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王侯-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斗耀感觉,以崇德天子一向的政治手腕来说,估计是会落个极为不好的结果。

    如果结合朝争,搞不好是右相徐夏商打算激流通退,回福州来养老。回来之前,当然要结好福州宗室,栽培几个很得力的党羽,徐子先的事看似小事,背后可能隐含朝争。

    这时有仆人进来,呈上一封未封口的公函,却是齐王以正式的文书复信。

    林斗耀看了一遍,递给韩炳中,脸上顿时有了释然之色。

    “看来齐王是真心要栽培小辈,不是要抢夺兵权。”韩炳中颇为高兴的道:“这一下可以放心了。”

    “嗯。”林斗耀警告道:“还是不要掉以轻心。你平时,各军,营,哪怕是各都的都头,没事都可以多见一见。要经常出入营伍,不要叫人觉得你这个制置使高高在上,和他们厮杀汉不同。这样你怎么能掌握好军伍?现在朝争越来越激烈,搞不好就会影响福建路,别的事也算了,军营不能乱,要镇住地方,你这个制置使,责无旁贷!”

    韩炳中肃容听了,拱手称是,不过内心却是不以为然。大魏建制复杂,从中枢到地方都是有各衙门和文武,宗室,权贵,官绅互相掣肘,哪有人能在军营里真正掌握大权?不管是大都督府,还有安抚使,包括他这个制置使在内,还有各军的都统制,各营统制,各州的防御使,各寨的知寨,都各有监督防御专权,这样的体系之下,谁还能拥兵自重不成?

    不过转念一想,这几年来似乎是较往年有所不同,各家权贵都在往军营里掺沙子,特别是齐王,军中威望犹存,而赵王用的是拿钱收买的路子,也是在军中有了不可轻视的地盘。至于帅臣林斗耀,自是执掌军政大权,而福州知府杨世伟等人,也各在城防营和江防营里伸手,想来想去,竟是有乱世将至的感觉。

    “我明白了。”韩炳中咬着牙道:“得空就去整肃军营,既然朝廷委下官为制置使,福州各军当然是归下官一手掌握,谁伸手也不行。”

    “你有这番觉悟,我很高兴。”林斗耀极为欣慰的道:“内有朝争,外有海上巨盗,我辈当然要谨慎持重,一定要把地方安静当成首要之事。”

    韩炳中唯唯称是,不过心里却是明白,林斗耀的意思就是不管怎样,一定要把军政大权牢牢抓在自己人手里,这样才能“地方安静”!

    “一个团练使,允了他去。”林斗耀开始书写安抚使司的正式公文,按枢府的意思是给徐子先地方军政历练资格,将来袭爵考中武进士,一下子就有了资历,可以不必从军政体系的底层熬起。

    这算是一件便宜事,国朝旧例如此,不算稀奇。

    但林斗耀等人已经决定不给齐王或南安侯世子发展的机会,别院附近的那一营多兵绝不会给世子染指。

    齐王也是知机的很,并没有讨要兵权,而是建议给徐子先福州府团练使的官职,团练使正五品,已经由实职向虚职转换,很多权臣世家的子弟,文职就荫官为校书郎,武职就授团练使,武职比文职要高一些,这也是时人的习惯,文职低而清贵,武职高而鄙俗,反正都不是实际上任,只是朝廷给这些大臣子弟一个官身,也没有俸禄可领,也不算资历。

    想正儿八经的当官,在大魏只有一条途径,宗室都不例外,就是考试。

    林斗耀很快把公函写完,用了印,令人连朝廷封赏一起送到南安侯府别院,待吏人出门后,他对韩炳中笑道:“齐王还是太高看南安侯世子了,击败岐山盗的事哪有这么简单?等他就任团练使,就可以把那一营多兵撤走,反正这是齐王的意思,我们不过是成人之美……”

    韩炳中自是答应下来,不过心里警惕,林斗耀滴水不漏,用心太过狠毒,把那一营多兵撤走,万一陈于泰闻讯来攻,世子不免于难,四周的百姓也定然生灵涂炭,但可以借此事攻齐王,还能牵扯到京师政事堂的右相,果然是草灰蛇线,伏莽千里,用心之深,用心之毒,也令韩炳中吓了一身冷汗出来。

    这时才隐隐感觉到,自己这个才具不足的制置使,要么俯首贴耳的给林斗耀当部属,要么就得早做打算,否则林斗耀心思一变,还真不知道会叫他韩炳中死的多惨。

    ……

    “恭喜,恭喜!”

