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拳头传来的疼痛来看,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
四角方亭内陷入了一片欢腾,一群在实验室里憋了一年又一年的年强力壮年轻人们,发出了一声又一声鬼哭狼嚎的叫声。
赵斗米也没觉的有什么可丢人的,即便是在最敬仰的恩师面前,走过去大大方方行礼道:“恩师,我想给孩子们放个旬假,今天晚上带他们去好好庆祝一番。”
“这些孩子啊早就想吃便宜坊的烤鸭了,只不过火炮技术没有突破,没有脸去吃烤鸭,所以弟子想带着孩子们去一趟便宜坊。”
这些为大明工业化进程做出这么大贡献的京师大学堂学子们,最大的夙愿居然只是吃一次便宜坊烤鸭。
这种烤鸭对于官僚乡绅来说,只是一日三餐般最普通的吃食了。
朱舜自然不会拒绝这件事,对弟子温言笑道:“银子就由军火公司出了,另外。。。。。。。”
想起来这些京师大学堂学子们都没接触过女人,笑了笑说道:“等会儿为师给你三叔说一声,由你三叔带你们去。”
赵斗米听到三叔朱金带他们过去,大大方方的仪态多了一丝僵硬,三叔朱金如今是京城头一号的玩家。
串戏、斗鸡、掷骰。。。。。。没有一样不涉猎的,并且还十分的精通,尤其对于男女之事极为的熟稔。
从去年开始,花案评定《燕都妓品序》都开始邀请这位杏园戏班的东家了。
赵斗米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怎么会不明白恩师的意思,这是要让三叔朱金带着京师大学堂学子们公银嫖娼。
想到军火学院的学子们在实验室里憋了这么多年,倒也理解,大大方方的再次行了一礼,算是替军火学员的学子们谢过了恩师。
哪有少女不怀春,哪有少年不多情。
合情合理,也理所当然。
赵斗米转过身子想要传达恩师的意思,谁知道这帮子军火学院学子们太过高兴了,不少学子像个野人一样围着空旷的靶场外围疯跑,嘴里还不停的欢呼。
甚至有几名军火学院学子亢奋的差点翻过一线大堤般的混凝土炮台,跑到靶场里面,赵斗米看的那叫一个心惊肉跳。
好在站在旁边的步枪兵及时把这些令人尊敬的少年们拉了回来,告诉他们不能过去。
谁知道京师大学堂学子们却像是吃了五石散的兔子,活跃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还想翻过去跑到随时有可能发射一颗炮弹的靶场。
步枪兵们没有办法,只能给斗米式步枪插上刺刀,抵在这些军火学院学子们的胸口,凶狠的勒令他们退回去。
军火学院学子们瞧见了在阳光下泛着光芒的锋利刺刀,再怎么亢奋也不敢向前了,向后跑了出去。
一直跑出了靶场,穿过整个大明军火公司,围绕着占地很大的大明军火公司跑了半圈。
本想跑上一圈的他们,气喘吁吁的累倒在了地上,身体很疲惫,脸上还是显露着极大的亢奋。
这时,两个班的步枪兵听见动静,牵着蒙古细犬跑了过来,要不是他们身上邋遢的京师大学堂服饰很好辨认。
这两个班的步枪兵直接就开火了,把这些来路不明的人打成残废再说。
为了防备有人偷盗工业园区的工业化机械,在做工期间,严禁任何人私自离开蒸汽工厂,外面的人没有特批更是不能进入工业园区。
空荡荡的蒸汽工厂外面,突然冒出了一些活蹦乱跳还鬼哭狼嚎的陌生人,步枪兵们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当成了奸细盗贼。
两名步枪兵班长得知这些年轻人是军火学院的学子,对于不认识他们感到很正常,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一般很少出来,几个月甚至一年到头都闷在实验室里。
这些年经过宣传署的宣传,工人协会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对于这些满腔热血一心报国的京师大学堂学子们,极为敬重。
两名步枪兵班长自发的背起了一名军火学院学子,其他步枪兵们也是背起了一名军火学院学子,把这些累的虚脱的学子们背回大明军火公司。
即便是冒着擅离职守的重罚。
