄被毁灭为废墟,还有最少百万以上的百姓被杀害,又有数十万百姓被掠出边墙,沦为奴隶。

    人员,物资,道路,桥梁,城镇,各种损失简直无可计数,从经济上来说,这五十年来大魏面临的局面就是内外交困,国弱民穷。

    邓名内心若有明悟,人人都说天子燥急……以大魏现在的这种情形,也是真的到了山穷水尽,不图振作便难以为继的局面了。

    当年的北虏也是这样的战术战法,其实并无太多出奇之处,但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东胡人就是这样一直不停的在大魏身上嘶咬,这就是天生的不对称的战术。魏军有精良的铠甲,兵器,也有坚定的意志,有高效的朝廷和统筹调度,但有这些也是无用。漫长的边境线如果做到敌人无法破口而入,非得有大量的机动骑兵方可,被动防守,永远都是有缺口和漏洞,而且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

    北魏时,不管是汉化的匈奴,还是后起的鲜卑,在其汉化之后总是要回过头来防御身后的游牧民族,比如鲜卑防的是柔然,隋唐时防的就是突厥了。

    不管是鲜卑对柔然,还是隋唐对突厥,都并无别的好办法,能够击败骑兵,也只能是骑兵!不管是卫青,霍去病,还是勒石燕然的窦宪,又或是李广,李靖,不管是汉军还是唐军,能在草原击败敌军,并且成功防患住这些游牧民族骑兵的办法,无非就是耗国家财力,养出一支同样强悍的骑兵出来!

    “虽然如此。”邓名握着陈常得的两手,郑重说道:“天子燥急,却不知道战场上变化瞬息万变,如果没有必要,千万不能临阵易将。还有,常得你到前方以红旗催战,但言语一定要缓和,不要叫李招讨使和岳太尉等人,感觉到太大压力。”

    陈常得也是武将出身,知道邓名所说都出于公心,也是为了大魏,但他心中也是明白,这等事绝不是自己能干涉的,甚至是眼前这老太尉,天子用他不过是借其威名弹压京师地方,这等军国大事却不会听邓名的,当下也只能唯唯诺诺,看似答应,其实毫无诚意。

    邓名也是无奈,其现在衰朽老迈,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此时也只有望天长叹,希望未来的结果会好一些,沙场杀敌一生的老将,此时只能望天祝祷,这其实是更为悲哀之事。

    ……

    “邓名那老货,又被官家给搬出来了。”

    韩钟和张广恩两人,还有几个大参,枢密副使,每天近午时分都会在政事堂见面,众人交谈一些公务之后,就是随意闲聊。

    很多戴软脚幞头的吏员正在政事堂的廊檐下来回奔走着,有人还是在忙于公务,也有的是在监督厨下,准备将堂食给赶紧端上来。

    按照规定的标准,左相和右相每年堂食

    钱三千贯,除掉法定的休沐日之后平均每餐的标准是不到十贯钱。

    这个乍听起来好象不多,但一餐饭食钱,如果普通的百姓人家省一点,大约也就够吃一年了。

    宰相饭食的标准,就是按低于天子,高于皇后,也高于亲王。

    其实每餐十贯的标准,就算宰相每天在政事堂摆上八珍的席面也是吃不完,这算是一种隐形福利,吃不完的伙食款,当然是由吏员按季结算,一文不少的送到宰相府邸。

    加上固定的俸禄,还有从柴薪到草束和过百个元随的开销都是朝廷负责,几任宰相做下来,家资几十万贯是很正常的事,每个宰相退职后按惯例封侯,还会赐给官庄,加上官俸福利积累,家中良田美宅,富贵是与国同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也是大魏立国之后的宗旨,要在百官群臣之中挑选最优秀的替徐家掌握庶政之权,皇帝毕竟不可能事必躬亲,样样事都由天子去做,累也累死了。此时又没有哪一个天子能神奇的发明内阁或什么军机制度,依靠宰相才是正路,对宰相的待遇优厚也就并不奇怪。

