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满丹臣真的要去宰了范家全家了,老督师孙承宗说了一句话,顿时让他偃旗息鼓了:“丹臣,莫要给工业侯惹麻烦。”

    “嘭!”“嘭!”“嘭!”

    满丹臣一肚子怒火没地方发,握着佩刀疯狂的砍击旁边的树干,一边砍一边还在骂骂咧咧的说窝囊。

    窝囊?天底下最窝囊的应该是他孙承宗了,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只能窝在纸醉金迷的京城。

    提到工业侯,郑成功忍不住笑了:“行了,别拿树干出气了。”

    “咱们可以去找工业侯,工业侯可是晋商和东林党的灾星,不管这些卖国贼有什么阴谋诡计,碰见工业侯只有被碾压的份儿了。”


………………………………

第四百九十章 范家要发达了

    工业侯朱舜还真是降服满丹臣的良药,搬出工业侯朱舜这尊大佛出来,满丹臣果然不再闹腾了。

    满丹臣收刀入鞘,刚才还一脸骄横的他,嘿嘿一笑:“那就走吧,去找俺叔父。”

    郑成功瞧见他这副样子忍不住笑了:“走吧,工业侯一定有办法帮助大明渡过这个难关。”

    老督师孙承宗看见满丹臣没皮没脸的样子,心情缓和了不少:“此事关系重大,倘若工业侯也没有办法整治卖国求荣的范家,你们再来找老夫。”

    满丹臣用力挥了挥手,郑成功拱了拱手,两人一起离开了陆军讲武堂。

    京郊。

    范家造纸作坊。

    大堂内,范家长子拿着造纸作坊内最新出产的桑皮纸,仔细打量桑皮纸的色泽,又用手揉搓了几下感受桑皮纸的韧性。

    范家造纸作坊出产的纸张分为两种,一种是最廉价的桑皮纸每刀只需要三分银子饿,占据造纸作坊八成的出产。

    一种是呈文纸、白榜子、开化纸等中等纸张,这些纸张的价钱就高很多了,在一钱银子到四钱银子之间,占据整个造纸作坊的二成。

    价钱低廉的桑皮纸和价钱高昂的呈文纸,在原料方面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制作工序有一些不同。

    使得呈文纸、白榜纸、开化纸这些纸张显得更为光洁有韧性,说白了其实就是为了满足官僚乡绅高人一等的心思。

    他们这些锦衣玉食的官僚乡绅用的纸张,怎能与低贱的寒门子弟一样。

    范家长子仔细检查了一遍,价钱低廉的桑皮纸按照他的要求制造的确实很是粗糙,开化纸这些官僚乡绅所用的纸张不仅韧性十足,也更为质地细腻,柔润洁白。

    这时,一名管家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少爷,田家王家靳家梁家的几位少爷过来拜访少爷。”

    范家长子过去受到父亲严苛教导的原因,在晋商众多的少爷里名声并不显,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靳家梁家田家王家这四大晋商家的长子可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在晋商内部,还是在京城的官场官僚乡绅年轻一辈里都是受到追捧的大人物。

    过去在这四家少爷的心里挺看不起籍籍无名的范家长子,五大晋商再有钱终究只是商贾,父辈积攒了财富,他们作为晚辈最应该做的就是结交京城的官僚乡绅,把银子变成京城高官的人情和人脉。

    范家长子可倒好,整天窝在家里不知道出来结交权贵子弟,这几位少爷早就给范家盖官定论了,有这么个长子在范家注定要破落了。

    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籍籍无名的范家长子,悄无声息的掌握了京城的所有造纸作坊。

    大清国册封三顺王的消息传到京城,五大晋商的另外四家大晋商也想到了这件事是一个时机,一个掌握京城舆情的大好时机。

    其他四大晋商的做法同样是和范永斗一样,把这件事交给了自家的长子,刚巧是因为三顺王这件事整个京城闹得鸡飞狗跳,正好是四家长子结交京城权贵子弟的大好时机。

    就把造纸作坊这件事暂且放下了,可谁知,等他们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京城所有的造纸作坊已经掌握在范家手里。