没过多久,走出大明军火公司的朱舜刚好看见了这啼笑皆非的一幕,笑了笑,回去安排人给三弟捎个信了。
在走出工业园区大门的时候,停了一下,看着从公廨里跑出来的连长,嘱咐道:“刚才有两个班的步枪兵擅离职守了。”
连长的脸色顿时变的很难看,但还是护犊子的把罪过揽在自己身上:“侯爷,都是小的。。。。。”
还没说完,朱舜平静道:“做的很好。”
说完这句话,朱舜带着铁塔汉子走向了工人会馆。
连长看着侯爷离开的背影,满面红光,大笑道:“去查查是哪两个班的小兔崽子,今晚老子请他们喝酒。”
“喝花酒!”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孙传庭的求援信
几天后。
朱舜坐在工人会馆里处理一些公文,万机送过来一份关于内模灌水冷却法的实验文书,匆匆离开了工人会馆,赶着去研究气密炮闩了。
朱舜把手里的湖笔放在山字陶瓷笔格上,拿过来那份不厚却沉甸甸的实验文书,仔细看了起来。
内模灌水冷却法通过流水的方式,对炮膛先进行冷却,实现早一步的硬化。
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外层身管冷却的过程中会逐步向内收缩,对已经硬化的炮膛施压压力。
柔软的外层身管在冷却过程中,便会紧紧箍在提前硬化的内部炮膛上,达到身管自紧的效果。
使得火炮身管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压,实现增加使用寿命的目的。
朱舜仔细看了一遍只有几页的实验文书,郑重的放进了一个螺钿匣子里,就这几页实验文书,却能救活很多大明边军的性命,轰死更多的建奴。
站起来亲自把螺钿匣子放在一个暗格里,等到晚上用简体字抄录一份,存放在专门用来保存各种资料的混凝土地下宝库。
朱舜刚刚锁上暗格,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坐回官帽椅上说道:“进来。”
一句进来,真的进来了,铁塔汉子没有阻拦他。
朱舜放心了,自家人来了。
一名头戴六瓣明盔披挂官绿色罩甲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居然是密云后卫的指挥使曹鼎蛟。
一段时间不见,曹鼎蛟的那张国字脸多了几分锐气,过去身上总是有的一股子意志消沉彻底不见了:“姑丈。”
朱舜平静的脸容,多了一丝温和:“鼎蛟快坐,等会儿姑丈去把你姑母叫来,亲自给你做几道爱吃的菜。”
“因为让你去边疆当个指挥使,你姑母这段时间没少埋怨姑丈不知道心疼孩子。”
在密云后卫彻底整顿出一支精锐,不惜得罪一位六部侍郎,仗杀了侍郎侄儿的曹鼎蛟。
一手托着六瓣明盔,另一只手居然挠了挠脑袋,傻乎乎的乐了,丝毫不见外的说道:“早就想吃姑母做的人参乌鸡汤了。”
朱舜喊来一名轿夫,嘱咐了一句:“回去给二夫人说一声,鼎蛟回来了,把那根王公公送来的压箱底人参拿出来,好好的给鼎蛟补一补。”
曹鼎蛟瞧见轿夫要走,立即喊了一句:“三爷,给姑母说一声一定要多放辣椒啊。”
这名为了抗击建奴瞎了一只眼瘸了一条腿的轿夫,哈哈一乐:“没想到你小子还挺能吃辣。”
朱舜对于曹鼎蛟的这声三爷,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名轿夫虽然出身低微只是大明最下贱的军户,但他是二叔朱忠义生死与共的袍泽,要不然也不会让他来给朱舜当个贴身护卫。
朱舜按照辈分要喊上一句三叔,曹鼎蛟自然要喊上一句三爷,看来当了一位手握五千多重兵的指挥使,并没有被权利所腐蚀。
朱舜再次交代了门口的铁塔汉子一句,让他喊来几名美貌丫鬟端来一些茶食,先给曹鼎蛟压压饿,询问道:“鼎蛟,这次回来有何事。”
曹鼎蛟的国字脸顿时变的有些严肃,拿出一封插着鸡毛的火漆书信递了过去:“这是孙传庭送来的一封书信,他准备在潼关卫与闯贼决一死战。”
“只是以他不到一万的兵马,面对来势汹汹的二十万大军,实力太过于悬殊了,希望朝廷能够派遣一支援兵。”
“京城附近能够动用的军队不少,但是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周遇吉的火器营,还有辽东边军了。”
