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尚可喜和他是一路人,党羽越是强大,孔有德也越是有安心。

    再说了他们三人以后在大清国就是三顺王了,封号分别是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自然要结成党羽相互帮衬。

    果然,尚可喜看待东西更为深刻一些,开口道:“这件事恐怕没这么简单吧,万岁爷能开出这么高的价码,想必你我要付出的银子也会不少。”

    银子?孔有德点了点头,对于尚可喜的这个说法比较认同:“确实,万岁爷让咱们从山海关最少带过去三万军士。”

    “哈哈。”耿仲明听到三万军士,突然大笑了起来:“才三万人马这还不简单,咱三个手上的兵马都有五万了。”

    尚可喜却是皱起了眉头,这个王爷果然是没那么好拿的,三万人听起来是不多,但是大部分军士的家人都在关内。

    谁愿意抛家弃子的跟他们去辽东,军士们可没有王爷的封赏,去了辽东更不知道会有什么等着他们。

    毕竟这些年来,山海关和满清八旗兵一直是死敌,杀了不少满清八旗兵,就连满清大汗努尔哈赤都是死在他们手里。

    谁知道到了满清国土上,会不会遭到那些死去八旗兵家人的报复,疯了才会跟着去辽东。

    尚可喜是刚刚知道这个消息,来不及谋划,看向了慢慢拨动琉璃佛珠的孔有德,他既然现在才说这件事,想必早就有腹案了:“孔兄,以后我二人唯孔兄马首是瞻。”

    尚可喜的年纪其实比孔有德还要大,喊上一句孔兄,态度已经极为明显了。

    孔有德扫了一眼尚可喜,心里没有半点的喜色,只有深深的忌惮:“不错,这件事在下早就有了一些腹案。”

    “很简单,两个字就够了。”

    “精煤。”

    尚可喜不愧是能让孔有德忌惮的人物,只是听到精煤两个字,就大致推测出了孔有德谋划。

    但他没有张扬的去说,显示自己多么的有才学,这样容易成为出头鸟。

    反正只要这件事成了,尚可喜少不了一个智顺王,跟着孔有德后面躺赢多好,嗯,这个新词是曹文诏经常用来嘲讽他们三人的。

    说是整天在满桂后面躺赢,话不好听,不过用来形容现在的情况倒也应景。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汉奸三人组的美梦

    尚可喜不知道的是,躺赢这句话其实是朱舜和舅哥曹文诏闲聊时经常说的一句话,讥讽明末的汉奸三人组。

    但不得不承认,汉奸三人组能在以军功立国的满清那里从众多汉奸里脱颖而出成为三顺王,还是很有本事的。

    孔有德治军打仗可能不如满桂,但是玩些阴谋手段却是行家里手,手指轻轻拨动琉璃佛珠,慢吞吞的说道:“想要带走三万辽东军士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两个字。”

    “哗变。”

    说完这句话,满脸匪气的耿仲明明显来了精神,两眼放光的看向了孔有德:“老孔你早说,不就是哗变,老子现在就回去鼓动手下的军士们闹起来。”

    还没等耿仲明离开,尚可喜不留痕迹的拉了他一把,示意他不要着急,慢慢听孔有德说下去。

    也正式奇了怪了,一身山匪作风的耿仲明不怕官位最高的孔有德,倒是甘愿听从这个在山海关没什么存在感的尚可喜。

    尚可喜平时看起来确实不显山不露水,但他却在暗中积蓄实力,干了很多的大事,以各种手段把山海关的游击将军参将化为自己人。

    满清的招揽要是再晚来几年,尚可喜说不定就成为山海关的隐总兵了。

    尚可喜折服游击将军参将的手段很多,银子、美人、官位等等都用过,用的最多的就是帮游击将军参将们老家的父伯兄弟,在县衙谋来一个好差事,解决后顾之忧。

    耿仲明没有什么家人,银子美人都不稀罕,又谋划不来很高的官位,尚可喜怎么折服的耿仲明一直是谜。

    孔有德瞧见尚可喜只是拉了一把耿仲明,他就老实回来了,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拨动琉璃佛珠的手指刹那间顿了一下。