    其他四大晋商愕然范家已经掌握京城舆情的同时,怎么也没想到闷不吭声的范家长子,竟然有这般的心机城府。

    四大晋商的大东家都不敢说自己能在一个月之内掌握京城所有的造纸作坊,一个范家长子还是年轻一辈里最籍籍无名的,竟然只用了一个月就办到了这件事,着实让其余四大晋商开了眼界。

    其余四大晋商的长子们倒也是伶俐人,身上也沾染了一身的官僚作风,就在范家长子前往造纸作坊查看作坊情况的第一天。

    一起来拜访范家长子,准备把范家长子纳入他们四人所组成的一个小党羽。

    过去这个小党羽的党魁是田家长子,过了今天这个党魁就要换人了,换成了以前都不怎么看好的范家长子。

    田家长子走进来拱手道:“范兄,几日未见,风采依旧。”

    他们四人确实是经常见面,商讨怎么开辟新商路,至于这个范家长子已经有几年没见了。

    不是不见面只是其余四家长子,不怎么待见这个范家庄子,不愿意和他有来往。

    现在可就不同了,不仅要有来往,其余四家子还要亲自登门拜访。

    范家长子也没去拿捏架子,淡淡笑道:“确实是几日没见了,不知道各位最近可好。”

    好?

    当然是十分的不好,因为造纸作坊这件事他们没少被长辈数落,田家长子甚至差点被执行了宗祠家法。

    田家长子也知道范家长子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针对他的意思:“几日没见,没想到范兄已经非是吴下阿蒙了,以后你我兄弟几人都要仰仗范兄了。”

    放在过去,范家长子想要进入这个小党羽都是不可能的,谁能想到他竟然还有今天。

    四大晋商的长子亲自过来巴结他,还说了一句唯他马首是瞻,简直是范家长子有生以来最为光宗耀祖的一次。

    范家长子很清楚这一切都是造纸作坊所带来的,只要有了造纸作坊何止他是这个小党羽的党魁,父亲也必然成为五大晋商的党魁。

    掌握了造纸作坊的范家可不是一家商贾那么简单了,就是大清国在明廷最重要的臣子,等到大清国入关以后他们范家便是世代簪缨了。

    其余几家长子坐在大堂内的紫檀官帽椅上,范家长子摆了摆手让下人们看茶,继续说道:“造纸作坊这件事关系重大,以后还需要各位的通力配合。”

    其余四家长子本来还对以后要唯范家长子马首是瞻,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对方是他们过去懒都懒得看一眼的废物。

    不过当他们听到这一句通力配合,都是忍不住笑了,范家这是要让出部分利益好让其余四家真心实意的以范家为首。

    灯笔


………………………………

第四百九十一章 范家的第二个图谋

    世上没有白吃的晚宴,稍微有点学问的读书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更不要说把生意做到这等地步的五大晋商了。

    世代簪缨涉及的利益太大,倘若真的是白吃,其他四大晋商心里反而会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范家长子接下来就要从四大晋商手里拿走一些东西了,让他们放心的同时也试探他们的底线。

    范家长子环视一圈四大晋商家的长子,轻描淡写的说道:“听闻田贤弟纳了一房外室,据说是在花案排在第三的榜眼女进士。”

    这句话要是放在别人身上,绝对会拍案而起,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范家长子这明摆着是要夺走田家长子心爱的小妾。

    田家长子只是放下手里的官窑茶杯,没有一丝恼怒,淡然说道:“范兄对排在榜眼的那名女进士感兴趣。”

    “在下过几天便去给这位女进士赎身,最迟下个月月末便会送到范兄的宅子。”

    范家长子对于田家长子能够隐忍到这个地步,没有感到半点的意外。

    他要是没有这份心性,也不会成为当年的八大晋商年轻一辈领头人了。

    能够把生意做到八大晋商地步的商贾,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角色,费尽心思培养的年轻一辈不敢说是尚书之才侍郎之才,但绝没有一个是碌碌无为的庸才。

    当然,放在以前是有个例外,他这个被五大晋商称作是年轻一辈胡琏之才的范家长子,过去在八大晋商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眼里都是个碌碌无为的庸才。