“火器营需要拱卫京师,辽东边军更要用来防备建奴。”
曹鼎蛟说到这里便不说了,也不用说了,朱舜很清楚接下来的发展。
那群擅长吵架的东林党,毫无疑问的一致推举了曹鼎蛟,让他带上几千兵马去驰援孙传庭。
毕竟,这一次面对的闯贼多达二十万,就算是辽东督师袁崇焕还活着带上几千兵马都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曹鼎蛟。
朱舜只是把大舅哥曹文诏和侄儿曹变蛟拖在了辽东,没想到接下来的发展出现了这么大的出入。
历史上孙传庭是在黑水峪和闯贼发生了决战,没想到这一次换到了潼关卫前方的平川地带。
这一战难说了。
高迎祥早年是贩马出身,家乡比邻边塞是抗击蒙古鞑子的前线,民风彪悍,精通骑射。
高迎祥招募了大批活不下去的乡民起事,手里拥有一支人数很多的精锐骑军,这要是在山路崎岖的黑水峪,倒是有可能以少胜多。
骑军跑到山路里面,还不如步军的作用大,这要是换成了平川地带,精锐骑军完全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估计几波冲锋,就能冲散了孙传庭的编制。
毕竟,孙传庭要在潼关卫与高迎祥决战,是在城外野战,不是在险固的潼关卫进行固守。
朱舜猜测到孙传庭是要决战,忍不住笑了:“这场大战好说了,那本书也没白给孙传庭。”
孙传庭对于战争的眼光高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了,而是放眼整个全局,甚至考虑到了很多名将都顾及不到的政堂。
远在前线,却也算计了一次东林党。
求援的公文是他故意送到朝廷里的,故意让东林党知道闯贼的势大,故意让他们举荐曹鼎蛟。
曹鼎蛟虽然只有几千兵马,能够发挥的作用却是一万辽东边军都难以企及的,因为他的背后站着一群实业家。
有了这些为国为民的实业家,首先解决了最重要的粮草问题。
大明的贪腐问题极其严重,军械从京城运到孙传庭的手里,能够剩下三成就谢天谢地了,跟不要说粮草了。
没有军械还能拖一拖,没有粮草,军士们只要一顿不吃就会士气低糜,甚至发生哗变,还怎么与闯贼打仗。
总兵参将们只能想办法筹集粮草,以地方乡绅们的一毛不拔,能捐一石粮食就不错了,哪里能指望他们。
有了实业家,军心问题就稳住了,接下来怎么打都好说。
孙传庭看中曹鼎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大明军火公司。
………………………………
第三百九十七章 配备新式火炮
孙传庭当初在朱舜的举荐下给曹文诏当个师爷的时候,亲眼见识过大明军火公司的前身王恭局生产的各种新式火器。
比火绳枪先进了两代的后装式燧发枪,射程极远的东风火箭,以及远程狙杀敌人的300式线膛枪。
有了这些新式火器的相助,孙传庭就有把握在平川地带击败闯贼的二十万大军了。
曹鼎蛟麾下的密云后卫军士如今今非昔比了,经过这些时间的操练,全员列装了斗米式步枪,另外还下辖一个炮兵团,一个火箭团。
实业家们为了让边关有一支锐不可当的骁勇之师,花费大量的银子从满桂曹文诏手里采买了大批俘获的辽东大马,送到了密云后卫。
密云后卫火器军的机动性很强,完全可以做到一日长途奔袭上百里,因为是骑乘着辽东大马,还能保持一定的体力展开战斗。
密云后卫作为抵御蒙古鞑子的重要卫所,一卫一所的六千多军士也不可能全部带走,最多带走一半,也就是三千多人。
不过倒是可以带走炮兵团和火箭团,这一场形势严峻的大战,标准化的火炮和火箭才是唱旦角的。
炮兵团的编制里分为三个营,两个用于野战的野战炮兵营,一个用于攻城的攻城炮兵营,火炮的口径是不一样的。
朱舜想了想说道:“攻城炮过于沉重不适合野战,为了这一次大战能有更大的把握,最好是把攻城炮换成野战炮。”
“这样吧,守在军火公司仓库门口的王爷府管家们,这些日子抢了不少各种口径的火炮,对于他们来说反倒是喜欢威力更大的攻城炮,不需要运输,都是装在海战福船上。”
“先用这些攻城炮换成野战炮,过段时间姑丈给你换成使用寿命达到一千发的新式火炮。”
使用寿命一千发?
