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长侄很快就会成为大明帝师,青衫老者脸上的笑容,在中年文士讶然的目光下持续了足足有十个呼吸,极其的反常。
青衫老者有了一丝反常举动,却很正常,毕竟十余年的心血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亲随没过多久就把‘玉案’给叫来了,一名年芳二八的俊俏小姑娘,宽衣解带,露出了光洁的玉背。
青衫老者从长侄的手里接过一张上好的桃红虎皮宣纸,铺在玉案上,提着一杆普通的毛笔,准备开始手书《滕王亭子》。
中年文士刚把徽墨研磨好,府内的老管家神色慌张的走了进来。
这件事太过重大了,让这名经常接待朝廷重臣的老管家都开始惊慌了。
“老爷,铁块真的裂开了!”
“什么!”中年文士险些打翻砚台,呼吸窒堵的看着老管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明帝师对于他们家有多重要,中年文士比谁都清楚,伯父作为东林党党魁为了这件事,耗费了整整十余年的心血。
十年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了?
还是毁在了东林党死敌朱舜的手里。
中年文士赶紧看向了伯父,担心伯父会气倒在地上。
东林党党魁只是微微一怔,放下手里的普通毛笔,离开了这里。
中年文士暗自松了一口气。
但是这口气还没松完,又吊了起来。
那杆毛笔虽然普通,却是祖父留给伯父唯一的念想,伯父从来都是看的比儿孙的命还金贵。
只有在手书润笔费的时候,才会小心使用,平时都是封存在金丝楠盒子里。
此时。
竟是断成了两截。
()
………………………………
第三百三十七章 黄澍的下场
东林党党魁得到噩耗没多久,东林党官员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各自的公廨,第一件事提笔手书一封对于湖广监察御史的弹劾。
即将面对一场腥风血雨弹劾的黄澍,硬撑着走到了正堂的官帽椅上,在坐下的一瞬间瘫在了官帽椅上,神色恍惚,谁喊都不答应,似乎变成了一个活死人。
黄澍的家人顿时慌成了一团,赶紧去请京城内的名医,过来给黄澍医治。
亲随打开宅门刚走出去,碰见了一位号称可以诊治黄澍的一名矮胖商贾。
亲随哪里敢把人轻易往家里带,万一碰到的是江湖骗子害了自家老爷可咋办,不过这位矮胖商贾穿着上好的吴绫,亲随不敢怠慢便喊来了管家。
矮胖商贾还真是个大人物,大晋商范永斗手下四大掌柜之一曹掌柜,负责给满清驮运金疮药、保胎药、滋补药等等各种药材。
曹掌柜明面上是掌握十几支马帮的大掌柜,还有一层身份,满清的一名奸细。
也是派遣到北直隶的细作甲喇额真之一,负责帮满清策反大明的文臣武官,并且在商队的掩护下把策反的汉人文臣武官送到辽东。
满清已经建国了,武官方面有着大批骁勇善战的八旗子弟,治理地方的文官就捉襟见肘了,有着很大的缺口。
曹掌柜的策反名单上写着黄澍的大名,还是排名很靠前的一位明朝官员,靠前是因为这人比较好策反,也是因为黄澍真的有才干。
曹掌柜坐在正堂的官帽椅上,喝了一口岕片茶,看向旁边的黄澍问道:“黄御史可想活命。”
神色恍惚的黄澍听到活命两个字,陡然惊醒,抬眼看了过去,瞧见是范家的四大掌柜,不禁皱起了眉头。
黄澍倒是认识曹掌柜,前几天大摆庆功宴的时候,曹掌柜也来了。
当时来的官僚乡绅很多,能够记住这位范家的大掌柜是因为送的水礼过于惊人了些。
二十斤海松子。
辽东产的海松子是一味价钱高昂的滋补药材,就连他黄澍的家里都没有几两,曹掌柜的那份水礼送了足足二十斤,想不记住他都难。
黄澍很清楚自己命不久矣了,全家也会被流放,听到曹掌柜的话有些不明白了,以他现在的处境就是内阁首辅想要保他都保不住,一个大掌柜能够什么良策。