    范家长子看出了田家长子的底线,接下来就要试探其他三家长子的底线了,淡然的说道:“听闻王贤弟要拿出五万两白银捐一个状元郎的名头,为自己正式迈入官场铺一铺路。”

    田家长子已经开始表态了,其他三大晋商的长子不能装聋作哑了,免得引起范家的误会。

    曾经的八大晋商中有两家姓王,一个是已经家破人亡的王登库,另一个则是王大宇。

    王大宇家的长子站起来拱手道:“东林党内部的几位山西籍高官想为山西谋来一位状元,只不过需要的现银数额太大,一般的晋商还真没有这个家业。”

    “我等过去一直也在为难,到底由谁成为这个大明的状元郎,现在看来范兄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范家长子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只不过以前的他哪有参与的份儿,如今嘛,其他四大晋商直接放弃了争夺,拱手让给了范家。

    一切都源自于范家掌握了京城的造纸作坊,相当于掌握了京城的舆情,其他四大晋商不得不作出让步。

    范家长子试探出田家长子和王家长子的底线,接下来就要试探另外两人的底线了,或者说是通过前两次的试探大致已经明白其余四大晋商的真正底线在哪里。

    接下来说是试探其他四大晋商的最大底线,不如说掌握造纸作坊有一半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那件事。

    范家长子拿起官窑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如同喝了一口上等的美酒,淡笑道:“因为洗煤厂那件事,还有如今的造纸作坊,范家的产业几乎快要达不到八大晋商的资格了。”

    “不知几位能否推荐一些赚钱的路子。”

    这句话落下,田家长子突然微微眯起了眼睛,放下手里的官窑茶杯,不再喝茶了。

    王家长子还是一副笑眯眯人畜无害的样子,只是在听到赚钱路子的那一刻,瞳孔微微一缩。

    靳家长子梁家长子对视一眼,心底微微叹息,没想到范家的图谋如此之大。

    事情到了这一步,其他四大晋商想在大清国世代簪缨,只能仰仗范家的鼻息了。

    两人站起来一起拱手说道:“我等最近准备开辟毛文龙的那条皮岛商路。”

    “一直缺个牵头人,看来这个牵头人的人选非范兄莫属了。”

    皮岛商道。

    范家长子端着官窑茶杯的手指,忍不住抖了一下。

    田家、王家、靳家、梁家等四大晋商的长子要重新开辟皮岛商道这件事,他早就清楚了,亲耳听到还是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范家长子很清楚这条海上商道能够赚来多少银子,以金山计数。