曹鼎蛟愣住了,作为一名在疆场上驰骋了多年的老卒,他很熟悉各种火器的情况,听到这个消息不亚于庄稼汉子听说稻谷可以亩产一千斤。
那是大白天做梦,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姑丈已经说了,那么这件事就是真的了,性格素来沉稳的曹鼎蛟突然变的急躁起来:“姑丈,何时能给侄儿换上一批,后年?还是大后年?”
火炮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一千发,在曹鼎蛟的思想观念里铸造起来就一定很难,少说也需要个两三年的时间。
以大明军火公司流水线般的生产能力,哪里需要那么长时间,朱舜大致估算了一下说道:“最迟明年开春,就能给密云后卫换上一批新的火炮。”
曹鼎蛟听到说明年开春就能换上一批,又是楞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炮兵团一共有两百多门火炮,这么短的时间就能铸造好,大明军火公司出产火炮的能力未免也太过神速了。
反正是给曹鼎蛟自己换,哪有希望迟一些的道理,晃了晃脑袋,赶紧把这个不吉利的念头甩出脑子。
曹鼎蛟那张沉稳的国字脸,难得的出现了一丝玩味笑意,有了这么一批使用寿命超过原来一倍的火炮。
好好谋划一番,必定能让建奴吃个大亏,一战轰碎两千八旗子弟也是有希望的。
在正常的大战里,要想斩杀建奴的两千八旗子弟,明军最少要死伤一万多名军士。
双方交战了这么多年,八旗兵的骁勇凶悍那是有目共睹的,大明和建奴的伤亡比例达到了惊悚的十比一。
有了这种新式火炮,曹鼎蛟甚至有信心在不耗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吃下两千八旗兵。
本来朱舜告诉曹鼎蛟这段时间小心防备北方的建奴,最迟明年开春,建奴一定会再次袭击大明。
毕竟满清已经立国了,组建了蒙八旗和汉八旗以后,实力也比以往强大太多。
立国之初,根基未稳。
满清就急需一场大战,一场袭击大明京城的大胜仗,达到满清所需要的政治目的。
以贝海儿湖省出产的土豆,满清在冬季的粮食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缺乏了,这一次的袭击大明京师反而是越发的迫切了。
政治意义重大。
只要能够再一次袭击大明的京城,消息传到大明疆域周边的各国藩属国,这些藩属国就会明白过去如日中天的大明,只是一只病虎了。
还是一只没有牙齿和利爪的病入膏肓病虎,这些总藩属国自然会动些小心思,毕竟他们不是大明人,不是一个民族,对于大明的归属感不是很重。
满清还需要这一次的袭击大明京城,稳定人心,告诉大清国的所有子民谁才是正统。
因为满清会袭击大明京城这件事,曹鼎蛟原来希望明年开春到来的越迟越好,现在却有些迫不及待了。
迫不及待让满清尝尝新式火炮的威力。
各种口径的新式火炮被王爷府抢光了,不过这个东风火箭倒是还有不少,朱舜拿走山字陶瓷笔格上的湖笔,提笔写了一个批文给曹鼎蛟:“走的时候拿上这个去一趟工人票号。”
“从工人票号里取走一批银子,找到鲁维奥买走所有的东风火箭。”
朱舜手书的批文不是直接去大明军火公司领走东风火箭的批文,而是要先去领走一批银子,再用银子采买。
这样一来,虽说复杂了很多了,但一定要坚持这种做法。
这是一个大公司想要壮大的制度问题,批文只是权宜之计,历朝历代的弊政弊策,都是因为开国之初的权宜之计导致的,刚开始还能权宜,随着国家摊子越大越是收不住。
朱舜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早就和战略处的两位大才立下了完善的制度,并且以身作则的坚持。
朱舜看了一眼一副字画旁边的西洋自鸣钟,时间也不早了,起身笑道:“走吧,咱们先回家吃饭,有什么事情吃完饭再谈。”
“正好变蛟和你朱铁叔父从辽东回来了,如今正在陆军讲武堂学习新式战法,等会儿把他们俩喊过来一起吃个饭。”