    政事堂的堂札,加上安抚使司的大令迭日即下,魏翼和徐行伟听到消息之后迅速赶了过来,正好和安抚使司的吏人一起赶了过来,亲眼看到孔目官给徐子先下委札的情形。

    魏翼连声道贺,一旁徐行伟笑道:“团练使和节度使,节度留后,还有兵马使等官职一样,已经多半为虚衔加官,没想到明达还能得授实职,虽然是权宜之策,不算正经实官,但也委实罕见。”

    四周响起鞭炮声,别院大门经过这一阵子的整修已经焕然一新,连别院前面的镇子上的街道也是重新整修过,重新铺上砖石,疏浚了排水道,清理了一些生活垃圾,眼前景观就变得相当不错,绵延不断的街道,临风招展的招牌在不远处的镇子大街上。

    眼前是笔直的青砖道路,可容两辆马车对面而行,明沟暗渠疏浚一新,看起来整洁一新。

    而不远处的闽江,江水浩浩汤汤流淌而过,一艘艘大小船只如在水墨画中。

    侯府别院四周则是有高大的榕树环绕,时正深秋,落叶却还不多,四周仍是绿意盎然。

    别院则环抱数十亩地,重新粉涮过了,白墙碧瓦绵延甚广,给人一种典雅与大气并存的感觉。

    四周颇多人围观,很多商人东主自动叫人放起爆竹替侯府庆贺。

    自岐山盗来袭之后,镇上商家都担心安全,还好有徐子先这个世子坐镇,令得商民们安心了不少。

    明里暗里的感激当然不少,徐子先获朝廷厚赏,镇上的人也是感觉与有荣焉。不管怎样,别院建在这里几十年了,南安侯府算是镇上的成员之一,侯府有了喜事,出了徐子先这样能干的世子,镇上的人也是相当的感慨。

    从本事上来说,徐子先是似乎能叫老侯爷在九泉之下瞑目了。
………………………………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团练使

    徐子先是在别院正门接的委状和赞扬他的堂札,能叫政事堂下堂札也是极为不易了。

    大魏二十三个路,十多个府,四百多州,两千一百余县,北方以京师为主,故燕古都,居于北方平原形胜之地,以长城为界,将诸胡分而制之。

    北虏,也就是蒙古诸部,曾经煊赫一时,在大魏开国前后也曾南犯,被大魏太祖一路杀败,未能得逞而返,其后逐渐衰落,现在已经沦为二流角色。

    东胡,其是辽东诸部的集合,游牧与渔猎民族的集合,新兴势力,彪悍绝伦,曾经的强国渤海国被其灭了大半国土,只余半岛残土,苟延残喘。

    西羌,以羌人,原本的西域各国,还有吐蕃残部的松散联盟,有少量的精锐骑兵和大量的游牧轻骑,无力攻魏,却常与北虏一道犯边,令大魏的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都是因其而疲惫不堪。

    除了北方诸路,军,还有成都府,江陵府等大府,淮东,淮西,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云南北路等诸路。

    大魏国土,以徐子先的了解,是收复了燕云和西夏大半国土,加云南一部份,算是强化版的北宋。

    百姓则在一亿五千万人之间,大魏不禁兼并田亩,工商海贸发达,军制较为严密,中央禁军和地方厢军规划齐备,各路并无总督,巡抚之设,还是以文制武,但武将的地位也并不算太低,这得益于太祖定下的祖制,设武学堂,考武举人,武进士,到崇德年间,将领十个有九个都是武科出身,便是宗室为官,一般来说都要锁厅考试,且是有文有武,所以武官地位,并不为低。

    赋税来说,也是并不在少数,只是四面受敌,开支浩繁,仍然渐有不支之势。

    这般大的国家,二十多路等若二十多省,几百军州,两千余县,亿万臣民,政事堂是一个左相,官职是中书省中书令,一右相,尚书左丞,三到四名参知政事,并无门下省,设御史台,某参政会兼御史中丞。