黄澍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的说道:“曹贤弟请讲。”
曹掌柜指了指北方,笑而不语了。
这要是换作孙承宗这般的忠臣,立刻就会拔出腰刀砍死曹掌柜,东林党出身的黄澍只吐出两个字。
“官位。”
曹掌柜搜集了跟多关于黄澍的谍报,对于他的品行有着很深的了解,大清国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沉吟片刻说道:“青金石顶戴花翎。”
黄澍没有回答曹掌柜,站起身来就向外走去,安排心腹管家立即收拾一些金银细软。
满清建国以后,黄澍琢磨过大清国的官制,大清国用顶戴花翎和补子同时区分官职大小。
青金石顶戴是正四品官员才能佩戴的顶戴,不正是他所求的官位,真正让他动心的还是后面那两个字。
花翎。
大清国的花翎分为三眼、二眼、单眼,三眼花翎唯有亲王才能佩戴,二眼花翎唯有国公额驸才能佩戴。
单眼花翎才是臣子佩戴的花翎,不过也只有上三旗出身的实权统领才有资格佩戴。
汉臣要想佩戴单眼花翎,只有一种情况。
内大臣。
黄澍看中的不是青金石顶戴,而是这个内大臣,有了内大臣的名头,熬个十几年完全可以进入大清国的内三院。
那可是大清国的内阁。
曹掌柜瞧见黄澍这么着急的要去大清国当奴才,也就不用多费口舌了,交代一名管事留下来教给黄澍一家人怎么乔装打扮,便离开了黄澍的宅子。
辽东边关。
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
曹文诏自从担任了大凌河城的游击将军,小日子过的相当滋润,没事的时候喝喝小酒打打猎,时不时的率领配备斗米式步枪的步枪骑兵正面对抗满清八旗兵。
自从督师袁崇焕死了以后,配备了大量精良火器的曹家军,成为了辽东唯一一支可以正面对抗满腔八旗兵的劲旅。
关宁铁骑已经被洪承畴祖大寿这些军头瓜分干净,成了他们的亲丁,建制遭到了肢解,难能恢复袁崇焕还在时数千关宁铁骑一起冲锋的盛况。
曹文诏自从上次砍翻了五大晋商的一支大马帮,大凌河城附近再也没出现过大股的通敌马帮,闲的他骨头都快松了。
就在他差点要去关帝庙上香祈求来一支晋商的大马帮,一旗塘骑冲进了游击将军公廨,禀报道:“游击,西北方向发现了一支范家的马帮。”
窝在公廨里喝闷酒的曹文诏,脸上的郁闷表情瞬间就没了,哈哈一笑,把手里酒壶扔给了塘骑的小旗:“他娘的,终于来猎物了,召集半营军士跟本游击去打猎。”
抬脚要走出公廨的时候,瞧见旁边的小旗抱着酒壶猛灌,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骂道:“你他娘的别吃独食,给手下的兄弟们也匀两口。”
小旗听见曹游击发话了,只能怏怏不乐的把酒壶递给了身边的兄弟们,就在曹文诏走出公廨的那一刻,赶紧又夺了回来:“老子先保管着,等到打完仗再喝。”
当即引来了兄弟们一阵暗骂,打完仗酒壶都剩不下,还能有酒喝。
半天后。
一千名曹家军军士肩背斗米式步枪,骑着辽东大马,把范家马帮团团围住了,对于这些通敌卖国的奸细,也没有什么话好说的。
曹家军仰仗着斗米式步枪的射程和准头,只用了一炷香时间就击溃了这支人数多达几百的大马帮。
披挂一身罩甲的曹文诏,端坐在神骏的上等辽东大马上,把玩着妹婿送给他的三国系列·典韦,点杀一名名胆敢反抗的晋商家丁。
这时,侄儿曹变蛟走了过来,押着一名披头散发的文人:“伯父,这人说他是湖广监察御史黄澍。”
湖广监察御史对于边关武将来说可是了不得的大官,黄澍眼里那名坐在战马上的武将,果然是受宠若惊的跳下了战马。
黄澍正要训斥两句,让武将亲自送他去大清国。
曹文诏一脚踩在了黄澍的脑袋上,抽出腰刀砍下了他的脑袋,吐了一口浓痰:“呸!”