    停顿的时间很短暂,比眨眼的功夫还快,尚可喜淡淡一笑,效果达到了。

    甚至包括他的这个淡笑,都是刻意显露给孔有德看的。

    孔有德也不在意,不管尚可喜有多么的不显山不露水,他所求的就是这个三顺王的老大:“云台贤弟莫急,咱们需要的是所有军士哗变,而不是一人麾下军士的哗变。”

    “这些年辽东也有过几次哗变,无外乎就两样,一是饷银扣着几个月不发,二是山海关缺粮食。”

    “自从朝廷从各位宗藩手里收回来大量的土地,课税问题得到了缓解,别的地方的饷银或许还会欠着,但咱们山海关的饷银基本上都是按月发放。”

    “自从袁督师死后,朝廷为了安抚辽东军士的人心,还提高了饷银,月饷已经涨到了三两二钱银子。”

    提到死去的袁督师,尚可喜心中一叹,他不是孔有德耿仲明那般属于毛文龙的旧部,他和老爹都是袁督师的老部下。

    如果这位袁督师还活着,别说他尚可喜了,就是孔有德耿仲明也不敢有丝毫的反心。

    可惜袁督师已经死了,老督师孙承宗还一直被东林党骂的弃而不用,辽东再也没人能够镇住他们这帮骄兵悍将了。

    要说有,也有半个,那便是以区区游击将军身份却能在满清腹地驻守多年的曹文诏。

    可惜曹文诏是工业侯的舅哥,只要东林党在一天,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辽东督师了。

    按理说满桂的军功和威望也够,但他不是汉人,其他汉人将领只会佩服他,不可能让一个蛮夷骑在自己头上。

    即便他杀的满清八旗兵比任何一个汉人将领都多,为了大明几个儿子接连战死沙场,只剩下了一个独苗。

    孔有德提到被凌迟的袁督师,也是心情十分的欷吁,正是袁督师的死才坚定他投靠大清国的决心。

    以袁督师的煊赫地位和在军中的威望,东林党都能骂死,还是用凌迟处以极刑,何况是他这些人。

    反正大清国给的价码也够高,还不如反出山海关去大清国当个王爷。

    因为袁督师的死,房间内有了一丝兔死狐悲的气氛,三人都没有继续说话。

    过了有一盏茶功夫,孔有德这才开口说话:“饷银是不缺了,粮食又有宋氏面粉厂的全力供给,似乎堵死了哗变全部的路。”

    耿仲明最烦这些弯弯绕绕了,不耐烦的说道:“老孔你他娘的叽叽歪歪说了一大通,到底想说什么,有屁快放。”

    孔有德想到自己和耿仲明是老交情了,而他现在却和尚可喜有着说情的关系,对于这个尚可喜有了更深的认识:“精煤。”

    “山海关储备的柴薪早就用完了,只剩下一批去年夏天运来的精煤,只要咱们烧了这批精煤,就没火做饭了,难道要让军士们吃面粉不成。”

    “到时候咱们只要散布谣言说是监军偷偷把精煤给卖到了,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就把仓库给烧了,来个烧无对证。”

    “到那时监军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只要能趁机杀了监军,军士们不跟着咱们逃也得逃了。”

    “监军可是东林党人。”

    耿仲明哈哈一笑,猛的一拍孔有德的肩膀:“老孔好样子,你他娘的太毒了,刚好满总兵还不在山海关,说是去几十里外的渡口接应什么东西。”

    “估摸着是宋家运面粉的海船到了,运来再多的面粉,没有火照样是吃不了。”

    孔有德看了一眼尚可喜,瞧见他还是没有说话的意思,拨动琉璃佛珠,慢吞吞的继续说道:“这件事宜早不宜迟,咱们今天晚上就行动。”

    “等到满桂回来了,容易产生变故。”

    产生变故?