    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每餐的补助也有五六贯钱,待遇也相当优厚了。

    至于政事堂会餐,则是从唐时传下来的制度,有利于宰执们加强交流,纵不能真的一团和气,最少在表面上可以沟通军政事务,加强了解,免得朝争流于意气。

    这个传统,在唐末时被取消了,大魏立国之后,又是捡拾了起来。

    堂食,其实是大唐人的终极梦想,很多人为官一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在政事堂上吃饭,堂食因为其尊贵超过常人想象,当时的人甚至为此编造了很多神怪故事,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在吏员们准备的时候,宰执们也收了公务,暂且等候着。

    每天中午用餐的时间,也是这些宰执们最为轻松的时刻。北方的天气极为寒冷,虽然已经快到三月,但早晨时寒气逼人,众人在放了火盆燃烧炭火的房间内办公,执笔不停,盘算不停,到午间的时候已经疲惫不堪,这时走出门来,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气,心神为之一振,精神也是会好很多。

    韩钟先说了一句,接着便是眯着眼对张广恩笑道:“堂下的燕子又开始垒巢了。”

    张广恩也是须眉皆白,这两年来,似乎对每个高官显贵们来说日子都不好过。经过京师变乱之后,张广恩发觉京师大局和整个大魏的国运并未有什么改善……此前张广恩就是韩钟的盟友,一直以为大魏国运不佳,国事处理不好是因为刘知远的掣肘,但刘知远死了一年了,到现在来说,国运仍未改变。

    甚至是恶化了。

    福建路有李开明为祸,也幸亏有秦王徐子先在,否则现在的情形不敢想象,大魏得在北方焦灼之时,用尽最后的力量,调拨十几二十个军的禁军南下,东南财赋钱粮要紧地方,却是要兵祸连结,李开明这样的巨寇,也是极为有经验的流寇不会束手就擒,坐

    以待毙,朝廷最乐观的估计也是要打上两三年,将几个路的精华地方打成白地,这才有可能将这巨寇剿灭。

    更可怕的就是李开明成了大势,根本无法剿灭,朝廷在北方面对强敌的同时,也得坐视东南落于流寇之手。

    除此之外,中原腹地的流寇也开始蠢蠢欲动,近来传来的消息是刘安乐兄弟在河南起事,已经连克多个县城,正在打制兵器,裹挟民壮,人数很快又会恢复到十万人以上的恐怖规模。

    再下来便是与东胡人的战事,朝廷赋税用光,摊派用光,现在库藏不多,钱粮兵器人力物力,俱是用到了一个极限,好比是人拉开弓箭,已经将弓箭拉满,无可再拉……

    “春风化雨,飞燕归来……”张广恩感慨道:“其实时间尚早,眼前的这燕子算急性子。”

    张广恩当然是有所指,韩钟面色沉凝,说道:“也可能是燕子要生儿育女,留在原地就是饥寒交迫,只能早做打算,未雨绸缪?”

    “相国这话是有所指吧?”

    “嗯。”韩钟看看内东门处,邓名等人已经离开,邓名是往大庆殿外去,而陈常得已经往宫门外去,韩钟知道,在宫门外已经有备好的红旗,陈常得将会执红旗赶赴榆关,以期门令的身份,催促李国瑞率部出战,最少是要将全部主力出动,加快构筑锦州城,吸引虏骑来战。

    现在筑锦州的,只有少量精骑和民壮为主,禁军主力在其后掩护,若主力齐出,筑城的动作当然会加快很多,这就逼迫着东胡人与禁军主力交战了。

    若东胡避而不战,锦州城和附属的营寨军堡筑成,这一次北伐战事也能宣告成功,枢密院会把大量准备好的床弩运送到前方,配合城池守御,使东胡人不得越辽西一步。

    再过两三年,朝廷缓过劲来之后,沿渝水北上,在锦州以东再筑数城,控制往辽西的通道,包括渝水在内,这样整个战略目标就完成了,虏骑将绕道千里以上才能到蓟州和云州之北,其后勤根本无力支撑,北虏穷苦贫弱,也根本不可能对东胡有太多帮助,若此,大魏可免掉隔几年就被胡骑破口而入的窘况,整个战略态势,都将大为改善。