“他要是湖广监察御史,老子就是言相。”
“变蛟,你小子以后要学的机灵点,不能听风便是雨。”
曹变蛟深以为然的郑重点头。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实验
黄澍销声匿迹了一个多月了,朱舜一直在关注这名满清好臣子的踪迹,一个多月没露面,全家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朱舜在心里的那份贰臣名单上划掉了一个名字,十有八九是东林党暗中下了毒手,应该是那位遭到折辱的文选司方郎中。
同样在寻找黄澍踪迹的方郎中,倘若是知晓了朱舜的想法,肯定会大呼冤枉,他可什么都没错。
不仅什么都没错,此时的他还在怀疑是工业伯朱舜暗中做了手脚。
不管这个引清兵攻入福建的黄澍,是生不如死,还是死了,朱舜划掉了他的名字,便把精力放在了三件事上。
第一件事,用毛概教导太子朱慈烺。
第二件事,与战略处的曹文耀宋应升两人全力筹划工业革命冲出顺天府,漫延到北直隶北方五州府的大计。
第三件事,煤炭和钢铁的初步工业化。
七弟子因为要为爷爷徐光启守孝三年,朱舜亲自主持煤炭和钢铁的初步工业化,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不仅没有时间去教导太子朱慈烺,还大大拖慢了工业革命冲出顺天府的大计。
很是苦恼。
但是具有科技战略眼光的世界级天才,又不是那么好找的,朱舜耗费了七年苦功,再加上大明数百年积累的人才井喷,勉强找了七名弟子。
没有替代七弟子徐积薪的人选,朱舜只能亲自上阵了,直到芒种时节,扩大版的水塔运输系统终于定稿了,交给杨百岁去修筑。
朱舜也终于抽出来时间接见了太子朱慈烺,地点就在詹事府,只是詹事府内冷冷清清的没有几个人。
太子朱慈烺头戴翼善冠,身穿一件盘领窄袖的赤袍,胸前后背和两肩用金线织着一条盘龙,腰间系着玉带,站在公廨的正堂内,恭恭敬敬行礼:“先生。”
朱舜坐在正堂官帽椅上,注视穿着小号赤色盘龙袍的太子,皱了皱眉头。
太子朱慈烺长的倒是挺唇红齿白,比起少年时期的二弟子宋士慧还要招人喜欢,只是太子朱慈烺在宫内明显被周皇后教授过一些经史子集。
从小喜欢琢磨各种物理现象的二弟子宋士慧,从内到外透露着一股子灵气,养在深宫并且教授一些经史子集的太子,从内到外透露着一股子八股文大儒的酸腐气。
礼仪做的很周到,比起很多官员还要循规蹈矩,说话也很文质彬彬,甚至有点滴水不漏的意思。
哪里是一个半大孩子,分明就是一位迂腐的小学究。
朱舜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教导他了,教书育人就怕逆反心理,尤其是有张居正那个前车之鉴在。
万历皇帝小的时候凡是都听张居正的,等到张居正死了以后,凡是张居正反对的,万历皇帝都提倡。
朱舜可不想让太子朱慈烺因为逆反心理,从小厌恶工业科技,这样一来朱舜就不得不使用备用手段了。
朱舜一直奉行镇之以静的进行工业革命,不敢下猛药,一来是因为只要大明动荡了,最终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二来大明已经千疮百孔的到了崩溃边缘,下了猛药,还没等满清攻进来,倒是先让工业革命折腾废了,还不是便宜了建奴。
就像闯王李自成攻克了京城,最后坐上皇帝宝座的还不是满清,汉人被满清奴化了几百年。
不厌恶的话,就是让太子朱慈烺感兴趣,朱舜大致有了主意。
朱舜交代了铁塔汉子几句,让他去搬来几样东西:“太子先入坐吧。”
太子朱慈烺坚持站在原地,毕恭毕敬道:“古人云程门立雪,先生在,哪有学生坐的道理。”
朱舜听到他左一句古人云有一句圣人曰的,就脑仁疼,看来太子朱慈烺已经中毒很深了。
一炷香以后,铁塔汉子在太子朱慈烺奇怪的眼神里,搬来了一堆奇怪的东西。
一张紫檀书案,一个陶瓷斗彩盆,盛放着半盆清水,还有一个铁块。
朱舜瞧见太子朱慈烺眼里终于有了一点奇怪,平静的脸容轻松了很多,总算还有些少年心性。
只要有少年心性,就不怕扭转不了太子朱慈烺的思想。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种反应
朱舜站起来走到紫檀书案旁边,拿起铁块说道:“太子是否相信为师能把这盆水变成绿色。”