    耿仲明满脸横肉的脸容,残忍一笑,他今晚就会带兵冲进监军的府邸把他抓起来,等到仓库的大火烧起来立刻杀了监军祭旗。

    没了精煤吃不了饭,再杀了东林党派来搂银子的监军,那些总旗、百户、千户们不反也得反了。

    满桂来了就算是暂时镇得住局面,没有饭吃,军士们必然哗变,到时候就是他们三人去大清国做个王爷的时机。

    直到三人离开密谈的房间。

    尚可喜从始至终没说几句话。

    灯笔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关的哗变事件

    孔有德三人回到各自的营地,披挂罩甲,点齐亲丁心腹,静静等着夜幕的降临。

    尚可喜原来是在袁崇焕死后的第二年投靠了满清,袁崇焕在朱舜的影响下晚‘死’了几年,满清未来三蕃之一的平南王,一直拖到崇祯九年才谋划投靠满清的事宜。

    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也是因为袁崇焕的死,跑到山东作乱成了叛军,后来投靠了满清。

    袁崇焕没能逃掉‘死亡’的下场,本来在崇祯六年以前都会投靠满清的三顺王,拖到了崇祯九年,不知道会给山海关带来一场怎么的剧变。

    夜晚。

    孔有德披挂一身罩甲,脸容严肃的带上数百名亲丁前往了城内储存精煤的仓库,位于城南的熊督师胡同。

    满桂作为一名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很清楚柴薪的重要性,派遣五十名关宁铁骑守在这里,没有他的军令谁也不许踏进仓库半步。

    柴薪仓库更像是一处两进的宅子,四周用砖瓦砌成的厚实围墙,只留一个大门进出。

    大门口放着拒马,还有四个火盆,照的四周灯火通明。

    十余名关宁铁骑手持三眼铳,腰悬佩刀,谨慎的站在门口防守。

    孔有德让大部分亲丁拿着刀枪藏在四周的胡同里,带上七八名亲丁拉着平板车走向了大街对面的熊督师胡同。

    平板车上放着酒肉,虽然因为天气寒冷已经冷掉了,但只是看起来就很诱人。

    “谁!”

    关宁铁骑小旗厉喝了一声,端起三眼铳对准了胡同口,等到那些人影靠近了,松了一口气:“见过孔总兵。”

    孔有德似乎是过来巡查的,满意的点了点头:“防守还算严密,这些都是赏你们的。”

    小旗看了一眼平板车上的酒肉,忍不住笑了:“多谢孔总兵了,兄弟们正饿着。”

    “都别愣着了,总爷送来了就赶紧吃肉。”

    吃肉?

    孔有德听到一句赶紧吃肉,感觉情况有些不对劲,这帮子愣货真的是只吃肉,抱着只是用盐简单腌制的猪肉,大口大口的啃了起来,没有一人喝酒。

    孔有德看似随意,实际是命令的口吻说道:“天儿太冷了,酒也是赏给你们的,多喝几口暖暖身子。”

    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里,一般的军士别说是喝酒了,能有口凉水喝就不错了。

    现在可是冬天,作为大明最北的山海关天气又很冷,井水都会冻上,将士们喝水需要消耗大量的柴薪去烧。

    换作一般的军士见了酒水,早就抢着喝了,甚至为了多喝两口会打起来。

    但是站在孔有德面前的是关宁铁骑,小旗果然摇了摇头:“军中有令不能喝酒,总爷就不要为难小的了。”

    孔有德瞧见这个情况,也没多说废话,本来是想智取,看来智取是不行了只能强攻了。

    这要是三千关宁铁骑全在这里,孔有德还要好好谋划一番,区区五十名关宁铁骑而已。

    孔有德拍了拍小旗的肩膀,说了一句算你小子机灵通过了考验,然后带人离开了这里。

    转身走进黑暗里,孔有德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脸容,立刻没了任何表情。

    没过多久。

    大街上两侧推来了十余门红夷大炮,对准了柴薪仓库,一名亲丁心腹跑了过去:“老爷,铅弹火药准备好了。”

    黑夜里,孔有德的脸容看不见任何的表情,只是拿出了那串琉璃佛珠,不停拨动。

    慢吞吞的吐出一个字:“杀。”

    “轰!”“轰!”