    当年的平辽总兵毛文龙只是收取一些市舶税,就赚来了足以支撑数万大军消耗的银子。

    在这条商道上和大清国交易的商贾还不知道要赚来多少银子,范家长子没有走过这条商路并不清楚能赚来多少银子,但是经商多年的范家长子却能估算出大致的数额。

    这可是海上商道,使用那些平沙船福船运送的大宗商货,哪里是马帮所能比的,还能把火耗降到最低。

    花案女进士,大明状元郎,皮岛商道的牵头人。

    范家长子差点没忍住开怀大笑,好在大堂内还有人在,要不然绝对会违背父亲的教导,仰天大笑。

    范家掌握了造纸作坊以后,美人,权利,金银,还真是唾手可得了。

    尤其是皮岛商道这件事,范家长子完全没想到自己能作为牵头人。

    自从袁崇焕死了以后,重启皮岛商道这件事也是大清国一直在谋划的国事。

    大清国现在不缺粮食了,但很稀缺铜铁硫磺硝石这些用来打造武器和火炮的东西。

    铜铁硫磺硝石属于矿石都比较沉重,完全借助马帮运到满清不仅数额比较少,而且这其中的火耗极大,运到大清国以后价格能翻五六倍。

    重启了皮岛商道就不一样了,不仅能大批量的运送大宗的铜铁硝石,还能极大的降低火耗。

    晋商可以赚得更多,满清也能用更低廉的价钱,大宗采买这些用来灭亡大明的军用辎重。

    极力主张重新开辟皮岛商道的不是别人,就是满清立国第一功臣范文程,作为汉人的他很清楚贩洋海运的种种优势,才会极力促成这件事。

    此时的他正在盛京城内的凤凰楼上,与满清皇帝皇太极手谈。

    凤凰楼位于满清的金銮殿崇政殿北首,建造在高大的三层青砖台阶上。

    三滴水歇山式围廊,楼阁顶部铺着黄琉璃瓦,檐角镶绿剪边。

    看起来十分的富丽堂皇,不过每次见到凤凰楼的台基是青砖,让皇太极很不满意,想他堂堂大清国的皇帝就应该用金砖而不是青砖。


………………………………

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极的大笑

    皇太极倒是也能铺上一层金砖银砖,但那样岂不是成了陡然暴富,容易被那些中原读书人看扁。

    想他祖上的金朝可是打下了大半个中原,把汉人赶到了大江以南,统治大半个中原多达一百多年,最后被蒙古所灭。

    如今的大清国已经先后灭了高丽、蒙古各部,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实力比先祖金朝强大多了。

    皇太极不仅要占据大半个中原,还要彻底占据中原大地,甚至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率领大军一直攻打到泰西。

    这也是当初范文程主张把大清国的势力扩张到贝海儿湖也就是明人所说的北海,更北的苦寒之地,皇太极不顾众多贝勒贝子的反对,全力支持范文程的原因。

    当年的元太祖成吉思汗曾经占据过那里。

    正在手谈的皇太极又是想着占据中原大地,又在想着成吉思汗,不免走了神。

    就算是不走神这盘棋局也赢不了,因为他皇太极能够赢所有的汉人,甚至手筋棋力和范文程相当的大国手也赢过。

    就是从来没赢过范文程,因为他从来不会因为皇太极是大清国皇帝的身份,就去迁就他。

    眼看大龙就要被屠了,皇太极投子认输,在这位亦师亦友的汉臣第一功臣面前,露出了一丝无奈:“先生就不能输给朕一次。”

    范文程示意身旁的书童复盘,抱着白猫,气度比江南名士还要写意风流:“万岁爷这辈子怕是无望了。”

    皇太极站起来走到凤凰楼雕栏前,本来是想极目远眺放松一下心情,一不留神刚好又看见了青砖台基,心情更差了。

    等到书童已经复盘结束,还是没有走过去的意思。

    范文程知道皇太极在想些什么,也没去劝解,说了一些毫不相关的事情:“册封三顺王的消息传到明廷京城,想必要不了多久,范永斗就会筹划掌握京城的造纸作坊了。”

    “只要掌握了造纸作坊,基本上就可以控制明廷的舆情了。”

    听到舆情二字,站在雕栏处远望白皑皑雪山的皇太极,突然把身子转了过去,极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激荡:“当真?”

    皇太极虽然是明人嘴里的野猪皮,诋毁他像个野人一样不通教化,不知礼乐,但他对于舆情的了解比很多所谓的大儒还要深刻。

    更是使用舆情的行家里手,袁崇焕的死就是皇太极使用舆情的杰作,利用东林党热衷于党争的品性。

    稍加引导,袁崇焕就死在了那一张张尖牙利嘴里,死在了所有人都在说他通敌卖国的舆情里。

    皇太极知道舆情的重要,更知道掌握大明舆情的难度,简直比他攻克山海关还难。

    不过出于对范文程的信任,皇太极没有继续质疑他的说法,坐回蒲团上:“再来一盘。”

    范文程知道当前的皇太极已经没了继续手谈的心思,没有拿起黑子,抱着白猫说道:“范永斗能够成为明廷民间俗称的八大晋商,创下那么大的家业。”

    “臣没有给他半点帮助,这些年倒是给他找了不少的麻烦,以他一步步成为八大晋商的心计城府,要是办不成这件事。”

    “在明廷民间几乎等同于财神的八大晋商,不免也过于金玉其外了。”

    皇太极没怎么在意八大晋商,想到范永斗也姓范,又是范文程的同宗,放心了不少。

    还是没有相信范永斗能够办成这件事。

    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敢相信。

    舆情这件事关系太过重大了,如果真的能够掌握明廷的舆情,在晋商和他们收买的东林党名士鼓吹下。

    明廷最多还有十年的国运。

    十年之内,明廷必亡。

    这个十年还包括了大清国的铁蹄会摧枯拉朽的踏过大江,不像先祖金朝那样止步于大江,而会成为第二个元朝彻底占领整个中原大地。

    皇太极还在想着应该给范永斗什么样的支持,才能尽快拿下明廷京城的造纸作坊,一步步掌握明廷的舆情。

    一名上三旗的一等侍卫走上了凤凰楼,交给范文程一封书信:“范先生,这是先生府内亲随送来的。”