    再有枢密院,掌军事,六部中的兵部尚军务,地方上的情形也差不多,比如帅臣安抚使掌军事,冲要地方设大都督府,比如江陵大都督府,广州大都督府,福州大都督府,以掌地方军务,协调厢军守备配合为要,各处的大都督府,也是朝廷在要紧地方制衡安抚使司的配置,否则地方军政大权尽管帅臣,象江陵,福建,两广这些人口稠密,外贸工商发达的地方,一旦为人臣所把持,局面就相当危险了。

    宗室要出来办事,为国效力,与大臣形成制衡,这也是祖制,太祖的治国心术,从在大魏的实际效用来看,明显比把宗室当废物养着要强的多,只是崇德年间,对大臣更加倚重,对宗室多有防范打压,这也是因为天子是外藩出身,对宗室较为提防,放心不过的原因。

    想想也是,以外藩继位,理法上是小宗继承大宗,难免有些宗室会有异心,既然赵王府可以,别家为什么不行?

    以血脉来说,赵王那一辈皇子有十几个,或封王,或是公侯,哪一家都有资格。

    皇帝的提防和打压,也非由来无因。

    好在,徐子先算是自己争气,斩首七十多级,杀掉悍匪的功劳是谁也压不住,报到政事堂上,右相徐夏商替他力争,不仅升为三品勋位的昭武将军,还得以未袭爵的世子身份历练军政,加上防盗之事,得授福州府团练使实职,在最近这几十年,已经是朝廷罕有的封赏,堪称为异数了。

    四周观看者众多,看到徐子先在五开间的别院大门前接了堂札,长揖拜谢,再接安抚使司的委状,一时间爆竹声响,欢呼声也接连响起来。

    “看来明达在别院这里颇得人心。”徐行伟大感欣慰,笑着夸赞了几句,又对李仪等人道:“侯府的诸位大人,先生,也是出力不小。”

    李仪等人当然逊谢,别院在镇上确实还算不错,徐应宾就不讲排场架子,也是没钱。除掉李诚父子后,对官庄丁口不管是正户还是隐户,颇多照顾,侯府收入减了不少,但此前这笔收入是李诚和背后的岐山盗拿走了,现在这笔收入归于侯府,孔和等人还在算细帐,但一年好几万贯的收入是跑不掉了。

    有这么一笔收入,对侯府来说是相当大的助力,比起徐应宾和第一代南安侯都强的多,南安侯府,可谓是扬眉吐气。

    但说来也是可怜,一年几万贯,说起来不错,但积年公侯府邸,哪一家没有这个收入?家底有几十万贯的也大有人在。

    当然穷困的府邸也有,多半是挥霍无度,有再多的资产也禁不起子孙浪掷,江陵,京师的宗室家族,不比福州这里务实,破产的侯府比比皆是,若是宗室都擅长积累,个个家资巨万,人力财力充足,怕是朝廷又要不安了。

    因为侯府善政,不少正户隐户都减了负担,徐子先的声望一下子便起来了。

    而任用李仪,孔和等人也很得力,加上新上任的庄头都挑的谨慎老实之辈,欺男霸女的事也是绝迹,如此一来,徐子先声望更高。

    加上文章传扬,杀灭匪盗,要论威望,现在的徐子先可是把徐应宾都盖了过去,更是远远压过其没有出息的祖父了。

    “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徐子先也是没有想到,齐王居然是保举他当了团练使。

    这个职位在唐宋时全称为团练守捉使,地位在节度使之下,藩镇是以观察使兼之,州是以刺史兼任,主要职责就是统率地方守备兵马,唐时初设,到后来为都团练使,再以都团练使为节度使,这就是节度使的由来。

    大魏立国之后,团练使主要职责是训练地方乡兵为后备,一旦有战事警情,团练守捉使可以率部出战,以为正兵的后备。

    后来国朝大体鼎定,团练使渐无军务,后来逐渐成为虚职,只在一些有战事的地方设立,也有给一些宗室勋贵子弟锻炼的机会而授之,随着局面转变,连这种情形也少见了。

    有了这个正五品的官职,徐子先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南安泽镇和水口,谷口一带招募民壮来练成强兵,防御海盗,安靖地方,倒是真的公私两便。

    对徐子先来说,可以把别院为中心,附近几个商旅繁多的镇子,加上几百个村庄都纳入到侯府势力之下,渐渐打造成风雨难进的地盘,这一下等于有了起家的本钱,非常合算,比他原本的想法还要快捷省事的多。