    寂静的黑夜里,山海关内突然响起了红夷大炮的轰鸣,声音极为响亮,响彻了山海关东南。

    守在大门口的十余名关宁铁骑,在沙场上与八旗兵浴血奋战多年,没能死在满清八旗兵的手里,反倒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孔有德只是站在黑夜里,默默拨动琉璃佛珠。

    炮响就是号角声,耿仲明大马金刀的坐在监军官邸大堂内,听到炮声,狞笑着一刀砍下了监军的脑袋。

    尚可喜负责控制住城门,孔有德本来觉得以他的能力,控制住城门很有难度,便把手下的几名悍勇游击将军派给了他。

    让着几名游击将军咋舌的是,尚可喜只是过去和守城的游击将军说了几句话,轻松拿下了城门。

    尚可喜拿下城门的时候,大炮还没发出响声,看着几名游击将军吃惊的表情,笑着走了过去,找他们聊一聊家常。

    哗变谋划就这么顺利的完成了。

    第二天。

    满桂率领一千关宁铁骑押着一辆辆骡车赶回了山海关,心情那叫一个意气风发,那叫一个春风满面。

    骑在高头大马上还不停的小声嘀咕,儿子跟了工业侯就是好啊,这才几年就成了太子的亲信,又创下了这么一份家业,还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

    说是小声,但以满桂的大嗓门谁听不见,围在附近的几名百户千户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

    距离山海关还有三四里的距离,满桂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正准备让关宁铁骑戒备。

    山海关方向,冲过来大批的骑军。

    “保护总兵!”

    关宁铁骑还没聚拢过去挡在前方,满桂摆了摆手掌,示意关宁铁骑在后面等着,单枪匹马的冲了过去。

    满桂来到近处,骑军们全部停了下来,因为他们看清了来人的长相。

    山海关总兵,满桂。

    孔有德三人相视一笑,静静等着这个名山海关总兵被他们裹挟到大清国,不过只要越过了曹文诏的大凌河堡,带过去的就是一颗人头了。

    一大帮游击将军参将瞧见了满桂,就像是瞧见了主心骨,孔有德麾下的一名游击将军抢先哭诉起来:“总爷,不好了。”

    “俺们把监军给杀了,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去投靠。。。。。。”

    话还没说话,满桂跃下战马,‘啪’的一下排在了游击将军肩膀上:“杀的好啊,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他娘的昨天还找老子借了二两银子,到现在还没还。”

    “你不杀他,老子还要杀他,放心到时候就说建奴攻城,监军以身殉国了。”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业化对辽东的影响

    因为二两银子就要杀人?未免也太过草率了些,不过听到后半句游击参将们算是放心了。

    孔有德三人没想到杀害监军这么大的罪名,居然这么轻松的被满桂揭了过去,稳定了军心。

    倒也无妨。

    孔有德三人真正的杀招是精煤,没有精煤,怎么供给这么庞大一支军队的柴薪消耗。

    精煤仓库的精煤被烧了以后,当前的局势已经由不得满桂了,不反也得反。

    满桂纵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一堆精煤来,朝廷也不可能变出一堆精煤。

    精煤的挑拣有多费事,孔有德三人是深有体会的,他们三人为了给手头的家丁亲军提供充足的柴薪,买了不少的煤窑。

    很清楚那些煤窑的挑拣有多难,先不说挑拣了,就是把大煤块砸成方便驮运的小煤块,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工夫。

    这就是孔有德一定要等到冬天反叛,并且把精煤当做胜负手的原因所在。

    谁也没那个办事凭空变出一堆精煤来。

    那名游击将军再次哭丧起来:“总兵,精煤仓库里的精煤全部被监军烧了,咱们兄弟已经两顿没吃了。”

    “再这么下去迟早会饿死,朝廷又不管咱们的死活,还不如早日投了。。。。。。”

    不等游击将军说完,满桂又是‘啪’的一下,拍在了游击将军肩膀上,得意的说道:“不就是烧火的精煤,来来,都跟本将过来。”

    孔有德三人不信满桂真能变出一堆精煤出来,因为根本不可能,毕竟这场哗变在昨天以前只有孔有德自己知道。

    满桂知道都不知道,更不会提前准备了。

    喊他们过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关宁铁骑先把他们给拿下,满桂离开山海关带走了足足一千关宁铁骑。