    范文程扫了一眼字迹,是范永斗用满文写的吾兄亲启,看也没看,直接交给了皇太极。

    从书信的文字这个细微之处,就能看出来范永斗成为八大晋商不是没有道理的,按理说他一个明人应该用汉家文字才对。

    但每一次的书信往来,范永斗都是使用的满文,终于在今天发挥作用了。

    皇太极对于范永斗使用满文显然是很满意,看来已经满化这个汉人了,一直推行的汉人满化有作用了。

    拆开书信上的火漆,拿出里面的书信仔细看了起来,呈文纸上的内容还是用满文书写。

    里面的一些措辞,比皇太极用的还要好,这让皇太极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对这个范永斗的感观越发好了。

    看到一半,皇太极面色如常的脸容出现了一丝笑容,看完以后竟是哈哈大笑起来。

    范文程瞧见皇太极哈哈大笑了,不用看就已经猜出信里的内容了,应该是范永斗已经拿下了京城所有的造纸作坊。

    皇太极心情很好的大笑了几声,想到自己现在是万岁爷了,本来想收敛了笑意,但怎么也收不住:“明廷灭亡不远了。”

    范文程的心情也是不错,筹划了这么多年,终于要是实现他的夙愿了。

    灭了明廷,成为大清国最煊赫的汉人功臣。

    得知这个值得庆贺的消息,皇太极哪里还有心情在这个下棋,对一旁的侍卫命令道:“去把亲王贝勒们都叫来,包括又去找曹文诏麻烦的和硕肃亲王。”

    “半个月后,朕要在盛京紫禁城和亲王贝勒们好好的喝几杯,庆贺这件事。”

    皇太极身边的侍卫都是八旗子弟,还是八旗子弟最尊贵的上三旗,个个都是大清国的贵胄。

    大清国占领的土地越多,八旗子弟也就能圈更多的地,掠夺更多的汉人包衣。

    几名上三旗侍卫走出去的时候,脸上也是带着大笑,只不过没敢笑出声。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业侯又来搅局了?

    范家长子掌握造纸作坊这件事,从身在明廷的五大晋商到远在盛京的皇太极以及亲王贝勒们,都是一片欢腾的氛围,大摆宴席庆祝他们快要掌握明廷的舆情。

    二月初一,范家长子试探其他四大晋商底线的第二天。

    范家长子带着几名亲随前往百货云集的棋盘街,邸报商贾的宅子就在这条热闹喧的长街上。

    在这条热闹非凡的长街上,碰见了不少晋商子弟,这些晋商家的少爷们显然是已经提前得知了某些消息。

    凡是碰见范家长子的晋商少爷们,对于这个过去经常嘲讽的八大晋商长子,纷纷都是主动拱手行礼。

    范家长子什么时候享受过这等人人敬仰的待遇,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原来被所有人尊敬是这种感觉。”

    从未享受过这种衣锦还乡感觉的范家长子,心里说不出的畅快,真是给个知府都不换。

    穿过来来往往的人群,晋商子弟们不停的给范家长子恭敬行礼,范家长子点头回应。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本来半炷香的时间就够了,这么些年从来没享受过这种感觉的范家长子,刻意走慢了一些。

    半炷香时间的路程,走了足足一炷香时间才抵达邸报商贾在棋盘街的宅子。

    范永斗站在宅子门口等了一盏茶的功夫,门房这才出来开门,问道:“请问这位少爷找谁。”

    范家长子没有说话,一名亲随走上前说道:“我家少爷是八大晋商范家的长子,过来拜访你家老爷,还不赶快通传。”

    八大晋商?

    门房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哪里还有什么八大晋商现在只剩下五大晋商了。

    别说八大晋商了,就是一般的晋商也是门房眼里的权贵,哪里敢怠慢赶紧走进去通传。

    通传的时间更长了,等了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