    “我叫人对外放风,说通州大仓还有六七百万石粮。”韩钟漠然道:“实则尚有四百万石不到,现在我就盼着南方漕粮赶紧收集启运,就算地方官吏都实心任事,不推诿,不拖沓,漕粮北运,最少也得四月过后,那是去年秋漕。然后得盼着他们赶紧收夏税,各地的转运使赶紧将赋税送到燕京来……”

    “库藏无钱了?”

    “连三百万贯都没有。”韩钟苦笑道:“这还是咱们征收摊派之后的结果……这笔钱要正常支用,总得撑到夏秋征收之时,咱们大魏的国赋分夏秋两税,这是和唐时宰相杨炎学的办法,将租庸调改两税,但咱们租,庸,调照样收,还有盐茶酒醋专营,说起来算赋收入远远超过唐时,但咱们的开支用度,又是远远超过大唐了。”


………………………………

第五百二十章 红旗

    张广恩面色苦涩,说道:“既然如此,惟有奋力一搏。”

    “没错,我等当同心协力,共助天子,以期搏一个太平治世。”韩钟悠然道:“秦王徐子先又上疏了,请减福建路三成赋税,我已经命人以政事堂的名义,痛加驳斥。”

    张广恩微微一征,说道:“相国似乎该给开府亲王略留些面子?”

    韩钟冷笑道:“我和秦王是有一些来往,不过是彼此合作,两府和官家都是希望他能坐镇东南,稳住大局,他想要福建路,官家和两府都给了。甚至,他将手伸到江南西路,荆湖南路,咱们都能忍住,反正他是姓徐的,本朝还没有造反的宗室……咱们寄望他稳着地方,供给北方赋税钱粮,他反而第一时间跳出来要减赋减税,既然如此,给他赐秦王爵位,给他开府,又有何意义可言?”

    赋税在两府重臣眼中真的是重中之重,是万万忽略不得的最要紧之事。

    事实也正是如此,天下各路往中枢的赋税就象是一条条血管,有粗有细,这些血管供养着大魏的中枢,中枢以此养官,是为头脑,以此养兵,是为臂膀。

    如果赋税断绝,那么福建路是乱还是平,倒还真的是无所谓了。

    张广恩苦笑起来,一国执政,居然说这样的话,也真是叫他无言以对。

    韩钟眼中精芒闪烁,以决然的语气道:“若秦王再生事端,就要加以斥责,他要闹,就要叫他闹个没脸。若真的他要摞挑子,就叫他回东藩去,他在福建路伸手,就斩断他。咱们就是挤,也要挤十来个军去福建路,减赋,却是断不可行!”

    此时在不远处传来郎卫换防的呼叫声,韩钟冷眼瞟了几眼,转身便进了政事堂内。

    李恩茂率少数郎卫和禁军出京,天子以邓名为郎中令,派出陈常得去前方催战,这一系列的动作,自是由来非无因。

    李恩茂是韩钟的人,李恩茂不出京,天子便不敢放出真正的胜负手。万一前方有变,京师有警,难道天子要靠李恩茂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去年京师变乱,李恩茂可是完全的,坚定的站在了韩钟一边。

    若韩钟主持完全掌握了京师防御和全部禁军,万一再起变乱,难道韩钟和韩国公不敢联手,以两府和大宗正的名义主持废立?

    天子失德,以致灾害频繁,军事失利,政事不修,流寇并起,天下骚然,且又无子,赵王又出了那么大的一个丑,整个赵王一脉的形象都是大跌,若韩钟真的有什么不轨之心,又有哪一个大臣敢冒着族诛的风险来卫护天子?