    徐子先渐渐有所发觉,本朝不设总督巡抚之类的差遣官,这使得地方权力较重,虽不说渐成藩镇之势,但地方官权力大,包括军权在内,都比明清之季要大上许多。

    很多事,包括征辟部属,不仅宗室能做,官员也能做,表面看来福建风平浪静,政令通达,但从外部威胁和内部流民都无人过问的情形来看,现在的平静不过是在表面,事实上政出多门,内争不休,各方势力现在还是文斗,一旦中枢无力,比如京师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薄弱,文斗很可能瞬间变成武争。

    这也使徐子先憬然而悟,看来自己前世想事情真的是相当浅薄,很多事只能看到表面,不能深入肌里分析。

    “有此一职,明达能大展所长。”魏翼跟着徐子先等人往院内走,看一眼大门和正院厅堂,未见小妹身影,不免有些失望。当下还是对徐子先笑道:“不知道明达打算募多少兵马,什么时候开始?”

    “千头万绪,一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做?”徐子先想了想,说道:“总得募三营兵,再立一都骑兵。”

    “好家伙。”徐行伟是知兵的,当下啧啧连声,说道:“替你算算帐吧。两营兵一千五百人,每月吃食开销最少两贯,就是三千贯,因为是团练不是正兵,但要叫人来训练当兵,两贯钱一个月最少不过,就又是三千贯,再有一都骑兵,最少得一千五百贯养着,再加上杂费开销,一个月八千贯最少,一年九万二千贯。请问,这钱你打算怎么筹?”

    徐行伟说到最后,自己也是面色凝重。

    想了一想,见四周并无外人,便是小声道:“林斗耀批文下来时,询问齐王,赵王,是否按月拨付军饷,赵王府的李谷早就给赵王出了主意,借口团练卫护乡里,就给你就地筹饷的权力,向商家大户摊派。这事闹不好就会捅马蜂窝,钱弄不到,被蜇的满头包。”

    徐子先微微点头,他知道那个李谷,有名的纵横家,也是赵王最倚重的谋士,其也以诸葛武侯自诩,当然这是较为犯忌的话,李谷自己从未说过,只是旁人从他的言谈和态度中揣摩出来而已。

    向例团练守捉是为了地方防盗,管理的也是地方兵马,大魏初定时,各地均有团练,是从地方税的牙契,门摊税,契约中提出钱来负责这笔开销。

    如国家正赋,不管是钱还是粮食,都是在常平仓里放着,由常平使负责管理,没有政事堂和圣旨是动不得的,这些钱和粮食多半是中枢三司使负责提调,在福建路负责发放禁军和水师军饷,包括官员俸禄也是从这部门扣除。

    原本还有各衙门的公费,近几十年来国用日多,税赋不足,三司使留给地方的钱越来越少,前一阵杨世伟和郑里奇,韩炳中等人争几万贯钱闹的不可开交,要是在百年前地方也很富裕的时候,传扬开来会成为笑谈。

    地方税,负责的就是地方上的事,比如厢军的日常开销,修桥补路,修理衙门,衙前那些公人不在编制的也由地方收入来开销,以福建的地方还算富裕,地方上契约牙税收入不少,然而军兴浩繁,几十个营伍加上地方支出,每年开销在三四百万贯,这样也是把地方收入用的光光。

    不要说赵王在大都督府有意为难,就算不为难,想支几万贯给徐子先来办团练,这也是绝无可能的事。

    允徐子先在地方摊派,就是包藏祸心了。
………………………………

正文 第六十四章 欢声

    南安泽镇的商行众多,很多都是福州城里开设的分号,因为这里靠近江岸浅滩,船只从这里上岸的不少,所以城中各家商行在这里均有分号,也是希图在过往商人中捡漏的想法。

    除了上回被查抄的蒲氏商行外,蒲寿高的正经分号也有一家,此外,王府,国公,各个大员都在这里开有分铺,除了别院这里,水口镇船只更多,商行不仅多,规模也大。谷口那边近建州,往来的外路商人不少,商行数量不多,但不少是外路商人开设,一旦有所纠纷,很容易引发两路之间的纠葛,闹成大事。