    他们又不是曹文诏曹变蛟叔侄俩那样的猛人,能在八旗兵里杀个三进三出,碰上这一批天底下最骁勇的骑军之一,肯定会被拿下。

    孔有德递给耿仲明尚可喜一个眼色,示意他们俩让亲信拔刀,护住他们三人。

    还没等游击参将们戒备着走过去,装着精煤的骡马车已经走过来了,由于是冬天不会下雨淋精煤,更为了稳定军心,骡马车上并没有盖上油布。

    一辆辆装着黑乎乎煤炭的骡马车,从游击参见面前走了过去,又从骑军面前走了过去。

    踏在坚硬的冻土向山海关走去,一直走进了大开的城门洞。

    绵延成一线。

    一条黑色长线。

    游击参将们愣住了,这些杀人如麻的大老粗还以为撞鬼了,用力揉了揉眼睛,刚揉完眼睛又忍不住笑了。

    应该是鬼怕他们才对,哪里是他们这些手上染满鲜血的边关将领怕鬼。

    满桂对于这群大老粗脸上吃惊的表情,很是满意,得意的继续说道:“你们可不知道,本将幼子手里有十家洗煤厂,全都是工业侯给他修筑的。”

    “一家洗煤厂一天最少能挑拣出一百座小煤山,十家就是一千座。”

    “一天一千座煤山,一个月就是三万座!”

    “别说烧火做饭了,就是给你们这帮兔崽子建个皇帝老儿的温室也够了。”

    这句话落下,孔有德慢慢拨动的琉璃佛珠,顿住了。

    不是停顿一下,也不是停顿一会儿,而是直接顿住了。

    孔有德想过无数破局的可能,就是没想到满桂会这么破局,破局的手段这么简单粗暴。

    缺煤?

    直接扔出三万座煤山。

    山海关总共也就十万左右的兵马,四人一座煤山都绰绰有余,这还是一个月挑拣的数目。

    一个头疼了山海关数百年的问题,缺少柴薪,从此以后就彻底解决了。

    不怕没柴薪用,就怕你用不完。

    至于这句话是真是假,忠诚于大明的游击参将们深信不疑,孔有德三人也是深信不疑。

    首先满桂不会欺骗他们,因为欺骗他们的后果更为严重,彻底失去将士们的信任。

    其次,这件事放在谁身上都不可能做到,放在工业侯身上就合理了。

    山海关军士们穿的军袄,廉价到一匹布只要二钱银子,吃的土豆面粉,廉价到六分银子一斗。

    山海关军士们都是大老粗,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他们不清楚挑拣精煤需要多少长工,一个长工一天能挑拣多少。

    山海关军士们只知道一件事,工业侯说他们以后不缺精煤了,那就一定不缺。

    因为。

    工业侯说让他们从此穿的暖,做到了。

    工业侯说让他们从此吃的饱,做到了。

    这一次工业侯说不缺精煤,那就一定不缺了。

    一名忠于大明的参将激动之下,突然大喊了一声:“工业侯千岁!”

    还没喊完,满桂一鞭子抽在了参将身上,笑骂道:“你他娘的想害死工业侯不成。”

    “哈哈。”“哈哈。”

    参将在众将士的哄堂大笑里闹了一个大红脸,挠了挠头,不服气的小声又嘀咕了一句:“工业侯千岁。”

    满桂听到这声嘀咕,作势又要抽打那名参将,参将嘀咕那句话早就钻进人堆里遛了,回去给麾下的军士们传达这个好消息。

    “哈哈。”“哈哈。”

    游击参将们瞧见两人的耍宝行为,又是哈哈大笑起来。

    山海关前肃杀的氛围变成了一片欢乐。

    一场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危机,消弭于一次插科打诨。

    满桂骑上战马,甩了甩鞭子,吹着口哨笑道:“小崽子们,走,咱们回去建个温室。”

    八成游击参将们笑哈哈的骑上了战马,跟着满桂一起回城了,剩下的两成看向了孔有德三人。

    谁知道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人影,不知道跑哪去了。

    回到山海关。

    一辆又一辆的骡马车,吸引了所有军士们的目光,全都跑出来观看一条黑线漫延进入山海关的奇观。

    军心彻底稳定了。

    满桂回到总兵衙门,一把推开了过来给他卸甲的亲丁,脸色阴沉道:“立刻去查,到底是谁鼓动的军士们。”

    直到亲丁走出去,满桂高度紧绷的精神终于松懈下来,这才发觉后背凉嗖嗖的。

    原来,后背早已湿透。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厂对孙传庭的影响

    今天的这场哗变绝对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一定有人在幕后主导着这一切,不然山海关不可能发生这么大的惊变。

    如果不是朱舜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