    赵王一脉还有天子都形象不佳,宗室之中支持者也是不多。去年赵王设计陷害同宗晚辈,此事传扬开来之后,更是使赵王府一脉成为众矢之的。

    宗室之中,也是绝少支持者,天子的宝座看似稳固,其实就象是坐在一座活火山上。

    李恩茂出京,若李国瑞,岳峙不听令,则李恩茂取代岳峙的统帅身份。李国瑞的招讨使,则是由另一个效忠天子的卸职枢密使何獾充任。

    何獾是刘知远的人,政变之后被出为知归德府,其也是天子信重的心腹大臣,简在帝心一路提拔上来,若李国瑞,岳峙被免,李恩茂可领岳峙所领的右路禁军,而中路主力和统帅大权,天子可不放心交给别人,只有起复何獾为大军招讨,统帅中路,天子才能稍稍放下心来。

    这也算是彼此的制衡,李恩茂出外,韩钟在京城就没有掌握的武将和相应的兵马,而以李恩茂领兵之时,京城被天子掌控,大军统帅也要换成天子属意的人,双方彼此制衡,提防,这样才能彼此安心。

    “相公,饭食已经摆好了。”政事堂中,一大群穿青袍和蓝袍的吏员已经在廊檐下肃立等候,而诸多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们已经在堂中坐好,每人面前均有一小桌,桌上满布饭食,还有一小壶酒,只是公事会餐,却是没有人会饮酒。

    堂食规矩,需得等宰相至方动筷子,所以所有人都在等候。

    韩钟坐下来时,见有山煮羊汤,炙羊腿,煎羊白肠,再有豆豉鸡,炸白鸡块,盐酒腰子,再有炙鸭,腌鹅掌,清蒸鹿尾等荤菜,另外有时蔬数种,都是燕京郊外的农家用琉璃大棚和火坑配合种植而成,看起来清碧翠绿,甚是诱人。

    “这几样时蔬也罢了,老夫就用这个。”韩钟指一指那些羊肉鸡鸭之类,说道:“端下去,赏给诸书吏们用。”

    “多谢相公。”

    堂食非宰执不能享用,甚至有很多神怪故事,但每天宰执们的桌前最少十几样菜,哪能吃的完?当然是给在政事堂执役的吏员们分食,这也是一种传统了。

    韩钟带头,其余宰执都是将自己眼前的饭菜挑一些出来赏人。

    张广恩倒是轻轻一叹,徐夏商在时,由于老相国自己甚为俭朴,所以菜肴数量只有眼前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只有两三碟菜,宰执们自己够吃就行,这样当然不必赏赐堂下诸吏,虽然少了邀买人心的手段,但以张广恩看来,老相国在堂下吏们眼中的形象,未必比韩钟差上什么。

    “诸位,请。”宰执们都是君子,君子是要讲究食不语,韩钟最后至,却是当先举筷,他的心情看起来相当不错,天子的防范由他去,不听话的秦王奏疏打回去就是,各路都在竭力供给中枢,并没有地方官敢和中枢打擂台……去年诛除刘知远之后,韩钟的权势其实大有增加,中枢和地方的官吏都是对韩钟毕恭毕敬,概莫能外。

    政事堂中,诸多服紫的大人物们开始端起碗筷,众人只听到叮叮当当的碗勺碰撞之声,还有杂役们蹑手蹑脚的在大堂内外奔走着,这座大堂就是大魏这个庞大的帝国的核心,哪怕是天子日常办事见人的内东门小殿,其重要处也比不上这一座已经存在了二百多年的政事堂。

    堂上铜仙鹤内点了熏香,香气弥漫着,在院落门外,三司,六部,各寺,曹的官员要么亲至,要么派官员在此等候,但在此时,宰执们用饭的时候,不管是五房堂后吏,还是舍人院的知制诰,还是等候传见的大臣,官吏,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等候宰相们吃完饭之后再进行传见。

    在这个时候,整个庞大的帝国都仿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