    李仪这时说道:“团练使这个委状一下,估计镇上的商行会格外热闹……蒲家的掌事人蒲寿臣,泉州林家船行的林定一,杨氏丝行的杨释之,铁行是汀州是张家的张明亮,这几人都是大家巨室派在镇上的人物,老实说,福州的情形较为特殊,大商号未必把最得力的人派到府城里去,在这里,反而是更精明外露的人在当家。一旦摊派到这些人头上,他们可是未必能有多乐意,甚至合而反抗,也是很有可能。”

    孔和皱眉道:“说句公道话,原本就是本地的商人吃亏,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众人都是不语,孔和的话不好听也是事实。

    本朝由于鼓励海贸,对外来商人收的只有契约,也就是交易税,税赋种类收的少,额度也比较低,外来的商人,大赚其利,本地商人还得有若干国税和地方税的负担,利润无形中就低了不少。

    蒲寿高的蒲家,在大魏已经过百年,但始终未曾入籍,就是要占了外来商人的便宜。

    在京师还有四方馆,专门招待那些外来的使臣,对外来各国的商人也是招待,贫病破产的外来商人,也是照顾的相当妥当,在朝廷来看这是抚育外夷,传播天朝仁德于外朝,对地方上和百姓来看,未免厚此薄彼,有失公平。

    地方上的巨家大户,原本就满怀怨气,平素负担已经不小,就算团练是为了却敌御外,保卫地方,大道理是没错,只要一搞摊派,准定会生出事非。

    “我二叔,赵王殿下对我可真是关照。”徐子先并不生气,倒是开了一句玩笑,在场的人脸上都露出苦笑神色来。

    “安席了,请各位都坐。”徐子先笑着请众人坐下。

    徐行伟,魏翼,李仪,孔和,秦东阳等人依次就坐,傅谦和陈道坚等几个侯府吏人,徐子先也拿他们当自己人看,也是请到了座中坐下。

    “秋高气爽,今天要大吃羊肉。”

    大魏现在吃猪肉也并不少,但中产之家,还是以吃羊肉为主。

    福建这样的地方居然也是到处都有人放着羊群,在后世可是相当罕见,可见饮食习惯也是斗转星移,时世变迁而发生着变化。

    徐子先令人用水煮着大块的上等羔羊肉,再以酱油,韭菜,生蒜,腐乳等调成酱料,水煮羊肉配酱料,这在当时还算新奇吃法,各人一尝之下,只觉得新鲜可口,香气和酱料的口感混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真是耳目一新。”内宅小宴,小妹也出来敬一轮酒,魏翼神情变得潇洒飞扬,说话声调也大了几分,喝了一杯之后,魏翼笑道:“明达现在真的是能者无所不能,连吃食也做的这般出色了,莫非是天授?”

    眼前一桌菜,不管水煮爆炒,都是有叫人感觉新奇的做法,魏翼的赞扬,可不算是太过夸张。

    徐行伟笑道:“我临行之际,还能大饱口福,也是不虚此行。”

    徐子先道:“子张兄要提前入京?”

    “是的,不在家过中秋了。”徐行伟道:“京师讲武堂和右相老人家都催促了,着我快点儿去上任。”

    “听说徐子威也要入京了。”

    两个消息一起来,确实有叫人悚然一惊的感觉。

    旁人不好说,徐子先缓缓道:“看来京师中颇不安静,子张兄至京,要多加小心,谨慎持重,不要涉足政争。”

    徐行伟点头,说道:“我是右相保荐入讲武堂当教习,等明年考试之后,不管中与不中,都会尽快离京。”

    “徐子威呢?”

    “他原本是去当亲卫郎,听说天子亲自下诏,令为执戟郎,也就是带御器械,要到御亲当护卫了。”

    本朝武人,要么是在外朝枢密和兵部管制之下,分为禁军和厢军两大体系,禁军也就是野战精兵,不一定全部在京,各要紧地方都有禁军,比如福建就有五个军的禁军驻守。

    在河北京师地方,禁军人数达到近二百个军左右,也是本朝禁军驻守最为密集的地方。

    京师驻军,除了禁军之外就是郎卫,由亲卫郎和羽林郎为外朝守备,归郎中令统管,当然上也有枢府和兵部,多重牵制,以防生事。

    内廷之中,就是带御器械,分为执戟郎和执金吾等郎官,一律从六品,可以说是大内护卫,一律冠以带御器械的名号,非宗室勋亲大臣子弟不能任此职,徐子威原本是外朝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