“你也和变蛟有日子没见了,还能见识见识让你很崇敬的朱铁叔父。”
………………………………
第三百九十八章 陆军讲武堂的概况
曹变蛟朱铁所在的陆军讲武堂,一期学子已经招收完毕,一共三个班九十人,正在总教习孙承宗的教导下学习新式战法。
火器时代和冷兵器时代的战法完全是两种概念,满清和西洋各国还处于摸索阶段,根据一次次战争得出的经验教训,用人命不停的完善火器战法。
大明就占便宜多了,直接摸着朱舜过河。
孙承宗手里已经有了一套极为完善的新式战法,分为学科和术科。
学科包括典范令,步兵操典、射击典范、阵中要务令。
以及六大教程,基本战术、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
学科是所有一期学子都要倒背如流的学识,术科的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等等只需要各个术科的学子修习就可以了。
由于步枪和火炮还没有繁多的分类,只有简单的几种,步兵科和炮兵科暂时归为一科。
这一科的学子也是最多的,达到了五十人,班长毫无疑问的落在曹变蛟的头上。
这位在辽东剁下了不知多少建奴头颅的曹小将军,别说是威慑一帮子庶出和老百姓家的孩子,就是京城内最煊赫的一波权贵子弟来了,也会让他治的服服帖帖。
也无需去治,京师距离山海关只有七百余里,曹变蛟每次在辽东大杀建奴都会传到京师,早就成了年轻一辈崇拜的少年将军。
在这个战乱年间,哪个少年不臆想着手持一柄青龙偃月刀千里走单骑,封侯拜相,成为世人敬仰的大英雄。
曹变蛟恰好就符合少年郎们心里的臆想,还少年成名,俨然就是大明的冠军侯,不知多少思春少女日思夜想的想要嫁给这名少年英雄。
别说是当他们的班长了,就是当教习也是没有任何意见。
一期学子只开设了三个学科,还有一个毫无疑问是特战科,班长更加毫无疑问是朱铁了。
朱铁在辽东那可是各个总兵参将争抢的宝贝,尤其是一枪打死了皇太极的女婿佟养性,更让边疆的总兵参将们没事就去找朱铁拉拉家常。
曹文诏气的破口大骂给寡妇挑水。
经常在满清地界神出鬼没的朱铁,又在辽东统领一支手持300式线膛枪的夜不收,说是班长,其实就是特战科的教习。
孙承宗主要教导典范令和六大教程,涉及到实战的部分,尤其是这种新颖的特种作战,只能交给朱铁了。
说起特种作战,孙承宗确实不如朱铁,毕竟他对于特种作战的理解仅限于战报和兵书,并没有实际统领过特战队。
班长和教习便同时落在了朱铁头上,在太子朱慈烺的期待里开始了操练,希望这支劲旅以后能成为让满清闻之色变的鬼魅军队。
太子朱慈烺熟读了《太祖生平传记》以后,对于情报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剩下的那一个班就是情报科了。
这支情报科的人数虽然还很少,却被太子朱慈烺寄予了厚望,是他在未来彻底清扫锦衣卫内部腐败的重要助力。
班长落在了一个名叫马吉祥的名不见经传小人物头上,也不见他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偏偏选了他当做了情报科班长。
不过当朱舜得知了情报科班长的人选,对于太子朱慈烺向伟人靠拢的进程更为满意了,起码在识人用人方面有了伟人的几分火候。
太子朱慈烺手里没有明朝的史书,不会知道某些人在未来的成就,只能通过细节的观察、敏锐的洞察力、超乎常人的判断力,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重用。
别人不知道马吉祥的成就,朱舜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大明三百年以来唯一以锦衣卫身份成为内阁首辅。
朱舜为了见识拥有传奇色彩的马吉祥,专门去了一趟陆军讲武堂,说是为了看望侄儿曹变蛟和六弟朱铁,其实是想见识一下在史书上都留下一笔惊叹的马吉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