太子朱慈烺从母后那里知道了一个月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件事,只是道听途说了铁块消失,没能亲眼看见,不知道还会变成浅绿色。
太子朱慈烺好奇的看了过去,没有说话。
勾起了太子的好奇心,朱舜拿起铁块放进了稀硫酸里面。
铁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了大量的氢气。
太子朱慈烺立即瞪大了眼睛,表情和那些东林党官员如出一辙,目瞪口呆的看着那盆清水,在没有碳火的烧灼下,清水竟然沸腾了。
沸腾过后的清水,就像是得到了点石成金一类的仙术点化,真的变成了绿色。
朱舜看了一眼瞪大双眼的太子,笑了笑,拿起了一块锡块:“下一盆水,为师要把它变成黄色。”
铁塔汉子又搬来了盆清水,朱舜把锡块扔进了水里。
锡的金属活泼性也在氢的前面,锡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释放出氢气,生成了硫酸亚锡。
一盆清水在太子朱慈烺瞪大的眼睛里,变成了浅黄色。
还没结束,朱舜继续让铁塔汉子搬来一盆清水和一块石头,拿起石头放在了太子朱慈烺手里,让他有参与感:“太子,这是什么东西。”
太子朱慈烺亲眼瞧见了前两次的仙术,还以为是什么神仙宝贝,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来来回回的看了很长时间,迟疑的问道:“先生,这是石头?”
朱舜笑着点头道:“没错,这就是石头,你觉着水能否把石头裂开。”
太子朱慈烺下意识的摇了摇头,水是至柔,石头是至刚,至柔的水怎么可能把至刚的石头裂开,又不是大铁锤。
除非是仙术,想到朱舜前两次的仙法,太子朱慈烺又点了点头。
朱舜瞧见太子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的,知道他心思,笑道:“你自己把石块扔进水盆里。”
太子朱慈烺不解的看了朱舜一眼,看见先生满脸的平静,轻手轻脚的走过去,把手里的石块扔进了清水里面。
钙和稀硫酸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冒出了大量的氢气。
太子朱慈烺显然被凭空沸腾的水吓到了,‘噌’的一下跑的比兔子还快,再也没了半点循规蹈矩的迂腐气,窜到了朱舜身后。
几个呼吸过后,太子朱慈烺探出半个脑袋,惊魂不定道:“先生,孤也会仙术了?”
朱舜坐回正堂里的官帽椅上,温和笑道:“这不是仙术,这叫科学,是一种能够改变天下的学术。”
“太子刚才看到的几种现象,都是科学里的置换反应,是由铁、锡、钙分别和稀硫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太子朱慈烺对于什么科学、置换反应、稀硫酸之类的新词没有听懂,不过对于面前的仙术很感兴趣。
张了张嘴想要说话,又闭上了,又张了张嘴,来来回回三四次,太子朱慈烺赧颜的说道:“先生,孤能否回去演示给母后看。”
这要是换成七名弟子,朱舜这个时候已经伸出手去揉弟子的脑袋了,但是面前这位可是太子,门口还站着几名东厂的太监。
虽说东厂督公王承恩是朱舜的挚交好友,但是僭越的行为还是少犯的好,免得给气急败坏一门心思想参朱舜一本的东林党留下什么把柄。
朱舜继续温和笑道:“这盆水不是普通的水,叫做稀硫酸,稍后为师会让勖儿和你一起去,按照一定比例帮你配制稀硫酸。”
太子朱慈烺那张不苟言笑的小脸,多了一丝孩子该有的纯真笑意:“多谢先生了。”
然后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其事的说道:“先生,咱们接下来是学《朱子》,还是《近思集》。”
太子朱慈烺这些年被母后强逼着背诵了不少经史子集,时间长了产生了厌倦情绪,每次背诵都像是上刑一样,苦不堪言。
这次过来,太子朱慈烺早就打听过了,古板的先生会教授更多的经史子集,学不好还会打板子。
太子朱慈烺已经做好了上刀山下火海的准备,也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就是做个木头人,先生说什么便是什么。
能够主动说出学什么,极为难得。
朱舜不清楚太子朱慈烺的小心思,摆了摆手说道:“今天的实验课就上到这里,太子回去休息吧。”
太子朱慈烺鼓了很大的勇气才主动说出那句话,结果却让他的眼睛瞪的更大了。
没了?
太子朱慈烺生怕先生反悔,愣了愣赶紧离开了这里,不顾风度以小跑的方式逃离了这里。
朱舜看着逃一样离开这里的太子朱慈烺,基本上摸清了这个天潢贵胄弟子的心思,厌烦枯燥乏味的程朱理学,比较喜欢新奇的实验课。
朱舜交代了铁塔汉子一句,让他去把焦勖喊来,便离开这里去工人会馆了。
紫禁城,后宫。
金砖大殿内摆放着一台飞梭织布机,周皇后正在为皇儿织造冬天的新衣,突然听到殿外有小跑的声音,轻蹙眉头,这名新来的小太监、宫女未免有些不知礼数了。
还没等周皇后开口说话,就看见向来一板一眼如同小学究的皇儿,欣喜着跑了进来。
不成体统,却也在她这个母后面前第一次像个孩子。
周皇后到底还是一位母亲,展颜笑道:“皇儿慢些,别摔倒了。”
太子朱慈烺跑到母后身边,这才想到自己刚才行为实在是不合礼法,也没有在意,一只手拿着铁块,一只手拿着锡块,献宝似的说道:“母后,孩儿能让清水变颜色。”
“焦勖你快些,赶紧配出来一盆那种什么酸水。”
周皇后听到皇儿的呼喊,注意到皇儿身后还跟着一名身穿宽大右衽衣的少年,不禁有些心疼。
这个孩子也太瘦了些,瘦瘦小小,一看就是从小没吃过什么好东西。
周皇后的声音柔和了很多,嘱咐道:“去把本宫手制的荷花酥拿来一盒,给这个孩子带走。”
()
………………………………
第三百四十章 科学实验和节操哪个更重要
焦勖拘谨的赶紧行礼,脸上出现了习惯性的木讷笑容,只是行礼,连话都没敢说。
在来的时候,老爹听说他进宫面见母仪天下的皇后,手里比命还重要的账本当即掉在了地上,蹲在门口的门槛上流下了眼泪。
老焦家真是出息了,光宗耀祖了,长子居然有幸进宫面见皇后,他们家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粮长,二世祖倒是见了不少,可那都不是官。
如今居然能够走进紫禁城了,还能面见皇后娘娘,焦掌柜立即叫人备了驴车,赶回乡下老家去给叔伯兄弟们说一说这个好消息了,还拿了二百两银子。
是时候重修宗祠了。
焦勖拘谨的行过礼以后,走到大殿外面,找了一个比较通风的位置,在脸上裹上几层棉布,配制了一盆稀硫酸溶液。
跟着一起过来的两名京师大学堂学子,小心的把这盆稀硫酸溶液搬进了崇饰富丽的坤宁宫。
太子朱慈烺看见清水搬进来了,迫不及待的说道:“母后信不信,孩儿能把这盆清水变成绿色。”
周皇后不在乎能够变成什么颜色,只要皇儿高兴,她便高兴,柔声道:“母后不信。”
太子朱慈烺立即把手里的铁块扔进稀硫酸溶液里面,强忍着心里的雀跃,努力让自己在母后面前看起来文质彬彬:“母后请看。”
周皇后的注意力本来只在太子朱慈烺身上,鎏金铜炉旁边的紫檀书案上一盆清水,突然凭空开始沸腾起来,清水也慢慢变成了浅绿色。
雍容华贵的周皇后陡然一惊,心里立即冒出了一个词,妖术。
难不成皇儿跟工业伯学了一招妖术。
一样米养百样人,东林党见到这一幕的想法,肯定是拿这个当做借口攻讦朱舜。
周皇后的心思可就不一样了,想到的是皇儿跟着工业伯学了妖术,以后便能更好的御使臣子了,江山也能坐的更稳了。
后宫每年都会召集命妇举办宴会,周皇后看着施展妖术的皇儿,心想今年的宴会可以让工业伯母亲和她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坐近一些了。
母凭子贵,便是如此。
周皇后念及母凭子贵四字,妙目愈发的柔和了。
太子朱慈烺回过头紧张的看向了母后,发现母后和他第一次见到科学实验时的表情一样,心里的欢呼雀跃几乎快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